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明朝开国战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朝开国战争
日期1368年-1389年
地点
结果 元朝灭亡,各地割据政权被灭
参战方
西吴 明朝 元朝 北元
以及各地割据势力
指挥官与领导者
朱元璋
李善长
徐达
常遇春
李文忠
冯胜
邓愈
汤和
傅友德
沐英
蓝玉
元顺帝
明升 投降
把匝剌瓦尔密
纳哈出 投降

明朝开国战争,是明朝元朝残馀势力(云南的把匝剌瓦尔密和辽东的纳哈出)及周围地方割据势力的战争[参1]。除漠北草原和西藏等地外,大致继承了元朝领土。

过程

[编辑]

江南割据政权

[编辑]

元朝末年爆发了以红巾军为主的民变。而朱元璋趁势崛起于江淮地区,到了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相继攻灭在江南称汉帝的陈友谅和在东南沿海的吴王张士诚,又消灭盘踞在浙东的方国珍[参2]

北伐中原和出兵西北

[编辑]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参3][参4]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徐达、常遇春率领明军攻入元大都,改大都为北平[参5],随即移师西向,陆续攻取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参6]

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因元朝残余势力不断在北部边疆骚扰,朱元璋又命常遇春率军北伐,攻克元上都开平,常遇春因病卒于军中。第二年,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再分道出征沙漠,攻克应昌[注1]。暂时稳定了北方形势。

征伐福建和湖广

[编辑]

早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就命汤和廖永忠消灭在浙江盘踞的方国珍势力,后率军攻入福建境内,在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攻入延平(今南平),福建地方势力皆降。同年二月朱元璋命廖永忠朱亮祖福建海道进攻广东,与先遣由湖南征广西的杨璟和江西赣州卫指挥使陆仲亨部互为犄角,进军两广。同年三月,杨璟攻克全州(今属广西)、武冈(今属湖南)等地。同年四月,廖永忠率部抵广州,元广东行省左丞何真势穷出降。诸路明军进入广西,一直到同年七月,相继攻取未下州县[参2]江南全部统一。

平定西南

[编辑]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汤和率军攻入四川,消灭明升[注2]的割据势力。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蓝玉沐英有率领明军攻入云南,灭故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第二年乘胜进军,攻克大理,云南平定[参1]

招抚藏区

[编辑]

明朝建立后的第二年,朱元璋就派人到青藏高原地区,要求藏区各地僧俗和首领上缴元朝时期所赐的旧印,由明朝重新任命并颁发新印,并对他们加以安抚,并巩固他们在地方的地位[参7]。然而明朝的势力仅位于青海,并未达到藏区腹地。卫藏等地早在元朝灭亡前就已被帕木竹巴王朝所统治[参8]。据明朝史料记载称,洪武五年(1372年)元朝最后一位摄帝师(即代理帝师)喃加巴藏卜首先宣布归顺明朝,明朝中央政府封他为炽盛佛宝国师,并赐玉印一颗。喃加巴藏卜先后向明朝推荐了元朝时期在卫藏地区的旧官员一百多名,明朝中央政府都分别授给他们各级官职[参9]。此人在西藏史料中没有记载。

随后,西藏各地僧俗地方势力,到明朝首都南京,请求其册封,明朝对归顺的僧俗一律授以新的官职。对于西藏宗教,明朝采取尊崇扶植,对各教派一视同仁的“多封众建”政策。就是对据有一定威信的佛教各派领袖人物都赐加封号。明朝中央政府一共敕封过三大法王和五个王,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称“明封八王”[参10]

明朝在等区建立各级土司,共设置都指挥使司二、指挥使司一、宣慰使司三、招讨司六、万户府四、千户所十七,各设官抚治。同时还建立了朝贡制度[参11][参12]。国际藏学家普遍认为明朝与西藏仅限于朝贡关系,明朝也将西藏列为朝贡国[参13]

攻克辽东

[编辑]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命冯胜傅友德蓝玉进攻辽东,迫降故元太尉纳哈出。至此,除了漠北沙漠和西域等地外,全国已经基本为明朝控制[参1]。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在捕鱼儿海[注3]击败北元后主脱古思帖木儿。同年,脱古思帖木儿被杀,其余部降明朝[参2]。北元灭亡后,蒙古已经成为了“边患”,而不再是前一个中原王朝的残馀势力[参14][参15]

重要战役

[编辑]

评价

[编辑]

