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芳苑海牛採蚵
外观
![]() | 本草稿尚未提交審核
提交前,请先查閱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下常見錯誤。 要让草稿被接受,需要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我们强烈不鼓励您創建與您自己、您所在的組織、其對手或其產品相關的條目。如果您仍要这么做,请申报利益冲突。 注意:若您提交之后,本模板出现在页面最下方,表示您已成功提交。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芳苑海牛車的起源 海牛車位於彰化縣芳苑鄉。日治時期開始,當地的蚵農為順應潮汐的時間,利用黃牛下海協助運送,故將下海的黃牛稱為海牛。芳苑鄉的海牛採蚵為全世界以黃牛下海協助採蚵的唯一場域,也是彰化縣唯一保留日治時期流傳至今的漁法。
芳苑海牛車的發展
[编辑]隨著鐵牛車問世,當地採用黃牛採蚵的蚵農已逐漸減少,西元2001年,地方人士清點牛隻,發現過去盛行的黃牛從400多頭大幅度的銳減50餘頭,由地方人士魏清水成立「芳苑海牛車隊」,首將海牛採蚵轉型為生態觀光,陸續成立「海牛學校」與「文史工作室」保留傳統文化。
無形文化資產
[编辑]西元2016年正式登入本國無形文化財產,成為彰化縣首個使用產業登入文化資產的產業。並於西元2020年成為彰化縣首個「傳統知識與實踐」級別的無形文化資產
國際文化海牛節
[编辑]一年一度的「國際文化海牛節」,西元2019年10月由彰化縣政府與協辦單位首辦,共同推廣海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