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篩蝦屬
外觀
篩蝦屬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 |||||||||||||||||||||||||
|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同行評審
[編輯]篩蝦屬(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評審期:2024年5月24日 (五) 10:07 (UTC)至2024年6月23日 (日) 10:07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4年6月30日 (日) 10:08 (UTC)起
希望可以評選GA,請各位大師們幫忙改善這篇條目哪裡不足的地方--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5月24日 (五) 10:07 (UTC)
- 順便問一下大師,公厘跟毫米臺灣都是通用的,並且教科書也都是標示毫米。那可能會有讀者不習慣,請問該如何改善?
- (!)意見:
北方篩蝦(學名:Tamisiocaris borealis)是篩蝦屬(學名:Tamisiocaris)的唯一一個物種
—唯一物種便可有可能生存到第四期的美國
—意思不清楚,寒武紀第四期有美國?2010年時,僅用一個標本來發表一個新物種
—不是中文應有的寫法,誰發表新物種?艾莉森·C·戴利和約翰·S·皮爾發表在他們在2009年挖掘到格陵蘭北部布恩地層的西里斯帕斯特生物群發現篩蝦的化石
—句子過長,建議拆分在最一開始的研究基於一個編號為MGUH 29154的標本
—早期研究聚焦於編號為MGUH 29154的標本?只破碎的保存了頭部的前附肢(frontal appendage),與頭部連接的部分為斷點且邊緣破損,保存不良
—標本狀態不良,只破碎的保存了頭部的前附肢,與頭部連接的部分為斷點且邊緣破損2019年,史蒂芬·帕茨和艾莉森·C·戴利兩人將原本在美國金澤斯地層發現編號為USNM 90827/PA 388的標本,一開始將此標本定為賓州奇蝦
—2019年,史蒂芬·帕茨和艾莉森·C·戴利將在美國金澤斯地層發現、編號為USNM 90827/PA 388的標本,定為賓州奇蝦- 另外在noteTA補上全域轉換「G1=長度單位」便可解決公厘和毫米的轉換問題。
- 先這樣吧。--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轉轉心情人又照舊 2024年5月25日 (六) 03:01 (UTC)
- @SilverReaper:,首先我非常感謝閣下願意來矯正錯誤。我已經改善許多的語病問題,非常謝謝。「早期研究聚焦於編號為MGUH 29154的標本」這一點是沒錯,還有關於noteTA的轉換有點不大清楚,請問是否可以再更詳細說明呢?如果可以,那謝謝您。--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5月25日 (六) 12:03 (UTC)
- @SilverReaper--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5月29日 (三) 12:04 (UTC)
- Wikipedia:字詞轉換處理/公共轉換組。加上後可將相關字詞改成各地慣常用字。--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轉轉心情人又照舊 2024年5月29日 (三) 12:14 (UTC)
- @SilverReaper那請問還有什麼關於此條目需要更改的部分嗎?--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5月29日 (三) 14:46 (UTC)
- @SilverReaper:--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6月1日 (六) 08:46 (UTC)
- @SilverReaper那請問還有什麼關於此條目需要更改的部分嗎?--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5月29日 (三) 14:46 (UTC)
Dewadipper的意見
序言
- 「篩蝦與宣揚爪蟲屬(Kerygmachela)和厭惡蟲屬(Pambdelurion)生活在寒武世第三期的格陵蘭海里」:似乎另外兩屬和篩蝦屬關係不大,建議移除,「生活在。。。海里」建議改成「為分布於寒武紀第三期格陵蘭的海生動物」;
- 「有可能存活到第四期的美國」建議改成「在美國第四期的地層中亦有疑似該屬的化石」;
- 「類似現今的鬚鯨、部分鯊魚和魟魚」,前面宜加上「生態位」以避免誤解,另外據我所知魟魚中沒有濾食性物種,你可能指的是鱝;
- 「2010年時,艾莉森·C·戴利(Allison C. Daley)和約翰·S·皮爾(John S. Peel)僅用一個標本來發表一個新物種,直到2014年的更深入研究且發現新的標本,才證實是一個新的物種,也為此種增加新科」,這段讀起來相當彆扭,我的建議是這樣寫:「篩蝦屬由古生物學家戴利和皮爾於2010年基於單一化石描述,至2014年英國和丹麥的研究團隊基於新出土的化石確認該屬有效,並將其劃入新命名的篩蝦科。」;
- 「到2021年與2023年發表新的兩屬,它們的前附肢與篩蝦類似型態的奇蝦也可能都是篩蝦科的一員」問題同上,我的建議是「此外,有兩屬分別於2021年和2023年描述的奇蝦前附肢形態與篩蝦相似,因此可能是屬於同一科」
發現
- 應該介紹一下戴利和皮爾都是誰,二者分別是洛桑大學和烏普薩拉大學的古生物學家;
- 「2010年,艾莉森·C·戴利和約翰·S·皮爾發表他們在2009年所挖掘到的篩蝦的化石。是在格陵蘭北部布恩組的西里斯帕斯特生物群(Sirius Passet)被發現的。」,發表化石是相當奇異的用法,建議改成「XXX和YYY在發表的論文中描述了他們去年挖掘到的篩蝦化石,其產地為XXXX」;
