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世界遺產的標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行列以來,截至2024年7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的世界遺產」共有59項[1](包括文化遺產40項,自然遺產15項,雙重遺產4項,含跨國項目1項),在數量上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意大利

中國是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擁有世界最多的自然遺產(15項)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4項,與澳大利亞並列),其中首都北京擁有8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2]。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江蘇省蘇州市舉辦[3],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延期的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於2021年7月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4][5]

歷史

[編輯]

1985年,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侯仁之起草並與陽含熙鄭孝燮羅哲文另外三位委員聯名向政協第六屆三次會議提交了《我國應儘早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並積極爭取參加「世界遺產委員會」,以利於中國重大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存和保護》的提案。[6]11月22日,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行列,同日在中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經審批後獲批准。[7]

1987年,中國正式加入該公約及開始申報世界遺產的工作,並於同年首批便有6個世界遺產獲成功申報。[8]1991年,中國在締約國第11次大會上中國首次獲選成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9]1992年及1993年,中國在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兩次獲選成為副主席。[10]1999年10月29日,中國再度獲選成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10]

2002年,中國國務院授權予國家文物局設立世界遺產處以專責申報、管理和保護世界遺產方面的各項工作。[8]2006年,中國建設部發佈首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8]

列表

[編輯]

在這個列表中,代表文化遺產,代表自然遺產,代表雙重遺產,()內羅馬數字表示入選標準[11],表格背景顏色為 淡藍色 ,名稱後打「*」,代表多國共同項目。

截至2024年7月,中國共有59項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40項,自然遺產15項,雙重遺產4項,含跨國項目1項),共有30個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擁有世界遺產。目前尚沒有世界遺產的中國省級行政區有3個,包括黑龍江省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包括無實際統治的台灣省)。

名稱 圖片 地點 評定準則 登錄年份 簡介 世界遺產
泰山
山東省

36°15′21″N 117°06′27″E / 36.25583°N 117.10750°E / 36.25583; 117.10750


(iii)(i) (ii) (iii) (iv) (v) (vi)

1987 泰山約形成於3000萬年前新生代中期。泰山區域地層古老,主要由混合岩、混合花崗岩及各種片麻岩等幾種古老岩石構成,距今約24-25億年,屬於太古代岩類。歷經幾千年文化積澱,泰山上存有許多人文景觀。泰山是齊魯文化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12] 437 [13]
長城
遼寧省吉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青海省

40°25′0.012″N 116°4′59.988″E / 40.41667000°N 116.08333000°E / 40.41667000; 116.08333000

(i)(ii)(iii)(iv)(vi) 1987 長城是古代中國為抵禦不同時期塞北游牧部落聯盟的侵襲,修築規模浩大的隔離牆或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時至今日所見的大多數殘存建築為明朝時修復的一段。 [14] 438[15]
北京及瀋陽的明清皇家宮殿

北京市遼寧省

41°47′39″N 123°26′49″E / 41.79417°N 123.44694°E / 41.79417; 123.44694

(i)(ii)(iii)(iv) 1987(北京故宮
2004(瀋陽故宮
紫禁城是世界現存最大的皇宮,為兩朝24個皇帝所居住、辦公的宮殿。由明成祖朱棣於1406年下旨修建,至1420年基本完成。

瀋陽故宮後金及滿清初期,努爾哈赤皇太極兩名皇帝的宮殿,順治皇帝在此繼位,同時也是滿清的離宮之一。[16]

439 [17]
莫高窟
甘肅省

40°7′59.988″N 94°49′0.012″E / 40.13333000°N 94.81667000°E / 40.13333000; 94.81667000

(i)(ii)(iii)(iv)(v)(vi) 1987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塑像聞名於世。始建於十六國前秦時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但莫高窟在近代以來受到許多人為的損傷,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 [18] 440 [19]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
陝西省

34°22′55″N 109°15′13″E / 34.38194°N 109.25361°E / 34.38194; 109.25361

(i)(iii)(iv)(vi) 1987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第一位皇帝始皇帝的陵墓,位於陝西省西安以東31公里臨潼區驪山,本稱驪山園。建於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陪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據目前的考證,已發現的秦始皇兵馬俑被普遍認為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的有機組成部分。[20] 441 [21][22]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北京市

39°44′N 115°55′E / 39.733°N 115.917°E / 39.733; 115.917

(iii)(vi) 1987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距北京約50公里。由龍骨山上的一系列洞穴組成,在此發現北京猿人的大量化石。[23] 449 [24]
黃山
安徽省

30°10′0.012″N 118°10′59.988″E / 30.16667000°N 118.18333000°E / 30.16667000; 118.18333000


(iii)(iv)(ii)

1990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南北長約40千米,東西寬約30千米,山脈面積1,200平方千米,核心景區面積約160.6平方千米,主體以花崗岩構成,最高處蓮花峰,海拔1,864米。黃山徽派內涵深廣,是中國三大區域文化(藏學敦煌學徽學)之一,涵蓋了哲、經、史、醫、科、藝諸多領域。

[25]

547 [26]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四川省

33°4′59.988″N 103°55′0.012″E / 33.08333000°N 103.91667000°E / 33.08333000; 103.91667000

(vii) 1992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原南坪縣)。因溝中有樹正、荷葉、則查窪、盤信、黑果、盤亞助、故窪、彭布、尖盤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溝水系流經白河白水江嘉陵江,最後流入長江[27] 637 [28]
黃龍風景名勝區
四川省

32°45′15.012″N 103°49′19.992″E / 32.75417000°N 103.82222000°E / 32.75417000; 103.82222000

(vii) 1992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與九寨溝毗鄰,相距100千米。因溝中有許多彩池,隨着周圍景色變化和陽光照射角度變化變幻出五彩的顏色,被譽為「人間瑤池」。由黃龍溝、丹雲峽、牟尼溝、雪寶頂、雪山梁、紅星岩,西溝等景區組成。黃龍風景名勝區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也有說法在此基礎上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該風景區海拔3,000米以上,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達到7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的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這一地區還生存着十餘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包括大熊貓和四川疣鼻金絲猴[29] 638 [30]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湖南省

29°19′59.988″N 110°30′0″E / 29.33333000°N 110.50000°E / 29.33333000; 110.50000

(vii) 1992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地處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脈中段桑植慈利兩縣交界處,隸屬張家界市。武陵源由四大風景區組成,分別為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索溪峪、天子山、楊家界三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391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超過250平方公里。武陵源具有比較原始的生態系統,有罕見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有3,000多座形狀奇異的山峰、800多條溪澗,也有岩溶洞穴、瀑布群,並有天然森林[31] 640 [32]
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
河北省

40°59′12.984″N 117°56′17.988″E / 40.98694000°N 117.93833000°E / 40.98694000; 117.93833000

(ii)(iv) 1994 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是指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即清朝皇帝的夏季行宮以及依照西藏蒙古新疆藏傳佛教寺廟形式修建的寺廟。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區以北。避暑山莊從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建造,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已初具規模。1711年,康熙帝賜名為「避暑山莊」並題寫匾額。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費時89年才基本完工,並在山莊外周邊修建了包括「外八廟」在內的許多寺廟。清朝前期許多重要的政治軍事民族外交等國家大事,都在這裡處理。清朝皇帝夏季到避暑山莊避暑時,通常是每年農曆四、五月份來,九、十月份返回北京。因此,避暑山莊就成了北京以外第二個政治中心,連同周圍寺廟又是接見邊疆少數民族政教首領、處理民族關係和外國使節的地方,對安撫和團結中國邊疆少數民族、鞏固國家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避暑山莊與周圍寺廟構成了緊密關聯的有機整體,風格迥異,山莊內樸素淡雅,周圍寺廟金碧輝煌。[33] 703 [34]
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
山東省

35°36′42.012″N 116°58′30″E / 35.61167000°N 116.97500°E / 35.61167000; 116.97500

(i)(iv)(vi) 1994 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合稱三孔,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包括祀奉孔子孔廟、孔子嫡系後裔居住的孔府、孔子及後裔的墓地——孔林[35] 704 [36]
武當山古建築群
湖北省

32°28′0.012″N 111°0′0″E / 32.46667000°N 111.00000°E / 32.46667000; 111.00000

(i) (ii) (vi) 1994 武當山古建築群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武當山,均為道教建築,始建於永樂年間大修武當山,歷時14年,建成9宮8觀等33座建築群,嘉靖年間又增修擴建。由於興建丹江口水庫,部分建築被淹沒,現存古建築二百餘棟。[37] 705 [38]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
西藏自治區

29°39′28.512″N 91°7′1.812″E / 29.65792000°N 91.11717000°E / 29.65792000; 91.11717000

(i) (iv) (vi) 1994(布達拉宮
2000(大昭寺
2001(羅布林卡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是西藏自治區拉薩布達拉宮及其周邊建築物的總稱,此建築群在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遺產,並在2000年、2001年分別擴充至大昭寺羅布林卡[39] 707 [40]
廬山國家公園
江西省

29°34′21″N 115°58′24″E / 29.57250°N 115.97333°E / 29.57250; 115.97333

(ii) (iii) (iv) (vi) 1996 廬山,又稱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郊。廬山形成於第四紀冰川時期,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脈,是中國自古以來重要的遊覽目的地。廬山位於長江的南岸,鄱陽湖平原的北部,鄱陽湖西北岸,以「雄」、「奇」、「險」、「秀」聞名,被稱為「匡廬奇秀甲天下」。廬山的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瀑布飛流直下,雲霧變幻無常,景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夏季氣溫比山下低10攝氏度左右,為中國知名避暑勝地之一。廬山亦是一座文化名山,被認為是中國山水文化的歷史縮影。自東晉以來,中國歷代著名的文人、高僧、政治人物都在此留下過重要的歷史印跡,歌詠廬山的詩歌辭賦有4,000多首。[41] 778 [42]
峨眉山樂山大佛
四川省

29°32′41.64″N 103°46′9.3″E / 29.5449000°N 103.769250°E / 29.5449000; 103.769250


(iv)(iv) (vi)

1996 峨眉山,亦作峨嵋山,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於2007年以前可乘觀光索道到達,後因生態問題停止對外開放。如今佛教聖地華藏寺所在地金頂(3,077米)成為了峨眉山旅遊的最高點。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化,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特有物種繁多。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勝為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據傳為佛教普賢菩薩道場

樂山大佛,全名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之處,是世界上高度最高的石佛像。整座佛建成於唐朝,先後歷經3位負責人,耗時約90年才最終完成。大佛整體開山而建,而髮髻等部分結構則為後期添加。大佛在建成時,外側曾有木閣加以保護,但後來已經完全損毀。樂山大佛曆史上曾有過多次維修,在民國時期曾被楊森所屬士兵在軍事訓練中部分擊毀,但隨後又被他人集資修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樂山大佛得到妥善保護和維修。[43]

779 [44]
麗江古城
雲南省

26°52′0.012″N 100°13′59.988″E / 26.86667000°N 100.23333000°E / 26.86667000; 100.23333000

(ii) (iv) (v) 1997 麗江古鎮又名大研鎮,位於雲南省麗江市的舊城區,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鎮。麗江古鎮始建於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麗江古鎮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鎮。麗江古鎮還集中體現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45] 811 [46]
平遙古城
山西省

37°12′5.004″N 112°9′15.984″E / 37.20139000°N 112.15444000°E / 37.20139000; 112.15444000

(ii) (iii) (iv) 1997 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後於明朝洪武三年擴建。平遙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時期的縣城原型,有「龜」城之稱,因有六道城門,南北門為龜首尾,東西四門象徵四足。街道格局為「土」字形,建築布局則遵從八卦的方位,體現了明清時的城市規劃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內設四條大街、八條小街和72條小巷。古城以南大街為中軸線,城東有城隍廟,城西有平遙縣署,城左立文廟、城右立武廟,東道觀西佛寺,對稱布局;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築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平遙城牆建於明洪武三年,現存有6座城門瓮城、4座角樓、72座敵樓、3,000哚口。其中南門城牆段於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餘大部分都至今安好,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歷史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亦是世界遺產平遙古城的核心組成部分。[47] 812 [48]
蘇州古典園林
江蘇省

31°19′0″N 120°27′0″E / 31.31667°N 120.45000°E / 31.31667; 120.45000

(i) (ii) (iii) (iv) (v) 1997(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
2000(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
蘇州古典園林指蘇州城內的園林建築,以私人營造的古典園林為主。蘇州園林起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公元前514年),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於明代,鼎盛於清代。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園林占地面積不大,但以意境見長,以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安排,移步換景,變化無窮。蘇州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重要流派,亦是江南園林的重要代表。[49] 813 [50]
北京皇家園林—頤和園
北京市

