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討論:Sameboat/old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注意!本頁為用戶:Sameboat(同舟)討論頁的存檔區,如非必要請勿修改本頁,需留言者請回到正式的用戶對話頁,謝謝。

template:languageicon[編輯]

如果你覺得你的版本好看我也不反對。不過也不必跟隨en的腳步,en不是維基的標準,雖然它很可能是對的。這是一件小事,不要在這耗費更多的精力。你可以看看en:Template talk:LanguageiconUpssdr talk 06:30 2006年6月8日 (UTC)

「動員令」活動[編輯]

部分維基人設計了每人貢獻二新條目的「動員令」活動,歡迎參加。 詳情請參閱Wikipedia:社區主頁之公告欄。--18164 07:41 2006年7月24日 (UTC)

有關1967年香港地鐵早期系統路線圖[編輯]

有關1967年香港地鐵早期系統路線圖,本人已提供資料,請見Talk:香港地鐵. -- Kevinhksouth (Talk) 11:42 2006年10月14日 (UTC)

文件刪除請求:通知[編輯]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MTR Study 1967-temp.png已列入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資訊#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Wing 12:11 2006年10月14日 (UTC)

有關Poly-cpi.png[編輯]

你好,小弟首先感謝閣下所畫的香港地鐵轉車站設計圖

。可是小弟對此圖有數個意見,希望閣下能作出小修改。

  1. 建議不應使用to(如to Kowloon),使用towards比較合適。
  2. 不建議使用往香港島東區,其實使用往香港島經已表達到有關效果。
  3. 閣下好像沒有繪畫渡線,建議以灰色加上渡線。
  4. 小弟建議加上一句此圖不按比例繪畫,可令人們知道此圖是沒有按實際比例。

希望閣下能接納小弟之見,謝謝。--Mtrkwt 11:32 2006年10月23日 (UTC)

收到閣下的答覆,謝謝。這裏是地鐵的路軌配置圖,不妨可參考製作。--Mtrkwt 14:34 2006年10月24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編輯]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會開放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盡力,在活動時間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着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

印度神話[編輯]

很棒的模板,我可以參與編輯嗎?--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4:11 2007年2月1日 (UTC)

當然可以, 現在為了滅所以只寫了很多stub, 你一定要來幫幫, 覺得需要改就改ba :-) -- 同舟 14:24 2007年2月1日 (UTC)
對不起,或許我對Template:印度神話的回退影響了您的心情
  • 個人建議去掉<small>標籤,這樣能使模板和條目的字體一樣容易辨認(我使用的是1280*1024的FF)
  • 若您覺得模板中的字需要稍微小一些,建議使用 fontsize = 95% 之類。
--Isnow 09:47 2007年2月12日 (UTC)

謝謝Sameboat兄幫忙!不過你誤會啦。我不是真想把拜火教的密特拉和吠陀里的密多羅寫到一個條目里,現在這個條目主要是想結合介紹古伊朗的密特拉和被羅馬歪曲的密特拉,而密多羅還是打算單立一個條目。但是我實在查不到很多關於密多羅的資料。據說在吠陀里只有一首專門讚頌他的歌,那麼他是個無足輕重的神嗎?還有,他和佛教的彌勒到底有沒有直接關係(也就是說,彌勒是受本土的密多羅,還是伊朗的密特拉影響?)?因為我所在的城市資料不是很豐富(大學和公立圖書館我都查了),能不能麻煩Sameboat兄在有時間時幫忙看一下這些問題,尤其是彌勒到底是不是從這個神直接轉化來的(英語維基說得很模糊),謝謝!--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0:26 2007年2月6日 (UTC)

還是關於印度神話模板[編輯]

Sameboat兄認為黑天(克里希納)應不應該收錄?這裏有個問題,即現代印度教教義認為黑天與毗濕奴是一個人(化身),但是原始時代黑天可能是個人類英雄,或至少是另一個神。到底把不把黑天獨立放入模板,我也在猶豫。--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00 2007年2月19日 (UTC)


不如成立一個維基用戶會[編輯]

近日看見維基的情況,很令人擔心,總覺得管理員的個人意志好像正淩駕整個社群和維基的方針。不如我們成立一個維基成員會,讓各位非管理員的編輯參加。將來遇到一些議題時,大家也可以方便聯絡,一起表達意見。你有興趣參加嗎?--Kevin wong 2007年6月17日 (日) 22:27 (UTC)[回覆]

信任機制的討論[編輯]

唏, 客棧裏正在討論一個重選方案, 請看看有沒有錯漏之處。謝謝!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構思:取消罷免機制,以重選代之 --Kevin wong 2007年6月18日 (一) 20:03 (UTC)[回覆]

你好關於tempo[編輯]

有的中文翻譯中tempo被翻譯為拍子,但實際上拍子並不是en:tempo,而是en:Meter (music),tempo更好的名稱應該是速率—Ksyrie(Talkie talkie) 2007年6月25日 (一) 14:08 (UTC)[回覆]

嗯,說的沒錯,有時有大家也用拍子這個詞來形容tempo,有時有又來形容meter。節拍對應meter也不錯。—Ksyrie(Talkie talkie) 2007年6月25日 (一) 14:32 (UTC)[回覆]
考慮一下還是將拍子改名比較好,我用google scholar搜索了一下tempo翻譯為速度的比較多[1],拍子和節拍多被用於meter的同義語。—Ksyrie(Talkie talkie) 2007年6月25日 (一) 14:44 (UTC)[回覆]
Beat->節拍,不能說翻譯的錯,不過太讓人迷糊了。其實國內大多數對這些概念都沒有區別,我看到一篇介紹之間區別的文章[2]Ksyrie(Talkie talkie) 2007年6月25日 (一) 14:54 (UTC)[回覆]
我現在和你一樣,如果能找到比較好的專業介紹區別的網站就好了,我試着找找。—Ksyrie(Talkie talkie) 2007年6月25日 (一) 15:23 (UTC)[回覆]

誠邀閣下參加2007年香港夏聚暨[編輯]


謹訂於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下午三時
假香港城市大學康樂樓9樓城峰閣舉行



敬備茶點 恭候光臨 懇賜花籃


如未克撥冗光臨,請到這裏覆示
Ray1118x敬約
2007年7月11日

房客某R 前往雛田莊 2007年7月11日 (三) 14:20 (UTC)[回覆]

首次巡迴定期聚會將在元朗[編輯]

香港維基人第一次巡迴定期聚會[編輯]

車站結構表新修訂[編輯]

小弟經已看過有關修訂,可以解決現時大圍站的問題,但小弟不建議使用過多色系,特別是1、2、3、4號月台。而且,在空白方向不需要刻意利用BSicon leer.svg,可直接設定coll的闊度。—Mtrkwt 2007年11月4日 (日) 06:54 (UTC)[回覆]

維基研究協助[編輯]

Sameboat您好,我是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學生邱家緯,目前正進行一項對兩岸三地維基人的研究,需要許多維基用戶的協助。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維基年會發表過,也訪問過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的維基用戶。現在更需要大量的問卷資料輔助,希望您能夠提供維基的編輯經驗。這份問卷只需要花您兩分鐘時間,但是對維基領域研究有很大貢獻,謝謝您的幫忙!

這份問卷的詢問範圍僅於編輯過程與經驗,不涉及私人資料,請您安心。

問卷網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挨家挨戶去留言的份上,幫幫我吧!—櫻花猴 2007年11月6日 (二) 07:50 (UTC)[回覆]

SOMEBODY SET UP US THE BOMB[編輯]

CATS:HOW ARE YOU GENTLEMEN!!
CATS:ALL YOUR BASE ARE BELONG TO US.
CATS:YOU ARE ON THE WAY TO DESTRUCTION.
WHAT YOU SAY.
CATS:YOU HAVE NO CHANGE TO SURVIVE MAKE YOUR TIME.
CATS:HA HA HA HA...

Sameboatさん您好, 有關勾銷真·女神轉生3-NOCTURNE真女神轉生III Nocturne的重定向另立文章單純只因您的標題有點爭議,因標題正確為真·女神轉生3-NOCTURNE故予以修正,而當初內容部份也顯示正在翻譯日文wiki內容,因您的與日文版相較下個人傾相較正確的日文版,若造成您的反感先說聲抱歉,並非對您的不尊重只是單純不知該如何通知您一同討論,(看到您的留言才知道原來可以這樣對話~囧)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以日文版wiki為底。因用語問題像マニアクス(Maniax)在台灣和中國都稱狂熱版而非導演版不知是不是香港地區稱導演版而代理商部份美版是由Atlus而非Ubisoft,之所以希望以日wiki為主是因資料確認無誤只是目前沒時間翻譯整理過去,不知您意下如何? -- 酒舞 (留言) 2008年01月08日 (日) 01:00 (UTC)[回覆]

有關香港鐵路車站的技術問題[編輯]

你指香港鐵路車站的條目很多內容有技術問題,在1024或1440解像度會出現問題,但是很多條目都是使用類似的排版和格式很久,都沒有問題,我的電腦都沒有問題。請問你可不可以提供你使用的電腦操作系統、瀏覽器軟件名稱及版本、解像(析)度和螢幕擷圖的資料以處理問題。—Railhk0512 (留言) 2008年1月14日 (一) 14:37 (UTC)[回覆]

我看過螢幕擷圖的,連相片顏色和文字顏色都出現問題的,應該不會出現這些問題的,你是怎樣取得螢幕擷圖的,使用甚麼軟件擷取的?—Railhk0512 (留言) 2008年1月14日 (一) 15:07 (UTC)[回覆]
明白你的問題,我不反對你的修改了。—Railhk0512 (留言) 2008年1月14日 (一) 15:16 (UTC)[回覆]

Univercity—Bananasims對話 2008年1月31日 (四) 09:52 (UTC)[回覆]

我有少少寫 XML 的經驗(主要是寫網站的 Opensearch、Google SiteMap 與 AJAX)。其實我嘗試過校正您的 SVG,不過 Firefox 總是說 Error 又找不到錯誤所以我通知您一聲去更改,況且這也是禮貌—Bananasims對話 2008年2月1日 (五) 11:44 (UTC)[回覆]
我很少使用 SVG,沒有情況使我使用 SVG。個人的 XML 編輯器為 Dreamweaver。—Bananasims對話 2008年2月3日 (日) 14:06 (UTC)[回覆]

2008年香港維基社群第二次春聚[編輯]

邀請您的維基人是:—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8年2月26日 (二) 14:41 (UTC)[回覆]

你好,注意到你對該條目的修改。 「注意:中文名詞翻譯僅作參考用途,烏克蘭文的原文才具有法律效力。」這樣的說法,不知道出發點是什麼。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 同類條目中沒有出現過這樣的說明。 另外名稱應該用中文, 外文列在文中做參考即可。—Munford (留言) 2008年2月28日 (四) 17:35 (UTC)[回覆]

恭請閣下參與2008春聚討論[編輯]