- 「在最一開始的研究基於一個編號為MGUH 29154的標本」,這個應該就是原作者描述的化石吧?那麼「最一開始的研究」就囉嗦了,直接說「該化石編號為XXXX,狀態如何如何」就行了;
- 最後一段內容相當凌亂,我會這麼寫:「2019年,古生物學家發現在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的館藏中發現一具1935年產自金澤斯組的化石實際上系北方篩蝦的前肢,而非原先鑑定的賓州奇蝦」。
先看到這裡,後面的內容有空再來。——Aggie Dewadipper 2024年6月3日 (一) 20:55 (UTC)
- 大部分已改善不通順的語句,而有一些問題是我不知情的:
- 序言中的「
英國和丹麥的研究團隊
」這一點我並不知道,我只知道作者為雅各布·溫瑟爾(Jakob Vinther)等人,但我並不知有團隊,如果閣下您有來源謝謝提供。 - 也是序言「系」這個詞,在為繼承或懸掛系結之意,還是閣下您是否為其他意思?[1]
- 「
類似現今的鬚鯨、部分鯊魚和魟魚,前面宜加上「生態位」以避免誤解,另外據我所知魟魚中沒有濾食性物種,你可能指的是鱝
」,鬚鯨、部分鯊魚和魟魚是相似的特點,例如會游泳、大、濾食性。而第二點是資料寫的是「rays」而不是「manta、manta ray」[2],所以可能有濾食性的魟魚?(畢竟我不是這個領域專家,不好意思問一下,蝠鱝不是魟魚嗎?)生態位這點我好像也沒有寫進序言裡。 - 專家如何介紹?請問是否可以請教一下呢?或是在人名後面放置括號呢?
- 以上--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6月6日 (四) 12:52 (UTC)
- 以下是新的意見:
- 描述
- 「會被三角形節模(arthrodial membrane)」不知所云;
- 「第一節最長,且長度最長比後面三節加起來還要長」粗體字的部分意思重合了,改成「第一節比後面三節相加還要長」即可;
- 「形成倒V形上的兩對刺」不知所云;
- 生態
- 「在現存種也有一些與篩蝦都是以浮游生物為食的甲殼類,例如:藤壺、雙甲類、匙指蝦和磷蝦」翻譯腔,建議改成「現存物種中有藤壺、磷蝦等同樣以浮游生物為食的甲殼類」;
- 「篩蝦可能是用兩個前附肢在水中揮並從水中過濾比篩孔還要大的生物」粗體字的部分意思重合了,建議改成「篩蝦可能是用兩個前附肢在水中揮動並濾食大於篩孔的生物」;
- 「海洋食物鏈的中上層才逐漸演化出來」,不知道原始文獻是怎麼說的,但我認為有點矛盾:篩蝦作為濾食者,理論上營養級應該很低,不能算是食物鏈的「中上層」,可能指的是海洋中上層而非食物鏈的中上層?
- 其他沒有什麼意見了。——Aggie Dewadipper 2024年6月8日 (六) 04:14 (UTC)
- @Dewadipper:首先,您提出的大量句子皆以改善,還有原始文獻提出的是 「pelagic food web」這個詞,pelagic的意思為遠洋的, (海洋生物)棲居於中上水層的,浮游的等[3],但是我誤會成中上層,原意應該為「浮游性的」[4],我也一併改掉了。--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6月8日 (六) 09:14 (UTC)
- 序言中的「
參考資料
- ^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6866&la=0&powerMode=0
- ^ https://www.academia.edu/9917902/A_suspension_feeding_anomalocarid_from_the_Early_Cambrian
- ^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E6%BC%A2%E8%AA%9E-%E7%B9%81%E9%AB%94/pelagic
- ^ 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glossary_detail.php?id=1132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篩蝦屬(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Arthopods,提名人:--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6月24日 (一) 10:33 (UTC)
- 投票期:2024年6月24日 (一) 10:33 (UTC)至2024年7月1日 (一) 10:33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4年7月31日 (三) 10:34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此條目為己第一個推薦的條目,己認為可達到優良條目的標準,歡迎提供任何關於此條目的改善--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6月24日 (一) 10:33 (UTC)
- (!)意見:「2019年,艾希特大學的史蒂芬·帕茨(Stephen Pates)和戴利發現在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USNM)的館藏中發現一具於1935年產自金澤斯地層(Kinzers Formation)的化石(編號為USNM 90827/PA 388)實際上為篩蝦近緣種(Tamisiocaris aff. borealis)北方篩蝦的前附肢,而非原先鑑定的賓州奇蝦(Anomalocaris pennsylvanica),但是只保存前附肢末端。」這一段括號太多,難以閱讀,而且「但是只保存前附肢末端」讀起來也不太通順。文中的括號大多都可以裁掉吧?
