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森永牛奶砷中毒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森永牛奶砷中毒事件(日語:森永ヒ素ミルク中毒事件)是1955年(昭和30年)六月時以西日本為主的食物中毒事件。受害的嬰幼兒在喝了森永乳業奶粉後產生死亡以及其他食物中毒的現象。

本次食品添加劑產生的安全問題,在日本經常被食品安全相關議題引用。

事件的概要

[編輯]
受害嬰兒

森永乳業在1953年(昭和28年)開始在全國的工廠引進磷酸一氫鈉(Na2HPO4)做為防止乳製品凝固的食品添加劑。在試驗階段時使用高純度的添加劑進行實驗,但實際引進工廠時則是用純度比較低,因此比較便宜的工業用添加劑。

1955年(昭和30年)時,森永位於德島的工廠(德島縣名西郡石井町)所製造的罐裝奶粉「森永ドライミルク」於製造過程所使用的磷酸一氫鈉包含了大量的,導致約1萬3千名的嬰幼兒食物中毒,並且造成130名嬰幼兒死亡。

當時所使用的磷酸一氫鈉是來自日本輕金屬日語日本軽金属鋁土礦提煉氧化鋁的過程中,運輸管線附着的產出物包含了低純度的磷酸一氫鈉以及大量的砷。這個產出物經由松野製藥的脫色精製後販賣,並且由森永乳業所購買。

回收的商品

關聯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