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女性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女性主義主題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Bangladesh (2005)
女性主義(或稱女權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政治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着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着重在性別政治、權力關係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投票權代表權英語Representation (politics)性騷擾性別歧視同性戀跨性別性暴力等等的議題。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歧視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關於性的物化)、身體家務分配壓迫父權

女性主義的觀念基礎是認為,現時的社會建立於一個男性被給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權的父權體系之上。

現代女性主義理論主要、但並非完全地出自於西方的中產階級學術界。不過,女性主義運動是一個跨越階級與種族界線的草根運動。每個文化下面的女性主義運動各有其獨特性,並且會針對該社會的女性來提出議題,比如蘇丹殘割女性生殖器(genital mutilation)或北美玻璃天花板效應。而如強姦亂倫母職則是普世性的議題。

更多關於女性主義...


特色條目

傳統婚姻的支持者高舉顯示「婚姻=男人+女人」的標語牌
西班牙同性婚姻於2005年7月3日起合法實施。2004年,由首相何塞·路易斯·羅德里格斯·薩帕特羅領導的新任社會黨政府開始推動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運動,包括同性伴侶收養子女的同等權利。經過長時間辯論後,西班牙議會(採兩院制,由眾議院參議院組成)於2005年6月30日通過同性婚姻法案,並於2005年7月2日公佈。西班牙的同性婚姻在2005年7月3日星期天起正式邁入合法一途,是繼荷蘭比利時後,第三個舉國實行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比加拿大早了17天。
更多關於「西班牙同性婚姻」……


特色圖片

埃萊娜·迪特里厄
埃萊娜·迪特里厄
作者:Bain News Service

埃萊娜·迪特里厄Hélène Dutrieu,1877年7月10日-1961年6月26日)是一位自行車世界冠軍,特技自行車手,特技摩托車手,賽車手,飛行員,戰時救護車司機和軍醫院院長。

更多關於埃萊娜·迪特里厄……

當年今月

夏洛特·帕金斯·吉爾曼


特色人物

伊利沙伯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也被稱為「榮光女王」(Gloriana)、「英明女王(或直譯好女王貝絲)」(Good Queen Bess)。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莉一世


你知道嗎

埃米·諾特

分類

維基專題

歡迎參與

你可以做

特色內容

特色條目

優良條目


主要話題

相關主題

其他主題

維基媒體計劃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