- --WiiUf ——青龍出世,傲視蒼穹 2024年6月25日 (二) 05:10 (UTC)
- (!)意見:導言首段的[4][5][7][11][12][14][15][16][17][18][19][20],請參見Wikipedia:引注炸彈;文中的引號(")和破折號(-)的形式是錯的,請使用標準的符號;文中「戴利」和「艾莉森·C·戴利」混雜出現,建議僅導言與「發現」章節中使用全名;[注 2]感覺可以不要,直接在「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後加上括號說明即可;
Tamisiocaris是合成詞,由拉丁文「tamisium」指的是篩子,因為艾莉森·C·戴利和約翰·S·皮爾看到篩蝦前附肢上的刺非常的纖細,猜測是用來過濾食物
這句話是病句,「非常的纖細」中的「的」為贅字。以及還有不少句子需要順色,讀起來感覺有翻譯腔。--深鳴(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12:35 (UTC) - (!)意見:可對內文進行潤飾,如「標本狀態不良,只破碎的保存了頭部的前附肢」讀起來並不通順。其餘部分也有翻譯腔。--Kenchen945🇹🇼國軍條目拓荒/修繕工程進行中(留言) 2024年6月24日 (一) 15:53 (UTC)
- @WiiUf、Kenchen945、深鸣:首先是文句不順暢的問題,應該已經解決了,如果還有請提出來。還有WiiUf提出括號太多與「但是只保存前附肢末端」的情況也也處理,我也將深鳴提出的USNM、一大堆的引號和破折號以及比較不重要的來源、名字刪除了,還有您提到「順色」是指潤色嗎?--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6月26日 (三) 05:20 (UTC)
- 括號還是稍有些多,容易影響閱讀。--WiiUf ——青龍出世,傲視蒼穹 2024年6月26日 (三) 06:13 (UTC)
- 「順色」確實是指潤色,當時筆誤打錯了,抱歉。不過我的意思不是刪去引號和破折號,而是說現在條目裡面這兩種符號的形式是錯誤的。現在條目裡面感覺不少句子還是要修飾,比如
篩蝦是以全長0.49毫米上下的浮游生物為食,與生活在奧陶紀的海神盔蝦都以浮游生物為食。與加拿大奇蝦或是抱怪蟲科里的抱怪蟲屬(Amplectobelua)和里拉琴蟲屬(Lyrarapax)都是以抓捕獵物為食的游動捕食者不同。
(並且還是有引注炸彈的嫌疑,這句話真的需要這麼多來源支持嗎?);種小名的「borealis」的意思為北方
意思應該有問題,borealis應該就是種小名,所以直接寫「種小名「borealis」的意思為北方」就可以;因為大部分的奇蝦化石都分布在中國、美國或是加拿大等。
這裡的「等」用得也很奇怪;該化石編號為MGUH 29154的標本,此標本保存不良,且僅破碎的保存了頭部的前附肢,與頭部連接的部分為斷點且邊緣破損
這句話也不通順,可以修改為「編號為MGUH 29154的化石標本保存狀況較差,僅保存了頭部的前附肢。前附肢為破碎狀態,且連接頭部的部分有斷裂,邊緣也有破損。」其實應該還有更好的表達方式,這裡僅僅是拋磚引玉。另外建議有內部連結的詞語就不用標註原文了,可以解決上面括號多的問題。--深鳴(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6:40 (UTC)
- @深鸣、WiiUf:我已經裁掉大部分學名了,還有我已經清除掉引注炸彈,刪除了相關聯沒有非常多的來源。而深鳴提到第二句是沒注意到,而第一句和第三句都稍作修改了。--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6月26日 (三) 14:39 (UTC)
- 句子上還是有不少問題,比如
種小名「borealis」的意思為北方,因為篩蝦是第一個在格陵蘭發現的奇蝦,比其他奇蝦生活還要在更北的地方,因為大部分的奇蝦化石都分布在中國、美國或是加拿大。
第二個「因為」沒看懂是什麼意思。2019年,艾希特大學的史蒂芬·帕茨(Stephen Pates)和戴利發現在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的館藏中發現一個編號為USNM 90827/PA 388,來自金澤斯組(Kinzers Formation)的標本[……]
,「發現在……中發現」。2021年,將兩種曾屬於奇蝦屬的帚刺奇蝦(Anomalocaris saron)和寬基奇蝦(Anomalocaris magnabasis)被歸類為侯氏蝦屬和2023年也是布氏奇蝦也被歸類為新屬——針鼴蝦屬也都是加入篩蝦科的新屬。
這句話也難以理解。但是彼得·范-羅伊(Van Roy, Peter)等人通過國際動物命名規約第29.1和29.3條,認定此名是一個無效的名字[……]
,這裡的「通過」改成「根據」比較好。但是魯迪·勒羅西-奧布里爾(Rudy Lerosey-Aubril)和史蒂芬·帕茨通過其他的放射齒目物種計算出前附肢與全身大小的比率[……]
