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絲·蓋恩茲博羅
艾莉絲·蓋恩茲博羅 | |
---|---|
最終幻想角色 | |
首次登場 | 最終幻想VII(1997) |
創作者 | 北瀨佳范、坂口博信 |
設計 | 野村哲也 |
配音 | |
角色設定資料 | |
種族 | 古代種 |
出生 | 米德加 |
武器 | 長杖 |
最終幻想系列的角色 |
---|
最終幻想IV系列 |
最終幻想V |
最終幻想VI |
最終幻想VII系列 |
最終幻想VIII |
最終幻想IX |
最終幻想X和X-2 |
最終幻想XII |
最終幻想XIII系列 |
最終幻想 紛爭 |
最終幻想 零式與Agito |
最終幻想XV |
艾莉絲·蓋恩茲博羅(日語:エアリス・ゲインズブール,Earisu Geinzubūru,英語:Aerith Gainsborough,中國大陸譯作「愛麗絲·蓋恩斯巴勒」,又譯作「艾麗絲·蓋恩斯巴勒」、「艾瑞絲·蓋恩斯巴勒」),是《最終幻想VII》 和《最終幻想戰略版》中的一個角色,來自史克威爾公司(現在已合併為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開發的角色扮演遊戲《最終幻想VII》。她是由野村哲也在北瀨佳范、坂口博信和天野喜孝的影響下設計出來的角色。
《最終幻想VII》中的女主角(之一),她是星球上唯一僅存的古代種(賽特拉),白魔晶石的持有者。身負沉重的宿命,身份特殊從小就被神羅四處追討,卻始終保持着活潑開朗的性格。
在日語版本中她的聲優是坂本真綾。在英語版中她有多個聲優,在遊戲《王國之心》由歌手兼演員曼迪·摩亞擔任,在《王國之心II》和《最終幻想VII 天子再臨》中,聲優是米娜·蘇瓦麗,在《最終幻想VII 核心危機》和《王國之心III》的《Re Mind》DLC中,聲優是安德莉·鮑恩,在《最終幻想VII 重製版》中,聲優是布里亞娜·懷特。艾莉絲和圍繞着她在《最終幻想VII》中的死亡事件總體上得到評論家和粉絲們的積極評價。
角色經歷與登場
[編輯]艾莉絲是從事古代種研究的賈斯特博士和最後純血古代種伊法爾娜所生的混血兒,出生20天後,身為賈斯特博士同僚的寶條教授闖進前者位於雪原村的住家,殺死賈斯特博士兼捕獲艾莉絲進行研究。母女倆於被捕獲的七年後逃出神羅總部,但是伊法爾娜為了保護艾莉絲而身受重傷,倒在7號貧民窟的火車站台上,此時長期在火車站台等候且不知參與五臺戰爭的丈夫過身的寡婦艾米娜發現了母女倆,接受伊法爾娜臨終前的委託收養艾莉絲。與此同時,神羅組織仍持續監視着艾莉絲。
這些經歷導致艾莉絲自幼便討厭神羅組織,拒絕塔克斯的曾邀請她加入神羅。隨着艾莉絲日漸成長,身為古代種血統、能夠聆聽星球聲音的能力日益明顯,以至於她開始試着隱藏這般能力;神羅組織則因為受五臺戰爭影響耗盡了大部分資源,推遲了最初計劃的新米德加計劃。
最終幻想VII
[編輯]艾莉絲以賣花女的身份初次登場,她遇見了正在為反政府武裝組織雪崩工作的古蘭特,他正逃離魔晄爐爆炸的現場。他們的第二次相遇是在第五區貧民窟的艾莉絲的教堂裏,艾莉絲此時正在被塔克斯追捕。艾莉絲要求古蘭特成為她的保鏢,報酬是與古蘭特約會一次。她最終還是被抓獲,但是被古蘭特和他的朋友們所救。艾莉絲然後加入了他們去尋找錫菲羅斯,同時也開始了她的自我發現之旅。
