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25年1月
![]() |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病夫有話兒》
諸位
WMF考慮向印度法院披露編輯身份信息,本站是否應該關站抗議
原標題為:WMF考慮向印度法院披露編輯身份信息,英維正在討論關站抗議
2024年11月14日17:29 (UTC),也就是幾個小時以前,英文維基百科用戶發起民意調查,討論是否就基金會考慮向印度法院披露編輯身份信息而閉站抗議。如果英維閉站抗議,本站是否跟隨?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14日 (四) 20:09 (UTC)
- (+)支持:基金會向法院披露身份信息必然影響編輯的日常生活和私隱安全,且收到威脅的一定不限於英維;抗議可以是聲援自我保護的第一步。-- 2024年11月15日 (五) 03:35 (UTC)
- 哈,WMF考慮向印度法院披露編輯身份信息,有編輯卻擔心基金會會因為中維的條目而敗訴。--日期20220626(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03:51 (UTC)
- 目前趨勢似乎是不會閉站。我認為本站反應弱於直接相關方英維是可以接受的,但弱於德、法、俄、西、意等維基社群是不可以接受的,不然就有跟不上國際維基社群主流意識的觀感。但未見德、法等有採取行動的跡象,除了俄維,而跟不上俄維的意識似乎並非問題。我承認上述分析是見風使舵、隨大流的,但我的看法還是:既不先於俄維,也不後於德維。--Fire Ice 2024年11月15日 (五) 04:01 (UTC)
- 我不認為中維應該被所謂「國際社群的主流」牽着走。中維應該要有自己的想法。-- 2024年11月15日 (五) 09:28 (UTC)
- 中維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現在英維閉站的反對票仍大比例領先,我認為至少不能早於英維閉站。--Fire Ice 2024年11月15日 (五) 09:50 (UTC)
- (※)注意,英維RFC已被IAR關閉,跟隨閉站的前提暫不成立。--Fire Ice 2024年11月16日 (六) 02:09 (UTC)
- 我不認為中維應該被所謂「國際社群的主流」牽着走。中維應該要有自己的想法。-- 2024年11月15日 (五) 09:28 (UTC)
- (+)支持中維閉站抗議。--——— 紅渡廚(留言・貢獻) 2024年11月15日 (五) 04:36 (UTC)
- (!)意見:有件事讓本人有點納悶,那就是為何基金會或者吉米威爾斯本人對印度的法律行動反應這麼大?別的國家直接封殺維基百科也沒有見他們有很大反應(至少以人口/覆蓋率來說,中國大陸至少是跟印度同級數的),難道是因為他們認為對印度「還有爭取的餘地」?說實在話,從本人以前閱讀某些媒體報導的觀感,印度雖然毫無疑問是民主國家,但其當局在立惡法、打壓異見方面未必落後於專制國家。--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1月15日 (五) 04:49 (UTC)
- 印度:莫迪問題,基金會似乎有點雙標了?--日期20220626(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07:48 (UTC)
- 更新:威爾斯本人似乎在勸說不要閉站。有部份認為此事嚴重的人士直接向他提出了異議。--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1月15日 (五) 08:42 (UTC)
- 本人利益直接相關自然會勸說。JW極力配合印度方面有可能是出於挽留當前可訪問本站的最多人口國家之考慮——留給他的市場已經不多了。-- 2024年11月15日 (五) 09:33 (UTC)
- 印度封鎖維基,損失的只是印度人自己。--日期20220626(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12:05 (UTC)
- 印度確有打壓異己的狀況,例如印度教徒打壓伊斯蘭教徒。WMF沒做過類似向中國政府披露異議人士類編輯身份信息這件事。--Lanwi1Talk 2024年11月15日 (五) 15:06 (UTC)
- 印度已有先例,很難保證中國大陸不是下一個。-- 2024年11月16日 (六) 04:46 (UTC)
- 印度確有打壓異己的狀況,例如印度教徒打壓伊斯蘭教徒。WMF沒做過類似向中國政府披露異議人士類編輯身份信息這件事。--Lanwi1Talk 2024年11月15日 (五) 15:06 (UTC)
- 個人認為黑掉的部份直說無妨。--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1月15日 (五) 17:29 (UTC)
- 印度封鎖維基,損失的只是印度人自己。--日期20220626(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12:05 (UTC)
- 本人利益直接相關自然會勸說。JW極力配合印度方面有可能是出於挽留當前可訪問本站的最多人口國家之考慮——留給他的市場已經不多了。-- 2024年11月15日 (五) 09:33 (UTC)
- (+)支持閉站 Benho7599 三民主義好 2024年11月15日 (五) 07:44 (UTC)
- 我也反對公開編輯私人信息,哪怕是對民主程度高的西方國家都要謹慎的事情,對印度這種封殺批評總理紀錄片、打壓示威而且動不動就對部分地區斷網的國家更是不該放任。個人認為基金會應該像對待中國大陸一樣,寧可讓印度封鎖基金會網站也不要便宜這樣的表面上民主,實則人權問題及打壓異見問題沒好到哪裏去的國家(反正印度不也早已經因為和中國的邊界問題封鎖了不少中國網站)!--💊✖️2️⃣3️⃣(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09:09 (UTC)
- 不要被西方勢力利用,維基必須要從尊重法律--北極企鵝觀賞團(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09:27 (UTC)
- 此話相當含糊而缺乏價值,可能產生各種理解。--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09:55 (UTC)
- 印度在中國之西,向其叩頭似乎也是被西方勢力利用[開玩笑的]--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1月15日 (五) 09:57 (UTC)
- 維基也未嘗不是西方勢力。[開玩笑的]-- 2024年11月15日 (五) 10:19 (UTC)
- 請不要在嚴肅場合開玩笑(指上方二位)。--碟之舞📀💿 2024年11月15日 (五) 10:40 (UTC)
- 我也反對這一披露編輯身份信息的做法,但是我希望社群謹慎考慮這一決定。任何抗議都應該有明確的目標,而不是為了跟進而抗議。--碟之舞📀💿 2024年11月15日 (五) 10:40 (UTC)
- 是這樣的。本地的行動需要明確的共識,但是看起來本地、包括中文世界沒人關心。這樣,把本段標題改成
- WMF考慮向印度法院披露編輯身份信息,本站是否應該關站抗議
- 完全不提一次別的wiki的話,應該沒人去了解討論吧?--Akishima Yuka(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10:55 (UTC)
- 相比「關站」,顯著位置(首頁和頂置)掛橫幅、通告吸引關注是否可行?--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11:58 (UTC)
- 僅憑notice可能不足以扭轉基金會的決策。中維的影響力沒有英維大,但用戶或讀者眾多;關站帶來的震動遠比notice有效。-- 2024年11月15日 (五) 13:03 (UTC)
- 關於標題調整的事項,副知@魔琴。-- 2024年11月15日 (五) 13:10 (UTC)
- 相比「關站」,顯著位置(首頁和頂置)掛橫幅、通告吸引關注是否可行?--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11:58 (UTC)
- 是這樣的。本地的行動需要明確的共識,但是看起來本地、包括中文世界沒人關心。這樣,把本段標題改成
- 中文(嚴謹點說是漢語)在印度屬小眾語言,我自認為印度根本不care這門語言。--Txkk(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12:14 (UTC)
- 關站的施壓目標是基金會而不是印度。--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12:30 (UTC)
- (+)支持:我建議在關站通告說明這不單是為了印度,更是為了中維(反對內容審查、反對披露編輯者身份資訊)。--Cmsth11126a02 (留言) 國民黨的正確名稱是大陸國民黨! 2024年11月15日 (五) 16:25 (UTC)
- (~)補充:11月14日,法官已向編者發出傳單。維基媒體基金會會將傳票通過「所有允許的方式(包括WMF被要求提供的用戶郵箱)」送達至其他被告,來源。部分重點摘要:
Let summons be issued to defendants 2-4. The summons can be served through all permissible modes... including email addresses to be supplied by the defendant 1 [Wikipedia], the court said in the order while fixing December 16 as the next date of hearing.
