维基百科:徵求意見/全部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清除緩存)
傳記
[编辑]Talk:孝穆纪太后 § 关于孝穆纪太后条目中明宪宗,万贵妃,纪太后和明孝宗历史记载的中立性与准确性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关于纪太后生平部分的大部分内容是不是有点过于失去中立性和准确性了?包括万贵妃善妒迫害皇嗣,孝宗从小被隐瞒着长大,废后哺育孝宗,纪太后死因是被万贵妃害死,太监张敏帮着隐瞒孝宗存在,万贵妃企图毒死孝宗等等等等。这里面大部分要么来自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记录,要么就是来自清修明史的抹黑,对于这些历史人物都很不准确而且不公正。虽然它们这些历史记录现在也可以算是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了,但是否也应该分割一下,根据明实录一类的明朝正史开个段落写一写真实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和这些记录做一下对比和区分?毕竟这也是个传记条目,把正史野史伪史混在一起编写,不管是对条目的阅读体验和参考价值都很不友好。--Yuechen Q(留言) 2025年1月17日 (五) 12:52 (UTC)
Talk:古淖文 § 我發覺唔知邊個將古淖文classify做澳門裔香港人
我发现本站许多古代朝鲜人物条目的谚文写法都遵循了头音法则,如本条目首句“姓李,諱祹(朝鮮語:이도/李祹 Yi Do)”,但头音法则似乎只在韩国标准语中使用,朝鲜文化语、中国朝鲜语、在日朝鲜语似乎并不在拼写中遵循头音法则?我查到了朝鲜的几篇文章,李成桂仍然写作“리성계”[1]、柳子光仍然写作“류자광”、李适仍然写作“리괄”而非本站标注的“이성계”“유자광”“이괄”[2]。本站的写法似有地域中心之嫌,是否应该将这两种写法同时标注出来?——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2月8日 (六) 07:12 (UTC)
个人认为国籍依赖于政体。即孙中山出生时为大清国籍,后取得美国国籍,中华民国成立后,获得中华民国国籍。但@向史公哲曰在2025年2月10日 (一) 11:49对孙中山条目的编辑中提到,清与民国的国籍分离属于原创研究,类似认为“中国”这个文化概念作为国籍,对此我表示不赞同,请大家一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取得共识。--Cs haoh(留言) 2025年2月11日 (二) 12:51 (UTC)
各位编者,我发现"逝世"段落内容几乎无法查证,除了第一句以外,到原文寻找来源都是来自于“网络流传”“有消息称”“知情人士”等,且不同网站的观点自相矛盾。请问应如何处理比较好?ZLin2222(留言) 2025年2月13日 (四) 16:40 (UTC)
關於武则天用的圖,我認為應該使用靠近當時時代,尤其盡可能符合史實的畫像會更適合。比方說File:武曌像.jpg我認為相當不妥,首先該檔案似乎來自網易,沒有真正說明來自哪份古文獻,檔名直接自稱「武曌像」實在太自信了。而且如果我沒記錯,這應該是來自明朝的畫,畫中的鳳冠、方心曲領大約是宋朝形制,而不屬於唐朝那時。目前在Wikimedia分類中有一些關於武則天的自由圖像都歸在「Empress Wu Ze Tian」分類,另外還有個「武则天画像.jpg」也來源不明;基本上應該查清楚這些圖從哪來,不合格的就刪掉,而有些可以移到子分類「Empress Wu Ze Tian in art」(在藝術作品中的武則天)。
或許後世的各種想像畫有關注度,但也應該明說何時何處來的圖;不然不說清楚這些圖從哪裡來、直接在條目開頭「欽點」這是「武則天真像」,實在不妥。我建議改用唐后行從圖 (局部) - 武則天.png,至少那還是臨摹唐朝宮廷畫師張萱的《唐后行從圖》。作為對比,明太祖的官方畫像很清楚知道是來自台北故宮那幅,而有一幅「鞋拔子臉」明太祖真像至少還能知道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一幅,而不是什麼來源不明、「網傳」的圖。其他像是宋恭帝(File:Song Gongdi2.jpg)、宋端宗(File:ZhaoShiDuanzong.png)、赵昺(File:Song Modi.jpg)、王莽(File:Wang Mang.jpg)這種甚至應該撤掉,寧可信息框沒有圖也不要用這種粗製濫造的。除非這個主張違背了哪條方針,否則我覺得我圖片換得有理,其他人回退沒有道理。——George6VI(留言) 2025年2月21日 (五) 15:41 (UTC)
經濟、貿易與公司
[编辑]Talk:哔哩哔哩 § 建議更名:“Bilibili”→“哔哩哔哩”
“Bilibili” → “哔哩哔哩”:根据NC:USECHINESE, 在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的标题通常是中文标题;惟若原文名称比中文翻译的名称在中文中更加常用,或如果不存在中文翻译的名称,则应使用原文名称。
因此应用有中文名字,我认为这个新标题会更符合一点。Wikiexplorationandhelping(留言) 2025年2月5日 (三) 23:04 (UTC)
歷史與地理
[编辑]
我注意到在向史公哲曰于10天前开始大幅删减本条目的内容之前本条目的内容已有一年多都保持稳定,期间并没有人对本条目的内容提出大幅删减的意见。
向史公哲曰在发起第一条大规模删减编辑时留下这段编辑摘要:
“也不知道是谁胡编的,我只能告诉你:在中国大陆,太平洋岛国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新西兰,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另外这个注释太自以为是了,觉得自己比prc的大洋洲研究者要聪明,令人忍俊不禁。最后,这个条目充斥大量原创研究,包括将自治政区划为属地,刻意忽略了新西兰的联系邦,我认为条目编者没有资格质疑译名。”
很明显,向君是以PRC的定义为标准来编辑的,但维基百科是全世界中文用户的百科,不是百度百科,况且我们都知道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是被禁的,大多数中文维基的用户都不是中国内地的用户,维基百科向来没有以中国内地的定义为唯一标准这一说。
另外他说“这个条目充斥大量原创研究,包括将自治政区划为属地,刻意忽略了新西兰的联系邦”,这完全颠倒了黑白。首先,该条目是从作风严谨的德语维基翻译过来,其所描述的区域其实跟地质学和人文地理学里的Remote Oceania区差不多,属于大洋洲海洋性岛屿聚集的区域,跟大陆地壳覆盖的Australia-New Guinea区完全不一样,这在外文维基上已有大量学术资料支持,并非原创研究。其次,新西兰的两个联系国也是主权国家,并没有被原条目忽略。再者,原条目对该区域的国家、境外属地和境内领土(即普通的一级行政区)有着精准的划分,并没有所谓的把自治政区划为属地的问题,反倒是向君明显搞不太明白后两者的差别。
