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科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科學主題首頁

歡迎來到科學主題首頁科學是研究自然現象的學問,能夠對於自然現象給出可供重複驗證的解釋與預測。科學家研究科學時,必須符合科學方法,即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必須建立於收集可觀察、可經驗、可量度的證據,並且合乎明確的邏輯推理原則。另一種比較老舊,很接近的涵義表明,科學是所有可信賴、合乎邏輯與理性的知識。

古典時代以來,科學就與哲學密切連結。近代時期,在英語,科學與哲學這兩個術語有時可以交換使用。直到17世紀,自然哲學與哲學才開始有所區別。後來,為了更強調兩者不同,又將自然哲學改稱為自然科學。這種詮釋強調,自然科學專注於研究自然現象與相關自然定律,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數學天文學等領域。

將科學所倚賴的治學理論與治學精神延伸至其它領域,現代學者開展了探討人類社會社會科學。現今,科學這術語可以廣義指稱關於某論題的可信賴知識,如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語言學等。

特色條目

广义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16年发表的用几何语言描述的引力理论,它代表了现代物理学中引力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广义相对论将经典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包含在狭义相对论的框架中,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等效原理而建立。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描述为时空的一种几何属性(曲率);而这种时空曲率与处于时空中的物质辐射能量-动量张量直接相联系,其联系方式即是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广义相对论的预言至今为止已经通过了所有观测和实验的验证——虽说广义相对论并非当今描述引力的唯一理论,它却是能够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最简洁的理论。不过,仍然有一些问题至今未能解决,例如引力场的量子化

優良條目

震源,宏观上是指地震能量大量释放之处,而微观上是指首先发生地震波的地方,通常指地下岩层斷裂错动的地区。在测震领域中,常将震源看作是一个理想化的面源或点源。其对应的震源深度——即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也是最重要的地震基本参数之一。震级相同的地震,震源越深,影响范围越大,地表破坏越小;震源越浅,影响范围越小,地表破坏越大。一般地,使用(m)或千米(km)作为震源深度的单位,用拉丁字母h作为符号表示震源深度。浅源地震的深度误差约为深度值的10%左右。震源愈深,相对误差愈小。

每日圖片

阿波罗8号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博尔曼、指令舱驾驶员洛威尔以及登月舱驾驶员安德斯。阿波罗8号是人类第一次绕月球航行的太空任务。这张照片由安德斯拍摄于1968年12月24日,展现了地球从月亮的表面升起的景观。因为月亮和地球同步旋转,即面向地球的总是月亮的同一面,在月亮的表面上观看不到地球升起。这一现象只能在绕月的轨道上看到。

人物

罗伯特·伍德沃德 (1917年4月10日–1979年7月8日, ) ,美国有机化学家,对现代有机合成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合成和具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有机分子结构阐明方面。由於「在有机物合成方面的成就」,伍德沃德榮获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

伍德沃德生于麻省波士顿。伍德沃德从小即醉心于化学。在昆西的小学、初中时,就已经开始自学化学。在他上高中前,就已经把一本普遍使用的路德威·嘎特曼(Ludwig Gattermann)编写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大部分的實驗,都想办法做了一遍。當伍德沃德11岁时,他找到了驻波士顿德国领事馆总领事,通过他取得一些发表在德国期刊上的论文。 后来在其科普讲座(Cope lecture)中伍德沃德回忆,他无意中在这堆论文中发现了奥托·迪尔斯库尔特·阿尔德关于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的原始通讯,并被迷住了的经历。在随后的生涯中,伍德沃德大量地应用此反应于有机合成,并在理论和应用上对此反应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

歡迎參與

  • 您可以……
自然科學育種 - 光電比色計 - 暴風雨 (科學) - 傅立葉效應 - 宇稱守恆 - 偽醫療 - 原子核结构英语Nuclear structure - 环神经动物英语Cycloneuralia - 颚胃动物英语Gnathifera (clade)
应用科学与技术表面效應 - 烟雾探测器 - 量子糾纏實驗描述 - 热解聚英语Thermal depolymerization - 定日鏡英语Heliostat - 熔鹽
已創建待審核:稀有地球假說
  1. 創建以上請求條目。
  2. 歡迎參與科學專題,此專題是旨在為科學相關條目和相關討論協調翻譯與撰寫。
  3. 兴趣小组簽到,讓相關同好認識您並交流連絡。
  4. 改善現有條目的品質,參與科技提升計畫相關提案。
  5. 翻譯各語言維基的相關條目到中文維基,參與化學翻譯請求
  6. 參考可靠來源寫新條目,參與自然科學條目請求,或应用科学与技术條目請求
  7. 直接擴充更新科學小作品

新知

< 科學新聞動態 下列日期是新聞發布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22年焦點新聞

2021年焦點新聞

2020年焦點新聞 

2019年焦點新聞 


参考文献

  1. ^ 首次 中國太空站機械臂轉位貨運太空船試驗成功. 中國時報. 2022-01-06 [2022-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6). 
  2. ^ Michael O'Riordan. David Bennett, First Transplant Recipient of a Pig Heart, Dies. TCTMD. [2022-12-18]. 
  3.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到達最終觀測位置. BBC News中文. 2022-01-25. 
  4. ^ Solidot | 水熊虫通过坠毁的以色列飞船散播到月球表面. www.solidot.org. [2019-08-31]. 
  5. ^ Solidot | 以色列月球登陆器登陆失败. www.solidot.org. [2019-08-31]. 

你知道吗?


前次頁面更新時間為2025年1月31日 12時06分43秒 UTC,清除緩存頁面

维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