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日本投降
![]() | 本条目正参加新条目推荐候选,以决定是否将本条目列入首页的“你知道吗?”单元,欢迎发表意见和投票。 若您心中有条目想推荐,也欢迎提出。关于入选资格与推荐规则,请参阅推荐规则。 |
![]() | 日本投降曾获提名优良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 |||||||||||||||
| ||||||||||||||||
当前状态:优良条目落选 |
![]() |
日本投降属于维基百科历史主题的基础条目第五级。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 |
![]() | 本条目有内容译自英语维基百科页面“Surrender_of_Japan”(原作者列于其历史记录页)。 |
![]() |
|
优良条目候选
[编辑]-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版本)
日本投降(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历史,提名人:Tonysmith
- (+)支持:提名人票。内容详细出色——Tonysmith 2010年5月3日 (一) 14:37 (UTC)
- (+)支持:这个还真不错--围棋一级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08:19 (UTC)
- (-)反对:西方中心,未能反映中文圈的观点—Biŋhai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1:06 (UTC)
- (+)支持:内容详细—梦游漫画艺廊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2:15 (UTC)
- (+)支持:内容详细,很久没看到这么赞的条目了。--爱德华-库伦 是....吸血鬼!?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4:10 (UTC)
- (+)支持,内容丰富。--试后不适症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4:14 (UTC)
- (!)意见,适合放在特色条目候选。--爱德华-库伦 是....吸血鬼!?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4:22 (UTC)
- (-)反对:用字上还需修饰,如:““这些都不是正确的立场”及真理似乎是介于两者之间。”、“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大将,是矛盾的”、“他们不得不作出一些外交建议,他们不能再等待更好的环境。”,存有错别字,且底部的日语模板也未拿掉。—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5月4日 (二) 14:23 (UTC)
- (+)支持,符合特色条目的标准—ArikamaI 继续旅行(谢绝废话) 2010年5月4日 (二) 14:49 (UTC)
- (-)反对,同Ai6z83xl3g—不平静的湖畔 (留言) 2010年5月5日 (三) 04:12 (UTC)
- (-)反对,先从英语维基补齐内容和参考。—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5月5日 (三) 04:39 (UTC)
(=)中立(-)反对,同Biŋhai。—Jsjsjs1111 (留言) 2010年5月5日 (三) 08:42 (UTC)- (-)反对。翻译味明显,句子破碎不堪,读起来根本不像中文。光导论里就问题百出,比如:
- “日本投降发生于1945年8月15日,同年9月2日(谁投降?)举行投降仪式,正式签定投降(向谁投降?),是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中文?)。”
- "8月28日,驻日盟军总司令占领日本。"——光杆司令占领日本?
- “一些在(漏词了?)日本遥远的亚洲和太平洋岛屿上孤立的指挥官和人员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拒绝投降”
- “日本的领导人在军事参议官会议私下作出恳求苏联进行和平斡旋决定的条件有利于日本”——日本人到底在恳求什么?
- 请恕我口气太恶劣,实在是读完导论以后一口气堵着差点没喘上来。--Gilgalad 2010年5月5日 (三) 21:45 (UTC)
- (-)反对:先不讨论语法问题,就是这个信息来源几乎全英文我就已经很难接受了——我们中国打了八年抗战,难道中共跟国民党双方都没有留下各种档案?另外,苏联人本来想过在45年干掉德国后进军日本,也就是说关于日本投降苏联也是有自己一套观点的。还有,德国、意大利、日本在二战期间结盟了,尽管日本是最后一个投降的,但我不相信其他两个国家没有半点评论之类的档案。建议还是补充多点各方观点再推上来优良评选吧。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0年5月6日 (四) 13:29 (UTC)
- (-)反对,翻译极其拙劣。
日本投降发生于1945年8月15日,同年9月2日举行投降仪式,正式签定投降,是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什么这个句子出现了三次“投降”???“投降”岂能签订???)大战发展至1945年8月,日本帝国海军实际上已不存在,及盟军入侵日本迫在眉睫。(这个“及”字用得对吗?)虽然公开表示他们(谁?)打算战斗到底,日本的领导人在军事参议官会议(以下简称“六大”)私下作出恳求苏联进行和平斡旋决定的条件有利于日本。(裹脚布般的长句子是给谁看的?)苏联,与此同时,正准备攻击日本,在履行其在雅尔塔会议对美国人和英国人所作的承诺。(这个“在”字用得对吗?)