也就是说,从向君的第一条编辑开始,他的方向就是错的,既没有尊重原作者的既有贡献,也没有对条目进行改良,只是凭一己之见就认为该条目无价值,因此肆无忌惮地进行删减,将好好的一个条目删减成只有两句话的小作品。目前该条目除了列举了十几个大洋洲的国家外无任何有用的资料,着实可惜。
当然,在通过跟向史公哲曰在各种讨论页交流后,我相信他并不是恶意删除本条目的大量内容,只是他并没有对原条目各位编辑的贡献给与足够的重视,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在没有充分了解原条目内容的情况下对条目进行了大幅删减。我请求将本条目恢复到之前稳定的版本。
链接: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A%E5%B9%B3%E6%B4%8B%E5%B3%B6%E5%9C%8B&oldid=85075246 N. Mortimer(留言) 2024年12月3日 (二) 11:53 (UTC)
@Ericliu1912:還請解釋為何移動。我看了一圈以後,感覺原名“菲律賓邦”較為合適,波多黎各與北马里亚纳群岛條目裏的用詞都是“邦”而非“自治邦”。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2日 (日) 13:12 (UTC)
Talk:法拉欣 § 关于"费拉"与"法拉欣"的消歧义以及条目名称问题
法拉欣 条目指代的是 “费拉不堪” 这一词汇中的费拉——即古埃及灭亡后,仍然生活在尼罗河的佃农
至少是简体中文语境中,通常使用 费拉 指代 法拉欣 ;如果您使用繁体中文,也烦请您表达看法
同时,是否应该移动这两个条目,比如:法拉欣 -> 费拉(文化概念) ;费拉 -> 费拉(地名)--LazaruX512(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02:39 (UTC)
Talk:孝穆纪太后 § 关于孝穆纪太后条目中明宪宗,万贵妃,纪太后和明孝宗历史记载的中立性与准确性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关于纪太后生平部分的大部分内容是不是有点过于失去中立性和准确性了?包括万贵妃善妒迫害皇嗣,孝宗从小被隐瞒着长大,废后哺育孝宗,纪太后死因是被万贵妃害死,太监张敏帮着隐瞒孝宗存在,万贵妃企图毒死孝宗等等等等。这里面大部分要么来自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记录,要么就是来自清修明史的抹黑,对于这些历史人物都很不准确而且不公正。虽然它们这些历史记录现在也可以算是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了,但是否也应该分割一下,根据明实录一类的明朝正史开个段落写一写真实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和这些记录做一下对比和区分?毕竟这也是个传记条目,把正史野史伪史混在一起编写,不管是对条目的阅读体验和参考价值都很不友好。--Yuechen Q(留言) 2025年1月17日 (五) 12:52 (UTC)
@BigBullfrog:如题。如果没有的话,那下面也得改。此外,可以检查一下页面内其它译为“马拉……”的名称。--Ma3r(铁塔) 2025年1月25日 (六) 16:48 (UTC)
我发现本站许多古代朝鲜人物条目的谚文写法都遵循了头音法则,如本条目首句“姓李,諱祹(朝鮮語:이도/李祹 Yi Do)”,但头音法则似乎只在韩国标准语中使用,朝鲜文化语、中国朝鲜语、在日朝鲜语似乎并不在拼写中遵循头音法则?我查到了朝鲜的几篇文章,李成桂仍然写作“리성계”[3]、柳子光仍然写作“류자광”、李适仍然写作“리괄”而非本站标注的“이성계”“유자광”“이괄”[4]。本站的写法似有地域中心之嫌,是否应该将这两种写法同时标注出来?——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2月8日 (六) 07:12 (UTC)
關於武则天用的圖,我認為應該使用靠近當時時代,尤其盡可能符合史實的畫像會更適合。比方說File:武曌像.jpg我認為相當不妥,首先該檔案似乎來自網易,沒有真正說明來自哪份古文獻,檔名直接自稱「武曌像」實在太自信了。而且如果我沒記錯,這應該是來自明朝的畫,畫中的鳳冠、方心曲領大約是宋朝形制,而不屬於唐朝那時。目前在Wikimedia分類中有一些關於武則天的自由圖像都歸在「Empress Wu Ze Tian」分類,另外還有個「武则天画像.jpg」也來源不明;基本上應該查清楚這些圖從哪來,不合格的就刪掉,而有些可以移到子分類「Empress Wu Ze Tian in art」(在藝術作品中的武則天)。
或許後世的各種想像畫有關注度,但也應該明說何時何處來的圖;不然不說清楚這些圖從哪裡來、直接在條目開頭「欽點」這是「武則天真像」,實在不妥。我建議改用唐后行從圖 (局部) - 武則天.png,至少那還是臨摹唐朝宮廷畫師張萱的《唐后行從圖》。作為對比,明太祖的官方畫像很清楚知道是來自台北故宮那幅,而有一幅「鞋拔子臉」明太祖真像至少還能知道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一幅,而不是什麼來源不明、「網傳」的圖。其他像是宋恭帝(File:Song Gongdi2.jpg)、宋端宗(File:ZhaoShiDuanzong.png)、赵昺(File:Song Modi.jpg)、王莽(File:Wang Mang.jpg)這種甚至應該撤掉,寧可信息框沒有圖也不要用這種粗製濫造的。除非這個主張違背了哪條方針,否則我覺得我圖片換得有理,其他人回退沒有道理。——George6VI(留言) 2025年2月21日 (五) 15:41 (UTC)
先前此條目有編輯戰,在沒有辦法確認哪個版本對錯的情況下,我認為復原到穩定版本,不過@Simonkeeton對此有不同意見,我單憑條目內來源無法確認,因此發起討論。--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2月22日 (六) 03:10 (UTC)
WikiProject talk:美国 § 拉斯維加斯相關條目移動
本次討論主要決定是否對拉斯維加斯、拉斯維加斯 (消歧義)及拉斯維加斯谷進行標題調整。臺灣杉在此發言 (會客室) 2025年2月22日 (六) 11:00 (UTC)
語言及語言學
[编辑]@BigBullfrog:如题。如果没有的话,那下面也得改。此外,可以检查一下页面内其它译为“马拉……”的名称。--Ma3r(铁塔) 2025年1月25日 (六) 16:48 (UTC)
我发现本站许多古代朝鲜人物条目的谚文写法都遵循了头音法则,如本条目首句“姓李,諱祹(朝鮮語:이도/李祹 Yi Do)”,但头音法则似乎只在韩国标准语中使用,朝鲜文化语、中国朝鲜语、在日朝鲜语似乎并不在拼写中遵循头音法则?我查到了朝鲜的几篇文章,李成桂仍然写作“리성계”[5]、柳子光仍然写作“류자광”、李适仍然写作“리괄”而非本站标注的“이성계”“유자광”“이괄”[6]。本站的写法似有地域中心之嫌,是否应该将这两种写法同时标注出来?——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2月8日 (六) 07:12 (UTC)
數學、科學與科技
[编辑]Talk:娜罗虫 § 关于“周小姐虫”、“伪那罗虫”是否应当重定向为“那罗虫”的讨论