39°54′38″N 116°8′28″E / 39.91056°N 116.14111°E / 39.91056; 116.14111

(i) (ii) (iii) 1998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51] 880 [52]
北京皇家祭壇—天壇
北京市

39°50′44″N 116°26′41″E / 39.84556°N 116.44472°E / 39.84556; 116.44472

(i) (ii) (iii) 1998 北京天壇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是兩朝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場所。天壇占地約273萬平方米,是故宮面積的四倍。北京天壇最初為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城形制而建的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年)實行四郊分祀制度後,在北郊覓地另建地壇,原天地壇則專事祭天、祈谷和祈雨,並改名為天壇。清代基本沿襲明制,在乾隆年間曾進行過大規模的改擴建,但年門和皇乾殿是明代建築而無改建除外。1918年起天壇闢為公園,正式對民眾開放。目前園內古柏蔥鬱,是北京城南的一座大型園林。作為中國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古代祭祀建築群,它的布局嚴謹,建築結構獨特,裝飾瑰麗,巧妙地運用了力學聲學幾何學等原理,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在中國建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53] 881 [54]
大足石刻
重慶市

29°42′3.996″N 105°42′18″E / 29.70111000°N 105.70500°E / 29.70111000; 105.70500

(i) (ii) (iii) 1999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初時期的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北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大足石刻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大足石刻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尖山子摩崖造像),歷經晚唐、五代(907~959年),盛於兩宋(960~1278年),時期(14~19世紀)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群,其內容為三教合一,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南方石窟藝術中的頂尖之作。[55] 912 [56]
武夷山
福建省江西省

27°43′0.012″N 117°40′59.988″E / 27.71667000°N 117.68333000°E / 27.71667000; 117.68333000


(iii) (iv) (iii) (vi)

1999(武夷山)
2017(北武夷山)
武夷山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核心面積63,575公頃,次核心面積36,400公頃,合計99,975公頃,外圍保護地帶——緩衝區面積27,888公頃。主要包括四個區域: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城村漢城遺址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九曲溪生態保護區。此外,朱熹理學也誕生在這片土地上,是這裡人文與自然有機相融的體現。[57] 911 [58]
青城山都江堰
四川省

31°0′6.012″N 103°36′19.008″E / 31.00167000°N 103.60528000°E / 31.00167000; 103.60528000

(ii) (iv) (vi) 2000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分前山、後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約15平方公里,景色優美,文物古蹟眾多。青城後山由於交通不便,地勢較險,使得自然風光保存完好。

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都江堰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依然發揮巨大的作用。都江堰周邊的古蹟甚多,主要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橋、玉壘關、鳳棲窩和鬥犀臺等。整個都江堰樞紐可分為堰首和灌溉水網兩大系統,其中堰首包括魚嘴(分水工程)、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寶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體工程,此外還有內外金剛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屬建築。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運、城市供水等綜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聞名天下的「天府之國」。[59]

1001 [60]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安徽省

29°54′16″N 117°59′15″E / 29.90444°N 117.98750°E / 29.90444; 117.98750

(iii) (iv) (v) 2000 西遞是安徽省南部黟縣東南西遞鎮的一個村莊。西遞始建於公元11世紀的宋朝元祐宋哲宗)年間,由於河水向西流經這個村莊,原來稱為「西川」。因在村西古有驛站,稱「鋪遞所」,故而得名「西遞」,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西遞村現今保留下的古民居從整體上保留下明、清徽派民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徵,主要包括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等保護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大多數民居都對公眾開放。

宏村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黃山腳下,是一座有着大量時期歷史建築的古村落。村中還構建了完善的水系和頗具特色的「牛」形布局,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61]

1002 [62]
龍門石窟
河南省

34°28′0″N 112°28′0″E / 34.46667°N 112.46667°E / 34.46667; 112.46667

(i) (ii) (iii) 2000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公里處的伊水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主要開鑿於北魏北宋的四百餘年間,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同時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63] 1003 [64]
明清皇家陵寢
湖北省河北省江蘇省北京市遼寧省

41°42′26″N 124°47′38″E / 41.70722°N 124.79389°E / 41.70722; 124.79389

(i) (ii) (iii) (iv) (vi) 2000(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
2003(明孝陵明十三陵
2004(盛京三陵
明清皇家陵寢是指中國的明朝後金清朝等朝代的皇帝陵墓群。明清時代的皇室墓葬,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皇室陵寢,在明清以前有多種形式,包括木槨大墓、土墓、深葬,但少講究建築形式。自明太祖起,修訂了陵寢制度,包括:增設祭奠設施、增加院落及寶蓋式屋頂。清代的陵墓則更加考究,注重風水及環境,希望陵寢能與當地的山川、氣候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並且建築也更加富麗堂皇,是中國陵寢營建活動的顛峰。[65] 1004 [66]
雲岡石窟
山西省

40°6′34.992″N 113°7′19.992″E / 40.10972000°N 113.12222000°E / 40.10972000; 113.12222000

(i) (ii) (iii) (iv) 2001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主要建於北魏興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間,是中國第一處由皇室顯貴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整個窟群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的石窟多以佛塔為主,又稱塔洞;中部「曇曜五窟」是雲岡開鑿最早,氣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石窟依山開鑿,在武州河北岸東西綿延1公里,主要洞窟達51個(其中保存較好的約20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個,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2厘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米。[67] 1039 [68]
雲南三江併流保護區
雲南省

27°53′42″N 98°24′23″E / 27.89500°N 98.40639°E / 27.89500; 98.40639

(i) (ii) (iii) (iv) 2003 三江併流指發源於青藏高原怒江薩爾溫江上游)、瀾滄江湄公河上游)和金沙江長江上游)這三條大江在雲南省西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穿過橫斷山脈高大的雲嶺怒山高黎貢山中幽深的峽谷,並行奔流數百千米而不交匯的自然奇觀。三江併流地區還生活着16個少數民族,是世界罕見的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字、多種宗教信仰、多種生產生活方式和多種風俗習慣並存的匯聚區,是世界民族文化多樣性最為富集、歷史文化積澱極為深厚的地區之一。[69] 1083 [70]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吉林省遼寧省

41°9′25″N 126°11′14″E / 41.15694°N 126.18722°E / 41.15694; 126.18722

(i) (ii) (iii) (iv) (v) 2004 高句麗於公元前37年在五女山城(卒本城)建都立國、公元3年遷都丸都山城、其後遷至平原上的國內城,427年再次遷都至朝鮮平壤。668年被新羅聯軍攻破滅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是以吉林省集安市為中心分布的高句麗前期建築遺蹟。墓葬群內有7000座墓葬,許多墓室里有各種內容豐富,繪畫精美的神話題材壁畫。[71] 1135 [72]
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22°11′28.651″N 113°32′11.26″E / 22.19129194°N 113.5364611°E / 22.19129194; 113.5364611

(ii) (iii) (iv) (vi) 2005 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群,當中包括中國最古老的教堂遺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墳場、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第一座西式劇院、第一座現代化燈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學等。作為歐洲國家在東亞建立的第一個永久基地,城區見證了澳門四百多年來中華文化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正因為中西文化共融的緣故,城區當中的大部分建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城區內的建築大部分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或保持着原有的功能。[73] 1110 [74]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四川省

30°50′0″N 103°0′0″E / 30.83333°N 103.00000°E / 30.83333; 103.00000

(x) 2006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臥龍、四姑娘山和夾金山脈位於四川省境內,成都平原與川西高原之間,包括邛崍山脈之中的7處自然保護區和9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9,245平方公里,地跨成都市雅安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個地級行政區的12個縣或縣級市。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擁有豐富的植被種類,環境與第三紀熱帶雨林相似,是世界上除熱帶雨林以外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同時,這裡也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全球3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棲息於此。另外,這裡亦是小熊貓川金絲猴雪豹雲豹等其它瀕危物種的重要棲息地。[75] 1213 [76]
殷墟
河南省

36°7′36″N 114°18′50″E / 36.12667°N 114.31389°E / 36.12667; 114.31389

(ii) (iii) (iv) (vi) 2006 殷墟是商朝晚期都城遺址,年代約為公元前14世紀末至前11世紀中葉,位於河南安陽市西北殷都區小屯村周圍,由殷墟王陵遺址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共同組成。20世紀初,因盜掘甲骨而發現,1928年正式開始考古發掘。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77] 1114 [78]
中國南方喀斯特
雲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

24°55′24″N 110°21′16″E / 24.92333°N 110.35444°E / 24.92333; 110.35444

(vii) (viii) 2007(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
2014(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廣西環江
中國南方喀斯特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方的雲南石林貴州荔波貴州施秉重慶武隆重慶金佛山廣西桂林廣西環江共同組成,覆蓋了五萬平方公里,主要位於雲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有着多樣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中國南方喀斯特展示了一個由多濕的熱帶亞熱帶的喀斯特地貌。[79] 1248 [80]
開平碉樓與村落
廣東省

22°17′7.87″N 112°33′57.1″E / 22.2855194°N 112.565861°E / 22.2855194; 112.565861

(ii) (iii) (iv) 2007 開平碉樓與村落以碉樓和建有碉樓的村落聞名於世,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的鄉村地方,現存碉樓有1,833幢。自明朝以來,由於水患和匪患的緣故,開平當地就已有民眾開始修建碉樓。其特色為中西合璧,結合有古希臘古羅馬伊斯蘭等多種風格。[81] 1112 [82]
福建土樓
福建省

25°1′23″N 117°41′9″E / 25.02306°N 117.68583°E / 25.02306; 117.68583

(ii) (iii) (iv) 2008 福建土樓通常是指閩西南獨有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築承重生土牆壁所構成的群居和防衛合一的大型樓房,俗稱「生土樓」。總數約三千餘座,主要分布地區包括龍巖市永定縣漳州市南靖縣詔安縣平和縣華安縣。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形式,產生於,成熟於末、清代民國時期。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就地取材,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敵的防禦的要求,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83] 1113 [84]
三清山國家公園
江西省

28°54′57″N 118°3′52″E / 28.91583°N 118.06444°E / 28.91583; 118.06444

(vii) 2008 三清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德興市交界處,距玉山縣城50公里,距上饒市78公里。三清山為懷玉山脈主峰,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巔」而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6.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之一。三清山風景秀美,同時又是道教名山。[85] 1292 [86]
五台山
山西省

39°1′50″N 113°33′48″E / 39.03056°N 113.56333°E / 39.03056; 113.56333

(ii) (iii) (iv) (vi) 2009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台縣東北隅,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被稱為「金五台」,被認為是文殊菩薩道場。它是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之一。五台山並非一座山,它是座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區總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斗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台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等民族在此和諧共處。五台山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台內39處,台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遺產分臺懷及佛光寺兩個區域,包括: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碧山寺殊像寺南山寺龍泉寺金閣寺佛光寺9所寺廟。[87]

1279 [88]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河南省

34°27′31.49″N 113°4′3.79″E / 34.4587472°N 113.0677194°E / 34.4587472; 113.0677194

(iii) (vi) 2010 登封「天地之中」指河南省登封市的一批具有悠久歷史的文物古蹟,包括周公測景台觀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闕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築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8處11項優秀歷史建築。該建築群中的各建築建成時間從,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89] 1305 [90]
中國丹霞
福建省湖南省廣東省江西省浙江省貴州省

28°25′19″N 106°2′33″E / 28.42194°N 106.04250°E / 28.42194; 106.04250

(vii) (viii) 2010 丹霞地貌的定義為「有陡崖的陸上紅層地貌」,1928年馮景蘭等在廣東省仁化縣丹霞山考察時首先命名。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種沉積在內陸盆地的紅色岩層,這種岩層在千百萬年的地質變化過程中,被水切割侵蝕,形成了紅色山塊群。中國丹霞包括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包括龜峰)、浙江江郎山六處典型的丹霞地貌。[91] 1335 [92]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浙江省

30°14′15″N 120°8′27″E / 30.23750°N 120.14083°E / 30.23750; 120.14083

(ii) (iii) (vi) 2011 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區西面,東靠杭州市區,其餘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體容量約為1,429萬立方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又稱「里西湖」)、小南湖(又稱「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積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島嶼,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雷峰塔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93] 1334 [94]
元上都遺址
內蒙古自治區

42°21′28.8″N 116°11′6.46″E / 42.358000°N 116.1851278°E / 42.358000; 116.1851278

(ii) (iii) (iv) (vi) 2012 元上都或稱上都即開平,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於1256年三月,命劉秉忠建王府於此。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開平即位。1263年6月16日,忽必烈下詔升開平為上都。1267年,忽必烈定都燕京(1271年改稱大都),改上都為陪都,作避暑行宮,夏天在這裡處理政務。[95] 1389 [96]
澄江化石地
雲南省

