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考古學
外觀
考古學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4/Terracottaarmyxx.jpg/242px-Terracottaarmyxx.jpg)
考古學是一門通過對包括建築、遺物、生物遺留、文化景觀、現象等在內的物質遺存和環境數據的復原、整理、分析和介紹,來研究人類文化的科學。
考古學具有各種不同的目標,從解釋人類文化起源發展,到了解文化歷史記錄文化演變,再到研究人類的行為和生態,從史前社會到有文字的歷史社會等等。考古學家也關注運用於該學科的研究方法。遺址調查、發掘、以及最後對所收集資料的分析、保護,這些都是重要的考古過程,以便更了解人類的過去。就宏觀的視野來看,考古學仰賴跨學科分析,學科上的協助來自人類學、歷史學、遺傳學、演化生物學、生物科技、藝術史、古典學、民族學、地理學、 地質學、 語言學、物理學、資訊科學、化學、統計學、古生態學、古動物學、古生物學、古民族植物學與古植物學。
精選條目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0/%E7%A7%A6%E5%A7%8B%E7%9A%87%E5%B8%9D%E9%99%B5%E9%99%AA%E8%91%AC%E5%85%B5%E9%A6%AC%E4%BF%91%E4%B8%80%E8%99%9F%E5%9D%91%C2%B7%E5%85%B5%E9%A6%AC%E4%BF%91%E4%B8%80%E8%99%9F%E5%9D%91%C2%B7%E8%A5%BF%E5%AE%89%E8%87%A8%E6%BD%BC%C2%B7%EF%BC%88%E6%AD%A3%E9%9D%A2%EF%BC%89.jpg/120px-%E7%A7%A6%E5%A7%8B%E7%9A%87%E5%B8%9D%E9%99%B5%E9%99%AA%E8%91%AC%E5%85%B5%E9%A6%AC%E4%BF%91%E4%B8%80%E8%99%9F%E5%9D%91%C2%B7%E5%85%B5%E9%A6%AC%E4%BF%91%E4%B8%80%E8%99%9F%E5%9D%91%C2%B7%E8%A5%BF%E5%AE%89%E8%87%A8%E6%BD%BC%C2%B7%EF%BC%88%E6%AD%A3%E9%9D%A2%EF%BC%89.jpg)
兵馬俑,又稱秦始皇兵馬俑、秦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5公里的西陽村。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墓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完成。
據目前的考證,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955.5米處,普遍認為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墓有機組成部分。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精選傳記
條目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