明朝开国战争从公元1367年到1387年,经20多年的战争,大致继承了元朝领土。朱元璋针对元朝势力受到削弱,而其他作战对象也是各据一方,采取各个击破,显示了朱元璋本人的用兵才能和驾驭将帅的能力[参2]

注释

[编辑]

    注:

  1. ^ 今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
  2. ^ 其父亲明玉珍原为徐寿辉部将。
  3. ^ 今中蒙边境之贝尔湖

参考资料

[编辑]

    参:

  1. ^ 1.0 1.1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北京. 1993: 第218页. 
  2. ^ 2.0 2.1 2.2 2.3 明代军事—明统一战争. 中华五千年. 2007-12-07 [201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1) (中文). 
  3. ^ 《明史·卷一·本纪第一》甲子,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五万,由淮入河,北取中原
  4.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第十三·徐达、常遇春》寻拜征虏大将军,以遇春为副,帅步骑二十五万人,北取中原,太祖亲祃于龙江。是时称名将,必推达、遇春。两人才勇相类,皆太祖所倚重。
  5.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第十三·徐达、常遇春》逾日,达陈兵齐化门,填濠登城。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不降,斩之,其余不戮一人。封府库,籍图书宝物,令指挥张胜以兵千人守宫殿门,使宦者护视诸宫人、妃、主,禁士卒毋所侵暴。吏民安居,市不易肆。
  6.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第十三·徐达、常遇春》二年引兵西渡河。至鹿台,张思道遁,遂克奉元。时遇春下凤翔,李思齐走临洮,达会诸将议所向。皆曰:“张思道之才不如李思齐,而庆阳易于临洮,请先庆阳。”达曰:“不然,庆阳城险而兵精,猝未易拔也。临洮北界河、湟,西控羌、戎,得之,其人足备战斗,物产足佐军储。蹙以大兵,思齐不走,则束手缚矣。临洮既克,于旁郡何有?”遂渡陇,克秦州,下伏羌、宁远,入巩昌,遣右副将军冯胜逼临洮,思齐果不战降。分兵克兰州,袭走豫王,尽收其部落辎重。还出萧关,下平凉。思道走宁夏,为扩廓所执,其弟良臣以庆阳降。达遣薛显受之。良臣复叛,夜出兵袭伤显。达督军围之。扩廓遣将来援,逆击败去,遂拔庆阳。良臣父子投于井,引出斩之。尽定陕西地。
  7. ^ 夏春峰. 《明朝前期中央治藏措施述略》. 《西藏研究》. 2000年, (04期). 
  8. ^ 朱瑞. 西藏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藏人行政中央官方中文网. 西藏新闻社. [2024-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1). 与中国明朝相对应的,在西藏,是帕木竹巴统治时期。两国往来并不多,只因永乐皇帝笃信佛教,于藏历第七绕迥的火猪年(1407年)迎请噶玛巴五世到南京。…在帕木竹巴统治时期,也就是中国的明朝,中国和西藏(图博)两国之间,基本上是礼上往来,友好相处的。 
  9. ^ 明朝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新浪网. 2004-03-23 [201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9) (中文). 
  10. ^ 阴海燕. 《明朝“多封众建”治藏方略研究》. 《西藏大学》 (西藏: 西藏大学). 2010年 (中文). 
  11. ^ 元代至民国治藏政策的演进. 西藏: 中国西藏网. 2010-10-27 [201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9) (中文). 
  12. ^ 第二章·明代·四、建立朝贡制度——“贡有定期,人有定数,物有 定品,印信有定据". 《元代至民国治藏政策法规汇要》. 学苑出版社. 2010年6月. ISBN 9787507735895 (中文). 
  13. ^ 朝貢體系歷史意涵與發展 (PDF): 35. [2023-01-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26). 
  14. ^ 章恺. 《正說元朝十五帝:解密歷史真相, 走出「野史」誤區》. 中华人民共和国: 群言出版社. 2005年12月1日: 第267页. ISBN 9787800805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2月22日) (中文). 北元的灭亡,使明朝失去了政治上的敌人,蒙古已经成为了“边患”,而不再是前一王朝残馀势力。 
  15. ^ 钱仲安; 蒋武雄. 明代嘉靖年間山西大同鎮五堡兵變的研究. 《史辙》 (东吴大学历史学系). 2019: 53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尽管北元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灭亡,但是蒙古仍旧盘踞在漠北一带,因此明代二百七十六年的国祚中,蒙古一直是主要的外患之一。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