那罗虫属、周小姐虫属、伪那罗虫属共属那罗虫科。周小姐虫属是在1997年基于原属于那罗虫属的长尾那罗虫建立的,并且在2019年描述了该属的另外一个新种Misszhouia canadensis,目前的鉴别特征包括较长的尾甲和头尾甲光滑的侧缘(参见《THREE NEW NARAOIID SPECIES FROM THE BURGESS SHALE, WITH A MORPHOMETRIC AND PHYLOGENETIC REINVESTIGATION OF NARAOIIDAE》)。伪那罗虫属则在2003年基于来自捷克的标本描述(参见《 Trilobite fauna of the Šárka Formation at Praha – Červený vrch Hill (Ordovician, Barrandian area, Czech Republic)》)。
2020年对那罗虫科的系统发育显示上述两属应当归入那罗虫属(参见《PHYLOGENETIC RESPONSE OF NARAOIID ARTHROPODS TO EARLY–MIDDLE CAMBRIAN ENVIRONMENTAL CHANGE》)并且将周小姐虫作为那罗虫属下的亚属处理。所以请问上述两属的条目是否应当重定向到那罗虫条目下,并对目前那罗虫条目进行扩充?--L aioaraN(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17:12 (UTC)
Talk:B-21突襲者戰略轟炸機 § 关于讨论:B-21突袭者战略轰炸机相关的争论
在该条目中,两名编者就如何解读某来源内容,以及相关编辑操作是否符合维基百科规定发生争议。在此请求第三方意见 Invisible Troll(留言) 2025年2月1日 (六) 07:05 (UTC)
媒體、藝術與建築
[编辑]Herbertman认为天作創意官網提及只是Lolly Talk推廣發行代理,並不從屬其唱片公司;CD封面及包裝只提及由Lolly Management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可是根据各大音乐平台,如Apple Music、Spotify等,显示版权℗ 2024 Daymaker Creatives Limited,应该是经过授权才正式出版。照这种说法,但应该依靠于可靠第三方来源的支持。2001:D08:2932:155D:1806:8A18:4128:5BEC(留言) 2024年11月10日 (日) 08:05 (UTC)
Talk:仲夏夜之淫梦 § 提案:《仲夏夜之淫梦應有適當篇幅介紹114514》徵求意見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5/01/14#114514討論出主流共識看似是類似114514重定向到本頁的「114514錨點」,但問題「114514錨點」或「114514章節」已經數度被刪除,造成AFD共識架空。我主張需要有本頁共識鞏固114514內容的收錄否則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5/01/14#114514的兩萬字討論將化為烏有 浪費社群資源。
所以提案《仲夏夜之淫梦應有適當篇幅介紹114514》,希望能獲社群共識,以免浪費AFD資源。-- 宇帆-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5年1月21日 (二) 02:45 (UTC)
序言為:環球國際唱片(英語:Universal Music Taiwan)是台灣一間唱片公司,通稱台灣環球音樂,是全世界第一大音樂集團環球音樂在台灣的分公司。
但「環球國際唱片」及「台灣環球音樂」都沒有設重定向,已有重定向的有「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環球唱片 (台灣)」「台灣環球唱片」。台灣官網用的是「環球音樂」(香港官網為「香港環球唱片」)。欲建立環球台灣地區單曲分類,現時分類有Category:台灣環球唱片音樂專輯,但「台灣環球音樂XX」是否更適當?--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1月31日 (五) 05:45 (UTC)
Wikipedia talk:收錄標準/音樂 § 2025年2月榜單標準再討論
由於從互煮被移動至乏人問津的討論區,在加上話題開太多導致重心偏移。因此今日再度發起討論,本次僅討論什麼樣的榜單符合音樂收錄標準中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國家或地區商業排行榜」(即一定規模的商業排行榜是指該榜單涵蓋多個來源的銷售或播送渠道,並由公認的可靠來源組織和機構製作、發佈),如果不認可那麼該怎麼調整,討論完順便更新Wikipedia:商業排行與認證。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2月10日 (一) 01:53 (UTC)
鉴于漩涡鸣人在火影忍者第700话与博人传的角色是以"第七代火影"的身份。(由于作品本身就是来源,所以就不用引用了)前几代火影也有类似的重定向,例如第三代火影(猿飞日斩)、第五代火影(纲手)只有旗木卡卡西、奈良鹿丸和漩涡鸣人没有相关的重定向。我想请求建立相关名称的重定向链接。----大筒木博人罪大滔天,搞的甜甜圈怨声载道。 2025年2月17日 (一) 03:12 (UTC)
政治、政府與法律
[编辑]
我注意到在向史公哲曰于10天前开始大幅删减本条目的内容之前本条目的内容已有一年多都保持稳定,期间并没有人对本条目的内容提出大幅删减的意见。
向史公哲曰在发起第一条大规模删减编辑时留下这段编辑摘要:
“也不知道是谁胡编的,我只能告诉你:在中国大陆,太平洋岛国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新西兰,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另外这个注释太自以为是了,觉得自己比prc的大洋洲研究者要聪明,令人忍俊不禁。最后,这个条目充斥大量原创研究,包括将自治政区划为属地,刻意忽略了新西兰的联系邦,我认为条目编者没有资格质疑译名。”
很明显,向君是以PRC的定义为标准来编辑的,但维基百科是全世界中文用户的百科,不是百度百科,况且我们都知道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是被禁的,大多数中文维基的用户都不是中国内地的用户,维基百科向来没有以中国内地的定义为唯一标准这一说。
另外他说“这个条目充斥大量原创研究,包括将自治政区划为属地,刻意忽略了新西兰的联系邦”,这完全颠倒了黑白。首先,该条目是从作风严谨的德语维基翻译过来,其所描述的区域其实跟地质学和人文地理学里的Remote Oceania区差不多,属于大洋洲海洋性岛屿聚集的区域,跟大陆地壳覆盖的Australia-New Guinea区完全不一样,这在外文维基上已有大量学术资料支持,并非原创研究。其次,新西兰的两个联系国也是主权国家,并没有被原条目忽略。再者,原条目对该区域的国家、境外属地和境内领土(即普通的一级行政区)有着精准的划分,并没有所谓的把自治政区划为属地的问题,反倒是向君明显搞不太明白后两者的差别。
