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Key (遊戲品牌)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Key (遊戲品牌)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新條目推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3年8月25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5年6月25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5年9月1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3年7月5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File:Dangos aus Clannad.png

優良條目候選[編輯]

Key (公司)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企業和團體-企業,提名人:展翅飛翔留言2013年8月17日 (六) 23:40 (UTC)[回覆]

投票期:2013年8月17日 (六) 23:40 (UTC) 至 2013年8月24日 (六) 23:40 (UTC)

4支持,1反對,未能入選。--遊戲人間留言2013年8月25日 (日) 14:05 (UTC)[回覆]

優良條目候選(第二次)[編輯]

投票期:2015年6月18日 (四) 17:40 (UTC) 至 2015年6月25日 (四) 17:40 (UTC)
  • @Hijk910應該不是吧,無論是官方還是大眾都是用「Key」的,但我想應該是它是日本公司的關係所以要加日文的Key吧。enwiki與jawiki都有加呢。—ビリビリξbesöket 2015年6月19日 (五) 7:11 (UTC)
  • (:)回應:我樓上回覆Hijk君你時就是這意思啊,本小姐加了註釋,這樣應該可以清楚一點。—ビリビリξbesöket 2015年6月20日 (六) 4:51 (UTC)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缺少「歷史」章節。--Huandy618留言)2015年6月20日(六) 02:58 (UTC)
  • @Huandy618:歷史本來已經滲透到「歷史與作品」(等於History的首段)與「活動」(等於History的二三四段)中了,除此之外也加了歷史兩字於章節,望Huandy君刪票囉。—ビリビリξbesöket 2015年6月20日 (六) 4:51 (UTC)

1支持,1反對,落選。--219.79.181.46留言2015年6月26日 (五) 09:12 (UTC)[回覆]

Charlotte[編輯]

嘿,各位,需要補充新作的內容啦!《charlotte》,不要忘了更新哦 來自Mayajoss的隨機擬合留言2014年12月24日 (三) 03:00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Key (公司)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企業和團體-企業,提名人:ビリビリξbesöketFighting with Wikipedia!2015年8月25日 (二) 09:06 (UTC)[回覆]

投票期:2015年8月25日 (二) 09:06 (UTC) 至 2015年9月1日 (二) 09:06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內容豐富,來源齊全。上一次的評審很遺憾的不成功,這次再來一次吧。最近一直看《Charlotte》,在第6話中老妹之死讓本小姐覺得之後一定會復生來拿你淚水(動畫定律:沒看到屍體=還沒死),但本小姐前幾天鼻敏感發作,兩大包紙巾用剩一包……本小姐心想:「這……夠用嗎……?」—ビリビリξbesöketFighting with Wikipedia!2015年8月25日 (二) 09:06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1.更新問題:7月的電視動畫《Charlotte》應被列入跨媒體企劃和Infobox相關信息的敘述中。2.註釋一節是空白,是否有相關註釋?3.一些地方使用了archive有關的來源但未標明是存檔(99-100,102-104等)導致失去原始來源。部分章節缺乏腳註(「……這也讓《Little Busters!》成為Key第四部成功銷售10萬張的遊戲作品。」「……這使得Key製作會議上決定嘗試在戀愛遊戲中加入「哭泣」與「感動」的元素,同時決議之後將這類型遊戲稱作「泣系遊戲」。」「其中由Key創始成員在Tactics推出的第二款遊戲《ONE~光輝的季節~》,便大致上是以這樣的模式來安排劇情。」「在後來的作品之中便多次嘗試添加如簡單的角色扮演遊戲或者是棒球小遊戲等」「而將原本作品改以電視動畫重新詮釋並且於富士電視台或者是TBS電視台廣泛播出的結果,使得Key無論是在知名度還是影響力上都大幅提升。」)導致難以查證。4.「電子佈告欄」一節全都是自身引用,而且不足以支持內容。--Imperator of GorianTalk 2015年8月25日 (二) 09:29 (UTC)[回覆]
@MargokDN1已經加入起章節中了,而Infobox就不用了吧,因為那是P.A. Works的作品,Key參加的只有麻枝魔王和Naga而已。2是本小姐的天然呆所累的事,早就弄定了。3嘛,本來今天才想做的(太忙了),幸好有Formuse君幫忙,太感謝了;來源就均已補上。4本小姐覺得可以不用改,有個2ch已經足夠了。—みさか♔ξどうしたのFighting with Wikipedia!2015年8月31日 (一) 09:43 (UTC)[回覆]
不當紅鏈都刪掉了,畢竟有綠鏈了嘛。重複內鏈和參考文獻已改善,但6+君看到如AIR和CLANNAD等請不要誤會遺漏了,那是指向不同地方的。語句本小姐都改好了,如下:
  1. 「而同樣為共同創辦人的樋上至則是擔任Key所屬的藝術家」→「另一名主要員工、同時也是創辦成員的樋上至則在Key中擔任主要的藝術設計師」
  1. ,「Key在開發第三款遊戲《CLANNAD》時決定與過去推出的兩部遊戲作品保持同樣水準但捨棄性愛場景而成為全年齡對象的遊戲作品」→「Key在開發第三款遊戲《CLANNAD》時決定捨棄性愛場景,使《CLANNAD》成為全年齡對象的遊戲作品」
  2. 「不過《CLANNAD》一方面以「絆」作為主題的龐大故事給人帶來深刻印象之外」→「《CLANNAD》一方面以「絆」作為主題的龐大故事給人帶來深刻印象,同時遊戲中複雜的故事選項也使得作品富含娛樂性質」
  3. 「另外一方面也由於《CLANNAD》的故事內容圍繞着「家庭」與「絆」兩個主軸上,使得該遊戲成為少數大量吸引女性消費者購買的美少女遊戲。」→「另一方面也由於《CLANNAD》的故事內容圍繞在「家庭」與「絆」的兩個主題上,使得該遊戲成為少數吸引大量女性消費者購買的美少女遊戲。」—みさか♔ξどうしたのFighting with Wikipedia!2015年8月31日 (一) 09:43 (UTC)[回覆]
7支持,1反對,入選。--219.129.203.87留言2015年9月2日 (三) 03:2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Key (遊戲品牌)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31日 (一) 22:52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Key (遊戲品牌)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26日 (日) 16:2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