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队第24师
党卫队第24“喀斯特猎手”武装山地师 | |
---|---|
24. Waffen-Gebirgs-(Karstjäger-)Division der SS | |
![]() 1944年,党卫队第24师于斯洛文尼亚军训 | |
存在时期 | 1944年7月18日—1945年5月9日 |
国家或地区 | ![]() |
效忠于 | ![]() |
部门 | ![]() |
种类 | 山地猎兵 |
功能 | 反游击行动 |
规模 | 师(实际未超过旅级兵力) |
直属 | ![]() |
别称 | 喀斯特猎手(Karstjäger) |
格言 | 吾之荣耀即忠诚 |
参与战役 |
|
标识 | |
师徽章[a] | ![]() |
党卫队第24“喀斯特猎手”武装山地师(德语:24. Waffen-Gebirgs-(Karstjäger-)Division der SS)是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中的一支部队,属山地猎兵师。武装党卫队作为纳粹党的军事组织,在二战期间受德国国防军指挥,但未被正式纳入国防军建制。战后纽伦堡审判中,武装党卫队因战争罪行及反人类罪行而被定为犯罪组织。该师被命名为“喀斯特猎手”,为武装党卫队下辖38个师之一。成立于1944年7月18日,由党卫军喀斯特防卫志愿营组建,实际兵力未达编制上限,随后缩编为党卫军“喀斯特猎手”山地旅。该单位在其营、师及旅级单位期间,主要参与卡斯特高原地区的反游击战,地区横跨南斯拉夫、意大利及奥地利边境,其山区地形需倚赖专业山地部队及装备。
该部队前身于1942年以连级单位成立,主要成员来自南斯拉夫及意大利南提洛省的德意志人。主要负责反游击作战,但在意大利投降后,参与前往塔尔维西奥解除意大利武装,及保护意大利境内德意志族群的行动。此外,其在战争末期成功确保奥地利山口畅通,使德军得以顺利撤离巴尔干半岛并向英军投降。残余部队于1945年5月9日向英国第6装甲师投降,为后期投降的德军残余部队。意大利与德国联合研究显示,该部队在意大利投降至战争结束期间,犯下23起战争罪行,造成277人死亡。
历史
[编辑]起源
[编辑]1942年中期,武装党卫军组建了连级规模的部队,旨在意大利、奥地利和南斯拉夫交界处崎岖的高山地区(即喀斯特高原)执行反游击作战。[1]党卫军旗队领袖汉斯·布兰德(Hans Brand),地质学家兼洞穴学家,提出了组建该部队的建议。[2]部队于1942年7月10日,在地达豪党卫队训练中心成立,成员来自党卫队第23师的后勤补充营。[3]
1942年11月扩编至约500人的营级规模,称为党卫军“自由喀斯特防卫营”。[4]该营队于1943年上半年在奥地利接受训练。[1]人员主要从南斯拉夫德意志人和意大利南提洛人中招募,[5]军官干部则来自党卫军地质部队。[2]党卫军地质集团军(SS-Wehrgeologenkorps)于1941年4月成立,主要由工程师和地质学家组成。负责勘察洞穴和天然障碍,并确定越野地形是否适合坦克通行。[6]另负责寻找淡水水源。[7]1943年9月卡西比尔停战协定签订后,该营任务为解除塔尔维西奥周边的意大利武装,其邻近三国边界。后续转为保护当地德意志人。1943年10月至1944年6月,该部队驻扎于意大利格拉迪斯卡迪松佐,并参与了的里雅斯特、乌迪内和伊斯特里亚半岛地区的反游击行动。[1]10月10日,该营的部队在普雷迪尔山口遭到伏击,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隔日,该营烧毁斯特尔梅茨纳普雷德卢村,并杀害了16名男子以示报复。截至1943年10月19日,该营在博韦茨(弗利奇)村附近的一系列交战中,共阵亡18人、45人受伤。同时缴获了两门意大利75毫米山炮,增强了部队火力。[8]
1943年10月底和11月,该营参与了扎加和科巴里德周边的反游击行动,包括“屋檐”行动(Traufe)。[8]11月底,该营被分发至意大利党卫队和警察领袖、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卡尔·沃尔夫的指挥下,执行相关任务。[9]1944年2月,该营执行了“拉特”行动(Operation Ratte),期间烧毁科门和布拉尼克村,并将两村居民拘禁在劳动营中。1944年初,布兰特建议招募斯洛文尼亚民族主义者加入该营,但遭到党卫军总部的拒绝,担忧此政策会导致该部队被南斯拉夫游击队渗透。据估计,当时约有2万名共产党游击队员在戈里齐亚地区活动。该营于1944年3月参与多项行动,包括“柏树”(Zypresse)、“紫罗兰”(Märzveilchen)、“鼹鼠”(Maulwurf)及“淡蓝”(Hellblau)行动,造成大量游击队员伤亡,并处决了被俘的游击队员。3月和4月,该营展开为期12天的“水仙花”(Osterglocke)行动,随后在5月底展开了“藤蔓”(Liane)行动,及从5月7日至7月16日持续实行的“安妮玛丽”(Annemarie)行动。[10]
1944年6月,该营巡逻队于弗留利地区奇维达莱附近执行任务期间失踪,两日后发现全体队员赤身裸体,头颅遭割下并插于刺刀之上。[8]该部队以其在反游击战中的表现而闻名[2],并在反游击作战期间,扩充兵力至约1000人。[1]
扩编