,這裡的「通過」同理,並且「比率」疑似為「比例」。建議閣下自己再讀一遍全文,然後自己修改一遍,而不是僅僅修改評選中舉出的例子。 - 另外來原始碼中還有''<nowiki/>''這種東西,<ref>Van Roy, Peter, Allison C. Daley, and Derek EG Briggs. "[https://static-content.springer.com/esm/art%3A10.1038%2Fnature14256/MediaObjects/41586_2015_BFnature14256_MOESM11_ESM.pdf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Anomalocaridid trunk limb homology revealed by a giant filter-feeder with paired flaps.]" ''Nature'' '''522'''.7554 (2015): 77-80.</ref>,這種來源需要用{{Cite journal}}模板。--深鳴(留言) 2024年6月27日 (四) 02:37 (UTC)
- (!)意見:「描述」一章中「前附肢背側也很光滑,只有在在末端一根非常小的刺」,「在」似乎重複了兩次。--WiiUf ——青龍出世,傲視蒼穹 2024年6月27日 (四) 04:56 (UTC)
- 句子上還是有不少問題,比如
- @深鸣、WiiUf:我已經裁掉大部分學名了,還有我已經清除掉引注炸彈,刪除了相關聯沒有非常多的來源。而深鳴提到第二句是沒注意到,而第一句和第三句都稍作修改了。--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6月26日 (三) 14:39 (UTC)
- @WiiUf、Kenchen945、深鸣:首先是文句不順暢的問題,應該已經解決了,如果還有請提出來。還有WiiUf提出括號太多與「但是只保存前附肢末端」的情況也也處理,我也將深鳴提出的USNM、一大堆的引號和破折號以及比較不重要的來源、名字刪除了,還有您提到「順色」是指潤色嗎?--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6月26日 (三) 05:20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HYHJKJYUJYTTY(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5:23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問題未解決,還有相當一部分句子不流暢,未達到1a標準。--深鳴(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8:36 (UTC)
- :2票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1票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落選。--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祝你在亂流下平安 2024年7月1日 (一) 12:23 (UTC)
同行評審(第二次)
[編輯]篩蝦屬(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評審期:2024年12月7日 (六) 12:19 (UTC)至2025年1月6日 (一) 12:19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5年1月13日 (一) 12:20 (UTC)起
過去因大量文句不通順而未通過GA,希望各位大佬們提出意見,以改善本條目的品質。--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12月7日 (六) 12:19 (UTC)
- 本人主要編輯政治條目無法為您提供該條目專業建議,但我(&)建議您可在來源中增加「|language=」讓讀者知道您引用來源的語言。仁克里特(留言) 2024年12月14日 (六) 15:10 (UTC)
- @仁克里特:,謝謝您的提醒。我已將大部分的來源加入語言,但是第17個來源的語言是沒有使用cite的模板,所以希望閣下可以提供方法。--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12月15日 (日) 13:24 (UTC)
- 完成第17己解決,但第32和33尚未添加|language=。--仁克里特(留言) 2024年12月15日 (日) 13:44 (UTC)
- @仁克里特:完成,我已將32和33添加。那請問是否閣下對條目有其他意見,或是有錯誤之地方可供調整--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12月16日 (一) 08:48 (UTC)
- @我是一隻北極熊:可以將來源的位置統一下,例如命名章節里的最後一句來源在句號內,而其他來源在句號外。仁克里特(留言) 2024年12月16日 (一) 08:59 (UTC)
- @仁克里特:請問閣下您提到的是"
......或是加拿大[25][26][11]。
