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洪文 (1899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洪文
性别
出生1899年12月22日
大清湖北省武昌府興國州吉口里九门街(今属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高坑村[1]
逝世1932年11月中旬 (32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鄂东南道通山县(今属咸宁市通山县慈口乡磻溪村大竹园)
别名王义宝、王重达
民族汉族
政党中国共产党

王洪文(1899年12月22日—1932年11月中旬),原名义宝,字重达,湖北通山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人物,曾任通山县苏维埃主席。[2]

生平

[编辑]

1899年12月22日,王洪文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仅读过一年书,少时曾为地主家做长工。1927年,王洪文加入通山县农会,积极参与抗租抗债斗争。同年,王洪文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夜袭反共团”的行动中立下战功。1929年后,王洪文先后担任九门乡苏维埃主席与板桥区苏维埃主席,并在1930年组织区赤卫队、乡赤卫队与少先队参与红五纵队发起的“年关斗争”与“三一八”武装大示威。[2][3]

1930年3月下旬,通山县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大会在大畈东北的白泥谭家祠堂召开,王洪文担任通山县苏维埃副主席。[4]1931年8月中旬,通山县第二次工农兵苏维埃大会同样在白泥谭家祠堂召开,王洪文全票当选为通山县苏维埃主席[5]。任内,王洪文领导该县的反围剿行动,组织当地乡镇推行土地改革政策、发展工农业、开展苏区贸易、并建设87所初级列宁小学,供2806名工农子弟就读。此外,王洪文还将自己的两个弟弟送入中国工农红军服役。[2][3]

1932年秋夏之交,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对湘鄂赣苏区发动围剿战争,大畈被敌军攻占。王洪文便将通山县苏维埃政府迁至黄沙孟垅村,之后又奉命到沙店村高台,参加了由鄂东南道委召开的干部紧急会议。会后,王洪文率领红军战士抵达慈口乡,将鄂东工农兵银行大井制币厂的设备与货币都转移到偏僻的崖洞内。1932年11月中旬,王洪文在慈口乡大竹园的一间茅屋[6],召集下泉、南山等村的党支部负责人开会。不料会场被敌军包围,王洪文便下令参会者从茅屋后的地洞转移,然后带着两位红军战士阻击敌军。30分钟后,两位红军战士牺牲,王洪文亦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他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一位反共团分队长,致使其负伤。为了报复,敌军纵火燃烧了茅屋,王洪文因而被活活烧死,终年三十二岁。[2][3]

轶事

[编辑]

王洪文曾在清晨为谭民治(阳新县农协领导人)的母亲明大娘下田干活,明大娘知道此事后,拿出原本打算给留着孵小鸡的鸡蛋,将其煮给田边干活的王洪文吃。王洪文含泪吃完鸡蛋后,嘱托妻子将家里养的八只小鸡送给明大娘。[3]

参考来源

[编辑]
  1. ^ 吴世湖. 史志专家看咸宁 ——咸宁市史志研究中心组织史志专家集中调研侧记. 掌上咸宁. 2025-01-07. 
  2. ^ 2.0 2.1 2.2 2.3 湖北省民政厅 (编). 湖北英烈辞典.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7-04: 32. ISBN 7-216-02047-2. 
  3. ^ 3.0 3.1 3.2 3.3 第十六部分:建国前通山籍著名烈士. 通山县档案馆. 2022-11-23. 
  4. ^ 邓永斌 (编). 通山之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11: 174. ISBN 7-216-03544-5. 
  5. ^ 通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编). 通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新华出版社. 2021-05: 321、362. ISBN 978-7-5166-5676-1. 
  6. ^ 徐赐甲. 走进红色白泥. 湖北老区网. 通山县老促会. 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