--𝓯𝓮𝔂𝓪𝓷ヽ(^∀^)ノ訊 2024年11月15日 (五) 18:15 (UTC)
- Writing this in English to perhaps reach a larger audience: Regardless of what the English Wikipedia decides, I ( ✓ )同意 that Chinese Wikipedia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blackout. Wikipedia builds on the idea of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 and expression, which builds on the ability and/or possibly for editors to contribute anonymously or pseudonymously.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in environments where editors may face persecution or retaliation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Disclosing editors' private information will severely compromise editorial independence and create an irreversible chilling effect. Such an idea should not even be proposed, let alone considered. This, combined with the unique nature of Chinese Wikipedia, where editors have faced different threats, both legally from governments and from peers, makes this a dangerous precedent to set and might send the wrong signal.
- Should WMF decide to disclose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editors, it will open a Pandora's box that not only endangers the safety of editors but also the integrity of Wikipedia itself. We urge WMF to stand firm on protecting its contributors and its very own mission on promoting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某人✉ 2024年11月17日 (日) 10:20 (UTC)
- 其實可以再等一會。這事兒還急不到我們份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1月18日 (一) 03:32 (UTC)
- 若屆時須起草公開信,可以附贊英文版信件理念,以表示對他們的支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1月20日 (三) 15:10 (UTC)
- (+)支持本站先於英維關站--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0日 (三) 07:57 (UTC)
- 此事件涉及眾多編者的人身安全,應該置頂到首頁--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0日 (三) 08:09 (UTC)
- 先把英文維基那個公開信翻譯過來吧--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0日 (三) 08:17 (UTC)
英語維基百科社區一直密切關注近期「亞洲國際新聞訴維基媒體基金會案」的相關事件,且對此深感憂慮。在一個許多利益相關方試圖控制維基百科內容的世界中,我們認為保護編者的匿名性對於維護百科全書的全面性、可靠性和中立性至關重要。我們數以百萬計的志願者依賴基金會保護我們免受強大的外部勢力影響,包括對已發表來源的內容進行篩選和平衡。基於此,我們對基金會可能考慮向德里高等法院披露志願者身份信息的建議深表關切。我們理解國際法律糾紛中披露此類信息的複雜性,並對基金會一貫抵制信息披露以及協助陷入法律困境的編輯者表示讚賞。然而,我們呼籲基金會將志願者的安全與福祉置於首位,即使這可能導致基金會面臨法律訴訟或其他代價。任何其他行動都可能對志願者的工作產生寒蟬效應,同時也會增加外部勢力影響維基百科的可能。簡而言之,這將危及我們這個項目的未來。
- 此公開信在英維已有1100+人簽署,其中包括管理員、監督員、回退員等,個人無法接受披露編者信息之行為。--𝓯𝓮𝔂𝓪𝓷ヽ(^∀^)ノ訊 2024年11月20日 (三) 09:06 (UTC)
- 公開信應該被發到原味雞上,翻譯成多種語言--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06:25 (UTC)
- 公開信已經建立單獨譯本頁面:Wikipedia:2024年致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公開信。感謝貢獻。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1日 (四) 06:43 (UTC)
- 既然基金會已經交了信息還代發了傳票,那確實應該抗議,不過個人認為可以考慮在首頁掛橫幅和在本地簽公開信,不一定需要關站抗議。--🎋竹生🎍 2024年11月20日 (三) 13:05 (UTC)
- 基金會真沒種,大不了讓印度當局把Wikipedia封了。好歹應該學學Google,Google不滿中國大陸的審查,直接退出中國大陸。--日期20220626(留言) 2024年11月20日 (三) 13:15 (UTC)
- 既然基金會已經交了信息[來源請求]還代發了傳票。目前這還懸而未決。我仍認為,一切行動均不應早於英維。--Fire Ice 2024年11月20日 (三) 17:08 (UTC)
- 現在說話都這麼不負責任的麼?怎麼就傳成了「基金會已經交了信息」?--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11月21日 (四) 02:47 (UTC)
- 在下是在這[1]看到的,如果是在下對英文新聞的理解有誤還望您指教。--🎋竹生🎍 2024年11月21日 (四) 04:30 (UTC)
- 原文寫 would be,應該看成是「已答應或作出提議,但未實行」。當然,這已經夠糟,但畢竟跟做了是有分別的。--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1月21日 (四) 05:05 (UTC)
- (~)補充:本人已簽署公開信--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1月21日 (四) 05:09 (UTC)
- 如果在下沒有理解錯的話,根據這篇[2]報道,基金會與ANI達成的同意令(consent order)包括「維基百科同意與法院秘密共享必要的用戶訊息,並將誹謗訴訟傳票直接送達相關用戶」,且法院已經執行了同意令並要求在4天內送達傳票(也就是說傳票在11月18日前已經送達涉事維基人郵箱),故在下竊以為相關basic subscriber information已經被送到法院處。在此深表憂慮。--🎋竹生🎍 2024年11月21日 (四) 05:44 (UTC)
- (~)補充,根據在下上面提供的兩個新聞,「The summons can be served through all permissible modes...including email addresses to be supplied by the defendant 1 [Wikipedia].」如果在下沒理解錯,基金會至少已經將涉事維基人的電郵地址(以密封方式)交予法院方面?--🎋竹生🎍 2024年11月21日 (四) 09:17 (UTC)
- 這裏的To be的意思似乎是「將由……提供」或「被要求由……提供」?儘管如此,按照新聞所說Basic Subscriber Information諸如用戶名之類的,應該是強制提交給法院,ANI只擁有法院版本的修改版?但是就算法院和ANI什麼都沒有編者的官司也吃定了。編維基百科還要吃官司,真可怕。。。。--𝓯𝓮𝔂𝓪𝓷ヽ(^∀^)ノ訊 2024年11月21日 (四) 09:52 (UTC)
- 在下是在這[1]看到的,如果是在下對英文新聞的理解有誤還望您指教。--🎋竹生🎍 2024年11月21日 (四) 04:30 (UTC)
- 現在說話都這麼不負責任的麼?怎麼就傳成了「基金會已經交了信息」?--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11月21日 (四) 02:47 (UTC)
- 贊成首頁掛橫幅,不影響使用又顯聲援之意。--Uyi liu2 幸泉居士✍️ 2024年11月21日 (四) 02:43 (UTC)
- 基金會這麼做顯然是個壞的先例,尤其對於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編者而言,雖然我不想評論是否應該閉站,不過如果中文站早於英文站閉站,那就有趣了,畢竟這更能向基金會宣示中文站編者對於自己個人信息的泄露問題是有多在意。--💊✖️2️⃣3️⃣(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03:47 (UTC)
- 話說以前ProtonMail曾經披露過法國一社會組織成員的相關信息,也引發過爭議。--💊✖️2️⃣3️⃣(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04:08 (UTC)
- (!)意見我認為用聯署聲明的方式表示態度比較好。——暁月凜奈 (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05:03 (UTC)
- 聯署不痛不癢,尤其上述基金會已經交了資訊--某人✉ 2024年11月21日 (四) 09:14 (UTC)
- 一、依據11月14日 WMF 法務部門的說法和創辦人兼理事會成員 Jimmy Wale 的說法,WMF 從未披露過任何個人資料。而情況應為基金會代替法院向三名編者發送傳票,其電郵地址應未有披露予法院及訴訟方。
- 二、正如 Jimmy Wale 在英維的討論所言「
The title of this is "Should a blackout be organized in protest of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s actions" - which is of course very premature as the WMF has not released anyone's data. So what's to protest?