也就是说,从向君的第一条编辑开始,他的方向就是错的,既没有尊重原作者的既有贡献,也没有对条目进行改良,只是凭一己之见就认为该条目无价值,因此肆无忌惮地进行删减,将好好的一个条目删减成只有两句话的小作品。目前该条目除了列举了十几个大洋洲的国家外无任何有用的资料,着实可惜。
当然,在通过跟向史公哲曰在各种讨论页交流后,我相信他并不是恶意删除本条目的大量内容,只是他并没有对原条目各位编辑的贡献给与足够的重视,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在没有充分了解原条目内容的情况下对条目进行了大幅删减。我请求将本条目恢复到之前稳定的版本。
链接: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A%E5%B9%B3%E6%B4%8B%E5%B3%B6%E5%9C%8B&oldid=85075246 N. Mortimer(留言) 2024年12月3日 (二) 11:53 (UTC)
为避免再发生移动战、编辑战、回退战,现烦请对条目之名称有建议之人士可在此提出观点。
目前有如下可能的候选名称:
- 西藏和平解放
- 人民解放军进藏
- 中国吞并西藏
各位可根据自己支持的命名进行商议,若有其他可能的名称可用(~)補充来标记。--花开夜(留言) 2024年12月30日 (一) 06:46 (UTC)
條目的第一句話:「殺人是人類個體或群體導致其他個體或群體死亡的行為。」,所以依照這句話的含意可以得到一個不證自明的結論:
換句話說就是:
- 一對父母(人類群體)導致他們的所有後代(其他群體)死亡的生小孩行為
所以這符合條目第一句殺人的定義。因為在目前的科技之下還無法使任何人長生不死,因此這對父母所生下的所有後代必然都要經歷死亡。反過來說,若這對父母不生小孩,就必然不會有任何新的後代需要面對死亡。
如果說安樂死在某些情況下(加工自殺)被視為殺人,那麼生小孩的行為也應被視為殺人,這是依照條目第一句話的結論。如果生小孩不是殺人,那麼條目對殺人的定義就應該有所修正。--Justin545(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3:31 (UTC)
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似乎也没有把我想要修改的地方写出来,讨论也有些偏离重点,对此向大家道歉,接下来我重新整理一下我的请求。
- 我认为需要做出的改动:
−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國]],[[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 - 为什么要做出改动:
- 在世界政区索引中,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一类是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一类是有争议且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绿色表示),一类是属地(蓝色表示)。其中用绿色表示的国家地区都在定义句加入了未被普遍承认的词语。而不特殊标注的国家地区基本都是在序言的后面几段描述这个国家这么成立或者独立。而条目中华民国,定义句了未见普遍承认相关词语,而在序言后面几段才写断交情况,写法风格背离绿色表示国家而偏向不特殊标注国家,这会使人误以为中华民国属于不特殊标注的国家,而实际上中华民国属于绿色标注的国家。在维基百科上的多处稳定内容,都体现了稳定的共识——中华民国属于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列表、亚洲#国家等地类似。
- 本人不再追求使用政治实体等词汇,在与大家讨论过后,认为中华民国其实是一个国家只是不被承认,且使用这些词语也违反维基百科共识。
- 有观点认为,相关信息已在下文提及,没有必要在定义句再度提及。在条目南奥塞梯中,定义句已经写明
是位于西亚南高加索的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而后又写成立南奥塞梯共和国,未被联合国与国际上多数国家所承认
,一个写出定义,一个写出原因,这并不冲突,且这种写法已经稳定了一段时间。另外,之所以要在定义句提及,是为了和上述绿色标记国家保持一致,防止人误以为中华民国属于不特殊标注的国家。
希望各位提出意见。--此條未正確簽名的留言由ZLin2222(留言) 2025年1月30日 (四) 08:55 (UTC)
Talk:2025年中華民國大罷免潮 § 征求意见:建议更名:“2025年中華民國大罷免潮”→“大罷免”
@旋0411日前将「202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员大罷免潮」移动到「2025年中華民國大罷免潮」,并将「大罢免潮」改为重定向。我认为在明显有常用名称「大罢免」的时候不应该使用原创的描述性名称,因此征求意见。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2月18日 (二) 03:53 (UTC)
宗教與哲學
[编辑]各示例毫無來源,是否每一個都適合作為訴諸中庸之例,存疑,可能存在原創研究,應尋求補充來源並將找不到來源的內容刪除。--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1月31日 (五) 15:09 (UTC)
社會、體育運動與文化
[编辑]Nintendo Switch在臺灣、香港、中國大陸的官網上都用Nintendo Switch而非任天堂Switch,條目是否需要改成Nintendo Switch?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4月30日 (四) 05:17 (UTC)
以繁体模式浏览本条目,基本使用“周刊”,但也有一处“週刊”,似应统一用词。查繁体來源发现“《中國新聞周刊》”[7][8]与“《中國新聞週刊》”[9][10][11]都有使用,其中陆委会虽然使用“中國新聞週刊”与“鏡週刊”,但也用了“《商業周刊》”,卓越新闻奖基金会使用“中國新聞周刊”,却也使用“《時代》週刊”。应以哪个写法为准?——杰里毛斯(留言) 2024年12月20日 (五) 02:29 (UTC)
條目的第一句話:「殺人是人類個體或群體導致其他個體或群體死亡的行為。」,所以依照這句話的含意可以得到一個不證自明的結論:
換句話說就是:
- 一對父母(人類群體)導致他們的所有後代(其他群體)死亡的生小孩行為
所以這符合條目第一句殺人的定義。因為在目前的科技之下還無法使任何人長生不死,因此這對父母所生下的所有後代必然都要經歷死亡。反過來說,若這對父母不生小孩,就必然不會有任何新的後代需要面對死亡。
如果說安樂死在某些情況下(加工自殺)被視為殺人,那麼生小孩的行為也應被視為殺人,這是依照條目第一句話的結論。如果生小孩不是殺人,那麼條目對殺人的定義就應該有所修正。--Justin545(留言) 2025年1月16日 (四) 13:31 (UTC)
Talk:2025年亚洲冬季运动会男子冰壶比赛 § 一壘,二壘,三壘的問題
Talk:2025年亚洲冬季运动会 § 我認為此條目不需列出贊助商
Talk:第29届LG杯世界棋王赛决赛争议 § AI判定胜率是否必须编入注解中?
