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芳苑海牛採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芳苑海牛車的起源 海牛車位於彰化縣芳苑鄉。日治時期開始,當地的蚵農為順應潮汐的時間,利用黃牛下海協助運送,故將下海的黃牛稱為海牛。芳苑鄉的海牛採蚵為全世界以黃牛下海協助採蚵的唯一場域,也是彰化縣唯一保留日治時期流傳至今的漁法。

芳苑海牛車的發展

[编辑]

隨著鐵牛車問世,當地採用黃牛採蚵的蚵農已逐漸減少,西元2001年,地方人士清點牛隻,發現過去盛行的黃牛從400多頭大幅度的銳減50餘頭,由地方人士魏清水成立「芳苑海牛車隊」,首將海牛採蚵轉型為生態觀光,陸續成立「海牛學校」與「文史工作室」保留傳統文化。

無形文化資產

[编辑]

西元2016年正式登入本國無形文化財產,成為彰化縣首個使用產業登入文化資產的產業。並於西元2020年成為彰化縣首個「傳統知識與實踐」級別的無形文化資產

國際文化海牛節

[编辑]

一年一度的「國際文化海牛節」,西元2019年10月由彰化縣政府與協辦單位首辦,共同推廣海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