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援团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応援団 |
假名 | おうえんだん |
平文式罗马字 | Ōendan |
日语旧字体 | 應援團 |
应援团是日本体育文化的应援集团,作为高等学校和大学课外活动的学生社团,通常被称为“应援部”。日本高中棒球等体育比赛期间,他们会召集本校以及支持母校的团体,到运动场外声援竞赛队伍。广义上的应援团,就是代表在运动场外喝彩的整个支持团体;狭义上的应援团,则是指专门领导和鼓舞群众欢呼的团体,可称为“应援指导部”。
大学应援团往往直属于体育俱乐部,因为他们经常是支持独自的体育队伍,主要由男性组成“指导部”。除此之外,也有由铜管乐队组成的“应援团吹奏乐部”,以及由女性组成的啦啦队。
概要
[编辑]从前的人们对打架、比斗等突发事件感到兴趣,当中有少数人会引导聚集围观的群众,鼓舞人群为其欢呼喝彩,可以说是应援文化的开端。现在的职业运动仍有这类私设应援团的应援,往往是继承过去的野次马应援团,而不是具有应援技术方法的专门应援团体。
高中应援团发展初期,常常仰赖胆大且脾气粗暴的领导,因为他们需要有组织乌合之众的能力,有时甚至需要动用武力,因此聚集的团员也有趋于雷同的气质。所以应援团总是让人联想到充满阳刚之气、有严格等级关系的印象,这些印象在漫画、动画、戏剧、电影等作品中往往被夸大描述。日本高中也有女生组成啦啦队的应援组织,这在美式橄榄球中极为常见,两者在现实中的应援形式及日常组织管理,则有很多不同的差异。然而,在大学应援团的情况下,应援团很多时候是以指导部为中心,当中主要是男性,但也有融入女性组成的啦啦队,虽然两者意识上有细微的差别,但应援目的都是带领走向胜利,基本上不会有相互敌对的关系。
“应援”一词从原义上是指接应救援,可以是指某种特定的社会援助团体,但与此处所述的应援文化并没有关联;除此之外,运动队伍的粉丝球迷也有可能被称为“应援团”,但在这种情况下所构成的团体,也不同于上述所解释的学生应援团。这样的话,“应援团”按照目标可以有不同解释,但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学生应援团”,实际上的团员即便不是学生,也是一个有模仿倾向的应援团体。根据不同次文化,也有Cheering Party(应援团)、Fan Club(同好会)、Supporter Group(足球球迷会)、Booster Club(篮球球迷会)等的称呼。
应援团的应援行事风格,在需要以口头传达指令的竞技比赛中,被认为会有可能造成比赛障碍,对其使用的音量和乐器也有不同的限制;尤其是在啦啦队支援的美式橄榄球比赛,根据美式橄榄球的规则判决,如果过度的人群噪音(Excessive Crowd Noise)造成对方球队的失误,己方球队将受到5码的处罚。
传统应援团在与对手比赛时,也有出现嘲讽或诅咒对手的呼喝,由于违背体育精神,赛会对这类嘘声的限制与日俱增,同时也对其提出自我克制的要求。[1]
历史
[编辑]旧制高等学校应援团组建的根源,始于1894年高等学校令普及全国旧制高校,让学生运动部的活动扩展到大学之外。[2] 1890年代后期,学校开始出现声援队、应援队的学生组织,并被通称为应援团。[2] 起初,应援团并不是一个永久性的组织,而是在竞技比赛期间作为校友会的高层组织,通过纪律严明的应援活动,促进学生的集体团结,在每个学校营造“培养良好校风”的目标。[2] 应援团由干部(顾问、团长、副团长、委员)和团员组成,顾问从教职人员中选出对应援团进行监督,团长由校友会决议从候选学生中选出,全体校友会员通过直接选举民主决定,副团长由团长指定,委员从每个班级中选出;原则上而言,顾问之外所有干部的任期为一年。[2]
1970年代左右,应援团因为过度要求纪律的倾向,从而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发生日趋严重的暴力问题。以拓殖大学应援团为例,曾于1972年因殴打申请退部的一年级团员,而导致废除部活动;1974年应援团复部之后,再度于1978年发生暴力事件,导致一人死亡而永久废止。[3] 1978年,国士馆大学应援团副团长因欧打应援团员,涉嫌恐吓敲诈而被新宿警察署逮捕;同年6月,大学下令应援团解散。[4]
2000年代以后,参与应援团的志愿学生逐渐减少,旧制高等学校潮流的东北大学,曾经仅有一名新生加入担当应援团长。[5] 小樽商科大学也曾经因为无法招收新生入部,而暂时休止应援部活动。[6]
