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
牯岭,原稱牯牛嶺,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郊庐山风景区的中心,是一座海拔1167米的公园式的美丽繁荣的独特的“云中山城”,包括环绕牯岭的东谷和西谷。牯岭镇面积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在地。
云中山城
[编辑]牯岭的街区经过严格的规划,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溪水潺潺,绿树成荫,遮天蔽日。上千栋欧美各种风格的别墅、教堂、宾馆、饭店,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绿叶丛中。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号称东方瑞士。 过度的开发,已经使牯岭不堪重负。
繁华的正街
[编辑]弧形的半面街道牯岭正街上,各种商店、酒楼舞厅鳞次栉比,夜间灯火通明,霓红闪烁,游人如过江之鲫。宛如山下的繁华都市。中段的街心公园,恰临剪刀峡豁口,是清晨看日出、白天凭栏远眺长江或观赏云海,入夜欣赏牯岭、九江上下两城万家灯火的绝佳去处。
历史
[编辑]开发以前
[编辑]牯岭和芦林一带原是明代的禁山。1411年永乐皇帝勅封天池寺,这一代都在禁区之内,严禁采樵放牧。因此原本森林覆盖率较高。
西方教士的開發
[编辑]1886年,英国循道会传教士李德立(1864年-1939年)上庐山,看中了这里的凉爽气候,打算在牯牛岭长冲(东谷)租地建别墅,招徕外侨上山避暑。1895年,李德立从中国官府得到租契,开始把这里逐步开发为避暑胜地。并根据英文cooling(清凉)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这块避暑地由董事会和类似租界工部局的牯岭公司房根据《牯岭约法》进行行政管理。编号出售土地,征收捐税,派设警察,进行市政建设。在此配合地形和水系规划建设了纵横交错的道路,设立路灯,沿河滩种植了上万株树木,规定每号3.7亩的土地只准盖一幢别墅,保证建筑密度控制在15%以下。形成溪水潺潺,绿树成荫,一派田园城市风格的风景优美的居住环境。1904年又签订了推广租地合约。此后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以及中国各界人士,竞相到牯岭兴建避暑别墅,到1928年别墅总数达712栋。其中属于外国人的有518栋,属于中国人的有194栋。宛如万国建筑博物馆。每年夏天,从长江流域各省来山上避暑的外国人越2000人,其中仅英美两国传教士就有1000多人,常住人口也有约1000人。
在同一时期均由西方传教士开发的中国几大避暑胜地中,以江西牯岭的规模最大。其次是河北北戴河、浙江武康(今属德清)莫干山和河南信阳鸡公山。规模较小的还有福建福州郊外的鼓岭(英文:Kuliang)等。
道路
[编辑]- 河东路
- 河西路
- 中路
- 上中路
- Edinburgh Rd (爱丁堡路),今中一路
- Auditorium Rd(演 厅 路),今中二路
- Epworth Rd(爱普华氏路),今中三路
- Cambridge Rd(剑 桥 路),今中四路
- Oxford Rd(牛津 路),今中五路
- Northfield Rd(罗斯菲尔路),今中六路
- Harvard Rd(哈佛路),今中七路
- Yale Rd(雅礼路),今中八路
- Cardiff Rd(克地弗路),今中九路
- Pennsylvania Rd(宾夕法尼亚路),今中十路
- Azalea Rd(脂红路)
- Hankow Gorge Rd(汉口峡路)
- Berlin Rd(柏林路),今柏树路
交收
[编辑]1935年12月30日,中英就交收牯岭避暑地达成协议。1936年元旦,中国政府正式接收这一避暑地。
用胡适的话说:“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三)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1]
芦林
[编辑]东谷南面不远处的芦林避暑地由俄国东正教会开辟,规模较小。1919年租给汉口俄租界。1924年连同汉口俄租界一起被湖北省政府接收。1929年转归江西省庐山管理局。1955年拦水形成一个风景优美的水库(芦林湖)。芦林一号是1961年建造的毛泽东别墅。现在是庐山博物馆。
夏都
[编辑]名人别墅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庐山游记》,载《胡适文存三集》,载胡适. 胡适文集.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38. ISBN 978730103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