24°40′8″N 102°58′38″E / 24.66889°N 102.97722°E / 24.66889; 102.97722

(viii) 2012 澄江化石地是一處位於雲南澂江縣境內40多處散存的寒武紀多門類古生物群遺址,距今約5.16億到5.21億年,主要集中於帽天山的頁岩,對該地的發掘開始於1984年。由于澄江化石埋藏地質條件特殊,不但保存了生物硬體化石,而且保存了非常罕見的清晰生物軟體印痕化石。其特點是動物體內沒有礦物質的軟組織部分保存得非常好,例如表皮纖毛眼睛消化道口腔神經等。其中,豐嬌昆明魚是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化石在5.2億年前寒武紀的地層被發現。它似乎是有由軟骨構造的頭顱骨及骨骼。澄江動物群比加拿大伯吉斯動物群更為豐富,而且年代方面較其早約一千萬年,使我們得以窺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代的海洋景觀。[97] 1338 [98]
新疆天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1°58′6″N 80°21′15″E / 41.96833°N 80.35417°E / 41.96833; 80.35417

(vii) (ix) 2013 天山山脈是亞洲中部最大的一條山脈,橫亙新疆的中部、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等四國。古名白山,又名雪山,冬夏有雪。故名,匈奴謂之天山,時又名折羅漫山,高達二萬一千九百尺,長約2,500千米,寬約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爾峰,海拔為7,435.3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斯坦邊界;第二高峰是汗騰格里峰海拔6,995米,在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邊界;博格達峰的海拔5,445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前兩者是前蘇聯雪豹登山獎必要五峰之二。新疆的三條大河——錫爾河楚河伊犁河都發源於此山。天山山脈把新疆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天山由東西走向的褶皺斷塊山組成,山間有陷落盆地,如哈密盆地吐魯番盆地,西部有伊犁谷地

位於烏魯木齊市以東的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稱它「雪海」。位於博格達峰山腰的天池,清澈透明,是新疆著名的旅遊勝地。目前,博格達峰自然保護區已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網。托木爾峰,海拔7435米,是天山的最高峰,登山界一般承認1956年阿巴拉科夫首次登頂成功,1975年7月25日首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登頂成功。[99]

1414 [100]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
雲南省

23°5′35.8″N 102°46′47.93″E / 23.093278°N 102.7799806°E / 23.093278; 102.7799806

(iii) (v) 2013 紅河哈尼梯田是一處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梯田。雲南多山,亦多梯田,哀牢山哈尼梯田為雲南梯田的代表作,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山嶺雕刻」。哈尼梯田至今有1,200多年歷史,規模宏大,分布於雲南南部紅河州元陽縣紅河縣金平縣綠春縣四縣,總面積約100萬畝,其中元陽縣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區,當地的梯田修築在山坡上,最高可達3,000級,景觀壯麗。[101] 1111 [102]
大運河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

34°41′38″N 112°28′6″E / 34.69389°N 112.46833°E / 34.69389; 112.46833

(i) (iii) (iv) 2014 大運河包括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運河北起北京,南至寧波,途徑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諸省市。隋唐大運河則以洛陽為中心,北到涿州,南到餘杭(今杭州),途徑現在的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山東、河北諸省。大運河對中國經濟的繁榮和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時至今日仍對區域的交流起到促進作用。[103] 1443 [104]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4°18′16″N 108°51′26″E / 34.30444°N 108.85722°E / 34.30444; 108.85722
(ii) (iii) (v) (vi) 2014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是在古代東西文化交流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絲綢之路上的一段路線及相關古遺址遺蹟。遺產點包括重點城鎮遺蹟、商貿城市、交通遺蹟、宗教遺蹟及相關遺蹟等5類代表性遺蹟共計33處。長達5,000公里的長安-天山廊道路網是在綿長的絲綢之路路網中的一部分,從漢唐的都城長安/洛陽出發,一路向西延伸至中亞七河地區。它形成於公元前2世紀和公元1世紀之間,直到16世紀至前都在使用。它對多種文明的交流起到了促進作用,為商品交換、宗教信仰、科技知識、技術創新、文化實踐和文學藝術的深度交流提供了便利。這段路網中入選世界遺產的共有33處,它們當中有多個古代帝國以及可汗王國的都城和宮殿建築群、貿易契約、教窟寺、古道、驛站、關口、烽火台、多段長城、碉堡、墓地和宗教建築。[105] 1442 [106]
土司遺址
湖南省湖北省貴州省

28°59′55″N 109°58′1″E / 28.99861°N 109.96694°E / 28.99861; 109.96694

(ii) (iii) 2015 土司遺址是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貴州遵義海龍屯的世界遺產。土司制度的實施對那些少數民族生活習俗與文化的保留、對中央政權穩固的統治起了重大的作用。這三個遺蹟對這種形式的管理提供了特殊的見證,土司制度也源自於時代的中國文明。中國的「土司制度」是針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政策,推行期為13世紀至20世紀初(元明清時代),有數百年的歷史。其中中央委任當地首領擔任「土司」,世襲統治當地人民。土司遺址見證了古代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對西南多民族地區獨特的「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這一管理智慧促進了民族地區的持續發展,有助於國家的長期統一,並在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傳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義。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三處遺址是土司制度鼎盛時期的遺存,是中國土司遺產中的代表。[107] 1474 [108]
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
廣西壯族自治區

22°15′20″N 107°1′23″E / 22.25556°N 107.02306°E / 22.25556; 107.02306

(iii) (vi) 2016 花山崖壁畫主要分布在桂南左江流域的寧明龍州崇左扶綏大新壯族聚居的地區的江河轉彎處寬大、平整、垂直的石壁上,是壯族祖先駱越人所畫,共79處。其中寧明縣明江花山崖壁畫規模最大,最為壯觀,被稱為「自然展覽宮」、「壯族文化瑰寶」。列入世界遺產範圍的共有38幅岩畫,這些岩畫創作於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2世紀之間,是當時存在中國南方的銅鼓文化現存的唯一例證。[109] 1508 [110]
湖北神農架
湖北省重慶市

31°28′11″N 110°14′38″E / 31.46972°N 110.24389°E / 31.46972; 110.24389

(ix)(x) 2016(神農架林區
2021(五里坡
神農架林區為湖北省的省直轄縣級行政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唯一作為縣級行政區的林區。地處湖北省西北部,相傳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搭架採藥,親嘗百草而得名。其境內有湖北神農架國家公園。世界遺產範圍區域包括神農頂、老君山和五里坡,這一區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三大區域之一,不但為許多珍稀動植物提供了生存環境,同時也為植物學、動物學與生態學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源和範例。大九湖濕地則被批准納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並且是中國神農架世界地質公園的其中一個園區。[111] 1509 [112]
青海可可西里
青海省

35°22′49″N 92°26′21″E / 35.38028°N 92.43917°E / 35.38028; 92.43917

(vii) (x) 2017 可可西里位於青藏高原西北部,夾在唐古拉山崑崙山之間,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還是世界第三大無人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大無人區之一(其他無人區還有羅布泊羌塘(藏北草原)、阿爾金山),因此保留着完全的原始自然狀態,成為野生動物的一片樂土。[113] 1540 [114]
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
福建省

24°26′51″N 118°3′43″E / 24.44750°N 118.06194°E / 24.44750; 118.06194

(ii) (iv) 2017 鼓浪嶼是一個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的小島,原鼓浪嶼區後被撤銷行政區併入思明管轄,現成為著名的風景區,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約2萬。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會」、「鋼琴之島」之美稱。除環島電動車外不允許機動車輛上島,因此氣氛幽靜。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將鼓浪嶼評為「中國最美的城區」第一名。[115] 1541 [116]
梵淨山
貴州省

27°54′40.05″N 108°38′33.03″E / 27.9111250°N 108.6425083°E / 27.9111250; 108.6425083

(x) 2018 梵淨山位於貴州銅仁市印江縣江口縣松桃縣交界處,為武陵山脈主峰,方圓達六、七百里,其最高峰——鳳凰金頂(鳳凰山)海拔2,572米,朝拜地——老金頂(梵淨山老山)2,494米,新金頂(新山)2,336 米。梵淨山是雲貴高原湘西丘陵過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相對高度達二千米),它不僅是烏江沅江的分水嶺,而且還是橫亙於貴州重慶湖南湖北四省(區)的武陵山脈的最高主峰。梵淨山原始生態保存完好,1982年被聯合國列為一級世界生態保護區。梵淨山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比如黔金絲猴珙桐等珍稀物種。風景美麗自然,進入山區完全找不着人工景色的痕跡,其主峰的「蘑菇石」是著名的一道景觀,是旅遊不可多得的一個目的地。[117] 1559 [118]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江蘇省上海市山東省河北省遼寧省

32°55′55″N 121°1′0.53″E / 32.93194°N 121.0168139°E / 32.93194; 121.0168139

(x) 2019(第一期)
2024(第二期)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由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南段及東沙試驗區和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自然保護區(YS-1)、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段(YS-2)兩部分組成。第二期包含上海崇明東灘、山東東營黃河口、河北滄州南大港、遼寧大連蛇島—老鐵山與遼寧丹東鴨綠江口[119]。總面積達2,897.1094平方公里。 1606 [120]
良渚古城遺址 浙江省

30°23′43.72″N 119°59′12.33″E / 30.3954778°N 119.9867583°E / 30.3954778; 119.9867583

(iii)(iv) 2019 良渚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良渚街道瓶窯鎮及周邊地區,是以良渚古城遺址為中心的遺址群,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遺址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良渚文化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遺址。良渚遺址發現於1936年,當時西湖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施昕更在今老和山一帶的古蕩遺址發掘時,注意到此地的出土器物與其家鄉良渚一帶常見的出土器物極為相似,便經西湖博物館同意支持,於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間,在良渚一帶進行了三次試掘,發現茅庵里、棋盤墳等12處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當時被認為與山東龍山文化類似,揭開了長江下游考古工作的序幕。隨後,以黑陶、磨光石器和精緻玉器為代表的新時期文化遺存在環太湖流域不斷被發現,與龍山文化的差異也逐漸明顯。[121] 1592 [122]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福建省

24°53′22.67″N 118°40′44.58″E / 24.8896306°N 118.6790500°E / 24.8896306; 118.6790500

(iv) 2021 泉州泉州港宋元時期便以「刺桐」的代稱聞名於世,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宋元時期東方重要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跡」系列遺產包含了:萬壽塔、文興碼頭、美山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九日山祈風石刻、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真武廟天后宮德濟門遺址洛陽橋泉州府文廟伊斯蘭教聖墓清淨寺開元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老君岩造像等17個遺產點。[123]2020年,該項目名稱變更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並且將申報的遺產項目擴大至22件後,再度提交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2021年6月,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在報告中建議對此項目「予以登錄」[124]。2021年7月25日,在福州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25] 1561 [126]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
雲南省

22°11′3″N 100°0′27″E / 22.18417°N 100.00750°E / 22.18417; 100.00750

(ii)(v) 2023 景邁山普洱古茶園主要位於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景邁、芒景兩處村莊。茶園面積面積2.8萬畝,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面積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園。茶園內所種植的茶樹屬喬木大葉種。土壤屬於赤紅壤,古茶園內的植物群落屬於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植物,其中思茅木姜子和紅椿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珍稀樹種。茶園種植茶樹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696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歷史。[127] 1665 [128]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內蒙古自治區

40°4′21″N 102°12′36″E / 40.07250°N 102.21000°E / 40.07250; 102.21000

(vii)(viii) 2024 巴丹吉林沙漠位於中國西北乾旱溫帶荒漠區阿拉善高原,是中國第二大流動沙漠,入選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位於阿拉善右旗,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遺產價值。其中,最高沙峰必魯圖峰海拔1611米,相對高度約4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固定沙丘,號稱「沙漠珠穆朗瑪」。湖泊多達144個,總面積超過2300公頃,其中74個湖泊是常年有水的永久性湖泊,12個是水質很好的淡水湖泊,由地下水補給,這一形態多樣的丘間湖泊群展現了沙漠的神秘感和獨特的自然美景[129] 1638 [130]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北京市

39°55′36.86″N 116°22′57.25″E / 39.9269056°N 116.3825694°E / 39.9269056; 116.3825694

(iii)(iv) 2024 北京中軸線位於北京老城的中心,呈南北走向,由古代皇家宮苑建築、古代皇家祭祀建築、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國家禮儀和公共建築以及居中道路遺存等5大類15個遺產構成要素共同組成組成。它們共同見證了北京城從帝國王都到現代首都的歷史變革,並展現了中國城市規劃傳統。 1714 [131]

