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命名常规/国际关系/存档1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国际关系条目命名常规
考量所收到的合理社羣意見後,將盡快擬定正式提案版本,此處的社羣諮詢先行關閉。SANMOSA SPQR 2021年2月8日 (一) 07:31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原标题为:Wikipedia:国际关系专题/条目指引
方案一
|
|
暂时想到的内容,大家讨论一下--苞米(☎)💴 2021年1月1日 (五) 01:57 (UTC)
- 這樣看來,海峽兩岸的情況屬於「一个国家特定政权甲与另一个国家乙的多个政权之间的国际关系」?漢朝與羅馬關係又作何解?另外,國際組織部分,兩個分法格式一模一樣,是不是打錯字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月1日 (五) 03:58 (UTC)
- 国际组织分,其是成员国的命名不加“关系”,不是成员国的加“关系”,两种情况。大家先讨论呗,觉得不合适的就改--苞米(☎)💴 2021年1月1日 (五) 05:49 (UTC)
方案二
|
|
方案一过于啰嗦,重新整理为方案二。--苞米(☎)💴 2021年1月1日 (五) 07:11 (UTC)
- 我有一個提議:將方案一「具體兩國關係條目命名」和「國家與國際組織關係條目命名」的內容當成方案二「兩個實體之間國際關係條目命名的基本原則」的例子,以便理解,但表達方式可能要更改。另外,我建議這部分應升格為子命名常規,具方針格。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日 (六) 04:21 (UTC)
- 我先寫一個草稿出來:Wikipedia:命名常规 (国际关系)。SANMOSA SPQR 2021年1月4日 (一) 01:49 (UTC)
- @Baomi?SANMOSA SPQR 2021年1月3日 (日) 14:05 (UTC)
- 同意您的建议,阁下先改吧直接--苞米(☎)💴 2021年1月4日 (一) 06:30 (UTC)
@Baomi:你現在意思是以政權為主做拆分嗎?假如我要寫德國,那是德國與xx國關係,還是要寫德意志共和國與xx國關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xx國關係--嗎?德國政權官方名稱並不一樣,比如早期德意志共和國是German Republic,現在德國的官方政權名稱是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見 [1]但是他們都是德國German,就像一台車子換人開,所以如果寫成「德國與聯合國」的關係這種的算很正常吧,難道都要用政權不同分開,也太累了吧懶惰的一條魚(留言) 2021年1月10日 (日) 08:32 (UTC)
說白了,就是如果雙方或某方是國家或地區,不理雙方關係等級如何,雙方或某方是不是有限承認國家,一律改作「XX與XX關係」而不再用「XX-XX關係」;某方如果是一個組織,就一律改作「XX與XX」,對吧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4日 (一) 08:32 (UTC)
- 草案中,建議加上例子。--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4日 (一) 08:49 (UTC)
- (-)傾向反對國際組織的部分,也用「某某與某某關係」不好嗎?又,若這樣做區別,和當初建交國家用「-」、未建交國家用「與」一樣,有分類原創研究的嫌疑。「中國與聯合國」這類標題是歷史遺留,不應反套用至其他條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月4日 (一) 10:25 (UTC)
- 就是因為之前中國相關的外交條目出了爭議,結果其他沒有爭議的外交條目也要一起改。數百個外交模板也因為你們一改指引,也要一起改,真是苦了做模板維護的用戶。只能說英維做法行之有效,無謂大改。--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4日 (一) 10:46 (UTC)
- @Ericliu1912、Comrade John:已增補實例。在Wikipedia:命名常规 (国际关系)開了A、B、C三個版本:A是Baomi原版,B是國/地與組織關係全部加「關係」後綴,C是國/地與組織關係全部不加「關係」後綴。(個人傾向C)SANMOSA SPQR 2021年1月5日 (二) 01:02 (UTC)
- 另增列「國家與地方關係條目命名」、「兩地關係條目命名」兩部,還請覆查。@Baomi。SANMOSA SPQR 2021年1月5日 (二) 01:39 (UTC)
我觉得“XX與XX關係”的前后两方应该是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因此不应存在“中国与东亚关系”、“葡萄牙与葡语国家关系”之类的命名。所以支持全部不加“关系”,或者仅前后两方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加“关系”,如“中华民国与欧洲联盟关系”--苞米(☎)💴 2021年1月5日 (二) 10:11 (UTC)
- 「XX與XX關係」本身不存在包含與被包含關係,這是為了舍難取易,使用英維命名法去命名外交條目,國家先後次序取決於國家的英文字母,這反而是公允的做法。--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5日 (二) 10:37 (UTC)
- 不認同完全照搬英文維基百科的做法,有時候這樣命名並不符合實際用語習慣。(其實國家先後次序取決於國家的英文字母根本不是英文維基百科的做法,如「en:Roman–Iranian relations」,即使論及「Italy」,字母順序仍然後於「Iran」。)SANMOSA SPQR 2021年1月5日 (二) 13:54 (UTC)
- 「XX與XX關係」本身不存在包含與被包含關係,這是為了舍難取易,使用英維命名法去命名外交條目,國家先後次序取決於國家的英文字母,這反而是公允的做法。--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5日 (二) 10:37 (UTC)
- 如果大家沒意見,我日內會搬運方案C過去方針版。SANMOSA SPQR 2021年1月5日 (二) 13:58 (UTC)
- 支持方案B。反對任何關於標題的原創研究。中國這個國家與聯合國這個國際組織的關係,當然叫做「中國與聯合國(的)關係」,不然要叫做什麼?另外,近期本地在討論要用「-」還是「與」的事情還沒定案,換個角度想,「-」和「與」等價,「中國與聯合國」事實上相當於「中國-聯合國」(換成英維場合就是「China–United Nations」),那relation的意思都沒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月5日 (二) 14:18 (UTC)
- 其實幾時用「-」、幾時用「與」和加不加「關係」兩字,翻譯過英文外交條目或相關頁面的用戶,早就心裏有數。當然社群如果想要大改,一律要用「與」和加「關係」兩字的,我也沒甚麼可說。--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5日 (二) 15:38 (UTC)
- @Ericliu1912:我認為Baomi的「不應存在『中國與東亞關係』、『葡萄牙與葡語國家關係』之類的命名」論點合理,我請求你就此點的回應。SANMOSA SPQR 2021年1月6日 (三) 01:33 (UTC)
- 「東亞」、「葡語國家」都是鬆散的分類或地域概念,而聯合國是正式的國際組織,並不只是一堆國家集合起來的「統稱」,其自身也有獨立於各國運作的組織架構,我不認為描述一個國家與國際組織作為一個實體的關係涉及什麼「包不包含」的問題。而且說真的,標題這種事沒必要搞那麼複雜吧,還去原創研究「有沒有包含」的差別,死摳字眼。——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月6日 (三) 03:45 (UTC)
- (個人意見:「-」和「與」不完全等價。)SANMOSA SPQR 2021年1月6日 (三) 01:35 (UTC)
- 上面说到同等级双边关系中,中文地区先于其他地区;那么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应该是新加坡在前还是中国在前?非中文地区的又谁在前谁在后?比如葡萄牙和英国的关系,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我不太清楚在国际关系和外交当中,是如何务实处理这个问题的?我们能否参照?
