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温成皇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温成皇后
宋朝贵妃 (追赠皇后)
国家中国
政权北宋
张氏
位号郡君→才人→修媛→美人(自请下迁)→贵妃→皇后(追赠)
族裔汉族
信仰道教
出生1024年
河南永安
逝世1054年2月18日 至和元年正月八日
河南开封
谥号温成
祠庙温成庙
亲属
父亲清河郡王 张尧封
母亲齐国夫人 曹氏
宋仁宗 赵祯
夫之父宋真宗 赵恒
夫之嫡母章献明肃皇后 刘氏
夫之母章懿皇后 李氏
异母兄弟兄 安远军节度使 张化基[1]
异母姊妹妹 才人张氏[2]
妹 清河郡君张氏[3]
异父兄弟弟 蹇守和
安寿公主宝和公主唐国公主赵幼悟

温成皇后张氏 (1024年—1054年2月18日),北宋皇后(追封) ,出身清河张氏,河南永安(今河南巩义市)人, 宋仁宗赵祯的宠妃,坤宁宫事变重要人物,先后受封清河郡君、才人、修媛、美人、贵妃 ,得宋仁宗专宠,礼仪逾于曹皇后。为安寿公主宝和公主唐国公主生母,至和元年正月八日(1054年2月18日)病逝,时年三十一岁。宋仁宗伤心不已,追封皇后,谥号温成。

生平

[编辑]

温成皇后张氏,宋仁宗赵祯宠妃,先祖为吴越国人,随钱氏纳土归宋,为东头供奉官。祖父张颖进士及第,终于县令。父张尧封进士,天圣初年客居南都,依附大姓曹氏,曹以女妻之,后擢进士及第,补石州军事推官,未行,卒于京师。母亲曹氏想带着女儿投奔大伯张尧佐,张尧佐以路远为由不收恤诸孤。曹氏只好将女儿卖入齐国大长公主府上当歌舞女。曹氏后嫁给蹇某,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守和[4]

张氏幼年入宫,入宫途径有两种说法,一说由齐国大长公主带入宫中,进入宫中仙韶部 ,由宫女贾氏抚养[4];二说由伯父张尧封妻钱氏纳于皇太妃杨氏宫中[5]。张氏长大后姿色美艳,有倾国倾城之貌。在一次宫宴上,张氏因姿色出众,舞姿优美,被仁宗看中[4],彼时仁宗三十岁,张氏十六岁。张氏聪明便巧、性情温和、善解人意、多才多艺、能言善辩、尤善揣摩皇帝心思,得仁宗盛宠,宠冠后宫,势动中外,待遇异诸嫔御。

康定元年(1040年),张氏生皇三女安寿公主庆历元年(1041年),张氏封清河郡君。年中,进封正五品才人[5]。十二月,又进封正二品修媛[4]。就在此年,张氏生下皇四女宝和公主

庆历二年(1042年)五月,宋仁宗追赠张修媛的父亲故石州军事推官张尧封为秘书监。同月,长女安寿公主夭折,年三岁。安寿公主以母爱深得帝宠,其月薨,仁宗为之成服苑中,群臣奉慰殿门外。闰九月,仁宗赠张修媛的曾祖东头供奉官张文渐为宁州刺史,祖试校书郎张颖为光禄少卿,外祖应天府助教曹简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在宋朝,只有皇后家族才可赠官三代。张修媛家族追赠三世,前此未有也。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次女宝和公主夭折。连丧二女,张修媛因此病重,说:“妾姿薄,不胜宠名,愿为美人。”因此自请下迁为正四品美人,宋仁宗允许[5]。庆历三年十二月(1044年),张美人生皇八女唐国公主赵幼悟。

庆历六年(1046年)四月,仁宗进封其母安定郡君曹氏为清河郡夫人;七年五月,以其兄西头供奉官、阁门祗侯张化基为密州观察使。庆历八年(1048年)十月十七日,因坤宁宫事变的护驾之功,再越级进封为贵妃。皇祐二年(1049年)六月,仁宗追赠张贵妃母越国夫人曹氏曾祖旭为秘书丞,祖靖为祠部员外郎。

