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加多爾號驅逐艦
![]() 莫加多爾號
| |
历史 | |
---|---|
![]() | |
艦名 | 莫加多爾號 |
艦名出處 | 索維拉舊名 |
建造者 | 海軍集團的洛里昂造船廠 |
铺设龙骨 | 1934年12月28日 |
下水日期 | 1937年6月9日 |
入役日期 | 1939年4月8日 |
结局 | 1942年11月27日凿沉;1949年拆除。 |
技术数据 | |
船級 | 莫加多爾級驅逐艦 |
排水量 | 2,997 t(2,950 long ton) (標準排水量) |
船長 | 137.5米(451英尺1英寸) |
型宽 | 12.57米(41英尺3英寸) |
吃水 | 4.74米(15英尺7英寸)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2 × 雙軸拉托式齒輪傳動渦輪機 |
船速 |
|
續航力 | 15節(28公里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時續航4,345 nmi(8,047 km;5,000 mi) |
乘員 | 12名軍官、226名水手 |
武器裝備 |
|
莫加多爾號驅逐艦(法語:Mogador,舷號:X61),所屬法國與維琪海軍,是法国海军在1930年代設計並建造的2艘莫加多爾級驅逐艦之一,按建造工程编号为1号舰。其於1934年12月28日鋪設龍骨,並於1939年4月8日下水。
服役歷程
[编辑]巡邏與護航
[编辑]随后在1939年9月波蘭戰役爆发时,莫加多爾號及其姊妹艦沃爾特號號組成了第6驅逐艦隊 (6e Division de contre-torpilleurs) ,並與空想級等艦艇一樣,被上級指派到駐紮在布雷斯特的突袭舰队。該艦隊的目的是狩猎納粹的破交艦隊及突围舰,並護送可能受到威脅的船隊。 1939年10月21日至 30 日,跟隨突襲部隊護送KJ.4護航隊,以預防其遭受藏在北大西洋的德國號裝甲艦突襲。 11月21日,格奈森瑙號和沙恩霍斯特號也進入了北大西洋,迫使突襲部隊再度起航,並與英國戰列巡洋艦胡德號會合,並在冰島南部海域巡邏,結果一無所獲;因為德艦趁著視野不佳的天氣溜走了[1]。
1940年1月至3月間,莫加多爾號在洛里昂進行了改裝,並進行了一些細微的改動。像是實現在一年前的海試中,就規劃的炮裝補強;具體內容是;砲塔後部的帆布蓋被捲簾門取代,並安裝了新的無線電。除此之外,在防空炮安裝回了炮盾、探照燈安裝防護玻璃。後來,在同年6月,安裝了SS-6型 聲納,但可能是因為當初主要是作為水面戰,而非反潛作戰艦艇的關係,聲納的表現不太理想。隨後,在當月22日,法國投降,並因為所在位置的關係,變成維琪法國的艦艇[2][3]。
重創與修復
[编辑]![](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9/Mogador_03-07-1940.jpg/220px-Mogador_03-07-1940.jpg)
1940年7月3日,英国袭击凯比尔港时,莫加多尔号也是待在港中的船隻之一。在此次事件中,一枚口徑381毫米的穿甲弹击中她的船後段,导致後半艦體严重受损。这枚穿甲弹摧毀了船体上部,但由於不是高爆彈的關係,所以並未成功引起火災,或是使船尾的深水炸彈爆炸,更別提安然無事的后部弹药库了。雖然這發砲彈沒有衍生重大問題,但是它從導致左舷螺旋槳軸受損,右舷螺旋槳的一個葉片碎裂,並致使有38名位於船尾的水手陣亡[4]。
同年7月17日,莫加多爾號移至瓦赫蘭的旱塢整修,進行臨時修復。為了修復船尾,她的4號砲塔被拆除,使得後艙壁可以修復和加固,使其適合航行。完工後,12月1日,她再度啟航,前往土倫進行整體修復。對於修復計畫,法國根據戰時經驗,決定加強其防空武備。3号炮塔被移至原4号砲台位置,將其火藥庫轉为额外的燃料储存。至於防空炮的部分,在后甲板室顶部安装一个全新的双联裝1933年型防空炮;后甲板室的两侧也沒閒著,預計再安装两座單門炮座,並且還會有個四聯裝炮座将取代舰桥前方的哈奇開斯M1929重機槍。同時,双联裝炮預定區域的两侧,再各安装一挺 13.2 毫米勃朗宁机枪。
后来,该计划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一条消磁电缆,並增加了六門新型25毫米防空炮,以及再增加兩門的13.2毫米白朗寧機槍,安裝在中央甲板室前方。最後,淘汰了SS-6 声纳,改成仿製的英国ASDIC聲納[5][6]。
打撈與沉沒
[编辑]雖然計劃都預定好了,然而由于材料短缺,她的修復工程进展缓慢。1942年2月底,这艘船被濱海拉塞訥的新地中海造船公司接收修整。10月,船廠推估这艘船要到1943年7月才能完工[6]。1942年11月27日,以防止被德国人俘获,參與了土倫自沉,這下子修復工程變胎死腹中了。1943年4月5日,意大利将这艘船打捞上来,但没有修复[7]。由於沒有被修復的關係,使得其相當脆弱,所以當1944年底盟军轟炸時,她便再度沉沒了[3]。最後,1949年,法國對其進行最後的打撈,并進行报废,結束她在泡在水下長達6至7年的日子[8]。
後世登場
[编辑]碧藍航線:2024年5月21號活動「绽放于辉光之城」登場[9]。
資料來源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Jordan, John. The Contre-Torpilleurs of the Mogador Class. Warship 2007. London: Conway. 2007: 45–60. ISBN 978-1-84486-041-8.
- Roche, Jean-Michel. Dictionnaire des bâtiments de la flotte de guerre française de Colbert à nos jours [Dictionary of French Warships from Colbert to Today]. II: 1870–2006. Toulon: J.-M. Roche. ISBN 978-2-9525917-0-6 (法语).
- Rohwer, Jürgen.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Third Revised.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1-59114-119-2.
- Whitley, M. J.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Two: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8. ISBN 0-87021-326-1.
- O'Hara, Vincent P. Struggle for the Middle Sea: The Great Navies at War in the Mediterranean Theater, 1940–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9. ISBN 978-1-59114-6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