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徵求意見/傳記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
Talk:孝穆纪太后 § 关于孝穆纪太后条目中明宪宗,万贵妃,纪太后和明孝宗历史记载的中立性与准确性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关于纪太后生平部分的大部分内容是不是有点过于失去中立性和准确性了?包括万贵妃善妒迫害皇嗣,孝宗从小被隐瞒着长大,废后哺育孝宗,纪太后死因是被万贵妃害死,太监张敏帮着隐瞒孝宗存在,万贵妃企图毒死孝宗等等等等。这里面大部分要么来自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记录,要么就是来自清修明史的抹黑,对于这些历史人物都很不准确而且不公正。虽然它们这些历史记录现在也可以算是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了,但是否也应该分割一下,根据明实录一类的明朝正史开个段落写一写真实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和这些记录做一下对比和区分?毕竟这也是个传记条目,把正史野史伪史混在一起编写,不管是对条目的阅读体验和参考价值都很不友好。--Yuechen Q(留言) 2025年1月17日 (五) 12:52 (UTC)
Talk:古淖文 § 我發覺唔知邊個將古淖文classify做澳門裔香港人
我发现本站许多古代朝鲜人物条目的谚文写法都遵循了头音法则,如本条目首句“姓李,諱祹(朝鮮語:이도/李祹 Yi Do)”,但头音法则似乎只在韩国标准语中使用,朝鲜文化语、中国朝鲜语、在日朝鲜语似乎并不在拼写中遵循头音法则?我查到了朝鲜的几篇文章,李成桂仍然写作“리성계”[1]、柳子光仍然写作“류자광”、李适仍然写作“리괄”而非本站标注的“이성계”“유자광”“이괄”[2]。本站的写法似有地域中心之嫌,是否应该将这两种写法同时标注出来?——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2月8日 (六) 07:12 (UTC)
个人认为国籍依赖于政体。即孙中山出生时为大清国籍,后取得美国国籍,中华民国成立后,获得中华民国国籍。但@向史公哲曰在2025年2月10日 (一) 11:49对孙中山条目的编辑中提到,清与民国的国籍分离属于原创研究,类似认为“中国”这个文化概念作为国籍,对此我表示不赞同,请大家一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取得共识。--Cs haoh(留言) 2025年2月11日 (二) 12:51 (UTC)
各位编者,我发现"逝世"段落内容几乎无法查证,除了第一句以外,到原文寻找来源都是来自于“网络流传”“有消息称”“知情人士”等,且不同网站的观点自相矛盾。请问应如何处理比较好?ZLin2222(留言) 2025年2月13日 (四) 16:40 (UTC)
關於武则天用的圖,我認為應該使用靠近當時時代,尤其盡可能符合史實的畫像會更適合。比方說File:武曌像.jpg我認為相當不妥,首先該檔案似乎來自網易,沒有真正說明來自哪份古文獻,檔名直接自稱「武曌像」實在太自信了。而且如果我沒記錯,這應該是來自明朝的畫,畫中的鳳冠、方心曲領大約是宋朝形制,而不屬於唐朝那時。目前在Wikimedia分類中有一些關於武則天的自由圖像都歸在「Empress Wu Ze Tian」分類,另外還有個「武则天画像.jpg」也來源不明;基本上應該查清楚這些圖從哪來,不合格的就刪掉,而有些可以移到子分類「Empress Wu Ze Tian in art」(在藝術作品中的武則天)。
或許後世的各種想像畫有關注度,但也應該明說何時何處來的圖;不然不說清楚這些圖從哪裡來、直接在條目開頭「欽點」這是「武則天真像」,實在不妥。我建議改用唐后行從圖 (局部) - 武則天.png,至少那還是臨摹唐朝宮廷畫師張萱的《唐后行從圖》。作為對比,明太祖的官方畫像很清楚知道是來自台北故宮那幅,而有一幅「鞋拔子臉」明太祖真像至少還能知道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一幅,而不是什麼來源不明、「網傳」的圖。其他像是宋恭帝(File:Song Gongdi2.jpg)、宋端宗(File:ZhaoShiDuanzong.png)、赵昺(File:Song Modi.jpg)、王莽(File:Wang Mang.jpg)這種甚至應該撤掉,寧可信息框沒有圖也不要用這種粗製濫造的。除非這個主張違背了哪條方針,否則我覺得我圖片換得有理,其他人回退沒有道理。——George6VI(留言) 2025年2月21日 (五) 15:4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