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顿事件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丹顿事件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安德烈·瓦伊达 |
监制 | 玛格丽特·梅内戈兹 芭芭拉·佩奇-斯莱西卡 |
编剧 | 让-克萝儿·卡里埃 安德烈·瓦伊达 阿格涅什卡·霍兰 博莱斯瓦夫·米哈莱克[*] Stanisława Przybyszewska[*] |
原著 | The Danton Case[*] |
主演 | 谢勒·狄柏度 |
配乐 | 让·普罗德罗米德斯 |
摄影 | 伊戈尔·路德 |
剪辑 | 哈利娜·普鲁加-凯特林 |
制片商 | 洛桑莒影业[*] |
片长 | 136 分钟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高蒙电影公司 |
各地片名 | |
香港 | 革命之后 大革命 |
台湾 | 丹顿事件 |
《丹顿事件》(Danton,法语发音:[dɑ̃tɔ̃])是一部1983年的法语电影,描写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时期,革命领袖之一乔治·雅克·丹敦生命中的最后几周。电影改编自斯坦尼斯瓦·普日比谢夫斯卡的戏剧《丹顿事件》。
这部电影中,由谢勒·狄柏度饰演丹敦,沃伊切赫·普佐尼亚克饰演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巴提斯·谢侯饰演卡米尔·德穆兰。波兰导演安德烈·瓦伊达执导,法国、波兰、西德三国公司国际合作制作。丹顿的所有支持者(布尔登除外,后来背叛丹顿)都由法国演员扮演,而罗伯斯皮尔的盟友则由波兰人扮演。
这部影片拍摄时,波兰的团结工会运动正在与苏联支持的波兰政府作斗争。[1][2]
参考
[编辑]- ^ Liner notes on Criterion Collection DVD of the film.
- ^ WAJDA'S 'DANTON,' INSIDE THE FRENCH REVOLUTION By VINCENT CANB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8, 1983 :"In an interview in Le Monde, Mr. Wajda denies all associations between 18th-century France and 20th-century Poland"
最佳 外语电影 1982–1987 |
|
---|---|
最佳 非英语电影 1988–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