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2022年3月上海市2019冠狀病毒病聚集性疫情相關爭議及事件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 (獲評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2019冠狀病毒病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上海專題 (獲評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上海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上海市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相關事件段落下數段文字疑似複製黏貼不開放來源內容[編輯]

你們能不能自己概括文章?不能也別直接複製黏貼吧!--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3日 (六) 09:34 (UTC)[回覆]

@Yinyue200版權這裏討論。「在大量維基條目中相當多」,什麼意思?「存在即合理」?維基百科最基本的版權開放底線都要踩?--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34 (UTC)[回覆]
我只是認為沒必要那麼嚴格,現在也沒有在評選優良條目,「大量引用有著作權的新聞材料」一定是抄襲,但是簡短的引用一兩句話我覺得還是有討論的空間吧。您指出的幾處我也認同最好應該重新轉述。--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4:07 (UTC)[回覆]
這幾年都什麼風氣。這擺明了就是對於版權不開放文字的簡單複製黏貼。你看我的搜索,都是跨句的,這種都能一模一樣……中文表達就只有這一種文字排列了麼?

什麼叫不參加評選就可以沒必要那麼嚴格?不參加評選的條目最下端沒有關於維基百科條目的版權開放說明?此外,「大量引用有着…………」……哥們,這才叫做引用,OK?複製黏貼就是{{copypaste}},這中英文簡單翻譯,OK?--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4:42 (UTC)[回覆]

語氣[編輯]

@Yinyue200首段首句什麼語氣?--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1:36 (UTC)[回覆]