- 此外,像“地方<国家<世界分区、多国集合和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全球性国际组织;”的约定,如此约定的依据是什么?可有可靠来源支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1月6日 (三) 01:57 (UTC)
- @Shizhao:(1)「其他情況根據編輯者創建的情況『先到先得』或經包括創建者在內的編輯者討論達成共識後移動」,走「先到先得」規則。(2)大概是沿襲英文維基百科的做法(英文上的一般處理),另一方面這也是中文維基百科相關條目現時的處理方法。成文規則除了可以是推翻既有不成文規則的合理依據,也可以是對既有不成文規則的總結,就這點而言,這次的情況是後者。SANMOSA SPQR 2021年1月6日 (三) 06:00 (UTC)
- 问题在于先到先得用在这里是否恰当?还是没人说在相关领域中学术上和务实上是否存在类似的惯例或方式?--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1月6日 (三) 06:47 (UTC)
- @Shizhao:如果是英文的話,基本上是用英文字母排序,但是反套到中文似乎不太行得通。中文慣常將「中國」置前。大部分雙邊關係條目無關「中國」,依「先到先得」規則其實等同於維持現時的排序。SANMOSA SPQR 2021年1月6日 (三) 07:07 (UTC)
- 但是反套到中文似乎不太行得通,意思是 ? 是否搞筆劃多少決定順序才行得通 ? 英文字母排序,是簡易、公允而廣泛應用的做法,無謂大改。建議只改「中國」相關條目。話說「-」和「與」,其他用戶的意見是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6日 (三) 08:09 (UTC)
- (本案若通過,應暫緩實施,直至社群就雙邊關係條目使用連字元的問題得出共識為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月6日 (三) 10:02 (UTC)
- 对于连接词我支持统一为同一个格式,在“与”和“-”,倾向于用“与”,更符合中文习惯。--苞米(☎)💴 2021年1月6日 (三) 13:14 (UTC)
- @Comrade John:「中美關係」常用於「美中關係」,但字母排序上「美國」(A)先於「中國」(C)。這種情況下不能反套。SANMOSA SPQR 2021年1月7日 (四) 02:45 (UTC)
- 所以建議只改「中國」相關條目,其他非「中國」相關,一律不改。--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7日 (四) 07:42 (UTC)
- 就是這樣才萬萬不可。SANMOSA SPQR 2021年1月7日 (四) 08:05 (UTC)
- 美国(US)字母排序是U不是A。——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7日 (四) 10:52 (UTC)
- 那我換阿富汗為例好了,阿富汗肯定是A。SANMOSA SPQR 2021年1月7日 (四) 14:32 (UTC)
- 所以建議只改「中國」相關條目,其他非「中國」相關,一律不改。--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7日 (四) 07:42 (UTC)
- 但是反套到中文似乎不太行得通,意思是 ? 是否搞筆劃多少決定順序才行得通 ? 英文字母排序,是簡易、公允而廣泛應用的做法,無謂大改。建議只改「中國」相關條目。話說「-」和「與」,其他用戶的意見是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6日 (三) 08:09 (UTC)
- @Shizhao:(1)「其他情況根據編輯者創建的情況『先到先得』或經包括創建者在內的編輯者討論達成共識後移動」,走「先到先得」規則。(2)大概是沿襲英文維基百科的做法(英文上的一般處理),另一方面這也是中文維基百科相關條目現時的處理方法。成文規則除了可以是推翻既有不成文規則的合理依據,也可以是對既有不成文規則的總結,就這點而言,這次的情況是後者。SANMOSA SPQR 2021年1月6日 (三) 06:00 (UTC)
建议对连接词、次序、是否要有“关系”分开讨论。--苞米(☎)💴 2021年1月6日 (三) 13:19 (UTC)
- @Baomi:這種情況下是不是適宜轉方針版?SANMOSA SPQR 2021年1月7日 (四) 02:48 (UTC)
- @Koala0090。SANMOSA SPQR 2021年1月7日 (四) 14:42 (UTC)
- 我認為,雙方是國家的外交條目的命名次序根本不存在爭議,反正現時不成文做法是「中國」行先,其寫入草案,這不是區別對待是甚麼 ? 既然「中國」可以行先,為甚麼其他雙方是國家的外交條目的命名次序不可以一律以英文字母排序,並寫入草案 ? 大家區別對待,公平。--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7日 (四) 18:03 (UTC)
- @Comrade John:有爭議。「美日」、「美韓」抑或「日美」、「韓美」?「英澳」抑或「澳英」?英文字母排序的話支持後者,但中文常用習慣的話支持前者。SANMOSA SPQR 2021年1月9日 (六) 03:22 (UTC)
- 不针对上面这些简称,就针对“中X”,耍得一手好双标。——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2日 (五) 10:54 (UTC)
- 我請你發言時尊重其他人。我上面的發言一直都是在説國家排列順序,我完全不明白為何會有人會想到完全另一邊不相干的事情?(好,是我沒解釋清楚,現在我在下面解釋了,請你收回這句與實情不符的留言。)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2日 (五) 14:13 (UTC)
- 不针对上面这些简称,就针对“中X”,耍得一手好双标。——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2日 (五) 10:54 (UTC)
- @Comrade John:有爭議。「美日」、「美韓」抑或「日美」、「韓美」?「英澳」抑或「澳英」?英文字母排序的話支持後者,但中文常用習慣的話支持前者。SANMOSA SPQR 2021年1月9日 (六) 03:22 (UTC)
說明一下國際關係概念
抱歉開一新段,但是這裡要說明一下X-Y關係。這套內容只適用於現時存在的國家/地區/跨國組織等等。反正這是一套概念,自然會有例外(不外乎是簡稱的諧音問題)。
*在某個語言除非已經出現問題性的稱呼或有不好的含義,否則將不會修改*
首先:如果是兩個實體使用同一套文字系統(語言)(包括英文)的話,兩個實體在任何*語言先後次序是根隨該系統的排序分出先後次序。 (例如:中國-新加坡關係)(兩國均使用中文為官方語言)
當如果: 其中一個國家(X)使用英文(為官方語言)而另一國家(Y)使用其他文字系統(C)為官方語言的時候,在英文及非C語言時,兩國關係的描述為X-Y關係,而C語言則是Y-X關係。(US-China relations / 中美關係)
而又當:
兩國官方語言皆非英文且不相同(X國用Y語言而Z國用A語言),則於Y語言的關係描述為X-Z關係而A語言則描述為Z-X關係。在其他語言時,則以兩國的英文排序為準
(法國-印尼關係/France-Indonesia relations)
就那樣,所以基本上中國為先的原因只是因為命名慣例而已。--1233 (T / C) 2021年1月29日 (五) 06:33 (UTC)
社群意見諮詢
由於上面的討論對國際關係條目命名用詞問題無解,我認為有必要尋求更廣泛的社群意見。我這裏會開幾個問題,尋求大家的回答。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0日 (三) 08:16 (UTC) 以下是社群意見諮詢的問題:
- 你認為兩個實體(「實體」的定義見此;下同)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應該使用甚麼字詞或標點符號連接?【例如:用「-」(全形)連接、用「-」(半形)連接、用「與」作為連接詞、用「和」作為連接詞、用「及」作為連接詞;實際回應不限以上選項】
- 你認為兩個主權國家/有限承認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兩個國家的先後排序應依從甚麼規則?【例如:依據國家名稱英文字母排序、依據國家名稱中文筆劃排序、中文圈國家置前、其他的特定優先順序、完全跟隨先到先得原則;實際回應不限以上選項】
- 你認為國家與多國集合/國際組織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條目名的最後是否應該(在特定情況下)加上「關係」二字?【其中三種情況見Wikipedia:命名常规 (国际关系)所列出的A、B、C版本;實際回應不限該三個版本】
- 你認為兩個多國集合/國際組織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條目名的最後是否應該(在特定情況下)加上「關係」二字?【其中三種情況見Wikipedia:命名常规 (国际关系)所列出的A、B、C版本;實際回應不限該三個版本】