"的後面的3個來源嗎?如果屬於,我自己覺得那三個來源是指加拿大所發現物種之來源,並不是整句的來源。--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12月17日 (二) 13:14 (UTC)- (!)意見理解,但篩蝦屬艾莉森·C·戴利和烏普薩拉大學的約翰·S·皮爾於2010年基於單一化石進行描述以及2014年,英國和丹麥的學者的基於新出土的化石確認該屬有效,並將其劃入新命名的篩蝦科。這兩句我覺得怪怪的,可以在篩蝦屬和艾莉森·C·戴利之間加上是由。英國和丹麥的學者不需要的直接寫英國和丹麥學者。然後基於新出土的化石確認該屬有效可以改成通過新發現的化石證實了該屬存在。--仁克里特(留言) 2024年12月17日 (二) 14:01 (UTC)
- @仁克里特:請問閣下您提到的是"
- @我是一隻北極熊:可以將來源的位置統一下,例如命名章節里的最後一句來源在句號內,而其他來源在句號外。仁克里特(留言) 2024年12月16日 (一) 08:59 (UTC)
- @仁克里特:完成,我已將32和33添加。那請問是否閣下對條目有其他意見,或是有錯誤之地方可供調整--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12月16日 (一) 08:48 (UTC)
- 完成第17己解決,但第32和33尚未添加|language=。--仁克里特(留言) 2024年12月15日 (日) 13:44 (UTC)
- 上次優良條目評選時提出的問題仍未解決,仍存在不少語句問題。--深鳴(留言) 2024年12月17日 (二) 13:50 (UTC)
- @仁克里特、深鸣:我已將部分句子改善,也包含閣下您提到的。希望閣下能再提出語句不順暢之處。--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12月21日 (六) 01:52 (UTC)
- @我是一隻北極熊:直接上手改了一些句子。如果可以的話,建議使用短句。例如「
2021年,將兩種曾屬於奇蝦屬的帚刺奇蝦(Anomalocaris saron)和寬基奇蝦(Anomalocaris magnabasis)被歸類為侯氏蝦屬和2023年也是布氏奇蝦也被歸類為新屬——針鼴蝦屬也都是加入篩蝦科的新屬
」,首先是結構混亂,「將……被歸類為」雜糅;其次是這句話太長了而難以理解。「篩蝦也與櫛水母、刺細胞動物、毛顎動物和部分節肢動物與現在的鯨鯊、姥鯊和濾食性魚類都以浮游生物為食,這些可能都是趨同演化。
」,這句話也亂糟糟的。文中還有部分這樣的句子。並且還有翻譯腔的問題,可以去看看Wikipedia:翻譯腔。希望有所幫助。--深鳴(留言) 2024年12月21日 (六) 03:52 (UTC)
- @我是一隻北極熊:直接上手改了一些句子。如果可以的話,建議使用短句。例如「
- @仁克里特、深鸣:試問一下,我以增加部分新的資料,並在一次的改善了部分的句子,希望閣下們可檢查是否還遺漏不順暢之處--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12月29日 (日) 12:56 (UTC)
2021年,吳雨將兩種曾屬於奇蝦屬的帚刺奇蝦(Anomalocaris saron)和寬基奇蝦(Anomalocaris magnabasis)被歸類為侯氏蝦屬,和2023年布氏奇蝦也被歸類為新屬——針鼴蝦屬也都加入篩蝦科的新屬。
這句話應該是想表達:⓵2021年,吳雨將帚刺奇蝦和寬基奇蝦歸類為侯氏蝦屬;⓶帚刺奇蝦和寬基奇蝦曾屬於奇蝦屬;⓷2023年,吳雨將布氏奇蝦歸類為針鼴蝦屬;⓸針鼴蝦屬是新屬;⓹帚刺奇蝦、寬基奇蝦、布氏奇蝦歸類為篩蝦科的新屬。(可見第⓹句話缺少了時間和主語)如果確實是這種意思的話,我覺得完全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將這一系列事情描述出來。例如:2021年,吳雨將帚刺奇蝦和寬基奇蝦歸類為侯氏蝦屬,它們曾均屬於奇蝦屬;2023年,吳雨建立針鼴蝦屬這一新屬,並將布氏奇蝦歸入其中;最終,帚刺奇蝦、寬基奇蝦、布氏奇蝦均被歸類為篩蝦科的新屬。
大概看了一下,相比之前有了一定的改善。不過有些句子還是有些問題。有些長句子可以先拆分成短句,然後看如何重新組合起來。例如,- 此外,英維還有「Phylogeny」一章,應該是系統發生樹,我覺得可以加入當前條目中。
- 最後,還有引注炸彈的問題,例如導言首段的「[4][10][11][12][6][13]」、「其他奇蝦化石主要分布在中國[7][17][18][19]、美國[20][21][22][2]、加拿大[23][24][12]」、「篩蝦是以大約在0.49毫米的浮游生物為食[4][9][10][25][17]」。--深鳴(留言) 2025年1月1日 (三) 05:55 (UTC)
- @深鳴、仁克里特:完成所有句子、來源問題皆以改善,謝謝閣下們願意改善本條目之問題地方,希望這篇條目可達到優良條目之水準。深鳴閣下所提到的系統發生樹已經過了許久,本熊換了個新的,如有問題還請賜教。--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5日 (日) 11:19 (UTC)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 哪一種已滅絕的節肢動物是最早發現能夠游泳的大型濾食性奇蝦?