应援风格
[编辑]应援团常见的穿着风格大致如下:
- 穿着学生服的统领(主要以男生居多)负责应援指挥
- 穿着与普通学生校服相同的情况
- 穿着不同于一般学生的校服,例如特别定制的改造学生服及宽松学生裤,作为应援团制服的情况
- 老派弊衣破帽风格的野蛮学生姿势的统领(主要以男生居多)负责应援指挥
- 穿着运动衫的的统领(主要以男生居多)负责应援指挥
- 啦啦队(主要以女生为组成中心)负责应援指挥,穿着以校色为基础的啦啦队制服
- 附注:针对社会大众为对象的场合时,还会追加与一般观众日常服装几乎不同的装束,尤其是负责应援指挥的统领,会在额头上缠绕一字巾或法被。除此之外,团长也会穿搭襷和白手套,并带着扩音器,另外还有拿着大旗的旗手(亲卫队长)。
应援团员穿着的长制服、中制服等变形校服,也有其他不同的意义。例如,订制的领口防止低头行礼时,无精打采的歪斜颈部;加长外套避免弯腰行礼时,将臀部直接转向他人。此外,宽松的裤子更利于做出四股踏的动作,并掩饰O型腿的缺陷。[7] 白手套能够更清楚地向群众展示手部动作。[8] 这个意义上来说,应援团制服就像是适合实战的功能性服装,很多情况下也只允许应援团高层的干部穿着。
某些学校继承旧制中学弊衣破帽、野蛮学生的传统风格,特别是在东北地方的岩手县和宫城县等地,许多以旧制中学为基础的高校,尤其显见这种应援风格。他们在引导应援呼喝时,也会展现出更多的手势动作。“野蛮学生”(バンカラ)一般可以解释为“蛮カラ”或“番カラ”,前者是穿搭老派弊衣破帽和羽绒裤的改造学生服;后者是“番長カラー”的省略,穿着以特攻服为主的制服,一般上可能不会对其作出的严格区分,但它们本来就有不同的意义。
除此之外,应援团具有独特的风格、制度和精神,也有一些被视为绝对、象征性的物品传承下来,往往是大多数应援团组织共有的特征。
旗帜的神圣性
[编辑]大学和高中应援团将旗帜视为神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校旗和社旗之外,应援团也可能会有一面巨大的“团旗”,负责掌旗的团员会戴着学生帽,往往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事实上在一个纪律严明的应援团,旗手要不间断地举著旗帜,如果把旗倒下,将被视为是一个极大的耻辱。进一步来说,旗帜如何从存放的盒子里取出、展开、折叠和放入,以及存放在什么位置,在一些应援团中都有详细的程序和不成文规定。
器材的神圣性
[编辑]不仅止是旗帜,各种应援道具也都具有神圣性,这是应援团的共同特点。具体来说,包括臂章、看板、太鼓、学生帽等,即使这些器材被继承使用而变得老旧,却也因为老旧而更具有神圣意义。
徽章的重要性
[编辑]学生服使用的领章、胸前口袋的徽章也有详细规定,例如:团员下级生有一般的徽章、干部上级生也有不同的专用徽章。大学应援团的下级生,在几天至两周不等的夏令营、春训营中,通过严峻考验而幸存下来,才会颁给团体徽章,晋升为正式团员。应援团组织的人际关系,就是建立在严格的等级关系,徽章作为一种识别等级的阶级章,可以清楚显示团员在组织中的地位。
基本应援方法
[编辑]应援的基本风格就是由应援团长(リーダー,Leader)呼喝口号,团员们根据命令应声附和,带领群众随着喊叫,呼喝时会比划空手的型崩动作。大学和高中应援团通常划出母校汉字(或罗马化书写时的首个字母),例如:明治大学“Meiji”的“M”;呼喝时也会喊出球队和球员姓名,以及各种不同的加油短语。
- FU―RE―E(フレー,英语“hurray”,欢呼、加油)
- KA―TSU―ZO―O(勝つぞー,我们会胜利)
- FAI―TO―O(ファイトー,英语“fight”,战斗)
- O―SE―O―SE―E(押せ押せー,压倒对手)
- KA―SSE(カッセ,“かっ飛ばせ”的省略,击倒)
- I―KKEE―I―KE―I―KE(イッケーイケイケ,突进)
- KI―AI―O―IRERO(気合を入れろ,一鼓作气)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演奏337拍子及唱校歌、寮歌、应援歌之类,或者与球员有关的原创歌曲,向球员发出应援。许多情况下,会使用腹式呼吸作为应援的发声方法。以前应援团也会呼喊“(对手)失败”(○○○倒せ)的口号,但近年来被认为过于失礼,已经在高中棒球中停止使用。此外,动作编排的演舞方式也有很多种类,除了使用校歌之外,也会引入风土民间艺术和特产名物。