在試圖阻止錫菲羅斯盜竊黑魔晶石未果後,艾莉絲獨自一人來到了遺忘之都。古蘭特和他的朋友們趕來發現她正在祭壇上祈禱。正當艾莉絲抬頭對古蘭特微笑之時,錫菲羅斯從天而降用刀刺穿了她的身體。古蘭特抱着她的屍體把她安葬在遺忘之都的一個湖泊里,讓她回歸星球。艾莉絲的死訊傳到了艾莉絲的養母這裏,這部分交代了艾莉絲為什麼要去遺忘之都:通過她的白魔晶石,它能夠召喚「神聖」的力量,並且是唯一能夠擊退已經被錫菲羅斯發動的終極破壞魔法——「流星」的力量。[6][7]儘管艾莉絲成功的在她死之前發動了白魔晶石,但這個力量被錫菲羅斯所控制。當錫菲羅斯被擊敗,究極白魔法最終被釋放,但此時似乎已為時已晚,因為流星已接近地球表面。流星與白魔法的力量在互相抵抗之際,古蘭特等人看見艾莉絲以雙手合一的姿態,祈禱生命之流能夠保衛星球[8],最終星球被守護。
最終幻想VII補完計劃
[編輯]最終幻想VII 危機之前
[編輯]在《最終幻想 VII 危機之前》中,故事發生在《最終幻想VII》的前幾年,艾莉絲成為由艾芙(Elfé)所領導的雪崩組織的目標,雪崩堅信神羅公司正在慢慢害死這個星球。雪崩想要利用她了解應許之地的下落,艾莉絲因此成為神羅和雪崩爭奪的目標,同時也有一名塔克斯的成員想要保護她。
最終幻想VII 核心危機
[編輯]艾莉絲也出現在前傳遊戲《最終幻想 VII 核心危機》中。在16歲時,她遇到札克斯,在他的逗留在貧民窟教堂期間,艾莉絲和札克斯建立了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關係。一次,札克斯與錫菲羅斯、古蘭特等前往尼布爾海姆執行任務,調查魔晄爐,結果札克斯與古蘭特被發狂的錫菲羅斯打至重傷,被寶條帶回實驗室浸泡在魔晄罐中4年,後來札克斯憑藉堅強的意志,帶着魔晄中毒的古蘭特逃出,但札克斯在遊戲結尾被神羅士兵殺害。在那些年裏,艾莉絲幫助她的母親通過種植和銷售鮮花謀生,這項工作使她在《最終幻想VII》開始時遇到了古蘭特。
通向微笑之路
[編輯]在官方小說《通向微笑之路》中有一單獨篇章《生命之流-黑與白》,介紹了原版遊戲結束後至《天子再臨》開始前,艾莉絲與錫菲羅斯在生命之流中的經歷。黑色指錫菲羅斯,白色指艾莉絲。
最終幻想VII 天子再臨
[編輯]艾莉絲作為古蘭特的精神嚮導在CG電影《最終幻想VII 天子再臨》中多次登場,敦促古蘭特繼續自己的生活,並原諒自己無法控制的悲劇,並告訴他她從未為指責過他關於自己的死亡。在他們的意識重聚中,艾莉絲在開滿鮮花的草地上與古蘭特交談,取笑他如何不必要地負擔自己的過去。但是,她了解他的痛苦,並講了一些支援的話語。當原版遊戲中的團隊的每個角色幫助古蘭特對巴哈姆特進行最終攻擊時,艾莉絲也出現了,她是協助古蘭特的最後一名成員。當古蘭特再度和錫菲羅斯決戰而掉入生命之泉的時候,艾莉絲與札克斯的幻影再度現身和古蘭特對話,將其送回地面。事後,古蘭特在教堂門口看見札克斯和艾莉絲的幻影,艾莉絲轉身告訴古蘭特「已經沒事了」,古蘭特目送札克斯和艾莉絲的幻影走進並消失在背景的白光中,古蘭特最終明白,他並不孤獨。
其他登場
[編輯]艾莉絲的角色在《最終幻想VII》之外的幾個遊戲中也有登場。在《最終幻想戰略版》中,她以賣花姑娘的身份出現, 當一群罪犯騷擾她時,古蘭特出現了,玩家與敵人進行了戰鬥,讓她逃脫了。《人生街道》擁有玩家可操作的艾莉絲,以及其他《最終幻想VII》角色蒂法、古蘭特和錫菲羅斯。她還與尤菲·如月在流動版中一同登場。儘管無法操作,但艾莉絲還是作為輔助角色出現在格鬥遊戲《最終幻想 紛爭012》中。[9]她還在節奏遊戲《最終幻想 節奏劇場》中扮演代表《最終幻想VII》的子角色。[10]在《小小大星球2》中,艾莉絲是可下載的角色模型。[11]