邀請您的維基人是:— ※D· E· P· G· ※   JéRRy  ※ ~ ※  雨雨   ※Laudamus quae laudentur!! ※  2008年2月28日 (四) 19:31 (UTC)[回覆]

重新討論香港維基社群的聚會[編輯]

邀請您的維基人是:Mahoumatic (留言) 2008年3月13日 (四) 19:33 (UTC)[回覆]

邀請參與2008年香港春聚[編輯]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正接受會員申請[編輯]

逕啟者:

很高興通知大家,香港維基媒體協會現正接受會員申請。為方便各位進行申請,協會相關人員和義工將會通過巡迴服務,定點收集申請表格。

請各位在此查閱適合閣下的時間及地點,親身遞交表格。同時請依照該頁面上的指引,預備相關文件,以便當日程序可以順利進行。

若閣下未能通過巡迴服務遞交申請,或有任何查詢,請通過協會公共電郵地址聯絡協會秘書,以便我們作進一步的安排。

此致

各位香港維基人

2008年4月9日 (三) 13:42 (UTC)

模板{{需查證來源}}能否加個連結到討論頁[編輯]

模板{{需查證來源}}能否加個連結到討論頁 最好是能指定討論頁的章節 謝謝—CCFS (留言) 2008年5月20日 (二) 09:20 (UTC)[回覆]

十分感謝 已經應用上了: ) —CCFS (留言) 2008年5月20日 (二) 17:21 (UTC)[回覆]
好像{{vc}}和{{rs}}沒有區別,按我的理解vc應該連結到wikipedia:可供查證,rs應該連結到wikipedia:可靠來源,不知是有問題,還是我理解有誤?—CCFS (留言) 2008年5月20日 (二) 19:13 (UTC)[回覆]
我是看到Template:Verify credibility頁面的捷徑一節是如下描述的,才有以上理解的,是不是捷徑這裏寫錯了,不過我認為rs->可靠來源,vc->查證可信性>是合理的—CCFS (留言) 2008年5月22日 (四) 12:52 (UTC)[回覆]
  1. {{rs}}(reliable source:可靠來源
  2. {{vc}}(verify credibility:查證可信性

Re: NPOV的意思[編輯]

多謝指教,長見識了。 --不想放棄 (留言) 2008年5月23日 (五) 01:32 (UTC)[回覆]

文件刪除請求:通知[編輯]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MTR Study 1970.png已列入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資訊#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

(代提刪者加入以上通知) --Moonian♨一盅兩件立即嘆貢獻 主要 全部 2008年6月19日 (四) 13:31 (UTC)[回覆]

WMHK一週年活動邀請[編輯]


為慶祝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成立一周年,協會將舉辦研討會,找出在教育界推廣維基媒體等各種web 2.0計劃的更好方法,以進一步在港宣揚自由文化。研討會詳情如下:

  • 日期: 2008年7月12日 (六)
  • 時間: 下午一時至三時
  • 地點: 香港灣仔軒尼斯道15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201室


有關細節,請參閱相關頁面。如閣下卻報名參或有任何查詢,請透過協會公共電郵地址聯絡協會秘書,以便我們作進一步的安排。


  此致
各位香港維基人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 謹啟
2008年7月6日



Wikipedia talk:聚會/2008年香港夏聚/邀請討論[編輯]

邀請您的維基人是:

Mahoumatic (留言) 2008年7月18日 (五) 16:28 (UTC)[回覆]

邀請出席2008年香港夏聚[編輯]


2008香港秋聚前聚會討論[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Ws227 (留言) 2008年7月30日 (三) 18:32 (UTC)[回覆]

熱心的香港鐵路車站專題維基人:

小弟先在發表此檢討之先,特向閣下在近數年來一直為香港鐵路車站專題盡心盡力而說聲多謝,喜見中環站沙田站並列為Wikipedia:優良條目,似乎我們多年來的努力終於漸見成效。

回正題,現在為此專題正式檢討,在兩鐵合併後,有不少新問題衍生出來,在小弟及數名活躍的維基人下,根本無法及不可能為眾多鐵路條目作一個完整及統一化的整理,因此小弟希望藉此檢討,重新審視及修改現行專題格式規範,再由眾多熱心的維基人執行。小弟現在誠邀閣下在Wikipedia talk:專題/香港車站#香港鐵路車站專題檢討積極發表意見,以便鐵路車站條目的質量進一步提升。—Mtrkwt (留言) 2008年8月1日 (五) 18:18 (UTC)[回覆]

SVG 處理錯誤[編輯]

  • 我看了您在互助客棧/技術中的回覆,將font-size之改為9pt的確可以把數字變小,但是怎樣才能讓他顯示成下標呢?您修改的圖片中,

H3C在一條底線上,怎樣才能顯示成「H3C」呢?--Siriudie(talk) 2008年8月3日 (日) 09:57 (UTC)[回覆]

邀請出席2008香港第一次秋聚[編輯]

數字分段本土化[編輯]

阿拉伯數字以標點分段都係為左方便讀出姐。各語言有唔同既讀法。 例如:123456789

英語習慣系三位一讀: one hundred twenty three million four hundred fifty six thousand seven hundred eighty nine 所以英語標點作123,456,789。一目了然,唔使慢慢數。

爾家睇漢語點讀: 一億 二千三百四十五萬 六千七百八十九

好顯然,漢語系四位一讀。如果響漢語書面語中,沿襲英文數字既標點法,甘根本起唔到方便讀出既作用。如果按照漢語自己既讀法標點呢? 1,2345,6789

甘就好得多。希望你都黎支持,響漢語文本中使用漢語數字分段。

58.62.81.71 (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01:54 (UTC)[回覆]

邀請討論2008年香港第二次秋聚[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8年9月15日 (一) 02:23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編輯]

應該是不可行了。因為新條目定義是在八天內創建或有重大修改的條目。目前我創建的時間已經超過了。感謝您的幫忙。-User:Orion-留言 2008年9月15日 (一) 05:54 (UTC)[回覆]

邀請出席2008年香港第二次秋聚[編輯]


你移動條目的手法不對[編輯]

你移動條目的手法不對。巴甫洛夫,這樣會丟掉編輯歷史的。--用心閣(對話頁) 2008年9月30日 (二) 05:35 (UTC)[回覆]

已經好了,這樣的移動需要管理員的協助,下回移動時可以請求管理員。--用心閣(對話頁) 2008年9月30日 (二) 05:39 (UTC)[回覆]

您對這條目的修改有興趣,這點我很高興,但請不要隨便刪掉我寫的註釋,特別是為了種某些現象而加的註釋。或許這些註釋指出了 某些不當的現象,但批評不代表主觀或不中立,反而刻意忽視某些極為普遍的現象(比如網絡上有關種姓制度的條目某個程度上全都寫錯這的確是事實)才叫做「假中立」。維基百科要求中立,所以我才把這些現象補充上來,另外附上其他的批評,不然如果只附上批評,那才真的是不中立,這點還請您想清楚。

事實上,這條目放了6年,也只到現在才有人願意大幅修定內容、擴編。我不希望為了這種事情吵到彼此不爽然後停筆,以致於未來6年 該條目仍是繼續擺爛。畢竟,寫這種龐大的條目對我而言也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而且也沒好處可以拿),請給我點時間彙整與修改好嗎?-阿儒 | 這裏泡茶 2009年2月25日 (三) 08:06 (UTC)[回覆]

Shakura[編輯]

謝謝你的答覆!有時間的時候,還是請你幫我看一下那個文章。 Shakura

抱歉[編輯]

當時不清楚[[:en:XXX]]是用於臨時連結,以後會改用{{link-en}}的—Leon3289 (留言) 2009年6月8日 (一) 10:27 (UTC)[回覆]

誠邀討論[編輯]

望您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9日 (二) 07:59 (UTC)[回覆]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成立兩週年慶祝活動[編輯]


2009香港夏聚[編輯]

請求意見[編輯]

謝謝您一直以來參與鐵路相關條目的編輯工作。本人剛完成重寫JR東日本E231系電力動車組並提交同行評審(評審期至本月26日),我很希望您能提供意見,協助改善此條目。請細閱條目後到這裏提出您對此條目的意見,謝謝!—Altt311 (留言) 2009年10月11日 (日) 09:35 (UTC)[回覆]

請求[編輯]

閣下你好!由於,閣下創建頁面不少且大多沒有任何問題,所以希望閣下前往Wikipedia:權限申請/申請巡查豁免權以減輕巡查員的負擔。—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1月13日 (三) 11:04 (UTC)[回覆]

關於RDT:高架CONT的問題[編輯]

高架線路如果用CONT,效果不是特別好。不知道您有沒有做一個hCONTg之類的標誌的打算?--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10:43 (UTC)[回覆]

投票請求[編輯]

閣下你好。不論意見怎樣,希望閣下能前往Wikipedia:投票/有關球員的命名常規爭議發表意見。感謝閣下。—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3月8日 (一) 13:41 (UTC)[回覆]

投票邀請[編輯]

月台幕門現正進行特色條目投票,邀請你參與香港分子 (留言)

請停止修改鐵路模版並回退[編輯]

這些模板引用甚廣, 任何改動都會牽連到大量條目, 如香港報紙列表 --Johnson Lau (留言) 2010年4月5日 (一) 14:13 (UTC)[回覆]

我當然不同意要保留文字顏色, 但並不代表要修改模版. 你看看香港報紙列表就知道, 在文字之間一塊塊顏色不是更難看嗎?--Johnson Lau (留言) 2010年4月5日 (一) 14:25 (UTC)[回覆]
我同意要刪除有關模板, 但首先要把所有引用都消滅之後才可以做--Johnson Lau (留言) 2010年4月5日 (一) 14:37 (UTC)[回覆]
我覺得還是先做第一步看看情況如何. 由於很多模板都引用了這些模板, 用了colorbox可能會有意料之外的效果. 我現在回退了, 但你的修改如果是合適, 也不會白費的, 反正再回退也很容易--Johnson Lau (留言) 2010年4月5日 (一) 14:51 (UTC)[回覆]

謝謝您的幫助[編輯]

謝謝您幫助整理模板:朝鮮半島車站資訊,也歡迎您編輯朝鮮半島車站的條目--圍棋一級 (留言) 2010年4月13日 (二) 09:38 (UTC)[回覆]

你應該明白我的反對理由[編輯]

就正如地獄少女二籠的紅林拓真被標籤為「惡魔之子」,把人殺死後,就將所有罪名推向紅林拓真上,正如有些維基人已經不知不覺將罪名推去Shizhao上,而不理其他管理員。就是這樣。--御景ゆずき (留言) 2010年4月17日 (六) 09:28 (UTC)[回覆]

不知你願不願意成為管理員呢?--御景ゆずき (留言) 2010年4月20日 (二) 13:49 (UTC)[回覆]

謝謝你的回覆。--御景ゆずき (留言) 2010年4月21日 (三) 03:00 (UTC)[回覆]