按省級行政區列表

[編輯]

截至2024年7月,中國共有59項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40項,自然遺產15項,雙重遺產4項,含跨國項目1項),共有30個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擁有世界遺產。目前尚沒有世界遺產的中國省級行政區有3個,包括黑龍江省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省級指: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

省級 個數 名稱(列表)
北京市 8 長城北京及瀋陽的明清皇家宮殿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北京皇家園林—頤和園北京皇家祭壇—天壇明清皇家陵寢大運河北京中軸線
天津市 2 長城大運河
河北省 5 長城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明清皇家陵寢大運河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
山西省 4 長城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
內蒙古自治區 3 長城元上都遺址巴丹吉林沙漠
遼寧省 5 長城北京及瀋陽的明清皇家宮殿明清皇家陵寢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
吉林省 1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江蘇省 4 蘇州古典園林明清皇家陵寢大運河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
浙江省 4 中國丹霞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
安徽省 3 黃山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大運河
福建省 5 武夷山福建土樓中國丹霞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江西 4 廬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武夷山三清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丹霞(龍虎山、龜峰)
山東省 5 泰山長城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大運河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
河南省 6 長城龍門石窟殷墟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大運河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湖北省 4 武當山古建築群明清皇家陵寢土司遺址湖北神農架
湖南省 4 長城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中國丹霞土司遺址
廣東省 2 開平碉樓與村落中國丹霞
廣西壯族自治區 2 中國南方喀斯特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
重慶市 3 大足石刻中國南方喀斯特神農架五里坡
四川省 6 長城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黃龍風景名勝區峨眉山樂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貴州省 4 中國南方喀斯特中國丹霞土司遺址梵淨山
雲南省 6 麗江古城雲南三江併流保護區中國南方喀斯特澄江化石地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
西藏自治區 1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
陝西省 3 長城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甘肅省 3 長城莫高窟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青海省 2 長城青海可可西里
寧夏回族自治區 1 長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 長城新疆天山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澳門特別行政區 1 澳門歷史城區
上海市 1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

預計下個申遺名單表

[編輯]

2025年

[編輯]

文化遺產:西夏王陵[132]

分布圖

[編輯]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在華北地區的位置
中原地區及附近的世界遺產分布

圖例: 文化遺產 自然遺產 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絲綢之路文化遺產 大運河文化遺產

註:1. 含嘉倉遺址,2. 回洛倉遺址, 3. 小雁塔


青藏地區的世界遺產分布
圖例: 文化遺產 自然遺產

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編輯]

在這個列表中,代表文化遺產,代表自然遺產,代表雙重遺產,表格背景顏色為 淡藍色 ,名稱後打「*」,代表多國共同項目。 最新修訂:2019年1月30日(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審核通過之《預備名單》)[133]

名稱 圖片 地點 評定準則 登錄年份 簡介 世界遺產
東寨港自然保護區 海南省

19°57′14.78″N 110°34′9.36″E / 19.9541056°N 110.5692667°E / 19.9541056; 110.5692667

未評級 1996 東寨港自然保護區,又被稱為海南東寨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寨港紅樹林,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又名東爭港,古稱東齋港。位於海南海口美蘭區延鋒東寨港內,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六條河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面積最大的一片沿海灘涂森林。海岸線由於400年前發生地震而導致曲折多彎,包括許多海灣和潮水溝渠。位於南部海岸的紅樹林則為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地。[134] 1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 安徽省

30°54′39.08″N 118°46′11.64″E / 30.9108556°N 118.7699000°E / 30.9108556; 118.7699000

未評級 1996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南部三公里處,面積44,300公頃,核心區域面積1,600餘畝。揚子鱷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兩種鈍吻鱷之一,數量稀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有物種,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保護區地處江南古陸與金陵凹陷的過渡地帶,屬暖溫帶[135] 10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 江西省

29°11′16.28″N 116°0′47.23″E / 29.1878556°N 116.0131194°E / 29.1878556; 116.0131194

未評級 1996 鄱陽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大淡水湖、第二大(僅次於青海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中國第一大河——長江。鄱陽湖是白鶴等珍稀水鳥的重要棲息地。每年秋末冬初,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飛來成千上萬隻候鳥到鄱陽湖越冬,如今,鄱陽湖保護區內鳥類已達300多種,近百萬隻,其中珍禽50多種,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世界上現有白鶴大約為4,000多隻。其中90%在鄱陽湖越冬。[136]鄱陽湖自然保護區以永修吳城為中心,包括大湖池、蚌湖、中湖池、沙湖,總面積達22,400公頃。 10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雅礱河 西藏自治區

29°14′1.12″N 91°45′47.61″E / 29.2336444°N 91.7632250°E / 29.2336444; 91.7632250

未評級 2001 雅礱河,也譯作雅隆河,藏語「雅隆」意為「從山上流下來的大河」,又稱雅拉雄布曲或雅拉香布曲。發源於西藏山南地區措美縣喜馬拉雅山脈北麓雅拉香布雪山(藏語意為「上部守護之神」,又名「斯巴大神雅拉香波」,海拔6,325.8米),向北偏西流,瓊結縣有支流瓊結河匯入,在乃東縣澤當鎮匯入雅魯藏布江,全長約80公里,雅礱河流域面積1,580平方公里。雅礱河及其支流瓊結河所在寬約2公里的河谷形成歷史悠久的雅礱河谷英語Yarlung Valley,是藏族文明的發源地。吐蕃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誕生於此。這裡也是西藏著名的糧食產地。[137] 162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長江三峽景區 湖北省
重慶市

30°50′14.22″N 111°02′50.17″E / 30.8372833°N 111.0472694°E / 30.8372833; 111.0472694

未評級 2001 長江三峽又名峽江或大三峽,位於重慶市湖北省境內的長江幹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此謂三峽。三峽中有許多著名景點。著名的夔門,位於三峽的入口處。兩岸山崖刀劈斧砍,十分壯觀。自古就有:「夔門天下雄」的說法。巫峽南北兩岸的巫山以十二峰最為壯觀,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具魅力,相傳它是幫助大禹治水並為船工導航的仙女化身。西陵峽則中有著名的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黃牛峽、燈影峽等。長江三峽亦有「瞿塘雄、巫峽秀、西陵奇」之稱。[138] 162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天坑地縫景區 重慶市

29°25′55.66″N 107°47′55.50″E / 29.4321278°N 107.7987500°E / 29.4321278; 107.7987500

(vii)(viii)(ix) 2001 天坑地縫景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興隆鎮小寨鄉,包括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小寨天坑口部最大直徑626米,最小直徑537米,坑底最大直徑522米,垂直高度666.2米,總容積11,934.8萬立方米,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積最大的岩溶漏斗。[139]天井峽地縫全長14千米,分上、下兩段。上段從興隆場大象山至遲谷槽,長約8千米,為隱伏於地下的暗縫。下段由天坑至迷宮峽,是長約6千米的暗洞。[140] 162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華山景區 陝西省

34°29′25.66″N 110°03′45.75″E / 34.4904611°N 110.0627083°E / 34.4904611; 110.0627083

未評級 2001 華山,五嶽之一,又稱西嶽。位於陝西省渭南華陰縣級市城南,西距西安市區120千米,秦、晉、豫黃河三角洲交匯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河,扼西北進出中原之門戶。華山山體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峽、蒼龍嶺、鷂子翻身、長空棧道等十分險峻之地,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共有五峰,即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雲台。南峰落雁,為太華極頂,海拔2,154.9米;西峰最險,海拔2,082米;北峰最低,海拔1,614.7米。另外,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合稱「天外三峰」。[141] 162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雁蕩山 浙江省

28°22′30.28″N 121°03′46.47″E / 28.3750778°N 121.0629083°E / 28.3750778; 121.0629083

未評級 2001 雁蕩山坐落於浙江省溫州市,分為北雁蕩山、中雁蕩山、南雁蕩山。其中以北雁蕩山最為有名,北雁蕩山、中雁蕩山均位於溫州市北部樂清境內。北雁蕩山總面積450平方千米,最高峰百崗尖海拔1,150米,以奇峰、瀑布著稱。雁蕩山形成於1.2億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它的靈峰、靈岩、大龍湫被稱為「雁蕩三絕」。[142] 162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楠溪江 浙江省

28°06′44.17″N 120°41′58.81″E / 28.1122694°N 120.6996694°E / 28.1122694; 120.6996694

未評級 2001 楠溪江位於浙江省雁蕩山括蒼山之間,溫州市區以北,永嘉縣境內,是甌江支流。在永嘉縣境內形成樹形水系,流域面積2,420平方千米,自北向南注入甌江。幹流長139.8千米,自然落差1,032米,江面寬而淺,水質透明度極高,河床下多為卵石。楠溪江附近的大若岩山為南朝梁道學家陶弘景的隱居地,山腳下有著名的陶公洞,被道家譽為「天下第十二福地」,是一大型天然岩洞。洞高56米,寬76米,深79米。楠溪江中游兩岸的古村落群是溫州古民居的突出代表,目前尚存留相當完整的宋代村貌及文化習俗,大量的時代古建築。「耕讀社會」和「宗族社會」在當前楠溪江的宗祠民俗中仍依稀可見。[143] 162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五大連池景區 黑龍江省

48°41′37.27″N 126°15′26.49″E / 48.6936861°N 126.2573583°E / 48.6936861; 126.2573583

(viii)(ix) 2001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面積達1,060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內有14座火山,當中有12座在1,200萬年-100萬年的地質時期形成,還有2座火山最後一次噴發於清朝康熙年間,當年火山爆發堵塞了河道,形成了五個互相連通的熔岩堰塞湖。爆發時將原來的白河截斷為大大小小五座湖池,五湖由多條小溪與暗河相連,相連處多見瀑布。湖溪之間形成沼澤地。因為五池相連所以稱作「五大連池」。[144] 163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海壇島景區 福建省

25°36′15.85″N 119°48′55.80″E / 25.6044028°N 119.8155000°E / 25.6044028; 119.8155000

未評級 2001 海壇島又稱平潭島,位於福建東部福州市,屬於平潭縣平潭綜合實驗區,是福建省的最大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大島,面積370.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06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08公里。素有「千礁島縣」之稱。與福清市隔着海壇海峽。海壇島景區面積71平方公里。[145] 163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大理蒼山洱海景區 雲南省

蒼山25°36′21.96″N 100°14′46.01″E / 25.6061000°N 100.2461139°E / 25.6061000; 100.2461139
洱海25°39′43.19″N 100°07′51.86″E / 25.6619972°N 100.1310722°E / 25.6619972; 100.1310722

未評級 2001 蒼山又名點蒼山,位於雲南省大理市,東臨洱海,長約50千米,寬約20千米,位於滇中高原和橫斷山區交界處,是雲嶺山脈的一部分,因蒼山山頂終年積雪不化,故名點蒼,南詔時代曾被冊封為雲南境內的中嶽。共有19個主要山峰,其海拔多在3,500米以上,最高峰為馬龍峰海拔達4,122米。每兩座山峰間的山谷有一條溪流,便是著名的十八溪。

洱海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西北,古代文獻中曾稱為洱河、西洱河、葉榆河、葉榆澤、彌河、昆明川、昆明池等。洱海北起大理市上關鎮,南至下關鎮。洱海發源於洱源縣茈碧湖,源頭出自黑谷山,唯一出水口在下關鎮附近,經西洱河流出。[146]

163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白酒釀造古遺址 河北省江西省四川省山西省

保定39°00′51.22″N 115°38′51.09″E / 39.0142278°N 115.6475250°E / 39.0142278; 115.6475250
南昌28°13′26.81″N 116°09′31.92″E / 28.2241139°N 116.1588667°E / 28.2241139; 116.1588667
成都瀘州德陽

(iii)(iv)(vi) 2008年 中國白酒釀造起於元朝,在明清時期以及近代中國,白酒則被稱為燒酒。其中:劉伶醉燒鍋遺址建於金元、李渡燒酒作坊遺址建於元代、成都水井街酒坊建於明代、瀘州老窖窖池群建於明清時期、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建於清代。[147] 532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山西陝西古民居:丁村古建築群、党家村古建築群 山西省

韓城35°31′45.86″N 110°28′15.08″E / 35.5294056°N 110.4708556°E / 35.5294056; 110.4708556
襄汾35°50′14.80″N 111°25′11.97″E / 35.8374444°N 111.4199917°E / 35.8374444; 111.4199917