@JuneAugust 把「越來越難以承受」改成了「越來越多」。您看可否,是否還有需要修改的?我感覺其它部分不算是什麼主觀情緒,基本上無論站什麼觀點都是當前的共識吧。--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1:49 (UTC)[回覆]
???共識?社群討論得出的共識?人類普遍認知的共識?……先請問一下這句話主語是什麼?--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1:55 (UTC)[回覆]
@Yinyue200請問您在哪本百科全書中看到過這樣的描述語氣?網文小說?自媒體吸睛文?--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1:57 (UTC)[回覆]
@Yinyue200行行好能不能看一看Wikipedia: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01 (UTC)[回覆]
@JuneAugust這句話不是「條目定義句」,但我不認為他不適合作為本條目的導言,如果您想添加條目定義句,您可以進行添加,祝編安。--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04 (UTC)[回覆]
不要人身攻擊,以「網文小說,自媒體吸睛文」舉例有人身攻擊性質,您花時間看看來源就可以知道這句話和自媒體吸睛文無關。--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02 (UTC)[回覆]
「網文小說,自媒體吸睛文」是文體舉例,針對首段的舉例,表示與百科條目寫作文風差異較大的舉例。你哪裏覺得是人身攻擊?寫「網文小說,自媒體吸睛文」有辱沒誰了?--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13 (UTC)[回覆]
@Yinyue200你寫在首段位置第一句,還不讓它作為條目定義句,那你放哪裏做什麼?--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08 (UTC)[回覆]
@JuneAugust 已加入條目定義句。另請您假定善意,我沒有阻止任何人加入條目定義句。--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10 (UTC)[回覆]
@Yinyue200首段也有寫作意見可以參考你不試試?哦,你會說這不是共識……--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10 (UTC)[回覆]
@JuneAugust請您假定善意,您可以引用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指出第一句不符合相關指引,但是我並不認為第一句不符合導言文字的要求。我之前所提的共識是廣義上的共識,指其滿足中立性要求——「基本上無論站什麼觀點」。請您無論如何假定善意。--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13 (UTC)[回覆]
別避重就輕,這裏提出的是關於這句話「什麼語氣?」的問題。你還是沒解決本句的語氣問題。我實在看不明白你從來源里怎麼概括出這種語氣的,你希望讀者認為本條目是站在批評的立場上的嗎?--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16 (UTC)[回覆]
來源導言原文,我並沒有概況,只做了摘錄,謝謝:「洶湧的疫情中,上海面臨兩難的選擇——如果「躺平」,將有不少老年人和基礎病患者的死亡;如果持續「封控」,停診、供應鏈斷裂,以及群體情緒低落將為這座中國最大城市,帶來越來越難承受的次生災害。」,--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17 (UTC)[回覆]
@JuneAugust 爭議難道不主要就兩種觀點,要麼是過嚴,要麼是過松,即使是說上海防疫做的好的也基本承認其經濟代價,這不是兩難嘛,如果您找到其它說法,也可歸納到導言中,謝謝。--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21 (UTC)[回覆]
@JuneAugust關於上述內容,您還有新的觀點嗎?我希望可以充分的討論。感謝您--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30 (UTC)[回覆]
@Yinyue200摘錄不用引文格式?--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19 (UTC)[回覆]
@Yinyue200首段、摘錄、BBC?BBC也是共識了吼,誰不知道BBC什麼怪調?--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21 (UTC)[回覆]
@Yinyue200哥們不試試大紀元?先聲明一下,這裏沒有人身攻擊。--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22 (UTC)[回覆]
大紀元公認是不可靠來源,BBC甚至都不在Wikipedia:可靠來源/常見有爭議來源列表里,歡迎您也給BBC提報不可靠來源,如果您認為有必要的話--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24 (UTC)[回覆]
@JuneAugust 已在上文中回復,另引文格式適用於完全未修改的內容,現在修改了從而不適用。--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22 (UTC)[回覆]
@Yinyue200引文格式放首段合適嗎,朋友?--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24 (UTC)[回覆]
他現在不是引文--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24 (UTC)[回覆]
這句話幾乎就是複製黏貼過來的,我沒說你版權怎麼辦,你居然還不說是引用文段,你想幹啥?你看得到來源頁面最底端的Copyright了嗎?--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29 (UTC)[回覆]
別以為改幾個字就不認識了,語氣都沒變,典型BB*的陰陽怪氣。--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31 (UTC)[回覆]
@JuneAugust那您說一下怎麼改,您看看這句話描述的事實有什麼問題。爭議主要就兩種觀點,要麼是過嚴,要麼是過松,即使是說上海防疫做的好的也基本承認其經濟代價,這不是兩難嘛,如果您找到其它說法,也可歸納到導言中,謝謝。--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32 (UTC)[回覆]
歡迎您提報BBC為不可靠來源。--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33 (UTC)[回覆]
版權解決可以上嗎,我們要不要一件一件來,先解決語氣問題。一小段話不一定能構成版權問題,類似的摘錄在大量維基條目中相當多。--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32 (UTC)[回覆]
我給你提個打包方案,兩件事情一起解決。1、引用的文字就用引用處理並明確表述引用自BBC;2、移動到首段之後的「概述」段落里。--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37 (UTC)[回覆]
解釋一下這一方案的用意。1、引用明確化,姑且可以說是合理引用(這並不代表社群意見,如有更多討論可能會被提出反對意見);2、在概述段落中使用,起碼可以擴展開寫,不受首段的信息約束,而且避免了首段的諮詢冗雜。注意,條目不是新聞,不需要學新聞稿一樣用一句吸引人的話語引導和吸引讀者,只需要平淡闡述各方觀點並不使讀者產生「條目寫作者有偏向性」的感覺。--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41 (UTC)[回覆]
@JuneAugust我在想一個問題,概述和導言的區別,請您指教。
如果我把這句話和後面的合併,這麼寫,還放在導言,您覺得如何「上海的狀況,也讓人們不免對當局的防疫政策產生質疑。許多人認為上海正在面臨兩難的選擇,「躺平」可能帶來更多的死亡病例,「封控」則會帶來越來越多的次生災害。有人認為這說明上海當局沒有及時採取果斷措施,導致疫情蔓延,是一切的主因。還有人認為「動態清零」政策才是一切的根源,是一個不可持續的政策,上海當前的災難完全是疫情防控政策本身造成的,是以政治而不是科學指導防疫的後果,他們認為「病毒不可怕」而「防控政策本身才可怕」。 」
這樣修改首先語言大幅修改,沒有版權的問題,第二移動到觀點概述的位置,不易使讀者有「條目寫作者有偏向性」的感覺--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2:55 (UTC)[回覆]
抱歉,並不是我認為應該有「概述」段,只是我看出您認為這句話概括了本條目的部分主要意見,值得保留,由此提出的某種兩全方案。--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4:47 (UTC)[回覆]
我看格式手冊提到「導言文字必須能夠顯現出條目的特殊性,這也包括值得注意的意見或者評論等,如此一來可以讓讀者有閱覽下去的欲望。」--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3:00 (UTC)[回覆]
(!)意見:目前版本的導言確實和比較誇張的自媒體類似,完全不像百科全書樣式的寫法。比如網絡用語「躺平」、「兇猛殘忍」,這些放到後續有來源的評價裏面倒是可以,放在導言就純粹是編者的原創研究了。Kethyga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3:04 (UTC)[回覆]
@Kethyga已修改新的版本,歡迎針對提出意見。--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03:07 (UTC)[回覆]