应援团员在体育场馆内的应援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与一般观众相同面向场内加油、以及面向观众席引导球迷欢呼。后者的情况下,应援团会指派一名称为“镜子”的团员,负责观察比赛情况,并及时向面向观众席的应援团员,传达变更命令的指示。[9]
成人棒球、城际棒球比赛和职业足球联赛,以及全国高中的知名体育比赛(高校综体、冬季国立、春高排、高棒等),在应援席的表演也会融入当地的表演艺术,与主场所在地相关的民歌和邦舞,例如:川崎市东芝棒球俱乐部和川崎前锋的“川崎踊”、栃木SC和日光冰鹿的“栃木县民之歌”、松本山雅FC的“信浓之国”等;以及广岛县的球队,例如:职棒的广岛东洋鲤鱼、J联盟的广岛三箭与其他许多业余俱乐部,将乡土特产的杓子作为应援特色。
应援团还可以在观众席位排列文字,代表例子是PL学园高等学校棒球部在甲子园大赛的应援,J League俱乐部球门内侧欢众席的球迷,也会经常使用这种应援方式。
应援席位置
[编辑]- 美式橄榄球和室内球类运动(排球、篮球、冰球、手球等):通常是在电视直播画面的后看台。
- 啦啦队(Cheerleader)通常会在后看台的楼梯走道上应援,但他们在美式橄榄球的情况下,经常不仅是表演舞蹈,还会展现体操和花式表演,所以可能会在球场前排而不是看台上应援。
- 足球、橄榄球类运动:多数是在后看台和球门后方席,球门后方通常是主看台左侧为主队、右侧为客队,不过有些J联赛和JFL联赛场地却是相反的配置。此外,由于运营成本或设施所造成的原因,J3联赛的后看台可能无法开放,使得主看台的一部分被用作为应援席。
- 全国高等学校足球锦标赛、全国高等学校橄榄球锦标赛在大多数情况,都是将后看台设为专门的应援席。
- 棒球:一、三垒侧的内野席。
使用乐器
[编辑]应援团在应援现场使用的乐器包括鼓、口哨和拍子木,大鼓的数量近年来也有所增加,尤其是那些重视传统的应援团喜欢使用和太鼓;另外,有时也会和啦啦队的铜管乐队合作表演。
近年以来,应援团活跃的体育比赛,不时会对应援团及其应援形式施加限制,其中一些限制是禁止使用和太鼓和大鼓。典型例子是甲子园体育场禁止打日本鼓,因此一些参与学校的应援团,在甲子园时必须改变他们的应援风格;此外,一些县在棒球比赛时,禁止使用小号。
其他通用工具
[编辑]- 号(包括欢呼号角和呜呜号)
- 喊话器
- 一字巾(鉢巻):绑在额头上的带子。
- 襷(たすき):从肩膀和腋下穿过,绑在背上的十字交叉带子。
- 加油棒
- 彩球
- 绘具、彩色笔(面部彩绘)
- 喷射气球(职业棒球Lucky 7的应援,或是主队获胜场合的祝福)
- 毛巾:J联赛开始成立时,很多人挥舞著印有队伍标志和吉祥物的毛巾,而不是欢呼的旗帜。日本职业棒球千叶罗德海洋首先将其作为一种应援道具,然后传播到其他棒球队伍。
- 广岛县的体育俱乐部(广岛东洋鲤鱼、广岛三箭等):使用杓子作为一种应援道具。
- 水桶:主要用于高中和大学棒球的应援,应援团长用桶水从头淋下,让全身湿透,表示热情洋溢的活力。
组织管理
[编辑]一般意义上,狭义的应援团是指身着校服的男学生,但实际上的组织结构会因不同的学校而有差异。有些学校的应援团体,纯粹是由穿着校服的男生组成;有些则是广义上,整个从事应援指挥和指导支持的专门活动团体,实际上有负责呼喝的指导部、负责舞蹈的啦啦队、负责音乐演奏的吹奏乐部,互相合作组成。
前者的情况下,主要只有男性指导观众参与应援活动(但近年也有穿着诘襟的女学生成为领导者),这与舞者和铜管乐队合作组成的啦啦队,是彼此不相干的组织。应援团的构成人员以男性中心为主,使其保持着一种“硬派气质”的行事风格。[10] 因此,男性指导部往往更具有暴力倾向。[11]
一些大学应援团采取“全学组织”的形式,赋予学生自治会组织应援团的自主权。
著名应援歌和传统演舞
[编辑]- 东京农业大学应援团的“青山岸边”:使用白萝卜作为道具,故通称为“大根踊り”。
- 日本体育大学的“ESSASSA”(エッサッサ):团员赤膊、赤足呼喊口号,“荏原体育”应援团长表演荏原之舞。
- 东北大学应援团的“下駄踊り”:在仙台站前鼓励应届的考生
- 北海道大学和小樽商科大学的对面式:两校自1922年开始举办的传统活动,以其独特曲调、高木屐的演舞姿势,以及大声朗读挑战状与应战状而闻名;曾经一度因小樽商科大学应援团中止而暂时停摆,2010年重新复办。[6]
- 早稻田大学的“COMBAT MARCH”:棒球得点机会时表演的进行曲。
- 庆应义塾大学的“DASH KEIO”:棒球得点机会时表演的进行曲。