(ii)(iii)(iv)(v) 2008 丁村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地處汾河東岸,距縣城約4千米。丁村內保存有兩代民居二十餘座,大部分為丁氏家族所有,大致可分為北、中、南三個建築群,總占地面積約9萬平方米。北部為明代建築,年代最早者為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以單體四合院為主。中南部為清雍正咸豐年間所建,多為二進四合院[148]党家村位於陝西省渭南市韓城市西莊鎮,建村距今有670年的歷史,全村共有320戶人家,1,400餘人,党家村的民居四合院為韓城民居的典型代表,党家村在清代因農商並重經濟發達則又被稱為「小韓城」。党家村位於韓城市區西北約9公里,東距黃河3.5公里,泌水河谷的北測,呈葫蘆的形狀。民居以明清四合院為主,現存完整四合院100餘座,街道20多條,用條石或卵石鋪就。村民絕大部分為党姓賈姓[149] 532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明清城牆 遼寧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陝西省

興城40°37′18.46″N 120°42′44.54″E / 40.6217944°N 120.7123722°E / 40.6217944; 120.7123722
南京32°01′17.80″N 118°45′47.78″E / 32.0216111°N 118.7632722°E / 32.0216111; 118.7632722
臨海28°51′17.91″N 121°07′05.82″E / 28.8549750°N 121.1182833°E / 28.8549750; 121.1182833
壽縣鳳陽
荊州襄陽
西安

(iii)(iv) 2008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城市雛形出現後,逐漸演化出多種類型,有都城、府城、縣城,還有軍事防禦性質的城堡,城牆規制也各不相同,至明清仍有上千個城垣圍城。其中進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的有:興城城牆南京城牆、臨海台州府城牆、壽縣城牆、鳳陽明中都皇城城牆、荊州城牆襄陽城牆西安城牆[150] 532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江南水鄉古鎮 江蘇省浙江省

崑山31°07′03.25″N 120°50′48.46″E / 31.1175694°N 120.8467944°E / 31.1175694; 120.8467944
蘇州31°16′15.42″N 120°52′04.72″E / 31.2709500°N 120.8679778°E / 31.2709500; 120.8679778
桐鄉30°45′07.08″N 120°28′46.15″E / 30.7519667°N 120.4794861°E / 30.7519667; 120.4794861
嘉善30°56′45.93″N 120°53′19.14″E / 30.9460917°N 120.8886500°E / 30.9460917; 120.8886500

(ii)(iv)(v) 2008 江南水鄉古鎮作為農業文明時期產生和發育形成的特色城鎮,凝聚了江南地域的數千年文明積澱,它們作為古鎮景觀單元的單體建築以及植被景觀,其傳統的外形、材料、位置、功能以及修建工藝等都真實、完整地保存和延續至今。其中:周莊甪直烏鎮西塘入選世界遺產預備名單。[151] 532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絲綢之路中國段以及從西漢到清朝的海上絲綢之路 河南省陝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浙江省福建省

洛陽34°43′23.67″N 112°36′01.42″E / 34.7232417°N 112.6003944°E / 34.7232417; 112.6003944
西安34°18′15.42″N 108°51′26.81″E / 34.3042833°N 108.8574472°E / 34.3042833; 108.8574472
咸陽漢中寶雞
固原
天水臨夏州敦煌酒泉張掖嘉峪關
吐魯番阿克蘇巴音郭楞和田喀什
寧波泉州

(i)(ii)(iii)(iv)(v)(vi) 2008 陸上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張騫長安為起點,經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錫爾河與烏滸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大伊朗,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陸上絲綢之路: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52]海上絲綢之路,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形成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自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又為了解決陸路的不便性,因為陸路受地形影響,前往西域會經過許多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又中國東岸夏、冬兩季有季風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歐陸的方便性。尤其於兩宋年間,游牧民族盤據華北地區,導致絲路斷流,令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更加蓬勃(海上絲綢之路:浙江省、福建省)。[153] 53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鳳凰古城 湖南省

27°57′12.54″N 109°35′57.75″E / 27.9534833°N 109.5993750°E / 27.9534833; 109.5993750

(i)(ii)(iii)(iv) 2008 鳳凰古城又稱沱江古鎮,地處湘西丘陵地區,沱江的中下游位置,全縣多山地。沱江從西至東橫貫鳳凰縣境中部地區,流經臘爾山、麻沖、落潮井、都里、南華山、沱江鎮、官莊、橋溪口、木江坪等9個鄉鎮。至瀘溪縣河溪會武水,在武溪鎮匯入沅江。鳳凰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一百多年裡一直是湘西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鳳凰古城始建於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歷經300年風雨滄桑,縣城依舊保持了20世紀初的歷史風貌。現東門和北門古城樓尚在。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築,無不具古城特色。縣境內的古代苗族民居和吊腳樓等都保存較好。古城外還有唐代的「黃絲橋城」和「南方苗疆長城」等遺蹟。[154] 533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南越國遺蹟 廣東省

23°07′46.59″N 113°15′52.45″E / 23.1296083°N 113.2645694°E / 23.1296083; 113.2645694

(ii)(iii) 2008 南越國,又稱為南越或南粵,在越南又稱為趙朝,是約前204年至前112年間存在於嶺南地區的一個國家,國都位於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廣西的大部分地區,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區,海南香港澳門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區。南越國宮署遺址是南越國王宮的遺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四路西段北側,保護面積約5.3萬平方米,包括相連的御花園遺址和宮殿遺址等。御花園遺址是1995年發現的,在遺址中陸續發掘出約4,000平方米的宮池的一角,長150米的曲流石渠,放養龜鱉的彎月形石池,供漫步的石板平橋和步石等宮殿園林的遺蹟。宮殿遺址是2000年在廣州市兒童公園發現的,陸續清理出1號宮殿和2號宮殿的散水遺蹟,以及鄰近的廊道和磚石走道遺蹟。[155] 533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白鶴梁古水文題刻 重慶市

29°42′24.51″N 107°22′59.91″E / 29.7068083°N 107.3833083°E / 29.7068083; 107.3833083

(iii)(iv) 2008 白鶴梁位於重慶市涪陵區長江南岸大江中,是一座天然石樑,長約1,600米,寬15米。在梁上有100多幅題刻,記錄了1,200多年來72個枯水年份的長江水位資料,這些題刻在長江漲水時被江水淹沒,枯水時顯出水面,因此也被看作一座古代水文站。有許多歷代文人(黃庭堅朱熹、王仕禎等人)在此題刻,留下的3萬多字真跡,因而被譽為「水下碑林」。因修建三峽工程三峽庫區蓄水達到175米高程時,白鶴梁題刻被全部淹沒於水下30多米,不能露出水面。因此2001年中科院葛修潤院士提出「無壓容器」水下原址保護方案,在原址修建水下博物館,利用工程壓力原理,修建一個內外都有水的無壓力保護殼體,遊客可以從岸經過水下通道進入博物館,觀賞白鶴梁題刻。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於2009年5月18日正式開館,千年水文站重見天日。[156] 534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黔東南苗族村寨:苗嶺山區雷公山麓苗族村寨 貴州省

台江 26°40′48.01″N 108°12′11.72″E / 26.6800028°N 108.2032556°E / 26.6800028; 108.2032556
劍河 26°37′58.29″N 108°47′13.54″E / 26.6328583°N 108.7870944°E / 26.6328583; 108.7870944
榕江 25°55′55.96″N 108°11′58.81″E / 25.9322111°N 108.1996694°E / 25.9322111; 108.1996694
從江 25°43′29.18″N 108°52′04.93″E / 25.7247722°N 108.8680361°E / 25.7247722; 108.8680361
雷山 26°28′28.60″N 108°03′26.56″E / 26.4746111°N 108.0573778°E / 26.4746111; 108.0573778
錦屏 26°36′13.78″N 108°59′45.65″E / 26.6038278°N 108.9960139°E / 26.6038278; 108.9960139

(i)(iv)(v)(vi) 2008 苗嶺山脈,位於貴州省,是苗族主要的聚居地之一,森林資源豐富。苗嶺也是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以北屬清水江流域,以南則是西江流域。苗嶺山脈的主峰雷公山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的東南部,海拔2,178.8米,主峰距雷山縣城28公里,區內生物資源豐富,生態優美。各類生物近2,000餘種,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43種,尤其是「活化石」植物-禿杉,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面積最大,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強的一處,是中亞熱帶唯一的天然禿杉研究基地。黔東南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的苗族聚居區,而西江苗寨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的苗寨。西江的整個苗寨依山傍水而建,吊腳樓層層疊疊,保存了完整的苗族原生態文化,被譽為「苗族露天博物館」。這裡的房屋全為木製吊腳樓,依山而建,地層用鵝暖卵石砌成,非常堅固。[157] 534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坎兒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2°57′02.98″N 89°08′44.52″E / 42.9508278°N 89.1457000°E / 42.9508278; 89.1457000

(i)(iv)(v) 2008 史載漢代就有挖掘地下窖井的工程,稱之井渠法吐魯番七克台鎮的60多道坎兒井多為清代林則徐興建的,人稱林公井。坎兒井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四部分組成。首先在地面由高至底打下井口,將地下水匯聚。然後,在井底修通暗渠,將地下水引到目的地,才把水引到地面。這樣保證了地下水不會因炎熱及狂風而被蒸發污染。澇壩將水蓄起以供人使用。據史料記載,新疆坎兒井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鼎盛時期曾多達1,700多條,是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齊名的古代三大工程,至今坎兒井仍然是當地農業灌溉的重要水源。[158] 534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潞簡王墓 河南省

35°24′55.41″N 113°55′11.75″E / 35.4153917°N 113.9199306°E / 35.4153917; 113.9199306

(ii)(iii)(iv)(vi) 2008 潞簡王墓位於河南省新鄉市北鳳凰山,為明潞簡王朱翊鏐及其次妃趙氏的墓。兩墓東西並列,均座北朝南。面積13公頃。墓區建築分兩組,第一組導神道部分,即石雕俑群到正門。第二組是主體部分,從正門至寶城。其總體制度與明定陵相仿。墓建有牌坊、石雕俑群、三孔券御河橋、門樓、棱恩門、棱恩殿、明樓,寶城組成,外建二城牆。外城牆南北324米,東西寬147米,高6米,青石砌築。次妃趙氏墓與王墓大體相同。[159] 535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泰山」擴展項目:中華五嶽 山西省河南省湖南省陝西省

渾源 39°39′46.23″N 113°43′19.16″E / 39.6628417°N 113.7219889°E / 39.6628417; 113.7219889
鄭州 34°31′15.28″N 112°59′52.29″E / 34.5209111°N 112.9978583°E / 34.5209111; 112.9978583
衡陽 27°15′18.87″N 112°42′51.94″E / 27.2552417°N 112.7144278°E / 27.2552417; 112.7144278
渭南 34°28′44.39″N 110°04′45.71″E / 34.4789972°N 110.0793639°E / 34.4789972; 110.0793639

(i)(ii)(iii)(iv)(vi)(vii)(viii) 2008 五嶽,又作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分別為東嶽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中嶽河南嵩山、北嶽山西恆山、南嶽湖南衡山。雖然五嶽不是中國最高的山群,但由於高聳在平原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險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作詩、修行或到訪,留下遺蹟,因此大大增添了五嶽的名聲。此前泰山已入選世界遺產,此次中華五嶽為擴充項目,目前入選世界遺產預備名單。[160] 535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塔克拉瑪干沙漠塔里木胡楊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1°15′20.05″N 84°12′29.05″E / 41.2555694°N 84.2080694°E / 41.2555694; 84.2080694

(viii)(ix)(x) 2010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的沙漠,同時還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塔里木河呈走廊狀分布世界上目前面積最大的一片原始胡楊林。林中伴生諸多梭梭甘草檉柳駱駝刺等沙生植物。養育着塔里木馬鹿、野生雙峰駝鵝喉羚大天鵝鷺鷥等上百種野生動物。[161] 553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阿爾泰山喀納斯自然保護區阿爾泰山兩河源自然保護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7°56′56.72″N 86°51′23.11″E / 47.9490889°N 86.8564194°E / 47.9490889; 86.8564194
47°48′07.66″N 88°08′24.69″E / 47.8021278°N 88.1401917°E / 47.8021278; 88.1401917

