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包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包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不過包子其實源自於蒙古語ᠪᠤᠤᠵᠠ(西里爾蒙古文:Бууз),在元代之前包子是被稱作饅頭或蒸餅,有餡的被稱作肉饅頭或菜饅頭,與包子一樣燒賣也是蒙古語ᠱᠤᠤᠮᠠᠢ(西里爾蒙古文:Шумай),燒賣是蒙古人以包子為基礎所改良的新式點心。同樣的餃子也是,在元代餃子稱為「扁食」,而扁食本身就是蒙古語ᠪᠠᠩᠰᠢ(西里爾蒙古文:Банш)。一般是用麵粉混和水後發酵過的麵團內餡蒸製而成,款式非常多。常用餡為各種肉類或各類蔬菜、芝麻、豆沙等等。現今出名的包子有天津狗不理包子、廣東叉燒包,小籠包,灌湯包,上海生煎包。

歷史

[編輯]
包子捏製過程
狗不理包子的包製過程

漢朝時,由於磨已廣泛應用,蒸製的麵食也隨之流行於全中國各地,但當時統稱為「餅」、「饅」、「曼頭」[1][2]、「蒸餅」[3]、「籠餅」[4]、「饅頭」[5]、「蠻頭」[2],皆無餡。

唐代以後,饅頭變小,稱「玉柱」、「灌漿」[6]、「粳頭」[7]、「饅役」[來源請求],亦為無餡。饅頭有「瞞頭」(欺瞞河神的人頭)之說法,無文獻可供考證。此詞可能衍生自《說郛》內文所載之文字:「食品饅頭本是蜀饌。世傳以為諸葛亮征南時其俗以人首祀神,孔明欲止其殺,教以肉麵二像人頭而為之。流傳作『饅』字。不知當時音義如何,適以『欺[瞞]』同音。」[8]

此後,無論是有無餡心,均統稱饅頭。一直到北宋趙禎出生後,才出現包子這一稱呼,指的就是有餡的饅頭[9]。而饅頭一詞本身則逐漸變成無餡製品的統稱。現在蘇南地區,仍將無論是否含有內餡的饅頭統稱為饅頭,例如肉為餡的稱為「肉饅頭」。

包子是宋遼澶淵之盟交流下的語言混合產物,包子是阿爾泰語系對有餡饅頭的稱呼,後來因為澶淵之盟的交流,宋朝皇帝趙恆受到跟蒙古語一樣是阿爾泰語系的契丹語的影響,開始也稱呼有餡饅頭為包子,之後蒙古崛起,蒙古語直接沿用契丹語的說法,所以包子就是阿爾泰語系對有餡饅頭的稱呼。宋朝皇帝趙恆之所以會將有餡饅頭改稱包子是為了讓宋遼的澶淵之盟保持更加友好的關係,以凸顯我大宋願意包容大遼的文化風範,所以在趙恆的皇太子趙禎出生的那一年,為了慶賀群臣因此才會有王栐的《燕翼詒謀錄》的著作中寫道:「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

種類

[編輯]
名稱 漢語拼音 其他名稱 概述
叉燒包 chāshāobāo 粵語:caa1 siu1 baau1
閩南語: chhe-sio-pau
典型的粵菜,內包叉燒豬肉
菜肉包 càiròubāo 廣東香港澳門地區常見的點心,是以上海白菜豬肉粒混於一起成餡製作的蒸包
狗不理包子 gǒubùlǐ 天津著名的包子
小籠包 xiǎolóngbāo 中國江南地區點心,又稱小籠饅頭,以「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而著稱。
水煎包 shuǐjiānbāo 與小籠包非常類似,但使用煎鍋煎熟而非用蒸籠蒸熟。
生煎饅頭 shēngjiān mántou 流行於上海蘇州及其他江南地區的一種傳統小吃,簡稱為生煎;亦稱生煎包,類似於鍋貼水煎包,為熟了的有餡饅頭(包子)。
湯包(灌湯包) tāngbāo 俗稱湯包、也稱灌湯小籠包或小籠湯包
豆沙包 dòushābāo 粵語: dau6 saa1 baau1
閩南語: tāu-se-pau
豆沙為餡料的包子
蓮蓉包 liánróngbāo 蓮茸為餡料的包子
咖央包 kāyāngbāo 馬來語 : pau kaya 咖央醬為餡料的包子,在地區也會以香蘭為餡料
奶黃包 nǎihuángbāo 以鹹蛋黃與卡士達醬為餡料的包子
燒包英語siopao shāobāo 菲律賓語: siyopaw 為菲化的粵式叉燒包,主要餡料有豬肉、雞肉、蝦子和蛋黃
麻茸包 máróngbāo 粵語: maa4 jung4 baau1
閩南語: o͘-môa-pau (烏麻包)
芝麻為餡料的包子
芽菜包 Yácàibāo 芽菜、牛奶等為餡料的四川包子
菜包 Càibāo 內餡以素菜為主的包子
肉包 ròubāo 粵語:juk6 baau1
閩南語: bah-pau
以各種肉類為餡的包子,內餡通常是豬肉餡,也有牛肉餡、羊肉餡、雞肉餡。種類有叉燒包鮮肉包小籠包蒙古包子等。
大包 dàbāo 以豬肉和雞蛋為餡料的包子
刈包 guàbāo 閩南語:koah-pau(割包)/hó͘-kā-ti(虎咬豬) 源起於中國福建省福州的「虎咬豬」,又稱「割包」
破酥包 poshubao 雲南的一種包點,以豬肉、火腿及竹筍為餡料
烤包子 Kao Baozi 維吾爾語: سامسا
самса
Samsa
新疆的以羊肉等為餡料的烤制的包子

其他地區的發展

[編輯]

包子在亞洲各國度廣爲流傳,並且發展出各種特色的包子。

  • 菲律賓有燒包(Siopao他加禄语Siyopaw),外形如饅頭,內餡以豬肉雞肉羊肉蝦仁鴨仔蛋等。
  • 日本,包子叫作中華饅(日語:中華まん),まん(man)源於「饅頭」的「饅」,最常見的是豬肉餡。
  • 蒙古,包子被音譯成ᠪᠤᠤᠵᠠБуузbuuz),多用羊肉絲做餡,有時也用犛牛肉。
  • 越南,包子叫做餅包bánh bao),內餡用豬肉、洋蔥蘑菇雞蛋、蔬菜等製作。

各式的包子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餅賦》:三春之初,陰陽交際,寒氣既消,溫不至熱,於時享宴,則曼頭宜設。
  2. ^ 2.0 2.1 郎瑛《七修類稿》:饅頭本名蠻頭。
  3. ^ 《晉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三《何曾傳》「(何曾)性奢豪,務在華侈。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於王者。每燕見,不食太官所設,帝輒命取其食。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4. ^ 《名義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饅頭。」
  5. ^ 《誠齋雜記》「孔明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則出兵利。孔明雜以羊豕之內,以麵包之,以像人頭。此為饅頭之始。」
  6. ^ 《匯苑詳註》:「玉柱、灌漿,皆饅頭之別稱也。」
  7. ^ 陳梗《負暄野錄》「饅亦作梗」,書之「粳頭」
  8. ^ 説郛 (四庫全書本)
  9. ^ 王栐《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包子下注「即饅頭別名。」、「今俗屑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之者,都謂之饅頭。」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