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川之役
麓川之役 | |||||||
---|---|---|---|---|---|---|---|
王驥三征麓川,明軍進攻示意圖 | |||||||
| |||||||
參戰方 | |||||||
明朝 木邦 緬甸 |
麓川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兵力 | |||||||
3.9萬人(1439年) 10萬人(1440年) 15萬人(1441年) 5萬人(1444年) 13萬人(1449年) (不含木邦、緬甸等土司兵,1441年不含雲南地方兵) | 15萬人(1441年) | ||||||
傷亡與損失 | |||||||
不明 |
3,000人(1439年) 至少3萬人(1440年) 至少13萬人(1441年) |
麓川之役是明朝中央政府於正統年間與雲南麓川土司之間發生的戰爭。麓川平緬宣慰使思任法向鄰近土司出兵,意圖恢復麓川強盛時期的版圖,而此舉威脅到了明朝西南邊疆的安全,於是戰爭爆發。
最初,明朝只是調遣雲南地方部隊進討麓川,但沐晟、沐昂等人相繼戰敗。於是明廷於正統六年(1440年),派兵部尚書王驥率領明軍遠征麓川,然而此戰明軍未能擒獲麓川土司思任法,其子思機法又再次作亂。於是王驥又於正統九年(1444年)二征麓川,但仍未擒獲思氏父子。正統十四年(1449年),王驥第三次率軍征討,史稱三征麓川。
明軍最終平定了麓川,鞏固了明朝對雲南的統治,也使得西南邊疆與內地聯繫更加密切;另一方面,明朝為維持軍費開支而加大對中國東南地區的征繳,南方各省又相繼爆發起義,使得大量軍隊被拖入南方戰事,北方防禦空虛,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軍戰敗也有部分因素源自麓川之役;明朝在麓川之役中實行「以夷攻夷」的政策,激化了西南地區各土司的矛盾,為之後緬甸東吁王朝趁勢而起,萬曆年間爆發的明緬戰爭埋下了禍根,《明史》評價麓川之役是「以一隅騷動天下」。
背景
[編輯]麓川,傣名孟卯,是中國元明時期雲南西部的一個傣族土司政權,在思可法治下佔領了滇西緬北廣大傣族地區,勢力範圍甚至擴展到瀾滄江以東[4]。洪武十七年(1384年)歸附明朝,明廷置「麓川平緬宣慰司」[5]。隨後,麓川與明朝爭奪景東、摩沙勒等地,一度爆發戰爭,雖然明朝取得了勝利,但是明廷深入控制雲南邊疆的時機尚未成熟,因此並未剿滅麓川[6]。隨後,麓川境內因不滿君主思倫法丟失領土、主張親明[7],出現反叛勢力,並於洪武三十年(1397年)公開造反,驅逐了思倫法,是為刀干孟之亂[8]。最終思倫法在明朝的幫助下擊敗叛軍,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去世[9]。麓川在經歷叛亂後急劇衰弱,明朝實行「析麓川地」政策,藉機拆分麓川地域,建立了包括木邦府、孟養府、大侯州、孟璉長官司在內的眾多土司政權[10]。
永樂十一年(1413年),思任法繼麓川君位[11],隨後幾年內數次入貢京師[12]。經過多年休養,宣德三年(1428年),思任法發兵南甸州[13]。此時明朝剛結束對交趾藍山起義和四川松潘起義用兵,人疲馬乏,明宣宗拒絕了沐晟發50,000土兵征討的提議,只是敕諭思任法,並表示事不得已再調雲南官軍和木邦土兵進剿[14]。宣德五年(1430年),思任法趁着孟養內亂,出兵佔據孟養[15]。明朝並未有實際軍事行動,反而在宣德八年(1433年)遣內官雲仙到麓川贈予幣物、安撫思任法[16]。正統元年(1436年)三月,麓川藉口木邦侵擾其地,要求免除欠下的2,500兩差發銀,明英宗應允[17]。思任法生性狡獪,不按時上繳差發,明廷稍有包容,反而愈發猖獗,開始向四周擴張,以圖盡復故地[18]。
經過
[編輯]1436年-1441年
[編輯]思任法擴張
[編輯]正統元年(1436年)十一月,思任法侵佔孟定與灣甸,掠殺人口、焚毀城寨[19]。正統二年(1437年)十月,南甸土官上奏,稱思任法侵佔了南甸所轄的羅卜思莊[註 1]278個村,希望明廷命令麓川退還侵地[21]。正統三年(1438年)六月,雲南總兵官沐晟上奏,稱思任法]數次侵擾南甸、干崖、騰衝、潞江、金齒等地[22],自行任命了地方頭目,反叛意圖十分明顯,雲南已調各衛所馬步官軍到金齒一線防禦,請求朝廷派給大軍進討[23]。明廷派右都督方政、都督僉事張榮前往雲南,與鎮守雲南的右都督沐昂率川、滇兵39,000討伐思任法,太監吳誠、曹吉祥監軍,又遣刑部主事楊寧攜金牌、敕諭信符前往麓川招撫,如不服即進軍[24][25]。同年七月,思任法遣使進貢,以圖延緩明軍的行動,另一方面遣部屬萬餘人奪潞江,殺害明朝地方官軍[26],又在怒江上造船300艘,擺出奪取雲龍州的架勢[27]。八月,思任法指使部下殺害瓦甸、順江、江東等地的明軍,明英宗怒斥沐晟「玩寇養患」[28]。
沐晟兵敗
[編輯]正統三年(1438年)十一月,沐晟、方政、沐昂率軍抵達金齒[29]。思任法派部將緬簡在怒江上構築防禦工事阻擋明軍渡江[30]。沐晟遣金齒衛指揮車琳前去招降思任法,思任法詐降,沐晟信以為真,無渡江意[31]。刑部主事楊寧諫言,兩軍尚未交戰就稱降,必定有詐,但沐晟不信,將楊寧打發去督餉[32]。洪武年間刀干孟之亂,思任法時年幼,隨父逃至雲南,作為人質寄養在晟府,沐晟把他當作自己的小孩照顧[33]。二人曾有交情,因此沐晟還是希望能夠將其招撫[34]。
麓川軍緬簡數次前來挑戰,方政希望出戰,沐晟不同意;方政要造船增援江西的明軍,沐晟還是不同意[35][36]。而軍中有多人贊同渡江進攻[37],方政遂造船60艘,獨率麾下渡江,正統四年(1439年)正月[38],方政大敗麓川軍緬簡部[29][39]。緬簡率部退入景罕寨[註 2],明軍指揮唐清、舍人方瑛(方政之子)進擊,麓川軍潰敗,指揮高遠追敵至高黎貢山,共斬首麓川軍3,000餘級[29]。方政乘勝追擊,逼近軍事重地上江[註 3][42]。方政遠攻疲勞,因此向沐晟請求增援,沐晟怨其違反節制、擅自渡江,拒絕出兵[43]。方政追敵至空泥,麓川伏兵四起,以象陣衝擊明軍,明軍大敗,方政戰死[44]。沐晟得知方政大敗,藉口春季氣溫即將回暖,瘴癘復發,於是將堆積的糧草焚毀,倉促撤至永昌,並向明廷請求增援,明英宗調湖廣官軍31,500人、貴州10,000人、四川8,500人,令吳亮、馬翔領軍奔赴雲南,仍由沐晟節制[45][46]。正統四年(1439年)三月,沐晟回到楚雄峨𡸮驛[註 4]時,收到明英宗遣使責狀,要其戴罪立功,然而沐晟畏罪,用冷水就食酥餅,發病卒[48][49][50]。
沐昂兵敗
[編輯]思任法擊敗明軍後,東渡怒江,犯景東、掠孟定、殺大侯知州刀奉漢,攻破孟賴[註 5]諸寨,孟璉長官司等向麓川投降[52]。正統四年(1439年)五月,明朝以沐昂為左都督征南將軍,右都督吳亮為副將軍,馬翔、張榮為左右參將,率軍100,000[53],再次進討思任法,在金齒逗留數月[54]。由於思任法將兵力分至各處擴張,明軍得以渡江,在潞江取得小勝[55],長驅直入[56]。正統五年(1440年)二月,沐昂率軍挺進隴把[註 6],張榮兵抵芒市,二地距離麓川都城都很近,此時麓川軍截斷了明軍糧道,張榮令都指揮盧鉞發起攻擊,被麓川大敗,張榮戰死,隴把距芒市不遠,但沐昂未出兵救援[58][59][60][54]。還師後,明英宗將吳亮、馬翔逮捕下獄,記沐昂死罪,留其戴罪立功[61][54]。七月,思任法糾集萬人屯駐孟羅[註 7],進佔鎮沅者章硬寨[註 8],殺掠人民、搶奪象馬,沐昂率都指揮僉事方瑾、指揮柳英、景東土知府陶瓚破其寨,斬首500餘級,思任法退至威遠江,又被威遠土知州刀蓋罕擊敗[64][65][66]。同月,木邦在孟定、孟璉與麓川激戰,斬殺麓川酋長20人、斬首30,000餘級[67]。
廷議
[編輯]正統五年(1440年)十月,思任法以象馬金銀進貢明朝,致書雲南總兵官沐昂,辯稱事情起因系潞江安撫使線舊法相邀報仇,結果線舊法污衊麓川入寇,這才導致明麓爆發戰爭,求賜哀憐、免加誅戮[68]。明英宗最初降詔同意赦免思任法罪責[69]。十一月,沐昂上奏,提出調120,000大軍征伐的建議,明英宗令兵部集文武大臣複議[70]。
正統六年(1441年)正月甲寅至戊午,明廷進行了為期五天的廷議[71]。刑部侍郎何文淵首先反對征討,稱麓川「南陲一彈丸之地」、「疆里不過數百,人民不滿萬餘」,又說「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主張「宣揚聖化,使之感虞舜之敷德」,仍然頑固不訓,再讓雲南官軍伺機討伐[72]。隨後,兵部尚書兼大理寺卿王驥、英國公張輔與眾多公候伯、都督、尚書、侍郎、都御史聯合反對何文淵,認為麓川並非文淵所言「南陲一彈丸之地」,思任法的擴張已經威脅到明朝西南邊疆安全,木邦、車里、八百、緬甸都在看着,不能讓其他土司覺得明朝羸弱,否則邊疆危矣,眾臣主張大軍征討,並推薦了主將人選若干,明英宗同意了征討的提議[73]。第二天,明英宗開始派兵命將[74]。第三天,王驥提出了征討麓川的具體方案[75]。第五天,翰林院侍講劉球上《諫伐麓川疏》,與何文淵觀點相同,主張宣揚教化,並派兵屯墾,且耕且守,還說明朝應將防禦重心放在瓦剌而非麓川[76]。兵部稱西北邊防也是要務,但麓川之徵已有成命,不能收回[77]。反對最為激烈的何文淵、劉球都是朝廷內院的文臣,未曾在邊疆任職,對西南邊疆缺乏認識,並且上疏開篇舉唐虞為楷模,動輒主張崇古效祖,過於迂腐和狹隘,其提議僅從朝廷中心觀出發,無視國家利益、輕視邊疆,因此並未被明英宗採納[78]。
在眾多明清史籍(如《明史》)中,有說法稱宦官王振當權,好大喜功,主張大軍征討,希望通過大勝示威荒服,以此提高個人威信、鞏固地位[79],甚至將劉球的諫疏壓下不報[80]。還說王驥得知了王振的心思,主動請纓發兵討伐麓川[81][82]。據云南大學教授陸韌考察,王振並沒有參加正統六年(1441年)正月的征麓川廷議,由於劉球在後來得罪王振[註 9],被打入詔獄而死,明清史家僅憑時間的相關性,就認為劉球因反對征討麓川和得罪當權宦官而獲罪,使得史籍記載麓川之徵的決定過程摻雜了政治鬥爭色彩[83]。
1441年-1443年
[編輯]戰前準備
[編輯]正統六年(1441年)正月,明英宗命兵部尚書兼大理寺卿王驥總督軍務,定西伯蔣貴佩平蠻將軍印、任總兵官,都督同知李安為左副總兵、都督僉事劉聚為右副總兵,都指揮使宮聚為左參將,都指揮僉事冉保為右參將,太監曹吉祥督軍,兵部侍郎徐晞督餉,王驥推舉太僕寺少卿李蕡、郎中侯璡、楊寧、主事蔣琳等為參謀,發兵征討麓川[84][74]。王驥、蔣貴先行前往雲南謀定方略,李安、宮聚領川、貴兵,劉聚、冉保領南京、湖廣並安慶等衛官兵,共150,000大軍開赴雲南,軍餉調動涉及半個中國[85][86]。
王驥一征麓川
[編輯]正統六年(1441年)八月,思任法遣刀令道等12將,率兵30,000、戰象80頭抵達大侯,準備攻取景東、威遠,王驥令侯璡、馬讓、盧鉞率大理諸衛6,000兵將之擊退,斬首352級[87][88]。王驥率軍抵金齒,思任法遣人乞降,王驥表面答應受降,實際密派諸將分兵多路進攻[89]。隨後鎮康陶孟刀門俸投降,王驥令冉保以5,000人進駐鎮康[90]。冉保遂從東路攻灣甸,隨後進入鎮康,直逼孟定[91];王驥與蔣貴走中路,抵上江[註 3][92];曹吉祥、劉聚、宮聚等自下江、夾象石[註 10]合攻,走小路抵上江[94]。十一月,王驥、蔣貴以20,000人圍攻麓川重鎮上江寨,五日仍不克,恰遇大風,遂以火焚之,擊破,殺刀放戛父子,刀招漢闔家自焚,生擒刀孟項,斬首麓川軍50,000餘級[95][96][97]。
正統六年(1441年)閏十一月,王驥率軍由夾象石渡下江,開通前往高黎貢山的道路,抵達騰衝[98]。隨後,留都督李安領兵守騰衝,王驥率軍經南甸至羅卜思莊[註 1],令指揮江洪等以8,000人為前鋒抵達杉木籠[註 11][99][100]。思任法令陶孟靠者罕心率軍20,000在杉木籠設置連環七營,據險固守[101]。王驥令宮聚、劉聚分兵,從兩側山脊進攻,不下,王驥遂率中軍橫擊,三路齊進,殺靠者罕心、斬首數百級,麓川軍退守都城[102]。隨後,明軍乘勝攻下戛賴[註 12]、隴把[註 6],抵達馬鞍山,這裏是麓川的軍事重地,麓川佈置了三十里的拒馬、壕溝等工事,使得大批明軍難以進入[104][105]。王驥命令中軍待命,讓指揮方瑛率精騎6,000突入馬鞍山,擊敗麓川象陣,斬首數百級[106]。
決戰瑞麗江