8月6日、9日,美国人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与此同时,苏联在8月9日突然入侵日本的殖民地及满洲地区(含满洲国及日本关东州),违反了苏日中立条约。这两项冲击造成天皇裕仁进行干预,命令六大接受盟军在波茨坦公告中已订下结束战争的条款。(不通顺,词句尚需斟酌)经过了几天的幕后谈判及未遂政变,裕仁天皇在8月15日向全国发表了录音广播,对日本民众宣布日本的投降。此段广播讲话被称为终战诏书(玉音放送)。
8月28日,驻日盟军总司令占领日本。投降仪式于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举行,日本政府的官员签署了日本投降书(为什么出现了两个“日本”?),正式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平民和军人都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怎么没结束战争就庆祝此事?),结束战争。然而,一些在日本遥远的亚洲和太平洋岛屿上孤立的指挥官和人员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拒绝投降(“一些在日本遥远的亚洲和太平洋岛屿上孤立的”什么意思?),直至20世纪70年代。自从日本投降后,历史学家辩论了使用原子弹的伦理问题。
由前三段可以看出,你的翻译水平不是一般的差。几乎每一句都有错误!你对二次世界大战所秉持的高度热情能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使得维基百科上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错误信息激增。我提出三点建议:(1)提升汉语水平。(2)认真阅读你的作品,paraphraze in Chinese if necessary。简单地说,就是重新审视一下你翻译的结果究竟是不是汉语。(3)多研究,不要仅局限于字面意思。这样有助于正确的翻译。—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0年5月7日 (五) 08:41 (UTC)
- (:)回应TBG你的英语也不好得到那里,从来就没有出现过paraphraze这一个字--围棋一级 (留言) 2010年5月7日 (五) 13:10 (UTC)
- (:)回应:那个paraphraze应该是Krytyk打错的,TBG评论末段是完全参考Krytyk以前对TBG的批评啦,那天TBG所翻译的新条目被炮轰得很惨。只是事隔多日,没想到TBG君对那天的怨念这么深。Djhuty (留言) 2010年5月7日 (五) 16:27 (UTC)
- (:)回应不需要理会这种不懂尊重别人的人,最好当这个藏骨集团透明--User:Tonysmith (User talk:Tonysmith) 2010年5月7日 (五) 15:54 (UTC)
- (:)回应,那一段话的原文链接在这里——[1]—CHEM.is.TRY 2010年5月9日 (日) 06:43 (UTC)
- (-)反对,看完后我觉得中国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和贡献真的是不值一提。—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7日 (五) 17:53 (UTC)
- (+)支持,还ok—Coekon (留言) 2010年5月9日 (日) 23:34 (UTC)
-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10年5月10日 (一) 14:50 (UTC)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因为哪个轴心国无条件投降而结束战争?
- (+)支持--晃晃(留言) 2012年10月24日 (三) 22:18 (UTC)
- (+)支持--chaus(留言) 2012年10月25日 (四) 02:27 (UTC)
- (-)反对,再乱翻译参考资料的条目见一次反对一次。改善后请自行划票。--铁铁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10月25日 (四) 03:46 (UTC)
- (!)意见:如果参考了非中文文献,请不要把该参考文献用中文列出,而是应该使用该文献的原始语言。条目本身不错--水树美月(留言) 2012年10月25日 (四) 05:27 (UTC)
- (!)意见,以“乱翻”形容作者的行为,并不适合。相信作者是出于善意才如此做。Gz deleted(留言) 2012年10月25日 (四) 09:15 (UTC)
- 我相信作者的出发点是为了方便读者,但这样的结果恰好相反。之前已经有多位编辑反复提醒过作者不要翻译参考文献了,好心办坏事一两次可以,但在同一个问题上多次就只能说“乱来”了吧。--铁铁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10月25日 (四) 12:09 (UTC)
- (+)支持--Lanwi1(留言) 2012年10月27日 (六) 10:50 (UTC)
- (+)支持--Hikaru Genji(留言) 2012年10月30日 (二) 12:55 (UTC)
- (-)反对:这个注释还是不行。——三猎(留言) 2012年10月31日 (三) 04:08 (UTC)
优良条目候选(第二次)
[编辑]-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版本)
日本投降(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历史 - 事件,提名人:晃晃(留言) 2012年12月26日 (三) 12:05 (UTC)
- 投票期:2012年12月26日 (三) 12:05 (UTC) 至 2013年1月2日 (三) 12:05 (UTC)
- (+)支持:提名人票。由KOKUYO编写的条目,内容充实详尽。--晃晃(留言) 2012年12月26日 (三) 12:05 (UTC)
- (=)中立:内容充实,然语句尤欠通畅,恐尚不符优良标准。--如沐西风(留言) 2012年12月26日 (三) 12:48 (UTC)
- (+)支持:很详尽-- 豆腐daveduv留言 2012年12月27日 (四) 20:08 (UTC)
- (+)支持:不过 条目名称,是否可能加上“二战日本投降”?或“1945日本投降”Wetrace(留言) 2012年12月28日 (五) 01:19 (UTC)
- (-)反对:参考文献过度翻译。乌拉跨氪 2012年12月28日 (五) 07:06 (UTC)
- (:)回应:我倒觉得刚刚好。--KOKUYO(留言) 2012年12月28日 (五) 13:48 (UTC)
- (-)反对:中文语法错误常见,误导读者。—Snorri(留言) 2012年12月31日 (一) 19:42 (UTC)
- (+)支持:内容详尽易明。--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1月2日 (三) 12:40 (UTC)
template limit 前后结果
[编辑]修改后(几个template改template link,外加移除47个重复cite模版)[2]