有關提名管理員[編輯]

我在討論中提及過,在下通常一個月大概只顧編輯一兩次。如果你們這麼稀疏的工作也不介意,我也不介意幫忙當管理員。不過根據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我的編輯次數離1000次甚遠(還差一點才夠800),所以根本不符合規定。圖門縣候補知縣 (留言) 2010年4月20日 (二) 03:01 (UTC)[回覆]

Re: 執手尾[編輯]

其實這樣的形容我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到了。自己的發言要負責,如果要講重一點才會有點感覺的話,那也沒辦法了。-cobrachen (留言) 2010年4月21日 (三) 12:39 (UTC)[回覆]

Re: 謝謝您的提醒[編輯]

我現將意見反應到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方針的相關章節讓,謝意!--建燁 (留言) 2010年4月22日 (四) 06:36 (UTC)[回覆]

我其實沒搞錯[編輯]

我強調的就是說黃世澤的意圖並不重要,因為不是他想做甚麼,那些人都會跟他做。重點不是只堅持「你們要熟讀我們那套規則」,而是怎樣讓新手生手感到受尊重。這些正如我一向在呼籲,提刪回退前多溝通、多詢問、多給機會就可以,這些甚至只涉及工作流程而非規則。重點是在於你們對待新手生手的態度。
至於傀儡投票,這點你們要從嚴我沒意見的,因為這等於「造票」,於民主社會亦不容。只是有些熟手把「少貢獻的走出來投罷免票」視為「傀儡」就是太過分,這是污衊。圖門縣候補知縣 (留言) 2010年4月24日 (六) 10:51 (UTC)[回覆]

Template:BS2-startCollapsible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BS2-startCollapsible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emplate:BS2-startCollapsible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4月29日 (四) 12:14 (UTC)[回覆]

Template:BS7-startCollapsible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BS7-startCollapsible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emplate:BS7-startCollapsible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4月29日 (四) 12:14 (UTC)[回覆]

Template:BS8-startCollapsible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BS8-startCollapsible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emplate:BS8-startCollapsible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4月29日 (四) 12:15 (UTC)[回覆]

Template:BSe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BSe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emplate:BSe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4月29日 (四) 12:15 (UTC)[回覆]

我不知道沒有這個模板是不是一定沒有影響(反正表格有足夠的{|及|}就肯定顯示正常),但既然start是在建立一個巢狀表格,應該是有一個end對應着去封閉吧?另外interwiki是我急着創建而忘了修正,謝謝提醒。—Altt311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06:25 (UTC)[回覆]

現時說明必須引用Template:BS-table,但只要不引用這個模板,就可能需要Template:BS-endCollapsible(例如這樣,兩者顯示結果相同)。不過,為避免混淆,我還是先自刪吧。—Altt311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07:09 (UTC)[回覆]

re:莫斯科地鐵站名翻譯[編輯]

的確這種做法更方便。我的計劃是先完成這個條目(莫斯科地鐵車站列表),再根據這個列表修改現有的站點、線路的譯名,最後把這個條目轉換為俄文版的圖文並茂的格式。儘管莫斯科地鐵不算是什麼重點,但我作為一個地鐵迷,就算我有生之年不一定能去莫斯科一趟,也要把我心中最美好的地鐵線路的條目完成了。

希望我們能合作完成這一系列條目。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0年5月22日 (六) 10:33 (UTC)[回覆]

的確colspan什麼的把整個表格都搞亂了,而且本身這個表格又是從上到下一體的。我現在正在編輯這個表格,搞到3號線了。這樣吧,我先完成了這個temp,然後再研究一下怎樣改,或者製作一個更好的列表吧。怎樣?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0年7月2日 (五) 15:17 (UTC)[回覆]

現在莫斯科地鐵車站列表/Temp大體完成了,譯名基本按照閣下的莫斯科地鐵車站列表。剛發現莫斯科單軌運輸系統的確是莫斯科地鐵國有統一企業(不確定是否這樣翻譯,ГУП «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旗下的,但又獨立於莫斯科地鐵。那這玩意如何處理?另外,關於多圖殺貓的問題,我也發現這問題的確非常嚴重……在學校的光纖下無壓力,但一旦回家,家裏那2Mb寬帶會導致這個頁面讀取非常耗時。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0年7月13日 (二) 10:10 (UTC)[回覆]

邀請參加第八次動員令主題投票[編輯]

Sameboat/old1您好:

第八次動員令現正進行主題投票,請踴躍參與。

是次投票將決定今次動員令的主題,故此邀請您參與這次的投票。此外同時歡迎您參與第八次動員令的相關討論。

邀請人:Ciked (留言) 第八次動員令籌備中 2010年5月23日 (日) 08:19 (UTC)[回覆]

2010香港夏聚前聚會討論[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Mayoamyo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09:58 (UTC)[回覆]

邀請參加第八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八次動員令邀請函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第八次動員令
第八次動員令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Sameboat/old1您好: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第八次動員令將在2010年7月1日開始,8月28日結束,期間歡迎閣下積極參與。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及小動員令,中動員令的4個主題分別是世界各地自然與自然科學最多語言待撰寫條目基礎條目,小動員令的2個主題分別是戰爭及軍事武器以及侵權待拯救條目

關於本次動員令的詳細規定請閣下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八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利用{{subst:動員令/8}},將此動員令貼到其他還未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關鍵之一。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質量!

邀請人:CHEM.is.TRY 2010年6月3日 (四) 12:54 (UTC)[回覆]

目前該頁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長但語文版本數目過少(少於十個)的候選只有提名人投票或反對票佔總票數三分之一以上,如en:Basketball (ball)en: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shootingen:LGBT tourismen:Go Ask Aliceen:Nomenclature Codesen:Glebe, New South Walesen:Smart power,希望你能參與TOTW候選投票,畢竟先前已經有一些這類的候選落選(如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Egmont Prinz zur Lippe-Weisenfelden:British comicsen:United States of Africaen:Artistic licenseen:Customer experienceen:List of deadly fungi等),我並不希望類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0年6月6日 (日) 10:04 (UTC)[回覆]

我的天啊[編輯]

老大,咱們編輯重複了:

維基百科非著名編輯王雲峰 (留言) 2010年6月26日 (六) 06:27 (UTC)[回覆]

最近準備大幅修改這些內容,誰知今天下午剛開始工作就撞車了……,方便留個聯繫方式嗎?—維基百科非著名編輯王雲峰 (留言) 2010年6月26日 (六) 06:38 (UTC)[回覆]
因為一直沒有人搞,所以今天就沒有加模板,誰知道……—維基百科非著名編輯王雲峰 (留言) 2010年6月26日 (六) 06:49 (UTC)[回覆]

請幫忙關注一下DYK候選里的經濟特區條目謝謝[編輯]

你好!我發現7月6日的DYK候選裏面的經濟特區條目有多處侵權段落,但已經積累了四張支持票,可以登上首頁展示了。能否請你幫忙看一看這個條目,提出你的意見?謝謝!—Snorri (留言) 2010年7月12日 (一) 00:07 (UTC)[回覆]


「正式」與「官方」定義[編輯]

現時Wikipedia_talk:ACG專題/有關正式譯名/決議投票,是指Template:Infobox animanga/name的欄位名。現時該模板的欄位名定義如下:

  • 官方譯名:日本出版商提供的中文譯名
  • 正式譯名:各地授權代理商所取的譯名

一般語境下「正式」包含「官方」,換言之「官方」的事物一定是「正式」的,但「正式」可以包含一些非官方的東西,而該模板把「正式」與「官方」並列,意味着「官方譯名」並非「正式譯名」之一,這跟日常用語的意義相差甚遠,恐怕對一般非ACG迷來說會引起混淆和難以理解,所以有人提出以「授權版譯名」取代現時稱為「正式譯名」的欄位(含義、用法不變,旨在正名),由於維基百科並非ACG或任何專門領域的百科,個人認為條目內容中任何名稱都應盡可能使用一般人容易理解(不需另外解說)的名稱,請在投票前了解清楚定義再作決定,謝謝--Ws227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4:48 (UTC)[回覆]

Amina Mariam Bokhary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Amina Mariam Bokhary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Amina Mariam Bokhary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北極企鵝觀賞團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11:22 (UTC)[回覆]

關於回歸條目[編輯]

(:)回應:查了一下《香港基本法》、《中英聯合公報》,從未出現過「回歸」一詞,在上述官方文件內出現的類似說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收回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以下稱香港)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聲明: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之相對應的英文文本為:「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clares that to recover the Hong Kong area (including Hong Kong Island, Kowloon and the New Territori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ong Kong) is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entire Chinese people, and that it has decided to resume the exercise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with effect from 1 July 1997.」,「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declares that it will restore Hong Kong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effect from 1 July 1997.」--蘋果派.留言 2010年9月24日 (五) 03:59 (UTC)[回覆]

由於您提出的理由不符合快速刪除之標準,因此無法執行快速刪除。不過,個人是建議您可以直接將{{Infobox Indian jurisdiction}}的內容寫入{{Infobox Indian Jurisdiction}},無須另外編寫新的{{Infobox Indian jurisdiction}};這樣就不需逐一修改每個條目的模板名稱,也可以承續前人的編輯歷史,也方便未來讓大家繼續擴充或修正其內容。—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4日 (四) 03:51 (UTC)[回覆]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幫你將兩個模板的編輯歷史合併為一個,並保留您最新的內容;不知您是希望使用大寫J的名稱?還是小寫j的名稱?—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4日 (四) 03:59 (UTC)[回覆]

關於 Claque[編輯]

關於 en:Claque ,我個人認為了你已經 over 了,是在原創研究,請至互動客棧討論。--LungZeno(talk) 2010年11月14日 (日) 09:50 (UTC)[回覆]

Template:Auto link/doc快速刪除通知[編輯]

您好,你創建的頁面被認為符合快速刪除的標準,已被提出快速刪除。

若您認為這個頁面不應被刪除,可以將{{hangon}}放置到被提刪頁面的頂部(但請放置到快速刪除模板的下面),並在討論頁闡明您的觀點。但是,一旦條目被加入快速刪除模板,只要條目滿足快速刪除的標準,它便可能立即被刪除。請您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刪除模板,但也請您大膽改善條目,以使其儘量滿足維基百科的方針與指引。如果您有疑問,可以使用IRC即時聊天與在線的管理員交談。在該條目被刪除後,您也可以聯繫管理員,詢問他們是否可以將被刪除前的條目通過郵件發送給您,便於您未來重新編寫條目。 --UAL55 (留言) 2010年11月17日 (三) 06:05 (UTC)[回覆]


Template:Auto link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Auto link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emplate:Auto link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UAL55 (留言) 2010年11月17日 (三) 06:07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條目質量提升活動[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條目質量提升計劃邀請函
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數量及品質,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已經重新啟動,相信您的支持與參與,將有可能會成為維基成長的重要助益,若您對於一些條目品質現況感到不滿,或者對於某些條目需要關注提升,攜手合作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類知識的品質!。您若支持該計劃可先至 「報到處」簽到,以便於其他人與您連絡,再前往您有興趣的各子計劃簽到並提出協作事宜,您可自由彈性規劃。