艾莉絲在《王國之心》中登場,成為致力於擊敗「無心者」的成員。該小隊還包括《最終幻想VII》的其他角色和《最終幻想VIII》的Leon(即史戈魯·里昂哈特)。在《王國之心》的情節中,艾里斯向主角唐老鴨、高飛和索拉提出了擊敗無情者的方法,並在整個遊戲中為玩家提供建議。[12]她還出現在《王國之心 記憶之鍊》中,作為索拉記憶中的感性形象。《王國之心II》中,艾莉絲身着改良版的《危機之前》中的裙子。她,Leon和尤菲為虛空城營運着一個修復委員會。[12]艾莉絲也再次出現在《王國之心III》的DLC「Re:Mind」中。
官方攻略本《最終幻想VII Ultimania Ω》收錄了本尼·松山(Benny Matsuyama)所著的小說《巡遊星球的少女》(星を巡る乙女、The Maiden Who Travels The Planet),講述艾莉絲在《最終幻想VII》中去世之後的生命歷程。[13]動畫電影《無敵破壞王》(Wreck-It Ralph)中,早期在地鐵站的塗鴉中提到了艾莉絲,塗鴉上寫着「艾莉絲活着」。[14]
概念與創作
[編輯]艾莉絲角色由野村哲也設計,並受到遊戲總監和編劇北瀨佳范和坂口博信的影響,而天野喜孝創作的藝術概念設計也對艾莉絲的設計產生了影響。她有一雙綠色的眼睛,一頭棕色的長髮,用一條粉紅色的緞帶扎的辮子。她穿着粉紅色的長裙,波蕾若式開襟短夾克和棕色徒步靴。長裙的設計看起來很淑女,與蒂法的迷你裙形成了對比。[15][16]在開發過程中,艾莉絲被認為是錫菲羅斯的兄妹,因為這兩個設計彼此相似[17],但他們倆最初被設定為前戀人,艾莉絲在見到古蘭特時記起錫菲羅斯,因為兩者都是前神羅戰士。在開發後期,艾莉絲的初戀變成了札克斯。[13]
她的綠色眼睛是自然的象徵,也與蒂法的棕色眼睛形成了另一種對比。野村沒有對艾莉絲的在《天子再臨》中的設計做出很大改動,但她的設計在《王國之心》中進行了修改,取消了短上衣,這使她的服裝看起來更像是天野喜孝最初繪製的版本。其他更改包括增加了手鐲和皮帶。野村在《危機之前》中修改了裙子,增加了白色和綠色,並且這個版本也被用作《王國之心II》中她設計的基礎。[15]
艾莉絲的原始日語名稱是エアリス(Earisu),發音為[eaɾisɯ]。在《最終幻想VII》和《最終幻想戰略版》中將其音譯為「Aeris」,但在後來的產品中已更改為「Aerith」。兩種音譯都有基礎,因為在將「 s」(/ s /)和「 th」(/θ/)轉錄為日語時會使用日語的「su」(ス)。日本官方材料使用拼寫「Aerith」 ,並且開發人員表示「Aerith」是「Earth」的近似字謎。[18]在遊戲發行之前,西方遊戲雜誌(例如1996年5月發行的《電腦與電子遊戲》)也將其稱為「Aerith」。[19]
在《最終幻想VII》的早期策劃階段,艾莉絲是僅有的三位主角之一,即她自己、古蘭特和巴雷特。在打給北瀨佳范的電話中,有人建議在遊戲中的某個時刻,其中一個主要角色應該死掉,在對究竟是巴雷特還是艾莉絲進行了很多討論之後,製作人選擇了艾莉絲。野村哲也在2005年《電子遊戲月刊》的一次採訪中說:「古蘭特是主要角色,因此你無法真正殺死他。而巴雷特...這太明顯了。」 [20]在設計《最終幻想VII》時,野村對「多年的陳詞濫調感到沮喪,因為主人公非常愛一個人,因此不得不犧牲自己,以戲劇性的方式死去表達這種愛」。他發現這種形式都出現在北美和日本的電影和視頻遊戲中,並問「為人們樹立這樣的榜樣是否正確?」 [21]北瀨佳范總結道:「在現實世界中,情況大不相同。需要考慮周圍情況,沒有人願意那樣死,人們死於疾病和事故,死亡突然來臨,沒有好與壞的概念,它留下的不是一種戲劇性的感覺,而是空虛的感覺。當你失去你摯愛的人,你會感受到這種巨大的空虛,並想:「如果我知道這將要發生,那麼我會做些不同的事情。」這些是我想在遊戲初期相對於艾莉絲逝世而引起玩家的感覺。是真實感,而不是荷里活那樣的感覺。」[21]
