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Sufangxi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Sufangxi!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並同意在CC-BY-SA 4.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人:

-- Mys_721tx留言2024年5月6日 (一) 15:39 (UTC)[回覆]

謝謝閣下創建了多個化學期刊條目

[編輯]

在下發現德語的這一類條目好全,《天然氣化學》和《催化學報》都有條目--Htmlzycq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0:36 (UTC)[回覆]

感謝閣下的提供的建議,很抱歉因期末考試不能及時回復。很多期刊沒有正式的中文名字,或者關注低不能一一全部創建,待考完試後儘可能創建更多條目。
PS:順便發現電化學相關的條目很少,比如各種知名的電錶測試手段都沒有相關條目,是否有相關建議參考?--Sufangxi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06:04 (UTC)[回覆]

其實沒有正式的中文名字的期刊,也是能用外文名創建條目的,只要關注度夠。電化學在下真的不熟--Htmlzycq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06:10 (UTC)[回覆]

高分子化合物的重複單元

[編輯]

參考英文en:C6H10O5的處理方式,也可以單獨放下面--Htmlzycq留言2024年6月28日 (五) 22:53 (UTC)[回覆]

中文維基百科的括號,除了消歧義專用半角括號()外,一般都使用拳腳括號()。--Htmlzycq留言2024年6月29日 (一) 08:02 (UTC)[回覆]
感謝閣下在化學新條目上的貢獻,不知閣下是否有興趣參與Portal:化學/開放任務/條目請求#其他中的未完善的同分異構體消歧義--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1日 (一) 08:09 (UTC)[回覆]
姜烯酚‎是不是可以拆分成兩個條目?wikidata上有兩個Q2746448(6-姜烯酚)和Q56012746(shogaols)--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09:52 (UTC)[回覆]
可以吧,雖然感覺姜烯酚脫離了6-姜烯酚就沒有很多內容了--Sufangxi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09:55 (UTC)[回覆]
在下添加了一點點其它姜烯酚的內容,由閣下拆分吧,在下不知道哪些內容是可以放分條目里,哪些放總條目里--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11:57 (UTC)[回覆]
感謝,但我發現創建[6]-姜烯酚條目時候有字符「[」不讓創建--Sufangxi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12:01 (UTC)[回覆]
請使用全形符號[],化學命名常規見此--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12:47 (UTC)[回覆]
參考二苯並[c,g]菲[5]螺烯--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12:49 (UTC)[回覆]
我已為姜烯酚的成員設置紅鏈,閣下可以直接點擊創建頁面。--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12:57 (UTC)[回覆]

您提交的草稿里特沃爾德精修仍需改善(6月8日)

[編輯]
您最近在建立條目頁面提交了一篇草稿。遺憾的是,它還未達到成為一篇條目的標準,因此未被接受。本次草稿由ChasingAir審核。該用戶給出的原因是:


草稿最上方可能還有一些點評,請前往查看。您可以繼續改善您的草稿,並在解決問題後重新提交。

您提交的草稿里特沃爾德精修已被接受

[編輯]
您近期提交的草稿里特沃爾德精修已被接受。
它被評級為丙級,可在條目的討論頁上查看。對於新條目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評級,代表本條目的質量在被接受的條目草稿中排在前26%,恭喜您!您可以看看Wikipedia:條目質量評級標準以便了解如何進一步改進該條目。

您可以繼續不斷改善它,維基百科的條目沒有最終版本。非常歡迎您繼續為維基百科做出高質量的貢獻。

感謝您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ChasingAir留言 2024年6月9日 (日) 07:19 (UTC)[回覆]
您近期提交的草稿2004年重慶天原化工總廠「4·16」氯氣洩漏爆炸事故已被接受。
它被評級為丙級,可在條目的討論頁上查看。對於新條目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評級,代表本條目的質量在被接受的條目草稿中排在前26%,恭喜您!您可以看看Wikipedia:條目質量評級標準以便了解如何進一步改進該條目。

您可以繼續不斷改善它,維基百科的條目沒有最終版本。非常歡迎您繼續為維基百科做出高質量的貢獻。

感謝您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ChasingAir留言 2024年6月16日 (日) 05:17 (UTC)[回覆]

化學物質條目

[編輯]

感謝閣下創建了很多化學物質的條目。其中,「次甲基矽」(Silylidyne)的名字是誤譯,化合物中不存在次甲基(Si≡C的話是碳化矽),「一氫化矽」的名字就可以(或者「次甲矽基自由基」?)。另參考:《有機化學命名2017》中提及「-triyl、-ylylidene和-ylidyne可譯作爪基、基亞基和次基」。--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5日 (五) 15:49 (UTC)[回覆]

