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Aizag/工作區31
Aizag/工作區31 | |
---|---|
第3任美國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 | |
任期 1952年2月1日—1953年4月7日 | |
總統 | 哈瑞·S·杜魯門 |
前任 | 迪安·臘斯克 |
繼任 | 饒伯森 |
第16任美國駐日本大使 | |
任期 1953年5月28日—1957年2月2日 | |
總統 | 德懷特·艾森豪 |
前任 | 羅伯特·丹尼爾·墨菲 |
繼任 |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二世 |
第15任美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 | |
任期 1958年3月12日—1960年5月4日 | |
總統 | 德懷特·艾森豪 |
前任 | 烏拉爾·亞歷克西斯·詹森 |
繼任 | 克里斯蒂安·M·拉文達 |
第3任美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 | |
任期 1957年2月21日—1958年1月29日 | |
總統 | 德懷特·艾森豪 |
前任 | 小休伊·史密斯·康明 |
繼任 | 霍華德·帕弗雷·瓊斯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John Moore Allison 1905年4月7日 美國堪薩斯州霍頓 |
逝世 | 1978年10月28日 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 | (73歲)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 |
專業 | 外交官 |
約翰·摩爾·阿利森(英語:John Moore Allison,1905年4月7日—1978年10月28日)是一位美國外交官,曾任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駐日本大使、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等職務。
阿利森曾於1938年1月以三等秘書兼領事的身份前往中國南京,負責調查當時侵華日軍對美國人財產和權益的侵犯情況,同時也目睹了日軍在當地的暴行。1月26日,阿利森與同行者目睹一名中國女性遭日軍擄進一座屋內,阿利森隨後跟入房內,遭到突然出現的日軍士兵毆打,成了所謂的「阿利森事件」,連同早已引起美日兩國關係緊張的「帕奈號事件」,「阿利森事件」更使美日嚴重惡化。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方將暴行有關人員隨之懲處,並公開多次致歉才平息。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阿利森於1905年4月7日出生在美國堪薩斯州的霍頓,是父親奧斯卡·約翰·阿利森(John Moore Allison)與母親安妮·B·摩爾·阿利森(Annie B. Moore Allison)的獨生子[1],老阿利森從事火爐經銷與維修的生意[2]。童年時代全家搬至內布拉斯加州首府的林肯市,阿利森於1922年畢業於林肯高級中學,之後進入內布拉斯大學就讀,主修政治學、輔修英文[1]。就學期間,阿利森結交亞瑟·約金森(Arthur Jorgensen)為友,後者曾在日本的基督教青年會中工作15年,該人對自身經歷的描述引起了阿利森對東方世界的興趣,以至於日後阿利森決定去日本教英文,1927年6月,剛從大學畢業的阿利森在基督教青年會的推薦安排下赴日[1]。
阿利森在日本待了兩年,一面教授英文又同時學習日語,他先在神奈川縣小田原中學、厚木中學教課,之後於1928年4月轉往京都舞鶴的本海軍機關學校教課[1]。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阿利森在火車上認識了一位美國商人,後者介紹阿利森前往中國上海工作,因此1929年6月他成為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推銷經理[1]。阿利森在當地結識許多朋友,包括後來知名的美國記者愛德加·史諾與艾格尼絲·史沫特萊等人[1]。1930年代全球各國受到「大蕭條」的衝擊而經濟衰弱,作為商人的阿利森也面臨失業的危機,但他結識了來自內布拉斯州奧馬哈市的亞瑟·林沃特(Arthur Ringwalt),後者時任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副領事。在林沃特的介紹下,阿利森於1930年4月進入上海領事館的商務處工作,也就此開始了阿利森的外交生涯[3]。