有编者坚持将“此时柯洁的AI判定胜率仅1%上下”编入条目内有关注解中。围棋比赛现场的的AI判定胜率,无论是这次柯洁与卞相壹的决胜盘,还是其他的场次,对弈的棋手是否实时知道“AI判定胜率”?如果不是,即双方棋手本人当时并不知道即时的“AI判定胜率”,这句话就不应放入该维基条目里,即使有来源也不应采用,参见方针维基百科: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之WP:SOAP;如果是,则另当别论。--Lvhis(留言) 2025年1月30日 (四) 02:52 (UTC)
Talk: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南苏丹代表团 § 关于奥运会代表团首句冗余的问题
见上方优良条目评选中的争议(自此开始)。我认为根据MOS:首句冗余,编者自定的描述性名称(见Google"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南苏丹代表团")不必出现于首句,且不应使用粗体格式开头,且非常认同@仁克里特修改后的这一版本;@魔琴、深鸣亦倾向认同我的意见。而@Liu116认为以粗体开头更好。现征求社群意见。 题外话:使用粗体重复标题开头的百科全书编纂格式应该是英维承袭自《不列颠百科全书》Britannica,而中维借鉴英维的。其实中文工具书往往有相反的做法,甚至不少会特意写明条目中原则上不重复条头——不论是否是描述性名称。当然,我对一般条目的重复标题+粗体格式没有任何意见,只是认为就承袭自英语传统百科全书的粗体格式,似乎目前在中维比英维更为滥用——本条目不一定,因为本条目中英文的词性区别较大;但在不少性质相似的条目中往往英维不用粗体而中维使用——这点我是比较困惑的。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8日 (六) 01:52 (UTC)
Talk:樂樂養雞場 § 我覺得此條目有太過度細節內容,已刪除,想請大家協助確認
此條目最近加入了"樂樂養雞場事件完整整理"的內容,我認為太過細節,因此刪除了[12],今天有收到IP用戶詢問,為何要刪除此條目的內容。
我覺得完整整理的內容一方面太細了,再來,也不是以中立客觀的角度在說明此一事件,因此刪除這段內容(本來首段刪除了不少內容,重新確認之後,已恢復首段的內容)。
有關這個條目問題,我想,還是讓多一些人來確認,提供意見好了。--Wolfch (留言) 2025年2月11日 (二) 15:55 (UTC)
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
[编辑]Talk:变性 (消歧义) § 建議更名:“变性 (消歧义)”→“变性”
“变性 (消歧义)” → “变性”:和上一次提案时条目编排已大幅调整,故应不属于重复提案。目前,“变性”一词是主题目消歧义,但其并不是像前次提案时重定向到某一介绍“改变性别”的条目,而是变为了重定向到某一条目(《跨性别》)中的某一章节,且该章节中只有“在中文语境中,当在性别这一语境下使用“变性”一词时,一般指性别肯定手术,有时也可指性别肯定激素治疗或其它改变性别特征的手段。
”这一句无来源内容介绍(几乎接近简短的词典解释)。我认为这是在有悖于“主题目消歧义”的惯例,甚至按前几天讨论的消歧义方式,一些编者认为这种“章节重定向”都不应列入消歧义页的。故目前条目编排下,平等消歧义的理由比之前显著更强了。(当然平等消歧义后,至《跨性别》的章节重定向仍应列在歧义项中。)--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4日 (二) 01:05 (UTC)
Template talk:作品名稱 § 不觉得这模版很多余吗?
为啥要刁难读者、把各种译名看完才能读简介?--Akishima Yuka(留言) 2024年12月28日 (六) 12:29 (UTC)
WikiProject talk:維基百科發展/新手2023 § 关于工作展开与本组未来
- 工作展开:考虑到欢迎页面的复杂性以及美工问题的特性,我的建议是先在社群内开展大讨论(类似WP:RFC/RFA2024),就一定可行方案取得共识后行动。Q1:考虑到之前在客栈发起的话题#整理引导新手的相关页面都无后话,是否应选择集中讨论后向活跃用户发广告?如此谁来主持?如果各位都没有经验,另请他人会比较好?至于界面美工,应该考虑比赛与评比(例如09年、12年的首页改版),否则也很难拿出合理的设计(参照界面改动必有人回报不如原来、社群独裁剥夺用户选择[開玩笑的]云云)。Q2:各位认为是否可行?同样的,谁来主持?
- 未来(?):Q3:各位对工作组未来有何想法?是否在工作完成后解散较妥?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钱币学 § 升格錢幣學命名常規為方針
錢幣學命名常規(原錢幣學條目指引)的地位現為指引,惟由於中文維基百科的命名常規一般設為方針,故現建議將其升格為方針,並對其內文作以下修改:
- 刪除“条目名称”章節標題本身與其上方自“以下是”至“更優秀條目寫作指南”的文段;
- 刪除“请参阅:Wikipedia:命名常规”的文段,並以名為“通則”的二級標題取代;
- 將三級標題“具体国家货币的条目命名”升格為二級標題;及
- 刪除所有其他的三級標題與其下方“有待討論以達成共識”的文段;
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
[编辑]Wikipedia talk:用戶框 § 应根据WP:用戶頁对WP:用戶框进行修订
从范围上来看,用户框是用户页的子集。用户框的内容也应受到WP:UPNOT的限制。想起这一点是因为近日又有新用户(Carl66066)连续建立多个在我看来并不合适的用户框。以该用户此前的用户页为例:
- 视觉效果十分糟糕:颜色搭配不当,背景颜色和文字颜色接近,文本框宽度参差不一;
- 反复宣告自己的观点:使用大量文本详细描述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基本上与维基媒体运动及社群协作毫无关联;
- 名称不明确:模板名称与文本内容不相符,或存在歧义。
由于类似的编辑者以往也存在,我认为有必要按照WP:UP修订WP:UBX,把Template:Subcat guideline-en从WP:UBX移掉,对目前的用户框进行整理,将文本内容过于注重表达个人意见的改为中性的陈述或简单的宣告,无可救药的模板批量送存废。——暁月凛奈 (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5:19 (UTC)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 § 提议修改WP:命名常规#地名
之前在《讨论:南华大学 (湖南)》的讨论中,各编者对于WP:命名常规#地名的理解出现了一些争议。因此,我建议放下争议,改为将该方针加一句话:“包括消歧义词的使用亦应采用行政区划全称。”当否,请讨论。--—— 红渡厨(留言・贡献) 2025年1月17日 (五) 05:19 (UTC)
Wikipedia talk:过滤器编辑者 § 有關修改濫用過濾器權限的提案
WikiProject talk:ACG § 大量聲優條目不符合收錄標準新規
2021年11月新訂的WP:收錄標準/人物,對配音員條目是大殺器。目前維基百科內存在的眾多聲優條目都不再符合人物收錄標準(更不用說通用收錄標準了,真的有二手來源嗎?)。但此新規是否反應ACG專題共識?大家真的不要這些條目了嗎?還是說,我們應該開始著手建設WP:收錄標準/配音員?--SuperGrey (留言) 2025年1月22日 (三) 18:30 (UTC)
Wikipedia talk:典範話題 § 再議WP:FT、WP:GT
這個議案已經擱置十餘年了,先前是因FA、GA條目太少而未通過,之前那次則是無疾而終,個人認為特色話題可以使優特條目增多,還請社群判斷成為方針可能為荷。--August討論‧簽名 2025年1月27日 (一) 12:47 (UTC)