感謝指正,我在搜中文翻譯的時候發現有一篇關於SIH理論計算的中文文章,標題採用了這個名字,我就採用了。--Sufangxi留言2024年7月5日 (五) 15:52 (UTC)[回覆]
那就幫忙改成一氫化矽或者次甲矽基自由基就好了。--Sufangxi留言2024年7月5日 (五) 16:00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第二十二次動員令

[編輯]
第二十二次動員令

The 22nd Domestic Campaign of the Chinese Wikipedia

請柬


致Sufangxi閣下: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第二十二次動員令定於2024年7月6日至9月9日間舉行,目的為提升中文維基百科條目的質與量,現誠邀閣下參與,共襄盛舉。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二十二次動員令主頁;您亦可自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參與動員令前,請先參考報名指引(使用者可自即日起報名)。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三類。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中動員令的主題包括歷史、飲食料理、各種公園、綠地及自然保護區,而小動員令的主題則包括亟需撰寫的條目、非翻譯條目、交通運輸及工程技術。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能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也希望能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百科的服務、條目的質與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最後,邀請您到動員令討論頁發表意見,與主持人及其他參與者交流,讓本屆動員令舉行得更順利。


希望您能參與合成藥物列表條目的存廢討論

[編輯]

(向您直接發出邀請可能略顯唐突,先在此抱歉……)此前我發現條目合成藥物列表可能存在收錄混亂和與分類藥物列表重複的問題,發起了合併討論,唯兩周來未能達成共識。派翠可夫曾提到您熟悉藥用化學品方面,故希望邀請您前往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4/07/17#合成藥物列表處發表您的意見,以供管理員和社群參考,在此提前表示感謝。--Trz1118留言來人救救金屬學材料科學條目們吧 2024年7月17日 (三) 07:41 (UTC)[回覆]

一氧化三氫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一氧化三氫」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頁面存廢模板,討論是因為有編者認為頁面不適合維基百科。請參與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討論期間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頁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Yuki Rutygr (留言) 2024年7月23日 (二) 15:55 (UTC)[回覆]

致新巡查豁免者

[編輯]

您好,Sufangxi。根據Wikipedia:巡查豁免權,現授予您巡查豁免者權限。這將允許您:

  • 使自己的編輯自動標記為已巡查 (autopatrol)
  • 移動文件(movefile)

您可以在自己的用戶頁放置{{User wikipedia/autoreviewer}},一個標識閣下擁有巡查豁免權的用戶框。

此權限的授予,是因為我們認為您已熟知維基百科的各項方針及指引,您是一名可信賴用戶。這一權限並不會對您的編輯產生影響,此權限僅旨在減少巡查員的工作量。您建立的頁面會被自動標記為「已巡查」。欲了解更多信息,可前往Wikipedia:巡查豁免權。若您(最好永不發生)有濫用權限的嫌疑,您的權限可能被剝奪,甚至您會遭封禁

如果您超過6個月沒有任何編輯活動,權限會被解除。若您希望自己辭去職務,請至申請解除權限頁申請,或是自行移除。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我的討論頁、互助客棧或是#wikipedia-zh IRC://中提出。

祝您編輯愉快!--千村狐兔留言2024年7月28日 (日) 12:09 (UTC)[回覆]

沒閣下同意,在下先把環形暗場成像提報到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

[編輯]

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不是寫個小條目先?--Htmlzycq留言2024年8月14日 (三) 06:46 (UTC)[回覆]

晚上先翻譯一下,這幾天回研究所了--Sufangxi留言2024年8月14日 (三) 06:49 (UTC)[回覆]
先翻了導言和歷史,應該可以構成一個小條目了--Sufangxi留言2024年8月14日 (三) 09:32 (UTC)[回覆]
STEM這個條目是不是也提報DYK?--Htmlzycq留言2024年8月15日 (四) 07:55 (UTC)[回覆]
這個還沒翻完和校對,首段還有很多沒加來源,等完成了再說--Sufangxi留言2024年8月15日 (四) 07:57 (UTC)[回覆]
閣下完成了?那提報了--Htmlzycq留言2024年8月18日 (日) 08:03 (UTC)[回覆]

潘氨酸閣下不打算翻譯了?那在下把閣下沙盒的歷史版本拿出做一個stub?--Htmlzycq留言2024年8月28日 (三) 05:24 (UTC)[回覆]

依他佐辛的「醫薬工業株式會社」在日文wiki,搜不到具體的公司?閣下覺得是哪一個?--Htmlzycq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2:55 (UTC)[回覆]

