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文 (1899年)
王洪文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899年12月22日 大清湖北省武昌府興國州吉口裡九門街(今屬咸寧市通山縣大畈鎮高坑村[1]) |
逝世 | 1932年11月中旬 (32歲)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鄂東南道通山縣(今屬咸寧市通山縣慈口鄉磻溪村大竹園) |
別名 | 王義寶、王重達 |
民族 | 漢族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王洪文(1899年12月22日—1932年11月中旬),原名義寶,字重達,湖北通山人,中國共產黨早期人物,曾任通山縣蘇維埃主席。[2]
生平
[編輯]1899年12月22日,王洪文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僅讀過一年書,少時曾為地主家做長工。1927年,王洪文加入通山縣農會,積極參與抗租抗債鬥爭。同年,王洪文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夜襲反共團」的行動中立下戰功。1929年後,王洪文先後擔任九門鄉蘇維埃主席與板橋區蘇維埃主席,並在1930年組織區赤衛隊、鄉赤衛隊與少先隊參與紅五縱隊發起的「年關鬥爭」與「三一八」武裝大示威。[2][3]
1930年3月下旬,通山縣第一次工農兵蘇維埃大會在大畈東北的白泥譚家祠堂召開,王洪文擔任通山縣蘇維埃副主席。[4]1931年8月中旬,通山縣第二次工農兵蘇維埃大會同樣在白泥譚家祠堂召開,王洪文全票當選為通山縣蘇維埃主席[5]。任內,王洪文領導該縣的反圍剿行動,組織當地鄉鎮推行土地改革政策、發展工農業、開展蘇區貿易、並建設87所初級列寧小學,供2806名工農子弟就讀。此外,王洪文還將自己的兩個弟弟送入中國工農紅軍服役。[2][3]
1932年秋夏之交,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對湘鄂贛蘇區發動圍剿戰爭,大畈被敵軍攻占。王洪文便將通山縣蘇維埃政府遷至黃沙孟壠村,之後又奉命到沙店村高台,參加了由鄂東南道委召開的幹部緊急會議。會後,王洪文率領紅軍戰士抵達慈口鄉,將鄂東工農兵銀行大井制幣廠的設備與貨幣都轉移到偏僻的崖洞內。1932年11月中旬,王洪文在慈口鄉大竹園的一間茅屋[6],召集下泉、南山等村的黨支部負責人開會。不料會場被敵軍包圍,王洪文便下令參會者從茅屋後的地洞轉移,然後帶著兩位紅軍戰士阻擊敵軍。30分鐘後,兩位紅軍戰士犧牲,王洪文亦在戰鬥中身負重傷。他將最後一顆子彈射向一位反共團分隊長,致使其負傷。為了報復,敵軍縱火燃燒了茅屋,王洪文因而被活活燒死,終年三十二歲。[2][3]
軼事
[編輯]王洪文曾在清晨為譚民治(陽新縣農協領導人)的母親明大娘下田幹活,明大娘知道此事後,拿出原本打算給留著孵小雞的雞蛋,將其煮給田邊幹活的王洪文吃。王洪文含淚吃完雞蛋後,囑託妻子將家裡養的八隻小雞送給明大娘。[3]
參考來源
[編輯]- ^ 吳世湖. 史志专家看咸宁 ——咸宁市史志研究中心组织史志专家集中调研侧记. 掌上咸寧. 2025-01-07.
- ^ 2.0 2.1 2.2 2.3 湖北省民政廳 (編). 湖北英烈辞典.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7-04: 32. ISBN 7-216-02047-2.
- ^ 3.0 3.1 3.2 3.3 第十六部分:建国前通山籍著名烈士. 通山縣檔案館. 2022-11-23.
- ^ 鄧永斌 (編). 通山之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11: 174. ISBN 7-216-03544-5.
- ^ 通山縣老區建設促進會 (編). 通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新華出版社. 2021-05: 321、362. ISBN 978-7-5166-5676-1.
- ^ 徐賜甲. 走进红色白泥. 湖北老區網. 通山縣老促會. 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