野村哲也認為,「死亡應該是突然而出乎意料的,而艾莉絲的死似乎更為自然和現實。」他說:「當我思考《最終幻想VII》時我在想,如果粉絲對她的突然死亡感到非常生氣,這可能意味着我們在她的角色設計上取得了成功。如果粉絲只是接受了她的死亡,那意味着她不是有效的角色。」[20]從遊戲的原版開始,就有傳言稱艾莉絲可以復活,或者最初的計劃是讓她復活,但這在開發中被取消了。野村明確表示,這些謠言都不是真的。 「世界期待我們讓她復活,因為這是經典的慣例。」日本玩家漫長的請願書要求讓艾莉絲復活,但他對此予以駁回,並指出「艾莉絲之死有很多意義,她的復活永遠不可能發生。」 [21]艾莉絲的英文配音演員米娜·蘇瓦麗(Mena Suvari)解釋說,《天子再臨》中的艾莉絲具有短暫的臨場感。她為自己的角色感到高興。[22]
關於重製版,史克威爾希望避免在主角古蘭特的三角戀中對兩個女孩表現出過多的偏愛。[23]Briana White研究了坂本真綾的配音,以吸引玩家。[24]
主題曲
[編輯]在《最終幻想VII》中,與艾莉絲相關的主旋律播放了數次,在艾莉絲的母親在她家中的倒敘場景中首次聽到,並在她被錫菲羅斯殺死時重複。它由《最終幻想》作曲家植松伸夫編曲。[25]「在教堂裏盛開的花朵」(Flowers Blooming in the Church)片段也是基於此創作。[26]
《艾莉絲主題曲》在最終幻想的粉絲中非常受歡迎,並啟發了管弦樂版本、鋼琴版本和由歌手中野律紀(她也為《最終幻想X》演唱過《素敵だね?》)演唱的人聲版本。主題曲的鋼琴版在《天子再臨》中出現了兩次,曲目《水》呼應了主題曲的另一面:艾莉絲主題曲的開頭部分出現在曲目《Divinity II》的高潮之前,其後不久作為拉丁短語「 Sola Dea fatum novit」(「只有女神才知道命運」)的最後收束,並且在視頻的尾聲中也有所體現。[27]OverClocked ReMix 在《最終幻想VII》的相關作品《Voices of the Lifestream》(《生命之流的聲音》)中進行了重新演繹。[28] 2013年,「《艾莉絲主題曲》在《Classic FM》殿堂中排名第三。[29]
評價
[編輯]艾莉絲得到了評論家的總體好評。《GamesTM》稱她為「遊戲界的傳奇」。[15]RPGamer的Stuart Hoggan認為,儘管艾莉絲「代表處境艱難的少女」,但她「打破了人格的桎梏,」擁有「令人敬畏的勇氣。 [30]2007年,由於她的死亡場面以及美麗的外表和個性,她被《Tom's Games》列入電子遊戲史上前50名最偉大的女性角色之列。[31]同年,她在《電擊PlayStation》有關原版PlayStation的回顧性獎項中被評為有史以來第五好的人物。[32]IGN在《最終幻想VII》的頂級角色列表中將她排在第二位,比遊戲的主角古蘭特高出一位。[33]GameTrailers在2010年將她列為「不屬於您的女人」名單的首位。[34] GameZone的Heath Hooker在2012年的《最終幻想》角色排行榜中將艾莉絲排在第五位,並寫道:「不僅在《最終幻想》系列中,而且在視頻遊戲歷史上,艾莉絲都成為了偶像。」 [35]她與古蘭特的關係也收到了積極的評價,其中包括在IGN的有關最佳視頻遊戲戀情的文章中列出了兩人。[36]