张氏在四年内连生三女,又在短短几年内从郡君一路进秩至四妃之首的贵妃,距皇后之位仅一步之遥,足见宋仁宗对其盛宠。有一次,张贵妃希望仁宗封其伯父张尧佐官职的事一波三折。之前,仁宗想封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虚职),结果遭到台谏官的猛烈抨击,不得已而作罢。张贵妃不死心,仁宗也决心一定要任命张尧佐官职。一天,仁宗上朝,贵妃送仁宗到殿门口,嘱咐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意思是提醒仁宗不要忘记下诏封张尧佐的事,宋仁宗听罢连忙说:“放心!放心!”到了大殿,仁宗刚准备下诏任命张尧佐,知谏院包拯站了出来进言,劝仁宗“断以大义,稍割爱情”大谈为什么不能任命张尧佐的理由,滔滔不绝。他担任开封府知府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他说到激动处,唾沫也溅到仁宗脸上,这样的情况下,仁宗不得不收回成命。仁宗回到后宫后,张贵妃迎上前去,还没来得及说话,仁宗就一边用衣袖擦著脸,一边不耐烦地说:“今天包拯上了殿,唾沫都溅到我的脸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这件事便因此而作罢。

张贵妃专宠,饮膳供给皆逾于曹皇后,几夺其位数矣[4]。曹皇后外甥女、宋英宗的皇后高滔滔本养于宫中,皆因温成皇后盛宠被送回府。庆历中,亲事官乘醉入禁中,宋仁宗遣谕曹皇后、张贵妃闭阁勿出。曹皇后听命,张贵妃直趋仁宗前。仁宗深为感动,第二天对着辅臣流泪,辅臣亦泣。仁宗欲加宠张贵妃,枢相劝仁宗废曹皇后,改立张贵妃为皇后,群臣固谏乃止。产于江西的金橘因为远,东京市民很难见到。后运至东京,由于张贵妃喜食金橘,仁宗便遣人南下江西采购,引得金橘在京名重一时。金橘遂在东京饮食市场上红火起来了。

逝世、追封

[编辑]

至和元年(1054年)正月八日,张贵妃病逝。治丧于皇仪殿内。宋仁宗痛失爱妃,伤悼不已。辍朝七日,禁京城乐一月。丁丑,追册其为皇后,赐谥温成[6]。最初谥广明皇后,又谥元明,终谥温成[4],“德性宽柔曰温,齐圣广渊曰成[7]。正月二十日,自皇仪殿殡于奉先寺,仪卫甚盛。正月二十日殡成,宋仁宗前五日不视朝,两府不入[4]

张贵妃病逝,宋仁宗感念张贵妃生前的柔情与善良,悲痛无比地对左右说,当年颜秀等人发动宫廷叛乱时,张贵妃不顾自身安危,挺身出来保护自己。天下大旱,为了替他分忧,又是张贵妃,在宫中刺臂出血,书写祈雨的祷辞。仁宗未有理会曹皇后在世的事实,决定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并追册为皇后。在左右宦官的支持下,宋仁宗最后决定用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在治丧的第四天宣布追册贵妃张氏为皇后,赐谥温成。受到宗室、大臣们的参拜告奠。曹皇后在世,却另追册贵妃为后,于是出现了一生一死两位皇后,如此逾礼之事,旷古未闻。台谏连续上奏反对,赵祯置之不理。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赵祯下令为其辍朝七日,京师“禁乐一月”,京师惟一的活动便是为温成皇后举丧。

录温成皇后从弟秘书省著作佐郎张希甫为太常寺博士,光禄寺丞张及甫为秘书省丞,太常寺太祝张正甫为光禄寺丞,右侍禁、阁门祗候张山甫为西头供奉官;侄大理寺丞张守素为太子中书舍人,西头供奉官张守诚为东头供奉官;妹婿左班殿直、寄班祗候胡思廉,左侍禁曹询并为阁门祗候;侄婿太常寺太祝盛和仲为大理评事,又录其疏属十数人,赐皇后母楚国太夫人曹氏敦教坊第一区。三月,皇后母楚国太夫人曹氏卒,辍视朝三日,仁宗幸其第临奠。六月,追赠皇后父张尧封为清河郡王,母曹氏为齐国夫人。

温成皇后葬奉先资福禅院,立庙于园侧,以知制诰岁时行礼。嘉佑四年(1059年)九月,张瓖再上疏“乞毁温成庙”,仁宗不理。嘉佑七年(1062年)正月,因京师水灾,谏官上言灾异乃违礼立温成庙,轻慢宗庙而起,仁宗无法,故更温成庙为祠殿,遣宫臣以常馔致祭。