」,個人認為應三思而行,而非為關站而關站,也建議各位可翻閱英維關站之相關討論及了解他們為何沒有關站。 - 三、即使基金會披露相關個人資料予印度法院(儘管此情況並沒有發生),也並不代表會披露予中國大陸政府。認為資料會披露予中國大陸政府之說法無疑是滑坡推論。謝謝。--SCP-0000(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09:59 (UTC)
- 我對硬性關站(條目內容不可用)和探索此事細節沒什麼興趣,但關於二和三,我覺得這涉及基金會行動面臨雙重標準及信任度的質疑,不同標準問題必然存在和應被關注。所以如果有,我會支持橫幅或可關閉的全屏通告。--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10:34 (UTC)
- 感謝,雖然按您所說傳票是代為轉達,但可以確定的是法院已經(在WMF願意的情況下)執行了(要求提供使用者基本資料的)同意令,如果在下沒有理解錯的話,這似乎意味着只要基金會要繼續打這個官司,就必定會(以密封方式)向法院提供涉事維基人的基本資料(Jimmy和法務的聲明似只是「從未提供」到14日為止),除非基金會(在還沒將基本資料送出去的情況下)願意「藐視法庭最後讓維基在印度被封」。不知您的看法如何。--🎋竹生🎍 2024年11月21日 (四) 11:56 (UTC)
- 可能但並非必然。正如 WMF 說服了法庭以代為傳達的方式來避免披露個人資料,他們也可能有其他說服法庭的策略以免披露,或者最後選擇不披露和就披露命令上訴至最高法院。當然,由於 Sub judice 的原則下(參見法務部門 10 月時的聲明),他們不能披露案件細節,所以無從得知他們的策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現在仍未披露任何個人資料。至於為何最後更新是14日為止,這是因為最後一次聆訊是在14日。謝謝。--SCP-0000(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12:39 (UTC)
- 另,Jimmy 在 15 日留下了一段簡短的更新,儘管未有提供任何細節「
I can't share anything other than my pride in the entire board and the staff. Seriously. You'd all be overjoyed if you could hear it. (As ever, I only speak for myself as a Wikipedian who is passionate about neutrality, truth, privacy, and individual (human) rights.)
」--SCP-0000(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12:57 (UTC)
- 俄維一周前就起草了他們自己的公開信,行文似乎有些不一樣。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1日 (四) 12:41 (UTC)
- 有無譯者(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2日 (五) 02:25 (UTC)
- 借Chrome把俄文機翻成英文再自行翻譯中文:「
作為簽署本公開信的俄文維基百科編者,我們謹此宣告:保護編者的身份不被公開,是本百科全書工作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在多個國家的法律中,中立如實地根據來源陳述事實被視為嚴重罪行,匿名性成為唯一能夠確保編者人身安全的措施。我們對維基媒體基金會考慮將部份編者的個人資料透露予德里高等法院的做法表示震驚。我們了解國際間披露個人資料的法律爭議甚為複雜,亦感謝基金會一直阻止個人資料外洩及協助受法律威脅的編者。然而,我們亦促請基金會,即使可能要因此而使自身面對法律行動,其亦應將編者的人身安全及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任何偏離或不符這個目標的行動皆將增加未來所受的壓力及訴訟風險,令編輯條目成為不可能的任務。簡而言之,那將危及本計劃(維基百科)的未來。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1月22日 (五) 02:59 (UTC)
- 借Chrome把俄文機翻成英文再自行翻譯中文:「
- 有無譯者(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2日 (五) 02:25 (UTC)
七日分割線
討論已經將近七日。觀察到沒有人明確反對閉站,但是支持方有以為應立刻閉站者,有以為應暫作壁上觀者,亦有人只留支持之語而並不明確關站具體時機。現設置議題討論區明確意向,並希望通過討論(不是投票)達成共識。另外設置議題2討論其他抗議措施。建議事態更新等其他討論仍發佈在上一小節。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1日 (四) 09:32 (UTC)
議題1:是否閉站
本站應該立刻準備閉站抗議
#如上述,基金會已經交了資料。聯署不痛不癢,且中維不是英維中文版,更何況交資料impact中維遠甚於英維-某人✉ 2024年11月21日 (四) 09:46 (UTC)
- (+)支持:理由同上,這樣的事只有零次和無限次。Benho7599 三民主義好
- @AINH、Hoben7599: 見上留言,基金會並未披露任何個人資料。--SCP-0000(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10:43 (UTC)
- During a hearing (...) on October 28, Wikimedia relented to the High Court's demand that Wikipedia reveal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of the online users involved in editing the ANI page. --某人✉ 2024年11月21日 (四) 14:00 (UTC)
- WMF 已經表示沒有披露任何個人資料,這似乎是媒體的解讀錯誤(媒體也不是第一次對維基百科的運作有錯誤的理解)。當然,您可以認為 WMF 並不可信,這是您的自由。謝謝。--SCP-0000(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14:18 (UTC)
- During a hearing (...) on October 28, Wikimedia relented to the High Court's demand that Wikipedia reveal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of the online users involved in editing the ANI page. --某人✉ 2024年11月21日 (四) 14:00 (UTC)
- @AINH、Hoben7599: 見上留言,基金會並未披露任何個人資料。--SCP-0000(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10:43 (UTC)
- (+)支持,由於中文維基百科的特殊性,為了編者的安全,不需要照搬英文維基的做法--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10:56 (UTC)
- (+)支持:理由同上——中國大陸對WM的封鎖現在可謂遠近皆知,本人在實際生活中過去的三年也已經遇到諸多因此發生的影響。各位很難保證WM未來不會為了進入大陸向中國大陸行政部門方面提供後者所需的資料(雖可能性很小但尚微存),因此本人認為完全有理由比英維處理的早而果斷。-- 2024年11月24日 (日) 12:42 (UTC)
- (+)支持建議直接去m:PCP提交正式關站申請。--Liuxinyu970226(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1:17 (UTC)