以上。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0日 (三) 08:33 (UTC)
- @Baomi、Ericliu1912、Comrade John、Shizhao、Koala0090。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0日 (三) 08:40 (UTC)
- 加ping三個:@Billytanghh、Tp0910、人人生來平等。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0日 (三) 08:42 (UTC)
- 我主力編輯和管理外交模板的,所以:
- 一律用「-」(全形),現有使用「與」的,一律轉用「-」,不知道為甚麼當年有「雙方或某方是未建交或有限承認國家就用「與」」這個不成文規定。
- 中國行先,其他依據國家名稱英文字母排序。
- 不加上「關係」二字。
- 不加上「關係」二字。--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0日 (三) 08:49 (UTC)
- 1.用“与”,“及”和“和”都稍有歧义,“和”在加入“的”时才可行,连接号感觉很难输入(只能复制粘贴)、不常见。2.情感上中文圈习惯顺序优先,中立性+情感层面中文笔划优先,绝对中立角度标准英文名字母排序,先到先得感觉不妥、最无奈且最混乱的选择。3和4,例子太多没看懂,个人认为不必强求“关系”,没有这二字更容易撰写全面的概述性条目,必要时再拆分。--YFdyh000(留言) 2021年1月20日 (三) 08:55 (UTC)
- 我自己也做一個樣板好了,不過我下面的回應確實都是我自己的真實意見,也讓大家參考一下:
- 優先推薦用「與」作為連接詞,不過只要是和「與」同義的單字連接詞我認為都可以,只要最後有一個統一樣式就可以。
- 我自己留意到的常用語習慣是:中>英>美>法>德>日>韓>俄>荷(第一組)、中>英>美>法>德>意>奧>匈(第二組)、中>英>美>墨>加(第三組)、中>英>美>澳>紐>印(第四組)。我建議應該參照實際常用排序進行排序的規定,例如上述四組。如果不可行的話,僅規定中文圈優先也可以,但感覺可能會和常用名稱有一定程度的偏離。其他情況下用英文字母排序。
- 個人推薦C版本。
- 個人推薦C版本。
- 以上。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0日 (三) 09:07 (UTC)
- 一、一律用「-」;二、沒啥意見,但希望最終方案不要過度原創研究;三、國際關係條目,無論兩造是國家還是國際組織,一律以「關係」結尾,沒有必要對國際組織差別對待。「中國與聯合國」這類標題是歷史殘留,應予修正。四、目前還沒看過這類條目出現,暫不予置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月20日 (三) 09:09 (UTC)
- 僅回答1、2:
- 以上。-- CRHK128 ☎ 無限連任? 2021年1月20日 (三) 09:11 (UTC)
- (!)意見:太复杂,没看懂。首先请解释一下是否废除“中X关系”的命名,再请解释一下“中国-X关系”条目中中国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政权。另,如果不以中国当先而以国家名称英文字母顺序排列,那么我必然反对到底。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不是英文维基百科,不以中国为先那请去其他百科,谢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0日 (三) 11:23 (UTC)
- (-)反对,虽然目前没有统一但未必就要统一。我也极度厌恶篡改共识的做法。更反对裹挟共识故意形成两个中国的腔调。Walter Grassroot(留言) 2021年1月20日 (三) 11:40 (UTC)
- 提案頁的連結我都給了,請你自己先看一次提案,不要沒看提案就來擾亂社群討論,還有這提案一開始是Baomi提出的,我不相信他有如此用心。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2日 (五) 04:43 (UTC)
- 根據自身習慣建議,
- 一律使用「-」。
- 中國在前(畢竟習慣查詢先打中國),其他按先到先得。
- 全部以「關係」作結。
- 同Eric,還尚未遇見這種條目,不做評論。--人人生來平等.歡慶維基百科廿周歲✨ 2021年1月20日 (三) 12:38 (UTC)
- 仅代表我自己现在的意见,仅
- 统一就好,现行的“-”和“与”统一为一个就可以。
- 中文中有明显顺序偏好的应当遵从(比如中国优先),其他先到先得。
- 暂时没想好
- 暂时没想好--苞米(☎)💴 2021年1月20日 (三) 13:10 (UTC)
- 我建議:
- 用「與」連結(這裡是中維、按搜尋習慣),但不反對「-」。
- 兩岸四地的一律在前(同上),其他的倒沒意見,看得懂就好。
- 加「關係」,中國與聯合國應比照加「關係」。
- 加「關係」,同類型條目名稱應一致。--Tp0910(留言) 2021年1月20日 (三) 13:22 (UTC)
- 首先,我需要指出,我对苏州宇文宙武抱有同样的疑问。“中国-××关系”条目中,中国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政权?个人实际上倾向于后者。
- 其次,在没有类似争议的条目中,我建议
- 以“-”或“与”连接,现时实际建交是“-”,未建交则为“与”。
- 两国(地区)间关系以英文或拼音首字序排列;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关系则是成员国(地区)在前、国际组织在后。
- 全部以关系二字作结。--痛心疾首 2021年1月20日 (三) 13:34 (UTC)
- (!)意見:上面提到「中國」的範圍問題,在「序文」中加以說明即可(現在就是。且既然是「中國」,那一定是包括歷朝歷代)。但兩岸已有各自的雙邊關係條目,「中國」宜只收錄「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否則條目內容與時間序會過於繁雜,也容易造成意識形態的編輯戰。--Tp0910(留言) 2021年1月20日 (三) 14:01 (UTC)
- 中國先行會有地域中心的問題,頂多當作默契,絕對不適合寫進方針裡面。我有個提議,不妨參考分類的排序方式,以國名的中文羅馬拼音為排序,這樣至少有一個中立客觀的標準。(雖然我覺得先到先得就好了,爭論這個真的很浪費社群能量,而且之後還要一一去改)---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0日 (三) 15:46 (UTC)
- 中不是z嗎,這樣中字輩國家會幾乎全部排在後面⋯⋯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月21日 (四) 01:38 (UTC)
- @Ericliu1912:誰擺在前後怎麼說都不應該是前提,避免地域中心原則才應該是前提。不然用建國或復國時間排序也可以阿(雖然很難認定),只要能夠提出一個客觀的標準即可。---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1日 (四) 02:06 (UTC)
- 非常同意您的看法。無論是英文字母排序、中文筆劃排序、漢語羅馬字排序,以至您提到的建國/復國時間我覺得都可以,總之要有一個客觀的標準,而並非不分青紅皂白地堅持一律以「中國」行先。您的意見比起上方某些堅持「中國」行先的用戶要好得多。-- CRHK128 ☎ 無限連任? 2021年1月21日 (四) 05:12 (UTC)
- @Ericliu1912:誰擺在前後怎麼說都不應該是前提,避免地域中心原則才應該是前提。不然用建國或復國時間排序也可以阿(雖然很難認定),只要能夠提出一個客觀的標準即可。---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1日 (四) 02:06 (UTC)
- 中不是z嗎,這樣中字輩國家會幾乎全部排在後面⋯⋯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月21日 (四) 01:38 (UTC)
- 同意以英文或拼音首字序排列。--Temp3600(留言) 2021年1月21日 (四) 06:20 (UTC)
- 意見同上。-- CRHK128 ☎ 無限連任? 2021年1月21日 (四) 06:29 (UTC)
- 哪个“拼音”?--YFdyh000(留言) 2021年1月21日 (四) 11:03 (UTC)
(!)意見:國家先後排序要是採用中文筆劃排序或漢語羅馬字或漢語拼音或Sanmosa排序的,建議製成全世界百多個國家的筆劃數量、漢語羅馬字、漢語拼音和該排序方式的列表,讓人快速查閱。在我看來,英文字母排序,簡易、廣泛使用且行之有效,其他排序方法與英文字母排序相比,難懂、少人使用,而且效能存疑,徒增混亂。--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1日 (四) 08:59 (UTC)
- 同意。最好當然是按英文字母排序。-- CRHK128 ☎ 無限連任? 2021年1月21日 (四) 10:44 (UTC)
- 如果英文首字母排序,全称时还好,简称可能与很多人习惯不同,难免令人联想有先后之选。如“美国-中国关系”,“美中关系”、“日中关系”,香港與美國關係,以美关系,港台关系。--YFdyh000(留言) 2021年1月21日 (四) 11:16 (UTC)