(vii)(viii)(ix) 2010 喀納斯湖,又稱哈納斯湖,是一處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北部的著名淡水湖,位於阿爾泰山脈中,面積45.7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0米,最深處達到188.5米,蓄水量達53.8億立方米。外形呈月牙狀,被推測為古冰川強烈運動阻塞山谷積水而成。該湖風景優美,四周林木茂盛。喀納斯湖深居阿爾泰山深處,人跡罕至,至今保持原始生態風貌。湖中以冷水型淡水魚為主,主要有哲羅鮭細鱗鮭、江鱈鮭、北極鯝魚等北冰洋水系魚類。整個湖區有20多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出沒。[162]阿爾泰山兩河源自然保護區包括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兩條內陸河流域的濕地。保護區內核心面積為29.83萬公頃、緩衝區面積為19.22萬公頃、科學實驗區為18.54萬公頃。內有維管束植物967種、苔蘚植物193種。獸類有54種;鳥類有222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的珍稀動物20多種;昆蟲1,167種。[163] 553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喀喇崑崙帕米爾群峰:塔什庫爾干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帕米爾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7°45′48.03″N 75°13′19.21″E / 37.7633417°N 75.2220028°E / 37.7633417; 75.2220028
39°43′18.62″N 76°10′37.96″E / 39.7218389°N 76.1772111°E / 39.7218389; 76.1772111

(viii)(x) 2010 塔什庫爾干自然保護區位於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境內,帕米爾高原東部。保護區達面積150萬公頃,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雪豹,國家二級保護的野生動物北山羊、棕熊、盤羊和岩羊以及旱獺,其他還有長尾早獺、草兔、狼和狐狸等動物。[164]帕米爾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境內。保護區內主要為高原濕地,平均海拔3,300米以上,總面積8,431.18公頃,慕士塔格山位於保護區的西南部。[165] 553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遼代木構建築:位於應縣的應縣木塔、義縣的義縣奉國寺大雄殿 山西省遼寧省

應縣39°34′09.06″N 113°10′58.57″E / 39.5691833°N 113.1829361°E / 39.5691833; 113.1829361
義縣41°32′31.86″N 121°14′33.36″E / 41.5421833°N 121.2426000°E / 41.5421833; 121.2426000

(i)(iii)(iv) 2013 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是世界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其確切建造年代無從考證,但可從其建築風格和相關文物信息確認其建造時間在遼代。該塔在金代元代明代清代時曾被多次修葺。該塔曾經歷過多次大地震,並於1926年時在軍閥混戰中被炮擊,但塔身從未傾倒。該塔通高67.31米,主體結構全部為木質結構,塔身外看為五層,其中第一層至第四層內各建有一層作為上一層基座的暗層,塔頂為鐵製塔剎。每層塔室內的內槽均安置有佛像,其中第一層的內槽安置有一尊高約10米的釋迦造像,內壁還繪有壁畫。由於應縣木塔塔身結構過於複雜,全塔共計出現54種不同的斗拱類型。[166]奉國寺位於遼寧省錦州市義縣縣城內東街北側,始建於開泰九年(1020年),初名咸熙寺;改奉國寺;因大殿內供有過去七佛,所以又名「大佛寺」或「七佛寺」。遼金元時期是奉國寺的鼎盛時期,到明清時期僅存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單檐廡殿頂,坐北朝南,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單檐四柱,聳立在高台上。台基東西長55.80米,南北寬25.91米,通高24米。大雄寶殿面闊48.20米,進深25.13米,是遼代遺存最大的兩個佛殿之一(小於山西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殿內七尊佛像為遼塑,連蓮座高8米以上;梁架和斗拱上有遼代彩畫,四壁有壁畫,畫有十佛、八菩薩、十八羅漢等,似為元代作品。[167] 580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紅山文化遺址:牛河梁遺址、紅山後遺址、魏家窩鋪遺址 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

朝陽41°19′49.39″N 119°31′09.05″E / 41.3303861°N 119.5191806°E / 41.3303861; 119.5191806
赤峰42°02′11.68″N 119°09′13.44″E / 42.0365778°N 119.1537333°E / 42.0365778; 119.1537333

(i)(iii)(iv) 2013 牛河梁遺址是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的重要遺址群,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富山街道凌源市凌北街道萬元店鎮交界處的努魯兒虎山谷間,占地面積約50平方公里。該遺址發現於1981年文物普查期間,出土了一批紅山文化代表玉器。[168]紅山後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區東北英金河東岸紅山最北山峰的東坡及南坡。遺址出土了一批陶罐、石器、青銅器。[169]

魏家窩鋪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鍾鎮魏家窩鋪村,遺址面積大約為93,000平方米。該出土了大量房屋遺址,以及陶器、石器、動物骨骼、蚌器等大量遺物。[170]

580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古瓷窯遺址 浙江省

龍泉29°57′45.87″N 120°44′55.61″E / 29.9627417°N 120.7487806°E / 29.9627417; 120.7487806
慈谿30°07′21.62″N 121°20′12.97″E / 30.1226722°N 121.3369361°E / 30.1226722; 121.3369361

(ii)(iii)(iv) 2013 中國古瓷窯遺址包含浙江慈谿上林湖越窯遺址龍泉大窯龍泉窯遺址,前者包含上林湖和寺龍口的116處窯址,後者包含小梅鎮和查田鎮的126處窯址,出土文物均為青瓷。上林湖越窯遺址建於東漢,是中國最早製造瓷器的地方之一,占地面積約231.69公頃。大窯龍泉窯遺址建於五代十國,占地面積約511.9公頃。青瓷於北宋興盛,從南宋明代中葉,這裡一度成為中國最大的瓷器生產中心。[171] 580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三坊七巷 福建省

26°05′10.70″N 119°17′30.54″E / 26.0863056°N 119.2918167°E / 26.0863056; 119.2918167

(iii)(iv) 2013 三坊七巷是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它們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與西晉末年,八姓入閩之際,唐代安史之亂」後,南遷避難的人們聚居於此,形成了一個以士大夫階層、文化人為主要居住民的街區,至今還保留着時期的建築風貌。她占地約40公頃,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是老福州城的社會名流聚居區之一,人傑地靈。林則徐左宗棠鄭孝胥陳寶琛鄧拓嚴復甘國寶冰心林覺民沈葆禎等近現代名人的故居,鑲嵌其中。[172] 580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西夏王陵 寧夏回族自治區

38°25′53.16″N 105°59′30.02″E / 38.4314333°N 105.9916722°E / 38.4314333; 105.9916722

(iii) 2013 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是對賀蘭山東麓西夏帝王陵園遺址的統稱,面積約為50平方公里。該陵園遺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蹟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被譽為「東方金字塔」。截至2014年,西夏王陵遺址共確認出西夏帝陵9座,陵邑遺址1座,陪葬墓254座,窯址幾十處,祖廟1座,除7號陵和182號陪葬墓外,其餘墓葬的墓主人尚無法得到最終確認。[173] 58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侗族村寨 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

懷化26°01′51.67″N 109°42′22.08″E / 26.0310194°N 109.7061333°E / 26.0310194; 109.7061333
三江25°59′17.40″N 109°28′35.54″E / 25.9881667°N 109.4765389°E / 25.9881667; 109.4765389
黎平25°54′34.26″N 109°09′46.21″E / 25.9095167°N 109.1628361°E / 25.9095167; 109.1628361
榕江26°02′28.70″N 108°38′23.40″E / 26.0413056°N 108.6398333°E / 26.0413056; 108.6398333
從江25°55′54.46″N 108°42′09.68″E / 25.9317944°N 108.7026889°E / 25.9317944; 108.7026889

(iii)(iv)(v) 2013 侗族村寨是由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邵陽市綏寧縣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從江縣黎平縣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共25個侗族村寨組成的三地聯合世界遺產預備項目。這些侗族村寨保留着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比較完整的古典樸素的民風民俗,吊腳木樓鱗次櫛比,已有兩三百年歷史。這裡的吊腳樓、鼓樓、風雨橋皆不用一釘一鐵,全以榫卯來連接固定。[174] 581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靈渠 廣西壯族自治區

25°36′7.20″N 110°40′46.18″E / 25.6020000°N 110.6794944°E / 25.6020000; 110.6794944

(i)(iv)(vi) 2013 靈渠,又名湘桂運河、興安運河,俗稱為陡河,位於廣西桂林市興安縣境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盤山渠道,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開鑿於秦代,溝通長江水系的湘江珠江水系的灕江,自古以來是嶺南地區與中原地區之間的水路交通要道。[175] 581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藏羌碉樓與村寨 四川省

甘孜州30°57′25.80″N 101°43′59.31″E / 30.9571667°N 101.7331417°E / 30.9571667; 101.7331417
阿壩州31°53′41.70″N 102°13′51.29″E / 31.8949167°N 102.2309139°E / 31.8949167; 102.2309139

(i)(ii)(iii)(iv)(v) 2013 藏羌碉樓與村寨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西部,是藏、羌民族所建的獨特建築與村寨。羌寨與碉樓最早見於漢代有所記載,現存的藏羌村寨以及建築多為時期所建造的。藏羌碉樓與村寨留存有至今仍有傳統村落、獨特的建築類型以及較完整和豐富的民族語言,傳統信仰,這為羌族藏族的文化傳統提供了有力的見證。[176] 581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古蜀文明遺址:金沙遺址古蜀船棺合葬墓三星堆遺址 四川省

成都30°52′54.43″N 103°45′51.43″E / 30.8817861°N 103.7642861°E / 30.8817861; 103.7642861
廣漢31°0′13.88″N 104°12′58.28″E / 31.0038556°N 104.2161889°E / 31.0038556; 104.2161889

(i)(ii)(iii)(v) 2013 金沙遺址是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蘇坡鄉金沙村一處青銅時代遺址,位於摸底河沿岸,面積超過5平方公里。金沙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有相似性,但是沒有城牆,約等於三星堆文化的最後一期,代表了古蜀的一次政治中心轉移。[177]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商業街南側,為一處大型多棺合葬的土坑豎穴墓。古蜀船棺合葬墓年代據推算為古蜀開明王朝晚期(約相當於戰國早期),發掘面積約1,500平方米,墓葬構造坐東北向西南,面積約600平方米。墓葬中發掘出船棺、獨木棺等17具葬具,均為楨楠木整木刳鑿而成。[178]

三星堆遺址位於距四川省廣漢市城西7公里,距南興鎮4公里的鴨子河畔,南距離成都約40公里,北距德陽26公里,屬青銅時代文化遺址。由於其古域內三個起伏相連的三個黃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遺址年代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分為四期,一期為寶墩文化(前蜀文化),二三期為三星堆文化(古蜀,公元前2000年-前1400年),四期為十二橋文化(古蜀:主要遺存在金沙遺址),約相當於中原時期。[179]

581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新疆雅丹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2°50′45.38″N 92°46′16.36″E / 42.8459389°N 92.7712111°E / 42.8459389; 92.7712111

(vii)(viii) 2015 雅丹地貌,或者稱為風蝕脊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新疆雅丹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哈密擁有世界上最為壯觀、類型豐富、分布集中、象形逼真的精品雅丹景觀集群。白龍堆雅丹生成於更新世中晚期,為羅布泊三大雅丹群之一。由於白龍堆的土台呈灰白色,遠處望去形似鱗甲,故被當地人稱為白龍。[180] 598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敦煌雅丹群 甘肅省

40°30′44.22″N 93°14′17.08″E / 40.5122833°N 93.2380778°E / 40.5122833; 93.2380778

(vii)(viii) 2015 敦煌雅丹群也被稱為魔鬼城,位於甘肅敦煌玉門關西北,距離敦煌達180公里,雅丹地貌的總面積達400多平方公里。敦煌雅丹群里有:流水侵蝕地貌景觀、流水堆積地貌景觀、風力侵蝕地貌景觀、沙漠景觀、沼澤濕地景觀、山體崩塌遺蹟景觀。[181] 599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天柱山 安徽省

30°43′05.37″N 116°28′58.12″E / 30.7181583°N 116.4828111°E / 30.7181583; 116.4828111

(ii)(iii)(v)(vi)(vii)(viii) 2015 天柱山是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的山脈,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古稱霍山、衡山,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嶽」之稱。天柱山為古皖文化薈萃地。天柱山座落於大別山南麓與長江中下游平原交匯處,主要山體距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城西北9千米。風景區總面積333平方千米(主景區82.46平方千米)。全山有45峰、17嶺、18崖、14岩、25洞、86怪石、18瀑、17泉、7關寨、2寺觀、有植物119科、1,000種以上。[182] 599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井岡山——北武夷山(武夷山的延伸) 江西省福建省

26°38′0.46″N 114°07′53.98″E / 26.6334611°N 114.1316611°E / 26.6334611; 114.1316611

(iii)(vi)(vii)(x) 2015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湖南省江西省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屬於江西省井岡山市,市府設立在廈坪鎮。東連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井岡山最高峰達到海拔2,120米。[183] 5993[184]
蜀道 四川省

廣元32°12′48.01″N 105°33′49.14″E / 32.2133361°N 105.5636500°E / 32.2133361; 105.5636500
巴中32°37′24.72″N 106°49′31.52″E / 32.6235333°N 106.8254222°E / 32.6235333; 106.8254222
綿陽31°41′50.01″N 105°11′36.16″E / 31.6972250°N 105.1933778°E / 31.6972250; 105.1933778
德陽31°17′32.47″N 104°27′58.66″E / 31.2923528°N 104.4662944°E / 31.2923528; 104.4662944
南充達州