請不要見到「有人」這個詞就掛who模板,謝謝[編輯]

導言作為概述沒有必要列舉所有支持者

「請注意條目內的宣稱不一定必需標明是誰說/認為,請用常理判斷。諸如「有些人」、「大多數人」之類的用詞有時可能是恰當的。有些時候如果把某個宣稱的支持者逐一列出,反而會使條目內文變得累贅。如果支持條目內容的可靠來源也沒有指明是誰人說/認為,只是說「有人/有些人」,那麼條目也應該依來源所言使用「有人/有些人」。 」——Template:Who--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16:36 (UTC)[回覆]

雖然你聲稱內文有描述,但是內容也沒有指出具體意見的發出者,如《南洋商報》在下文也是「也有媒體」這說模稜兩可的說辭。
最佳解決方法就是用你刪除個人添加為文段「有媒體如《南洋商報》」,以舉例方式,舉例一兩個觀點提出這,不會「會使條目內文變得累贅」,也不違反MOS:模稜兩可.
個人不認為你的做法讓條目變得更好。--Nostalgiacn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03:19 (UTC)[回覆]
我回頭試着補充一下認為防疫過松的觀點,現在防疫過嚴內容太多,防疫過松內容太少,如果舉例的話只對一方舉例有違中立性,而防疫過嚴很難舉例,觀點太多。 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04:00 (UTC)[回覆]
我認為現在的觀點比重並無大礙,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防疫過嚴。 QiuLiming1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04:16 (UTC)[回覆]
小學生都明白世界哪有簡單的黑和白……爭議點搞半天就歸納成了「過松」和「過嚴」?閱讀理解都是逼逼兮教出來的嗎?其他比如基本醫療保障是否重視(得到/沒得到),生活物資補給是否重視(跟不上補給/補給沒問題),下文這些信息就不是爭議點了?逼逼兮說「兩難」,就學舌會了「兩難」了?都來編輯條目了怎麼還能如此坐井觀天?誰說爭議點就一定要在內容上平衡調和,多樣化的爭議才叫維基百科條目收錄的爭議啊。如果明顯某一方面來源過少,要麼就是屁股所在位置受到了影響,要麼就是腦子裏的思路受到了影響。這些都不是問題,編輯志願者也是普通人,也會有偏見和自己的看法,比如上面這位說「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來源幾何?)這種信息的容納才能體現首頁「海納百川」的精髓。--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4:27 (UTC)[回覆]
@Yinyue200最重要一點,我曾經問過你當時那句話的「主語」是什麼。不知您注意到沒,針對「過松」和「過嚴」的兩難,其主語是防疫政策是上海(中國大陸)政府,而不是條目標題的「聚集性疫情」。但是本條目討論的是什麼?「2022年3月上海市2019冠狀病毒病聚集性疫情相關爭議及事件」——是「疫情相關的爭議和事件」而不是「上海相關的爭議和事件」!……逼逼兮就這尿性,其目標一直都是瞄準的政策制定方的政府,而不是疫情本身。這逼逼兮根本不關心疫情本身和疫情下的人民,它更關心抓到機會攻擊「敵方」政府……小心被帶坑裏了。你不能說疫情有「過松」和「過嚴」的兩難,但是說政府對待疫情的政策有「過松」和「過嚴」的兩難——這就比較通順了。所以您還在糾結要留着這句話嗎?您還要繼續跟着逼逼兮被拐?--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4:38 (UTC)[回覆]
@JuneAugust 過嚴過松這個不是我歸納的,不過過嚴裏面有做一定的細分的。另外對防疫政策的討論主體一定是政府啊,確實是政府對待疫情的政策有「過松」和「過嚴」的兩難,防疫政策當然是以政府為主體討論啊。另外按現在的版本應該沒有您一開始說的語氣問題。還有就是我也是很想多樣化爭議觀點的,如果您能提供一些來源那再好不過了。--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4:44 (UTC)[回覆]
@Yinyue200 實在不行是不是可以也改成「政府防疫政策的爭議」? QiuLiming1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4:53 (UTC)[回覆]
防疫政策當然主體是政府,我感覺暫時不用調整,沒必要摳字眼。--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4:54 (UTC)[回覆]

