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網際網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網際網路主題

網際網路(英語:Internet),又稱互聯網,或音譯因特網英特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絡。這種將電腦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網際網路,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網際網路並不等同全球資訊網,全球資訊網只是一建基於超文字相互鏈結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網際網路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

單獨提起網際網路,一般都是網際網路或接入其中的某網路,有時將其簡稱為網路the Net)。對網際網路的使用通常稱之為「上網」、「衝浪」(web surfing)、「瀏覽」或「漫遊」,而使用網際網路的人則稱之為網友或是網友

典範條目


網際網路的主要前身為阿帕網1974年美國國防部國防前沿研究專案署(ARPA)的羅伯特·卡恩史丹福大學文頓·瑟夫開發了TCP/IP協定,定義了在電腦網路之間傳送資訊的方法。1983年1月1日,ARPA網將其網路核心協定由網路控制程式(NCP,Network Control Program)改變為TCP/IP協定。ARPA網使用的技術(如TCP/IP協定)成為了以後網際網路的核心。它採納的Request for Comments(RFC)過程,一直是發展網際網路協定與標準所使用的機制,至今仍然發揮著作用。

除ARPA網之外,早期的電腦網路還有UUCPUsenetBitnetCSNET和多種商用X.25網路等。

更多關於「網際網路歷史」……


特色圖片

作者:SColombo

Leet(L337, 3L337, 31337, leetspeak, eleet, Leetors, L3370rz或1337),又稱駭客語,是指一種發源於歐美地區的BBS線上遊戲駭客社群所使用的文字書寫方式。通常是把拉丁字母轉變成數字或是特殊符號,例如E寫成3、A寫成@等。或是將單字寫成同音的字母數字,如to寫成2、for寫成4等等。

更多關於Leet……

維基專題

WikiProjects


網際網路分類網際網路專題 (WikiProject Internet)

有關主題

什麼是維基專題?

歡迎參與

特色人物

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布林(英語:Sergey Mikhaylovich Brin,俄語: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рин,1973年8月21日-)是一位蘇聯出生的美國猶太裔電腦工程師企業家,並與拉里·佩奇合作建立以搜尋引擎和線上廣告技術聞名、世界最大的網路公司Google

布林出生在蘇聯,大約在6歲時與父母移居至美國,之後於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上學,並沿著其祖父與父親的腳步學習數學,同時雙修了電腦科學。畢業後,謝爾蓋進入史丹佛大學。不過,布林在史丹佛攻讀博士期間選擇了休學,與在史丹佛結識了拉里·佩奇。兩人開始使用宿舍裡廉價的主機,應用布林所設計的資料探勘系統為基礎,試圖編寫出一個卓越的搜尋引擎。隨著這項計劃越來越有成功的可能性,兩人遂先暫停其在史丹佛的大學學業,在從蘇珊·沃西基(後成為Google進階副總裁)借來的車庫裡持續發展Google

你知道嗎


基本話題

分類

特色內容

典範條目

優良條目

特色圖片


主要話題

相關主題

其他主題

電腦和資訊科技工作列

專頁電腦和資訊科技專題首頁軟體專題首頁蘋果公司專題首頁 電腦和資訊科技主題首頁 自由軟體主題
微軟主題 蘋果公司主題 Google主題 Android主題
訊息公告欄及論壇條目分類小作品統計

維基媒體計劃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取得更多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