[编辑]1944年7月18日,党卫军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下令将该营扩编为师级规模,但其授权兵力仅为6600人。隶属于亚德里亚滨海战区的党卫队集团领袖和警察领袖、党卫军少将奥迪洛·格洛博奇尼克的第24武装党卫军山地师“喀斯特猎手”应运而生。“喀斯特猎手”的名称源自“喀斯特”(Karst),即行动区域,及“猎手”(Jäger),德军轻步兵的军事术语。该师应由两个山地步兵团组成,配备炮兵团、侦察营、坦克猎兵(反坦克)营和工兵营,及后勤补给部队。[11]装甲部队配备了14辆缴获的意大利P-40坦克,但坦克性能不佳,仅半数可以正常使用。[12]1944年8月,兵力不足的党卫队第24师在第188山地师的指挥下参与“达赫施泰因”行动。[13]1944年8月至11月期间,该师持续于同地区执行反游击任务,但兵力仅3000人,不到其授权编制的半数兵力。由于无法招募到足够的士兵,该师于12月被缩编为旅。[14]
1944年末和1945年初,武装党卫军山地(喀斯特猎兵)旅最初部署于尤利安山,与英国支援的游击队作战,随后转移至里雅斯特周边沿海地区及马拉诺潟湖地区。鉴于存在被盟军切断后路之风险,该旅旋即返回尤利安山。必须经过塔利亚门托河,从奥索波和弗留利地区杰莫纳之间的战场通过。1945年4月底,该旅于尤利安山南部边缘与英军和新西兰军队交战。[15]其支援连从波腾施泰因的训练中心派往奇维达莱,在一个坦克连的协助下,使用坦克击毁了部分英军坦克。[16]在战争的最后几周,该旅隶属于由党卫军准将海因茨·哈梅尔(Heinz Harmel)指挥的战斗群,该战斗群奉命保持南斯拉夫和奥地利之间的卡拉万克斯山口畅通。使德军从南斯拉夫撤退,以便向英军而不是南斯拉夫部队投降。该战斗群成功完成了最后的任务,并且是后期投降的德军残余部队,于1945年5月9日向英国第6装甲师投降。[1]
战后纽伦堡审判,武装党卫队因战争罪行及反人类罪行而被定为犯罪组织,包括杀害战俘和在占领国犯下的暴行。[17]判决不含被征召入伍的,且没有犯下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的党卫军成员。[18]
战斗序列
[编辑]该师的最终战斗序列如下:[11]

- 武装党卫队第59山地猎兵团(三个营)
- 武装党卫队第60山地猎兵团(三个营)
- 党卫队第24山地炮兵团(四个营)
- 党卫队第24侦察营
- 党卫队第24坦克猎兵营(反坦克营)
- 党卫队第24工兵营
- 党卫队第24山地通信营
- 党卫队第24后备营
该师编制涵括后勤补给单位。实际仅组建第59山地猎兵团、第24山地炮兵团的一支营队、第24工兵营的一支连队及该师装甲连之半数兵力。[14]
战争罪
[编辑]意大利和德国联合研究表明,该师于卡西比尔停战协定和二战结束期间,在意大利犯下了23起战争罪行,造成277人死亡。其中规模最大的屠杀事件如下:[19]
- 纳蒂索内河谷大屠杀:事件发生于奇维达莱德尔弗留利的师部营房,共有113人遇害,确切日期尚未查明。
- 1944年7月21日,帕卢扎附近的马尔加普拉莫西村(Malga Pramosio),共27人被杀,为对意大利游击队袭击的报复行动。
- 1944年8月25日,尼米斯附近的托尔拉诺村(Torlano),共33人被杀,为对游击队袭击的报复行动。
- 1945年4月28-29日间,切维尼亚诺-德尔弗留利和泰尔佐达奎莱亚间,共21名男性人质被杀,同为对游击队袭击的报复行动。
- 1945年5月2日,在特拉萨吉斯附近的阿瓦西尼斯村(Avasinis),共51人被杀。
指挥官
[编辑]据历史学家戈登·威廉姆森记载,曾有三位武装党卫队军官先后指挥该师及其前身旅级单位:[1][b]
- 党卫队上级突击队大队领袖-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944年12月)
- 党卫队突击队大队领袖-维尔纳·哈恩(Werner Hahn,1944年12月—1945年2月)
- 党卫队上级领袖-阿道夫·瓦格纳(Adolf Wagner,1945年2月—5月)
徽章
[编辑]该师车辆标志使用风格化的卢恩字母,左右各有个箭头。[20][14]实际佩戴党卫队的神秘符文领章,并无配发及穿戴自身制作的领章。[21]
参见
[编辑]注脚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列表
- ^ 1.0 1.1 1.2 1.3 1.4 1.5 Williamson(2004年),第4页
- ^ 2.0 2.1 2.2 Blood(2006年),第263页
- ^ Kaltenegger(2008年),第81页
- ^ Kaltenegger(2008年),第84页
- ^ Bishop & Williams(2003年),第72页
- ^ Häusler & Willig(2000年),第154页
- ^ Blood(2006年),第57页
- ^ 8.0 8.1 8.2 Kaltenegger(2008年),第348页
- ^ Kaltenegger(2008年),第348–349页
- ^ Kaltenegger(2008年),第349页
- ^ 11.0 11.1 Kaltenegger(2008年),第85–86页
- ^ Cappellano & Battistelli(2012年)
- ^ Kaltenegger(2008年),第349–350页
- ^ 14.0 14.1 14.2 14.3 Kaltenegger(2008年),第86页
- ^ Kaltenegger(2008年),第353–354页
- ^ Kaltenegger(2008年),第354页
- ^ Stein(1984年),第250–251页
- ^ Ginsburgs & Kudriavtsev(1990年),第244页
- ^ Atlas of Nazi and Fascist Massacres in Italy(2018年)
- ^ Keegan(1970年),第139页
