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國/存檔2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我作了存檔

因為這討論實在是太長了,我自作主張把其存檔了,可以看看這裏。另 211.103.111.178 的刪除也在這裏面。--妙詩人

另,大家也好像有點不亦樂乎的在這開編輯戰呢︿︿"--妙詩人 14:48 2006年3月25日 (UTC)

關於本條目的結構

關於本條目的結構,我個人覺得應該先是地理、歷史,然後是文化。把歷史部分提到前面,可以首先給讀者一個關於中國的時間和空間的概念。--Pierre 12:19 2006年3月26日 (UTC)

               似乎没有必要,因为历史在相关的各条目(从三皇五帝清朝)中都有详细的阐述。 06:01 2006年3月27日 (UTC)

不同的條目有關聯但又彼此獨立,「中國」作為一個完整的條目,需要有合理的結構和完整的內容。--Pierre 11:24 2006年4月4日 (UTC)

可以參考印度埃及伊朗等條目的結構。-無名無形 01:20:11 2006年3月28日 (UTC)

不知道關於國家的條目的結構多數是什麼樣子的?中文版中有很好的例子嗎?英文版國家條目的結構是怎樣的呢?謝謝。而且我覺得把地理和歷史放在前面是有其合理性的。--Pierre 11:28 2006年4月4日 (UTC)

文字

「華文」目前有分「正體字」及「簡體字」。--Yyk 15:25 2006年3月30日 (UTC)

應該說,華文(中文)分為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繁體中文),中文漢字則分為繁體字、簡體字和傳承字。--Wengier留言) 18:43 2006年3月30日 (UTC)

其實踐簡體字和繁體字都是「正體字」,因爲兩方的標準不同,所以不可以否認任何一方的字是「不正的」。--203.218.131.122 01:37 2006年4月19日 (UTC)

所謂的編輯戰

妙詩人同學:關於別人的討論,我認為你不應該擅自刪除,存檔討論最好放置在此討論頁面的底部,可以在頂部進行所謂"圍繞主題"的討論.這是對別人意見最起碼的尊重.其他的編輯人們都是本着提升此條目質量的初衷而來,至少絕大多數都是,少數例外.

討論本應激烈,有趣,充滿新意.而這是需要大範圍的討論的.所謂的是不是"圍繞主題",很曖昧的評價方法.最好改為有沒有"建設性"為好.實際上,我看存盤中的意見也有不錯的,放在討論頁上有何不可?我看到en.wikipedia討論頁就很長,很有意思,各種各樣的發言都有.還有所謂編輯戰我不懂什麼意思,感覺把編輯的人們說得都跟戰犯似的,不好.

不知道大家怎麼想?來討論討論吧^o^dyc 15:02 2006年4月20日 (UTC)

關於內容

首先我認為政治方面最好略寫,不要激起有不同政見的人的意見(這個要交給專門的條目去爭論).讓中文維基的中國條目受保護,無疑是對我們中文編輯者的一大諷刺.所以,只需淡淡的點一下.

再次,地理,文化,習俗方面應加大力度.畢竟中國作為地理概念十分重要且爭論不多.本條目實為中文條目最重要的條目之一,應當包含更多客觀真實(我想說沒什麼非議的東西),比說秀美景色的圖片,既能體現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多樣的特點,又能讓人賞心悅目,對中國產生好感.

鑑於歷史條目系統且相對完善,的確要略寫.另外建議把最後的"共和萬歲"刪掉.無論左邊敘述文字,還是本條目都與那無密切關聯.也許,這才是沒有"圍繞主題"的東西吧?dyc 15:02 2006年4月20日 (UTC)

這個條目不是旅遊局的廣告,沒有必要考慮到外國人的好感問題。歷史部分已經夠簡略的了,再簡略就沒有了。鑑於中文使用者對於中國這個概念的分歧主要集中於台灣問題,所以兩個中國的問題必須在此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 13:44 2006年4月22日 (UTC)

目前的條目漢族中心,如何改進?