Wikipedia talk:删除程序 § RELIST指引试行期的相关问题
在先前转正讨论中,关于RELIST指引有如下问题暂未解决:
- 关注度类提删因无讨论等原因被反复、多次重新提交;
- 因
重新提交会在原页面留下链接和标题讨论期延长和长讨论,造成WP:AFD/R页面过长; - 因重新提交B页面中由A页面重新提交而来的条目时,不会修改A页面的重新提交位置到C页面,而是停留在B页面,造成由A页面进入讨论的人需要多次点击跳转链接才能去到正确的讨论位置;
- 小小作品、关注度类提删因RELIST指引试行,实际宽限期[註 1]由37天延长至58天。
注释
- ^ 指从挂上对应维护模板到删除条目
开出该讨论串以集中讨论转正后RELIST方针的修改。对应问题的讨论在子节中进行。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 ™ 2025年1月28日 (二) 17:26 (UTC)
Wikipedia talk:签名 § 可以因為改名而任意編輯存檔嗎
根據本站的慣例,討論頁存檔是禁止編輯的。但近期出現了Wikipedia:机器人/作业请求#替换本人的旧签名要求批量更改全站的討論頁存檔。我沒印象有這樣的先例,認為此舉有違討論頁指引:如果每天都有人改名,那「存檔」不就一天到晚被改,那這樣「存檔」還叫做「存檔」嗎?因此,如果社群認為可以打著「改名」或「改簽名」的名義任意變更存檔,應該要修改有關指引,交由社群定奪此行為是否可以進行(我不建議,如果允許,到時候每天都有人要來「改存檔」)。
- 簽名是討論記錄的一部分,不應為了個人改名而修改,這會影響歷史紀錄的準確性。
請社群討論。c.c.@ZLin2222:-- 宇帆-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5年1月29日 (三) 10:57 (UTC)
Wikipedia talk:方針與指引 § 修訂方針與指引的命名格式
現擬修訂WP:方針與指引#方針及指引頁面的命名規則如下:
|
|
有鑒於此前提到的部分用戶濫建模板的情形至今仍然持續(1、2、3、4),再加上當時將刪除模板的要求改為“多餘無用,且影響其他模板命名或者百科運作”的討論並未有效凝聚社羣共識,因此現時中文維基百科存在客觀、迫切的必要修訂“刪除理由”第9款,以遏止濫建模板的情形。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1日 (六) 08:42 (UTC)
Wikipedia talk:新条目推荐/候选 § 「你知道嗎?」的格式
現今中文維基百科的DYK皆採5W形式(How、What、Why、Which),但看英文維基百科、法文維基百科等等,皆是有像Did you know that archaeologists found evidence at Taur Ikhbeineh in the Gaza Strip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Egyptians and Canaanites in the 4th millennium BC?
這種單純問是否知道的題目,在中文就是您是否知道考古學家在加薩地帶的Taur Ikhbeineh發現了公元前 4 千年埃及人與迦南人交往的證據?
,此種方式亦無不可,不知社群有何想法?(若要更新便是更新問題指南部分)--August討論‧簽名 2025年2月2日 (日) 14:05 (UTC)
Wikipedia talk:頁面存廢討論 § 提议在存废讨论决定移动到姊妹项目时增加一项程序
关于题目:无论是在决定移动还是在提议过程中加都行,但是不太清楚应该加在关闭存废讨论指引里还是加在哪条方针里。
本站一些条目提出存废讨论后可能会被提出移动到维基学院,维基导游等项目中,但是这些条目可能只是主题与这些项目有关,就被想当然地决定移动了,可能并不符合目标项目的收录标准,例如最近移动到维基导游的一些景点列表,实际上并不符合维基导游的条目标准,一导入就被列入了删除请求。而在讨论中,没有人邀请维基导游的活跃用户参加讨论,同样一些被导入或被请求导入维基学院的条目也是这样,有用户在站外表示“所以學院都變你維垃圾桶了”[開玩笑的]。因此,本人提请加入一条方针/指引要求在决定移动至姊妹项目时邀请该项目活跃用户或者管理人员参加讨论,可以通过ping对应用户或者采用在对应项目发公开通知等方式进行邀请,征求意见后再最终决定是移动还是删除。于此对措辞等进行征求意见,请各位对此发表看法,谢谢。--在下荷花,请多指教(欢迎签到) 2025年2月3日 (一) 07:30 (UTC)
Wikipedia talk:收錄標準/電影 § 建議確立電影收錄標準
如題,現建議確立電影收錄標準。然而,由於現有的WP:收錄標準/電影草案並不完善,建議比照現有的WP:收錄標準/電視劇修訂,或通過直接修訂電視劇收錄標準以使之得以類推適用處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5日 (三) 08:51 (UTC)
Wikipedia talk:可供查證 § 有關WP:SOCIALMEDIA
近年台灣新聞媒體常以匿名粉專做為新聞來源,那這是否適用於WP:SOCIALMEDIA亦或該將該條文更新以符合現況?--Kanshui0943(留言) 2025年2月5日 (三) 13:25 (UTC)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無障礙 § 在项目符号后是否可以再人为使文字缩进?
见Special:PermaLink/86004397#2024年韓國無人機散發反朝傳單事件,@Didaictor在项目符号后再度使用<span style="padding-left: 2em"> ... </span>
进行缩进,导致留言和项目符号之间凭空多出两格,且缩进后留言甚至比下方卡达的留言缩进显示更多。我认为这实在有悖于无障碍的规定,难以区分留言回复层次逻辑。现征求意见。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7日 (五) 14:25 (UTC)
Talk: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南苏丹代表团 § 关于奥运会代表团首句冗余的问题
见上方优良条目评选中的争议(自此开始)。我认为根据MOS:首句冗余,编者自定的描述性名称(见Google"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南苏丹代表团")不必出现于首句,且不应使用粗体格式开头,且非常认同@仁克里特修改后的这一版本;@魔琴、深鸣亦倾向认同我的意见。而@Liu116认为以粗体开头更好。现征求社群意见。 题外话:使用粗体重复标题开头的百科全书编纂格式应该是英维承袭自《不列颠百科全书》Britannica,而中维借鉴英维的。其实中文工具书往往有相反的做法,甚至不少会特意写明条目中原则上不重复条头——不论是否是描述性名称。当然,我对一般条目的重复标题+粗体格式没有任何意见,只是认为就承袭自英语传统百科全书的粗体格式,似乎目前在中维比英维更为滥用——本条目不一定,因为本条目中英文的词性区别较大;但在不少性质相似的条目中往往英维不用粗体而中维使用——这点我是比较困惑的。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8日 (六) 01:52 (UTC)
发现R7中原来的「与导向目标所涵盖的主题明显无关」被删除了,个人认为应该恢复。有些新手或者破坏者建立的重定向,明显符合原来的R7,而且简单清晰,比如口角。(此外仅仅一两个人对方针的修订是否应该取得更广泛的共识。)--Kethyga(留言) 2025年2月9日 (日) 07:31 (UTC)
Wikipedia talk:共识/讨论页及共识方针试行案 § 因應WP:CON/RULES通過,本試行案是否應提升為正式方針
Wikipedia talk:重定向 § 移動時不留重定向是否適用避嫌規定?