[編輯]正統六年(1441年)十二月初,明軍抵達麓川都城[107],這時的麓川都城是廣賀罕,位於今瑞麗城東棒蚌村[108]。麓川都城建在山丘上,東南依江壁立,思任法在都城西、北兩面三十里內立柵開塹[108],集結了100,000大軍[109][110]。明軍先以3,000人試探進攻,麓川戰象出壕溝偷襲,被明軍擊敗[111]。麓川又嘗試派兵經永毛摩尼寨至馬鞍山,偷襲明軍後方,被方瑛率6,000人擊敗[112]。隨後,麓川又出戰象80餘,衝擊明軍陣地,再被明軍擊敗[113]。這時,東路軍冉保趕到麓川,報告其已匯合木邦土軍人馬,招降孟通[註 13]首領刀門顛[116]。元江同知杜凱也報,其率領50,000車里及大侯土兵,招降了孟璉長官司,攻破烏木弄、戛邦等寨,斬首2,390餘級[117]。王驥命人守住西峨渡,切斷麓川退路,並通知木邦前來麓川策應決戰[118]。
明軍開始建造攻城器具,為各將安排了攻擊方向以圖環圍齊攻,並派人招降麓川,被拒[119]。隨後,總攻開始,蔣貴攻西中門,王驥攻西北門,李信和曹吉祥攻西南門,宮聚攻西南江上二門,蕭保、劉聚攻東北門,冉保攻東北出象門,李蕡、侯璡往來督戰[120]。明軍形成包圍之勢,攻五日仍不克,又令軍士堆放乾草等易燃物,遇西風時縱火,煙焰漲天,麓川士兵跳江躲避火攻,淹死眾多,城中房屋多被燒毀,麓川大敗,80,000餘人戰死[121][122][110]。思任法父子三人攜妻孥七人、象馬數十,走小路渡瑞麗江,逃往孟養[123]。明軍搜獲麓川的虎符、金牌、信符、宣慰司印以及麓川搶來的騰衝千戶印等32顆各地官印[124]。由於當時明朝在麓川沒有任何直屬的政治、軍事、經濟設施,單純依靠土司管理,對傣族為主的麓川地區沒有統治的根基,明軍不能常駐,只得撤出[125]。正統七年(1442年)正月十五日,王驥班師回朝[126]。
留守騰衝的左副總兵李安職責是防護潞江糧道,他看到蔣貴大勝,恥於無功,遂率兵追殺高黎貢山的麓川殘軍,被麓川殘部大敗,遭斬1,800餘級,都指揮趙斌陣亡[127][128]。
思任法逃亡
[編輯]思任法逃至孟蒙[註 14]時,又被木邦陶孟刀垠送襲擊,逃往孟廣[註 15][130][131]。緬甸宣慰以速剌此時也起兵準備攻打思任法[132]。於是明英宗承諾,木邦和緬甸誰能擒獲並獻上思任法,就將麓川地與之[133]。
1442年,思任法被緬甸諸侯東敦枝王抓獲,不久後又被東敦枝王進獻給緬王那臘勃底(卜剌浪)[134]。正統八年(1443年)二月,緬王向明朝報告擒獲思任法[135],緬甸以思任法為要挾,向明朝索求土地[136]。明朝最初同意論功行賞,將靠近緬甸的麓川地劃給緬甸[135],但王驥數次派人到緬甸接收,緬甸又說要明軍先將思機法殺死,緬甸才能遣送思任法[137]。
1442年-1445年
[編輯]思機法作亂
[編輯]正統七年(1442年)六月,思任法之子思機法兄弟三人回到麓川故都者藍[138]。正統八年(1443年)正月,思機法希望入朝謝罪,先派其弟招賽入貢,明朝將其安置於雲南[139][140]。然而原麓川下屬的芒市陶孟刀放革此時倒向明朝[138],思機法又令孟車攻打刀放革,被明朝官軍擊敗,再次逃往孟養,明廷以此認為思機法乍降乍叛、譎詐難測[140]。正統八年(1443年)五月,由於思機法並不安分,出兵侵擾明軍,明廷令王驥總督軍務,蔣貴佩平蠻將軍印、任總兵官,都督冉保、毛福壽為參將,調雲貴川湖官軍土兵50,000,再征麓川[136]。並下令如果緬甸一直不肯交出思任法,就讓木邦討伐緬甸,將緬地予有功者[141]。另一方面,明朝實行以夷攻夷政策,要求緬甸發兵一同征討思機法,並表示事後會將麓川地方劃給緬甸管理[142];又通知木邦宣慰和孟養大小頭目,要求他們將軍隊駐紮在貢章[註 16],和官軍一起進逼緬甸(威脅其交出思任法)、圍剿思機法,戰爭結束會將打下來的土地交給他們管理[144]。
正統八年(1443年)七月,思機法從孟養回到麓川,向金齒明軍送出信件,希望納款稱降[145]。正統八年(1443年)十月,思機法遣頭目刀籠肘攜其子哀准到金齒告降,王驥表面答應刀籠肘,讓其復命思機法,實則為了安撫思機法防止再次逃跑[146]。
王驥二征麓川──明緬對峙
[編輯]正統八年(1443年)八月,王驥大軍在騰衝集結,王驥致書緬甸,要求遣送思任法,緬甸則向王驥索要金幣和土地,並要明朝派高官前往緬甸接收,明將郭登主動請纓,前往緬都阿瓦,緬人同意在冬天把思任法帶到貢章[註 16]交付明軍[147][148][149]。十二月,郭登自緬返回,這時有人嫉妒他的功勞,就商議讓其守沙壩[註 17][149]。緬甸丞相莽剌扎用樓船載着思任法前往貢章,但到了貢章未見郭登,遲疑不敢交付明朝[149][註 18]。王驥認為緬甸在騙明軍過江,然後斷絕明軍退路,指揮李儀夜觀天象,熒惑犯輿鬼[註 19],認為緬甸可伐[152]。
正統九年(1444年)二月,王驥與蔣貴、沐昂分五路兵前進,緬甸也做好了開戰的準備[153][154]。王驥打算依仗大軍擊敗緬甸,但是看到緬軍聲勢浩大,難以一舉擊潰,到時候又會多一個和麓川一樣的敵人,此時木邦宣慰統兵萬餘,駐紮蠻江滸,也在窺探明軍陣容[155][156]。王驥於是改口說要犒師,稱木邦宣慰「忠義」,賜給牛酒,木邦心生感激,表示誓死效忠[156];另一方面又令蔣貴派人潛水渡江,焚毀緬軍數百戰船,大戰一晝夜,明軍未勝,緬軍帶着思任法退走[157][158]。蔣貴之子蔣雄過江追敵,被緬軍截斷後路,自刎[159][160]。緬甸要求明朝將麓川劃給木邦,將孟養、戛里劃給緬甸,還要讓明軍剿殺思機法以及招散(八百大甸宣慰[161]),才肯交出思任法,如果思機法不死而交出思任法,思機法會來報仇[162]。於是,王驥進攻者藍,搗思機法老巢,思機法逃走,王驥俘獲思機法妻子及部眾九十餘人、象十一,班師[163]。王驥此役未擒獲麓川首領思任法與思機法,戰略目的沒有達到,卻仍向朝廷告捷[164]。
正統九年(1444年)十月,明朝在麓川故地設置隴川宣撫司,以歸順明朝的原麓川頭目恭項為宣撫使[165]。正統十年(1445年)七月,思機法派下屬刀怕囊搶走了恭項的隴川宣撫使印信[166],刀怕囊隨後被芒市土司剿殺[167]。
移交思任法
[編輯]正統十年(1445年)七月,緬甸宣慰以速剌通知沐昂,表示會在十月末將思任法送至貢章[註 16]交給明朝,要求將木邦所轄的眇顙劃給緬甸管理[168]。木邦同意將眇顙劃給緬甸,用以交換思任法[169]。部分明朝文獻則稱是雲南巡撫楊寧將孟養地許諾給緬甸,隨後緬甸同意交出思任法,由於思氏佔據孟養,緬甸未能實際獲得[170][171]。另據緬甸正史《琉璃宮史》記載,緬王那臘勃底(以速剌)要中國軍隊幫助攻打佔據央米丁造反的緬甸高官明艾覺廷,明朝派四名大臣和10,000騎兵不戰而降央米丁,明軍回到阿瓦,多岸發(思任法)服毒自殺,緬王將多岸發屍體交給中國軍隊帶回[172]。不過該說並未見於明朝史籍,思任法也不是服毒自盡(見下)。
正統十年(1445年)十二月,雲南總兵官沐斌遣千戶王政前往緬甸接收,恰逢日食之日,天色昏暗,巫師預言「天兵至矣」,以速剌畏懼,不敢再作要挾,將思任法及妻孥共32人交給王政[173]。思任法在路上絕食,即死,王政將其斬首,首級送往京師[173]。隨後,緬甸宣慰以速剌奏求孟養、戛里地,並請明朝派軍剿滅思機法,明英宗則要緬甸自己攻打、剿滅思機法,然後才能獲得其控制的地區[174]。木邦宣慰罕蓋法求領麓川故地,明廷以已設隴川宣撫司為由拒絕,而將孟止[註 20]劃給木邦[176]。
1447年-1449年
[編輯]思機法乞降
[編輯]思機法逃至孟養,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177]。此後數次向明廷乞降,遣頭目刀孟永入貢,用悽慘的措辭講述自己已經「無地逃死」,只求「乞貸餘生」[178]。明英宗下令接受思機法入貢,寬恕其不死[179]。但王振卻心感不滿,要求思機法親自進京謝罪[180]。
正統十二年(1447年)四月,黔國公沐斌上奏,稱他派遣千戶明庸攜詔書招諭思機法,許以升賞,思機法以其弟招賽未歸為由,不敢前往明朝[181]。明朝原將思機法之弟招賽安置於雲南,正統十二年(1447年)五月,因其親信孟車曾參與叛亂、攻打芒市刀放革,不知其是否會作亂,就命招賽入京,授為頭目,賜給月糧、房屋,隸屬錦衣衛系統,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招徠思機法[182]。思機法在孟養並不安分,掠奪緬甸的牛馬金銀,緬甸準備攻打思機法[183]。明廷又命令孟養擒捕思機法,孟養酋長拒不聽令,王振大怒,決定誅滅思氏[184]。
沐斌建議通知緬甸與木邦各宣慰司,召集土兵,一同渡金沙江討伐思機法,自己則率萬餘人駐騰衝協助進攻。明英宗同意了沐斌的提議[185]。正統十三年(1448年)二月,沐斌抵達騰衝,督諸路土兵追捕,思機法受孟養地方頭目刀變蠻支持[186],避而不戰,緬甸、木邦軍也不肯渡江進攻[187][188][189]。隨後,沐斌以春季氣溫回暖、瘴氣瀰漫,江水上漲難以橫渡為由,加之官軍糧草不濟,於是退兵[190]。
王驥三征麓川
[編輯]沐斌出師無功,正統十三年(1448年)三月,明英宗又命兵部尚書、靖遠伯王驥總督兵務,都督同知宮聚佩平蠻將軍印、任總兵官,都督僉事張軏為左副總兵,田禮為右副總兵,方瑛為左參將,貴州都指揮同知張銳為右參將,戶部右侍郎焦宏督餉,率南直隸及雲貴川湖官軍、土軍130,000人,三征麓川[191][192]。明英宗秘密囑咐王驥,如果思機法再次遠逃,就將刀變蠻擒住,蕩平其巢穴,思機法如果逃入緬甸,緬人轉而庇護思機法,那就伺機擒捕,要讓蠻眾畏懼,才不枉大軍勞師遠征[193]。明英宗又敕諭木邦、緬甸、南甸、干崖、隴川等土司,要求整備兵船、準備糧草,等待調度[194]。
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王驥率軍自騰衝整肅師旅,在干崖造船,乘船順大盈江抵南牙山[註 21],棄舟陸行,在沙壩[註 17]又造船航行至金沙江達嶺和哈罕渡口[196]。思機法在江西岸設置了拒馬等工事固守[197]。明軍順流下至管屯[註 22],恰遇緬甸與木邦各領兵十餘萬列於江岸,緬甸準備了200艘船連成浮橋供大軍通行,聯軍合力攻破麓川柵寨,繳獲稻穀40餘萬石[199]。思機法將軍隊佈置在鬼哭山、芒崖山,於兩峰上築大寨,築二寨為兩翼,又築七小寨,連綿百餘里[200][201]。明軍兵分夾攻,先破左寨,隨後乘着南風縱火,各寨俱破,思機法及其弟思卜法逃走[202],貴州都指揮使洛宣、九谿衛指揮使翟亨戰死[203]。明軍越過孟養,追至孟那[註 23],沿途各部落為之震動[205][206]。
隨後,麓川部眾擁立思任法幼子思祿為首領,據孟養為亂[207]。明軍此時疲憊不堪,而麓川難以徹底剿滅,於是王驥與思祿約定,同意許給土目官職管理各部落土人,令其世居孟養,在金沙江邊立石為界,誓曰「石爛江枯,爾乃得渡」[208]。思祿聽命,王驥班師[209]。王驥未能擒住思機法,於是將孟養許諾給緬甸管理,要求緬甸擒捕思機法[210]。
後續事件
[編輯]景泰元年(1450年),雲南總兵官沐璘上奏,稱緬甸已擒獲思機法,又將思卜法放回孟養[211]。同年,木邦再求領隴川宣撫司所轄者藍、景線(麓川故地),明朝改以底麻[註 24]與之[212]。景泰二年(1451年),思卜法遣使入貢,求管孟養地,明廷以孟養地已許給緬甸為由拒絕,但緬族為主的緬甸在傣族為主的孟養沒有勢力[213],因此思卜法仍佔據孟養,緬甸未能實際控制,思卜法及其子思洪法此後均以「孟養」名號入貢明朝,儼然成為孟養之主[214]。
景泰五年(1454年),緬甸向明朝索要許諾的孟養地,左參將胡志以銀戛等處地方與之,於是緬人將思機法及妻孥六人送至金沙江村,胡志交接後押送京師,思機法在京伏誅[215]。同年,明代宗宣佈思卜法有悔過之意,不再征討思氏[216]。景泰七年(1457年),思卜法上奏,稱「不敢如父兄所為」,希望遣使進貢,明代宗賜敕戒諭,並贈給禮物若干[217]。成化元年(1465年),雲南總兵官沐瓚將思任法之孫思命法送至京師,明廷將其安置在登州衛,每月給米二石,《明史》將此作為麓川滅亡的標誌[218]。
孟養思氏後裔對緬甸移交思任法一事懷恨在心,嘉靖初年,思祿之子思倫聯合木邦、孟密南下攻緬,擊殺緬甸宣慰莽紀歲,佔領緬地,緬甸阿瓦王朝亡國,思倫立莽卜信守阿瓦,隨後返回孟養[219]。嘉靖七年(1528年),明朝方派遣永昌知府嚴時泰、金齒衛指揮王訓前往阿瓦調查、曉以利害,諸夷不聽[220]。由於滇東發生安鳳之亂,明朝無暇顧及緬甸,最後不了了之[221]。
思倫滅阿瓦時,莽紀歲之子莽瑞體逃至東南方的洞吾(東吁)[222],東山再起建起東吁王朝[223]。萬曆年間,東吁王朝數次入侵滇西各土司,爆發明緬戰爭,明朝為了讓孟養思氏能夠聽從節制,在萬曆十三年(1585年)設置「孟養長官司」[224]。但思氏也未能抵抗日漸強大的東吁王朝,終在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緬軍攻入孟養,思轟戰死,麓川-孟養思氏政權滅亡[225]。
影響