其他民族的文化、歷史等介紹的太少。可是如果說開了,篇幅又會很長很長。如何取捨?--Pierre 10:14 2006年4月22日 (UTC)


所謂 漢族 和 漢服 等概念本身就有極大的爭議,建議儘可能不要在條目中使用這些詞彙

1912年以前根本沒有漢族這個概念。 2000年以前也沒人使用漢服這個詞。這些東西遠不是客觀和沒有爭議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 13:44 2006年4月22日 (UTC)

寫這個條目的一點感想

我覺得這個條目很難寫。從現實來講,有兩岸政治角力、西藏、新疆等所帶來的矛盾,需要很好地處理,不過有了中立性,應該是可以解決好的。從條目本身來講,前前後後幾千年的歷史,累計起來上百億人的生活,錯綜複雜,都要寫在一個條目里,如何取捨是個大問題。要想寫好這個條目,需要立足於現實,更要有至少三千年的歷史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視野。真的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一個成熟的中國條目。共勉之。--Pierre 15:01 2006年4月22日 (UTC)

長城圖片的選擇

從英文版長城條目來,哪個最好?--Pierre 11:52 2006年4月24日 (UTC)

第一張最好,色彩層次分明,長城在日出時分向遠處延伸,富有象徵意味。--Airospp 11:57 2006年4月24日 (UTC)

但是第一張的色調太暗了,而且沒有反映出長城的走勢,我認為第一張不是最好的選擇。--Pierre 12:10 2006年4月24日 (UTC)
這個個條目是中國而不是長城,第一張圖片色彩柔和,意境深遠,富於象徵意味,在沒有更合適的圖片的情況下,這就可以了,其他的那幾張長城都是在正午時分排的,缺乏立體感,背景還都是一座山,讓人感覺壓抑,體現不出長城不僅僅是一堵牆。--Airospp 12:21 2006年4月24日 (UTC)
第一張圖片的色調比較暗,讓人感覺壓抑。--Pierre 12:45 2006年4月24日 (UTC)

其他語言的維基也用這個圖片作為中國條目的插圖,如果有人感覺它壓抑了自己的話,那也沒辦法。 我個人感覺,那些背景是一個山包的照片更讓人感覺氣悶。--Airospp 12:54 2006年4月24日 (UTC)

可是這張圖片是2006年2月14日16:11由用戶Refrain更改的。原圖是Image:Greatwall-SA3.jpg。到現在用了只有不到三個月。其次,維基百科的條目是活的,不是僵化的,不可更改的,只要有更好的,就要用更好的。其它語言版本也一樣,我們也可以去更改其它語言版本的圖片。--Pierre 13:01 2006年4月24日 (UTC)

為這麼點小事這麼多話,真的是比較累。你就那麼在乎長城這個圖騰?誰告訴你說中國就被它代表了?你感覺那個圖片壓抑了你,所以必須換圖片,我很同情你。不過我建議大家把精力節約一下,你也不用為了這件事到處串聯,把力氣放在有用的地方上吧。--Airospp 13:14 2006年4月24日 (UTC) 

我在乎中國這個條目,所以我會對每個細節仔細考慮。條目是大家寫的,不屬於你,也不屬於我,屬於大家。我個人的意見只是一個人的,你的意見也只是一個人的,最後的意見要通過包括其他很多很多人在內的群體討論決定。--Pierre 13:19 2006年4月24日 (UTC)

我喜歡最後一張。--刻意 14:04 2006年4月24日 (UTC)

來自commons的更多選擇

--Pierre 14:14 2006年4月24日 (UTC)

孔廟的圖片

任何國家的孔廟都是祭奠孔子的廟。之所以選用長崎的孔廟,也是為了說明中華文化的影響不僅限於一國一地。--Airospp 12:21 2006年4月24日 (UTC)

如果這是放在講中華文化的影響的文字旁邊,就可以。但是,現在是講中國的文化,服飾和教育。所以不適合。--Pierre 12:38 2006年4月24日 (UTC)
你可能不知道中華民國的教師節是哪一天吧?孔廟就是祭奠孔子用的,哪國的孔廟的結構都是一樣的。孔子和中國文化,教育的關係,我看這不用多解釋了吧。--Airospp 12:41 2006年4月24日 (UTC)
我說過了,圖片說的是日本,如果講中華文化的影響,可以用。但是,現在只是在說中國文化自身,還沒有講到影響。所以圖片不合適放在這裏。--Pierre 12:44 2006年4月24日 (UTC)
可惜的是,這個孔廟在日本,不在中國,而且,一定有山東曲阜的孔廟的照片。為什麼非要用日本的呢?--Pierre 13:03 2006年4月24日 (UTC)

圖片說的是孔廟而不是日本,這裏沒有更好的其餘地方的孔廟的照片,所以就使用這個,我沒有必要再重複了。--Airospp 12:54 2006年4月24日 (UTC)

山東曲阜孔廟的杏壇

--Pierre 13:29 2006年4月24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