家族

[编辑]
  • 曾祖:张文渐,终官东头供奉官、累赠宁州刺史、吏部侍郎、太傅
  • 曾祖母:汤氏,追封乐平郡太君、鲁国太夫人
  • 外高祖:曹旭,赠秘书省丞
  • 外曾祖:曹靖,赠饲部司员外郎
  • 祖:张颍,终官秘书省校书郎、累赠光禄寺少卿、吏部侍郎、太尉
  • 祖母:钱氏,追封安定郡夫人、韩国太夫人
  • 外祖:曹简,终官应天府助教、累赠秘书省著作佐郎、饲部司郎中
  • 从父:张尧佐,终官天平军节度使、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赠太师
  • 从父:张尧卿,初赠太子中允、再赠太常寺少卿
  • 父:张尧封,终官石州军事推官、累赠秘书省监、刑部尚书、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清河郡王、谥号景思(德行可仰曰景 念终如始曰思)
  • 母:曹氏,封越国夫人、楚国太夫人、追封齐国夫人
  • 兄:张化基,终官西头供奉官、阁门邸侯、累赠密州观察使、安远军节度使
    • 侄:张守诚,终官西京左藏库使
    • 侄:张守素,终官国子监博士
      • 侄孙女:张氏,适太子右监门率府率赵仲璑
  • 妹:张氏,清河郡君

注释

[编辑]
  1.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四》:“化基,美人之兄,特恤之。”
  2.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四》:四年六月。自温成之没,后宫得幸者凡十人,谓之十间。周氏、董氏及温成之妹皆与焉。妹初进才人,加赐银五千两、金五百两,固辞不受。上曰:‘向也月俸二万七千,今也二十万,何苦而辞?’对曰:‘二万七千,妾用之已有余,何以二十万为?’卒辞之。
  3.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四》:“庚辰,特封贵妃张氏第八妹为清河郡君。”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八》温成皇后张氏,其先吴人,从钱氏归国,为供奉官。祖颖进士及第,终于县令;子尧封尚幼,二女入宫事真宗,名位甚微。尧封亦进士及第,早终,妻惟有一女,即后也。庶子化基幼。尧封从父弟尧佐亦进士及第,时已为员外郎,不收恤诸孤。后母卖后于齐国大长公主家为歌舞者,而适蹇氏,生男守和。大长公主纳后于禁中仙韶部,宫人贾氏母养之。上尝宫中宴饮,后为俳优,上见而悦,遂有宠。巧慧,善迎人主意。初为修媛,后册为贵妃,饮膳供给皆逾于曹后,几夺其位数矣,以曹后素谨,上亦重其事,故不果。上以其所出微,欲使之依士族以自重,乃稍进用尧佐,数年间为三司副使、天章阁待制、三司使、淮海军节度使、宣徽使,追封尧封为清河郡王,后母为齐国夫人,后兄化基子守诚、蹇守和皆拜官,宗族赫然俱贵。至和元年正月暴疾薨,上哀悼之甚,追册为温成皇后,礼数资送甚极丰厚。后方宠幸,贾氏尤用事,谓之贾夫人,受纳货贿,为人属请,无不行者。贾安公以姑礼事之,遂被大用,然亦以此获讥于世。齐国夫人柔弱,故官爵赏赐多入尧佐,而化基等皆不及焉。化基终于阁门祗候。后薨,齐国夫人相继物故。后数年,尧佐亦卒,张氏遂衰[……]庆历元年十二月,才人张氏进封修媛。庆历四年三月,以修媛张氏世父职方员外郎尧佐提点开封府县镇公事。右正言余靖上言:“尧佐不当得此差遣。一尧佐不足为轻重,但鉴郭后之祸兴于杨、尚。”上曰:“朕不以女谒用人,自有臣僚奏举。若物议不允,当与一郡。”至和元年,张元妃薨,初谥广明皇后,又谥元明,又谥温成,京师禁乐一月。正月二十日,自皇仪殿殡于奉先寺,仪卫甚盛。又诏与孝惠、淑德、章怀、章惠俱立忌。正月二十日殡成,上前五日不视朝,两府不入。前一日之夕,上宿于皇仪殿,设警场于右掖门之外。是日旦发引,陈卤簿、鼓吹、太常乐、僧道,威仪甚盛。皇亲、两府、诸司缘道设祭,自右掖门至奉先院,络绎不绝。百官班辞于御史台前,陈祭之后,又赴奉先院。已殡,百官复诣西上阁门奉慰[……]
  5. ^ 5.0 5.1 5.2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后妃上
  6. ^ 宋史·卷十二·本纪第十二·仁宗四》至和元年春正月辛未[……]癸酉,贵妃张氏薨,辍视朝七日,禁京城乐一月。丁丑,追册为皇后,赐谥温成。辛卯,录系囚,减三京、辅郡杂犯死罪一等,徒以下释之。二月庚子[……]
  7. ^ 宋会要辑稿·礼五十八》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宋史·卷242》,出自脱脱宋史

参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