該角色在遊戲玩家中很受歡迎,尤其是日本玩家和《最終幻想》系列的粉絲。她被包括在GameFAQs的大多數「角色大戰」競賽中,儘管艾莉絲每次僅能進行幾輪。[37][38][39]2010年,《Fami通》讀者將艾莉絲評選為第24佳電子遊戲角色。[40]2013年,艾莉絲在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官方民意調查中被票選為第二最受歡迎的女性《最終幻想》角色。[41]同年,《Complex》雜誌將她列為有史以來第七大最終幻想角色。[42]
2020年,日本廣播公司NHK對所有《最終幻想》系列進行了全球性但主要針對日本的調查。艾莉絲排名第三,僅次於第一名古蘭特和第二名優娜(《最終幻想X》)。因此,艾莉絲分別位居第二最受歡迎的女性角色和《最終幻想VII》角色。[43]
重製版中,艾莉絲角色在整個故事中的關心他人的程度和角色的發展受到了Siliconera的稱讚。 儘管批評缺少了做錯了事情來平衡角色表現的事件,但Siliconera仍然很喜歡她在古留根尾場景的表現,該網站還非常喜歡她與其他成員互動的方式。[44]
《最終幻想VII》中艾莉絲的死亡獲得了相當多的關注。根據GamesTM的說法,她的死幫助確立了《最終幻想VII》的知名度。[15]玩家在各種留言板和網誌上講述了那個場景所造成的情感影響。[45]粉絲們向北瀨佳范提交了請願書,要求將她復活。[15]GameSpy將她的死亡視為電子遊戲歷史上第十大電影時刻,[46]而其讀者則將其評為第二大電影時刻。[47]GamePro認為她的死亡場景是所有遊戲場景中最深刻的。[48]Tom's Games稱該場景為「最終幻想系列中,甚至包括其他任何遊戲中,最有力和令人難忘的場景之一。」 [31]《Edge》將她的死亡稱為《最終幻想VII》的「戲劇化的頂峰」,並表示通過《最終幻想VII補完計劃》重新介紹她「可以說破壞了這一偉大時刻。」[49] 2005年,《電子遊戲月刊》在其「十個最重要的遊戲列表」中將《最終幻想VII》列為第六名,並指出如果沒有這款遊戲,「艾莉絲不會死,玩家也不會知道怎麼學會哭。」[50]ScrewAttack將艾莉絲之死放到了他們的前10大「 OMGWTF」時刻,稱其為電子遊戲歷史上「最動人的時刻」之一。[51]2011年,IGN在其「電子遊戲場景排名」中,將她的死亡場景排名第一。[52]2012年,《PlayStation官方雜誌 - 英國》將其列入十大最感人的PlayStation時刻之一。[53]在她和主角古蘭特之間,死亡也被認為是不幸愛情故事的決定性時刻。[54][55]
布萊恩·泰勒(Brian Taylor)為《Kill Screen》撰寫文章,描述了一個「粉絲理論」的行動,即這些粉絲如何使艾莉絲復活或防止其死亡。他將這些努力與以說服查爾斯·狄更斯不要讓《老古玩店》的可愛主角耐爾在書的結尾處死的寫信運動進行了比較。泰勒認為,討論這些「粉絲理論」並剖析遊戲程式碼以對其進行測試的行為,是遊戲體驗的有效而重要的部分。[56]
另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SoftBank (編). Final Fantasy VII Advent Children: Reunion Files. Square-Enix. 2006: 58. ISBN 4-7973-3498-3 (日語及英語).