- 原味雞大概率不會同意,直接本地界面管理員先動手吧--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4:09 (UTC)
- @Office563這種做法有可能被監管員伺候一頓的風險,德語幹過一次,後果嘛超級保護了解一下。--Liuxinyu970226(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4:43 (UTC)
- 所以要先下手為強,直接炸掉網站跑路(--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5:32 (UTC)
- 您這個做法是對讀者、站內其他編者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2024年11月25日 (一) 10:54 (UTC)
- 所以要先下手為強,直接炸掉網站跑路(--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5:32 (UTC)
- @Office563這種做法有可能被監管員伺候一頓的風險,德語幹過一次,後果嘛超級保護了解一下。--Liuxinyu970226(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4:43 (UTC)
- 原味雞大概率不會同意,直接本地界面管理員先動手吧--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4:09 (UTC)
本站應該閉站抗議,但應該等到事態變化(如法院、WMF確認有進一步操作,或者英維閉站)。請明確您認為的應該觸發閉站抗議的事件
- (+)支持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1月21日 (四) 09:38 (UTC)
- (~)補充:當法院、WMF確認有進一步操作,毋需等候英文維基行動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1月22日 (五) 02:01 (UTC)
- 如果Jimbo和法務的說法屬實,且基金會仍未交出信息,我認為暫時不需要閉站。閉站這一措施應該留給需要更加強烈的反應的場合。若確認WMF將個人私隱信息披露予法院,或者法院作出不利於基金會的裁決,不論其他社區有何措施,應該立刻閉站抗議。如果英維、俄維閉站抗議應該考慮跟隨。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1日 (四) 11:04 (UTC)
- (▲)同上,當然現階段中維可以先作其他抗議。(英維不關站不代表中維不須關站)--Cmsth11126a02 (留言) 國民黨的正確名稱是大陸國民黨! 2024年11月21日 (四) 14:10 (UTC)
- 若確認WMF即將或已將個人私隱信息披露予法院(不論其他語種反應)應立刻閉站抗議-某人✉ 2024年11月22日 (五) 02:11 (UTC)
- 我不反對跟隨英維抗議。另外我相信,該議題下的所有問題,包括為何抗議,抗議對象,抗議內容,抗議的技術手段,抗議的法律問題,只要英維決定抗議,他們就會全部解決。我相信英文維基百科社群的智慧。Fire Ice 2024年11月22日 (五) 04:10 (UTC)
- 雖然其它維基不需要關閉,但考慮到中維的特殊性,應等到WMF將編輯身份信息披露給法院後才能關閉。--Lanwi1Talk 2024年11月24日 (日) 20:10 (UTC)
- 現階段發個橫幅通告公開信之類的都行。這有點類似罷工,故意讓讀者不方便是為了讓這件事能夠被更多人關注形成輿論以阻止相關情事發生,也因此必須要很嚴重才可以啟動,我認為必須經確認WMF披露編輯私隱,且英維已先行表達抗議仍未見回應,前者不符合則反對關閉,後者不符合的話能有條件關閉,如各語言的公開信皆被無視、遭施壓不得抗議或表達等。--Rice King 信箱 · 留名.邊緣人 2024年11月25日 (一) 12:56 (UTC)
- (+)支持--BigBullfrog(𓆏) 2024年11月25日 (一) 19:35 (UTC)
- (+)支持 我覺得跟英維吧,畢竟英維比中維人多太多了。--Martin 去我的簽名簿簽名!! 2024年11月30日 (六) 04:40 (UTC)
- (+)支持 一當WMF披露電子郵件後,本站應立即關站,以表抗議,倘若WMF依印度法院繳交資料,現行所有大陸編者皆可能有危險 August0422 (T/C) 2024年11月30日 (六) 05:03 (UTC)
- 前幾次關站,《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討論過後,我們沒有任何動作,SOPA/PIPA只有專題頁面以及Sitenotice公告,為何中維一定要跟隨其他維基百科關站呢?在事不完全關已之情況下,首頁橫額已是最嚴重的手段了。除非WMF決定公開編者個人資訊,否則不建議中維犧牲公眾利益。更何況我們有研討關站的細節嗎?草率實行,只會被人笑稱草台班子。--Mısaka✨M1koto 2024年12月11日 (三) 06:16 (UTC)
反對閉站抗議
- 不同意躁進而未全盤考慮讀者權益之行為,至少社群亦須經相當規模編者投票確認存在共識。有英文維基百科在前,本站概不必就此議題強做先鋒。——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1月21日 (四) 13:06 (UTC)
- 難道人身安全就不是權益了嗎--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13:10 (UTC)
- Liu說讀者權益。--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13:20 (UTC)
- 補充意見:但寫個橫幅聲援英文社群還是可以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1月25日 (一) 03:08 (UTC)
- 難道人身安全就不是權益了嗎--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13:10 (UTC)
- (+)支持劉醬,本人(-)強烈反對閉站。目前諸多事宜尚未明晰,在此情況下不應貿然選擇閉站示威,且在取得共識並有75%支持率前均不應閉站。沒必要搶這個風頭,純屬火上澆油。先前亦見到Jimmy Wales在英文維基百科進行討論,編者諸君可移步英維閱讀他的意見。--Talimu0518(留言) 2024年11月22日 (五) 04:15 (UTC)
- Jimmy Wales不是WMF--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2日 (五) 05:08 (UTC)
- 不過他身兼基金會理事,所以起碼知道得比社群多(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1月25日 (一) 06:50 (UTC)
- Jimmy Wales不是WMF--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2日 (五) 05:08 (UTC)
- 這根本就是沒事也要折騰出些事來。另外,閉站是抗議誰?抗議什麼?似乎也沒說明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11月22日 (五) 03:42 (UTC)
- 基金會不該包庇罪犯。立即供出所有材料。--北極企鵝觀賞團(留言) 2024年11月22日 (五) 04:00 (UTC)
- 建議先了解無罪推定原則及針對公眾參與的策略性訴訟,在未經審判下稱呼涉事編者為「罪犯」並非妥當。謝謝。--SCP-0000(留言) 2024年11月22日 (五) 04:43 (UTC)
- 閉站受害的只有讀者,而且我不相信基金會會因為閉站而做出改變。最近我所住區域裏也有不少罷工罷課事件(出於各種原因),造成了我個人不少不便。還有,我覺得不少編輯應該有必要明白這點:是基金會提供了維基百科這樣的平台給各位編輯,It's a privilege, not a right. 現在你在別人的平台上對擁有平台的人抗議,不知道會想搞這齣的是不是沒分清楚主賓關係,真有本事就自己像Techyan一樣自立門戶吧。WP:NOTANARCHY。一定程度上的抗議,比如連署書或當隔壁閉站受到批評時做出聲援,個人認為是妥當的,但若是涉及到維持自由百科本身的承諾,那我不得不(-)反對閉站。忍耐是有極限的。--(☎)dt 2024年11月22日 (五) 04:36 (UTC)
