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物理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物理主題首頁

編輯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

物理學是最古老的學術之一。在過去兩千年裏,物理學與化學天文學都曾歸屬於自然哲學。直到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之後,物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的自然科學。物理學與其它很多跨領域研究有相當的交集,如生物物理學量子化學等等。物理學的疆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理學裡的創始突破時常可以用來解釋這些跨領域研究的基礎機制,有時還會開啟嶄新的跨領域研究。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經過嚴謹思考論證,物理學者會提出表述大自然現象與規律的假說。倘若這假說能夠通過大量嚴格的實驗檢驗,則可以被歸類為物理定律。但正如很多其他自然科學理論一樣,這些定律不能被證明,其正確性只能靠著反覆的實驗來檢驗。

典範條目、優良條目

編輯

希爾德·利瓦伊Hilde Levi,1909年5月9日—2003年7月26日),擁有德國丹麥雙重國籍的物理學家,曾率先在生物和醫藥領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也就是知名的放射自顯影術英語Autoradiography放射性碳定年法。退休後,她轉而從事科學史研究,寫作並出版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喬治·德海韋西的傳記。 利瓦伊出生在法蘭克福一個不信教的猶太人家庭。1929年進入慕尼黑大學就讀,隨後在柏林凱撒·威廉研究所英語Kaiser Wilhelm Institute進行博士研究,完成有關鹼金屬鹵化物光譜的論文。1934年她得到博士學位,此前納粹黨已經控制了德國,在反猶政策下,猶太人無法出任任何學術職務。她不得不轉投丹麥。之後在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波耳理論物理研究所找到了一份工作。其間,她與詹姆斯·弗蘭克和喬治·德海韋西合作,發表了多篇有關放射性物質在生物學方面應用的論文。

精選圖片

編輯

原子力顯微鏡拍攝到的CD-ROM表面影像裏,可以觀察到凹點的排列圖案是數據的儲存機制。凹點的深度大約為照射激光波長的1/4到1/6,由此,反射光的相位會發生偏移,並造成破壞性干涉,從而削減反射光強度。這變化可以轉換為二進制數據。

本日推薦

編輯

由於法拉第效應而出現的偏振旋轉

物理學裏,法拉第效應(又叫法拉第旋轉)是一種磁光效應,是在介質光波磁場的一種相互作用。法拉第效應會造成偏振平面的旋轉,這旋轉與磁場朝著光波傳播方向的分量呈線性正比關係。

於1845年,麥可·法拉第發現了法拉第效應。這是最先揭示光波和電磁現象之間關係的實驗證據。由於法拉第效應顯示出,在穿過介質時,偏振光波會因為外磁場的作用,轉變偏振的方向,因此,馬克士威認為磁場是一種旋轉現象。這效應給予馬克士威重要的啟發。在於1861年發表的巨作《論物理力線》第四部份,為了突顯出自己設計的「分子渦流模型」的威力,他應用這模型來推導出法拉第效應...

你知道嗎

編輯

未解決的物理學問題

編輯

暗能量:暗能量是一種充溢於整個空間的能量的假定形式。暗能量傾向於增加宇宙膨脹速度。最近完成的關於超過20萬座星系的調查,似乎確定了暗能量的存在。但是,物理學者仍舊無法精確地描述與解釋暗能量的物理性質。暗能量主要有兩種模型:宇宙學常數模型第五元素模型。每一種模型都有其強點與弱點,尚未有任何實驗結果令人信服地顯示哪一種模型為正確模型,也可能都不夠正確。

從哪裡開始

編輯 基礎物理學力學 | 熱學 | 電磁學 | 光學

核心理論: 經典力學 | 運動學 | 靜力學 | 動力學 | 拉格朗日力學 | 哈密頓力學 | 連續介質力學 | 流體力學 | 固體力學 | 電動力學 | 狹義相對論 | 廣義相對論 | 量子力學 | 量子場論 | 量子電動力學 | 量子色動力學 | 量子光學 | 弦理論 | 熱力學 | 統計力學

主要領域: 天體物理學 | 凝聚態物理學 | 原子物理學 | 分子物理學 | 光學 | 幾何光學 | 物理光學 | 原子核物理學 | 粒子物理學 | 等離子體物理學 | 介觀物理學 | 低溫物理學 | 固體物理學 | 晶體學

交叉學科: 天體物理學 | 大氣物理學 | 地球物理學 | 生物物理學 | 物理化學 | 材料科學 | 電子科學 | 計算物理 | 數學物理 | 非線性物理學

背景知識: 參看傳記, 科學史, 和學院介紹.

專題

編輯

WikiProjects
物理學專題

有關專題

什麼是維基專題?

共襄盛舉

編輯

物理新聞

編輯

2020年焦點新聞 下列日期是新聞發布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19年

物理學史上的5月


前次刷新頁面時間為2024年5月31日 02時34分40秒 UTC,刷新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