[編輯]從明朝整體視角來看,平定麓川維護了明朝對雲南的統治,有利於國家的統一[226]。麓川之役後,明朝也留下了部分軍隊作為軍事移民屯戍雲南,有學者認為人數達120,000[227],不過實際只有10,000官軍留下,與原騰衝千戶所官軍一起組建騰衝衛,並修築了騰衝城[228]。麓川之役前,西南邊疆地區幾乎沒有漢人,平定麓川後西南邊疆與中國內地聯繫更加密切,開始有漢人移居邊疆,也促進了這些地區的開發[229][230]。
明軍每次征討都要求雲南地方供給,王驥行軍又「全無紀律」,甚至藉助戰事橫徵暴斂,對地方經濟造成傷害[231]。明英宗時期,明朝的軍屯崩壞,軍士大量逃亡,此時又發大軍征討,導致「府庫為竭」,國力大為削弱[232]。為維持軍費開支,明朝加大了對東南地區的征繳,麓川未平又有福建鄧茂七、浙江葉宗留、廣東黃蕭養起義[233]。三征麓川調動大批雲貴官軍,導致「雲、貴軍民疲敝,苗乘機煽動」[234],正統十四年(1449年)王驥班師時,在貴州境內遇到苗民起義,宮聚戰死[235]。明朝花了兩年時間才將南方各省起義壓下[231]。明朝實行以夷攻夷政策處理邊疆土司問題,利用緬甸、木邦、孟養等土司,還許以分地之事,助長了雲南各土司的矛盾,此後雲南各土司之間攻伐不已,為東吁王朝趁勢而起、萬曆年間的明緬戰爭埋下禍根[236][237]。思氏後裔退至孟養,在景泰、天順年間多次朝貢,明廷一直不納,孟養也長期陷於混亂與紛爭中,明廷終在萬曆年間授予孟養官職,但為時已晚,使得這一大片土地淪為異域[238][239]。
麓川之役後不久,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剌,明軍大敗,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240],時人將土木之敗原因歸咎於麓川之役[241]。由於麓川之役及南方各省起義,大量軍隊被拖入南方戰事,北方的防禦力量大為削弱,土木之敗也有部分麓川之役的原因[233]。
評論
[編輯]明清時期,世人對王驥三征麓川褒貶不一,大多表示反對、控訴王振擅政,「三征麓川」幾乎成了明代宦官專權的典型反面教材[242]。由於宦官王振當權,王驥出征被認為是「黨振邀功」[243],《明史》評價麓川「以一隅騷動天下」,麓川之役則「老師費財」[244]。此外,《明史》還記載了會川衛訓導詹英彈劾王驥的內容,稱其「師行無紀」、「彷徨不敢渡,既渡不敢攻,攻而失都指揮洛宣、翟亨等」,又「以地分木邦、緬甸,掩敗為功」,與李宓戰敗、楊國忠(暗諷王振[245])聞捷無異[246]。高岱認為,麓川之役是小題大做,本來用雲南官軍就可制衡,卻舉國之力發大軍征討,導致西北防禦空虛,稱麓川之役「窮疥癬之爬搔,耗腹心之元氣」[247]。王賡武在《劍橋中國史》說,明朝的敵人是北方的瓦剌,安撫麓川才是正確的選擇,即使迫不得已也不應該把戰爭當做解決西南問題的手段,明朝還未從交趾藍山起義中恢復過來,就發起了勞民傷財和不必要的麓川之役[248]。雲南大學教授陸韌認為,「《明史》對麓川問題記載失誤和歪曲達到了頂點,影響很壞」,清朝史家帶有嚴重的朝政中心論特徵,片面引用史料,缺乏應有的邊疆觀和疆域主權意識,造成許多清朝、甚至現代學者[註 25]對麓川之役的評論「泛朝政化」,以朝廷政治鬥爭的視角考量邊疆問題[242]。
也有部分學者讚許討伐麓川,如谷應泰稱王驥、蔣貴開疆拓土「勛著燕然,功高銅柱,豈僅唐蒙夜郎,相如卭笮者乎?」同時指責世人評判武將不應太苛求,對史籍記載麓川之役勞民傷財、王驥加冠僭越忿不平[250]。王世貞認為,明朝罷征交趾才導致麓川桀驁不馴,如不討伐誅滅麓川,大土司不斷蠶食小土司,到時中國西南邊疆不保[251]。張志淳也認為,王振雖作惡多端,但是主張征討麓川卻是正確的決定,否則西南邊疆將會烽煙四起,「不知群夷變亂幾番矣」[252]。
還有學者認為麓川應該征討,但不應一而再、再而三的發兵討伐。如談遷稱,第一次征討麓川很有必要[註 26];思機法逃至孟養後,用雲南官軍制衡即可,第三次征討完全是王振禍亂朝綱、王驥附和權貴,最終「憊西南之民力,褻九廟之神威」[254]。馬來西亞史學家劉奮明認為,明朝可以選擇在1441年擊敗麓川後停手,卻為了抓獲思任法和思機法又兩次發兵征討,明朝官員(指王驥、王振等人)只顧自己的個人利益和在各土司中的「面子」,無視北方國防[255]。
軼事
[編輯]王驥第一次征討麓川時,曾請佛道高人詛咒麓川首領,如巫師徐節仙用黑犬等物,行符術咒思任法,有見識的人都取笑這種做法[256]。又有大理府阿吒力僧何清,設壇施法,將思任法、刀招漢父子紮成草人,書有幾人姓名,上枷鐐,並用刀箭砍射驅魂,後隨大軍過江參戰,持幡施法,呼風止雨協助火攻[257]。
據傣文史籍《麓川思氏譜牒》記載,王驥第二次征討麓川,在者藍圍攻思機法。這時瑞麗江上有人用木筏載羊群渡江,木筏被水沖翻,羊群落入水中,守城的麓川軍看到,大喊「羊在江中叫啦」,眾兵誤聽成「漢人在的多啊」(傣語兩音相近),於是造成混亂,麓川軍棄城而走[258][259]。
王驥三征麓川,與思祿在金沙江邊立石為界,是為《王驥誓江碑》,位置在距今密支那二十里的伊洛瓦底江邊,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英國人所毀。雲南回變前,騰越曾留有拓片,高七尺、寬四尺[260]。
麓川之役後,明軍主將王驥在今中緬邊境地區的傈僳族、景頗族中逐漸神化,到民國初年,已與諸葛亮並列神界。傈僳族相信王驥死後,陰魂上天化作「白馬將軍」,因此在每年二月初八刀杆節中舉行「下火海上刀山」的儀式祭祀王驥[261]。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白族將王驥奉為雲龍全境的本主,是經濟復興之神,封號「三崇建國雞足佑民皇帝」,職能是發展鹽業並消除疾病。因雲龍地區產鹽,思任法擴張使得雲龍鹽銷路受阻,王驥平定麓川後雲龍蕭條的鹽業又得到振興。雲龍白族在各鹽井建起三崇廟,馱鹽馬幫出行、歸來都要到三崇廟獻祭。每年農曆七月初十舉行三崇本主王驥的聖誕廟會,當地人前往三崇廟為王驥祝壽[262]。
註釋
[編輯]- ^ 1.0 1.1 今梁河縣芒東鎮[20]。
- ^ 今保山市潞江鎮西南[40]。
- ^ 3.0 3.1 今保山市芒寬彝族傣族鄉[41]。
- ^ 今楚雄市城西[47]。
- ^ 今孟定鎮東南[51]。
- ^ 6.0 6.1 今隴川縣城子鎮[57]。
- ^ 今孟定鎮東北[62]。
- ^ 今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縣城西南[63]。
- ^ 正統八年(1443年)六月,劉球上書指責朝政綱紀敗壞,同時也涉及到反對征討麓川。
- ^ 今騰衝市龍川江東岸,五合鄉一帶[93]。
- ^ 今隴川縣護國鄉杉木龍村[20]。
- ^ 今隴川縣隴川壩壩頭,清平鄉一帶[103]。
- ^ 一說今昌寧縣勐統鎮[114],一說今永德縣小勐統鎮[115],一說今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董鎮[20]。
- ^ 今隴川縣西南緬甸境內太平江南岸勐木寨[129]。
- ^ 今緬甸孟密東北累倫寨[129]。
- ^ 16.0 16.1 16.2 今緬甸傑沙[143]。
- ^ 17.0 17.1 今緬甸八莫附近[143]。
- ^ 《明史》中則沒有郭登赴緬的說法。《明史》稱緬甸答應在冬天將思任法帶到貢章交給明朝,但卻首鼠兩端[150],到了交付日期,王驥遣指揮李儀率精騎前往貢章接收,緬人沒有來[151]。
- ^ 火星在巨蟹座內。
- ^ 今芒市中山鄉、芒海鎮以南地區[175]。
- ^ 今盈江縣太平鎮芒允村以西[195]。
- ^ 貢章,又名管屯,今緬甸傑沙[198]。
- ^ 部分文獻記載孟那地方靠近「西海」,明朝學者諸葛元聲認為,「西海」指的是緬甸都城阿瓦一帶的伊洛瓦底江,因沐璘至緬地,有詩云「蛇首樓船十丈長,船頭繞鼓樂笙簧。篙師百櫓齊搖去,阿瓦城池水似湯。」[204]但《明史》記載的「孟那」或「孟𨚗海」是明軍越過孟養後抵達的地方(《雲南土司傳·麓川平緬條》「王師逾孟養至孟那」;《王驥傳》「官軍逾孟養,至孟𨚗海」),因此孟那更有可能是今緬甸莫寧(孟養故地)西北的因道歧湖一帶。
- ^ 今瑞麗市弄島鎮以西、直抵伊洛瓦底江的地區[175]。
- ^ 如[232][249]等。
- ^ 理由同上文王世貞[253]。
引用
[編輯]- ^ 明史·卷三百十三·雲南土司傳一,8081頁,蒙化條:"既,左伽從征麓川,戰於大侯,功第一,進秩臨安知府,掌州事。"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099頁,麗江條:"正統五年,賜知府木森誥命,加授大中大夫資治少尹,以征麓川功也。"
- ^ 明英宗實錄·八一卷,1626頁,正統六年七月甲寅條:"加雲南順寧府土官知府猛蓋勛階為太中大夫資治尹賜誥命及金帶彩幣以褒之其千夫長阿都思等三十人各升賞有差以討麓川叛寇功也"
- ^ 方國瑜(1987),860頁
- ^ 畢奧南(2005),106頁
- ^ 尤中(1987),59頁
- ^ 刀保堯(2005),111頁
- ^ 明太祖實錄·二五五卷,3679頁,洪武三十年九月戊辰條:"麓川平緬宣慰使司刀干孟叛逐其宣慰使思倫發"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4頁,麓川平緬條:"又命都督何福往討,未幾,擒干孟歸,倫發始還平緬,逾年卒。"
- ^ 李正亭(2008),125頁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4頁,麓川平緬條:"十一年,行發請以其弟思任發代職,從之。"
- ^ 百川(1986),57頁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5頁,麓川平緬條:"三年,雲南三司奏,麓川宣慰使思任發奪南甸州地,請發兵問罪。"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5頁,麓川平緬條:"敕任發保境安民,不得侵鄰疆,陷惡逆,以滋罪咎。晟以任發侵奪南甸、騰衝之罪不可宥,請發官軍五萬及諸土兵討之。帝以交址、四川方用兵,民勞未息,宜再行招諭。不得已,其調雲南土官軍及木邦宣慰諸蠻兵剿之。"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51頁,孟養條:"宣德五年,刀玉賓奏:「伯父刀木旦被殺,蒙朝廷遣官訪玉賓,授同知,又阻於緬難,寄居金齒者二十餘年。今孟養地又為麓川宣慰思任發所據,乞遣兵送歸本土。」"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5頁,麓川平緬條:"八年遣內官雲仙齎敕至麓川,賜思任發幣物,諭其勿與木邦爭地抗殺。"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5頁,麓川平緬條:"正統元年,免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所欠差發銀二千五百兩。以任發奏其地為木邦所侵,百姓希少,無從辦納。部執不可,帝特蠲之。"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6頁,麓川平緬條:"次子任發襲為麓川宣慰,狡獪愈於父兄,差發金銀,不以時納,朝廷稍優容之。會緬甸之危,任發侵有其地,遂欲盡復其故地,稱兵擾邊,侵孟定府及灣甸等州,殺掠人民。"
- ^ 明英宗實錄·二四卷,477頁,正統元年十一月甲辰條:"至是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晟奏思任發侵佔孟定府及灣甸等州殺掠人民焚毀甸寨事下行在兵部請令晟等計議撫捕何者為便從之"
- ^ 20.0 20.1 20.2 龔蔭(1988),169頁
- ^ 明英宗實錄·三五卷,683頁,正統二年十月辛未條:"雲南南甸州土官知州刀貢罕等奏麓川宣慰思任發侵奪其所轄羅卜思莊等處二百七十八村乞朝廷遣官齎金牌信符諭之俾退還所侵地 上敕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晟俾其從宜處置仍具以聞"
- ^ 明英宗實錄·四三卷,832頁,正統三年六月己未條:"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晟等奏麓川宣慰思任發累侵南甸干崖騰衝潞江金齒等處"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6頁,麓川平緬條:"思任發連年累侵孟定、南甸、干崖、騰衝、潞江、金齒等處,自立頭目刀珍罕、土官早亨等相助為暴,叛形已著。近又侵及金齒,勢甚猖獗。已遣諸衛馬步官軍至金齒守御,乞調大兵進討。"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4頁:"四年春正月,命鎮守雲南黔國公沐晟、左都督方政、右都督沐昻率師討思任發,太監吳誠、曹吉祥監軍。"