- 雖然我也不支持閉站,但是你這個話術聽上去有點像「因為你們的工作是我提供的,所以你們不能罷工,你們要是罷工我就立即解僱你們」。--日期20220626(留言) 2024年11月22日 (五) 06:17 (UTC)
- 可能現實主義成分太多吧,畢盡大實話不是所有人都愛聽。--(☎)dt 2024年11月22日 (五) 07:08 (UTC)
- 雖然我也不支持閉站,但是你這個話術聽上去有點像「因為你們的工作是我提供的,所以你們不能罷工,你們要是罷工我就立即解僱你們」。--日期20220626(留言) 2024年11月22日 (五) 06:17 (UTC)
- 雖然基金會涉嫌提交編輯資料以及為了討好印度方面而刪條目不可取,甚至說做的非常醜陋,但是中文站閉站還是免了。—日期20220626(留言) 2024年11月22日 (五) 06:21 (UTC)
- 討好部分,要不是基金會卡在訴訟中,基金會大概也不怎麼想碰這種問題。--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5日 (一) 08:34 (UTC)
- 受介紹第一次來到這裏,但一來就看到了關站的提議,在詳細了解了事情起因後,本人(-)強烈反對這項提議,此事暫未波及至中文維基百科,並且我也沒有看到此事會有任何波及到中文維基百科的可能性或是跡象,中文維基百科關站除了會為讀者以及我們貢獻者本身帶來不便以外,沒有任何作用。若各位一定想要對英文維基百科的維基社群做出聲援的話,在主頁最底部放置對英文維基百科的聲援訊息是更加合理且可行的做法。--Pathfinbird(留言) 2024年11月22日 (五) 06:30 (UTC)
- 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沒有權限關閉中文維基百科,不管投票結果如何都沒有作用呀,最多只能使用者集體逃亡,退出編輯而已。--CaryCheng(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6:52 (UTC)
- 搞破壞,給雞精會製造麻煩就行了--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7:25 (UTC)
- 這麼喜歡閉站可以自己開一個站點自己過家家,維基百科不是只有你們這幫蠢貨,還有其他讀者跟編者,拜託不要連累人好嗎?
- 你們關站純粹是為了自己顱內高潮而已,「皇帝不急太監急」行為,英文站點那邊WMF都沒把編輯身分丟出來你們就先急上了?如果真的這麼害怕那麼你可以「寧蹈東海而死,義不帝秦」,在自己用戶頁掛retired模板然後拍拍屁股滾蛋。--Talimu0518(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7:49 (UTC)
- 麻煩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中文維基百科少你一個也能運轉下去,況且現在你們要閉站抗議,抗議誰?抗議什麼?抗議多久?還「搞破壞,給雞精會製造麻煩」,有你這樣的用戶就是維基百科最大的麻煩。--Talimu0518(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7:52 (UTC)
- 閣下如此發言實在不負責任,這樣的行為除了為讀者徒添笑料傷害到我們編者群體自身以外,還能起什麼作用?就目前所見,維基媒體基金會仍舊對此案十分負責,在有任何確切的信息和結果之前進行無謂的恐慌和抗議又和亂編來源不詳的條目有什麼區別?-- Pathfinbird(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8:19 (UTC)
- 搞破壞,給雞精會製造麻煩就行了--Office563(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7:25 (UTC)
- 沒有意義,這次根本都還沒波及到中文維基百科,僅為了那不知道有多少的可能性關站純粹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維基百科不是民主試驗場。--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5日 (一) 08:28 (UTC)
- 很難評,除了影響讀者,閉站有個什麼用?換而言之,除了讀者,誰關心?是能影響到德里高等法院啊,還是能影響到美國政府呢?Iming 彼女の愛は、甘くて痛い。 2024年11月25日 (一) 10:54 (UTC)
- 影響的是讀者、編者和基金會。屬於更大影響力的抗議。着眼未來而不限於本案,雖然效果無人能評。--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11:31 (UTC)
- 對基金會有影響嗎?如果基金會僱員平時看的是英維,反而英維關站對他們影響更大吧。--日期20220626(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11:55 (UTC)
- 不過正是對我有影響,所以我反對閉站。如果關閉的是其他語種的站點,我無所謂,不過英文站最好還是不要關閉。--日期20220626(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11:57 (UTC)
- 影響來自編者看法、媒體輿論,而非使用上的直接影響。從使用者福祉來說,我也反對硬性關閉,如果是可關閉或不遮擋的大幅廣告,我不介意,網站求捐款或者反對法案而發這種並不罕見,但我不確定是否違背使用條款等。公開信表態抗議估計更可行。先觀望也可以。--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12:05 (UTC)
- 雖然但是,你維關站對基金會而言只是多一些無聊的麻煩事而已,如果真的再遇到被迫需要交出資料的情境,一點用也沒有--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5日 (一) 14:46 (UTC)
- 關站本身是這樣的,但可能產生後續的未知影響。目前討論看,暫時沒有關站共識的可能。--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15:08 (UTC)
- 我只能說,從現實世界的角度看,基金會目前來看已經做得很好了,要抗議我覺得抗議印度法院或原告都比抗議基金會強。為何有人總覺得自己比基金會的法務還懂法律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11月26日 (二) 03:07 (UTC)
- 我覺得抗議「惡行/惡法」與「懂法律」是平行線,總不能對一切抗議者說你怎麼不走法律程序。沒人說抗議只針對基金會,但法院和原告是真的不會與暫時不能在乎吧。做得很好有爭議,因為用戶寄予不同的期望。--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6日 (二) 13:08 (UTC)
- 抗議「惡行/惡法」當然沒問題啊,可是這討論里從沒提過「惡行/惡法」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11月27日 (三) 14:59 (UTC)
- 參考上方俄文公開信中譯。顯然崇尚「自由主義」的編者群體反對威權審查,以及擔心基金會因利益相關去權衡和妥協。--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7日 (三) 16:34 (UTC)
- 抗議「惡行/惡法」當然沒問題啊,可是這討論里從沒提過「惡行/惡法」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11月27日 (三) 14:59 (UTC)
要抗議我覺得抗議印度法院或原告都比抗議基金會強。