- 過去因文句不順暢而導致沒通過GA,先來提交一下新條目推薦,並希望閣下可以GA的標準提出本條目的不足之處。(因為本人想把本條目衝到GA) ----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6日 (一) 15:13 (UTC)
- (+)支持 --花開夜(留言) 2025年1月6日 (一) 18:17 (UTC)
- (+)支持:主編用心。--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1月7日 (二) 01:43 (UTC)
- (+)支持--Hibiscus105(留言) 2025年1月7日 (二) 05:17 (UTC)
- (+)支持--仁克里特(留言) 2025年1月7日 (二) 06:28 (UTC)
- (+)支持--Shwangtianyuan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2025年1月7日 (二) 14:19 (UTC)
- (!)意見, 問題中的「以滅絕」應該是「已滅絕」,另外新條目推薦的規定有提到:「在推薦前7日內,至少有一次重大修訂期的結束時間。」其中的「重大」是指「創建條目或重寫;抑或整個修訂期擴充量達修訂期之前原文的2/3以上。」。這部份需請主編確認, 目前編輯內容是否有符合上述「重大」的標準--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7日 (二) 15:15 (UTC)
- @Wolfch、Hamham:完成,以改善。--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9日 (四) 08:44 (UTC)
- (-)反對,這篇條目去年6月我有參與潤色,當時以為已經差不多了,不幸的是現在回頭看仍然有諸多語病。「部分鯊魚、鰩總目」讀起來生硬,改成「部分鯊魚、鰩魚」會更好。「在美國發現的篩蝦近緣種之化石僅保存前附肢末端的9個節」不知道這裡為什麼要加上「個」,我印象里對於節肢動物的分節數量都是直接稱呼為X節,文中其他類似用詞也沒有加「個」;「前附肢棘也非常纖細,但沒在化石上觀察到前附肢輔棘和背側的刺」,這裡為什麼要用「但」轉折,附肢纖細和缺少棘刺有關嗎?「篩蝦以大約身長0.49毫米的浮游生物為食」怎麼還有零有整的?複查文獻原來是其捕食的浮游生物體長在0.3-0.8毫米之間,0.49只是個中位數,不代表其真的只以0.49毫米左右的浮游生物為食。「其物種也有可能它過濾比篩蝦更大的食物,因而將前附肢輔棘退化」前半句有語病,先不談論這個「它」的問題,這讀起來像是篩蝦的近緣種過濾比篩蝦本身大的食物,我建議改成「其他物種所濾食的食物顆粒大於篩蝦」。「帚刺奇蝦、寬基奇蝦、布氏奇蝦均被歸類為篩蝦科的新屬,增加了篩蝦科的豐富度」這個「增加了篩蝦科的豐富度」聽起來不太中文,建議主編再加潤色。——Aggie Dewadipper 2025年1月7日 (二) 16:16 (UTC)
- (!)意見:這麼多贊成票都沒發現題目中有錯別字嗎?「以」VS「已」。哈哈哈。--Hamham(留言) 2025年1月9日 (四) 02:21 (UTC)
- 不合要求:認為不符合要求,修改未達原文的2/3。--深鳴(留言) 2025年1月9日 (四) 17:23 (UTC)
- (-)反對:同上應該是 不合要求。--素菓霖 2025年1月10日 (五) 03:25 (UTC)
- 撤回請求@深鸣、Kalin8111:是本人尚未注意,已撤回推薦。--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0日 (五) 08:30 (UTC)
- 已取消,主編者提出撤銷。--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12日 (日) 11:04 (UTC)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
[編輯]篩蝦屬(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節肢動物,提名人:--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7日 (五) 08:17 (UTC)
- 投票期:2025年1月17日 (五) 08:17 (UTC)至2025年1月24日 (五) 08:17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5年2月23日 (日) 08:18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本人過去曾投過一次GA,但是因大量句子不順暢且帶有翻譯腔;但是本人透過@深鳴、Dewadipper、WiiUf、仁克里特:的建議,並重新閱讀且請教諸位編者。相信因可通過GA。--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7日 (五) 08:17 (UTC)
- (!)意見:你不加個綠連嗎--August0422討論 2025年1月17日 (五) 08:46 (UTC)
- @August0422:因為沒加綠連代表英維沒有相應的條目,謝謝閣下提問。--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7日 (五) 09:03 (UTC)
- 還有其他語言有如Allison C. Daley有Allison Daley--August0422討論 2025年1月17日 (五) 09:05 (UTC)
- @August0422:根據閣下的建議,個人去找了其他人但僅發現Wikidata和Wikispecies有而已。是否對來源要調整。--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7日 (五) 09:24 (UTC)
