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哈恩 (北莱茵-西发里亚)

坐标51°10′N 7°00′E / 51.167°N 7.000°E / 51.167; 7.000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恩
城市
哈恩市政府
哈恩市政府
哈恩 旗帜
旗帜
哈恩 徽章
徽章
哈恩 (北莱茵-西发里亚)位于
哈恩 在德国的位置
哈恩
哈恩
哈恩 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位置
哈恩
哈恩
坐标:51°10′N 7°00′E / 51.167°N 7.000°E / 51.167; 7.000
国家 德国
联邦州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行政区杜塞尔多夫
梅特曼郡
分区2
政府
 • 市长Dr. Bettina Warnecke[1]
面积
 • 总计24.22 平方公里(9.35 平方英里)
海拔160 米(520 英尺)
人口(2023-12-31)[2]
 • 总计30,558人
 • 密度1,262人/平方公里(3,268人/平方英里)
时区CETUTC+01:00
 • 夏时制CESTUTC+02:00
邮政编码42781
电话区号02129, 02104
车辆号牌ME
网站www.haan.de

哈恩德语:Haan)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梅特曼县的城镇。它位于贝吉舍斯兰的西部,距伍珀塔尔西南12公里、杜塞尔多夫以东20公里。

历史

[编辑]
哈恩的市集

哈恩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现今哈恩市中心在当时就有人居住,并有防御土堤、木栅栏和树篱等建筑存在。因此,Haan这个名称可能源自Hagen,其语言演变类似于grove(小树林)。

自公元718年起,哈恩靠近萨克森法兰克边境,该边界位于今日的松博恩(Sonnborn)与埃尔伯费尔德英语Elberfeld,两地皆位于现今的伍珀塔尔。由于现今皇帝大街(Kaiserstraße)是法兰克军队向东进军的路线,因此在哈恩设立了一个行商系统英语Sutler供应士兵补给。

中世纪盛期早期前,哈恩就已和希尔登同属科隆教区,即使后来贝格伯国成立,哈恩最初也是该领土内的飞地。大约在公元850年,于旧教堂广场上建造了一座前罗马式教堂,并于935年由科隆大主教威希弗里德德语Wichfrid祝圣。当时,该教堂仍隶属于希尔登的主教堂。

1386年,从希尔登经哈恩至埃尔伯费尔德的道路(即今日的德国联邦公路228号)首次在文献中记载。哈恩在20世纪前发展蓬勃的磨坊业与织布业,分别可追溯至1589年和1724年。

在16世纪中后期,哈恩的教会受宗教改革影响而成为福音派

直至1806 年,哈恩、上格鲁腾和格鲁腾英语Gruiten都属于贝格伯国索林根区,埃尔斯沙伊德则属于梅特曼区。1808年,哈恩、埃尔舍德、米尔拉特(今埃尔克拉特)、格鲁腾、舍勒(Schöller)和与松博恩等城镇均归于法国统治,并合并为“哈恩市镇”(Mairie Haan)。1815年,该市镇被划归普鲁士转由普鲁士统治,并改制为普鲁士的市政办事处(Bürgermeisterei)。 当时,哈恩的市政办事处包括七个特定的户籍区:哈恩教区(Parish Haan)、埃尔舍德区(Honschaft Ellscheid)、米尔拉特区(Honschaft Millrath)、格鲁腾区(Honschaft Gruiten)、舍勒区(Honschaft Schöller)、上格鲁腾区(Honschaft Obgruiten)与松博恩教区(Kirchspiel Sonnborn)。

随着1841年“埃尔伯费尔德 — 格鲁腾 — 杜塞尔多夫”铁路以及1867年“奥利希斯—格鲁腾线”完工,哈恩加入了不断扩张的铁路网中。

同年,松博恩脱离哈恩的市政办事处。1894年,哈恩亦退出该市政办事处。之后米尔拉特、格鲁腾与舍勒组成了新的市政办事处,后来被称为格鲁腾区(Amt Gruiten)。

1899年,哈恩接入由本拉特(Benrath,今属杜塞尔多夫)经希尔登通往福温克尔(Vohwinkel,今属伍珀塔尔)的电车线路。1921年,哈恩正式获得城市权利。

1944年至1945年之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哈恩留下明显的痕迹,住宅区在元旦前后遭受轰炸,70人丧生。1945年4月16日,美军进驻,并于同年7月由英军接替。

1956年,天主教会以现代化的圣克里山图斯与达利亚教堂(St. Chrysanthus und Daria)取代建于1869年的新哥特式教堂。

自2017年7月14日起,哈恩依据北莱茵-威斯特法伦邦市政法第13条第3款,正式获得“花园城市”(Gartenstadt)的称号。此前,该市一直自称为“花园城市”。19世纪时,住宅建筑通常附设深庭园,种子贸易亦在该城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友好城市、姐妹市

[编辑]

哈恩的姐妹市共有:[3]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