我的天吶,疫情和政策都能混為一談了。哦,我的天吶……--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4:50 (UTC)[回覆]

BTW,我可從來沒有說逼逼兮是不可靠來源,請別誤會。畢竟這中文維百社群是哪票人把持、是哪種思潮在主宰……誰不清楚呢……連多樣化都談不上的……而已。--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4:52 (UTC)[回覆]
@JuneAugust這個條目當然可以寫政府對本次疫情所採取的政策的爭議,不然您提刪一下2019冠狀病毒病中國大陸疫情相關爭議?--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4:52 (UTC)[回覆]
別轉移說我不允許談政策,而是你看看首段里,除了第一節,其他都是政策、政策……你疫情在哪裏?要不然標題乾脆改叫「2022年3月上海市2019冠狀病毒病聚集性疫情政策相關爭議及事件」。再者,我怎麼忍心,看您們如此趨之若鶩,甘當……--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4:58 (UTC)[回覆]
您的意思是導言裏面加一下非政策相關爭議的概述?但現在問題是您說的那些比如說「基本醫療保障是否重視」的內容都在另一個條目里,客觀上這個條目確實沒有相關的爭議內容,所以很難去寫在導言裏。
不過或許可以把相關事件裏面的爭議歸納一下。--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01 (UTC)[回覆]
我何不想加一些其它觀點的內容,其實這個條目的爭議相關內容一大堆但都是那麼回事,問題是你能用的來源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內容,大陸的可靠來源媒體對這個事情基本上就是通稿,堅持動態清零什麼的,真正的爭議都是在自媒體裏面,但他們又不是可靠來源。--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08 (UTC)[回覆]
@JuneAugust大陸能在可靠來源上發表涉疫情相關觀點的也就胡錫進,張文宏,鍾南山這些吧,也可能我找的不全,歡迎您指出--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09 (UTC)[回覆]
所以本條目到底討論的是什麼主題?「政策相關的爭議和事件」還是「疫情相關的爭議和事件」?別掛着羊頭賣着狗肉啊……別說多不多,醫療相關有沒有爭議?別說多不多,物資供給本身有沒有爭議?別說多不多,對醫護管理本身有沒有爭議?別說多不多,對各方支援本身有沒有爭議?被隔離的群眾生活做法有沒有爭議?各方對上海疫情的看法有沒有爭議?下文都有講的,為什麼首段就只講政策的爭議?難道就只是為了像逼逼兮那樣吸引蒼蠅?--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15 (UTC)[回覆]
@JuneAugust那您看我加一個防疫手段相關爭議的概述如何?--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21 (UTC)[回覆]
您現在的意見是的理解就是認為序言沒有全面的敘述條目,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25 (UTC)[回覆]
我不太能總結出您說的下文裏面的「疫情相關的爭議和事件」,您能大概指出一下位置嗎--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27 (UTC)[回覆]
什麼叫我指出?自己寫首段不嚴謹,給你提意見又避重就輕……什麼意思?自己拉的屎自己擦!--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18 (UTC)[回覆]
不要人身攻擊,「自己拉的屎自己擦」有人身攻擊性質。--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19 (UTC)[回覆]
真是令人光火!--JuneAugust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19 (UTC)[回覆]
您別生氣,我也是在這和您解決問題不是嗎?我們的目的都是為了一個中立的維基百科,您沒必要發火--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20 (UTC)[回覆]
提請您注意時刻保持冷靜--Yinyue200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5:36 (UTC)[回覆]

拆分模板懸掛原因[編輯]

該條目已經或極大可能會出現7月1日以後的相關內容,而這部分內容正在被提議拆分,如有疑問或意見,請移步此處參與討論。--☁️雲在動 ☁️留言💋歡迎簽名🖊️ 2022年7月18日 (一) 02:3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