- ^ 滇雲歷年傳·卷六,292-293頁:"時,思任勢甚猖獗,欲侵金齒。雲南鎮守三司奏調川、貴官軍,令都督沐昂統往騰衝,相機剿捕。命調四川官軍九千、雲南官軍三萬,遣右都督布政署都督僉事張榮等率師討之。悉聽晟、昂節制。仍遣刑部主事楊寧賚金牌敕諭信符,往麓川招諭,如其不服,然後進兵。"
- ^ 明英宗實錄·四三卷,858頁,正統三年七月庚子條:"兵部奏麓川宣慰思任發先遣陶孟刀派本以金銀器皿象馬來貢又遣其部屬萬餘奪占潞江等處地方殺死官軍其實假以進貢為由陽為順服意在延緩我師"
- ^ 明英宗實錄·四四卷,862頁,正統三年七月丁未條:"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晟奏麓川賊思任發沿江造船三百艘欲取雲龍州等處"
- ^ 明英宗實錄·四五卷,875頁,正統三年八月乙丑條:"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晟奏麓川賊思任發遣部屬殺瓦甸順江江東等處軍餘殆盡 上敕晟等曰朕以賊勢日甚累敕爾等籌畫剿捕乃玩寇養患至於如此"
- ^ 29.0 29.1 29.2 明英宗實錄·五一卷,982頁,正統四年二月癸亥條:"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晟奏奉敕征剿麓川叛寇思任發正統三年十一月間臣會同都督沐昂方政等統兵至金齒司駐札累遣指揮車琳等往潞江招撫賊沿江立柵拒守政等造舟六十艘渡江攻之大敗賊眾追至潞江安撫司賊遁入景罕寨指揮唐清舍人方瑛等進擊賊潰散指揮高遠等復追抵高黎共山下擊敗之共斬首三千餘級"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4頁:"兵至金齒,思任發遣其將緬簡斷江立柵而守,師不得渡。"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4頁:"至是晟遣指揮車琳等諭之降,思任佯許諾,晟信之,無渡江意。"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4頁:"刑部主事楊寧曰:「不可。兵未加,稱降,此詐也。懼有後悔。」晟不從,檄寧督餉金齒。"
- ^ 滇史·卷十一,308頁:"洪武時,思任隨父北奔,嘗質晟府,晟兒子畜之;故兵發,先遣使諭降,思任陽許諾,以故晟無渡江意。"
- ^ 南園漫錄·卷二,71頁,麓夷條:"師至潞江,晟以思任幼嘗育子於家,決意招之。"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6頁,麓川平緬條:"政亦至軍,欲出戰,晟不可。政造舟欲濟師,晟又不許。"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4頁:"賊將緬簡數挑戰,政怒,造舟六十艘,欲渡江。"
- ^ 南園漫錄·卷二,71頁,麓夷條:"兵駐久,運餉石費三兩,軍多是政。"
- ^ 明英宗實錄·五一卷,985頁,正統四年二月辛未條:"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晟奏臣會同都督沐昂方政等統兵征剿麓川正月三日政進攻舊大寨破之追至空泥賊出象陣邀擊我軍敗績遂失政"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6頁,麓川平緬條:"政不勝憤,乃獨率麾下與賊將緬簡戰,破賊舊大寨。"
- ^ 嘉慶重修一統志,永昌府,第11冊606頁:"景罕寨在潞江司西南境明洪武末平緬諸蠻刁幹孟叛何福討破之……又正統三年方攻破麓川賊於潞江西岸賊走景罕寨官軍復敗之"
- ^ 龔蔭(1988),168頁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6頁,麓川平緬條:"乘勝深入,逼任發上江。上江,賊重地也。"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6頁,麓川平緬條:"政遠攻疲甚,求援於晟,晟怒其違節制渡江,不遣。"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4頁:"政渡江追至空泥,知晟不力援己,賊伏兵四起,出象陣衝擊,乃遣其子瑛還曰:「若急歸,吾死分也。」遂策馬突陣死,軍殲焉。"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6頁,麓川平緬條:"晟聞敗,乃請益軍。帝遣使者責狀,仍調湖廣官軍三萬一千五百人、貴州一萬人、四川八千五百人,令吳亮、馬翔統之,至雲南,聽晟節制,仍敕晟豫籌糧糒。"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4頁:"晟聞敗,適春暮,慮瘴發,遂焚江上積聚,倉卒奔還永昌。"
- ^ 方國瑜(1987),1155頁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4頁:"至楚雄,上遣使者責狀,仍以四萬五千人助之。晟懼罪,暴卒。"
- ^ 國榷·二十四卷,1568頁,己未正統四年三月丁卯條:"雲南總兵官征南將軍太傅黔國公沐晟卒於楚雄峨𡸮驛。自方政敗績,上責狀,晟知不免,仰藥卒。"
- ^ 蠻司合志·卷九,152頁:"晟自知不免,以冷水攪酥餅啖之,發疾卒。"
- ^ 嘉慶重修一統志,永昌府,第11冊606頁:"孟賴寨在孟定土府東南明正統二年麓川思任發叛犯景動孟定破孟賴寨寨乃孟定之別部也"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7頁,麓川平緬條:"時任發兵愈橫,犯景東,剽孟定,殺大侯知州刀奉漢等千餘人,破孟賴諸寨,孟璉長官司諸處皆降之。"
- ^ 明英宗實錄·六七卷,1291頁,正統五年五月丙辰條:"朕以爾籌之必熟處之必當故命充總兵統眾十萬冀能成功豈意爾怯懦無為行師失律"
- ^ 54.0 54.1 54.2 明英宗實錄·六七卷,1288頁,正統五年五月癸丑條:"先是雲南總兵官左都督沐昂副總兵右都督吳亮左參將都督僉事馬翔右參將都督僉事張榮太監吳誠吉祥奉詔徵麓川賊思任發至金齒逗遛不進昂等令榮率軍先至芒部等處出哨賊窺伺至營榮但令都指揮盧鉞與之敵致賊殺敗官軍榮悉棄符驗軍器以遁昂等相距甚邇弗為策應事聞六科十三道交章劾之 上命記昂死罪降都督同知亮等械至京究治至是三法司會群臣鞫實議亮等應斬 上命固禁之"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4頁:"五月,以沐昻為左都督征南將軍,右都督吳亮為副將軍,馬翔、張榮為左右參將,進討思任發。昻上潞江之捷,升賞有差。"
- ^ 江應樑(1983),253頁
- ^ 方國瑜(1987),1218頁
- ^ 蠻司合志·卷九,152頁:"昂抵隴把,以糧乏,引歸,喪其參將張榮於芒部。"
- ^ 明通鑑·紀二十二,660頁:"五月,沐昂討麓川,抵金齒,畏賊盛,不敢進。參將張榮前驅至芒市,為賊所敗。"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5頁:"五年春二月,沐昻討麓川,軍抵隴把,去賊巢甚近,右參將都督僉事張榮先令都指揮盧鉞擊賊,大敗。榮棄符驗軍器遁,昻等不能救。"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5頁:"師還,敕責沐昻等,留昻鎮守,右都督吳亮、左參將馬翔俱逮下理。"
- ^ 嘉慶重修一統志,永昌府,第11冊606頁:"孟纏甸在孟定土府東北一作孟羅明正統五年思任發自麓川屯孟羅進據鎮元府之者章硬寨為沐晟所敗"
- ^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十六,鎮沅府,5150頁:者章硬寨,在府西南。正統五年麓川叛酋思任發屯孟羅,大掠,據者章硬寨,沐昂督兵進克之,賊宵遁威遠州。
- ^ 明英宗實錄·六九卷,1336頁,正統五年七月丁未條:"雲南總兵官都督同知沐昂奏麓川賊思任發紏百夷數萬眾屯孟羅殺擄人民搶掠象馬據者章硬寨與官軍抗敵臣等督署都指揮僉事方瑾及指揮柳英土官知府陶瓚等率軍進討破其寨斬首五百級餘賊宵潰而威遠州土官知州刀蓋罕亦敗賊於威江"
- ^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四八六,普洱府,第11冊592頁:"谷寶江在威遠西北明統志谷寶江自遮遇甸流入土州境下流合瀾滄江正統五年麓川叛酋思任發遁入威遠州土知州刁蓋扼之於威遠江敗之"
- ^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十九,威遠御夷州,5223頁:"谷寶江,在州境。自遮遇甸流至州,下流合瀾滄江,亦謂之威遠江。正統五年麓川叛酋思任發自鎮沅之者章硬寨敗遁威遠州,知州刁蓋扼之於威遠江,敗之,即此。"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45頁,木邦條:"五年,總兵官沐昂遣人間道達木邦,得報,知宣慰祖母美罕板、其孫宣慰罕蓋法與麓川戰於孟定、孟璉地,殺部長二十人,斬首三萬餘級,獲馬象器械甚眾。"
- ^ 明英宗實錄·七二卷,1396頁,正統五年十月癸未條:"行在兵部言麓川叛寇思任發致番書於雲南總兵官處謂始固潞江安撫司線舊法邀己以報讐其後線舊法乃誣己為入寇致是大軍壓境不勝恐懼今欲遣使謝罪乞為使人導去並代奏於朝求賜哀憐免加誅戮"
- ^ 明英宗實錄·七二卷,1400頁,正統五年十月辛卯條:"賜雲南麓川宣慰使司宣慰使思任發及大小頭目人等敕曰……朕觀爾所言懇切似有悔過之意乃復遣敕悉宥爾罪爾果能改過自新為一方之人造福即歸所侵掠或親身或遣子侄及親信頭目赴京朝貢則朝廷待爾恩悉如舊而爾子孫並一方之眾皆得永享太平之福矣"
- ^ 明英宗實錄·七三卷,1426頁,正統五年十一月丁卯條:"至是昂等言麓川地方險遠夷情譎詐必欲攻取非十二萬人不可……章下行在兵部集文武大臣議"
- ^ 陸韌(2010),4頁
- ^ 明英宗實錄·七五卷,1459-1460頁,正統六年正月甲寅條:"行在刑部右侍郎何文淵言唐虞之時有苗弗率帝舜命禹徂征三旬苖民逆命帝乃誕敷文德舞干羽於兩階七旬有苗格然彼不臣服於大禹徂征之時而來格於帝德誕敷之日此其慕義之心終不可得而泯滅也今麓川叛寇思任發逞凶造禍反道敗德廷臣合辭請兵征討臣竊以為麓川之在南陲一彈丸之地而已疆里不過數百人民不滿萬餘以大軍臨之同往無不克然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若寬其斧鉞之誅興我羽旄之舞命雲南總兵官都督沐昂量調官軍同僉都御史丁璇於金齒操備且耕且守仍令雲南都布按三司各委堂上官一員躬詣彼處宣揚聖化使之感虞舜之敷德同有苗之格心計不勞征伐而稽首來王矣如是而更冥頑弗率然後命昂等調發官軍相機剿絕豈徒王法之所不容而亦神人之所共怒也"
- ^ 明英宗實錄·七五卷,1460頁,正統六年正月甲寅條:"事下行在兵部尚書兼大理寺卿王驥等會同公候伯都督尚書侍郎都御史等官太師英國公張輔等議文淵所言與今日事勢似有不同蓋唐虞之時去古未遠其地不過九州要荒之外止於覊縻而已然苗民來格猶不免有三危之竄今我國家混一四海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思任發自父祖以來荷國厚恩授職宣慰殆今六十餘年乃敢糾集醜類屢抗王師雖蒙貸罪貤恩彼卻怙終稔惡釋此不誅誠恐木邦車里八百緬甸等處覘視窺覦不惟示弱外邦抑且貽患邊境乞於先選定西伯蔣貴都督李安並今選都督劉聚都指揮宮聚冉保內命三員為總兵官及左右副將其副將二員分統南京湖廣貴州四川等處官軍土軍人等教習訓練仍命戶部左侍郎徐晞往來巡督兵行之日與先差僉都御史丁璇協同饋餉然猶先遣彼處通曉夷語頭目人等諭以禍福曉以順逆賊若革心或詣軍門輸款或遣子侄來貢復還所掠取自……上從其議"
- ^ 74.0 74.1 明英宗實錄·七五卷,1463頁,正統六年正月乙卯條:"命定西伯蔣貴佩平蠻將軍印充總兵官都督同知李安充左副總兵都督僉事劉聚充右副總兵都指揮使宮聚充左參將都指揮僉事冉保充右參將行在兵部尚書兼大理寺卿王驥總督軍務統率大軍征討麓川叛寇思任發"
- ^ 明英宗實錄·七五卷,1465頁,正統六年正月丙辰條:"行在兵部尚書兼大理寺卿王驥奏陳征剿麓川事宜"
