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超思鸡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超思进口蛋争议是一项有关农业部于2022至2023年补助进口蛋的公共政策事件,涉及进口蛋的品质问题、政府资金浪费及公司财务透明度的争议。

背景

[编辑]

2023年农历年后,基于气候与疫病影响、全球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扩散、俄乌战争造成国际饲料价格大涨、国内鸡蛋生产不足等因素,造成鸡蛋供应不足且国内蛋价上涨。

同年3月1日,农业部为补足国内鸡蛋缺口,因此成立专案,透过财团法人中央畜产会,委托贸易商采购来自12个国家的进口鸡蛋。

事件始末

[编辑]

政府代垫与超思成立

[编辑]

超思公司由政府先行代垫资金于2022年9月成立,资本额只有50万。然而,却早在2022年8月,畜产会与超思签约,取得进口日本蛋的许可。[1]

根据农业部,进口蛋主要目的是抑制价格。但是,仅有约五分之一(2995万颗)进入市场,未能达到抑制价格的效果。[2]

巴西进口鸡蛋品质问题

[编辑]

2023年9月18日,有民众购买到期日于2023年10月7日的巴西进口鸡蛋,却发现其出现蛋黄发黑、蛋液呈绿色的情况,进而检举。[3]

相关报导指出,巴西鸡蛋在全程4—5°C冷链储运的情况下,可以存放长达120天。然而,台湾有关商铺却将巴西进口鸡蛋放置室温贩售,以致保存期限不如预期,[4]而农业部声称经过喷蜡处理。[来源请求]

随后[何时?]即期巴西蛋被制成液蛋,并将保存期限延长至一年半。[谁?]液蛋原计画释出,但因台湾民众党接到陈情,指出蛋价过低可能影响蛋农生计。行政院院长接受有关质询后,决定停止标售。[来源请求]

纳税钱浪费与争议

[编辑]

由于市场买气差,2023年进口的鸡蛋约有5580万颗进口蛋过期,需进行销毁。[5]根据有关报道,进口蛋与堆肥处理等所需成本花费超过5亿元。[6]

2022年,超思负责人女儿吴谕非简讯[可疑],从日本购买鸡蛋共花费1.8亿元,但未签订合约[需要解释跟谁的合约?][7][与来源不符]

事件调查

[编辑]

2024年7月11日,立法院根据《立法院职权行使法》成立“有关进口鸡蛋执行情形调查专案小组”,以调查2023年所有的进口鸡蛋。[8]

进口蛋数量与来源

[编辑]
时间 进口商 进口源 进口鸡蛋量 附注
2022年 亮采公司 日本 500多万 有牌照与合约
超思公司 2500多万 无牌照与合约
2023年 超思公司 巴西 8000多万

2023年3至7月,从巴西、土耳其、泰国等7国共进口1亿5811万颗鸡蛋,当中也包含了超思公司从巴西进口的8000多万颗。其中鸡蛋坏掉并进行堆肥处理有5772万颗,并需支付4.7亿元处理费。制作成液蛋有7236万颗,且将保存期限从一年延长至一年半,但可能卖不掉。进入市场则有2995万颗。

超思公司财务与利润

[编辑]

获利情况

[编辑]

日本进口蛋:

每颗利润约4.61元(成本2.78元,售价7.39元)。

获利约1.2亿元。

巴西进口蛋:

服务费8%(6亿元×8%)。

获利约4800万元。

总计推测超思公司至少获利1.6亿元。

公司背景

[编辑]

资本额仅50万元,实际出资仅1000元,其馀股东身份不明。

公司于2022年9月5日成立。

先进口蛋再成立公司,并于休业后复业再接巴西蛋订单。

仅进行过两笔生意。

行政调查问题

[编辑]

农业部调查争议

[编辑]

行政报告中少列600万颗蛋。

农业部宣称进口蛋重量一致,但遭质疑。

财务问题

[编辑]

超思鸡蛋销毁费用高达10亿元。

签约程序不透明,部分付款仅凭发票进行。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