(ii)(iii)(iv)(vi)(vii)(x) 2015 蜀道,通常指中國古代連接關中平原成都平原,翻越秦嶺大巴山的眾多道路。古代多用棧道形式,有名蜀道有金牛道、故道和褒斜道等。狹義上說,蜀道僅包括四川境內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於廣元棋盤關,全長約450公里。廣義上說,南起成都沿金牛道,過廣漢德陽羅江綿陽梓潼,越大小劍山,經廣元而出川,陝西境內經過寧強大安勉縣到達漢中、褒城開始褒斜道,之後沿褒河過石門,穿越秦嶺,出斜峪,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長約1000餘公里。[185] 599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土林—古格風景名勝區 西藏自治區

31°27′54.53″N 79°40′12.86″E / 31.4651472°N 79.6702389°E / 31.4651472; 79.6702389

(ii)(iii)(v)(vi)(vii)(viii) 2015 古格王國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象泉河南岸山上,距離札達縣城約18公里。這裡曾是吐蕃王室後裔所建立的古格王國的中心。17世紀中葉,這裡被外來的拉達克入侵者毀壞,僅存遺址。古格王國遺址自地面至山頂依山而建。現存遺址在札達縣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由300餘座房屋、300餘孔洞窟、3座10餘米高的佛塔、4座寺廟、2間殿堂、2條地下通道組成。整個遺址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相對高差達到175米。建築中以白殿、紅殿、大威德殿、度母殿、壇城殿最壯觀。古格王國遺址至今仍存有大量壁畫、雕塑、石刻,價值甚高。[186] 599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絲綢之路中國部分 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海西州36°10′38.30″N 98°17′51.31″E / 36.1773056°N 98.2975861°E / 36.1773056; 98.2975861
西寧市36°47′47.66″N 101°45′25.43″E / 36.7965722°N 101.7570639°E / 36.7965722; 101.7570639
海北州36°54′10.85″N 100°58′56.64″E / 36.9030139°N 100.9824000°E / 36.9030139; 100.9824000
海南州37°01′31.71″N 99°34′58.64″E / 37.0254750°N 99.5829556°E / 37.0254750; 99.5829556
海上絲綢之路
莆田25°05′35.52″N 119°08′24.56″E / 25.0932000°N 119.1401556°E / 25.0932000; 119.1401556
漳州23°43′02.80″N 117°14′07.18″E / 23.7174444°N 117.2353278°E / 23.7174444; 117.2353278
廣州江門陽江
南京

(i)(ii)(iii)(iv)(v)(vi) 2016 陸上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張騫長安為起點,經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錫爾河與烏滸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大伊朗,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陸上絲綢之路: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海上絲綢之路,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形成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自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又為了解決陸路的不便性,因為陸路受地形影響,前往西域會經過許多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又中國東岸夏、冬兩季有季風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歐陸的方便性。尤其於兩宋年間,游牧民族盤據華北地區,導致絲路斷流,令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更加蓬勃(海上絲綢之路:浙江省、福建省)。[153]

609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管涔山蘆芽山
山西省

管涔山38°53′54.29″N 112°09′35.68″E / 38.8984139°N 112.1599111°E / 38.8984139; 112.1599111
蘆芽山38°49′49.30″N 112°04′13.84″E / 38.8303611°N 112.0705111°E / 38.8303611; 112.0705111

(vii)(ix) 2017 管涔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岢嵐縣五寨縣交界處,在呂梁山以北,為山西境內主要河流汾河的發源地。[187]主峰蘆芽山,海拔2,739米,因其山峰層層堆疊如同蘆芽而得名。汾河與桑乾河的源頭均位於此。景區內有700多種植物、240多種動物,100多種名貴中草藥。不僅擁有珍貴樹種落葉松雲杉,而且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褐馬雞的主要保護地。[188] 618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呼倫貝爾景觀及古代少數民族發源地
內蒙古自治區

51°37′19.39″N 122°26′06.50″E / 51.6220528°N 122.4351389°E / 51.6220528; 122.4351389

(iii)(vii)(ix)(x) 2017 呼倫貝爾設有額爾古納北部林區、汗馬自然保護區、額爾古納自然保護區、額爾古納濕地自然保護區、額爾古納濕地公園、呼倫湖自然保護區、輝河自然保護區和紅花爾基樟子松林自然保護區。這幾處保護區有森林、濕地、草原等類型。呼倫貝爾還有豐富的文化歷史,從西漢至今均有游牧民族在這裡生活。[189] 618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青海湖 青海省

36°53′55.50″N 100°11′06.11″E / 36.8987500°N 100.1850306°E / 36.8987500; 100.1850306

(vii)(ix)(x) 2017 青海湖古稱西海、鮮水、鮮海、卑禾羌海。位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的湖泊,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的鹹水湖內流湖,早期面積4,236.6平方公里,有時因人為及氣候因素而極遽減小但也有擴大情況,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最大水深為32.8米,蓄水量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3,260米。湖水鹽度為1.24%(一般海水含鹽量為3.5%)。[190]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鳥島都是遊覽勝地。海心山又稱龍駒島,面積約1平方公里。島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以產龍駒而聞名。鳥島位於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內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積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節棲息着10萬多隻候鳥。青海湖盛產青海湖裸鯉,魚類資源曾經十分豐富。[191] 618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神山聖湖風景名勝區 西藏自治區

31°04′04.96″N 81°18′12.60″E / 31.0680444°N 81.3035000°E / 31.0680444; 81.3035000

(iii)(v)(vi)(vii)(viii)(x) 2017 神山——岡仁波齊峰,岡底斯山脈的第二高峰,海拔6,721米,位於西藏普蘭縣境內,南臨瑪旁雍錯拉昂錯,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獅泉河的發源地。[192]相傳苯教發源於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着無量幸福,也是密勒日巴戰勝苯教徒的地方。因此常年在此處轉山的各地信徒不斷。[193]

聖湖——瑪旁雍錯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淡水湖(4,556米)。瑪旁雍錯緊鄰拉昂錯與岡仁波齊峰,附近有獅泉河、雅魯藏布江和孔雀河的發源地,但這兩個湖本身沒有出口。這裡還是印度教的聖地,根據印度教傳說,是從創造神梵天的心中造出的,古梵文稱其為「瑪那薩羅瓦」,是由「瑪那」(心)和「薩羅瓦」(湖)兩個詞組成。每年都有許多印度教徒前往這個湖轉湖朝聖。印度神話認為這個湖是天鵝的夏季棲息地。[194]

618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太行山 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

石家莊37°27′25.03″N 114°02′33.08″E / 37.4569528°N 114.0425222°E / 37.4569528; 114.0425222
焦作35°25′53.33″N 113°18′30.26″E / 35.4314806°N 113.3084056°E / 35.4314806; 113.3084056
長治35°56′15.70″N 113°24′50.73″E / 35.9376944°N 113.4140917°E / 35.9376944; 113.4140917
安陽36°10′09.99″N 113°39′33.70″E / 36.1694417°N 113.6593611°E / 36.1694417; 113.6593611

(iii)(vii)(viii)(x) 2017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或作太形山。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跨越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四省市。北起北京西山,南達豫北黃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綿延400餘公里,為山西東部、東南部與河北、河南兩省的天然界山。它由多種岩石結構組成,呈現不同的地貌,這裡儲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太行山地區有眾多河流發源或流經,使連綿的山脈中斷形成「水口」,這裡是華北平原進入山西高原的要道。[195] 618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長白山植被垂直景觀及火山地貌景觀 吉林省

42°04′16.54″N 128°04′07.62″E / 42.0712611°N 128.0687833°E / 42.0712611; 128.0687833

(vii)(viii)(ix)(x) 2017 長白山古名不咸山(或為白羅聶·顯干之音譯)、太白山,朝鮮稱白頭山,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邊境的界山。由於其高度及獨特的地理位置,從河谷一直分布到主峰,幾乎是歐亞大陸從溫帶到寒極各種主要植被類型的集合,成為地理學上罕見完整的高山垂直自然帶分布範例: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從高大的溫帶闊葉林過渡為長白美人松(針葉林)、低矮匍匐的岳樺(灌木)、高山草甸、苔蘚地衣、裸露的岩石和火山灰、積雪和高山冰川。[196]在長白山周圍分布着100多座火山。最大的火山口海拔2,600米左右,直徑達4.5公里,呈漏斗形,深達800多米。周圍小的錐體,海拔高在1,000米左右。火口多為溢出口,呈椅形、新月形,山頂平坦。著名的有西鵝毛頂子、東鵝毛頂子、西土頂子,東土頂子、西馬鞍山、東馬鞍山、赤峰、老房子小山等。小火山拱衛着長白山,構成了壯觀的火山群[197] 619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景德鎮御窯廠遺址 江西省

25°57′08″N 105°40′05″E / 25.95222°N 105.66806°E / 25.95222; 105.66806

(v)(vii)(viii) 2019 景德鎮製瓷歷史悠久,洪武二年(1369年)設御器廠,改稱御窯廠,專門製作皇家用瓷。咸豐五年(1855年)被太平軍燒毀,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民國初停燒。御窯廠前後延續四百多年,是中國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品類最多、工藝最精的官窯。[198][199] 626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黃果樹風景名勝區 貴州省

29°17′45.45″N 117°12′08.85″E / 29.2959583°N 117.2024583°E / 29.2959583; 117.2024583

(ii)(iii)(iv) 2019 黃果樹瀑布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六枝河九級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而其瀑布群包含着雄、奇、險、秀風格各異的大小18個,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其中黃果樹大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瀑布。2007年5月經中國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審查驗收,黃果樹瀑布景區成為首批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之一[200] 638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貴州三疊紀化石遺址群 貴州省

盤州:25°31′36.880″N 104°53′57.206″E / 25.52691111°N 104.89922389°E / 25.52691111; 104.89922389
烏沙:25°10′19.303″N 104°46′48.633″E / 25.17202861°N 104.78017583°E / 25.17202861; 104.78017583
頂效:25°8′56.532″N 105°0′46.870″E / 25.14903667°N 105.01301944°E / 25.14903667; 105.01301944
關嶺: 25°53′21.192″N 105°25′33.328″E / 25.88922000°N 105.42592444°E / 25.88922000; 105.42592444

(ii)(iii)(iv) 2019 貴州三疊紀化石遺址群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遺產區面積19.97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62.46平方公里,共82.43平方公里,包括六盤水市盤州市盤縣動物群、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興義動物群(烏沙)和興義動物群(頂效)及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的關嶺生物群,對研究三疊紀海洋生物復甦、海洋生物演化和輻射、古海洋動物地理區系以及研究古海洋環境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201] 638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 海南省

19°17′N 109°43′E / 19.283°N 109.717°E / 19.283; 109.717

(iii)(v)(x) 2022 「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項目提名地是諸多全球瀕危物種和海南島特有物種的庇護所,也是海南島黎族人民長期定居、創造獨特島嶼性部族文化的場所。[202] 6582[203]
福建閩江河口濕地:海、陸生物地理過渡帶 福建省

25°48′N 119°35′E / 25.800°N 119.583°E / 25.800; 119.583

(x) 2022 閩江河口濕地,位於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由鱔魚灘、蝙蝠洲、道慶洲、塔礁洲等眾多濕地組成,面積200多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地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1平方公里,以河口典型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眾多瀕危動物物種和豐富的水鳥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保護區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區的重要驛站,是遷徙水鳥重要驛站地、越冬地和燕鷗類重要繁殖區。在全球9條候鳥遷徙路線中,上述遷徙路線擁有的候鳥種類和數量最多。濕地有着全球沿海地區唯一、大規模、穩定的鴻雁越冬種群,並分布有鳥類313種,種數占中國鳥類種數的21.7%,占福建省鳥類種數的53%。在濕地分布的鳥類中,水鳥166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74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鳥類37種。[204] 661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甘肅和政哺乳動物化石群 甘肅省 (viii) 2024 6768

預備名單分布圖

[編輯]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在中國的位置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
鳳陽明中都皇城城牆
鳳陽明中都皇城城牆
南越國遺蹟
南越國遺蹟
阿爾泰山兩河源自然保護區
阿爾泰山源自然保護區
帕米爾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
帕米爾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
魏家窩鋪遺址
魏家窩鋪遺址
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地點分布圖