- ^ 明英宗實錄·七五卷,1467-1469頁,正統六年正月戊午條:"行在翰林院侍講劉球言帝王之馭夷狄必寬宥於其小而謹防於其大所以適緩急之宜為天下久安計也故周伐崇不克即退修德教以待其降至於獫狁則命南仲城朔方以備之漢征南越不利即為罷兵賜書以通好……今麓川殘寇思任發……皇上念此小夷僻居南徼滅之不為武釋之不為怯特降璽書原其罪惡使得自新是即周漢修教賜書之意也……王師不可輕出夷性不可騶馴地險不可用眾客兵不可久淹是皆兵法所忌也……臣竊以為宜防其患如周漢之於獫狁匈奴也伏望……量調見操官軍分屯於金齒等處要害之地如趙充國屯田湟中以降叛羌故事且耕且練廣其儲蓄習其水土固結木邦諸夷以為我援……至於西北邊境及今無事宜敕諸將及參贊文臣巡視塞垣當築者築之溝澗當浚者浚之城堡烽𪹍當增修者皆增修之仍勤訓練廣儲蓄利器械嚴守望凡備邊之事悉令修舉以防不虞是誠國家萬萬年太平之計也"
- ^ 明英宗實錄·七五卷,1469-1470頁,正統六年正月戊午條:"章下行在兵部覆奏以為麓川之徵已有成命難允所言其言西北邊境所宜慎固封守防患未然實國家要務乞敕鎮守大同宣府遼東寧夏甘肅等處總兵等官各將所部軍馬整搠訓練毋致怠忽失誤事機 上從之"
- ^ 陸韌(2010),5頁
- ^ 萬揆一(1985),70頁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6頁:"侍讀劉球上疏言:「麓川荒遠偏隅,即叛服不足為中國輕重。而脫歡、也先併吞諸部,侵擾邊境,議者釋豺狼攻犬豕,舍門庭之近,圖邊徼之遠,非計之得也。請罷麓川兵,專備西北。」不報。蓋王振專政,欲示威荒服也。"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4556頁,王驥傳:"中官王振方用事,喜功名,以驥可屬,思大舉。驥亦欲自效。"
- ^ 明通鑑·紀二十二,662頁:"麓川思任發請罪,廷議罷兵。而王振欲示威荒服,先已召還甘肅總兵官蔣貴等使待命,兵部尚書王驥揣知振意,力主用兵,振大悅,逐絀廷議。於是麓川之役起。"
- ^ 陸韌(2010),6頁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5-456頁:"六年春正月,命定西伯蔣貴為征蠻將軍,總兵討麓川思任發,以太監曹吉祥監督軍務,兵部尚書王驥提督軍務,侍郎徐晞督軍餉。……驥薦太僕寺少卿李蕡、郎中侯璡、楊寧,主事蔣琳等為參謀。"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5頁:"遂命貴、驥先赴雲南,復以副總兵李安、參將宮聚領川、貴兵,副總兵劉聚、參將冉保領南京、湖廣兵,大發兵十五萬,轉餉半天下。"
- ^ 明英宗實錄·七五卷,1463頁,正統六年正月乙卯條:"蔣貴王驥先往雲南會計軍餉相度方略李安宮聚統領四川貴州官軍劉聚冉保統領南京湖廣並安慶等衛官軍以俟調用仍各以制敕授之"
- ^ 明英宗實錄·八二卷,1653頁,正統六年八月辛卯條:"行在兵部郎中侯璡奏麓川叛寇思任發令賊首刀令道等十二人賊徒三萬餘象八十隻到大候州欲往景東威遠等處攻劫臣督同都指揮馬讓盧鉞等率領官軍迎敵銃矢俱發一鼓而賊眾大敗斬首三百五十二級獲賊帳房旗鼓銃炮盔甲等物"
- ^ 滇雲歷年傳·卷七,301頁:"時,賊圍大侯州甚急。眾謂瘴月不宜進兵,驥不聽。乃命都指揮馬讓率大理諸衛六千赴援,以兵部郎中侯璡督戰,破之,斬首數百,獲其象馬。"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7頁,麓川平緬條:"而驥將抵金齒,任發遣人乞降,驥受之,密令諸將分道入。"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6頁:"鎮康守陶孟、刁門俸乞降,令右參將冉保以五千人入據之,因其眾破昔剌寨,移攻孟通。"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7頁,麓川平緬條:"右參將冉保從東路攻細甸、灣甸水寨,入鎮康,趨孟定。"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7頁,麓川平緬條:"驥與貴由中路至上江,會騰衝。"
- ^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十八,騰越州,5195頁:"夾象石。在州東龍川江東岸,渡江而西即高黎共山麓也。……八年自夾象石、下江徑抵上江賊巢,而大軍亦自夾象石、下江通高黎共山道至騰衝雲。"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6頁:"內官曹吉祥、副總兵劉聚等自下江、夾象石合攻,徑抵上江。"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7頁,麓川平緬條:"至期,合攻之。賊拒守嚴,銃弩飛石,交下如雨。次日,乘風焚其柵,火竟夜不息。官軍力戰,拔上江寨,斬刀放戛父子,擒刀孟項,前後斬馘五萬餘,以捷聞。"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4557頁,王驥傳:"是年十一月,與貴以二萬人趨上江,圍其寨,五日不下。會大風,縱火焚柵,拔之,斬首五萬餘級。"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6頁:"賊千餘猶迎戰,官軍奮長戈蹴之,賊將刁放戛父子俱沒,刁招漢闔家自焚,生擒刁門項,先後斬五萬級。"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4557頁,王驥傳:"進自夾象石,渡下江,通高黎貢山道。閏月至騰衝,長驅抵杉木籠山。"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7頁,麓川平緬條:"至騰衝,留都督李安領兵提備。驥由南甸至羅卜思莊,前軍抵杉木籠。"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6頁:"王驥等取道南甸,至羅卜思莊,令指揮江洪等以八千人抵木籠山。"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4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賊首思任發令陶孟靠者罕心等率其眾二萬餘據高山中立硬寨左右山顛連環為七營首尾相應"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4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左參將宮聚右副總兵劉聚分左右冀攀緣山嶺林木而上攻之不下臣等遂同內官蕭保由中路進左右翼亦賈勇夾擊賊遂潰殺靠者罕心等斬首數百餘級餘賊遁歸巢穴"
- ^ 方國瑜(1987),1216頁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8頁,麓川平緬條:"軍進馬鞍山,搗賊寨。寨兩面拒江壁立,周回三十里皆立柵開塹,軍不可進,而賊從間道潛師出馬鞍山後。"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4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乘勝進戛賴隴把至馬安山軍勢大振"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8頁,麓川平緬條:"驥戒中軍毋動,命指揮方瑛率精騎六千突入賊寨,斬首數百級,復誘敗其象陣。"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4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十二月初直搗賊巢"
- ^ 108.0 108.1 江應樑(1983),254頁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7頁:"山周三十里,柵堅塹廣,其東南依江壁立。"
- ^ 110.0 110.1 滇雲歷年傳·卷七,302頁:"時,賊列為象陣,眾尚十餘萬。驥等追至,五日未決勝負。負因風縱火,破之。賊勢窘迫,投水火及死於鋒鏑者八萬餘。"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7頁:"以三千人探之,賊象陣伏泥溝突起,敗之。"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7頁:"賊又自永毛摩尼寨至馬鞍山,伺我後。令都指揮方瑛以六千人攻拔之。"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5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未幾賊驅象八十餘復來沖陣我軍徉卻尋整隊力戰敗之"
- ^ 譚其驤(1982),78頁
- ^ 方國瑜(1987),1210頁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5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而原委右參將冉保勛衛陳儀報雲已從東路會合木邦人馬招徠夷民一十二寨降孟通賊首刀門顛"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5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元江府同知杜凱等亦報率車里大候夷兵五萬招降孟璉長官司亦保等寨攻破烏木弄戛邦等寨斬首二千三百九十餘級"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5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差人守把西峨渡以阻賊奔竄之路就通木邦信息俱刻期至麓川策應"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5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臣等於是添造攻具畫圖分定地方期以環圍齊攻且遣人齎榜招諭賊誓以死守拒而不納"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5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遂令貴攻西中門臣驥攻西北門都指揮李信內官吉祥攻西南門宮聚攻西南江上二門蕭保劉聚攻東北門冉保攻東北出象門分遣少卿李蕡郎中侯璡等往來督戰"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4557頁,王驥傳:"驥乃督諸將環攻其七門,積薪縱火。風大作,賊焚死無算,溺江死者數萬人。"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5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且令軍士廣積薪草會西風大作隨風舉火煙焰漲天死者不計其數房舍庫藏皆為煨燼"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6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明日獲思任發從者詰之雲賊父子三人挈妻孥七人象馬數十從間道渡江往遁孟養等處"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8頁,麓川平緬條:"搜獲原給虎符、金牌、信符、宣慰司印及所掠騰衝千戶等印三十二。"
- ^ 尤中(1987),61頁
- ^ 明英宗實錄·八八卷,1776頁,正統七年正月己丑條:"於是月十五日班師"
- ^ 明英宗實錄·八九卷,1797頁,正統七年二月甲寅條:"總督雲南軍務兵部尚書兼大理寺卿王驥等劾奏左副總兵都督同知李安統兵防護潞江糧道不遵紀律乃聽千戶蕭亮等要功輕舉為賊所敗殺死官軍一千八百餘人乞逮至京師明正其罪"
- ^ 明通鑑·紀二十三,667頁:"是役也,惟副總兵李安駐潞江護餉,聞貴等大破賊,自恥無功,乃率兵追擊余賊於高黎貢山,敗績,都指揮趙斌等戰沒,亡士卒千餘人,詔逮安下獄。"
- ^ 129.0 129.1 龔蔭(1988),170頁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8頁,麓川平緬條:"時任發敗走孟蒙,復為木邦宣慰所擊,追過金沙江,走孟廣。"