NewPP limit report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7276/1000000 Preprocessor generated node count: 113040/15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525370/2048000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68343/2048000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1/4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5/500
修改前[3]
NewPP limit report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67907/1000000 Preprocessor generated node count: 113022/15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045366/2048000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16911/2048000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1/4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16/500
中间未删除Frank重复48次的cite 模版前 [4]
NewPP limit report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67930/1000000 Preprocessor generated node count: 120940/15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926878/2048000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58644/2048000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1/4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14/500
- 小节
48重复cite模版的影响为(1926878-1525370)/2048000= 0.196048828 =20%。 以上显见refs最好集中后,看是否有重复来源(但不同页)的情况,用一个cite模版就好。
--(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的hanteng✉) 2013年2月7日 (四) 05:50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日本投降中的6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foia.cia.gov/browse_docs.asp?doc_no=0000709436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620041358/http://www.foia.cia.gov/browse_docs.asp?doc_no=0000709436
- 向 http://cas.awm.gov.au/photograph/040968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930212835/http://cas.awm.gov.au/photograph/040968
- 向 http://www.trumanlibrary.org/calendar/viewpapers.php?pid=129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211000409/http://www.trumanlibrary.org/calendar/viewpapers.php?pid=129
- 修正 http://www.cgsc.edu/carl/resources/csi/glantz3/glantz3.asp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cgsc.leavenworth.army.mil/carl/resources/csi/glantz4/glantz4.asp 的格式与用法
- 修正 http://warbirdforum.com/lastraid.htm 的格式与用法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4日 (二) 18:58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日本投降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48&p=12471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25230517/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48&p=12471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6月4日 (一) 02:50 (UTC)
典范条目评选(无效提名)
[编辑]- 投票期:2025年1月25日 (六) 06:09 (UTC)至2025年2月8日 (六) 06:09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25年3月10日 (一) 06:10 (UTC)起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翻译自英文典范条目,自认是符合标准,请指教。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6:09 (UTC)
- 第一句就感觉不太好。句式欧化,而且不应当加粗。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5日 (六) 06:27 (UTC)
- @自由雨日:
完成--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6:29 (UTC)
- 欧化句式好像没改呀(甚至我觉得“
结束了这场战争
”那里有语病)?我觉得中文语序通常是“时间、事件(某人做什么)、结果”。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5日 (六) 06:33 (UTC)- 修正完毕--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6:35 (UTC)
- 我又改了一下。接下来的问题是……参考文献出错。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5日 (六) 06:40 (UTC)
- 这个我不太清楚要如何修改,可以请问一下吗,尤其是{{R}}的问题。--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6:43 (UTC)
- 改了一个。(参考文献根本没出现,怎么引用……)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5日 (六) 06:48 (UTC)
- 这就怪了,我是直接从英文那边复制文献过来的--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6:49 (UTC)