總之,這是自由參與與發起條目協作的平台,歡迎任何人在該計劃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亦歡迎您成為各子計劃主持人,這比起在一兩個同好之間對話或條目討論頁互動性更佳。

  • 也可幫忙散發此邀請函。根據過去經驗,計劃的成敗關鍵在於消息是否散佈開來,若要發邀請函,可以複製以下代碼:{{subst:QA/邀請}}再轉貼到其他維基人對話頁上,感謝您

更多候選主題


邀請人: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10日 (一) 03:59 (UTC)[回覆]

香港條目提升計劃開始起錨了[編輯]

條目提升計劃已開始起跑了!目前主題提名中,預計2011年1月22日或23日產生,請愛香港朋友前往關注。--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10日 (一) 03:59 (UTC)[回覆]

維基百科問卷協助[編輯]

感謝您多年來在Wikipedia的努力,使得網絡上有一個正向的,提供優良資訊的管道。 近年來,隨着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人使用網絡,也越來越多人投入Wikipedia的寫作; 這種集合眾人力量的合作關係,建立起龐力又堅固的網絡社會。 我們很羨慕這樣一群不認識的夥伴,能無私的朝共同目標而努力; 卻也遺憾,現實的社會中,沒有這樣的團隊完成這樣的工作。

為了了解此種虛擬社群所建立起的關係,以便協助現實團體改進結構, 我們是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系的研究團隊,在此設計了一份簡單的問卷, 只要您花五分鐘的時間,回答問卷中的題目, 將可以協助我們分析出虛擬社群的結構關係,與改進現實團體的方法, 越多人的投入,將可以幫助我們越正確的評估, 以下是問卷的連結 http://www.my3q.com/go.php?url=degas2010/87158 再次謝謝您的幫忙

敬祝 身體健康 諸事順心

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周菡苹 敬上
--Jasonzhuocn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10:10 (UTC)[回覆]

IP封禁例外[編輯]

其實你也可以去m:Steward requests/Global permissions申請全域的封禁例外。中文這邊已經設定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月18日 (二) 13:33 (UTC)[回覆]

RE[編輯]

請問指的是哪件事?-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1月22日 (六) 11:47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中國朝代與歷史提升計劃[編輯]

如果閣下想要編寫或想要獲得中國歷史或朝代等相關條目,歡迎提報計劃到中國朝代與歷史提升計劃,您可在該計劃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謝謝你熱情的參與。--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2月6日 (日) 12:45 (UTC)[回覆]

幫忙[編輯]

幫忙弄回東涌綫(新的)的地圖!--神比德加公2011年2月8日 (二) 04:02 (UTC)

不是討論區[編輯]

http://disp.cc/b/27-X9X http://jaibi.tyker.info/g/post/1145/ 皆不適討論區 而是紀錄網友言論的儲存 也請你多進行有建設性的編輯 不要只會回退別人的編輯 要知道編寫可是很辛苦的 回退只要幾秒鐘 對於專門回退別人編輯而自己卻很少編寫的行徑 我是很不欣賞的 Luke7956 (留言) 2011年3月7日 (一) 16:27 (UTC)[回覆]

我看了一下修正部分,若僅放在外部參考連結應該沒什麼關係,但這不是可查證來源,可以多注意是否有據此寫入內文的部分協助移除即可。--Reke (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05:22 (UTC)[回覆]
該方針中也只有說明「通常要避免」,但若涉及網絡事件卻完全不能引用討論區原始文章的備份資料也不太對勁。就像自傳本身都會有自我美化的疑慮,不過仍可以有限度地引用如以「其他自傳中自行宣稱」的方式維持中立性一樣。這個事件與網絡論壇之間的互動性相當高,備份連結也相對地比論壇本身連結穩定,在有限制的使用下並不會有宣傳個人立場的問題。--Reke (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07:50 (UTC)[回覆]

我可以妥協條目中所佔比例,縮寫篇幅,但無法苟同部分人士凡是我的編輯一律回回退,內容連看都不看,也不願意的編輯的作法,尤其是我都採用知名媒體的可供查證來源引用台灣資深政治評論家的觀點來做為政治人物的評論,對於你指稱蕭師言‎多番加入缺乏可靠來源的極不客觀、抹黑的評論字眼,我非常地不認同,我在蕭師言條目的編輯都是有可供查證且有社會共識的觀點,特別是你用抹黑的字眼令我感到是非常的失禮,我看了你的多次編輯對你感到非常遺憾,如果你真的對中立性真的有強烈執著,請你可以熱心地對引用自己媒體的法輪功相關大小條目仔細審閱,去與眾多的擁護者大打筆戰,我想大家都是可以自由心證的。 Luke7956 (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08:11 (UTC)[回覆]

對於閣下霸氣的作風也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Luke7956 (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08:27 (UTC)[回覆]

我理解那是個「通常」要避免的連結,而我也說明何以這次情況較為「不通常」。網友的人肉搜索、激烈反應確實是「經由可靠媒體報導過的」,換言之該資料是一個有二手材料支撐的一手材料,一手材料的確不應該直接引用於條目內容,但附於外部聯結應該可以作為參照。至於不中立的問題,在外部連結的指引中也有提示可以針對連結內容進行簡短的說明,不妨可以透過編修說明的方式,表示該外連係「事發當時網絡激烈意見的備分紀錄」而使他人理解此份文件的立場有所偏頗。如是應可大幅沖淡自我宣傳的意味。--Reke (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08:31 (UTC)[回覆]

User:Sameboat在自我介紹面,有標題為"宣揚友愛,拒絕筆戰!",這也會是我努力做到與其他維基人互動的目標與方針。 Luke7956 (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08:46 (UTC) [[User:Sameboat|同舟]指稱我在蕭師言‎多番加入缺乏可靠來源的極不客觀、抹黑的評論字眼,請同舟 (留言)說明清楚我那些編輯是與事實相反的極不客觀、抹黑,請不要含沙射影,請將同舟認為有失公允的段落提出討論,否則我覺得[[User:Sameboat|同舟]對我的形容是有欠公道是一種對我的抹黑,檢舉你對我的毀謗來處理Luke7956 (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09:24 (UTC)[回覆]

我並沒有說那樣的外部連結是個「可靠來源」,相反地,抬頭一看,我還明確寫着「這不是可靠來源」甚至也支持條目內文有隻引用此來源的部分應刪除。不過因為「外部連結」本身不是條目的主要組成,其地位比註釋模板都還更低,只是一種參考,所以並不需要過度嚴格地磨去。另外維基百科本身不排斥一手來源,只是不能只由一手來源來支撐一個條目。若不能提供一手來源資料,史記條目的外部連結就不能提供《史記》全文版了。當然《史記》因為經典(其立場可並不中立),故您可能覺得這樣的外連無所謂。而如今BBS/論壇的快照或備份其實亦可以在很謹慎且已有二手文獻的情況下提供讀者參考。

當然,我沒有贊成所有的網絡反應皆可以因為媒體報導而列入參考,主要還是視條目的內容而定。現在聚焦的事件「網絡反應」參與的成份非常的大,附上原始資料可以使得網絡參與的過程更加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對於研讀條目者是有利的。適度的導引比起墨守成規重要,更何況您引用是個在中文版未成為共識的指引,而該指引在用語上又有所保留,沒有指定該類連結為「絕對」不許的外連,僅是一項「通常」的規條。您可以思考一下該指引何以在羅列出幾項「絕對不可」列出的連結時,不將BBS/論壇列入,而只將其放在「通常不可」。--Reke (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10:00 (UTC)[回覆]

一個蘇聯-蒙古-中國混血兒用戶的來信[編輯]

您好,維基百科女士/先生!

長話短説,為避免無謂的編輯戰,採用俄國一詞最爲合適,不知閣下認爲呢?若是可以,此事便可圓滿解決不是嗎?大家都是來為維基百科作貢獻的。

此外,閣下若是有翻譯方面的問題,可以來找在下,在下雖然不才,但一定會盡力而爲的。

--АвгустуРусский-English-中文 2011年3月29日 (二) 03:30 (UTC-5)

您好,維基百科女士/先生!

Россия是一個國家,翻譯成俄國才最爲合適,不知閣下認爲呢?沙俄,蘇俄,蘇聯,俄羅斯聯邦都是俄國,而且相關行政區域都是在蘇聯時代設立,所以用俄國最爲合適。

關於Район這個詞,有多種翻譯方式,鎮只是其中一種。而且爲了和АО(行政區)有所分別,採用鎮比較合適。比如説莫斯科市西北區休金諾鎮莫斯科市西北區牛休金諾區,哪個更合適?那個才能更準確的反映不同級別的行政區域的差異?

本人的家鄉就在莫斯科市西北區休金諾鎮科涅夫將軍街,這就是爲什麽本人會去翻譯相關條目的原因。

關於爲什麽沒有登陸而是採用IP直接編輯,是因爲該IP有問題,無法登陸編輯。

你可以在我的討論頁留言,如果你堅持的話。

本人已經主動做出讓步和妥協了,也希望閣下退一步海闊天空。俄國就是蘇聯和俄羅斯的最大公約數。

真要是打起編輯戰,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沒有必要為這種小事負上那麽大的代價吧?

--АвгустуРусский-English-中文 2011年3月29日 (二) 22:00 (UTC-5)

那以俄羅斯爲主,蘇聯爲次好嗎?俄羅斯首都(原為蘇聯首都),我很有誠意了,為避免無謂的爭執和衝突也作出最大的讓步了,請不要再逼迫我了,好嗎?
如果這樣還是不行的話,那我就是被永久封禁,對你也沒有好處,不是嗎?難道爲了一個小小的爭執讓我們雙方都負上巨大的代價,你真的願意這樣嗎?

--АвгустуРусский-English-中文 2011年3月29日 (二) 23:30 (UTC-5)

警告[編輯]

若閣下再次進行主觀的回退破壞,即進行提報壞,再次提出充分警告Yen von Young (留言) 2011年3月30日 (三) 09:03 (UTC)[回覆]

永遠結束編輯爭議[編輯]

我會把新店救護車阻擋事件回退到沒有我編輯的早期版本,我會刪除所有我在維基百科所有的編輯,永遠不會再登入,當然也不會申請新帳戶,這三個月來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和心力編輯,基本上也不干涉別人的編輯,其實在編輯新店救護車阻擋事件完全不認識當方當事人,反而面對可能得罪真實人物的壓力,我在維基沒人付我薪水,我也自認為是超越媒體的中立性在編輯,以後少管他人閒事,自掃門前雪即可,今後永遠結束編輯爭議,誰編輯了甚麼都不甘我的事,忽然間有種如釋重負的解脫感覺,永遠不會再發生心血結金被破壞時那血脈噴張的氣憤,我們一起舉杯慶祝吧,今後永遠結束編輯爭議,這一段時間委屈你了喔Yen von Young (留言) 2011年3月30日 (三) 11:06 (UTC)[回覆]

同舟你實在太抬舉我了,我在維基百科只會加入不實訊息,包括非中立內容,原創研,不可靠來源等,都是沒有建設性內容Yen von Young (留言) 2011年3月30日 (三) 11:20 (UTC)[回覆]

同舟,我是超有耐心的那種人,你要玩,我可以繼續奉陪,被你可以欺壓的新手應該不是只有我一個而已吧!