- ^ 明英宗實錄·九十卷,1819頁,正統七年三月戊寅條:"總督雲南軍務兵部尚書兼大理寺卿王驥等奏得木邦宣慰罕蓋法報遣陶孟刀垠送領兵攻麓川賊板罕貢章等寨破之追至孟蒙獲其女奴七人象十三隻而思任發父子過金沙江走孟廣刀垠送駐兵麓川"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8頁,麓川平緬條:"緬甸宣慰卜剌當亦起兵攻之。"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8頁,麓川平緬條:"帝命木邦、緬甸能效命擒任發獻者,即以麓川地與之。"
- ^ Taw Sein Ko(1899),37-38頁
- ^ 135.0 135.1 明英宗實錄·一百一卷,2039頁,正統八年二月丙申條:"敕總督雲南軍務兵部尚書靖遠伯王驥曰得奏緬甸宣慰使卜剌浪等報稱擒獲賊首思任發爾等已遣人諭令觧京具見用心及覽進到緬書彼切切以麓川地方為言蓋論功行賞國家成憲如彼能擒思任發觧京恩賞之施必不吝惜爾等即將附近彼處土地人民計議奏來處置"
- ^ 136.0 136.1 明英宗實錄·一百四卷,2105-2106頁,正統八年五月己巳條:"復命定西侯蔣貴充總兵官都督冉保毛福壽充參將兵部尚書靖遠伯王驥總督軍務調雲南湖廣四川貴州官軍土兵五萬聽其節制征麓川先是驥奏數遣人往緬甸索賊首思任發不報蓋彼以此賊為餌要求土地而賊子思機發復據麓川侵擾臣欲大舉前進緣山高路險糧糗有限不能持久況蠻夷譎詐或誘我深入恐為所侮乞敕廷臣會議進止之方章下諸大臣議僉謂軍機萬變難以遙度請再命貴等往同驥相機籌畫庶出萬全故有是命"
- ^ 明英宗實錄·一百四卷,2110頁,正統八年五月甲戌條:"麓川叛寇思任發竄身逃命苟延殘喘為爾緬甸所得爾嘗奏報欲送與總兵官解京及總兵官屢令人接取爾乃雲必俟擒殺其子思機發等分撥與地方然後送來"
- ^ 138.0 138.1 明英宗實錄·九三卷,1881頁,正統七年六月甲辰條:"雲南總兵官右都督沐昂奏芒市陶孟刀放革遣人來訴與叛寇思任發有讎今思任發已遠遁其思機法兄弟三人來居麓川者藍地方願擒之以獻"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8頁,麓川平緬條:"其子思機發窮困,乞來朝謝罪,先遣其弟招賽入貢,帝命遣還雲南安置。"
- ^ 140.0 140.1 明英宗實錄·一百卷,2016頁,正統八年正月庚午條:"兵部尚書徐晞等言麓川賊思機發今雖遣其弟招賽等朝貢謝罪然又令其黨涓孟車等來攻芒市為官軍所敗從金沙江遁去乍降乍叛譎詐難測宜令錦衣衛收系招賽等以俟其平"
- ^ 明英宗實錄·一百四卷,2109頁,正統八年五月甲戌條:"總兵官定西侯蔣貴陛辭命佩平蠻將軍印賜敕曰茲以麓川叛寇思任發竄伏緬甸其子思機發復據麓川侵擾特命爾再率師征剿……又敕曰緬甸得思任發已久如拒執不遣就令木邦等處夷兵剿之緬甸地方與有功者"
- ^ 明英宗實錄·一百四卷,2110頁,正統八年五月甲戌條:"敕諭緬甸宣慰使司宣慰使莽德剌頭目人等曰……爾等即廣起夷兵躬親統領將思任發交付官軍解京仍協助官軍剿殺思機發等庶見忠順朝廷之心爾所得地方悉令尚書總兵官撥與爾管屬朝廷豈肯失信"
- ^ 143.0 143.1 龔蔭(1988),171頁
- ^ 明英宗實錄·一百四卷,2110頁,正統八年五月甲戌條:"復諭木邦軍民宣慰使司土官宣慰使罕蓋法孟養宣慰使司大小頭目人等思任發被緬甸拘收阿瓦城不即解京其子思機發招集餘孽復據麓川此賊素與爾為敵今不絕去終貽後患敕至爾即起集夷兵至貢章與官軍約進追逼緬甸將思任發解來及剿捕思機發兄弟務使兇惡殄除良善永安爾等果能奮忠賈勇協助官軍成功所得地方即分撥與爾管屬"
- ^ 明英宗實錄·一百六卷,2156頁,正統八年七月壬申條:"雲南總督軍務兵部尚書靖遠伯王驥奏叛寇思機發自孟養復回麓川寓書金齒以表納款之意"
- ^ 明英宗實錄·一百九卷,2201頁,正統八年十月丙戌條:"雲南總督軍務兵部尚書靖遠伯王驥等奏麓川賊子思機發遣頭目刀籠肘等偕其子哀准至金齒告降臣等議遣其徒回諭思機發以安其心毋致逃逸次第發遣官軍待霜降後進抵賊巢"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31頁,緬甸條:"是時,大師已集騰衝,緬使致書,期以今冬送思任發至貢章交付。"
- ^ 明英宗實錄·一百七卷,2172頁,正統八年八月丁酉條:"雲南總督軍務兵部尚書靖遠伯王驥等奏緬甸宣慰使卜剌浪馬哈省以速剌遣人致書言已獲麓川賊首思任發期以今冬約會木邦人馬送至貢章地面交與官軍"
- ^ 149.0 149.1 149.2 緬甸始末,630-631頁:"驥遣使諭緬甸酋卜剌浪送思任父子,卜剌浪不遣,驥乃進兵。緬甸使來索金幣、土地,欲以重臣往取任,驥難之,於是郭登請行,由金沙入緬,不十日至其國。卜剌浪來會,頗驕蹇,登折之。緬氣阻,乃以董雅扣頭聽命,卜剌浪見登亦稽首。十二月,登至自緬國,其國相緬剌扎(編者按:《滇雲歷年傳》作莽剌扎,條目正文從之)以思任載登樓船來獻。時有疾登功者,乃議留登守沙壩,剌扎至貢章,不見登,遲疑不獻。"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4558頁,王驥傳:"緬人陽聽命,持兩端。"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31頁,緬甸條:"驥與剋期,遣指揮李儀等率精騎通南牙山路,抵貢章,受獻,而緬人送思任發者竟不至。"
- ^ 緬甸始末,631頁:"驥謂貴曰:「此紿我過江,則絕我歸路也。」裨將李儀,自詫知天文,以為熒惑犯輿鬼,緬可伐,欲以賞致緬。"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8頁,麓川平緬條:"驥至騰衝,與蔣貴、沐昂分五營進,緬人亦聚眾待。"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31頁,緬甸條:"九年,驥駐師江上,緬人亦嚴兵為備,遣人往來江中,覘官軍虛實。"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8頁,麓川平緬條:"驥欲乘大師攻之,見其眾盛,未易拔,又恐多一麓川敵,乃宣言犒師,而命貴潛焚其舟數百艘,進師薄之。"
- ^ 156.0 156.1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7頁:"木邦宣慰使統兵萬餘,駐於蠻江滸,覘我軍容。驥責以忠義,賜牛酒,遂感悅效死。"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7頁:"緬人擁眾大至,蔣貴率兵蔽江而下,焚其舟數百艘,大戰一晝夜,賊潰,思任發復遁去,俘其妻子,班師。"
- ^ 緬甸始末,631頁:"焚其舟,大戰一晝夜,我師敗績。剌扎竟持思任去。"
- ^ 緬甸始末,631頁:"貴子雄追之,復敗,自刎,餘眾陷於江。"
- ^ 明史·卷一五五·列傳第四十三,4259頁,蔣貴傳:"八年夏,復佩平蠻將軍印,與王驥討思任發子思機發,攻破其寨。明年,師還,賞賚甚渥,加歲祿五百石。是役也,貴子雄乘敵敗,帥三十人深入。敵扼其後,自刎沈於江。贈懷遠將軍、彭城衛指揮使。"
- ^ 明英宗實錄·七一卷,1380頁,正統五年九月乙卯條:"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等司土官宣慰使刀招散頭目刀三板浩等奏遞年進貢象馬方物金銀器皿等物"
- ^ 明英宗實錄·一一三卷,2284頁,正統九年二月丙午條:"今緬人既得思任發實欲官軍東剿思機發以麓川地方與木邦西剿賊子招散以孟養戛里地方與緬甸才肯擒送思任發若二賊子未剿禍根猶在恐其復讎終不肯送"
- ^ 明英宗實錄·一一三卷,2284頁,正統九年二月丙午條:"臣等因此直搗賊巢殺敗賊眾焚其船柵擒思機髮妻孥家屬並頭目從賊九十餘人象十一隻惟思任發思機發未獲然其親族離散衣食不給地方悉屬他人不投溝壑而亡必遭執縛而獻"
- ^ 滇雲歷年傳·卷七,305頁:"是役也,但招芒市、干崖等三十餘寨,及東路兵克孟平諸寨,而思任子思機潛竄,僅獲其象馬、妻子而已,驥還,仍以捷聞。"
- ^ 明英宗實錄·一二一卷,2439頁,正統九年九月己亥條:"立雲南隴川宣撫司以麓川頭目恭項為宣撫使時麓川既平恭項請除授官吏總兵官左都督沐昂僉都御史程富等議奏恭項首先歸順屢效勞力乞量授官職於麓川故地開設衙門"
- ^ 明英宗實錄·一三一卷,2610頁,正統十年七月庚寅條:"又奏隴川宣撫恭項言思機發餘黨陶孟刀怕囊刀木力等劫其印信財物刀木力又言恭項自失印信我等差人與之挨尋未獲"
- ^ 明英宗實錄·一三一卷,2614頁,正統十年七月戊戌條:"參贊雲南軍務右侍郎楊寧奏芒市土官放革會木邦軍殺思機發殘黨刀怕囊等斬首五百餘級"
- ^ 明英宗實錄·一三一卷,2609-2610頁,正統十年七月庚寅條:"雲南總兵官都督沐昂等奏緬甸宣慰使男卜剌浪馬哈省以速剌寫木葉文書約以十月終送賊首思任發到貢章地方就付金銀鐵刻三個為信要求管木邦眇顙地方"
- ^ 明英宗實錄·一四五卷,2856頁,正統十一年九月庚辰條:"兵部奏雲南木邦宣慰罕蓋法先將金帛及割地與緬甸宣慰卜剌浪馬哈省以速剌易反賊思任發"
- ^ 緬甸始末,631頁:"十年,侍郎楊寧、侯璡遣使,許以孟養之地易思任。卜剌浪喜,乃獻思任首級並妻子敗徒板蹇等至軍門。驥以卜剌浪長子銀起莽為宣撫,而思任二子思機、思卜皆遁居孟養。"
- ^ 滇雲歷年傳·卷七,307頁:"先是,敕緬卜剌浪並眾頭目,令解獻思任,重加升賞。不至。洎楊寧為巡撫,使人許賞以孟養遺地易思任。卜剌浪且懼且喜,頓首承命。時,刀玉賓已故絕,遂割思任所有孟養地以畀之。卜剌浪以其長子銀起莽居之,方函思任首級並妻子、賊徒扳蹇等解送軍前……而其時思任二子思機、思卜尚潛居孟養,起莽亦不能有其地也。"
- ^ 琉璃宮史,483頁
- ^ 173.0 173.1 明英宗實錄·一三六卷,2704-2705頁,正統十年十二月丙辰條:"雲南千戶王政誅麓川賊思任發於緬甸先是總兵官黔國公沐斌等遣政齎敕幣諭賚緬甸宣慰男卜剌浪馬哈省以速剌索思任發卜剌浪馬哈省以速剌猶豫不即遣適晝晦二日術者曰天兵至矣卜剌浪馬哈省以速剌懼於是發思任發及其妻孥部屬三十二人付政時思任發不食已數日政慮其即死遂戮於市函首及俘馳獻京師"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31頁,緬甸條:"未幾,以速剌奏求孟養、戛里地,且請大軍亟滅思任發之子思機發兄弟,而己出兵為助。帝諭以機發可不戰擒,宜即滅賊以求分地,弗為他人得也。"
- ^ 175.0 175.1 刀保堯(2005),158頁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1頁,麓川平緬條:"正統十一年,木邦宣慰罕蓋發來求麓川故地。有司以已設隴川宣撫司,建官分管,以孟止地予之,報可。"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9頁,麓川平緬條:"時思機發竊據孟養,負固不服,自如也。"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9頁,麓川平緬條:"其子機發屢乞降,遣頭目刀孟永等修朝貢,獻金銀。言蒙朝廷調兵征討,無地逃死,乞貸餘生,詞甚哀。"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9頁,麓川平緬條:"帝命受其貢,因敕總兵官沐斌及參贊軍務侍郎楊寧等,以朝廷既貸思機發以不死,經畫善後長策以聞,並賜敕諭思機發。"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4557頁,王驥傳:"振意終未慊,要思機發躬入朝謝。"
- ^ 明英宗實錄·一五二卷,2976頁,正統十二年四月己亥條:"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斌奏臣遣千戶明庸招諭賊子思機發思機發以其所遣弟招賽及男哀准不回心懷疑懼終不肯出"
- ^ 明英宗實錄·一五四卷,3016頁,正統十二年五月乙卯條:"命思機發弟招賽為頭目給月糧房屋隸錦衣衛其從人俱令馴象所供役初思機法遣招賽詣闕謝罪上命居於雲南至是其黨涓孟車等復聚夷人作亂被官軍殺敗思機發亦逃竄莫知所之取招賽來京冀以招徠機發也"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9頁,麓川平緬條:"近緬甸以機發掠其牛馬、金銀,欲進兵攻取。"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4557頁,王驥傳:"諭孟養執之以獻,亦不聽命。於是振怒,欲盡滅其種類。"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9頁,麓川平緬條:"臣等議遣人分諭木邦、緬甸諸宣慰司,令集蠻兵,剋期過江,分道討機發。臣等率官軍萬人駐騰衝,以助其勢。賊四面受敵,必成擒矣。從之。"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51頁,孟養條:"帝以孟養宣慰頭目刀變蠻等匿機發,敕數其罪,曰:「孟養乃朝廷開設,爾刀變蠻等敢違朝命,一可伐。思機發系賊子,故縱不捕,二可伐……」"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9頁,麓川平緬條:"帝既命雲南出兵剿機發,及沐斌等至騰衝,督諸軍追捕,機發終不出,潛匿孟養,遣其徒來貢。"