- 我也是从英维复制过来的
,你检查一下,肯定是漏了。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5日 (六) 06:52 (UTC)
- 书目那边确实是有{{cite journal}}的--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6:56 (UTC)
- 我看了一下,英文那篇只有阁下改的那边是长那样,其他都不是--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7:04 (UTC)
- @自由雨日:我改用{{harvnb}},
完成--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7:15 (UTC)
- Hasegawa的来源怎么直接删了
思考...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5日 (六) 07:26 (UTC)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FOOTNOTEHasegawa2005247”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请问这个如何修改--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7:33 (UTC)
- Hasegawa的来源怎么直接删了
- 我也是从英维复制过来的
- 这就怪了,我是直接从英文那边复制文献过来的--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6:49 (UTC)
- 改了一个。(参考文献根本没出现,怎么引用……)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5日 (六) 06:48 (UTC)
- 这个我不太清楚要如何修改,可以请问一下吗,尤其是{{R}}的问题。--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6:43 (UTC)
- 我又改了一下。接下来的问题是……参考文献出错。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5日 (六) 06:40 (UTC)
- 修正完毕--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6:35 (UTC)
- 欧化句式好像没改呀(甚至我觉得“
- @自由雨日:
- (!)意见,有两笔引用错误,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另外在章节“未遂政变(8月12日至15日)”可改成“未遂政变”即可,因内文就有提及日期。--英国皇家欧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6:54 (UTC)
- @Olaf8940:
完成--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7:09 (UTC)
- 请问红链的部分不知阁下有何想法,若是小弟会移除红链或是尽可能改成绿链。--英国皇家欧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7:20 (UTC)
完成--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7:32 (UTC)
- 已协助完善红链和来源格式,请阁下需再次检查。--英国皇家欧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8:30 (UTC)
- 请问红链的部分不知阁下有何想法,若是小弟会移除红链或是尽可能改成绿链。--英国皇家欧拉夫王子(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7:20 (UTC)
- @Olaf8940:
- (!)意见分类应该写成历史事件,只有DYK才用英文。--仁克里特(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7:35 (UTC)
- (=)中立:脚注和来源是混在一起的,请分开。还有引文是中英混杂的
A team led by Lieutenant General 有末精三 was sent to Hiroshima on 8 August to investigate.
。73的引文应该放入quote中。--深鸣(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7:53 (UTC)- 脚注跟来源本就相杂,是以英文为基,至73则已改善,中英混杂已改善--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8:01 (UTC)
- 深鸣(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8:05 (UTC)
- 73完成--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8:12 (UTC)
- @深鸣:并非“2009年无cite模板”的问题,英维指引是明确规定不限定引文格式的,将无cite等引用模板的引文加上模板是会被回退的。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5日 (六) 09:47 (UTC)
- 感谢说明。先前的版本中,脚注并不一致。按照中维典范条目标准的2c,我认为脚注也应该修改。--深鸣(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9:57 (UTC)
- “不一致”倒是确实应该更改。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英维也是要求同一条目一致格式的。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5日 (六) 11:56 (UTC)
- 感谢说明。先前的版本中,脚注并不一致。按照中维典范条目标准的2c,我认为脚注也应该修改。--深鸣(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9:57 (UTC)
我的意思是,73应该改用Cite模板,然后把引文放到quote参数里面。虽然英维两者混杂,但是也不应该盲目搬来。英维条目是2009年通过FA的,当时应该没有对应的模板。-- - 此外单从来源方面看,日期应该修改为ISO格式,来源之后的空格需要清理,部分来源没有使用Cite模板,需要清理。--深鸣(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8:10 (UTC)
- 空格问题解决--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8:13 (UTC)
- 请问那些没有用cite呢--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8:17 (UTC)
- [http://www.foia.cia.gov/browse_docs.asp?doc_no=0000709436 俄羅斯與日本]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913041815/http://www.foia.cia.gov/browse_docs.asp?doc_no=0000709436 |date=2011年9月13日 }}