- @August0422:因為沒加綠連代表英維沒有相應的條目,謝謝閣下提問。--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7日 (五) 09:03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August0422討論 2025年1月17日 (五) 09:25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Mykola(留言) 2025年1月17日 (五) 14:54 (UTC)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有看到「篩蝦以的中型浮游生物為食」,不符合「精心編寫」的要求(以一個有筆誤的句子提noga有些嚴苛,不過此條目前一次提優良條目和dyk時,就已有句子不順暢的問題)。之前提出問題已修改,主編也已重新檢視條目, 修正內容,針對這部分的修正,劃去反對票--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22:53 (UTC)- @Wolfch:完成,謝謝閣下提醒,本人沒注意到;謝謝閣下提出問題。--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7日 (五) 16:29 (UTC)
- 首段提到「篩蝦是首個被認證的濾食性奇蝦」,此處的認證是指什麼?--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01:04 (UTC)
- 此條目感覺有點像是從其他資料中翻譯來的,但其英文條目很短,應該不是從英文條目翻譯來的。想和主編確認,此條目是否有從其他來源翻譯而來的內容?若有,是從哪些來源翻譯來的?--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01:04 (UTC)
- @Wolfch:先回答一下,條目內容真的是從文獻翻譯而來,而部分格式是參照篩蝦屬日文的(本人可看懂一點日文,且日文版在這方面的內容較充足),而閣下您提到的「認證」是指篩蝦是首個被學者確定的濾食性物種。--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01:54 (UTC)
- 有關從文獻翻譯而來的條目內容,在Wikipedia:翻譯指引中有提到:「對於維基百科以外的外文內容的翻譯,請遵守著作權法。只有在公有領域或GFDL下發表的文章,才可以翻譯到中文維基百科」,若您是從文獻翻譯部份內容到維基百科,可能要再請您確認,是否符合維基百科著作權的要求。
有關「認證」一詞的問題,可以考慮用「篩蝦是首個被學者確定的濾食性奇蝦」來代替「篩蝦是首個被認證的濾食性奇蝦」--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05:03 (UTC)。- @Wolfch:本人已經檢查了絕大部分的來源;除了[3]我不太確定。我在看了要求我所找的來源應無違反維基百科著作權。而您提出的語句已改善。--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08:47 (UTC)
- 您翻譯的文獻,是在公有領域或GFDL下發表的文章嗎?--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09:13 (UTC)
- @Wolfch:除了這個[1],剩下都有,他這樣算公有領域嗎?--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09:18 (UTC)
- 您有從哪幾個文獻翻譯內容到此條目?您如何判斷文獻是在公有領域或GFDL下發表的?--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10:25 (UTC)
- @Wolfch:您說的內容全翻譯自底下參考資料,而ResearchGate、Nature、academia等Copyright內皆有提到,而上面提出的來源不是翻譯。--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14:14 (UTC)
- 有關「您如何判斷文獻是在公有領域或GFDL下發表的?」此一問題,想確認您的回答是「而ResearchGate、Nature、academia等Copyright內皆有提到」嗎?--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15:01 (UTC)
- 對的。--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15:31 (UTC)
- 以我的認知,網頁有特別標示公有領域(public domain),GFDL或CC BY-SA 4.0的,才是「在公有領域或GFDL下發表」,若您沒有看到類似文字,應該就不是了。copyright和公有領域,GFDL的意義完全不同。--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15:46 (UTC)
- 我先盡量找,劍橋有提到
「A rights licence is needed if you want to reproduce a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rk in its entirety. A rights licence enables you to : Translate an entire work into another language......」
,Frontiers也有......all their users benefit from a Creative Commons CC-BY licence over all content, as specified below.