- ^ 明英宗實錄·一六三卷,3170-3171頁,正統十三年二月己卯條:"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晟等奏賊子思機發棄巢逃命潛住孟養荷蒙 聖恩屢降璽書令其親身朝見宥以不死思機發疑懼不出累遣官調兵到金沙江貢章駐札就彼緬船造橋刻期過江攻取而緬蠻與賊交構心懷譎詐逗遛不進以致春氣瘴發江水漫闊船隻不敷不能過江況糧道繼難以久駐除將官軍夷兵放回候今秋再調攻取緣雲南軍士數少實難措置"
- ^ 滇考·上卷,44頁,靖遠伯三征麓川條:"降敕赦思機等罪,令其來朝。不至,更命黔國公沐斌、侍郎侯璡調緬甸、木邦兵討之,至金沙江,遣人招諭,機疑懼,不肯來,緬、木兵亦不肯渡江,遂引還。"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9頁,麓川平緬條:"斌以春瘴作,江漲不可渡,糧亦乏,引兵還。"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8頁:"復命靖遠伯王驥提督軍務,都督宮聚為總兵,張軏、田禮為左右副總兵,方瑛、張銳為左右參將,率南京、雲南、湖廣、四川、貴州土漢軍十三萬討之。……命戶部右侍郎焦宏督餉雲南。"
- ^ 明英宗實錄·一六四卷,3181-3182頁,正統十三年三月壬寅條:"命兵部尚書靖遠伯王驥總督軍務都督同知宮聚佩平蠻將軍印充總兵官都督僉事張軏充左副總兵田禮充右副總兵方瑛充左參將貴州都指揮同知張銳充右參將統率南京直隸及雲南湖廣四川貴州官軍土軍征剿思機發"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19頁,麓川平緬條:"帝密諭驥曰:「萬一思機發遠遁,則先擒刀變蠻,平其巢穴。或遁入緬地,緬人黨蔽,亦相機擒之。庶蠻眾知懼,大軍不為徒出。」"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0頁,麓川平緬條:"又敕諭木邦、緬甸、南甸、干崖、隴川等宣慰司罕蓋發等,各整兵備船,積糧以俟調度。"
- ^ 方國瑜(1987),1215頁
- ^ 明英宗實錄·一七五卷,3372頁,正統十四年二月乙巳條:"總督雲南軍務兵部尚書靖遠伯王驥總兵官都督同知宮聚奏同左右副總兵都督僉事張軏田禮左右參將都督僉事方瑛指揮同知張銳侍郎侯璡等自騰衝整肅師旅由干崖造舟至南牙山舍舟陸行抵沙壩復造舟至金沙江達嶺並哈罕二渡口"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0頁,麓川平緬條:"機發於西岸埋柵拒守。"
- ^ 龔蔭(1988),174頁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0頁,麓川平緬條:"機發於西岸埋柵拒守。大軍順流下至管屯,適木邦、緬甸兩宣慰兵十餘萬亦列於沿江兩岸,緬甸備舟二百餘為浮梁濟師,並力攻破其柵寨,得積穀四十萬餘石。"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0頁,麓川平緬條:"賊領眾至鬼哭山,築大寨於兩峰上,築二寨為兩翼,又築七小寨,綿亙百餘里。"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8頁:"賊斂眾據鬼哭山及芒崖山等寨,皆攻拔之,斬獲無算。"
- ^ 明英宗實錄·一七五卷,3373頁,正統十四年二月乙巳條:"臣等分兵夾攻先破左寨木石如雷銃箭如雨須臾南風大作促薪縱火烈焰燭天將士乘勢奮勇蠻賊喊叫逃命一時各寨俱破斬殺及墜崖死者不可勝數惟賊子思機發思卜發遁去"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58頁:"貴州都指揮使洛宣、九谿衛指揮使翟亨皆戰死。"
- ^ 滇史·卷十一,313頁:"西海辨:……滇之極西,百夷之外,有大海通西南島夷,即西海也;宜於雲南城望祀之。沐璘為都督,曾至其地,有詩云:「蛇首樓船十丈長,船頭繞鼓樂笙簧。篙師百櫓齊搖去,阿瓦城池水似湯。」即西海也。"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0頁,麓川平緬條:"時王師逾孟養至孟那。孟養在金沙江西,去麓川千餘里,諸部皆震讋曰:「自古,漢人無渡金沙江者,今王師至此,真天威也。」"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4558頁,王驥傳:"是時,官軍逾孟養。至孟𨚗海。地在金沙江西,去麓川千里,自古兵力所不至,諸蠻見大軍皆震怖。"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0頁,麓川平緬條:"驥還兵,其部眾復擁任發少子思祿據孟養地為亂。"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0頁,麓川平緬條:"驥等慮師老,度賊不可滅,乃與思祿約,許土目得部勒諸蠻,居孟養如故,立石金沙江為界,誓曰「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0頁,麓川平緬條:"思祿亦懼,聽命,乃班師。"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52頁,孟養條:"及兵出窮征,機發卒遁去,不可得。於是乃以孟養地給緬甸宣慰馬哈省管治,命捕思機發。時正統十四年也。"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0頁,麓川平緬條:"景泰元年,雲南總兵官沐璘奏:「緬甸宣慰已擒獲思機發,又將思卜發放歸孟養,恐緬人復挾為奇貨,不若緩之,聽其自獻便。」"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46頁,木邦條:"景泰元年,罕蓋法奏乞隴川界者闌景線地,未服,蓋法子罕落法輒發兵據之。隴川宣撫刀歪孟訴於總兵官沐璘。璘遣使諭歸之,而與以底麻之地。"
- ^ 尤中(1987),129頁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52頁,孟養條:"景泰二年,任發之子思卜發遣使來貢,求管孟養舊地。廷臣議,孟養地已與緬甸,豈可移易。時朝命雖不許,然卜發已潛據之,即緬甸不能奪也。卜發死,子思洪發嗣,自天順、成化,每朝貢輒署孟養地名,儼然自有其地矣。"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0頁,麓川平緬條:"五年,緬人索舊地,左參將胡志等諭以銀戛等處地方與之,乃送思機發及其妻孥六人至金沙江村,志等檻送京師。南寧伯毛福壽以聞,乃誅思機發於京師。"
- ^ 明英宗實錄·二四二卷,5267頁,景泰五年六月辛卯條:"敕緬甸宣慰使卜剌浪馬哈省以速剌等近雲南總兵等官奏稱爾調大軍同往剿孟養思卜發此固爾之忠誠但思機發首惡近已擒獲其思卜發今復遠遁是有悔過之意不必窮討以示至仁敕至爾等宜益動忠誠戒約部屬保守邊方毋或妄動包取不靖"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0頁,麓川平緬條:"七年,任發子思卜發奏:「臣父兄犯法,時臣幼無知。今不敢如父兄所為,甚畏朝廷法,謹備差發銀五百兩、象三、馬六及方物等,遣使人入貢,惟天皇帝主哀憐。」因賜敕戒諭,並賚思卜發與妻錦幣及其使鈔幣有差。"
- ^ 明史·卷三百十四·雲南土司傳二,8121頁,麓川平緬條:"成化元年,總兵官沐瓚等以思任發之孫思命發至京師,乃逆賊遺孽,不可留,請發沿海登州衛安置,月給米二石,從之。麓川亡。"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32頁,緬甸條:"然緬地鄰孟養,而孟養以緬先執思任發,故怨緬。嘉靖初,孟養酋思陸子思倫糾木邦及孟密,擊破緬,殺宣慰莽紀歲並其妻子,分據其地。緬訴於朝,不報。六年始命永昌知府嚴時泰、衛指揮王訓往勘。思倫夜縱兵鼓譟,焚驛舍,殺齎金牌千戶曹義,時泰倉皇遁,乃別立土舍莽卜信守之而去。"
- ^ 緬甸始末,631頁:"七年,緬甸以殺掠佔據情赴闕,上命鎮巡遣官往勘。乃以永昌知府嚴時泰、衛指揮王訓往,諸夷不聽。"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32頁,緬甸條:"值安鳳之亂,不暇究其事。"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33頁,緬甸條:"莽紀歲有子瑞體,少奔匿洞吾母家,其酋養為己子。"
- ^ 尤中(1987),133頁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55頁,孟養條:"萬曆五年,雲南巡按陳文燧言,孟養思個與緬世仇,今更歸順於緬。因引弘治朝先臣劉健嘗議孟養事狀,謂思陸有官猶可制,即無官,其僭自若也,不如因而官之以抗緬。報可。十一年,緬為游擊劉綎所敗,孟養思威亦殺緬使降於綎。十三年,隴川平,乃於孟養立長官司。"
- ^ 明史·卷三百十五·雲南土司傳三,8155頁,孟養條:"三十二年,緬攻入迤西,轟走死,緬以頭目思華守其地。"
- ^ 何耀華(2011),131頁
- ^ 楊兆鈞(1994),63頁
- ^ 陸韌(2005),73頁
- ^ 百川(1986),60頁
- ^ 鄭鎮峰(1963),34頁
- ^ 231.0 231.1 何耀華(2011),132頁
- ^ 232.0 232.1 劉祥學(1997),88頁
- ^ 233.0 233.1 劉祥學(1997),89頁
- ^ 明史·卷一百六十二·列傳第五十,4407頁,陳鑒傳:"時麓川酋思任發子思機發遁孟養,屢上書求宥罪通貢。不許。復大舉遠征,兵連不解。雲、貴軍民疲敝。苗乘機煽動,閩、浙間盜賊大起。"
- ^ 滇考·上卷,44頁,靖遠伯三征麓川條:"十四年二月,敕召驥還,至貴州,值諸蠻倡亂,道塞不通,人皆留驥為通道,驥曰「吾征麓川,非奉命殺苗也。」去之,卒為苗寇所截,宮聚敗歿,詔驥代總,聚兵還京,調侯璡提督貴州軍務。"
- ^ 方國瑜(1998),616頁
- ^ 尤中(1987),56頁
- ^ 江應樑(1983),260頁
- ^ 尤中(1987),131-134頁
- ^ 羅東陽(2014),102頁
- ^ 百川(1986),59頁
- ^ 242.0 242.1 陸韌(2010),8-10頁
- ^ 明通鑑·紀二十四,697頁:"驥三征麓川,卒不能得叛首,一時議者謂其黨振邀功,老師糜餉,遂以一隅騷動天下。"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4559頁,王驥傳:"驥凡三征麓川,卒不得思機發。議者咎驥等老師費財,以一隅騷動天下。"
- ^ 萬揆一(1985),72頁
- ^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4559頁,王驥傳:"而會川衛訓導詹英抗疏劾之,大略謂:「驥等多役民夫,舁彩繒,散諸土司以邀厚利。擅用腐刑,詭言進御,實充私役。師行無紀,十五萬人一日起行,互相蹂踐。每軍負米六斗,跋陟山谷,自縊者多。抵金沙江,彷徨不敢渡;既渡不敢攻;攻而失都指揮路〔洛〕宣、翟亨等。俟賊解,多捕魚戶為俘。以地分木邦、緬甸,掩敗為功。此何異李宓之敗,而楊國忠以捷聞也。」"
- ^ 鴻猷錄·第九卷,215頁,麓川之役條:"論曰:麓川之役,所謂輕病而重療也。遐僻小夷,稱亂戕殺。從欲問罪,付之晟自處足辦矣。乃至廷議遣將,節制不專,而致潞江之敗。既敗,則晟為罪魁,釋不問足矣,而追封王爵何為哉?雖不忘安南之功,然不可敘於征麓川之日也。舉措何大謬邪!王驥傾國家之力,集數鎮之兵,而先後十年之久,卒不能殲殄渠魁。竟縱姑息,得免於罪,幸也,何至裂茅土哉?向使如劉球言,移此力經略西北,己巳之變,必有以御之者。窮疥癬之爬搔,而耗腹心之元氣,安得不敗乎!嗚呼!王振之專,固末如之何已。驥稱一代名臣,而亦恬然為之,故報國當如是哉?"