英語裡說是是叫一個森下的人發明,等會找一下知網那個文獻說的是哪一個--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3:02 (UTC)[回覆]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fpj1944/91/3/91_3_151/_article/-char/ja找到日本那邊的文獻了,打開pdf就能看見作者和機構。還得確定一下是不是叫森下的人發明的--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3:15 (UTC)[回覆]
正文第一句就說這藥是我們研究所開發的,「eptazocineは當研究所で開発された」--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3:17 (UTC)[回覆]
現在叫日醫工日語日医工--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3:22 (UTC)[回覆]
在這個日本的網站裡搜遍了80年代的「Eptazocine」文章,均提到是日本醫薬品工業(株)發明的,沒提到森下是誰,放棄了。--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3:49 (UTC)[回覆]
謝謝閣下核實,在下就是沒找到「森下」是誰,那句話就沒翻譯了,估計是英文搞錯了吧--Htmlzycq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4:38 (UTC)[回覆]
那個「森下」就第一篇文獻裡出現Sedapain ®(Morishita:JP)的字樣,我搞錯了,聯繫該頁其他藥物的介紹這個括號里應該是製藥商。--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4:47 (UTC)[回覆]
是英文wiki莫名其妙的連結到人名。而且這藥也不是這個森下公司發明的--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4:49 (UTC)[回覆]
搜到帶「森下」的日本醫藥公司就找到一個叫森下仁丹的公司,看他官網產品介紹也不像是會賣這種精二藥物的公司 囧rz……。--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4:56 (UTC)[回覆]

閣下建立化學式索引頁,或者為之消紅後,若有空,能去更新一下User:微腫頭龍/A嗎?在下會偶爾沒上線,怕漏掉了--Htmlzycq留言2024年9月14日 (六) 13:34 (UTC)[回覆]

話說11α-羥基坎利酮(192569-17-8),在百度百給出的英文名是11-alpha-Hydroxycarvenone,重複CAS號的Q72483476中也是這個英文名字,但carvenone維基數據Q67879765很明顯是別的化合物,不知道是誰先搞錯carvenone和canrenone?此外canrenone條目中11α-的內容是不是有點喧賓奪主?要不要create個條目?

還有,閣下不打算提報最近創建的物理化學條目到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嗎?--Htmlzycq留言2024年9月27日 (五) 06:12 (UTC)[回覆]

《培養條件對赭麴黴菌球形成和坎利酮11α羥基化的影響 》這篇文獻有一段寫到:11α 羥基坎利酮 (11αhydroxy-canrenone) ,化學名(11,17α)-11,17-二羥基-3-氧孕甾-4,6-二烯-21-羧酸 。以及文獻2文獻3裡面英文摘要或標題用的都是11α-Hydroxycanrenone。知網工具書查得carvenone是叫香芹烯酮(衍生自香芹酮Carvone)。喧賓奪主的話我改一下,似乎11α-羥基坎利酮本身也有很高的關注度,可以創個條目。--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7日 (五) 08:26 (UTC)[回覆]
而且Carvenone才10碳原子,不可能會有11號碳進行羥基化。所以是百度和Q72483476(甚至點開對應cas頁面也是11α-Hydroxycanrenone)有誤--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7日 (五) 14:33 (UTC)[回覆]
閣下svg圖片是什麼軟體畫的?--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09:02 (UTC)[回覆]
免費的kingdraw,把繪圖樣式設置成ACS Document 1996,把顏色全塗黑,導出svg格式即可。--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09:05 (UTC)[回覆]
下了平板的kingdraw,畫了圖結果無法導出為svg 囧rz……在下還是用inkscap從已有的文件改好了--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13:31 (UTC)[回覆]

另外,閣下也可以看看User:微腫頭龍/GCategory:缺少結構式的化學品條目--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13:33 (UTC)[回覆]

剛發現在chemspider上把.mol下載下來後,導入這個PC版kingdraw再導出svg。可直接省去畫圖和排版的問題。--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14:48 (UTC)[回覆]
在下看結構都是點擊wikidata連結(維基數據項目),再點canonical SMILES(不區分RS)或isomeric SMILES(區分RS),會進入http://www.simolecule.com/網站實時生成的結構圖--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2日 (三) 04:27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管理人員任免及仲裁委員會制度討論

[編輯]
註:此通告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於2024年9月21日 (六) 13:40 (UTC)寄送。若您未來長期或目前暫時不欲接收任何類似訊息,可考慮婉拒消息發送[回覆]

關於蛻皮酮和蛻皮甾酮

[編輯]

