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落選 |
日本投降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優良條目候選
[編輯]-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版本)
日本投降(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歷史,提名人:Tonysmith
- (+)支持:提名人票。內容詳細出色——Tonysmith 2010年5月3日 (一) 14:37 (UTC)
- (+)支持:這個還真不錯--圍棋一級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08:19 (UTC)
- (-)反對:西方中心,未能反映中文圈的觀點—Biŋhai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1:06 (UTC)
- (+)支持:內容詳細—夢游漫畫藝廊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2:15 (UTC)
- (+)支持:內容詳細,很久沒看到這麼讚的條目了。--愛德華-庫倫 是....吸血鬼!?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4:10 (UTC)
- (+)支持,內容豐富。--試後不適症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4:14 (UTC)
- (!)意見,適合放在特色條目候選。--愛德華-庫倫 是....吸血鬼!?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4:22 (UTC)
- (-)反對:用字上還需修飾,如:「「這些都不是正確的立場」及真理似乎是介於兩者之間。」、「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大將,是矛盾的」、「他們不得不作出一些外交建議,他們不能再等待更好的環境。」,存有錯別字,且底部的日語模板也未拿掉。—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4:23 (UTC)
- (+)支持,符合特色條目的標準—ArikamaI 繼續旅行(謝絕廢話) 2010年5月4日 (二) 14:49 (UTC)
- (-)反對,同Ai6z83xl3g—不平靜的湖畔 (留言) 2010年5月5日 (三) 04:12 (UTC)
- (-)反對,先從英語維基補齊內容和參考。—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5月5日 (三) 04:39 (UTC)
(=)中立(-)反對,同Biŋhai。—Jsjsjs1111 (留言) 2010年5月5日 (三) 08:42 (UTC)- (-)反對。翻譯味明顯,句子破碎不堪,讀起來根本不像中文。光導論里就問題百出,比如:
- 「日本投降發生於1945年8月15日,同年9月2日(誰投降?)舉行投降儀式,正式簽定投降(向誰投降?),是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是中文?)。」
- "8月28日,駐日盟軍總司令佔領日本。"——光杆司令佔領日本?
- 「一些在(漏詞了?)日本遙遠的亞洲和太平洋島嶼上孤立的指揮官和人員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仍然拒絕投降」
- 「日本的領導人在軍事參議官會議私下作出懇求蘇聯進行和平斡旋決定的條件有利於日本」——日本人到底在懇求什麼?
- 請恕我口氣太惡劣,實在是讀完導論以後一口氣堵着差點沒喘上來。--Gilgalad 2010年5月5日 (三) 21:45 (UTC)
- (-)反對:先不討論語法問題,就是這個信息來源幾乎全英文我就已經很難接受了——我們中國打了八年抗戰,難道中共跟國民黨雙方都沒有留下各種檔案?另外,蘇聯人本來想過在45年幹掉德國後進軍日本,也就是說關於日本投降蘇聯也是有自己一套觀點的。還有,德國、意大利、日本在二戰期間結盟了,儘管日本是最後一個投降的,但我不相信其他兩個國家沒有半點評論之類的檔案。建議還是補充多點各方觀點再推上來優良評選吧。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0年5月6日 (四) 13:29 (UTC)
- (-)反對,翻譯極其拙劣。
日本投降發生於1945年8月15日,同年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正式簽定投降,是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什麼這個句子出現了三次「投降」???「投降」豈能簽訂???)大戰發展至1945年8月,日本帝國海軍實際上已不存在,及盟軍入侵日本迫在眉睫。(這個「及」字用得對嗎?)雖然公開表示他們(誰?)打算戰鬥到底,日本的領導人在軍事參議官會議(以下簡稱「六大」)私下作出懇求蘇聯進行和平斡旋決定的條件有利於日本。(裹腳布般的長句子是給誰看的?)蘇聯,與此同時,正準備攻擊日本,在履行其在雅爾塔會議對美國人和英國人所作的承諾。(這個「在」字用得對嗎?)