- ^ Kingdom Hearts – Tech Info. GameSpot. [2007-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 ^ Square Enix. Kingdom Hearts II. PlayStation 2. Square Enix U.S.A., Buena Vista Games. 2009-08-17.
- ^ Tetsuya Nomura (Director). Final Fantasy VII Advent Children (DVD). Square Enix. 2005-09-14.
- ^ Square Enix. Crisis Core: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Portable. 2009-08-17.
- ^ Bugenhagen: It says, when the time comes, we must search for "Holy". / Cloud: Holy? / Bugenhagen: Holy... the ultimate White Magic. Magic that might stand against Meteor. Perhaps our last hope to save the planet from Meteor. Square.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 ^ Cloud: Aerith has already prayed for Holy. ... She said, she was the only one who could stop Sephiroth...... And to do that, there was a secret here... That was Holy...... That's why, she had the White Materia. Square.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 ^ Studio BentStuff (編). Final Fantasy VII Ultimania Ω. Square Enix. 2005: 591. ISBN 4-7575-1520-0 (日語).
- ^ Dissidia Duodecim demo unlocks Aerith assistant in full game | Joystiq. web.archive.org. 2011-01-21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1.
- ^ Aerith, Snow, Vivi, And Faris Are In Theatrhythm: Final Fantasy Too. Siliconera. 2011-11-13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5) (美國英語).
- ^ Final Fantasy VII LittleBigPlanet 2 Costume Pack Hits Tomorrow. Andriasang.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30).
- ^ 12.0 12.1 Hollinger, Elizabeth. Kingdom Hearts II Official Strategy Guide. BradyGames Publishing. 2006. ISBN 0-7440-0526-4.
- ^ 13.0 13.1 Studio BentStuff. Final Fantasy VII Ultimania Ω. Square Enix. 2005. ISBN 978-4757515208.
- ^ McKinney, Luke. Leeroy Jenkins Lives! The 6 Best Video Game References In 'Wreck-It Ralph'. Movieline. 2012-11-12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1) (美國英語).
- ^ 15.0 15.1 15.2 15.3 15.4 gamesTM Staff. "Hall Of Fame... Aerith". GamesTM. November 2007, (63): 150-151.
- ^ FLAREgamer | Tetsuya Nomura's 20s. flaregamer.com. [2020-07-05].
- ^ Nomura, Kitase and Nojima Discuss Final Fantasy VII's Development. Andriasang.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1).
- ^ Famitsu, ed. Final Fantasy VII Kaitai Shinsho (in Japanese). Japan: Famitsu. 1997: 14. ISBN 4-7577-0098-9.
- ^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Final Fantasy VII".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May 1996, (174): 106–111 [109].
- ^ 20.0 20.1 The Final Fantasy VII Citadel: Press Clippings. web.archive.org. 2007-10-11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 ^ 21.0 21.1 21.2 EDGE magazine, ed. The Making Of: Final Fantasy VII. Edge. May 2003: 112-113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5).
- ^ Final Fantasy VII Advent Children US premiere. Siliconera. 2006-04-04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4) (美國英語).