應該是Ecdysone這個單詞先出現的,後來有人將20-Hydroxyecdysone(20E)命名為易混淆的ecdysterone,這二者的中文翻譯「蛻皮酮」和「蛻皮甾酮」也常常混淆,有可能是一邊是動物學出身,一邊是植物學出身,不怎麼看對方的文章,所以不在意混淆 囧rz……

所以在下對植物蛻皮類固醇的感覺是,暫時不要用基於Ecdysone 或 ecdysterone的命名,免得增加混淆--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3日 (四) 07:29 (UTC)[回覆]

歐,感謝閣下指正--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3日 (四) 07:33 (UTC)[回覆]

除非中文維基能像對待芪類化合物縮酚酸一樣,對植物蛻皮類固醇進行基於化學結構的整理。

另外縮酚酸里,那幾個的「酚酸單元」是什麼?--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3日 (四) 10:43 (UTC)[回覆]

沒找到專門的名稱,看PubChem上都是什麼O-甲基XX酸之類的名稱,估計很難有專門的稱呼,--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3日 (四) 10:56 (UTC)[回覆]
剛發現PubChem可以畫結構查找,但有些中文名沒找到--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3日 (四) 11:08 (UTC)[回覆]

植物蛻皮類固醇已建立,把目前中文已有的幾個化合物放進去了。縮酚酸里,大部分估計和Merochlorophaeic acid一樣,沒有中文名。--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02:21 (UTC)[回覆]

估計都是一堆地衣的名字--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02:53 (UTC)[回覆]

關於羅漢松甾酮

[編輯]

Makisterone A 也有馬克甾酮A這一譯名

羅漢松甾酮B和C都是 Podecdysone B 和 Podecdysone C 的譯名,並沒有化合物叫 Podecdysone A

很顯然,兩者來自羅漢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的屬名和種小名,閣下認為怎麼作為條目名好?--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2:39 (UTC)[回覆]

感謝,那還是馬克甾酮更貼合原文一點。雖然香港台灣那邊都是叫羅漢松甾酮。--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2:51 (UTC)[回覆]
順便搜得podecdysone還叫足甾酮,或者叫金錢鬆脫皮素,不過都沒體現甾 stero或酮 one這個詞根的特點--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2:57 (UTC)[回覆]

百度百科用的也是「羅漢松甾酮A」這目前沒有問題,問題在於萬一有一天某個化合物被命名為Podecdysone A,中文就尷尬了--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5:43 (UTC)[回覆]

發現Podecdysone A在1968年就有了,還是(過氣)頂刊doi:10.1039/C19680000971 囧rz……--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5:50 (UTC)[回覆]
看了原文,Podecdysone A,B,C是在這篇文獻之前就發現的,是在高大羅漢松(Podocarpus elatus)樹皮中一同發現的,這篇文獻是專門解析了A的結構。但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久了只有B,C收錄到Pubchem了。--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6:15 (UTC)[回覆]
那有必要create羅漢松甾酮用以disambiguate. 此外,Podecdysone A有CAS號嗎?--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02:08 (UTC)[回覆]
破案了,Podecdysone A就是馬克甾酮C。ref:[1]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rch.940180202
原文:makisterone C (referred to as podecdysone A)。
對比了最初的鑑定Podecdysone A結構的文獻,和馬克甾酮C一模一樣,都是支鏈倒數第二個碳連接個乙基
PS:發現一個專門整理植物蛻皮激素的網站,[2]https://ecdybase.org/],右上角Access data那裡,門類還挺全的,包括發現時間,物種。點開馬克甾體C頁面,會顯示MAKISTERONE C [= PODECDYSONE A, LEMMASTERONE]--Sufangxi留言), 2024年10月5日 (六) 06:55 (UTC)[回覆]
似乎Makisterone翻譯成羅漢松甾體是源自日語裡羅漢松屬(マキ屬)的マキ的羅馬化。可能是估計是Podecdysone英文意譯成日文的maki甾酮後,又被音譯成英文的結果。導致了中文出現了兩種表示。--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07:24 (UTC)[回覆]
makisterone一詞的元兇
from leaves of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D. DON. (=inu-maki* in Japanese) ……these new phytoecdysones, which we designate makisterone A, B, C and D
所以是Podecdysone和makisterone系列都是在羅漢松中各自獨立發現的,甚至還出現了Podecdysone A = makisterone C撞車。確實有必要創一個重定向。--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07:35 (UTC)[回覆]
這樣比較下,還是伏石蕨甾酮(lemmasterone)更適合作為條目名。
另外,支鏈倒數第二個碳連接個乙基,不是增加了一個手性碳原子嗎?這化合物的RS構型怎麼樣,PubChem CID:101249757的是RS混合的--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5:14 (UTC)[回覆]
澳大利亞那篇文章只說了24號碳連結的乙基為α構型。而且最後一段提及被日本那兩個發現人告知你發現的這個Podecdysone A已經叫馬克甾酮C和伏石蕨甾酮了。--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5:54 (UTC)[回覆]
《馬克甾酮C首次在蟲子中發現》這篇提及用的標準對比樣是24號碳是R構型--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6:02 (UTC)[回覆]
《伏石蕨甾酮的由來》直接沒提24號碳構型。--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6:09 (UTC)[回覆]
總結:從生物提取到的這系列化合物24號碳經常被烷基取代,而且均為R構型。其次三個名字中makisterone C最早提出,其次是lemmasterone,最後是Podecdysone A(所以沒人用這個名字)--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6:42 (UTC)[回覆]
謝謝閣下整理,如果三篇文章都是1968年發表,很難說誰前誰後(因為審稿時間不定),感覺還是用伏石蕨甾酮為20β-羥基-24R-乙基蛻皮酮的條目名,能最大程度減少混淆
另外,Ecdybase (The Ecdysone Handbook) - a free online ecdysteroids database. ecdybase.org. 是個類似於wikia的百科網站可以放在對應條目的外部連結里。順便@Leiem一下19974-41-5 的RS構型?--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6日 (日) 03:13 (UTC)[回覆]

