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朱敏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永和王朱敏䨟(16世紀—1626年),號敬一,明朝永和恭懿王朱慎鐳庶次子,後襲爵。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恭懿王薨。十一月,詔朱敏䨟管理府事。[1]二十七年(1599年)十月,山西饑荒,瀋王朱珵堯、晉王朱敏淳、輔國中尉朱充營、慶成王朱慎鍾、永和王長子朱敏䨟、陽曲王府輔國中尉朱新堤等分別捐金助賑,撫按上報,明神宗嘉獎,各賜敕給匾。[2]二十九年(1601年),朱敏䨟襲封為永和王。[3]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四月,命右通政陳子貞、太常寺少卿張問達朱敬循、太僕寺少卿許樂善、光祿寺少卿錢士完、編修郭淐、簡討蔣孟育孫如游、吏科右給事中陳治則、禮科右給事中吳文燦、尚寶司丞彭遵古、禮部主事馮烶各充正使,中書莊元臣許志吉、行人馮從龍李嵩潘珙陳名岳張孔教譚煒姜學文宋時魁周鉉丘懋煒各充副使,選和氏為永和王妃。[4]

朱敏䨟建立詩會,每月有課程。[5]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四月,因巡撫魏養蒙所請,旌表朱敏䨟等輸粟助賑的山西宗藩。[6]

天啟五年(1625年)三月,明熹宗下詔革除慶成、永和王府典膳一人。[7]

天啟六年(1626年),朱敏䨟薨。史書沒有記載他是否有諡號。不遲於六月,庶長子朱求柱即襲封。[8]

注釋及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三百二十八》
  2.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三百四十》
  3. ^ 《明史》卷一百表第一諸王世表一
  4.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四百八》
  5. ^ 王道一. 卷三. [萬曆]汾州府志 (PDF). 1595: 6b. 先是兩府各立詩社慶成社名金蘭王宗川主之永和社名青蓮王恆南主之……嗣恆南王薨宗川王又薨社生塵矣今者永和王敬一續起詩會月有課程…… 
  6. ^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四百八十二》
  7. ^ 《大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七》
  8. ^ 《大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七十二》
前任者:
父恭懿王朱慎鐳
明永和國國王
1601年-1626年
繼任者:
朱求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