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上帝会
![]() 拜上帝会 | |
---|---|
![]() | |
典籍 | 《圣经》 |
区域 | 中国 |
语言 | 客语、粤语 |
创始人 | 洪秀全 |
起源 | 1843年6月 大清广东省广州府花县莲花塘 |
废除 | 1864年7月19日 太平天国天京 |
拜上帝教是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6月,著名宗教家洪秀全在广东广州府花县莲花塘(今广州市花都区)所开创的宗教,是在基督教影响下形成的的民间宗教[1],并且演变为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国。与认可一神论的基督教不同,拜上帝教在某程度上是多神论宗教,拜上帝教的崇信对象是包括天父耶火华、天兄耶苏、天妈及天嫂等等在内的众神,洪秀全不同意基督教所解释的关于的“三位一体”的教义,他不认为耶苏本身就是皇上帝爷火华,故不认为其为三一神的其中一个位格,洪秀全声称耶苏是天父的长子,而自己是天父的次子,杨秀清则被洪秀全认定为天父的第三子,被天父任命为“圣神风”并以“劝慰师”相称;基督教认为上主是个“灵”,是无形无体的,而拜上帝教认为皇上帝是有形有体的[2]。
创立
[编辑]洪秀全是广东省花县的客家人,曾从传教士手中接过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其中有来自于佛山的基督教徒梁发所编的《劝世良言》一书。后来洪秀全声称自己是天父耶火华的次子以及天兄耶苏的弟弟,并且四处传教,招立信徒,终于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六月,洪秀全在广东广州府花县莲花塘(今广州市花都区)成功使李敬芳成为了拜上帝教会的第一个教徒,随后其少年时期的同学冯云山及族弟洪仁玕也信奉了拜上帝教会。洪秀全打造了一把斩妖剑,并且作诗称:“天父天兄太平时,保汝处处有饭吃。耕田首先在根苗,杀尽鞑子阎罗妖。”[3]又作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手持三尺定山河,太平一统乐如何(又作“何如”)。”[4]当时广西地瘠民贫,连年灾荒,饥民处处,冯云山潜入桂平县紫荆山一带传教,创立了“拜上帝教”[5]。其早期领导人又有后来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6]。后来,洪秀全自广东回广西,与冯云山会合,继续传播拜上帝教。公元1850年7月(道光三十年六月),“拜上帝教”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反清起事,后建号“太平天国”[7],参与起事的教徒约有一万人。
教义
[编辑]对神偶崇拜的反对
[编辑]拜上帝教崇信皇上帝爷火华,主张铲除对各种神偶的崇拜等等[8]。拜上帝教认为阎罗妖就是引诱原祖亚坦犯下原罪的蛇魔,阎罗妖一词源于佛教神话中的神灵阎罗王的名字阎魔罗阇,其形象的原型则是基督教神话中的魔王撒但的形象,拜上帝教宣称阎罗妖是古蛇所变为的魔鬼,如果人们崇拜阎罗妖、祂所化为的东海龙妖或各种神偶,死后便会在地狱被其妖徒鬼卒折磨[9]。
三位分立说
[编辑]拜上帝教宣称道教神话中的混元老祖的名字盘古源于坦盘一词,后者源于原祖亚坦的名字亚盘,拜上帝教认为天父耶火华有身体,它甚至对其外表作出了详细的描述,拜上帝教也认为天父耶火华有妻子,即天母,祂有许多儿子,拜上帝教亦认为天兄耶苏有妻子,即天嫂,祂有多个子女[9]。
一帝说
[编辑]拜上帝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位皇上帝,因而否认天父与天兄是同一个人物,故认为包括天兄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可以被称为皇上帝,只有天父可以被称为皇上帝[8]。
综摄