--АвгустуРусский-English-中文 2011年3月30日 (三) 18:00 (UTC-5)

管理員很慢誒[編輯]

封禁此人有點可惜,但是條目必須至少先保護了。現在管理員好慢……--Zhxy 519 (留言) 2011年3月31日 (四) 01:49 (UTC)[回覆]

按這個態勢不想保護也難。--Zhxy 519 (留言) 2011年3月31日 (四) 02:01 (UTC)[回覆]

2011年3月[編輯]

由於濫用編輯權限,據維基百科的封禁方針回退不過三原則,您已被禁止3日時間內編輯維基百科。在封禁結束後,我們依然歡迎您作出建設性的編輯。如果您對封禁的理由持有異議,請您通過發郵件的方式向封禁您的管理員或者其他管理員申訴。您也可以在您的用戶討論頁加入{{封禁申訴}}並說明您申訴的理由或您的疑問。重新註冊一個賬戶或者直接使用匿名身份在維基百科的頁面申訴的做法,會被視為繞過封禁發言,可能導致您的封禁時間被延長。-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1年3月31日 (四) 02:58 (UTC)[回覆]

您好!首先對於您被封禁感到很遺憾,因為實際上您的編輯並無錯誤,完全是對IP用戶誤導性的編輯做回退。而上述模板我認為有點疑義,若是敘述蘇聯時期的加盟共和國,Template:蘇聯加盟共和國已足夠,如果是「蘇聯一級行政區行政區劃」,則不應該出現「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的文字;若是描述現狀,使用此名稱顯得很怪異,也不應該將此模板加入現今不為獨聯體的國家的條目中。先謝謝您了。—Iokseng留言2011年3月31日 (四) 03:58 (UTC)[回覆]

OK,我這麼命名是因為IP用戶(在有編輯爭議前)未將navbox獨立成一個模板(而是將全個navbox的代碼寫進條目中)所以我才按照他的navbox標題起的。另外這個IP用戶建立了俄語(全名)的模板重定向,應該都是不必要,我只能認為這是他不懂維基的創建習慣吧。-- 同舟 (留言) 2011年3月31日 (四) 04:04 (UTC)[回覆]

::真是GJ,有人繞過封禁到當前破壞發言。-- 同舟 (留言) 2011年3月31日 (四) 06:36 (UTC)[回覆]

給腦殘用戶的建議[編輯]

同舟你很不理性,一定是大腦出問題了,導致邏輯錯誤,才會使你是非不分,建議你趕快去檢查一下大腦是哪裏出問題了 不同舟 (留言) 2011年4月20日 (三) 21:35 (UTC)[回覆]


^ 以上留言雖帶有攻擊性但因為有娛樂成分而被本人暫時保留下了。-- 同舟 (留言) 2011年5月3日 (二) 01:55 (UTC)[回覆]

Re:[編輯]

我沒有追蹤,我對他維基百科以外的行為沒什麼興趣,只要沒有不符方針的編輯動作,基本上就隨便他去。--Reke (留言) 2011年5月3日 (二) 02:15 (UTC)[回覆]

RE[編輯]

你放心好了,我現在每個回復都保持着適度冷靜。再說,從昨天起我的回覆就保持着某份幽默感(其實我是不想認真了,我都覺得再回復下去都覺得很無聊.......)。唯獨百樂兔一事,我已經與其取得適度聯繫,我認為此事應該與幽默分開處理。-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5月9日 (一) 12:34 (UTC)[回覆]

邀請參加生物學提升計劃[編輯]

生物學提升計劃邀請函

Sameboat/old1,您好

誠摯邀請您參加生物學條目質量提升計劃,本計劃旨在提升生物學相關條目的質量,藉由募求開放協作方式將更多的生物條目達到一定水準,提示您現在分子生物學細胞學生物學相關方面是嚴重缺乏的,期盼您能加入我們提升質量的行列,來改善或創建更高品質的百科條目。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各領域的條目數量及品質,歡迎您參與其他子計劃,請參閱主計劃說明。謹祝編安。

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可使用{{subst:生物學提升計劃/邀請}}語法張貼至您認識的維基人對話頁,將此消息廣為推介來共襄盛舉,謝謝。


{{subst:#if: |邀請人:

邀請人: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第二階段開始 2011年5月14日 (六) 05:55 (UTC)[回覆]

Re[編輯]

這點您不用擔心,昨天被人抱怨這件事以後,我已經決定兩個月內不參與客棧所有討論了,可見我用戶頁。(PS:某些人對你的勸說竟然也有意見:[3])--CHEM.is.TRY 2011年5月19日 (四) 14:25 (UTC)[回覆]

那個俄國人又來了[編輯]

這次他用一直一類的7字頭美國IP破壞甚多,傷亡慘重啊……--Zhxy 519 (留言) 2011年5月24日 (二) 00:56 (UTC)[回覆]

關於歷史條目是否能有年份連結的問題[編輯]

你好,我是因為郭桓案建文改制這種只有一個日期連結的條目被移除日期連結才會有疑問,想了解現在方針是不可過度連結還是禁止歷史條目有日期連結。--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6月6日 (一) 14:29 (UTC)[回覆]

第五次管理員百無一用是書生解任議案徵求聯署在互助客棧/其他裏面,徵求聯署[編輯]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4%BA%92%E5%8A%A9%E5%AE%A2%E6%A0%88/%E5%85%B6%E4%BB%96#.E5.AF.B9.E4.BA.8E.E7.AE.A1.E7.90.86.E5.91.98.E7.99.BE.E6.97.A0.E4.B8.80.E7.94.A8.E6.98.AF.E4.B9.A6.E7.94.9F.E8.A7.A3.E4.BB.BB.E6.8F.90.E6.A1.88.E7.9A.84.E6.AD.A3.E5.BC.8F.E8.81.94.E7.BD.B2 --蘋果派.留言 2011年6月11日 (六) 05:13 (UTC)[回覆]

請注意[編輯]

Please do not feed the trolls.

meta:What is a troll#Not_feeding_the_trolls --Ben.MQ 2011年6月11日 (六) 13:48 (UTC) [回覆]

對不起再三更改用戶頁。格式寫錯了。如果看到好幾次新消息的話,sorry--Ben.MQ 2011年6月11日 (六) 13:49 (UTC)[回覆]

反破壞性投票聯署活動已經重啟[編輯]

聯署改為譴責類似破壞活動,請參與者重新考慮再次參與。在正式投票前,大家可以自行修改內容。一旦啟動投票,即所有聯署者同意類似行為及參與者為社區破壞活動參與者。如投票通過,則在警告無效後建議管理員考慮對相關用戶採取合理封禁。-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6月12日 (日) 10:09 (UTC)[回覆]

有沒有興趣來這裏?[編輯]

歡迎來這裏轉轉 http://rcu.5d6d.com/bbs.php --Zhxy 519 (留言) 2011年6月15日 (三) 10:49 (UTC)[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九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九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九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維基娘,第九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Sameboat/old1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九次動員令將於2011年6月25日開始,9月3日結束,我們竭誠邀請您積極參與。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中動員令的2個主題分別是人文與社會科學世界各地,小動員令的4個主題分別是最多語言待撰條目自然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與應用科學外交

關於本次動員令的詳細信息請您參見:第九次動員令,並歡迎您到動員令入門頁了解甚麼是動員令,並請至報名頁面報名參與是次動員令,唯報名僅於6月25日或之後開放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也請參考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HCY (留言) 2011年6月19日 (日) 07:54 (UTC)[回覆]

謝謝你的提醒[編輯]

使用了同文堂的關係,未有注意繁簡轉換問題,非故意破壞,謝謝提醒--~維基人~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04:26 (UTC)[回覆]

俄國街道問題[編輯]

你好,本人最近創建了阿爾巴特區等條目,但許多莫斯科街道的名字(參考英語版本)卻不知道該怎樣翻譯,閣下是專家,不知道能否提供協助?--圍棋一級 (留言) 2011年6月22日 (三) 08:25 (UTC)[回覆]

是你選擇性透明吧?[編輯]

且還是還沒回應我的回答哦,我的問題是「幫我做另一個善意推定,為什麼有些管理員人身攻擊網友,有些管理員幾個月編輯次數不超過60次,但還在上面呢?」你怎麼轉到其他了呢。另gzdavidwong這位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可是在人身攻擊哦,且造假哦!天地一沙鷗,人間任我行 (留言) 2011年6月22日 (三) 12:19 (UTC)[回覆]

閣下的行為跟無理取鬧沒什麼區別的[編輯]

pose擺得再多也沒用。再者你也沒回應我的回答,以及為何對管理員的人身攻擊不說一句話呢?還有哪位中文老師教導你"霸着屎坑不拉屎"是人身攻擊呢?你這麼有精力揪住無權的普通網友的質疑,為何沒精力揪出不作為胡來的管理員呢?天地一沙鷗,人間任我行 (留言) 2011年6月22日 (三) 12:43 (UTC)[回覆]

HK, Graphism, and me[編輯]

Example of map I'm creating: Start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5th centry BC.

Hello Sameboat,

I'm a French wikipedian, graphist, mapmaker, and the former leader of the Graphic lab (image & maps). I'm currently studying in Taiwan, and I'm coming to Hongkong from this saturday (25) until Saturday (July 02). While in HK, I'm interested to meet some HK wikipedians, especially wikigraphists, and wikimapmakers for a chat, and a tea/beer. I'm also interested by free housing. I have enough money for hotel, but I frankly prefer to meet someone, have a good evening chat, then sleep happily in my sleeping bag. Also, feel free to send me an mail with your HK phone number at hugoLPZ Google email service com. Beer/tea's chat requested ! Hosting (06/30-07/01) by nice HK wikipedian welcome ! Yug (talk) 2011年6月22日 (三) 18:42 (UTC) PS: feel free to forward my message to other HK wikipedians, especially HK wikigraphists.[回覆]

更正:PhiLiP是管理員[編輯]

蘋果派看來是不看被封禁者的「貢獻記錄」就亂噴管理員(實為行政員),反正有機會抹黑管理員就不理證據是否充分。-- 同舟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15:53 (UTC)

Re:俄國街道問題[編輯]

不好意思,過了2天才回覆你——因為閣下的UserTalk頁不知道為什麼會撞上GFW了。

關於Мещанский Район,我認為這個與非利士人毫無關係。根據我目前使用的字典(ABBYY Lingvo v3)的解釋,Мещанин指的是中產階級下層人士。另一方面,Хамовники的詞根хам是指一種14世紀的亞麻布,同時這個詞又可以翻譯作「鄉巴佬」。因此,不知道閣下認為這兩個地名應該使用音譯還是根據歷史溯源用意譯?

