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銅溝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4年12月6日由姆汗費焰 (留言)審閱。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銅溝位置與獲名來源: 施普雷運河在穆倫大壩船閘前從施普雷河分出,南面環繞漁人島,沿着馬克大街平行延伸至斯皮特爾市場,經過水下街和宮殿廣場,以及軍械庫和御林廣場,沿着博物館島,最後在博德博物館處重新匯入施普雷河。這條水道從馬克博物館的島橋到格特勞登橋被稱為腓特烈運河,從那裏到今天外交部所在的船閘橋段被稱為船閘溝。西施普雷河支流從軍械庫與鐵橋、佩加蒙橋、市鐵路高架橋和蒙比約橋之間的段落直到匯入施普雷河的部分被稱為銅溝。定位庫普弗爾溝,即使對於柏林人來說也並不容易。它僅僅是長達2公里的施普雷運河的北部部分,長度不過400米。在其東岸,詹姆斯·西蒙畫廊作為博物館建築群的新中央入口,後面是新博物館,再往前是通往佩加蒙博物館之橋,接着是博德博物館的外牆、蒙比茹橋,銅溝也就是這麼長了。 16世紀初,這條施普雷河支流被稱為科隆市壕。1580年,首次進行了開發建設。由於一位名叫路德維希的秘密國務會議顧問曾是這裏的業主,這條溝渠一度被稱為路德維希溝。一座自16世紀中期到1875年矗立河岸的鑄造廠一直通過船隻接收銅材,這可能是銅溝獲名的原因——Kupfergraben中的Kupfer的本義是「銅」。今天,延伸自博德大街的街道仍被稱為「鑄造廠后街」。
銅溝的歷史沿革
[編輯]「綠色溝/臭水溝」: 幾個世紀前,在穆倫大壩橋和蒙比茹橋之間的施普雷河主幹道上還沒有船舶交通。在1298至1527年的文獻中,除了穆倫大壩的堤壩和洪水槽外,還提到了一座「自由拱橋」,據說位於城牆前。1578年,在科隆市壕,也就是今天的施普雷運河上建造了一座船閘。在1650年的梅姆哈德城市地圖上,今天的銅溝當時被稱為「施普雷的新出口」。17世紀末,柏林/科隆雙城建造了一座帶有牆垣、堡壘和護城河的防禦工事。五十年後,牆垣被拆除,但護城河保留了下來,因為普魯士王國承擔不起清除的巨大費用。對柏林市來說,這不失為一件好事——污水可以以廉價方式處理。柏林人慣稱這條水道為「綠色溝」,而對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來說,它只是條「臭水溝」。自1932至1936年建造穆倫大壩船閘以來,施普雷運河不再用於航運。留存下來的是柏林歷史城區的12座橋樑,以及其兩岸獨特的博物館景觀。
銅溝懷抱博物館島與菩提樹大街歷史景觀
[編輯]在施普雷河與施普雷運河的交匯處,經過全面修復的博德博物館自2006年10月19日起迎接遊客。由建築師恩斯特·馮·伊赫內設計的建築自1904年開放以來,仿佛從水中升起。伊赫內將三翼建築圍繞多個內庭院排列,直接坐落在施普雷河岸。其內部呈現為一件整體藝術作品,藝術品在華麗的樓梯、原始天花板、壁爐、門框、掛毯和家具的背景下展示。
老博物館由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設計,於1823至1830年建造,是古典主義建築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清晰的外部結構由18根愛奧尼亞柱和前廊、圓形大廳組成。自1904年以來,這座建築一直收藏着希臘藝術品及珍寶庫,並暫時展出埃及博物館的藝術品。
在銅溝於申克爾的宮殿橋處結束時,也標誌着菩提樹下大街自此開始。橋樑連接了林蔭大道、宮殿廣場和施普雷島,島上矗立着老國家畫廊和大教堂。老國家畫廊源於威廉四世的草圖和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斯圖勒的設計。廟廊式建築及其宏偉的外樓梯於1876年3月21日正式開放,標誌着「德意志藝術」的全面面相公眾。在二戰中,建築遭受重創,後續年份僅進行了臨時修復。1998年開始全面修復,2001年12月2日重新開放。
拆除舊教堂後,1894年開始根據朱利葉斯·卡爾·拉施多夫的設計建造柏林大教堂。1905年2月27日舉行了落成典禮。儘管對這座「帝國奢華」的建築批評已持續百餘年,其宏偉的建築依然吸引着眾多遊客。位於前東柏林的戰後受損大教堂,自1975年起在德國福音教會和聯邦政府的支持下重建。1993年6月6日,高達114米的教堂圓頂下的講道教堂重新開放。自1999年起,霍亨索倫家族墓也重新開放。
軍械庫的奠基由勃蘭登堡選帝侯弗里德里希三世於1695年下令。首任建築師是約翰·阿諾德·內林,接着是馬丁·格林貝格、安德烈亞斯·施呂特,最終由讓·德·博德完成。完工時間拖延至1730年。軍械庫是菩提樹下大街上最古老的巴洛克建築。直到1876年,它一直用作武器庫。威廉一世皇帝將其改為「勃蘭登堡-普魯士軍隊的榮譽殿堂」,威瑪共和國將其作為「普魯士藝術收藏」,而納粹則用作「德國英雄主義」的展示場所。經過對因轟炸受損建築的重建,東德設立了「德國歷史博物館」。自德國統一以來,軍械庫成為德國歷史博物館的所在地。
軍械庫對面是指揮官之家。戰後幾乎沒有留下任何舊跡,德國貝塔斯曼集團在統一後在這個具有城市建築意義的地方重建舊指揮部以作為代表處。這一重建為霍亨索倫王朝宮殿重建的討論開創了先例,引發了巨大爭議。施普雷運河旁的建築學院由申克爾設計,以未經粉刷的粗磚建成,被視為普魯士工業促進的典範。在被毀後,1950年代約有90%的原始結構被重建。儘管在1958/59年「社會主義改造東德首都中心的創意競賽」中大多數人支持保留,但1961/62年進行了拆除,並在原址建造了東德外交部。自1995/96年拆除該建築以來,一個協會一直致力於重建和復原銅溝景觀。 建築學院對面,1897年3月22日,威廉皇帝國家紀念碑揭幕。高達21米的紀念碑及9米高的皇帝騎馬雕像部分建於施普雷運河的水中,將最窄處的運河寬度從42米縮減至18米。儘管該設施在二戰中未遭受重大損害,東德在1949/50年將其拆除至僅剩基座。這個基座——如同皇帝遊艇港的地下拱頂——至今仍保存完好。
參考資料
[編輯]1.https://gewaesser.rudern.de/kupfergraben 2.https://www.architektur-bildarchiv.de/image/Wohnhaus-am-Kupfergraben-Berlin-26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