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堆遗址
外观
28°02′14″N 115°19′41″E / 28.03722°N 115.32806°E
樊城堆遗址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江西省樟树市 |
分类 | 古遗址 |
时代 | 新石器时代 |
编号 | 第六批第99项 |
认定时间 | 2006年5月25日 |
樊城堆遗址位于中国江西省樟树市刘公庙镇庙下村东侧,地处赣江二级支流雌溪上游。樊城堆遗址位在拾年山遗址东约23公里处。蒙河在拾年山遗址南边流经,该河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汇入赣江的支流——袁水,而樊城堆遗址附近的两条河流与萧江联系,最终也汇入赣江。地下有盐矿。[1]
樊城堆遗址于1975年被发现,1977年、1978年、1980年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遗址为土墩型遗址,高出旁边田地1~3米,南北长124米,东西宽100米,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3]。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发掘简界
[编辑]樊城堆遗址是典型赣中地区青铜时期遗址,其文化堆积可分七层,第一层为耕土层,厚:30公分左右。第二层为吴城文化遗存;第三至第七层遗存的文化类型已被命名为樊城堆文化。遗址没有做过测年,但依其与拾年山遗址比较,樊成堆文化遗存相当于拾年山遗址第三期文化层,所以年代为距今约4300~3700年;二层应为距今3700~3000年。[3][4]
出土遗迹有发现制陶窑址、房屋建筑、灰坑、墓葬。墓葬以典型拾年山文化和樊城堆文化为主,另发现一座与石家河文化相似的瓮棺墓。
出土的遗物有石斧、石铲等生产工具,杯、碗、罐袋足鬶等生活用具。4-5层少量发现的硬陶证明该遗址下层文化已属于青铜时代。墓葬里泥质黑皮陶较多;遗址出土很多夹砂陶浅盘形鼎,几位学者认为这是本地特用的晒盐工具。[5][4][6]
参考文献
[编辑]- ^ 樟树市博物馆对环境界介绍资料
- ^ 国家文物局 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Ⅴ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437. ISBN 978-7-5010-2446-9.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國考古學中碳十四年代數據集(1965-1991). 文物出版社. 1992: 129.
- ^ 4.0 4.1 沈江. 拾年山遺址研究——兼談拾年山與樊城堆文化的關係.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 2016.
- ^ 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清江县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清江樊城堆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2. : 20–40 [2016-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 ^ 郭静云. 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