- 法政大学的“CHANCE HŌSEI”(チャンス法政):棒球得点机会时表演的进行曲。
- 明治大学的“神風”“都に匂う花の雲”:棒球得点机会时表演的进行曲。
- 国学院大学的“国大音头”:1946年由国学者折口信夫为鼓励学生而写的歌词。
- 学习院大学的“学习院MARCH”“应援歌”
- 中央大学的“啊,在中央的青春”(あゝ中央の若き日に)
- 神奈川大学的“ノーエ节”“箱根之山”
- 拓殖大学的“カチマス踊り(興亜の雄図)”
- 近畿大学的“近大节”
- 筑波大学的“筑波のガマ”
- 关西大学的“逍遥歌”(逍遙歌)
支援体育比赛
[编辑]应援团题材作品
[编辑]- 押忍!战斗!应援团
- 燃烧!热血韵律魂 押忍!战斗!应援团2
- 呜呼!花之应援团
- 大川兴业
- 啦啦队少女
- 翌桧三三七拍子
- 南瓜酒
- 3.3.7应援男
- AGAIN!再一次
- 神光援团绅士录
- CHEERS!
- 阳光伙伴
- 名门!多古西应援团
- 魁!男塾
相关条目
[编辑]- 东京六大学应援团联盟
- 全日本学生应援团联盟
- 鼎之舞、四叶草聚会(东京四大学)
- 关西四私立大学应援团联盟
- 全国七大学应援团、应援部联合演出音乐会
- 关西国公立大学应援团联络委员
- 东京六大学附属高等学校应援团联盟、埼玉县六校应援团联盟
- 应援
- 押忍(Ossu)
- 长制服(日本大学和高中棒球等学生运动中,应援团成员穿着的改造学生服)
- 体育会系
- 应援歌(HM)
- 指导、啦啦队、吹奏乐、行进乐队
- 学校运动会、应援合战
- 日本棒球机构、日本职业足球联赛、BJ联盟
参考资料
[编辑]- ^ “アンチ巨人”は死语? “くたばれ读卖”禁止运动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ポストセブン
- ^ 2.0 2.1 2.2 2.3 加贺秀雄, 铃本敏夫, “011110 旧制高等学校における応援団の组织化の実相とその历史的役割について(1.体育史,一般研究)”‘日本体育学会大会号’ 第36回(1985)セッションID: 011110, p.85-, 1985-08-20, doi:10.20693/jspeconf.36.0_85.
- ^ 拓大総长が辞任 しごき事件で引责“応援団复活は失败”‘朝日新闻’1978年(昭和53年)5月28日、13版、23面
- ^ 国士馆大 元団员を殴るける 元応援団副団长ら逮捕‘朝日新闻’1978年(昭和53年)7月17日夕刊、3版、11面
- ^ 東北大学萩友会インタビュー Vol.27.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5).
- ^ 6.0 6.1 応援団“第100回商大戦対面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北海道大学、2014年6月22日
- ^ 他に戦后复员した特攻队员の服装の影响からとの说もある。
- ^ 铁道员や警察官のそれと同じ理屈である。
- ^ 出典の一例:“六大学花の応援団 (ガクランに敬礼)”ろっきプロ制作、ノラブックス社刊、1984年7月10日発行
- ^ 比较论としてより强い硬派気质に流れる倾向が强いという意味であって、3部构成の団体が软派気质に流れやすいという意味の说明ではない。
- ^ 明治大学応援団リーダー部が部内の暴力行为で自杀者を出し、2008年(平成20年)に大学当局によって廃部解散処分。2009年(平成21年)4月、自杀した部员の両亲が当时の団长を相手取って提诉。また立命馆大のリーダー部も2008年(平成20年)3月に暴力行为再発によって解散処分を受けている
参考文献
[编辑]- 松本真一‘プロ野球応援団长’デポルテ、1998年。ISBN 4795210349 笔者はプロ野球“毎日オリオンズ”から千叶ロッテマリーンズまで、长年“応援団长”の呼び名で亲しまれた。内野応援から外野応援への変迁の生き证人。
- 梅津有希子‘高校野球を100倍楽しむ ブラバン甲子园大研究’文艺春秋、2016年。ISBN 9784163904856
- 金冢基“日本の高等学校応援団の成立と活动に関する一考察”研究ノート、‘东京未来大学研究纪要’Vol.10 pp.193-201、2017年3月、doi:10.24603/tfu.10.0_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