這點我贊同。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6日 (二) 13:13 (UTC)
- 我覺得抗議「惡行/惡法」與「懂法律」是平行線,總不能對一切抗議者說你怎麼不走法律程序。沒人說抗議只針對基金會,但法院和原告是真的不會與暫時不能在乎吧。做得很好有爭議,因為用戶寄予不同的期望。--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6日 (二) 13:08 (UTC)
- 我只能說,從現實世界的角度看,基金會目前來看已經做得很好了,要抗議我覺得抗議印度法院或原告都比抗議基金會強。為何有人總覺得自己比基金會的法務還懂法律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11月26日 (二) 03:07 (UTC)
- 關站本身是這樣的,但可能產生後續的未知影響。目前討論看,暫時沒有關站共識的可能。--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15:08 (UTC)
- 影響的是讀者、編者和基金會。屬於更大影響力的抗議。着眼未來而不限於本案,雖然效果無人能評。--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11:31 (UTC)
- WP:DEM。我覺得最多掛個公告完了。--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11月26日 (二) 04:11 (UTC)
- zhwiki閉站可能對WMF一點影響都沒有,人家根本不看
囧rz……,有別的辦法傳達zhwiki社群的抗議嗎?--Htmlzycq(留言) 2024年11月26日 (二) 12:33 (UTC)
- zhwiki算大了,閉站基金會應該會注意到。--Martin我強烈反對WMF給出個人信息,支持閉站抗議 2024年12月1日 (日) 20:03 (UTC)
- 說實話你們閉站會看見的只有讀者,最後你們閉站,WMF根本不鳥、編者除了顱內自我高潮覺得自己很高尚之外剩下大部分都在罵、讀者罵編者不幹人事,除了這些我根本想不出你們閉站會帶來什麼改變。
- 是說現在大部分都在提出抗議WMF交出個人資訊而不是抗議德里法院下達命令,除了本末倒置之外反正最後交出與否都是WMF決定,說難聽點他們只要想根本不需要採納什麼狗屁社群意見,你們抗議示威並不能左右結果,除了可以自我高潮一下之外毫無用處。--Talimu0518(留言) 2024年12月1日 (日) 20:29 (UTC)
- zhwiki算大了,閉站基金會應該會注意到。--Martin我強烈反對WMF給出個人信息,支持閉站抗議 2024年12月1日 (日) 20:03 (UTC)
-
- 註:此留言已被原作者(User:Patrickov)移除。2024年11月29日 (五) 04:14 (UTC)
- (-)反對關站抗議,這會影響到讀者的權益,但可以適當公示,或另尋合適方法抗議。--78-Yellowcat(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13:46 (UTC)
- (-)強烈反對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印度的事情對zh.wiki的影響根本是無中生有。不要「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期一會再見難(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14:38 (UTC)
- 純粹是覺得關閉中文版維基百科是多此一舉的行為,而且連中文WP都關閉導致中文用戶的不便的話說不定印度政府還會更愉悅了,個人倒是不反對關英文甚至是印度相關語言的WP。同舟(論 · 歷) 2024年12月11日 (三) 07:20 (UTC)
相關討論
- (&)建議第一項改為「本站應該立刻準備閉站抗議,無論事態有否變化」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1月21日 (四) 09:40 (UTC)
- (&)建議第二項改為:確認WMF已將編輯信息透露給法院,或英維決定閉站。Fire Ice 2024年11月21日 (四) 10:13 (UTC)
- 對於是否關站保持(=)中立,惟(&)建議如果關站,仍繼續保留互助客棧等核心討論頁可用(尤其是本討論串),以便
- 討論關站事宜,包括會否緊急重開,或延長關站;
- 讓外界能夠查閱討論,更清晰的明瞭關站初衷;
- 爲可能的基金會行動提供交流的平臺,避免基金會直接強硬行動的後果。
議題2:其他抗議措施
目前上方已有的抗議措施包括:起草本地公開信、翻譯英維公開信(已完成)、首頁掛橫幅。另外若上方決定閉站,或可在起草本地相關文件時提前擬好。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1日 (四) 09:32 (UTC)
- 本地公開信是必要的,另外建議大家準備好橫幅/關站聲明內容。--Cmsth11126a02 (留言) 國民黨的正確名稱是大陸國民黨! 2024年11月21日 (四) 14:12 (UTC)
- 先暫擬一份ASN:維基百科豐富而中立的內容依賴於編者的安全。然而,這一安全正在受到威脅。了解詳情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2日 (五) 02:12 (UTC)
- 實在看不出來這怎麼就是威脅了?至多是不同意基金會的做法。但基金會的做法應該是有全面的法律上的考慮的,我們是否應該先聘請法律顧問諮詢一下呢?如果根本沒什麼問題,那豈不是很沒意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11月22日 (五) 03:46 (UTC)
- 我認為提出社群意見還是可行的,至於基金會那邊有什麼考量,那就是他們自己要去想的了。講難聽點,基金會完全沒有義務理會社群提出的意見。--(☎)dt 2024年11月22日 (五) 04:43 (UTC)
- 被人告了不能說不算威脅吧。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2日 (五) 05:41 (UTC)
- 法律上的考慮相當含糊,並且決定肯定不限於「遵守法律」。簡單來說,如果大陸/香港/美國/...政府基於某項理由要求數據或其他配合(歷史事件),基金會的處置流程和態度以及對外界的影響。如果「根本沒什麼問題」,基金會有責任和必要盡力澄清或表明態度/政策(在法律允許下),而編者亦應了解和表態。--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2日 (五) 11:30 (UTC)
-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這句話放在全世界哪個地方都說得通--航站區(留言) 2024年11月30日 (六) 15:59 (UTC)
- 不明白這句話在這裏的作用。比如,基金會應該盡力執行各國法令?--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30日 (六) 16:04 (UTC)
- Wikipedia:免責聲明「請注意將您在這裏所找到的信息發佈出去有可能會違反您所在國家或司法管轄區的法律。維基百科的數據庫都是儲存在位於美國的伺服器中,因而任何內容都受到當地法律和美國聯邦法律的保護。您所在國家或司法管轄區的法律有可能沒有對相同種類的言論和發行進行保護。維基百科並不鼓勵任何人觸犯法律,因此如果您連結到此域名或使用、複製或轉載本站包含的信息,維基百科無法為可能帶來的違反此類法律的行為負責。」--航站區(留言) 2024年11月30日 (六) 17:42 (UTC)
- 我建議您再讀一遍這個聲明。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30日 (六) 17:44 (UTC)
- 我引用的那段話是要表達「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這句話放在全世界哪個地方都說得通--航站區(留言) 2024年11月30日 (六) 18:12 (UTC)