[编辑]过去不论是天主教传教士还是更正教传教士,虽常使用神天上帝等词𢑥来指称他们所崇信的惟一真神,但都并非真的认为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所崇信的天皇大帝等于这位惟一真神,更不认可中华人对苍天的崇拜,但拜上帝教把皇上帝等同于唐虞夏商周时期居住在中原的人民所崇信的皇天上帝及皇皇帝天,其认为在先秦时期,人民都敬拜神天,但自秦朝时期起,人民被引诱去崇拜鬼神,皇帝自己则垄断了对天帝的崇拜,致使人民丧失了对于万天之尊的信仰[10],故此拜上帝教认为自身只是在宣扬目前已经被遗忘的 祖辈对于元始上帝的信仰,正因如此,拜上帝教不认为其核心教义起源于泰西[11]。
对“约书”的地位的贬低
[编辑]拜上帝教本以《神天圣书》[注 1]为其教义的基础,但后来由于洋教传教士以《圣经》为依据,猛烈地抨击拜上帝教的教义,因此东王杨秀清以《旧遗诏书》及《新遗诏书》的内容有错处一事为由,宣布太平天国将会将其分别改篇为《钦定旧遗诏圣书》及《钦定前遗诏圣书》,并且宣称天王洪秀全所下达的命令的地位高于被称为“约书”的《神天圣书》的地位,由此可见,拜上帝教与基督教在教义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与其视之为基督教本地化的产物,倒不如视之为与基督教只有表面上的一些相似之处的另一个宗教[9]。
文献
[编辑]拜上帝教将构成了基督教圣典《圣经》的《旧约》及《新约》分别修改为《旧遗诏圣书》及《新遗诏圣书》作为其圣典。
拜上帝教的宗教文献还有《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天父诗》等,号召人们信仰“皇上帝”(上帝耶和华),击灭“阎罗妖”(满族皇帝),为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而奋斗。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戴玄之. 拜上帝會. 中华百科全书. 中国文化大学. 2006-03-09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 ^ 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道教关系研究--《四川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中国知网. [2025-02-08].
- ^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Shaman 's Establishment of State》.谢选骏
- ^ 洪仁玕供词
- ^ “云山留在紫荆山一带,逾数年,热心传教,成绩极大,至多人信教,甚至有全家全族来领受洗礼者。此等新教徒即自立一会结集礼拜,未几远近驰名而成为拜上帝会。”(太平天国起义记 韩文山著 据洪仁玕口述)
- ^ “冯云山向他们宣传与灌输拜上帝教,播下了革命火种,发现和培养出杨秀清、萧朝贵等山区农民首领,建立了第一个拜上帝活动中心。”(太平天国通史 茅家琦著)
- ^ “7,(六月)上帝会众在广西浔州府桂平县金田村团营起事,平南,贵县,武宣,陆川,博白各地,同时响应,蓄发易服,以驱逐胡虏,毁灭神偶,拜真上帝为号召。”(太平天国史事日志 郭廷以著)
- ^ 8.0 8.1 赵立新.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洪秀全政治思想的影响. 동북아문화연구 제43집. 2015: 5-15. doi:10.17949/jneac.1.43.201506.001 –通过메인으로.
- ^ 9.0 9.1 9.2 潘建齐. 論《勸世良言》對洪秀全的影響: 1-181. 2007 –通过国立成功大学.
- ^ 张晓林. 近代中國文化語境下的上帝神倫概念 l (PDF). 道风: 基督教文化评论. 2016, (45A): 112-134.