- 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什么排前什么排后,应当判断其在中文语境是否常用。如果无法判断是否常用,则先到先得。这与地域中心无关,倘若扯上地域中心,不同立场的人必然各执一词。--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1月21日 (四) 11:52 (UTC)
- 確實,即使最終決定將中字輩國家排在前頭,那也應該是考量常用名稱原則的結果,而不是自行訂立排位的各種原創研究。——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月21日 (四) 14:07 (UTC)
- @DavidHuai1999:這次我同意你常用排序優先的觀點。我上面提出的排序其實也是我自己觀察得來的常用排序,如果有任何錯漏,還請大家指正。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2日 (五) 05:04 (UTC)
- 不好意思,既然上面已经有人回应了要废除“中X关系”条目命名,却不针对“美X关系”之类的简称条目,那我只能表示(-)反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2日 (五) 10:51 (UTC)
- @Walter Grassroot、Baomi、痛心疾首、人人生来平等、Tp0910:各位不要浪费时间了,既然上面有人耍双标,那么我觉得没什么好谈的,就维持现状挺好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2日 (五) 11:01 (UTC)
- 附议。--痛心疾首 2021年1月22日 (五) 11:03 (UTC)
- @蘇州宇文宙武、痛心疾首:不好意思,沒説清楚,是所有簡稱都會停用,不是只有“中”相關的。草案如果通過的話,效力如此。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2日 (五) 14:10 (UTC)
- 停用简称没有道理,依然反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3:26 (UTC)
- 我在下面已經非常清楚解釋使用簡稱會引發的問題與你的論點的謬誤所在了,我不會再重複解釋。如果你繼續選擇視而不見,那我也沒辦法,反正“共識應當考慮到所有正當合理的意見”,我會自己判斷意見的正確性與合理性的。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5:04 (UTC)
- 停用简称没有道理,依然反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3:26 (UTC)
- @蘇州宇文宙武、痛心疾首:不好意思,沒説清楚,是所有簡稱都會停用,不是只有“中”相關的。草案如果通過的話,效力如此。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2日 (五) 14:10 (UTC)
- 附议。--痛心疾首 2021年1月22日 (五) 11:03 (UTC)
建议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讨论,都捆绑着不好判断。--苞米(☎)💴 2021年1月23日 (六) 02:37 (UTC)
- @蘇州宇文宙武:蘇州君有點過度解釋了,也對討論帶有太多自訂的前提了,這樣討論只會激化,可能很難有實質進展。我覺得這個討論從頭到尾都很清楚,就是要統一雙邊關係的命名,所以只要通過了,不論「中X關係」、「美X關係」都會修改,Sanmosa君會那樣回單純只是因為你這樣問。「非中國行先必定反對到底,因為這是中文維基百科」這個前提更是不太合理,畢竟不管怎麼說我們都有一個「避免地域中心」的方針在上頭,編者和讀者也不是全部都來自中國,而且英文版也沒有「英語系國家」行先的作法[2]。在討論時,最好還是先確定哪些是必須遵守的前提(例如方針、五大支柱),哪些是個人的意向(例如「中國優先」、「中文地區優先」),才有討論的空間,否則大家都帶著自訂的前提來討論,基本上就是不可能會有結果。---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04:21 (UTC)
- @Koala0090:我没有过度解释,反而是Sanmosa上蹿下跳,没事找事,你没看到他在客栈各个版面遇见一点小问题就要为社群立规矩?哪儿那么多规矩?现有的规则方针完全可以应付,新立规矩完全是浪费社群资源,其真实想法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我就不多说了。至于我所说的“非中国行先必定反对到底,因为这是中文维基百科”这个前提是因为在中文世界,必然是以中国先行为主,完全符合命名常规的第一条“最常用名称”原则,所以这不是什么不合理的前提,对于使用简体名称同样如此。打个比方,“中美关系”的使用在中文世界绝对比“中国-美国关系”“美国-中国关系”或“中国与美国关系”等常用得多,但你们制定的这个规则却要废除“中美关系”的用法,或者把美国放在中国前面,你们自己觉得合理吗?——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3:42 (UTC)
- 「在中文世界,必然是以中国先行为主」可能事實如此,但即使最終採用常用用法作為原則,我自己認為「中國行先」這種明顯有地域中心疑慮的仍然不應該寫在方針中,頂多個案處理。因為「避免地域中心」這個前提,本來就會犧牲一些常用用法。例如在中國,也許大家都知道「黨」就是代表「中國共產黨」,「我國」、「祖國」的用法也很常用,在維基百科就是不應該直接這樣使用,更不可以直接將他定入方針中。
- 至於需不需要這些法規的問題,隨著雙邊關係的條目增加,我認為也是時候討論一下統一格式了。統一後的格式可能相對來說沒那麼常用,但利用重定向的方式也可以彌補搜尋上的困難,倒是不用太擔心。
- 也不必一直說「你們」,我並沒有參與過過這個政策的制定,只能說有發表過幾次自己的看法罷了。只要結果符合方針,我沒有太多意見。
- ---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14:49 (UTC)
- 我没说“中国先行”要写入规则,我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因为按照现行规则执行下的事实就是如此。“避免地域中心”只规定行文,并不规定条目命名,条目命名一向以“命名常规”为唯一标准,这个问题我早就说过,在此不再赘述。——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5:02 (UTC)
- (1)這一點都不是“小問題”。現在的命名和條目性質類別會產生「中國」代表的爭議(因為相關國際關係條目的性質未有被清楚界定:究竟是兩個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兩個國家的特定政權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還是一個國家特定政權甲與另一個國家乙的多個政權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根據WP:PB,對於台灣海峽兩岸複雜的政治關係及爭議,維基百科不應預設任何政治立場,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界定各類國際關係條目的性質,並且按照其性質厘定其應使用的命名。(2)我認為你這個理由總結成“常用語優先”似乎比較好一些,像DavidHuai1999的意見應該是跟你差不多的,但是我個人反而是很認同他的見解的。(3)我們現在討論的是立一個新的子命名常規。在實際執行上,子命名常規的優先性高於母命名常規(就如同子關注度指引的優先性高於通用關注度指引),所以如果另有共識認為不應在特定領域使用簡稱,那適用於相關領域的子命名常規可以作出相反的規定,並取代母命名常規在相關範圍的效力,因此“停用簡稱不符合命名常規”在此並不是合理的反對理由。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4:54 (UTC)
- 第一,请不要再@我,我不喜欢你@我。第二,相关问题我在下面和之前已经反复阐述低唱,重复问题不再赘述。——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5:02 (UTC)
- 很好,原來我們兩個都分別向對方放狠話了。雖然這不是我樂見的,但這也是我預期之内的結果。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5:06 (UTC)
- 第一,请不要再@我,我不喜欢你@我。第二,相关问题我在下面和之前已经反复阐述低唱,重复问题不再赘述。——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5:02 (UTC)