- ^ Bailey, Kat. Final Fantasy 7 Remake's Developers Tried to Avoid Playing Favorites With Tifa and Aerith. USgamer. 2020-04-02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8) (英語).
- ^ Final Fantasy 7 Remake Voice Cast On Living Up To Fan Expectation - IGN,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2) (英語)
- ^ Final Fantasy Symphony :: Vocalists. web.archive.org. 2007-10-15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5).
- ^ RPGFan Music - Final Fantasy VII OST. www.rpgfan.com.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 ^ Game Music :: Final Fantasy VII Advent Children Original Soundtrack :: Album Information. www.squareenixmusic.com.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 ^ Tracks - Final Fantasy VII: Voices of the Lifestream, An OverClocked ReMix Album. ff7.ocremix.org.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 ^ Radio, Global. Classic FM's Hall of Fame. Classic FM's Hall of Fame. [2020-07-05] (英語).
- ^ RPGamer - Editorials - Damsels and Distress?. web.archive.org. 2008-05-12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2).
- ^ 31.0 31.1 The 50 Greatest Female Characters in Video Game History | Tom's Games. web.archive.org. 2008-01-20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0.
- ^ Nomura Talks FFXIII - IGN,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英語)
- ^ Final Fantasy VII: Top 10 Characters - IGN,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0) (英語)
- ^ YouTube. www.youtube.com.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9).
- ^ Hooker, Heath. Top 10 Final Fantasy Characters. GameZone. 2012-05-04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1) (美國英語).
- ^ Top 10 Tuesday: Best Videogame Romances - PS2 Feature at IGN. web.archive.org. 2011-06-29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 ^ GameFAQs - Summer 2002: "The Great GameFAQs Character Battle". web.archive.org. 2007-09-29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 ^ GameFAQs Contests - GameFAQs. gamefaqs.gamespot.com.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6).
- ^ GameFAQs Contests - GameFAQs. gamefaqs.gamespot.com.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5).
- ^ Snake Beats Mario, Is Coolest Video Game Character Ever. web.archive.org. 2011-06-22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2).
- ^ Square Enix Poll: Favorite Female Final Fantasy Character. Anime News Network.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31) (英語).
- ^ The 20 Greatest Final Fantasy Characters of All Time. Complex.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4) (英語).
- ^ 日本放送協會. 結果発表|全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大投票|NHK. 結果発表|全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大投票|NHK.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3) (日語).
- ^ Final Fantasy VII Remake’s Aerith Is Kind and Even More Enigmatic. Siliconera. 2020-04-15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7) (美國英語).
- ^ GameSpy: Case File 28: Is Square Enix milking the Final Fantasy VII franchise? - Page 2. www.gamespy.com.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5).
- ^ GameSpy:. web.archive.org. 2007-10-11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 ^ GameSpy: Readers' Choice Top 10 Most Cinematic Moments in Gaming - Page 5. www.gamespy.com.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5).
- ^ Feature : The 55 Greatest Moments in Gaming (page 9 of 9) [Domestic] - from GamePro.com. web.archive.org. 2008-09-13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3).
- ^ Future plc. "Final Frontiers". Edge. July 2007, (177): 72-79.
- ^ Reading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Reading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7).
- ^ Gametrailers.com - ScrewAttack - Top 10 OMGWTF Moments. web.archive.org. 2008-07-29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9.
- ^ Top 100 Unforgettable Video Game Moments - IGN.com,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2) (英語)
- ^ The 10 most emotional PlayStation moments - Page 5 of 10 | Uncategorized | Official PlayStation Magazine. web.archive.org. 2013-11-02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2).
- ^ Danesi. The History of the Kiss: The Birth of Popular Culture, Semiotics and Popular Cultu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50–51. ISBN 978-1-137-37683-1.
- ^ The Ten Greatest Romances in Gaming History. TechnoBuffalo. 2011-04-29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5).
- ^ Brian Taylor » Archive » Save Aeris – How Can We Be Moved by the Fate of Aeris Gainsborough (Kill Screen). web.archive.org. 2014-08-01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