另外,根據Template:俄語譯音表,「щан」應該譯作「先」,但我覺得這樣又會跟「сен」、「щен」撞車了,後兩者明顯比起「щан」更像漢語拼音的「xian」。此處又該如何處理呢?--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1年6月24日 (五) 02:34 (UTC)[回覆]

環線的跨語言連結[編輯]

環線是一個消歧義頁,bot移除的那幾個跨語言連結的頁面都不是消歧義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6月27日 (一) 02:32 (UTC)[回覆]

(:)回應[編輯]

明白。-Ajfd11111 (留言) 2011年7月2日 (六) 01:29 (UTC)[回覆]

回應[編輯]

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自己需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只是追隨自己的良知而已。--蘋果派.留言 2011年7月2日 (六) 16:34 (UTC)[回覆]

你好[編輯]

也許我的解封造成了閣下的困擾,特來此說明。很感謝閣下長期以來對維基百科的貢獻,也能體會閣下保護維基百科的急迫心態。但我想說的是,交流始終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手段,我解封後,也勸蘋果派不要去參與互助的那些紛爭,他也已經表達出了一定的誠意。我也讓他和我私下先釐清一些關鍵問題之後,我們在一起找社群或者相關的人士解決,你可以參看我們倆對話頁的討論,我相信這也是在向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但是這一切需要一些時間,希望閣下能夠稍安勿躁,讓我來當這個調解員也好,和事老也罷,給我們一個機會好麼?如果有空的話,最近多編輯一下條目吧,正好動員令呢!謝謝!祝維基愉快!--人神之間擺哈龍門陣 2011年7月2日 (六) 23:06 (UTC)[回覆]

某些[編輯]

恩,是這樣的,看來你是知道寫什麼,有事情請你幫忙一下,那就是幫我跟日文維基他們那邊反映一下,,就是跟他們說我是可以先暫時不在他們那邊建立新的分類,拜託別把我封禁,這樣。酷扁哥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12:01 (UTC)[回覆]

真的沒有機會麼?酷扁哥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12:20 (UTC)[回覆]

Jimbo老大的留言[編輯]

Sameboat你好,我剛才在互助客棧裏翻譯了Jimbo老大對方潤的回應。-- Cybercavalier (留言) 2011年7月6日 (三) 00:07 (UTC)[回覆]

shizhao罷免案投票[編輯]

投票已經進入最後時期,不管你個人認為這個投票多麼荒謬,還是建議你投出自己的意見。謝謝。--CHEM.is.TRY 2011年7月8日 (五) 13:12 (UTC)[回覆]

我的意見與樓上一樣,與其杯葛投票,倒不如參與投票比較實際。因為我認為沉默是無助社群發展,尚有一個多小時,期望你的投票。--Flame 歡迎泡茶 2011年7月8日 (五) 14:17 (UTC)[回覆]

2011年7月[編輯]

歡迎來到維基百科,我們歡迎所有的人來編輯維基百科,所以在與其他編輯者交流時請假定善意,而不是您在維基百科討論: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7次那樣。請參見歡迎頁面來了解更多維基百科的詳情。謝謝您的合作!--Zhxy 519 (留言) 2011年7月9日 (六) 01:30 (UTC)[回覆]

事件告一段落,我也可以跟你這樣說,因為如果在投票期間一定有閒話說,事實上雖然我有點不滿你某些觀點,不過以你的編輯次數以及管理的經驗,應該可以勝任管理員一職。未知能不能願意接受管員理一職呢?--Flame 歡迎泡茶 2011年7月9日 (六) 02:05 (UTC)[回覆]

真是很可惜喔!對你面對有巡查權已經很足夠嗎?說真,我曾經私下罵過你是Nice Boat,因為你作出一個不太明致的決定。在此先抱歉。--Flame 歡迎泡茶 2011年7月9日 (六) 02:20 (UTC)[回覆]


封禁申請‧表決通知[編輯]

爾安。現正就「是否贊成封禁者與裁決者分為二職?」表決,請移步投票。--J.Wong 2011年7月11日 (一) 15:34 (UTC)[回覆]

封禁申請‧參與邀請[編輯]

爾安。現正議定「基本程序」,請移步參與。--J.Wong 2011年7月19日 (二) 03:11 (UTC)[回覆]

邀請參與「杭深線動車組列車追尾事故」條目討論[編輯]

你好,閣下最近曾經參與2011年杭深線動車組列車追尾事故條目的編輯,在此感謝。本人關注條目內列出事故中的死者身份證號碼,可能不適宜在維基百科中出現,以及做成的私穩問題等問題。有關討論正在此頁進行,姑勿論閣下之取態,都誠邀閣下參與討論,表達你(+)贊成(-)反對保留。期待你的參與。順祝編安。--§香港分子§ (留言) 2011年7月27日 (三) 05:42 (UTC)[回覆]

不好意思,小弟把您的編輯回退了,因為發現那些段落,點按它們的[編輯]會是編輯Template:DYKEntry,而不是編輯DYK的段落。看來要請Liangent改改程序了。--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1年7月29日 (五) 02:19 (UTC)[回覆]

封禁申請‧表決通知[編輯]

爾安。Winertai君已就「封禁申請」將來使用時間導向方案,抑或理由導向方案發起表決,為期一週,至八月十四日為止。請移玉投票。--J.Wong 2011年8月7日 (日) 07:38 (UTC)[回覆]

有勞[編輯]

Template:Chart能不能再放大點,需求量是一倍……——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0日 (一) 12:53 (UTC)[回覆]

多謝,分拆不好辦,我先湊合着弄把。——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2日 (三) 03:47 (UTC)[回覆]
出麻煩了,左右寬度是夠了,但是上下長度突然不夠,請幫忙。——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09:28 (UTC)[回覆]
但是這個版本只有17,667位元組,比孔子世家總世系圖 (中興祖前)16,714位元組還要少,怎會後者沒問題前者掛掉了?——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12:52 (UTC)[回覆]
長度和寬度之和是有一個上限對不對?調到130欄會如何呢?——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7日 (一) 00:39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條目質量提升活動[編輯]

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數量及品質,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已經重新啟動並已大幅改版,成為多元化型態子計劃方式展開,相信您的支持,將有可能會成為維基成長的重要助益,若您對於一些條目品質現況感到不滿,或者對於某些主題條目需要關注提升,竭誠歡迎您參與子計劃之協作條目,或者至計劃發起處 發起子計劃。若您支持該計劃請先至此 簽名,或至討論頁提出一些建議或問題。總之,這是可自由發起條目補強協作的相關平台,歡迎任何人(包含IP用戶)在該計劃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這比起在一兩個同好之間對話或條目討論頁互動性更佳。

根據過去經驗,計劃的成敗關鍵在於消息是否散佈開來,請將此消息繼續推介給你您認識的維基人,若要發邀請函,可以使用以下代碼:{{subst:QA/邀請}}張貼在對方的對話頁中,感謝您的義舉。
邀請人:RekishiEJ (留言) 2011年10月26日 (三) 11:55 (UTC)[回覆]

目前票選中的主題:武俠小說提升計劃 - 人文提升計劃 - 新聞相關 -南極地理條目提升計劃 -颶風主題計劃 -哈利波特條目提升計劃
目前進行中的主題:

更多候選主題



目前該頁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長但語文版本數目過少(少於十個)的候選只有提名人投票或反對票佔總票數三分之一以上,如en:Chumbyen:Edmund Herringen:Indian nationalismen:United States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Nationsen:John Hampdenen:Coconut doughnuten:Sustainable engineeringen:Belmont Stakesen:Immigration Act of 1924en:1911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en:Product certification,希望你能參與TOTW候選投票,畢竟先前已經有一些這類的候選落選(如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British comicsen:United States of Africaen:Artistic licenseen:Customer experienceen:List of deadly fungien:Genna crime familyen:Go Ask Aliceen:Four Freedoms (Norman Rockwell)en:Sino-Albanian spliten:Physics and Star Warsen:CD-Texten:LGBT tourismen:Smart poweren:Second Superpoweren:Nomenclature codesen:Basketball (ball)en:Kick-Ass (comics)en:WoWWikien:Asian Centuryen:Lucifer Chuen:Image stitchingen:Google Chrome Frameen:Cloud gamingen:Thaificationen:Intel 440BXen:Socialism (Marxism)en:Crony capitalismen:Historiography and nationalismen:Anarchism and nationalismen:Michael P. Fayen:Yamazaki Ansaien:Yoshinogari siteen:Shinbutsu bunrien:Independent bookstoreen:alt.religion.scientologyen:Control messageen:Malaysian Malaysiaen:iLooen:ESPN Radioen:Bulbous planten:Houston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en:Military of Austria-Hungaryen:Visual musicen:List of murderers by number of victimsen:Lee Kwon Muen:Generation Killen:Private defense agencyen:Private intelligence agencyen:Navy Yard, Washington, D.C.en:River Toneen:Canoe River train crashen:Site-specific browseren:Newspaper theften:Christianised sitesen:Tableless web designen:George B. Posten:File vieweren:4DOS等),而TOTW就是每週各語文版本維基百科翻譯二個條目(2010年第8周以前是一個條目)以擴充各語文維基百科收錄範圍的計劃,這類條目的落選對不少語文版本維基百科是大憾事,我不希望類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1年10月26日 (三) 11:55 (UTC)[回覆]

解任投票事件追訴時效[編輯]

閣下於數個月前曾參與改善管理員解任投票方針的討論,故現在誠邀您參與一項與管理員解任投票方針有關的表決,為解任投票事件追訴時效是否需要修改表達立場。請於11月04日23時59分 (UTC)之前到這個投票頁表態,謝謝!--沙田友 (留言) 2011年11月3日 (四) 14:52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League of Legends logo.pn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League of Legends logo.pn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1月11日 (五) 01:20 (UTC)[回覆]

想不到閣下還在堅持維護這個頁面啊~

記得當時找車站名稱來由的時候找了很多資料,而剛才我又看到這樣一個網站:Московское метро — проект Артемия Лебедева,因此想跟你分享一下。這個網站有很多歷史圖片,其中包括一張叫「Метро знакомое и незнакомое」,這張圖有標出一些車站的原名和別名(比如1號線的革命廣場站有名「東北站」,與地鐵另一頭的總站西南站相對);而這張歷史圖片表明了,莫斯科地鐵只有1號線的那個年代是有2種行車路線的,分別是狩隼到文化公園和狩隼到斯摩棱斯克(其中斯摩棱斯克現在是4號線的)。這張環線以內換乘站結構圖[4]更是從沒見過的資料。

希望以上資料能幫到閣下進一步完善莫斯科地鐵相關條目。

另外:12月1日,10號線柳布林諾-德米特洛夫線將有3個新車站開通。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1年11月22日 (二) 13:43 (UTC)[回覆]

lowercase模板會讓標題簡繁轉換失效[編輯]

alt屬性已經用{{noteTA}}標題轉換替代了{{lowercase}}。--YFdyh000 2011年12月27日 (二) 00:35 (UTC)[回覆]

我試了用不轉換沒有問題,如果真的有問題加個zh應該就行了。看不懂繁體的屬的人可能無法理解或者認為是個錯別字,用{{noteTA}}的T參數也不會增加什麼開銷,為什麼不能用呢?--YFdyh000 2011年12月27日 (二) 02:27 (UTC)[回覆]
是的,維基自身的字詞轉換系統不需要用{{noteTA}}就可以轉換屬字,但是{{lowercase}}模板有缺陷(見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11年7月#lowercase),強制顯示的標題沒有經過字詞轉換,所以我才用noteTA強制標題來實現小寫和簡繁轉換,目前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YFdyh000 2011年12月27日 (二) 02:50 (UTC)[回覆]

給您一隻寵物貓![編輯]

祝你2012年快樂!