根據移動時不留重定向方針,「當重新導向符合快速刪除方針……,即可移動而不留重新導向。
」就此而言,我的理解是「授權擁有相關權限的用戶對移動時預期會留下的重定向進行和快速刪除等效的操作,即移動而不留重新導向。」快速刪除方針規定「管理員須避嫌,不得處理自己的快速刪除請求,
」但移動時不留重定向方針並沒有相關提述,只於O1的例子中加入了「應用戶要求」的描述,是否即是指移動時不留重定向也需要避嫌?若是,茲建議修改移動時不留重定向方針和快速刪除方針,明示此規定。--1F616EMO(喵留言) 2025年2月9日 (日) 10:01 (UTC)
Wikipedia talk:收錄標準/音樂 § 2025年2月榜單標準再討論
由於從互煮被移動至乏人問津的討論區,在加上話題開太多導致重心偏移。因此今日再度發起討論,本次僅討論什麼樣的榜單符合音樂收錄標準中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國家或地區商業排行榜」(即一定規模的商業排行榜是指該榜單涵蓋多個來源的銷售或播送渠道,並由公認的可靠來源組織和機構製作、發佈),如果不認可那麼該怎麼調整,討論完順便更新Wikipedia:商業排行與認證。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2月10日 (一) 01:53 (UTC)
Wikipedia talk:禁制 § 仲裁委員會實施及複檢禁制補丁
仲裁委員會正式成立一月有餘。依過往共識,仲裁委員會可作出具約束力的裁決。雖實施其他類型的禁制尚待探討,仲裁委員會應是幾乎毋庸置疑具有實施禁制的權力,但禁制方針未隨之更新呈現。現提出增訂禁制方針,加入仲裁委員會實施及複檢禁制的權利的條文。--路西法人 2025年2月13日 (四) 09:28 (UTC)
Wikipedia talk:解決爭議 § 重修爭議解決相關規則並升格方針
近兩年社群逐步推出多項新措施嘗試改善本地爭議解決的環境,惟爭議解決指引未隨之更新,新手和老手編者都比較難從如此常用的指引中找到適當的處理場所,當今指引之混亂也使社群並未善用各種爭議解決資源。我謹此提出參考英文維基百科爭議解決方針重修爭議解決相關規則(草案全文在此)。此外,爭議解決乃是維基百科協作最重要的機制之一,故此我亦提請社群討論是否將爭議解決相關規則升格方針。--路西法人 2025年2月14日 (五) 04:05 (UTC)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 § 廢除两岸四地用语格式手册 § 國籍「指定樣式表」表列部分國籍標識樣式
由於維基百科:格式手册/图标#避免在資訊框使用旗幟圖標已成為本站指引,現提議廢除維基百科: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國籍「指定樣式表」中使用旗幟之樣式,如「指定樣式1」的1—6。--紺野夢人 2025年2月17日 (一) 01:44 (UTC)
Wikipedia talk:快速删除 § CSD R7应同样适用于条目讨论页
上月的讨论中,将R7的适用空间缩小为条目页,没理解错的话当时各编者的主要目的是将R7排除分类、模板、模块,但个人认为条目的讨论页同样适用于这一条款。例如:将A移动至A (BBB)、A改为消歧义,如果编者移动页面时同时选中“移动讨论页”和“创建重定向”,那么Talk:A会被重定向至Talk:A (BBB)。Talk:A的重定向显然不合适,个人认为也符合R7“涵盖的主题比导向目标更广泛”的描述。--Tim Wu(留言) 2025年2月17日 (一) 03:49 (UTC)
Wikipedia talk:可靠来源/医学 § 建議收緊醫學可靠來源指引的相關規定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不要模稜兩可 § 将MOS:AWW成为中文维基百科的正式指引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序言章節 § 提議針對條目內文裡的外語名稱大小寫之相關規範進行修改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钱币学 § 升格錢幣學命名常規為方針
錢幣學命名常規(原錢幣學條目指引)的地位現為指引,惟由於中文維基百科的命名常規一般設為方針,故現建議將其升格為方針,並對其內文作以下修改:
- 刪除“条目名称”章節標題本身與其上方自“以下是”至“更優秀條目寫作指南”的文段;
- 刪除“请参阅:Wikipedia:命名常规”的文段,並以名為“通則”的二級標題取代;
- 將三級標題“具体国家货币的条目命名”升格為二級標題;及
- 刪除所有其他的三級標題與其下方“有待討論以達成共識”的文段;
維基專題與協作
[编辑]WikiProject talk:維基百科發展/新手2023 § 关于工作展开与本组未来
- 工作展开:考虑到欢迎页面的复杂性以及美工问题的特性,我的建议是先在社群内开展大讨论(类似WP:RFC/RFA2024),就一定可行方案取得共识后行动。Q1:考虑到之前在客栈发起的话题#整理引导新手的相关页面都无后话,是否应选择集中讨论后向活跃用户发广告?如此谁来主持?如果各位都没有经验,另请他人会比较好?至于界面美工,应该考虑比赛与评比(例如09年、12年的首页改版),否则也很难拿出合理的设计(参照界面改动必有人回报不如原来、社群独裁剥夺用户选择[開玩笑的]云云)。Q2:各位认为是否可行?同样的,谁来主持?
- 未来(?):Q3:各位对工作组未来有何想法?是否在工作完成后解散较妥?
Template talk:Talk header § 征求意见:请求澄清本模板的用法
观察到@Sinsyuan等编者会在大量不活跃讨论页中加入本模板(如86197008),但本模板说明表示“本模板建议用在那些非常活跃的,或者有过违反方针的问题的讨论页上。本模板应当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要将本模板加到每个讨论页上。
”请问大量加入本模板是否合适?或是需要改变本模板的用法?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22日 (六) 08:28 (UTC)
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
[编辑]Wikipedia talk:字詞轉換處理/公共轉換組 § 思路:條目預儲公共轉換組中匹配的規則,減少載入時間
- 资源充足的条目可以考虑把压力转移给Lua模组,也就是让Module:NoteTA更智慧,只加载条目中用到的转换规则,代码见Module:沙盒/GnolizX/NoteTA。看效果,User:GnolizX/肖申克的救赎/新:
-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47267/2097152 bytes
- Lua time usage: 1.732/10.000 seconds
- Lua memory usage: 30646218/52428800 bytes
- 可以对比User:GnolizX/肖申克的救赎/旧,两个页面转换后的内容是一致的:
-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764141/2097152 bytes
- Lua time usage: 0.859/10.000 seconds
- Lua memory usage: 20785293/52428800 bytes
- 于是用充足的Lua记忆体与紧张的模板展开大小进行了交换。
- 这个功能还可以迁移到Module:沙盒/GnolizX/CGroupViewer,汉漢图标打开的速度也能变快很多,不用再一股脑地把所有的规则全部加载出来。看效果:User:GnolizX/CGroupViewer。
- 至于条目下方的导航模板可以考虑用机器人更新,把CGroupViewer稍微改造一下(-{D|改成-{H|等等)就可以自动获取匹配到的规则了。--GnolizX(留言) 2024年8月26日 (一) 16:12 (UTC)
Template talk:作品名稱 § 不觉得这模版很多余吗?