- <ref>[[約翰·托蘭德]],《[[旭日東昇]]》。現代圖書館,2003年。{{ISBN|978-0-8129-6858-3}}。第923頁。</ref>
- <ref>"有些訊息當天被破譯並翻譯,大多數在一週內完成;少數因密鑰變更情況需更長時間。"——《牛津二戰指南》,編輯I.C.B.迪爾。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ISBN|978-0-19-534096-9}},條目「MAGIC」。</ref>
- <ref>Tucker, Spencer.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h5_tSnygvbIC&pg=PA2086 A Global Chronology of Conflict: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Modern Middle East: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Modern Middle East]'', p. 2086 (ABC-CLIO, 2009).</ref>
- <ref>《木戶日記》,1966年,第1223頁。</ref>
- <ref>Wesley F. Craven 和 James L. Cate,《[http://uwashington.worldcat.org/oclc/9828710 The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第5卷,第732-733頁。</ref>
- <ref>The Pacific War Research Society, 227.</ref>
- --深鸣(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8:25 (UTC)
- 深鸣(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8:05 (UTC)
- 脚注跟来源本就相杂,是以英文为基,至73则已改善,中英混杂已改善--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08:01 (UTC)
- 此条目之前的版本曾二次评选优良条目,均未通过,虽然评的不是目前这个版本的内容,不过可以看出维基人对此主题的一些意见。评选意见在talk:日本投降中,可以作为参考。--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8:55 (UTC)
- 真要说西方中心的话可能大多翻译的FA都要重审了,叹--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14:27 (UTC)
- 每个条目情形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条目本来就是以西方为主,西方中心问题可能不大,只是以这个条目来说,日本是投降的一方,而条目确实是比较缺日文的来源--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14:41 (UTC)
- @Wolfch:暂且补上日文维基那边的来源跟内容,阁下看看是否可行,本人得在四日内尽早处理完毕--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6日 (日) 03:12 (UTC)
- 谢谢您,虽然英文和日文来源的比例还是有些差距,我先移除POV模版好了。--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26日 (日) 06:16 (UTC)
- @Wolfch:暂且补上日文维基那边的来源跟内容,阁下看看是否可行,本人得在四日内尽早处理完毕--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6日 (日) 03:12 (UTC)
- 每个条目情形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条目本来就是以西方为主,西方中心问题可能不大,只是以这个条目来说,日本是投降的一方,而条目确实是比较缺日文的来源--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14:41 (UTC)
- 真要说西方中心的话可能大多翻译的FA都要重审了,叹--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5日 (六) 14:27 (UTC)
- (?)疑问:Prince Fumimaro Konoe是直译为近卫文麿王子吗?传主的英维条目资讯栏虽则是写Prince,但实际上是Kazoku华族 (日本)。--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祝你在乱流下平安 2025年1月25日 (六) 11:31 (UTC)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在下已修改部分段落的语言风格。--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25日 (六) 15:04 (UTC)
- (=)中立:尽管这是第五级基础条目,但被置放类似POV的维护模板,应该要润饰内容。--Sinsyuan✍️🧧🐍 2025年1月25日 (六) 15:23 (UTC)
不合要求:条目包含需要处理的维护模板(即{{POV}}),属即时不合标准。--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祝你在乱流下平安 2025年1月26日 (日) 05:49 (UTC)
- {{POV}}模板是在评选过程中加入,目前也已经移除。--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26日 (日) 06:16 (UTC)
- (&)建议:对比原先版本的话,似乎还缺少了“战后处理”以及“投降之后”的相关信息。--深鸣(留言) 2025年1月26日 (日) 06:52 (UTC)
- (!)意见:本人先行撤回典范条目评选,再行改进--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6日 (日) 07:50 (UTC)
- 你应该用
撤回请求--仁克里特(留言) 2025年1月26日 (日) 08:44 (UTC)
- 这只是个讯息图示模板,用不用无所谓吧……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6日 (日) 08:47 (UTC)
- 你应该用
提名人撤回评选。--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祝你在乱流下平安 2025年1月26日 (日) 09:59 (UTC)
- @深鸣:虽然我也不喜欢将脚注和来源混在一起的写法,但其实这是可以的,见MOS:注释。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22日 (六) 01:07 (UTC)
- 确实,而且也符合FA的2c标准。不过,分开之后条理更加清楚,我想可能是更加推荐的做法。--深鸣(留言) 2025年2月22日 (六) 01:1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