- ^ Wang Gungwu(1998),326頁
- ^ 趙毅(1993),61-62頁
-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十·麓川之役,460頁:"蔣貴、王驥,初下麓川,三路分進,斬首三千,思任竄緬,僅以身遁,再攻平緬,五營並進,焚其援舟。思任父子,又竄孟養,然而緬人內懼,傳首京師,勒石金沙,誓臣石爛,此亦勛著燕然,功高銅柱,豈僅唐蒙夜郎,相如卭笮者乎?然史稱其起兵十五萬,轉餉半天下,冒躐五等,橫被冕玉。嗟乎!陳湯貪黷,曹翰兇殘,武臣之故態,而屯守之說不行,飛挽之繁不給,此則其智遜金城,而功比貳師者已。"
- ^ 弇山堂別集·卷二十三,418-419頁:"李文達有經世之才,其所持論麓川事甚正,但公生當其時,而所記有不能無牴牾者……又雲,麓川不如中國一大縣,縱得其地,於人何益。而軍需所費萬萬不可計,兵連禍結,以有今日。此又大謬也。高皇帝命潁川侯以三十萬眾下雲南大理,而文皇帝復命新城侯以八十萬眾下交趾。以故諸土夷環雲南二廣以十百計,咸惕息而不敢動。迨宣德初,柳升王通再敗黎利而捐交趾益之。中國自是輕矣。麓川之所以驁肆,為棄交趾也。若再敗於麓川而竟不誅,則土官之弱者,不二十年而為強者有矣。強者不誅而益強,則中國之在西南者亦非我有矣。其所以失,在中國之政不修而驥等之用兵未盡善也。不然,潁川新城之興師,甚於麓川倍矣,何以不為天下累也。"
- ^ 南園漫錄·卷二,73頁,麓夷條:"夫振之惡雖不可殫述,然其主麓川一事,於國體,於利害,於忠臣義士之冤,於久遠之計,自今觀之,殊為有得。不然,則歷今七十餘年,為中外所壞,不知群夷變亂幾番矣,何以能貼然如此?"
- ^ 國榷·二十五卷,1603頁,辛酉正統六年正月甲寅條
- ^ 國榷·二十七卷,1738頁,戊辰正統十三年三月壬寅條:"談遷曰:思任發既誅,其子思機發潛竄孟養,直孤雛爾。召之不至,伺隙乘寡,付之滇閫足矣。復勤王師,萬里徂征。憊西南之民力,褻九廟之神威。彼閹振何足責。王襄毅身為大師,舊在行間,宜力陳利害,深為天子詳其曲折,當遙制於帷幄之內。乃附和權貴,遽受脤而出,獨不念滇民亡辜,腦髓塗地耶。噫。"
- ^ Liew Foon Ming(1996),200頁
- ^ 南園漫錄·卷七,272頁,征麓川條:"靖遠伯征麓川,初用江西徐節仙,行符術詋思任,用黑犬等物,有識皆笑之。"
- ^ 明英宗實錄·九四卷,1898-1899頁,正統七年七月戊寅條:"命雲南大理府阿叱力僧綱司土僧何清等為本司都綱等官初靖遠伯王驥奏徵麓川時何清等在彼結壇行法將思任發及刀招漢父子縛槁為人背書名字枷鐐刀箭砍射驅魂在壇晝夜咒魘果有青蛇花雀入壇黃昏神號鬼哭後隨大軍過江殺賊持旛行法直至賊門呼風止雨佐助火攻有驗"
- ^ 江應樑(1983),256頁
- ^ 方國瑜(2001),552頁
- ^ 新纂雲南通志·卷九十六·金石考十六,九頁:"王驥誓江碑 靖遠伯王驥征麓川時制 文曰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在騰衝縣舊管孟養宣慰司地大金沙江邊距今英人新設之密只那府治約二十里 光緒庚子之冬為英人所碎 杜文秀亂前騰越有拓片高七尺廣四尺正書 李恩周李學詩有詩跋"
- ^ 高志英(2013),111-112頁
- ^ 王琨樓; 王琳. 滇西傈僳族、云龙白族的王骥崇拜. 保山日報. 2020-01-13 [2021-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參考資料
[編輯]史料
- 張廷玉. 明史.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CSBN 11018·626.
- 谷應泰. 明史纪事本末. 北京: 中華書局. 1977. CSBN 11018·722.
- 胡廣等. 明太祖实录. 台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8.
- 孫繼宗等. 明英宗实录. 台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8.
- 穆彰阿等. 大清一统志. 嘉慶重修一統志.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325-4741-8.
- 顧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北京: 中華書局. 2005. ISBN 7-101-01910-2.
- 夏燮 撰; 王日根等 校點. 明通鉴. 長沙: 嶽麓書社. 1999. ISBN 7-80520-735-6.
- 談遷. 国榷. 北京: 中華書局. 1958. ISBN 7-101-00372-9.
- 諸葛元聲 撰; 劉亞朝 校點. 滇史. 芒市: 德宏民族出版社. 1994. ISBN 7-80525-250-5.
- 倪蛻 輯; 李埏 校點. 滇云历年传. 昆明: 雲南大學出版社. 1992. ISBN 7-81025-044-2.
- 張志淳 撰; 李東平等 校注. 南园漫录校注.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9. ISBN 7-5367-1748-2.
- 毛奇齡 撰; 楊東甫等 校注. 蛮司合志校注.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2015. ISBN 978-7-219-09684-0.
- 高岱 撰; 孫正容等 點校. 鸿猷录.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ISBN 7-5325-0127-2.
- 王世貞 撰; 魏連科 點校. 弇山堂别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 ISBN 7-101-05084-0.
- 龍雲,盧漢 修; 周鍾岳等 纂. 新纂云南通志. 昆明: 雲南人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49.
- 劉球; 詹英. 谏伐麓川疏(附载:陈言征麓川状略). 云南史料丛刊·第四卷. 昆明: 雲南大學出版社. 1998: 614–618. ISBN 7-81025-828-1.
- 包見捷. 缅甸始末. 云南史料丛刊·第四卷. 昆明: 雲南大學出版社. 1998: 628–638. ISBN 7-81025-828-1.
- 馮甦. 滇考. 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一卷. 昆明: 雲南大學出版社. 1998: 1–64. ISBN 7-81025-828-1.
書目
- 江應樑. 傣族史.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3. CSBN 11140·24.
- 何耀華 總編; 何耀華 夏光輔 主編. 云南通史 第四卷.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004-9685-4.
- 龔蔭. 明史云南土司传笺注.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88. ISBN 7-5367-0136-5.
- 尤中. 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 昆明: 雲南教育出版社. 1987. ISBN 7-5415-0079-8.
- 方國瑜.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 ISBN 978-7-1010-0125-9.
- 方國瑜 著; 林超民 編. 《麓川思氏谱牒》笺证. 方国瑜文集(第三辑). 昆明: 雲南教育出版社. 2001: 532–558. ISBN 7-5415-1942-1.
- 譚其驤 主編. 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七册.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1982. ISBN 7-5031-1843-1.
- 刀保堯 主編; 德宏州傣學學會. 勐卯弄傣族历史研究.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05. ISBN 7-5367-3158-2.
- 楊兆鈞 主編. 云南回族史.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4. ISBN 7-5367-0963-3.
- 緬甸皇家史學委員會; 李謀 姚秉彥 譯. 琉璃宫史.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 ISBN 978-7-100-07037-9.
- Taw Sein Ko. Inscriptions Of Pagan, Pinya And Ava: Translation, With Notes. Rangoon: Government Printing, Burma. 1899.
- Wang Gungwu. Ming Foreign Relations: Southeast Asia.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8: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Part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01–332. ISBN 0-521-24333-5.
期刊
- 鄭鎮峰. 明正统年间“三征麓川”之役. 歷史教學. 1963, (8): 31-34.
- 萬揆一. 明代麓川之役和《陈言征麓川略》. 貴州文史叢刊. 1985, (2): 69-74. doi:10.14040/j.cnki.52-1004/k.1985.02.011.
- 百川. 明代麓川之役述评. 思想戰線. 1986, (2): 56-61.
- 尤中. 明朝“三征麓川”叙论. 思想戰線. 1987, (4): 58-64+57.
- 趙毅. 论“麓川之役”. 史學集刊. 1993, (3): 56-62.
- 劉祥學. 试论明英宗时期的三征麓川之役. 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7, (4): 86-89. doi:10.16088/j.issn.1001-6597.1997.04.016.
- 陸韌. 泛朝政化与史料运用偏差对边疆史地研究的影响——以明代“三征麓川”研究为例.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0, (1): 1-11+148.
- 畢奧南. 洪武年间明朝与麓川王国关系考察.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5, 15 (2): 102-111+148-149. doi:10.3969/j.issn.1002-6800.2005.02.012.
- 李正亭. “析麓川地”与明代西南边疆变迁关系析评. 思想戰線. 2008, 34 (1): 125-126. doi:10.3969/j.issn.1001-778X.2008.01.028.
- 陸韌. 明朝统一云南、巩固西南边疆进程中对云南的军事移民.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5, 15 (4): 68-76+148. doi:10.3969/j.issn.1002-6800.2005.04.008.
- 羅冬陽. 土木之变史事考——兼论明清历史书写中的宦官话语. 社會科學戰線. 2014, (1): 102-112.
- 高志英; 王東蕾. 从王骥崇拜仪式看中缅傈僳族的多重认同演变. 雲南社會科學. 2013, (5): 111-116. doi:10.3969/j.issn.1000-8691.2013.05.023.
- Liew Foon Ming. The Luchuan-Pingmian Campaigns (1436–1449) in the Light of Official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riens Extremus. 1996, 39 (2): 162–203. JSTOR 24047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