- 「維基百科並不鼓勵」是中立態度,與「維基百科將協助打擊」在立場和影響上有明顯區別。免責聲明是指出,受美國法律保護。--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30日 (六) 18:26 (UTC)
- 所以啊 這種法律話題 最好還是邀請那些法學者來討論 是最佳的--航站區(留言) 2024年11月30日 (六) 18:31 (UTC)
- 「維基百科並不鼓勵」是中立態度,與「維基百科將協助打擊」在立場和影響上有明顯區別。免責聲明是指出,受美國法律保護。--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30日 (六) 18:26 (UTC)
- 我引用的那段話是要表達「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這句話放在全世界哪個地方都說得通--航站區(留言) 2024年11月30日 (六) 18:12 (UTC)
- 我建議您再讀一遍這個聲明。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30日 (六) 17:44 (UTC)
- Wikipedia:免責聲明「請注意將您在這裏所找到的信息發佈出去有可能會違反您所在國家或司法管轄區的法律。維基百科的數據庫都是儲存在位於美國的伺服器中,因而任何內容都受到當地法律和美國聯邦法律的保護。您所在國家或司法管轄區的法律有可能沒有對相同種類的言論和發行進行保護。維基百科並不鼓勵任何人觸犯法律,因此如果您連結到此域名或使用、複製或轉載本站包含的信息,維基百科無法為可能帶來的違反此類法律的行為負責。」--航站區(留言) 2024年11月30日 (六) 17:42 (UTC)
- 不明白這句話在這裏的作用。比如,基金會應該盡力執行各國法令?--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30日 (六) 16:04 (UTC)
-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這句話放在全世界哪個地方都說得通--航站區(留言) 2024年11月30日 (六) 15:59 (UTC)
- 實在看不出來這怎麼就是威脅了?至多是不同意基金會的做法。但基金會的做法應該是有全面的法律上的考慮的,我們是否應該先聘請法律顧問諮詢一下呢?如果根本沒什麼問題,那豈不是很沒意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11月22日 (五) 03:46 (UTC)
小結
這應該可以存檔了吧 August0422討論頁 2025年1月1日 (三) 13:20 (UTC)
- 社群傾向認為應觀察英文等其他站點有何動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月3日 (五) 08:20 (UTC)
- 目前來看,英維不會有什麼行動了。英維公開聯署信的首位簽署者已因確信信息披露給法院而關閉了聯署。我認為他判斷無誤,但英維十分平靜,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做出這一判斷依賴於付費媒體內容,並且邏輯鏈條太長;二、維基人的熱情是消耗品,被閉站RFC過早地消耗了。
- 現在唯一可以做的事恐怕是等待德里法院判決及英維社群對判決的反應。時至今日,我忍不住要說一句風涼話:何必皇帝(指英維社群)不急太監急呢!--Fire Ice 2025年1月6日 (一) 14:15 (UTC)
- 抱歉最近比較忙沒處理這個討論串的事情。我的意見同冰與火。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PJ:NEW23] 2025年1月7日 (二) 20:46 (UTC)
請協助查看破壞
[3]裏有大量未被及時處理的破壞,然而本人能力有限,還請有心人士協助參與反破壞工作。--WiiUf🐉💫2025 2025年1月7日 (二) 14:05 (UTC)
- 大部分都不是,過濾有誤導致的。 -Lemonaka 2025年1月7日 (二) 15:23 (UTC)
- 不要盲目相信過濾器。高風險過濾其實估計實際上涉及破壞的也就大約5%-10%。--花開夜(留言) 2025年1月7日 (二) 17:26 (UTC)
- 其實我想說的是裏面不全是破壞,但經我看了一遍之後,還是有不少。--WiiUf🐉💫2025 2025年1月7日 (二) 23:19 (UTC)
- 而且有些破壞放了好幾天……--WiiUf🐉💫2025 2025年1月7日 (二) 23:26 (UTC)
續:管理員佈告板排版
道歉聲明
請求覆審U:Leehsiao的巡查豁免權
原因:經查閱該人的貢獻,我對於此人是否在創建新條目上可以免於被巡查持保留態度,我不認為一位會在現有條目上加上宣傳性內容的用戶能被免於巡查,儘管此人被封禁條目空間編輯權限已久,請注意這不是一個濫權覆核請求,謝謝。--~~Sid~~ 2025年1月8日 (三) 15:27 (UTC)
- https://guc.toolforge.org/?by=date&user=Leehsiao
- 如果需要將這個議題全域化,可以在得出結論後在meta.wikimedia.org提出--Rastinition(留言) 2025年1月8日 (三) 15:32 (UTC
- 管好你自己。--Leehsiao(留言) 2025年1月10日 (五) 09:41 (UTC)
- 去掉吧,溝通能力仍有問題。另外,2024年4月至10月已存在「超過六個月沒有任何編輯活動」,似可申請即時除權。--YFdyh000(留言) 2025年1月8日 (三) 22:20 (UTC)
- @ASid:此話題應移交權限解除佈告板(或事後報備於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月9日 (四) 08:13 (UTC)
明明是冷門的ACGN條目,最近單日閱覽流量居然衝到每天一萬人觀看
Wpcpey和Longway22禁制復核
廢棄草稿
User:Rastinition可能長期濫用傀儡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隱藏內文任何維基人都會,真不知道Rastinition反對理由,請問有哪位維基人了解他的? —此條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於2025年1月12日 (日) 16:14 (UTC)之前加入的。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用戶查核制度再引入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現在,仲裁委員會已經成立,考慮到英文維基仲裁委員會可指定用戶查核員,中文維基是否也該考慮,基於傀儡調查的堆積,再次引入用戶查核? -Lemonaka 2025年1月9日 (四) 02:37 (UTC)
- 還是等仲裁委員會正式運作一段時間再說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9日 (四) 03:21 (UTC)
- 贊同shizhao的觀點。而且積壓也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千村狐兔(留言) 2025年1月9日 (四) 04:14 (UTC)
- 別急Orzzzzz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月9日 (四) 08:10 (UTC)
- 不贊成。我覺得您應該知道,對於一個餓了很久的人來說,出於對他的安全考慮,不應該給他一次性餵飽。況且仲裁委能否平穩運行還要兩說,何必如此着急呢。--Iming 彼女の愛は、甘くて痛い。 2025年1月9日 (四) 09:08 (UTC)
- 問題是誰能擔任?無視文明方針者絕不能當用戶查核員,從苗醫生的罷免案看出中維有部分用戶不知道遵守文明方針比貢獻更重要。--Lanwi1Talk 2025年1月10日 (五) 16:39 (UTC)
- 等仲裁委員會運作個一年再說吧,比較安全--August0422討論 2025年1月11日 (六) 14:41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如何看待這篇文章?