駐外領事
[編輯]1930年10月,阿利森通過了外交官考試成為副領事,被派往日本神戶領事館工作。1932年2月,阿利森到駐東京大使館參加兩年學期的日語、歷史、文化訓練課程[3]。1932年,阿利森擔任美國駐日神戶副領事,而該年聖誕節,阿利森擔任了好友史諾結婚典禮的伴郎,當時在東京美國學校的法語老師瑪莉·珍妮特·布魯克斯(Marie Jeanette Brooks)則擔任伴娘,後者於1933年6月則與阿利森結婚,然而這段最後以離異告終[3]。
1935年11月,阿利森晉升為領事,被派駐美國駐大連領事館[3]。1936年7月,阿利森調往美國駐濟南領事館。1937年9月下旬,日軍自上海轉向平津進攻,逐漸逼近濟南,阿利森奉命關閉領事館,遷往南京。同時,阿利森被晉升為三等秘書[3]。此時的南京正蒙受日軍海軍航空兵的大規模轟炸,各國已在撤僑,阿利森抵達南京後也投入協助將僑民撤往漢口或廬山牯嶺避難的工作。阿利森一直在南京待到11月,由於日軍尚未佔領濟南,阿利森欲返回濟南,然而形勢在他才抵達當地不久便驟變,日軍也即將攻入濟南,阿利森只得奉國務院指示經由青島、上海,再次前往南京[3]。
11月底,阿利森抵達上海,但日軍已逼近南京,11月20日國民政府宣佈遷都至四川重慶,但蔣中正本人和外交部、財政部、交通部等政府機構僅暫遷至漢口,因此各國駐華使節,包括美國駐華大使納爾遜·T·詹森與使館人員皆隨同遷往漢口,而南京的美國大使館官員也在撤離前於所有美國人房產都貼上了大使館和衛戍司令部的公告,留下看管使館的員工也附有證明身份的卡片與臂章,以保護人身與財產之安全。然而攻打南京的日軍士兵對美方的財產公告並未加以理會,大肆進入掠奪館內財產和洗劫員工,留在南京的美國公民組織安全區保護難民,並向日方屢次抗議但皆無濟於事,想要聯名發出一封電報要求美國外交官立即返回南京,以為美國財產提供保護的要求同樣也被日軍拒絕[4]。另一方面,美國國務院也對南京的情勢相當關注,設法在戰局明朗化後盡早將外交官派往南京[4],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高思因而要求阿利森留在上海靜待局勢發展[5]。
1937年12月12日,日軍轟炸機炸沉正載美國外交官撤離的美軍長江巡邏砲艇「帕奈號」,引發了所謂的「帕奈號事件」,日美外交關係驟然緊張。1937年12月13日,日軍佔領南京。美國政府從各種渠道得知日軍正在南京進行大屠殺和掠奪,急需有代表出面維護美國人在華財產,美國國務院因此指定在中國出使多年且日語流利的阿利森、副領事詹姆斯·埃斯皮(James Espy)、編碼職員阿契包德·亞歷山大·麥克法恩(Archibald Alexander McFadyen)三人組成的美國領事小組搭乘「瓦胡號」炮艇前往南京,除了保護財產外,阿利森一行還肩負重開美國駐南京大使館、打撈「帕奈號」殘骸的重要文件與物品、將醫療物資送至美國教會開辦的蕪湖總醫院以及收集情報的工作[6][7]。12月31日下午,阿利森抵達南京水域,但當地日本軍官以「還在清剿殘存敵軍」為由禁止其於1月5日前上岸,阿利森等人只得先行前去「帕奈號」沉沒水域進行打撈作業[6]。1月6日上午11點,阿利森等人終於獲准進入南京下關,是首批獲准進入南京的外國官員[4]。
根據阿利森的調查,日軍大量洗劫和破壞了美國財產,並在抵達當天的6日便回報給政府[8]。由於阿利森等人僅三人,對於維護美方財產力有未歹,許多美國人房產遭到日軍士兵洗劫與破壞。阿利森將日軍的洗劫與暴行報備至美國大使館,並以外交員身份積極干涉與追查部份事件,其中曾避免了一次美國大使館的一名警察的妹妹免於遭日軍強姦[9]。阿利森曾就日軍暴行向日本駐南京使館表達抗議,但並未被理睬[10]。
「阿利森事件」
[編輯]印尼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註腳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陸束屏(2018年),第4頁
- ^ 盧彥名(2016年),第3頁
- ^ 3.0 3.1 3.2 3.3 3.4 3.5 陸束屏(2018年),第5頁
- ^ 4.0 4.1 4.2 陸束屏(2013年),第104頁
- ^ 盧彥名(2016年),第22頁
- ^ 6.0 6.1 盧彥名(2016年),第36頁
- ^ 盧彥名(2016年),第34-35頁
- ^ 盧彥名(2016年),第42頁
- ^ 盧彥名(2016年),第54頁
- ^ 盧彥名(2016年),第56頁
參考
[編輯]- 陸束屏. 忍辱负重的使命 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 南京: 鳳凰出版社. 2018. ISBN 978-7-214-2297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