、© 2023 Potin, Gueriau and Daley. This is an open-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CC BY). The use, distribution or reproduction in other forums is permitted, provided the original author(s) and the copyright owner(s) are credited and that the original publication in this journal is cited, in accordance with accepted academic practice. ......
,ScienceDirect:.......For all open access content, th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ing terms apply.
。但Nature、Academia似乎沒有。--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17:33 (UTC)
- 對的。--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15:31 (UTC)
- 謝謝您的回覆,劍橋需要rights licence才能重製(簡單來說,不論是否取得rights licence,都無法翻譯其內容,用在維基百科內),Nature、Academia沒有有關CC-BY的說明,ScienceDirect的寫法是說:「針對開放存取(open access)的內容,適用Creative Commons licensing terms」,需確認您用的內容是否是開放存取(open access)的內容。這些來源可以當參考資料,佐證條目的內容,但我覺得不能翻譯其中內容到維基百科。以此條目來說,最保險的是從其他維基百科(例如日文維基百科)的內容翻譯到中文維基百科,並且在討論頁用{{translated}}模版說明翻譯來源。--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22:43 (UTC)
- 本人知道了。--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9日 (日) 07:57 (UTC)
- 謝謝您的回覆,劍橋需要rights licence才能重製(簡單來說,不論是否取得rights licence,都無法翻譯其內容,用在維基百科內),Nature、Academia沒有有關CC-BY的說明,ScienceDirect的寫法是說:「針對開放存取(open access)的內容,適用Creative Commons licensing terms」,需確認您用的內容是否是開放存取(open access)的內容。這些來源可以當參考資料,佐證條目的內容,但我覺得不能翻譯其中內容到維基百科。以此條目來說,最保險的是從其他維基百科(例如日文維基百科)的內容翻譯到中文維基百科,並且在討論頁用{{translated}}模版說明翻譯來源。--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22:43 (UTC)
- 有關「您如何判斷文獻是在公有領域或GFDL下發表的?」此一問題,想確認您的回答是「而ResearchGate、Nature、academia等Copyright內皆有提到」嗎?--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15:01 (UTC)
- 本人覺得閣下您應該先劃掉反對票,因您提出的理由已不成立。--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14:20 (UTC)
- 我提出的兩個問題您已修改,我也看到了,只是,條目目前符合「精心編寫」的要求了嗎?我不認為。--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15:01 (UTC)
- @Wolfch:本人盡可能解決語句問題。如有問題,請提出,否則個人可能無法依據您的評論改善。--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15:30 (UTC)
- 還是請您再重看一次條目,看是否有筆誤或不通順的地方。或是請您說一下,自從我提出反對票後,您是否還有修改其他不通順的地方?我自認不是細心的人,也常有翻譯腔問題,只是連我都找到二個筆誤或可調整之處了,您要不要再確認一下?--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18日 (六) 15:39 (UTC)
- 有關從文獻翻譯而來的條目內容,在Wikipedia:翻譯指引中有提到:「對於維基百科以外的外文內容的翻譯,請遵守著作權法。只有在公有領域或GFDL下發表的文章,才可以翻譯到中文維基百科」,若您是從文獻翻譯部份內容到維基百科,可能要再請您確認,是否符合維基百科著作權的要求。
- (!)意見,請閣下先處理我在討論頁給出的關於毛顎動物的意見。——Aggie Dewadipper 2025年1月18日 (六) 03:50 (UTC)
- @Dewadipper:完成本人最近較忙而未注意到,謝謝閣下提醒。--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04:21 (UTC)
- 感謝閣下處理,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Aggie Dewadipper 2025年1月20日 (一) 01:25 (UTC)
- @Dewadipper:完成本人最近較忙而未注意到,謝謝閣下提醒。--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04:21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寫得不錯,繼續加油!--WiiUf🐉💫2025 2025年1月18日 (六) 09:32 (UTC)
- 謝謝閣下稱讚。--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18日 (六) 14:14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望閣下再接再勵。--仁克里特(留言) 2025年1月19日 (日) 17:19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Benho7599 三民主義好 2025年1月20日 (一) 15:10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Banyangarden(留言) 2025年1月21日 (二) 02:07 (UTC)
參考資料
- ^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馆 奇虾——寒武纪时期的顶级掠食者. bm.cugb.edu.cn. [2024-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7) (簡體中文).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8張,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0張,無效票0張, 入選優良條目—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1月24日 (五) 08:2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