8月6日、9日,美國人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與此同時,蘇聯在8月9日突然入侵日本的殖民地及滿洲地區(含滿洲國及日本關東州),違反了蘇日中立條約。這兩項衝擊造成天皇裕仁進行干預,命令六大接受盟軍在波茨坦公告中已訂下結束戰爭的條款。(不通順,詞句尚需斟酌)經過了幾天的幕後談判及未遂政變,裕仁天皇在8月15日向全國發表了錄音廣播,對日本民眾宣佈日本的投降。此段廣播講話被稱為終戰詔書(玉音放送)。
8月28日,駐日盟軍總司令佔領日本。投降儀式於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舉行,日本政府的官員簽署了日本投降書(為什麼出現了兩個「日本」?),正式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平民和軍人都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怎麼沒結束戰爭就慶祝此事?),結束戰爭。然而,一些在日本遙遠的亞洲和太平洋島嶼上孤立的指揮官和人員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仍然拒絕投降(「一些在日本遙遠的亞洲和太平洋島嶼上孤立的」什麼意思?),直至20世紀70年代。自從日本投降後,歷史學家辯論了使用原子彈的倫理問題。
由前三段可以看出,你的翻譯水平不是一般的差。幾乎每一句都有錯誤!你對二次世界大戰所秉持的高度熱情能導致的唯一結果就是使得維基百科上關於二次世界大戰的錯誤信息激增。我提出三點建議:(1)提升漢語水平。(2)認真閱讀你的作品,paraphraze in Chinese if necessary。簡單地說,就是重新審視一下你翻譯的結果究竟是不是漢語。(3)多研究,不要僅局限於字面意思。這樣有助於正確的翻譯。—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0年5月7日 (五) 08:41 (UTC)
- (:)回應TBG你的英語也不好得到那裏,從來就沒有出現過paraphraze這一個字--圍棋一級 (留言) 2010年5月7日 (五) 13:10 (UTC)
- (:)回應:那個paraphraze應該是Krytyk打錯的,TBG評論末段是完全參考Krytyk以前對TBG的批評啦,那天TBG所翻譯的新條目被砲轟得很慘。只是事隔多日,沒想到TBG君對那天的怨念這麼深。Djhuty (留言) 2010年5月7日 (五) 16:27 (UTC)
- (:)回應不需要理會這種不懂尊重別人的人,最好當這個藏骨集團透明--User:Tonysmith (User talk:Tonysmith) 2010年5月7日 (五) 15:54 (UTC)
- (:)回應,那一段話的原文連結在這裏——[1]—CHEM.is.TRY 2010年5月9日 (日) 06:43 (UTC)
- (-)反對,看完後我覺得中國人在抗日戰爭中犧牲和貢獻真的是不值一提。—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7日 (五) 17:53 (UTC)
- (+)支持,還ok—Coekon (留言) 2010年5月9日 (日) 23:34 (UTC)
- 移動完畢—木木 (發呆中) 2010年5月10日 (一) 14:50 (UTC)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因為哪個軸心國無條件投降而結束戰爭?