- @Koala0090:我没有过度解释,反而是Sanmosa上蹿下跳,没事找事,你没看到他在客栈各个版面遇见一点小问题就要为社群立规矩?哪儿那么多规矩?现有的规则方针完全可以应付,新立规矩完全是浪费社群资源,其真实想法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我就不多说了。至于我所说的“非中国行先必定反对到底,因为这是中文维基百科”这个前提是因为在中文世界,必然是以中国先行为主,完全符合命名常规的第一条“最常用名称”原则,所以这不是什么不合理的前提,对于使用简体名称同样如此。打个比方,“中美关系”的使用在中文世界绝对比“中国-美国关系”“美国-中国关系”或“中国与美国关系”等常用得多,但你们制定的这个规则却要废除“中美关系”的用法,或者把美国放在中国前面,你们自己觉得合理吗?——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3:42 (UTC)
关于连接词/符号
对于连接词较为没有争议,现整理大家的意见如下,
方案 | 支持或倾向该方案者 |
---|---|
一律用「-」 | Comrade John、Eric Liu、CRHK128、人人生來平等、Koala0090 |
一律用「與」 | YFdyh000、Sanmosa、Tp0910 |
两者均可,但要统一 | Baomi |
“-”或“与” | 痛心疾首 |
我觉得可以先把这个给定一下。--苞米(☎)💴 2021年1月23日 (六) 02:37 (UTC)
- 同意。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09:06 (UTC)
鉴于现状是就使用了「-」和「與」两种连接方式,而且也没有谁特别提出非要使用“和”、“及”、“-”、“—”等方式,以下讨论就限于“-”和“与”应该没有问题。上面有人提到“-”不方便输入的缺点和“与”更符合中文习惯的优点,请@Comrade John、Ericliu1912、CRHK128、人人生來平等也说一下,倾向“-”的理由?--苞米(☎)💴 2021年1月23日 (六) 13:42 (UTC)
- 我是編輯、管理外交模板的。現行大部份外交條目是用“-”的。改行“与”,涉及大量移動和修改,令我的工作量大增。對於模板,尤其是藍鏈,是不容許有重定向的。除了大量的工作量,我看不出整個統一命名常規的提案有甚麼好處。--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13:52 (UTC)
- 國家外交模板有207個,內有很多“-”的藍綠鏈和歷史遺留,因為中國爭議而要全改 ? 請體諒一下模板編輯者的辛酸。--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13:58 (UTC)
- 講白了,任何一個大改,對模板的影響是巨大的,請各位三思。--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14:10 (UTC)
- @Comrade John:约翰君,我原本就是这个意思,维持现状挺好的,没有必要浪费社群精力。尤其是在中国相关国际关系条目已经有了之前的共识的情况下,重新立规则那是瞎折腾。——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5:10 (UTC)
- 沒有,在我之前的檢查下,之前根本沒有所謂的“共識”,這完全只是單方面的操作。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5:13 (UTC)
- 当初讨论得出现在的共识时你并不在,不会因为你现在反对而推翻当初的共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5:16 (UTC)
- Template talk: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关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双边关系相关的条目名称的统一问题那裏到最後只有投票,然後那個方案還要是沒有通過的,因此當時的相關操作我認為並不可能具備任何共識,而只是單方面的操作。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5:18 (UTC)
- 這就是不成文規定的岀現。雖不知道為甚麼當年有「雙方或某方是未建交或有限承認國家就用「與」」等不成文規定,但不成文規定反而更似共識。--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15:25 (UTC)
- 与此同时规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知道“-”的使用经过讨论、长期存在,但个人不认可它的使用具有明显优势和广泛共识,可能是个权宜之计。--YFdyh000(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18:06 (UTC)
- 這就是不成文規定的岀現。雖不知道為甚麼當年有「雙方或某方是未建交或有限承認國家就用「與」」等不成文規定,但不成文規定反而更似共識。--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15:25 (UTC)
- Template talk: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关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双边关系相关的条目名称的统一问题那裏到最後只有投票,然後那個方案還要是沒有通過的,因此當時的相關操作我認為並不可能具備任何共識,而只是單方面的操作。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5:18 (UTC)
- 当初讨论得出现在的共识时你并不在,不会因为你现在反对而推翻当初的共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5:16 (UTC)
- 沒有,在我之前的檢查下,之前根本沒有所謂的“共識”,這完全只是單方面的操作。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5:13 (UTC)
- @Comrade John:约翰君,我原本就是这个意思,维持现状挺好的,没有必要浪费社群精力。尤其是在中国相关国际关系条目已经有了之前的共识的情况下,重新立规则那是瞎折腾。——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5:10 (UTC)
除了阁下说的现状的问题,还有其他原因吗?--苞米(☎)💴 2021年1月23日 (六) 14:13 (UTC)
- 「-」在外交條目周圍都是,利於複製貼上。只能說做模板和做條目是兩個世界,誰也說服不了誰。--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14:34 (UTC)
- 那如果用“與”的話,那我豈不是連輸入時複製貼上的功夫都能省去嗎(假設我完全打字)?而且即使是複製貼上,論整個條目名的話,複製貼上兩者的功夫其實是一樣的。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4:45 (UTC)
- 是的,一樣的,只是做的功夫是否在閣下身上而已……--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14:57 (UTC)
- 提交BOT工作不就行了嗎?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5:00 (UTC)
- 是的,一樣的,只是做的功夫是否在閣下身上而已……--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14:57 (UTC)
- 那如果用“與”的話,那我豈不是連輸入時複製貼上的功夫都能省去嗎(假設我完全打字)?而且即使是複製貼上,論整個條目名的話,複製貼上兩者的功夫其實是一樣的。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4:45 (UTC)
- 傾向使用「-」的另一個原因:有些國家名稱中即包含「與」,再用與字連結可能會導致標題有點繞口,如中華民國與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關係。以上僅供參考。--人人生來平等.歡慶維基百科廿周歲✨ 2021年1月23日 (六) 16:13 (UTC)
- 大陆简体下看到的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不妨碍给少数情况开特例沿用“-”。--YFdyh000(留言) 2021年1月23日 (六) 18:09 (UTC)
- @Baomi:我想來個小表態:雖然我個人非常推薦使用「與」,但是我個人並不反對統一成「-」,以照顧部分國家名稱比較complex的國家。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7日 (三) 04:41 (UTC)
- 那就国名中带有“与”(或者也考虑其他连接词,如“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千里達及托巴哥”)的用「-」,其他一律用“与”,视为本次讨论的共识。但已创建的条目暂时先不处理,等机器人或者其他途径解决了模板问题再处理,未来新建条目已此次共识为准。不知各位意下如何?--苞米(☎)💴 2021年1月27日 (三) 08:32 (UTC)