關於回退

[編輯]

誤觸了不好意思。--William is Wikipedia! 2024年10月8日 (二) 02:34 (UTC)[回覆]

管理人員及仲裁委員會選舉(2024年10月)

[編輯]
管理人員選舉
二〇二四年十月梯次
2024年10月梯次管理員選舉一覽
申請成為管理員一覽 申請頁 安全投票頁
0xDeadbeef
ASid
ATannedBurger(申請續任)
S8321414
SCP-2000
申請成為行政員 申請頁 安全投票頁
Peacearth
申請成為監督員 申請頁 安全投票頁
Peacearth

2024年10月梯次管理人員選舉正在進行。本梯次有五名用戶申請成為管理員,並有一名管理員申請成為行政員監督員。您因符合投票資格而收到此訊息。

投票期從2024年10月25日 (五) 00:00 (UTC)起至2024年11月8日 (五) 00:00 (UTC)結束,您可在右方(或上方)的一覽工具欄找到每名候選人的個人選舉頁面及投票連結;誠邀您踴躍參與投票。請注意所有符合當選條件的候選人均會當選;各候選人的支持率均分別計算,支持票不限於一票

第一屆 仲裁委員會選舉
二〇二四年

經社群超過一年的持續討論,中文維基百科仲裁委員會將在2025年1月正式成立,而首屆仲裁委員會選舉將在十一月舉行。本屆仲裁委員會選舉共有16名編者參選,其中12名編者獲確認符合參選資格。您因符合投票資格而收到此訊息。

您可點擊此連結查看獲確認符合參選資格的候選人名單及對應的參選聲明和問答頁面。

投票期從2024年11月1日 (五) 00:00 (UTC)起至2024年11月15日 (五) 00:00 (UTC)結束,您可點擊此連結參與投票;誠邀您踴躍參與投票。

請注意本屆仲裁委員會選舉共開放13個席位,首13名符合當選條件的候選人均會當選;各候選人的支持率均分別計算,支持票不限於一票

回饋請求服務已上線,誠邀您訂閱有興趣參與有關討論的話題。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10月25日 (五) 06:09 (UTC)[回覆]

可持續發展材料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可持續發展材料」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頁面存廢模板,討論是因為有編者認為頁面不適合維基百科。請參與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討論期間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頁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日期20220626留言2024年12月10日 (二) 00:11 (UTC)[回覆]

新年快樂啊

[編輯]

拜個早年!不知閣下最近如何

最近有人創建了長江學者成就獎,給閣下所在的研究所增加了一個鏈入頁面--Htmlzycq留言2025年1月10日 (五) 11:03 (UTC)[回覆]

Thank you for being a medical contributors!

[編輯]
The 2024 Cure Award
In 2024 you were one of the top medical editors in your language. Thank you from Wiki Project Med for helping bring free, complete, accurate, up-to-date health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We really appreciate you and the vital work you do!

Wiki Project Med Foundation is a thematic organization whose mission is to improve our health content. Consider joining for 2025, there are no associated costs.

Additionally one of our primary efforts revolves around translating health content. We invite you to try our new workflow if you have not already. Our dashboard automatically collects statistics of your efforts and we are working on tools to automatically improve formating.

Thanks again :-) -- Doc James along with the rest of the team at Wiki Project Med Foundation 2025年1月26日 (日) 06:2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