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社會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社會主題

社會網絡分析圖

社會網絡

社會一詞並沒有太正式明確的定義,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構建而成的群體,占據一定的空間,具有其獨特的文化風俗習慣。由於社會通常被認為是人類所組成的,所以社會和人類社會一般具有相同的含意。在科學研究和科幻小說等等裡面,有時亦可作「外星人社會」。狹義的社會,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體人類活動聚居的範圍,例如是:城市、聚居點等等;廣義的社會則可以指一個國家、一個大範圍地區或一個文化圈,例如是英國社會東方社會東南亞西方世界,均可作為社會的廣義解釋,也可以引申為他們的文化習俗。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叫做社會學
查看更多...


典範條目

三隻熊
童話是一種小說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通常是寫給小孩子的,文字通俗,像兒童說話一樣。一般童話裡有很多超自然人物,像會說話的動物精靈仙子巨人巫婆等。在現代西方文學的寫作方法中,「童話故事的結局」(fairy tale ending)通常指的也是快樂的結局,就像大多童話故事中公主王子一般。

在許多文化中,惡魔巫婆等常被認為是存在於真實世界中的,這時童話就可能變成傳說,如此一來說故事和聽故事的人也會更覺得故事是一段史實。但是和傳說與史詩有所區別的是,童話故事往往會在故事內容中多加入一些對實際人、事、物未必是真實的描述以增強故事性。通常故事的起頭都會用「很久很久以前……」來開始對整個故事的描述,而非真實事件所發生的時間。


特色圖片

瓊·拜亞
瓊·拜亞
Credit: Rowland Scherman, USIA

美國民間歌手瓊·拜亞巴布·狄倫於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舉行的向華盛頓進軍音樂會上演唱二重奏。兩人當時都是新人,迪倫剛剛發行了他的第二張專輯《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特色人物

艾米琳·潘克斯特
艾米琳·潘克斯特(英語:Emmeline Pankhurst,原姓戈頓Goulden),1858年7月15日-1928年6月14日)是一位英國活躍政治家和幫助英國女性贏得投票權的婦女參政運動的領導者。入選《時代》雜誌1999年評選的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人物,評選說明是:「她塑造了我們這個時代女性的想法,她使社會進入一個新的模式,這可能已沒有回頭路。」("she shaped an idea of women for our time; she shook society into a new pattern from which there could be no going back.")她的激進策略曾經廣受批評,但她的工作確實是實現英國婦女參政權的一個關鍵因素。2002年,她入選英國廣播公司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排名第27位。1858年潘克斯特生於曼徹斯特。1928年6月14日逝世,享年69歲。

分類

維基專題

相關專題
什麼是維基專題?

相關主題

網絡資源

其他主題

維基媒體計劃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