- 我現在能不能提議就此點再從長計議?因為我一開始是沒有考慮到國名用詞的問題的。我建議重新ping建議一律用「與」且未有就國名用詞的問題一點回應的用戶重新檢視其意見。另一方面,我看到現在的情況變成建議一律用「-」的用戶比較多,結論可能會有所更改。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7日 (三) 12:12 (UTC)
- 「那就國名中帶有「與」(或者也考慮其他連接詞,如「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用「-」,其他一律用「與」,視為本次討論的共識。」,這使得命名更複雜的同時,且可能帶有原創研究。要麼一律用「-」,要麼一律用「與」。--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8日 (四) 09:07 (UTC)
- @YFdyh000、Comrade John、Sanmosa、人人生來平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持外交、公务/官员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为例,官方并不避讳,此前的条目命名“中華民國與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關係”也不避讳,两国间的连接词与国家专名中的连接词一样,要不我们就统一用“与”,怎么样--苞米(☎)💴 2021年1月31日 (日) 13:41 (UTC)
- 我的意見是不要大改。如有用戶堅持該不成文規定,我也無所謂。--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31日 (日) 13:52 (UTC)
- @YFdyh000、Comrade John、Sanmosa、人人生來平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持外交、公务/官员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为例,官方并不避讳,此前的条目命名“中華民國與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關係”也不避讳,两国间的连接词与国家专名中的连接词一样,要不我们就统一用“与”,怎么样--苞米(☎)💴 2021年1月31日 (日) 13:41 (UTC)
- 「那就國名中帶有「與」(或者也考慮其他連接詞,如「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用「-」,其他一律用「與」,視為本次討論的共識。」,這使得命名更複雜的同時,且可能帶有原創研究。要麼一律用「-」,要麼一律用「與」。--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1月28日 (四) 09:07 (UTC)
- 我現在能不能提議就此點再從長計議?因為我一開始是沒有考慮到國名用詞的問題的。我建議重新ping建議一律用「與」且未有就國名用詞的問題一點回應的用戶重新檢視其意見。另一方面,我看到現在的情況變成建議一律用「-」的用戶比較多,結論可能會有所更改。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7日 (三) 12:12 (UTC)
- 那就国名中带有“与”(或者也考虑其他连接词,如“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千里達及托巴哥”)的用「-」,其他一律用“与”,视为本次讨论的共识。但已创建的条目暂时先不处理,等机器人或者其他途径解决了模板问题再处理,未来新建条目已此次共识为准。不知各位意下如何?--苞米(☎)💴 2021年1月27日 (三) 08:32 (UTC)
关于简称
- 我是反对全部停用简称的,像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之类的常用命名应当保留。这个可以之后讨论吧,可能争议比较大。--苞米(☎)💴 2021年1月23日 (六) 13:33 (UTC)
- 我是支持完全停用簡稱的(可以當成重定向或消歧義)。如果按照Wikipedia:命名常规 (国际关系)的設定,兩個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兩個國家的特定政權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一個國家特定政權甲與另一個國家乙的多個政權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三者是不同的,理論上可以分立子條目,在分立子條目以前,“中X關係”會是重定向,在分立子條目以後,由於會產生“中國”代表的爭議,根據WP:PB,“中X關係”應為消歧義。另一方面,子命名常規的優先性高於母命名常規,所以如果另有共識認為不應在特定領域使用簡稱,那適用於相關領域的子命名常規可以作出相反的規定,並取代母命名常規在相關範圍的效力,因此“停用簡稱不符合命名常規”在此並不是合理的理由。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4:42 (UTC)
- 这个问题我之前早就说过了,在命名常规修改之前,任何命名不应越过第一条“使用最常用名称”原则,我已经不想重复了。你如果要越过这条原则,那不好意思,我只能反对到底,没有商量。如果这个问题谈不妥,那我不介意完全反对全部提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4:55 (UTC)
- 不,你現在無疑就是意圖把“使用常用名稱”與“防止歧義”這兩個互不衝突的命名原則塑造對立。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4:59 (UTC)
- “使用常用名称”与“防止歧义”本来就有先后,对立时以前者为准,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主条目消歧义的方式。你就不要没事找事来碰瓷了,在我这里行不通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5:07 (UTC)
- 不,在我理解中兩者是相等地位的,不存在誰先誰後。先後的判別已經由“命名原則”與“主要命名慣例”等屬性給予。新版命名常規通過時我也還在討論裏。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5:12 (UTC)
- “使用常用名称”与“防止歧义”本来就有先后,对立时以前者为准,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主条目消歧义的方式。你就不要没事找事来碰瓷了,在我这里行不通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5:07 (UTC)
- 不,你現在無疑就是意圖把“使用常用名稱”與“防止歧義”這兩個互不衝突的命名原則塑造對立。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3日 (六) 14:59 (UTC)
- 这个问题我之前早就说过了,在命名常规修改之前,任何命名不应越过第一条“使用最常用名称”原则,我已经不想重复了。你如果要越过这条原则,那不好意思,我只能反对到底,没有商量。如果这个问题谈不妥,那我不介意完全反对全部提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3日 (六) 14:55 (UTC)
- 我没有停用简称的意愿。但如果将简称作条目名称,我认为条目版式需要仔细斟酌,如中美关系尽量包含历史上的中国(清朝/民国/共和国等),或得到共识情况下显著的顶注消歧义。--YFdyh000(留言) 2021年1月27日 (三) 05:59 (UTC)
- 簡稱這點我的意見跟Sanmosa一樣,都是全面停用簡稱。我個人希望所有「XX-YY關係」條目標題的命名格式能夠保持一致,而不是某些條目是「XX-YY關係」、某些條目卻是「XY關係」。-- CRHK128 ☎ 無限連任? 2021年1月27日 (三) 12:39 (UTC)
- (!)意見:我早就说过了,如果放弃简称这一符合命名常规“最常用名词”原则的任何规定,那我都会反对到底。——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8日 (四) 09:22 (UTC)
- 不,你這樣相等於意圖塑造命名常規中各命名原則的對立。我剛剛得到了行政員的意見,他的表態也是命名常規中各命名原則具有相等地位,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8日 (四) 12:59 (UTC)
- 最后提醒一次,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行政员的意见不能代表社群意见。别妄想我在这个问题上有任何妥协。可以了,不要再回复或者骚扰本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8日 (四) 13:36 (UTC)
