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 (明朝)
外觀
劉達(1607年—1676年),原名可世,號淇瞻,又號未齋,大名府濬縣人,明末官員。崇禎十年進士。
生平
[編輯]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順天鄉試第一百三十五名舉人[1],崇禎十年(1637年)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五名,廷試三甲一百四十九名進士。都察院觀政,十一年二月授陜西南鄭知縣,十二年丁憂,十四年補河津知縣,十五年調臨汾。[2]
明亡降順,授兩河巡按御史。清軍入關,投降多鐸,順治三年(1646年)仍授江西道御史,五年四月巡視河東鹽政[3]。六年十一月巡按宣大,八年三月巡按山西,丁憂歸,服闋,十二年四月補湖廣道御史,十月升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東昌兵備道,十五年二月升大理寺卿,六月升兵部左侍郎。康熙七年(1668年)告歸鄉里。康熙十五年(1676)卒,祀鄉賢,東昌道還建有「去思碑」。著有《可存錄》、《見山堂詩》。
家族
[編輯]曾祖劉継,壽官、鄉飲賓;祖劉守,耆壽;父劉仲才,壽官,鄉賓。
參考文獻
[編輯]- ^ 《畿輔通志》
- ^ 《崇禎十年丁丑科進士三代履歷》:劉達,曾祖継,壽官、鄉飲賓;祖守,耆壽;父仲才,壽官,鄉賓。淇瞻,易二房,辛亥十月初三日生,濬縣人,庚午一百三十五名,會二百五名,三甲一百四十九名,都察院觀政,戊寅二月授陜西南鄭知縣,己卯丁憂,辛巳補河津知縣,壬午調臨汾。
- ^ 《清實錄順治朝實錄》:順治三年丙戌四月,吏部題豫王、英王委官冊內。開故明陝西關西道、偽授甘肅巡撫周伯達仍委原官。山西臨汾知縣、偽授兩河巡按御史劉達仍委原官。革職寧前道石鳳台委署陝西巡撫。貢生王世恩委署榆林兵備道。王鏞委署睢陳道。冷時中委署歸德府知府。紀國相委署河南衛輝府知府。應否仍照原委職銜改補。請旨定奪。得旨:周伯達以巡撫用,劉達以御史用。石鳳台、王世恩、王鏞以道用,冷時中、紀國相以知府用。乙未。以委署兩河御史劉達、進士呂維橒、於嗣登為試監察御史。
順治五年戊子夏四月甲申,遣福建道監察御史李若琛巡按河南,江西道監察御史劉達巡視河東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