为啥要刁难读者、把各种译名看完才能读简介?--Akishima Yuka(留言) 2024年12月28日 (六) 12:29 (UTC)
WikiProject talk:ACG § {{Variant-cnhktwsg}}系列模板的作用
{{Variant-cnhktwsg}}系列模板基本上都被ACG系列的条目所使用,所以就放到这里了。
目前该模板中称,「本条目所述主体由于各地翻译有所差异,因此提供大陆简体、港澳繁体、新加坡简体、台湾正体数种不同的译词,您可依个人习惯选择
」。但实际上仅是更改了语言变体,与直接修改「讨论」旁的语言没有区别。如果仅是这样,还不如称「维基百科提供了多种语言变体,您可根据自身习惯切换相应的地区词」,那么这个模板有何意义呢?
我想,如果要真正实现该模板所述作用,应该是在全域字词转换的基础上,再根据读者的选择,选择不同地区的译名,对译名的差别仅做繁简转换。这是因为身处大陆的读者,可能观看的是台湾版本,已经深知台湾译名,所以需要以简体用字查看台湾译名。又或者是大陆地区的官方翻译晚于台湾,先前民间都使用台湾版的翻译,也会期望以简体用字查看台湾译名。以百變小櫻为例说明,其不同译名为:臺灣:庫洛魔法使;大陆:魔卡少女樱;香港:百變小櫻Magic咭;澳門:百變小櫻Magic咭;新加坡:库洛魔法使
那么修改后的模板效果应该为:
- 大陆简体:《魔卡少女樱》(カードキャプターさくら,Cardcaptor Sakura)是由日本漫画团队CLAMP创作的漫画作品,以魔法少女作为题材。
- 大陆简体用字下,点选模板的「台湾正体」:《库洛魔法使》(カードキャプターさくら,Cardcaptor Sakura)是由日本漫画团队CLAMP创作的漫画作品,以魔法少女作为题材。
- 台湾正体:《庫洛魔法使》(カードキャプターさくら,Cardcaptor Sakura)是由日本漫畫團隊CLAMP創作的漫畫作品,以魔法少女作為題材。
- 台湾正体用字下,点选模板的「大陸簡體」:《魔卡少女櫻》(カードキャプターさくら,Cardcaptor Sakura)是由日本漫畫團隊CLAMP創作的漫畫作品,以魔法少女作為題材。
Template talk:Quote § 提议在讨论页禁用本模板
本模板主要为条目所设。本模板不兼容讨论工具。首先,通常只要一个章节中有一处使用了本模板后,就无法再使用讨论工具进行回复,而之后所有人必须使用源代码编辑。其次,本模板还会导致缩进显示问题,见版本差异,@ZhaoFJx坚持使用本模板,导致“且在未违反
”下方开始的留言错误格数显示错误。已有设计良好的完全解决上述问题的多个{{讨论引用块}}系列模板可供使用,有诸多问题的本模板应在讨论页禁用。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8日 (六) 04:41 (UTC)
Wikipedia talk:字詞轉換處理/公共轉換組 § 公共轉換組是否能獨立維護,以支援多語言專案(如維基共享資源、元維基等)
目前NoteTA及CGroup等繁簡轉換、地區詞轉換等機制,正在其他多語言專案實裝應用(如維基共享資源、元維基等),但是由於是各自進行複製、遷移與維護,如果中文維基百科的轉換組更新,則無法應用到其他多語言專案,而必須另行修正。是否有一個辦法能夠同步進行更新,例如:
- 以維基數據當作資料庫,或;
- 另行建立轉換組模組,其他專案去抓取;
- 其他。
Template talk:Vandal § 建議加入全域貢獻連結
上文見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无效的global_contributions链接、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Special:用户贡献上部的全域贡献链接已损坏,建議加入全域貢獻Special:GlobalContributions的連結--SunAfterRain 2025年2月10日 (一) 15:32 (UTC)
Template talk:Wiki-accessibility-CHN § 建议移除HTTP一栏,增加IPv6的连接情况
目前无法通过纯HTTP协议使用Wikimedia旗下网站,列出HTTP的连接情况无意义。另外部分站点在IPv6下可正常访问,可列出IPv6的连接情况。--Steven Sun(留言) 2025年2月14日 (五) 13:49 (UTC)
Template talk:Infobox person § module参数写法
維基百科提議
[编辑]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 重启Automoderator部署讨论
十余月前,该讨论向社群引介了自动化反破坏Automoderator工具,然其因热度不足而无疾而终。因此,我谨引用原留言: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Sam Walton,是管理员工具(Moderator Tools)团队的产品经理。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名为Automoderator的项目,该项目让社群能够根据社群自定义的规则自动回退破坏性编辑。我们正在寻求对我们项目的意见,并有一些问题需要巡查员和管理员的参与,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除了项目主页面上的概述和问题之外,我们还有两个子页面提供更具体的资讯:
如果您想研究Automoderator的准确率,并查看它在不同编辑上的表现,我们设置了一个测试流程。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新的模式,并在Automoderator部署之前将其纳入考虑范围(译注:例如怎样改善误判问题、使用什么程度的准确率(cution levels)比较好)。 评估计划是用来确定Automoderator是否实现目标且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计划初稿。如果您对我们收集的数据或制定的指标有任何想法,那么您可以在这里分享!
如果您对Automoderator有任何疑问,或者您的社群是否想要使用这个工具,请告诉我!
— User:Samwalton9_(WMF)
还请社群评估该工具部署之可能性及价值为荷。——敬颂冬绥 ZhaoFJx(论•签) 2024年12月18日 (三) 19:45 (UTC)
Wikipedia talk:共识/讨论页及共识方针试行案 § 因應WP:CON/RULES通過,本試行案是否應提升為正式方針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 關於Automoderator錯誤報告的處理問題
特此徵求社群關於User:AutoModerator/错误报告之細節。该页尚无人处理,且我发起的讨论无人应答。--WiiUf🐉💫2025 2025年2月12日 (三) 12:01 (UTC)
未分類
[编辑]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