- 你這樣的討論態度真的合適嗎?我取得行政員的意見的目的是在於希望得悉行政員(或管理員)在解決命名相關爭端時可能的處理方式,也由此推斷我後續處理提案的空間。我可以得出以下的推斷:我認為如果你真的完全不考慮妥協的可能性,這只會令國際關係條目命名的問題更為嚴重。而且,你現在所做的無疑就是「傾向性的編輯」,我相信在這種情況下,社羣不會反對我在總結共識時排除你的意見(我認為大部分的普通用戶都和我一樣認為命名常規中各命名原則具有相等地位,我就是看著你如此特立獨行的意見,才去找行政員確認究竟是我孤陋寡聞,還是你真的很特立獨行)。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8日 (四) 14:21 (UTC)
- 最后提醒一次,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行政员的意见不能代表社群意见。别妄想我在这个问题上有任何妥协。可以了,不要再回复或者骚扰本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1月28日 (四) 13:36 (UTC)
- 不,你這樣相等於意圖塑造命名常規中各命名原則的對立。我剛剛得到了行政員的意見,他的表態也是命名常規中各命名原則具有相等地位,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8日 (四) 12:59 (UTC)
先后顺序
就上述社群意見諮詢的問題,問題1已經有匯總表在上方,所以不另行列出。以下是問題2、3、4的匯總表: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7日 (三) 04:15 (UTC)
- @Sanmosa:问题2和之后的两个问题相关性不大,我把您的留言拆分了一下段落,如果觉得不合适请回退--苞米(☎)💴 2021年1月27日 (三) 08:44 (UTC)
- 這個拆分我覺得可以,先感謝。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7日 (三) 12:08 (UTC)
- 問題2:你認為兩個主權國家/有限承認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兩個國家的先後排序應依從甚麼規則?【例如:依據國家名稱英文字母排序、依據國家名稱中文筆劃排序、中文圈國家置前、其他的特定優先順序、完全跟隨先到先得原則;實際回應不限以上選項】
處理方法\情境 | (a) | (b) |
---|---|---|
(I) | Comrade John、YFdyh000(情感上)、Sanmosa、蘇州宇文宙武、人人生來平等、Baomi、Tp0910、DavidHuai1999 | (不適用) |
(II) | Sanmosa[1]、Baomi[2]、DavidHuai1999[3] | |
(III) | YFdyh000(絕對中立角度)、CRHK128、痛心疾首、Temp3600、Koala0090(只要有客觀排序依據即可,未必要是英文字首) | Comrade John、YFdyh000、CRHK128、痛心疾首、Temp3600、Koala0090(只要有客觀排序依據即可) |
(IV) | Koala0090 | Koala0090 |
- 情境:
- (a):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
- (b):不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
- 處理方法:
- (I):「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先行
- (II):依照中文用語中的常用排序
- (III):依照國家名稱英文字母排序
- (IV):先到先得
- 情境:
- 以下是對問題2的回答情況的總結:大多數用戶同意在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兩個主權國家/有限承認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先行。較多用戶同意在不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兩個主權國家/有限承認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應依照國家名稱英文字母排序。因此,建議在常用語排序優先以及中文使用慣性的前提下,容許在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兩個主權國家/有限承認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先行,而其他情況下一概取決於國家名稱英文字母排序。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7日 (三) 04:25 (UTC)
- (!)意見:理論上(I)絕對違反WP:BIAS,不應該列為選項,就算最後決定使用「常用名稱」作為排序而導致一樣的結果,也不可以因此明文這樣書寫。----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7日 (三) 05:43 (UTC)
- 同意。-- CRHK128 ☎ 無限連任? 2021年1月27日 (三) 12:03 (UTC)
- @Koala0090、CRHK128:然而在情境(a)之下,若依照處理方法(II)(即依照中文用語中的常用排序),其效果等同於依照處理方法(I),差異在於出發點不同,因此在考慮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前提下,我認為明文確定「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先行並非不可行,但必須同時在條文中説明此舉單純是出於常用語排序優先以及中文使用慣性的緣故,而不是地緣政治因素的緣故,我相信這樣已經足夠符合避免地域中心方針。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7日 (三) 12:06 (UTC)
- 如果條文寫明「中國-XX關係」的命名排序是僅出於常用語排序及中文慣性的話,那我也會支持的(雖然我個人而言始終對「中國」先行有保留就是了)。-- CRHK128 ☎ 無限連任? 2021年1月27日 (三) 12:22 (UTC)
- 如果你們聲稱的「常用原則」具有客觀性,且有信心根據此原則能夠達到「中國先行」這件事情,為什麼還需要畫蛇添足地,加上可能違反方針的語句呢?先聲明我並不反對使用常用命名,但我認為(I)的內容寫進明文極度不妥,單純(II)難道不能接受嗎?--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7日 (三) 15:15 (UTC)
- @Koala0090:問題在於社羣更傾向在不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兩個主權國家/有限承認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應依照國家名稱英文字母排序,而不考慮中文用語中的常用排序,因此技術上不能完全應用(II),也因此必須要特別限定(I/II)的適用範圍。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8日 (四) 05:14 (UTC)
- @Sanmosa:
- 「社羣更傾向在不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兩個主權國家/有限承認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應依照國家名稱英文字母排序,而不考慮中文用語中的常用排序」我目前還沒有看到這個共識。
- 「因此技術上不能完全應用(II)」 恩,閣下不是已經將兩個狀況分開了嗎?如果採用(II)就是使用中文常用排序,採用(III)才是英文排序呀。確實現實中要比較哪個用語較為常用,比起英文字首排序不容易,但絕對不是前述的理由造成這個結果。---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8日 (四) 07:55 (UTC)
- @Koala0090:(1)現時社羣的傾向是在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用(I/II),不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用(III),上面的表格已有顯示。(2)我先前對你的留言的理解是無論是否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都用(II),所以有上面這樣的反應。我這裏的提議是參照社羣的傾向而為之,而在如此情況下,由於提議在未來將會以條文的方式呈現,因此有必要考慮條文的行文,而我認為我並無辦法在參照社羣的傾向撰寫條文時,同時保持條文的明確性和完全不提及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的具體用詞處理,因此我只能通過在條文中加入額外説明,以同時保持條文的明確性和符合避免地域中心方針。你可以嘗試自己參照現時社羣的傾向(上表)擬一個條文的腹稿,看看有沒有可能在完全不提及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的具體用詞處理(即「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先行)的情況下寫得通順且清晰準確。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8日 (四) 08:35 (UTC)