- ^ Williamson(2004年),第5页
- 来源列表
- 24. Waffen Gebirgs Karstjäger Division der SS Karstwehr Bataillon [24th Waffen Mountain Karstjäger Division of the SS Karstwehr Battalion]. Atlas of Nazi and Fascist Massacres in Italy. [2018-09-20] (德语).
- Bishop, Chris; Williams, Michael. SS: Hell on the Western Front. Saint Paul, Minnesota: MBI Publishing. 2003. ISBN 978-0-7603-1402-9 (英语).
- Bishop, Chris. SS Hitler's Foreign Divisions: Foreign Volunteers in the Waffen-SS 1940–45. London: Amber Books. 2012. ISBN 978-1-908273-99-4 (英语).
- Blood, Philip W. Hitler's Bandit Hunters: The SS and the Nazi Occupation of Europe. Washington, D.C.: Potomac Books. 2006. ISBN 978-1-59797-445-5 (英语).
- Cappellano, Filippo; Battistelli, Pier Paolo. Medium Tanks in German Service. Italian Medium Tanks: 1939–45. Oxford, Oxfordshire: Osprey. 2012. ISBN 978-1-84908-775-9 (英语).
- Ginsburgs, George; Kudriavtsev, Vladimir Nikolaevich. The Nuremberg Trial and International Law. Dordrecht, Netherlands: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0. ISBN 0-7923-0798-4 (英语).
- Häusler, Hermann; Willig, Dierk.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Geology in the German Wehrmacht 1939–45. Rose, Edward P.F.; Nathanail, C. Paul (编). Geology and Warfare: Examples of the Influence of Terrain and Geologists on Military Operations. Bath, Somerset: Geological Society. 2000: 141–158. ISBN 978-1-86239-065-2 (英语).
- Kaltenegger, Roland. Totenkopf und Edelweiss: General Artur Phleps und die südosteuropäischen Gebirgsverbände der Waffen-SS im Partisanenkampf auf dem Balkan 1942–1945 [Skull and Edelweiss: General Artur Phleps and the Southeastern European Mountain Units of the Waffen-SS in Combat against Partisans in the Balkans 1942–1945]. Graz, Austria: Ares Verlag. 2008. ISBN 978-3-902475-57-2 (德语).
- Keegan, John. Waffen SS: The Asphalt Soldiers. London: Pan/Ballantine. 1970. ISBN 978-0-345-09768-2 (英语).
- Littlejohn, David. Foreign Legions of the Third Reich. 3 – Albania, Czechoslovakia, Greece, Hungary and Yugoslavia. San Jose, California: R. James Bender Publishing. 1994. ISBN 0-912138-29-7 (英语).
- Stein, George H. The Waffen SS: Hitler's Elite Guard at War, 1939–45
.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4. ISBN 978-0-8014-9275-4 (英语).
- Williamson, Gordon. The Waffen SS (4): 24. to 38. Divisions, & Volunteer Legions. Oxford, Oxfordshire: Osprey. 2004. ISBN 978-1-84176-592-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