2012快樂 (留言) 2012年1月1日 (日) 05:25 (UTC)[回覆]

Re:聖彼得堡地鐵車站列表[編輯]

非常閣下在聖彼得堡地鐵車站列表所作的貢獻。目前本人正在校對閣下的譯名及站名來源。

我發現有些站名並不單只以一件事物命名,而是多件:比如1號線院士站(Академическая,閣下翻譯為「學院站」)站名源於加里寧區多條以蘇聯科學院院士命名的馬路,而弗拉基米爾站(Владимирская)同時以弗拉基米爾大道和弗拉基米爾廣場命名。敬請閣下留意。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1月2日 (一) 12:49 (UTC)[回覆]

俄文翻譯請求:特色級[編輯]

莫斯科地鐵線路顏色[編輯]

我剛按英文和俄文維基,完成了template:MOSMETRO_color。此模板為莫斯科地鐵各線路顏色,請閣下把所有涉及到線路顏色的條目改用此模板表示顏色。

目前由閣下製作的Template:Mosmetro顏色已經修改完畢。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2月16日 (四) 15:12 (UTC)[回覆]

這的確是個漫長的工程啊……我剛留意到現在莫斯科地鐵線路圖一律用紅色圖標,這是不準確的。根據wiki:鐵路系統標示圖例,紅色代表的是重鐵而非地鐵或輕軌。
另外,我正在嘗試翻譯一些有特色的地鐵車站條目。目前第一塊試驗田為波德別利斯基街站。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2月17日 (五) 02:06 (UTC)[回覆]

re:https不能迴避開放代理封禁嗎?[編輯]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2月21日 (二) 02:19 (UTC)[回覆]

關於這位格林斯基同志的譯名問題[編輯]

首先我不認同以英文譯名「Michael」翻譯為漢語「米高」的做法。

剛查證了一下,格林斯基同志作為立陶宛人,立陶宛語中他名字寫作「Mykolas」(米科拉斯),但條目英語版中只提及到俄語和波蘭語名字,而俄語版波蘭語版都分別只提起他在該語言中的名字的寫法。俄語翻譯顯然為「米哈伊爾」。波蘭語就涉及字母ł的發音問題了,這個字母現代讀成/w/,但格林斯基那個時代該讀成/ɫ/;另外,ch讀/x/,與俄語的х一樣。那麼,按現代的翻譯該是「米豪」,而古代的翻譯是「米哈爾」,個人偏好於後者。

因此個人提議此條目移動到米哈伊爾·格林斯基米哈爾·格林斯基為佳。當然個人還是偏向於前者,畢竟格林斯基晚年是跟莫斯科公國混的。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2月22日 (三) 13:31 (UTC)[回覆]

移動請求[編輯]

您好,Wikipedia:移動請求/當前已經停用,請到Wikipedia:移動請求參考提出請求的方法,謝謝--Gakmo留言2012年5月7日 (一) 08:03 (UTC)[回覆]

Re: ILH清理鏈接bot錯誤報告[編輯]

改好了,現在拒絕在大replag下運行。Liangent留言 2012年6月1日 (五) 05:27 (UTC)[回覆]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Category:Subtemplates of Template Convert」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討論條目的存廢。這是因為有編者認為這頁面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您可以參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頁面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等意見;請在「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2/06/15#Category:Subtemplates of Template Convert」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頁面,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頁面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6月15日 (五) 03:18 (UTC)[回覆]

莫斯科地鐵車站譯名[編輯]

最近看完《地鐵2033》和《地鐵2034》後,覺得非常感動:這兩本小說的中文版(前者看台版,後者看大陸版)的地鐵站譯名基本跟維基的一致。目前關於莫斯科地鐵車站譯名的問題,我認為需要跟閣下深入討論一下。

  1. 「Пятницкое шоссе」是3號線將於今年年底開通的新站點。我查過地名翻譯詞典,Пятница應該翻譯為皮亞尼察而非星期五。儘管這個地方可能真的與「星期五」無關,但「星期五」這個譯名的確很有趣……不知道閣下覺得如何?
  2. 「Кунцево」與「Солнцево」這兩個地名,目前前者音譯為「昆采沃」,後者意譯「太陽(區/市)」。昆采沃這個地名的來源根據現代的研究,一共有4種說法,但都是古文,很難準確意譯(難道用第4種解釋翻譯為「貂鼠」麼);而「太陽」這個地方儘管顯然詞源是太陽Солнце,但受到昆采沃這個地名的影響,是否音譯為「桑采沃」會更好呢?不過,起碼[ditiezu.com 地鐵族論壇]對莫斯科地鐵有了解的人都基本接受了這既有的譯名。閣下認為應該統一兩地譯名為音譯/意譯還是維持現狀?
  3. 續上,地名翻譯的基礎應該是音譯還是意譯?不可否認很多地名在官方或正式場合都使用音譯,但更多時候意譯能更讓讀者一目了然、明白那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目前我開始懷疑「Сокольники」意譯為「狩隼」是否正確。我讀過一些談及莫斯科城市生活的書,都把Сокольники音譯過來,尤其是談及地鐵站附近同名的公園的時候。同時,先前做獵人商行站翻譯的時候我也被Моховая улица卡住了,這裏該是意譯為「苔蘚大街」(但這裏幾百年前就不再是苔蘚地了)還是音譯、音譯又該如何處理-ая後綴,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折騰。最後我選擇了意譯。
  4. 再續上,還是翻譯的「度」的問題。地名翻譯應該溯源到哪裏?前兩天我私下稍微翻了一下基輔地鐵,1號線「Святошинско-Броварская линия」我目前翻譯為「斯維亞托申諾-布羅瓦里線」。其中,這個名字的第一部分來自基輔西部的斯維亞托申諾(Святошено)歷史街區,而Святошено詞源似乎是Святоша,偽聖,再推上去應該是來自智者雅羅斯拉夫的曾孫偽聖尼古拉。這樣的話,車站、線路譯名是應該挖到這個直接來源地並對其直接進行音譯/意譯(如果可能),還是繼續挖到詞根、典故上?同理,莫斯科3號線名稱後半部分「帡幪」是否有翻譯過度的可能?

我希望我們可以通過繼續討論來為俄國、烏克蘭、乃至前蘇聯地區軌交系統翻譯確定準則,以便日後的工作。目前計劃填完劇院站 (莫斯科地鐵)這個坑以後就開始重新翻譯基輔地鐵的資料,第一步又是從線路名、站名開始,屆時可能需要請閣下協助校對等細節斟酌工作。

Вам рад.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6月20日 (三) 09:15 (UTC)[回覆]

  1. 安娜村那個過頭了吧……不過皮亞尼察確定就行了。近期也沒有什麼詭異的名稱不得不通過商討協定的,起碼樂觀估計2020年之前是沒有的。
  2. 我承認「桑采沃」是我原創的……既然「昆采沃」是既定譯名那就算了,我不再斟酌下去了……
  3. 你說得在理。不過,「狩隼」這個詞我也習慣了,嘛,做個重定向就算了吧?
  4. !居然始作俑者是你啊!如果我完成了譯名的話,到時再通知你。考慮到該死的烏克蘭語發音跟俄語的差異,我可能會同時為兩種語言做音譯,到時再確定具體譯名吧……
今晚考完試,跟基友們喝了不少……
Пьите водку господа!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6月20日 (三) 17:12 (UTC)[回覆]
已作校對和補充。順路一提,新科辛諾站將於8月30日投入服務,也就是今天。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8月30日 (四) 02:36 (UTC)[回覆]
剛看了俄新社的報道,Новокосино站翻譯作「新科西諾」。個人認為這個譯名更符合實際讀音,因此已經把車站列表和8號線模板修改了。如果有時間的話閣下也把線路圖稍微修改一下吧。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8月31日 (五) 01:39 (UTC)[回覆]
另,強烈譴責俄新社中文網製造謠言,把車站造價從2000W([5])說成200E([6])。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8月31日 (五) 01:44 (UTC)[回覆]
這裏我考慮到了古俄語時代的開音節現象,於是把「косино」拆解為「ко-си-но」。如果閣下認為這樣處理不妥,那還是回退到舊版本吧……我正在地鐵族寫關於車站開通的消息,計劃今晚在維基百科也把這個車站的條目翻譯過來。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8月31日 (五) 03:24 (UTC)[回覆]

基輔及其他烏克蘭軌交系統車站譯名[編輯]

近日有挖基輔地鐵的坑的衝動,因此先找你達成以下翻譯的共識再開搞。

我的想法如下:

  1. 依舊意譯為主音譯為輔,若有當地華人慣用譯名則以此為準或作參考
  2. 音譯以烏克蘭語為準,意譯參考俄語譯名
  3. 無論是列表還是條目,只要涉及烏克蘭地名,都使用烏克蘭語作參照;俄語僅作翻譯時的參考,非必要時不寫在條目里

我承認我烏克蘭語水平只有uk-0多一點(俄語估計都差不多可以上ru-2模板了),因此條目與列表的翻譯會儘量以俄語為準。

未知閣下意見如何?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10月10日 (三) 13:33 (UTC)[回覆]

增補問題:Берестейська站的俄語譯名是「Берестейская」,指的是「Брест」(布列斯特)。那麼應當使用站名來源的廣為人知的譯名「布列斯特」還是直接以烏克蘭語「Берестя」音譯為「貝列斯佳」呢?這種以在中文世界有一定知名度(提及到二戰布列斯特要塞淪陷的著作浩如煙海)的地名命名的車站,應當以廣為人知的基於俄語的譯名為準,還是以烏克蘭語這一官方語言為準?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10月10日 (三) 14:39 (UTC)[回覆]