搬運自英文WP - 支持以色列的美國保守派基金團體被指展開人肉搜索挺巴勒斯坦的維基百科編者
搬運自英文WP互助客棧: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被指有計劃(或者已經開始)人肉搜索在維基百科上散播他們認為是反猶太主義的編者,暫時主要呼籲在以色列相關爭議條目(如加沙人道危機或以色列-中東局勢等)中進行過主要貢獻的編者要特別小心不明來歷的連接,做好反人肉的必要措施。同舟(論 · 歷) 2025年1月9日 (四) 03:15 (UTC)
- 令人擔憂--千村狐兔(留言) 2025年1月9日 (四) 04:11 (UTC)
- 或許應當考慮在相關條目中加入模板以提示編者注意安全風險。--Iming 彼女の愛は、甘くて痛い。 2025年1月9日 (四) 09:24 (UTC)
- 編輯提示會好一些?--WiiUf🐉💫2025 2025年1月14日 (二) 07:28 (UTC)
- 個人原則上不反對追加編輯提示,儘管專注於中文WP這邊的編者面臨的威脅比英文WP那邊的編者相對地低,並且中文WP的以色列相關條目似乎尚未到達到需要大範圍半保護的程度,英文WP那邊的以色列相關條目是初建立就會立即進行預防性無限期半保護。但既然是牽扯到美國的保守派機構,同時針對中文WP編者的可能性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吧。--同舟(論 · 歷) 2025年1月14日 (二) 09:40 (UTC)
- 或許可將與以色列相關的條目列為高風險主題?--WiiUf🐉💫2025 2025年1月14日 (二) 09:55 (UTC)
- 個人原則上不反對追加編輯提示,儘管專注於中文WP這邊的編者面臨的威脅比英文WP那邊的編者相對地低,並且中文WP的以色列相關條目似乎尚未到達到需要大範圍半保護的程度,英文WP那邊的以色列相關條目是初建立就會立即進行預防性無限期半保護。但既然是牽扯到美國的保守派機構,同時針對中文WP編者的可能性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吧。--同舟(論 · 歷) 2025年1月14日 (二) 09:40 (UTC)
- 編輯提示會好一些?--WiiUf🐉💫2025 2025年1月14日 (二) 07:28 (UTC)
- 唉--花開夜(留言) 2025年1月9日 (四) 20:01 (UTC)
- 是否應該考慮將其網域列入黑名單?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PJ:NEW23] 2025年1月9日 (四) 20:42 (UTC)
- 雖說中維不擔心這事情,但未雨綢繆也不是不可--花開夜(留言) 2025年1月9日 (四) 21:00 (UTC)
- 我先訂閱那個工單吧,看看後續情況--花開夜(留言) 2025年1月9日 (四) 21:01 (UTC)
- 這工單現在點進去怎麼是個「Access Denied: Restricted Task」(悲)--Jason2016426(留言) 2025年1月10日 (五) 08:57 (UTC)
- 我昨天還能閱覽該工單,不排除因為被判定為高危和高敏感級別而限制閱覽。英維有人表示不排除(將會)有具有高級別權限的管理員受賄賂而洩露特定編者的非公開信息如IP和電郵地址等,畢竟對方財大氣粗而且維基媒體不乏支持或同情以色列的管理員,所以建議各位最好做好最壞的打算。--同舟(論 · 歷) 2025年1月10日 (五) 09:17 (UTC)
-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信任與安全團隊已將此任務的閱覽權限制在授權用戶和先前訂閱者中。Iming 彼女の愛は、甘くて痛い。 2025年1月10日 (五) 09:47 (UTC)
- 我目前能看到工單--花開夜(留言) 2025年1月14日 (二) 23:43 (UTC)
- 你先前已訂閱該任務,故能夠查看。--Iming 彼女の愛は、甘くて痛い。 2025年1月15日 (三) 04:12 (UTC)
- 我目前能看到工單--花開夜(留言) 2025年1月14日 (二) 23:43 (UTC)
- 這工單現在點進去怎麼是個「Access Denied: Restricted Task」(悲)--Jason2016426(留言) 2025年1月10日 (五) 08:57 (UTC)
- 我先訂閱那個工單吧,看看後續情況--花開夜(留言) 2025年1月9日 (四) 21:01 (UTC)
- 如果基金會覺得有風險應該會直接加進全域連結黑名單吧--SunAfterRain 2025年1月12日 (日) 12:55 (UTC)
- 雖說中維不擔心這事情,但未雨綢繆也不是不可--花開夜(留言) 2025年1月9日 (四) 21:00 (UTC)
- ?我的回覆呢?被哪個小饞貓吞了?--Jason2016426(留言) 2025年1月10日 (五) 13:59 (UTC)
- 算了,不管了。儘管會被說ENSAID,但是enwiki那邊在考慮「先發制人地封鎖傳統基金會的域名」——另外,昨晚明明看到U:魔琴也提出過類似提議的……--Jason2016426(留言) 2025年1月10日 (五) 14:07 (UTC)
- @ericliu1912: 請恢復被你錯誤刪掉的留言。--同舟(論 · 歷) 2025年1月10日 (五) 15:08 (UTC)
- sorry編輯衝突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月10日 (五) 15:14 (UTC)
- @ericliu1912: 請恢復被你錯誤刪掉的留言。--同舟(論 · 歷) 2025年1月10日 (五) 15:08 (UTC)
- --114.41.86.98(留言) 2025年1月12日 (日) 12:44 (UTC)
- 回報:維基媒體將這件事的風險從無改為高。--花開夜(留言) 2025年1月13日 (一) 20:17 (UTC)
- 最近問題怎麼這麼多,先有維基媒體被告,現在又是這種問題--August0422討論 2025年1月16日 (四) 07:55 (UTC)
在本地啟用安全投票及electionadmin權限
關於特色列表頁面
話說是否需要將特色列表的建築版塊的古蹟移動到歷史板塊中?並新建板塊叫做地區遺產?--DaqibaoQi(留言) 2025年1月21日 (二) 07:16 (UTC)
- 古蹟是「有歷史的建築」,我覺得仍應優先分類為建築。否則所有東西都有歷史,豈不全歸到歷史區去。——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月21日 (二) 16:55 (UTC)
在本地啟用安全投票及electionadmin權限
提請解任U:KOKUYO之管理員權限
禁制覆核如何知會有意願處理的管理員前往處理?
如題,依照《維基百科:禁制方針#禁制覆核》在自身用戶討論頁提出的禁制覆核,如何知會有意願處理的管理員前往處理?--—— 紅渡廚(留言・貢獻) 2025年1月30日 (四) 04:20 (UTC)
- 使用{{unblock}}模板?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0日 (四) 04:30 (UTC)
- {{unblock}}模板好像只能用於封禁而非禁制?--—— 紅渡廚(留言・貢獻) 2025年1月30日 (四) 04:51 (UTC)
- 但是分類名叫」「Category:封禁及禁制申訴」,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0日 (四) 07:17 (UTC)
- 好像有{{Unban}}這個模板,可以參考一下。--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5年1月30日 (四) 11:12 (UTC)
- 果然!我就記得禁制也有個類似模板可以用。結果因為分類名不分,記錯成同一模板了……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0日 (四) 11:18 (UTC)
- 感謝,那就是這個了。--—— 紅渡廚(留言・貢獻) 2025年1月31日 (五) 10:46 (UTC)
- 好像有{{Unban}}這個模板,可以參考一下。--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5年1月30日 (四) 11:12 (UTC)
- 但是分類名叫」「Category:封禁及禁制申訴」,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0日 (四) 07:17 (UTC)
- {{unblock}}模板好像只能用於封禁而非禁制?--—— 紅渡廚(留言・貢獻) 2025年1月30日 (四) 04:5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