虽然,“上帝”一词是十六、十七世纪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先秦儒家典籍中发现并挑出来,用以翻他们的“天主”,所以,把古经中的上帝等同天主教的天主,始作俑者是天主教传教士。但是,不论在常时是在十九世纪洪秀全接受基督教的背景下,这种等同始终是有事议的。所以,即使是主以中国古经中之[上帝]来翻译基督教“God”(天主教“Deus”的傅教士,例如利玛蜜,也是出于一种傅教策略的考,并非真正认同中国的“上帝”就是基督教的“God”(天主教的“Deus”)。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明代以来,西方傅教士常借用中国经书上所说的‘上帝’来称这位神,但这只是名称的袭用,并非在宗教观念上同意中国经书上的“上帝’就等于他们所说的‘独一真神’。”18但是,对于洪秀全来说,基督教的真神就是中国古经中所载之上帝,早期的著述均表现出这一认。如《原道救世歌》和《原道觉世训》。《天条书》更是针对拜皇上帝是“从番”的妄说,以利玛实“套路”引经据典说明“自盘古至三代,君民皆敬拜皇上帝”,19只是秦以后,中“差入鬼路”,现在要靠“皇上帝”“大伸能手”,重新挽世人回正道。20所引经典如《大学》、《孟子》、《诗经》、《书经》《易经》等,其中有些段落也是利玛蜜所引段落。不仅如此,正是在这种理解的框架裹,洪秀全及太平天国文件有时也用古经中的另一个词“天”,来作为上帝的别称。据王庆成考证,太平天国明确以“天”称呼上帝和作为与“上帝”意义相同的词,频繁而一贯。洪秀全早期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常常将“天”和“上帝”两词互用,如“天生天养”、“五行万物天造化”等;《太平救世歌》说“天遣我主为天王”。最直接将“天”与“上帝”等同的证据是《天父下凡韶书一》记录的杨秀清被上帝附体时说的一句话:“天就是我”。这些句子裹的“天”,都是指“上帝”。此外,在形容词的意义上,“天”也常被当作“上帝”的代称,上帝的生养之恩被称益“天恩|,上帝所颁诫律被称为“天条”,上帝的长子被称为“天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2!洪秀至早期的《原道觉世训》在述及上帝造人赋人灵魂时,还直接引用《中庸》、《诗》、《书》中的句子来表建“天”与“上帝”的等同关系:“天命之谓性”[天生蒸民”、“天降下民”等等。22 “天”在先儒家典籍中有人格神一义,洪秀全及太平天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将其舆“上帝”混用,藉以表逢他们从基督教那裹认识的独一真神。洪仁玕在其被俘后的供词中,道出了这种翻系,他说:洪秀全“后来得了九本书名《劝世良言》,书内说这拜上帝的道理,他天生聪明,从此大彻大悟。那道理就是《书经》内说的,惟皇上帝降衷于民:若有恒生之意。干吾父也,坤吾母也,故天父。人都是天生的,耶龢头一个发明天理,故称天兄。虽敬奉耶稣,却舆外洋的天主教、辨正教微有不同,究有孔孟敬天畏天一样道理。”2这种耶儒合璧的上帝显然有利于宣传、动员群众,但内在的理却是洪秀全等的儒学背景,作为一个儒家知分子,虽然接受了基督教,但其思想深处的传统修养的积淀不可能一朝绝迹得干干净净。
- ^ 杨碧玉. 梁發《勸世良言》一書及其對洪秀全的影響 (PDF). 复兴岗学报. 2000, (80): 273-298.
洪秀全将《劝世良言》屡用之神天上帝,简称为上帝,并类似“移花接木”,广引经书中之“上帝”与“帝”以证古代之时,中国与世界各国,偕同拜上帝。日后成立拜上帝会的貣源,即来自《劝世良言》中,“聚集拜神天上帝之公会也”。 65稍加缩减即成“拜上帝会”。拜上帝会成立后,更以崇拜上帝唯一真神,而一切思想力求与拜上帝教教义相符。上帝既是唯一的真神,除了上帝以外,其他一切为人的崇拜偶像都是妖魔,梁发劝人勿拜偶像,洪秀全受此“正统派的上帝观”影响甚大,并进一步要打破偶像,使他一生成为一个决不妥协的破坏偶像者(iconoclast)和扫除迷信者(如排斥释、道及邪教也对付佛教)。
外部链接
[编辑]- 《钦定旧遗诏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