圖例: 文化遺產 自然遺產 文化與自然雙遺產 中國明清城牆文化遺產 絲綢之路文化遺產 揚子江南部的古代濱水城鎮文化遺產 中國白酒釀造古遺址文化遺產
黔東南苗族村寨:苗嶺山區雷公山麓苗族村寨 「泰山」擴展項目:中華五嶽 侗族村寨

蜀道 絲綢之路中國部分 絲綢之路中國部分:海上絲綢之路 太行山 貴州三疊紀化石遺址群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新闻背景-从“大运河”到“北京中轴线”,这些“世界遗产”来自中国. 新華網. 2024-07-27 [2024-07-27] (中文). 
  2. ^ 鄔宏,《中國世界遺產全記錄》,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ISBN 7-5438-3534-7
  3. ^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在苏州举行. 華夏經緯網. 2004-04-22 [201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0-16). 
  4. ^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 将审议泉州项目. 中國政府網. 2021-07-17 [2021-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7). 
  5.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Extended 44th 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6) (英語). 
  6. ^ 中国文化遗产之遗产历程. 華夏收藏網. 2013-06-07 [2017-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5). 
  7. ^ 中国记忆也是世界记忆——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节目《2017中国记忆》即将播出. 央視網. 2017-06-09 [2017-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5). 
  8. ^ 8.0 8.1 8.2 我国世界遗产申报_次序性_问题探讨. 道客巴巴. [2017-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5). 
  9. ^ 维修和保护世界遗产要遵循“少干预”原则——访北京大学教授晁华山. 第一文庫網. 2006年 05期 [2017-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6). 
  10. ^ 10.0 10.1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國政府網. 2012-04-11 [2017-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2). 
  11. ^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2). 
  12. ^ 泰山.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13.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ount Taisha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14. ^ 长城.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5-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15.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The Great Wall.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5) (英語). 
  16. ^ 北京故宫.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17.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Imperial Palac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Beijing and Shenyang.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18. ^ 莫高窟.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19.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ogao Cav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20.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5-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21.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22.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23.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5-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24.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25. ^ 黄山.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26.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ount Huangsha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27. ^ 九寨沟.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28.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Jiuzhaigou Valley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29. ^ 黄龙.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30.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Huanglong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31. ^ 武陵源.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32.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Wulingyuan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33. ^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2). 
  34.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35. ^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2). 
  36. ^ 70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7. ^ 武当山古建筑群.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38.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in the Wudang Mountain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39. ^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40. ^ 70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1. ^ 庐山.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3). 
  42. ^ 77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3. ^ 峨眉山-乐山大佛.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44. ^ 77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5. ^ 丽江古城.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46. ^ 8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7. ^ 平遥古城.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3). 
  48. ^ 81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9. ^ 苏州古典园林.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50. ^ 81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1. ^ 颐和园.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52. ^ 88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3. ^ 天坛.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54.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Temple of Heaven: an Imperial Sacrificial Altar in Beijing.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55. ^ 大足石刻.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56.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Dazu Rock Carving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57. ^ 武夷山.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58.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ount Wuyi.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59. ^ 都江堰-青城山.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60.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ount Qingcheng and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61. ^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62.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63. ^ 龙门石窟.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64.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Longmen Grotto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65. ^ 明清皇家陵寝.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66.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67. ^ 云冈石窟.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68.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Yungang Grotto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69. ^ 三江并流.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70.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71. ^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72.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73. ^ 澳門歷史城區.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74.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75. ^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76.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chuan Giant Panda Sanctuaries - Wolong, Mt Siguniang and Jiajin Mountain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77. ^ 殷墟.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78.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Yin Xu.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79. ^ 中国南方喀斯特.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80.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South China Karst.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81. ^ 開平碉樓與村落.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82.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83. ^ 福建土楼.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84.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Fujian Tulou.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85. ^ 三清山.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86.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ount Sanqingshan National Park.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87. ^ 五台山.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88.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ount Wutai.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89. ^ 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90.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Historic Monuments of Dengfeng in “The Centre of Heaven and Earth”.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91. ^ 中國丹霞.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92.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hina Danxi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93. ^ 杭州西湖.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94.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gzhou.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95. ^ 元上都遗址.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96.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of Xanadu.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97. ^ 澄江化石地.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98.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hengjiang Fossil Sit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99. ^ 新疆天山.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0). 
  100.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Xinjiang Tiansha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01. ^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102.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03. ^ 大运河.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104.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The Grand Canal.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05. ^ 丝绸之路(天山廊道). 中國世界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2). 
  106.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07. ^ 土司遗址. 中國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108.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Tusi Sit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09. ^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中國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110.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Zuojiang Huashan Rock Art Cultural Landscap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11. ^ 湖北神农架. 中國遺產網.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112.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Hubei Shennongji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13. ^ 青海可可西里. 中國遺產網. [2017-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114.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Qinghai Hoh Xil.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15. ^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中國遺產網. [2017-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116.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Kulangsu, a Historic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17. ^ 梵净山景区. 梵淨山景區官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5). 
  118.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Fanjingsha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19. ^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扩展列入世界遗产. 新華網. 2024-07-26. 
  120.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igratory Bird Sanctuaries along the Coast of Yellow Sea-Bohai Gulf of China (Phase II).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21. ^ 神秘消失的文明——良渚. 中國國家地理. 2001 [2017-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8). 
  122.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23. ^ 古泉州(刺桐)史迹. gqzctsj.com. [2017-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1). 
  124. ^ (ICOMOS 2021a,第231-233頁,2021年文化及複合遺產之評估報告)
  125. ^ 泉州申遗成功. [2021-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6). 
  126.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Quanzhou: Emporium of the World in Song-Yuan Chin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27. ^ 新浪福建. 普洱景迈山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序推进. 雲南經濟報. 2013-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28.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 of Old Tea Forests of the Jingmai Mountain in Pu’er.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29. ^ 内蒙古的这个“最美沙漠”入选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新華社. 2019-03-19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6). 
  130.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Badain Jaran Desert - Towers of Sand and Lak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31.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Beijing Central Axis: A Building Ensemble Exhibiting the Ideal Order of the Chinese Capital.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32. ^ 国家文物局领导调研西夏陵申遗保护工作. www.ncha.gov.cn. [2024-08-07]. 
  133.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Tentative Lists. whc.unesco.org. [2017-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2) (英語). 
  134. ^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6). 
  135. ^ 宣城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图). 新浪旅遊.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36. ^ 江西鄱阳湖旅游攻略之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浪旅遊.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37. ^ 拉萨河托起西藏文明的“蓝色哈达”. 中國國家地理.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38. ^ 最全的长江三峡景点介绍和图片浏览. 欣欣旅遊.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39. ^ 天坑通向未知的大圆. 中國國家地理.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40. ^ 神秘“地缝”虚掩的地狱之门. 中國國家地理.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41. ^ 华山: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央視網. 2012-05-10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42. ^ 中雁荡人少景美 绝不是你以为的雁荡山. 搜狐旅遊. 2016-06-06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43. ^ 浙江省楠溪江. 中國·地名. 2013-05-13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44. ^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壮美的火山地质风光. 阿邦旅遊.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4). 
  145. ^ 平潭岛(海坛岛). 博雅旅遊分享網.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46. ^ 云南大理最美去处:苍山洱海. 新民網. 2015-06-23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47. ^ 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盘点. 3158名酒網. 2015-11-07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48. ^ 李秋香. 丁村.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302150220. 
  149. ^ 韩城百年党家村为何火不过袁家村马嵬驿. 陝西傳媒網. 2016-05-25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50. ^ 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文本:将展现古代国家建制及南北特色. 中國新聞網. 2016-03-09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51. ^ 阮仪三: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 文匯報. 2008-06-22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52. ^ 丝绸之路入世界遗产名录 33遗迹22处在中国. 中國新聞網. 2014-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53. ^ 153.0 153.1 海上丝绸之路千年兴衰史. 人民網. 2014-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54. ^ 凤凰古城. 博雅旅遊分享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55. ^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南越王宮博物館籌建處:《廣州市南越國宮署遺址2003年發掘簡報》,《考古》,2007年第3期,第29頁。
  156. ^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明年5月迎客. 搜狐新聞. 2008-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57. ^ 搜狐旅遊. 黔东南州申遗工作正式启动,这些苗侗村寨已列入了预备名单!. 2017-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4). 
  158. ^ 新華網. 新疆:高科技+土专家保护"地下运河"坎儿井. 2009-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15). 
  159. ^ 中原文物. 新乡明潞简王墓调查简报. [1978年03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6). 
  160. ^ 人文地理. 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中国五岳. [2009年第4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161. ^ 道客巴巴. 塔里木河_下游胡杨和柽柳显微结构的生态适应特征对策研究对策.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62. ^ 新疆哈纳斯湖. 人民網. 2001-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63. ^ 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 《濕地科學與管理》. 2014年02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64. ^ 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保护区成立. 《新疆林業》. 1984年05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65. ^ 新疆林業. 帕米尔高原湿地现状与保护对策. 楊建中.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2). 
  166. ^ 天下第一塔”山西应县木塔. 華夏經緯網. 2006-02-27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中文(中國大陸)). 
  167. ^ 杜仙洲. 义县奉国寺大雄殿调查报告. 文物. 1961, (2). 
  168. ^ 華夏經緯網. 牛河梁遗址. 2008-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2). 
  169. ^ 博雅旅遊分享網. 红山后聚落遗址.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70. ^ 網易新聞. 内蒙魏家窝铺聚落遗址折射远古中国东北与中原交流史. 新華網. 201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4). 
  171. ^ 知網. 浙江越窑寺龙口窑址发掘简报. 《文物》. 2001年11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72. ^ 蕭春雷. 三坊七巷的灵与肉. 華夏地理. 2009, (2): 48. ISSN 1673-6974. 
  173. ^ 西夏王陵简介. 寧夏西夏陵. 2012-12-14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中文(中國大陸)). 
  174. ^ 搜狐. 棒棒哒!柳州三江侗族村寨已列入申遗预备名单. 柳州新聞網. 2016-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175. ^ 余國琨,劉英,劉克嘉. 桂林山水.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79. 
  176. ^ 萬方. 川西地区藏羌高碉建筑探析. 建築歷史與理論.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6). 
  177. ^ 搜狐. 金沙古玉——文明的辉煌 远古的神秘. 2017-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4). 
  178. ^ 國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上).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9. 
  179. ^ 四川的古老文化(巴蜀 成都 重庆)(英文:Ancient Culture in Sichuan (Bashu Chengdu Chongqing)).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0). 
  180. ^ 搜狐旅遊. 世界上最大最壮丽的雅丹地貌群就在中国(附攻略). 2016-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81. ^ 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 地质公园介绍: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國土資源部. 2016-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8). 
  182. ^ 道客巴巴. 天柱山简介.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83. ^ 國家旅遊地理網. 江西井冈山:此山下后万岭不思游. 2012-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84.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Jinggangshan--North Wuyishan (Extension of Mount Wuyi).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8-01] (英語). 
  185. ^ 巴中新聞網. 蜀道申遗范围初步确定 巴中7区域进入遗产片区.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4). 
  186. ^ 西藏阿里旅遊網. 古格王国遗址. 201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187. ^ 謝德還.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 山西林業. 1994, 3: 31. 
  188. ^ 芦芽山的褐马鸡. 地理教師網. 2012-08-21 [2017-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5). 
  189. ^ 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 呼伦贝尔景观和古代少数民族发祥地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5). 
  190. ^ qhh.gov.cn. 青海湖的形成. 2017-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1). 
  191. ^ 搜狐. 青海湖12年间面积不断扩大 相当于增加25个西湖. 2017-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92. ^ 四川省中國旅行社. 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93. ^ 冈仁波齐峰. 西藏在線. [2024-07-25]. 
  194. ^ 新浪旅遊. 西藏阿里:在世界屋脊邂逅雪域风光(3).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95. ^ 中國國家地理. 太行山. 2011年第05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7). 
  196. ^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中国的自然保护区. 商務印書館. ISBN 7-100-01490-5. 
  197. ^ 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吉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2012-04-23. 
  198. ^ 國家文物局 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Ⅴ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445. ISBN 978-7-5010-2446-9. 
  199. ^ 关于同意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批复. 國家文物局. [2018-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4). 
  200. ^ 贵州黄果树瀑布. 央視網. 2005-04-14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6). 
  201. ^ 《中国申请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近期已更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9-03-14 [2019-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1). 
  202. ^ 李夢瑤; 於偉慧. “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正式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海南日報. 2022-01-21 [2023-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9). 
  203.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Hainan Tropical Rainforest and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of Li Ethnic Group.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30] (英語). 
  204. ^ 徐文宇. 进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闽江河口湿地踏上申遗征程. 福州晚報. 2022-09-25 [2023-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1).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