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中國文化遺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文化遺產包括在中國境內的珍貴歷史文物、歷史古蹟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見證,亟待保護和傳承。

推薦閱讀

九原崗北朝壁畫墓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蘭村鄉下社村東北,是忻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九原崗墓群中的一座。九原崗北朝壁畫墓是忻州市發現的首座北朝墓葬。由於此墓多次被盜,出土文物不多,墓誌也被盜走,墓主人的身份不能確定。專家根據墓葬的規模推斷,墓主人是北齊高氏的核心人物。墓中現存的壁畫達200平方米,墓道東西兩壁發現的狩獵圖達70平方米,是中國境內發現的面積最大的北朝墓葬狩獵圖。墓道北壁上的壁畫表現的建築使用了斜栱,還使用了雙柱式斗栱,對於中國建築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入圍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但沒能當選。

圖片廣場

平遙古城位於中國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是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平遙曾是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並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目前基本保存了清時期的縣城原型,有「龜」城之稱,因有六道城門,南北門為龜首尾,東西四門象徵四足。街道格局為「土」字形,建築佈局則遵從八卦的方位,體現了明清時的城市規劃理念和形制分佈。城內設四條大街、八條小街和72條小巷。古城以南大街為中軸線,城東有城隍廟,城西有平遙縣署,城左立文廟、城右立武廟,東道觀西佛寺,對稱佈局;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築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美國《紐約時報》評選出2011年全球最值得旅遊的41個地方,平遙古城因能完整保留其「老傳統」而榜上有名,位列第37位。

相關概念

可移動文物指館藏文物(可收藏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國家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單位以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或民間收藏。

古遺址指古代人類活動中形成的,現已不再使用的遺蹟,包含古代聚落形式(例如城址、官署等)和古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留下的場所和遺蹟,能夠解釋古代社會生活狀況。

古建築指建築於古代的寺廟、殿宇、樓台、古塔、陵墓等建築,能夠反映建築時的技術、工藝、文化、社會生活、宗教信仰等信息。

傳統聚落指的是人類為居住和生活,歷經較長時間演變而形成的建築物、街區和附屬設施,常常伴隨有與物質遺產相伴的傳統生活方式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線路指代表人類遷徙、流動和交往的陸路、水路或兩者的結合。由於其多包含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交流和衝撞,因而能夠在沿線的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中得以體現。

文化景觀是人類有意設計的公園或園林,或由於社會、經濟、政治等原因,人與自然長期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觀,或由於宗教、審美等因素形成的景觀。

工業遺產指在工業生產中遺留的具有歷史、社會、技術、審美等價值的遺存,包括廠礦、作坊等文物保護單位,機器等可移動文物和工業技藝等非物質遺產。

民間藝術指產生於民間,由普通民眾在生活中創造的藝術形式,包含美術、音樂、舞蹈等、戲曲曲藝等藝術形式。

民俗指民眾的生活習慣和風尚習俗,包括方言、節慶、儀式、禁忌等內容,常常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地域特性。

維基專題

中國文化遺產專題是為中國文化遺產條目(包括可移動文物、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設立的維基專題,包含格式、條目評級等相關信息,歡迎參與或提出意見。

你知道嗎

分類

歡迎參與

  • 提升:中國世界遺產中的文化遺產條目以及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中的條目

維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