一晚時間完成了基輔地鐵「莫斯科化」工作。包括原template:kievmetro移動到template:基輔地鐵並仿照template:mosmetro重製、template:kievmetro color車站列表,並把閣下寫的幾個基輔地鐵條目一律改為新譯名。望校對及斧正。如果有時間,請閣下繪畫一下基輔地鐵線路圖。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10月18日 (四) 15:56 (UTC)[回覆]
我當時翻譯時的字典沒有這個詞,所以音譯了。現在找到了,「(烏克蘭,頓河、庫班等地的)小村莊」(現代俄漢詞典,外研社98年10月第一版)。竊以為,「黑農莊」、「黑莊園」或「黑村」更好?可能你也知道,古羅斯的農村自治組織就叫「黑鄉」,但印象中這個詞又不是這樣拼的。意下如何?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10月20日 (六) 05:34 (UTC)[回覆]
「啪!」好吧我眼花我錯了……我把烏克蘭語的「Черво́ний ху́тір」腦補為「черный хутор」了……關於「黑鄉」,這是先前老師上課講過的東西,我回去查一下課件再確定一下怎麼拼。不過,黑鄉的繼承者「村社」制度我是找到了的:en:Obshchinaru:Сельск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2年10月20日 (六) 09:44 (UTC)[回覆]

re:請求關注[編輯]

狀況已確定。個人認為只是無聊的惡作劇和毫無意義的吹毛求疵而已,未算破壞,還好得到閣下及時回退。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3年1月8日 (二) 08:37 (UTC)[回覆]

請問下能幫忙做下地鐵圖嗎?[編輯]

我不會做,還有地鐵標示的svg圖。--Qa003qa003留言2013年1月8日 (二) 15:09 (UTC)[回覆]

南昌的,還有南昌新舊標誌,現在那個svg的不是符合要求的。--Qa003qa003留言2013年1月9日 (三) 04:42 (UTC)[回覆]
我原來用過Inkscape,但是就是搞不懂怎麼用,我也想學,所以問問你用不用QQ--Qa003qa003留言2013年1月10日 (四) 05:20 (UTC)[回覆]
這裏有個簡單的圖 這裏有三個官方讓大家投票的方案裏面也有圖。這裏還有個比較詳細的。--Qa003qa003留言2013年1月10日 (四) 10:03 (UTC)[回覆]

關於RDT的問題[編輯]

我嘗試做一個RDT模板:查茨沃思站RDT,但是公路橋有問題,系統只有,但是我想要File:BSicon_hRP2rf.svg,就是高架橋由南往西拐的雙向兩車道(它只有雙向四車道的),於是我想用疊加橋,但是我找不到只有高架橋的圖片。。。--Qa003qa003留言2013年2月4日 (一) 12:14 (UTC)[回覆]

上面的問題解決了,但是我想把道路做細點,User:Qa003qa003/沙盒/查茨沃思站RDT我根據現有的圖做了,但是雙向2車道分開的圖片有限,搞來搞去搞出分開前還右拐了一下最後那個圈還並不攏,不知大神能補充這類圖吧。--Qa003qa003留言2013年2月5日 (二) 13:55 (UTC)[回覆]

Template:Chart[編輯]

這模板又遇到問題了,見用戶:星光下的人/沙盒/23,最右邊顯示不出來,估計還是200欄上限問題,不知能擴容嗎?請指點。——星光下的人留言2013年2月19日 (二) 09:01 (UTC)[回覆]

關於日本車站[編輯]

為何都譯成***車站?而國內一些地鐵站都省掉了「車」這個字。--Qa003qa003留言2013年2月27日 (三) 09:20 (UTC)[回覆]

Template:莫斯科地鐵[編輯]

我修改了一下後,有點小問題,上下不平行了。。--Qa003qa003留言2013年4月11日 (四) 14:33 (UTC)[回覆]

關於RDT圖片問題[編輯]

File:BSicon utSTRlf.svg File:BSicon uextSTRlf.svg裏面有一剛是怎麼回事?我想退回但是擔心另有原因所以請教下。--Qa003qa003留言2013年6月14日 (五) 06:59 (UTC)[回覆]

神奇了你退回後只有你的才有一缸。。。--Qa003qa003留言2013年6月14日 (五) 08:22 (UTC)[回覆]
餓神奇了。謝了--Qa003qa003留言2013年6月14日 (五) 08:49 (UTC)[回覆]

關於 模板:紐約地鐵1號線RDT[編輯]

模板:紐約地鐵1號線RDT里,由於內容太多為了防止換行導致的不美觀我特意使用參考文獻的方法,但是參考文獻還是會導致和下一行有一點距離。--Qa003qa003留言2013年6月15日 (六) 03:24 (UTC)[回覆]

這樣在紐約地鐵1號線裏面那個infobox顯得太寬了。--Qa003qa003留言2013年6月15日 (六) 04:17 (UTC)[回覆]
沒辦法,所以英文版乾脆不用RDT,因為許多資訊已經與另一個列表重複了,其實除了表示路軌佈置外我都不認為RDT有太大作用。要不就將infobox的RDT改為預設摺疊起來。-- 同舟留言2013年6月15日 (六) 04:21 (UTC)[回覆]

請參與投票及討論[編輯]

普京條目命名的投票已展開,請發表意見。--Risk留言 2013年6月30日 (日) 12:05 (UTC)[回覆]

算了,儘管我是矯枉過正,按照既定方針不算破壞,但思量再三,也發覺有不妥,因為這樣給破壞者以有機可乘。本人的初衷一向不是破壞維基百科,要說這些毛子跟我有半毛錢關係?當年毛子占我國土最多,我在情感上恨不得把他們從歷史上抹去,但在理智上不會如此。本人移動這些條目也是為了使人名規範化,根本沒有破壞的意思,但也說了一些重話狠話,要是因此讓閣下不高興,願在此道歉。雖然我仍堅持俄國蘇聯人命名「三名法」的原則,但只要閣下和您的同伴不是針對我本人,我在此承諾不會再這樣做,也對這個方針的通過不持異議。另外,您的同伴的討論頁我進不去,如您有意可以通知他一下,謝謝!——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7月4日 (四) 23:35 (UTC)[回覆]

Re:地鐵族[編輯]

你的賬號應該是因為密碼過弱而被封了。

參見:關於弱口令用戶凍結的公告

我幫你向站長請求解封了,同時你可以通過qq或郵箱直接與他聯繫: QQ:8666448 MAIL:levi#ditiezu.com(#改@)

請支持遊戲區和海外區的毛子地鐵系列。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3年7月1日 (一) 16:04 (UTC)[回覆]

Re:停止加入部落格外部連結[編輯]

抱歉造成閣下與維基百科的困擾,今後不在對維基百科加入部落格連結。 早期也是維基百科的忠實編者與讀者,不過維基百科的圖片版權認證着實嚴格。 對於醫學領域,沒圖片真的不好解釋啊!!! 遂將過往醫學筆記整理起來,將這些條列式內容逐步整理,並將一些網站的圖片加入其中,方便解說。 我個人保證95%以上的內容都不適來自維基百科。 只是希望大家能看看不同地的點列式解說,至少中文維基百科醫學領域還蠻缺乏的。 辛苦您了!! --B2322858留言2013年8月1日 (四) 05:14 (UTC)[回覆]

條目被半保護成只有正面評價[編輯]

希望聽聽閣下對香港獨立媒體一條目現有編輯版本有何意見,因有個別立場人士人以「不可靠來源」之說,疑誤導了管理員作出大量回退的決定,令條目被半保護成只有正面評價,不能反映事實,儘管已經滿足方針及客觀中立可靠來源,即使再編輯也只會膠着於3RR和編輯戰。希望了解你對此有何意見,先謝。crazy>d留言2013年11月28日 (四) 13:29 (UTC)[回覆]

回覆:移動查核[編輯]

根據Wikipedia:命名常規_(人名)#部分斯拉夫語族國家人物條目命名規則列夫·朗道是否存在歧義?若不存在,則一般應使用二名法;若存在,則一般應使用三名法。烏拉跨氪 2013年12月8日 (日) 05:23 (UTC)[回覆]

蘇州宇文宙武認為列夫·朗道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規_(人名)#部分斯拉夫語族國家人物條目命名規則第三條,僅使用姓氏的情況。閣下對這點是否有不同意見?烏拉跨氪 2013年12月8日 (日) 11:13 (UTC)[回覆]

京釜高速線[編輯]

Hi, just FYI: while updating an icon, I edited 京釜高速線. It looked[7] extremely broken, but at first I thought that was only because of br's instead of BSsplit's. However, once I cleaned it up, it became apparent that half-width icons do not line up correctly (AFAIU, they generate a 20px-wide cell and are aligned to the left within it). I'm not sure if this was an issue at zh.wp before or not (I don't remember whether I ever edited RDTs containing half-widths here), possibly it started after Chrome updated itself once again (at least scrollbars now look thinner then before). I think that's because of the {{BS-overlap}} coding, which forces 20px-wide cells (or not?). Maybe the Chrome bug referenced in that code is gone now? Or not, I dunno... Anyway, quite fortunately zh.wp is now in possession of Routemap (thanks!), so I just switched to it. BTW, is there a way to use the module within an infobox, without #invoke? YLSS留言2014年1月10日 (五) 20:30 (UTC)[回覆]

Using module:Routemap in infobox requires {{BS-map}} to contain the map and set no margin, no border and no collapsible and possibly increase the font size to because infobox tends to decrease it. -- 同舟留言2014年1月11日 (六) 01:47 (UTC)[回覆]

有關您對Template:BS-map的改動[編輯]

您好,您前天對Template:BS-map作出一些改動後,本人以下幾頁的整備路線圖都變亂碼了:

此外,範例頁Wikipedia:鐵路系統標示/模板的路線圖也變亂碼了。

煩請指點,謝謝!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14年1月13日 (一) 02:50 (UTC)[回覆]

有關您對Template:東倫敦綫RDT的改動[編輯]

我以為您只是改模板的代碼,怎麼你把譯名也乘機改了?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14年1月15日 (三) 09:15 (UTC)[回覆]

深圳地鐵RDT[編輯]

感謝您對深圳地鐵RDT的lua化,但建議您只改寫代碼,不修改原RDT的佈局。由於深圳地鐵普遍存在多線平行及多次換乘,在某線路的RDT上,若省去其他線路的中間部分,容易令人迷惑。--DeBit留言2014年1月23日 (四) 15:17 (UTC)[回覆]

我的修改的本意主要是將表格的代碼由HTML標籤還原到維基代碼,因為用{{BS-table}}等(包括你說的{{BS-table3}})的話需要在最後用|}閉合,所以會和新版本的HTML代碼不兼容。

不過如果既然出現了你說的那些問題,那就再改回來吧,而且我可能也無意間還原了一些新版本中應該保留的東西。不過希望新的版本能兼顧到用{{BS-table}}的條目。

至於#if:的部分,看了一下,貌似我沒動?-Patvoiiage留言2014年1月26日 (日) 09:1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