- (+)支持--晃晃(留言) 2012年10月24日 (三) 22:18 (UTC)
- (+)支持--chaus(留言) 2012年10月25日 (四) 02:27 (UTC)
- (-)反對,再亂翻譯參考資料的條目見一次反對一次。改善後請自行劃票。--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10月25日 (四) 03:46 (UTC)
- (!)意見:如果參考了非中文文獻,請不要把該參考文獻用中文列出,而是應該使用該文獻的原始語言。條目本身不錯--水樹美月(留言) 2012年10月25日 (四) 05:27 (UTC)
- (!)意見,以「亂翻」形容作者的行為,並不適合。相信作者是出於善意才如此做。Gz deleted(留言) 2012年10月25日 (四) 09:15 (UTC)
- 我相信作者的出發點是為了方便讀者,但這樣的結果恰好相反。之前已經有多位編輯反覆提醒過作者不要翻譯參考文獻了,好心辦壞事一兩次可以,但在同一個問題上多次就只能說「亂來」了吧。--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10月25日 (四) 12:09 (UTC)
- (+)支持--Lanwi1(留言) 2012年10月27日 (六) 10:50 (UTC)
- (+)支持--Hikaru Genji(留言) 2012年10月30日 (二) 12:55 (UTC)
- (-)反對:這個註釋還是不行。——三獵(留言) 2012年10月31日 (三) 04:08 (UTC)
優良條目候選(第二次)
[編輯]-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版本)
日本投降(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歷史 - 事件,提名人:晃晃(留言) 2012年12月26日 (三) 12:05 (UTC)
- 投票期:2012年12月26日 (三) 12:05 (UTC) 至 2013年1月2日 (三) 12:05 (UTC)
- (+)支持:提名人票。由KOKUYO編寫的條目,內容充實詳盡。--晃晃(留言) 2012年12月26日 (三) 12:05 (UTC)
- (=)中立:內容充實,然語句尤欠通暢,恐尚不符優良標準。--如沐西風(留言) 2012年12月26日 (三) 12:48 (UTC)
- (+)支持:很詳盡-- 豆腐daveduv留言 2012年12月27日 (四) 20:08 (UTC)
- (+)支持:不過 條目名稱,是否可能加上「二戰日本投降」?或「1945日本投降」Wetrace(留言) 2012年12月28日 (五) 01:19 (UTC)
- (-)反對:參考文獻過度翻譯。烏拉跨氪 2012年12月28日 (五) 07:06 (UTC)
- (:)回應:我倒覺得剛剛好。--KOKUYO(留言) 2012年12月28日 (五) 13:48 (UTC)
- (-)反對:中文語法錯誤常見,誤導讀者。—Snorri(留言) 2012年12月31日 (一) 19:42 (UTC)
- (+)支持:內容詳盡易明。--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1月2日 (三) 12:40 (UTC)
template limit 前後結果
[編輯]修改後(幾個template改template link,外加移除47個重覆cite模版)[2]
NewPP limit report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7276/1000000 Preprocessor generated node count: 113040/15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525370/2048000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68343/2048000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1/4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5/500
修改前[3]
NewPP limit report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67907/1000000 Preprocessor generated node count: 113022/15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045366/2048000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16911/2048000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1/4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16/500
中間未刪除Frank重覆48次的cite 模版前 [4]
NewPP limit report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67930/1000000 Preprocessor generated node count: 120940/15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926878/2048000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58644/2048000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1/4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14/500
- 小節
48重覆cite模版的影響為(1926878-1525370)/2048000= 0.196048828 =20%。 以上顯見refs最好集中後,看是否有重覆來源(但不同頁)的情況,用一個cite模版就好。
--(研究維基v百度百科的hanteng✉) 2013年2月7日 (四) 05:50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日本投降中的6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foia.cia.gov/browse_docs.asp?doc_no=0000709436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620041358/http://www.foia.cia.gov/browse_docs.asp?doc_no=0000709436
- 向 http://cas.awm.gov.au/photograph/040968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930212835/http://cas.awm.gov.au/photograph/040968
- 向 http://www.trumanlibrary.org/calendar/viewpapers.php?pid=129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211000409/http://www.trumanlibrary.org/calendar/viewpapers.php?pid=129
- 修正 http://www.cgsc.edu/carl/resources/csi/glantz3/glantz3.asp 的格式與用法
- 修正 http://cgsc.leavenworth.army.mil/carl/resources/csi/glantz4/glantz4.asp 的格式與用法
- 修正 http://warbirdforum.com/lastraid.htm 的格式與用法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4日 (二) 18:58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日本投降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48&p=12471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25230517/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48&p=12471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