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 (明朝)
外观
李振声 | |
---|---|
大明巡按湖广监察御史 大顺工政府尚书 | |
籍贯 | 陕西米脂县 |
出生 | 万历丁酉八月二十七日 |
逝世 | 卒年不详 |
出身 | |
|
李振声(?—?),号华嶙,陕西延安府米脂县人。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陕西乡试第四名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会试第二百三十三名,廷试三甲第八十名进士。通政司观政,本年八月授河南郾城县知县,十五年行取考选广西道御史[1]。为官清廉,有令誉。任湖广巡按御史[2]。被李自成所俘[3],李自成称他“大哥”,并加上劝降,要求他上表朝廷代李“讨楚、豫、秦、蜀四省 ”作为议和条件[4]。崇祯十七年正月,李振声受李自成任命为工政府尚书。[5][6][7]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福王朝廷治从贼之狱,李振声列“一等应磔者”[8]。
家族
[编辑]曾祖李时达;祖李贡朝,寿官;父李茂盛,贡士。
注释
[编辑]- ^ 《崇祯七年甲戌科进士履历便览》:李振声,曾祖时达;祖贡朝,寿官;父茂盛,贡士。华嶙,春秋二房,丁酉年八月二十七日生,延安府米脂县人,甲子乡试四名,会二百三十三名,三甲八十名,通政司观政,八月授河南郾城知县。(壬午行取考选广西道御史,本年巡按湖北)。
-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35001号
- ^ 民国《米脂县志》卷九,《艺文》,收有李振声《贼中见伪檄感题》诗,诗前小序云:“崇祯癸未八月,时陷贼中,寓襄阳檀溪寺。一日忽传伪檄授兵政府侍郎,投檄于地,感忿题此。”
- ^ 《巡视陕西茶马御史徐一抡题本》,《明末农民起义史料》第四一二页
- ^ 《国榷·卷一百》:甲申崇祯十七年 正月庚寅 李自成伪称大顺国,改永昌元年。……更定六政府,尚书一,侍郎二。吏政府尚书宋企郊,户政府尚书杨建烈,礼政府尚书巩焴,兵政府尚书喻上猷,刑政府尚书陆之祺,工政府尚书李振声。
- ^ 《明史·卷309》:六政府侍郎则石首喻上猷、江陵萧应坤、招远杨永裕、米脂 李振声 、江陵邓岩忠、西安姚锡胤,寻以宣城丘之陶代振声为兵政府侍郎。
- ^ 《明乡贤湖广巡按米脂李公表忠录》所载李上林、陈明圣在顺治年间写的《见闻侍御李公节烈录》另载李振声暗中与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勾结,事发后,被李自成处死于河南裕州。
- ^ 《明史·卷275》:其一等应磔者:吏部员外郎宋企郊,举人牛金星,平阳知府张嶙然,太仆少卿曹钦程,御史李振声、喻上猷,山西提学参议黎志陞,陕西左布政使陆之祺,兵科给事中高翔汉,潼关道佥事杨王休,翰林院检讨刘世芳十一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