- 首先,將中國相關條目分開處理絕對違反地域中心原則,要不就全部通用常用名稱,要不就是全部使用字母排列。另外目前兩派的意見基本上還在統計中,難謂有所共識,但我認為該釐清的前提還是得弄清楚,避免違反其他方針。
- 閣下會覺得要擬出一個同時滿足「中國先行」,又要不違反地域中心方針的條文很困難,我想原因您也心知肚明,因為中國先行的前提本身就是違反方針的。--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8日 (四) 09:33 (UTC)
- @Koala0090:問題在於我的提案也要對社羣有交待,如果提案和社羣主流意見偏差太大,提案很難過,某些有心用戶又會誣陷我「偽造共識」。我個人當然仍然希望完全用(II),然而我並無如此能力說服社羣如此為之。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8日 (四) 14:30 (UTC)
- @Sanmosa: 首先,目前參與討論的用戶並沒有多到足夠代表社群意見,如果是事實性修訂或不違反方針可能無妨,但現在的狀況是有高度違反方針的疑慮,這樣的參與人數顯然代表性不足。再者上面主張「中國先行」的用戶,也表示是根據常用原則。例如持此意見最力的蘇州也表示「我沒說「中國先行」要寫入規則,我是在陳述一個事實,因為按照現行規則執行下的事實就是如此。「避免地域中心」只規定行文,並不規定條目命名,條目命名一向以「命名常規」為唯一標準」,毋需將(I)寫入規則,「中國先行」乃是(II)的執行結果,因此您所理解的社群意見可能與您所想的並不相同。--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8日 (四) 14:47 (UTC)
- @Koala0090:你上面有提到「將中國相關條目分開處理絕對違反地域中心原則」,然而有一定數量的用戶都有此主張(上面有2個),雖然不多,但我已不可能視為「極少數意見」。「這樣的參與人數顯然代表性不足」,那究竟這討論要多少人參與?據方針指出,富有成果的討論往往是在10名以下活躍參與者間進行的,我想這裏參與的用戶已不只10個。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8日 (四) 14:56 (UTC)
- @Sanmosa:
- 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這是「極少數意見」,是閣下在前面的發言認定這是「社群傾向」,我從上面的留言完全看不出來這樣的傾向。閣下將這邊所有討論者人數加總更是詭異的做法,假設十個人參與某場討論,其中三個人支持A議案,三個人支持B提案且反對A案,三個人支持C提案,剩下一人做其他論述,你卻說A是「社群傾向」,因為「有10人參與此討論」,這邏輯說得通嗎?
- 即使再多人提案支持某一個提案,也應當是在遵守先前方針的前提下,除非社群共識決定推翻先前的方針。
- 你迴避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對方並未堅持要明文方針裡面寫入「中國先行」的做法,而是要求以「常用名稱」作為命名,上面蘇州都說過了。--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8日 (四) 16:20 (UTC)
- (1)因為我發現社羣有傾向分開處理的情形,所以我將兩種情形分開,而在兩種情形下較多人支持的處理方法則為社群在兩種情形下分別的傾向。我認為你的類比不當。(2)既然是立同格的方針,我認為要做到這點(直接稱之不受避免地域中心所限)且得到社羣支持,又或是以解釋文句自圓其說,解釋其如何符合避免地域中心方針,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點我會考慮在正式提案中體現。我至今仍認為如此明言並不違反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只要能解釋本心和箇中原因即可。(3)我不是在說蘇州宇文宙武。有一定數量的用戶也表態支持「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先行,但並未有說明背後原因,我認為不能直接假設他們是在「要求以『常用名稱』作為命名」。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8日 (四) 23:40 (UTC)
- @Sanmosa:
- @Koala0090:你上面有提到「將中國相關條目分開處理絕對違反地域中心原則」,然而有一定數量的用戶都有此主張(上面有2個),雖然不多,但我已不可能視為「極少數意見」。「這樣的參與人數顯然代表性不足」,那究竟這討論要多少人參與?據方針指出,富有成果的討論往往是在10名以下活躍參與者間進行的,我想這裏參與的用戶已不只10個。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8日 (四) 14:56 (UTC)
- @Sanmosa: 首先,目前參與討論的用戶並沒有多到足夠代表社群意見,如果是事實性修訂或不違反方針可能無妨,但現在的狀況是有高度違反方針的疑慮,這樣的參與人數顯然代表性不足。再者上面主張「中國先行」的用戶,也表示是根據常用原則。例如持此意見最力的蘇州也表示「我沒說「中國先行」要寫入規則,我是在陳述一個事實,因為按照現行規則執行下的事實就是如此。「避免地域中心」只規定行文,並不規定條目命名,條目命名一向以「命名常規」為唯一標準」,毋需將(I)寫入規則,「中國先行」乃是(II)的執行結果,因此您所理解的社群意見可能與您所想的並不相同。--Koala0090(留言) 2021年1月28日 (四) 14:47 (UTC)
- @Koala0090:問題在於我的提案也要對社羣有交待,如果提案和社羣主流意見偏差太大,提案很難過,某些有心用戶又會誣陷我「偽造共識」。我個人當然仍然希望完全用(II),然而我並無如此能力說服社羣如此為之。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8日 (四) 14:30 (UTC)
- @Sanmosa:
- @Koala0090:問題在於社羣更傾向在不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兩個主權國家/有限承認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應依照國家名稱英文字母排序,而不考慮中文用語中的常用排序,因此技術上不能完全應用(II),也因此必須要特別限定(I/II)的適用範圍。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8日 (四) 05:14 (UTC)
- (!)意見:中文用語中的涉及的常用排序一般常见于简称如“中日”“朝韩”“印巴”“巴以”“美俄”“美澳”“英法”等,对于全称是“印度与巴基斯坦”还是“巴基斯坦与印度”并无特别偏好的样子。--苞米(☎)💴 2021年1月27日 (三) 08:49 (UTC)
- @Baomi:但是我也觀察到一點:在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即使並非簡稱,在一般中文處理上仍然有「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先行的情形。你説的這點我認為可能頂多只適用於不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的情形(我自己的感覺是在並列兩個國家的時候,不論是否直接提及兩國關係,不論是否應用簡稱,一般中文用語中仍然有一個常用排序,因此我個人其實是不太同意這點的看法的,不過考慮到中文圈内的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的情形,我先不全盤否定)。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7日 (三) 12:06 (UTC)
涉国际组织等是否加关系
- 問題3:你認為國家與多國集合/國際組織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條目名的最後是否應該(在特定情況下)加上「關係」二字?【其中三種情況見Wikipedia:命名常规 (国际关系)所列出的A、B、C版本;實際回應不限該三個版本】
加“關係”二字 | Ericliu1912、人人生來平等、Tp0910、痛心疾首 |
---|---|
不加“關係”二字 | Comrade John、YFdyh000(傾向,不絕對)、Sanmosa(傾向,不絕對) |
- 問題4:你認為兩個多國集合/國際組織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條目名的最後是否應該(在特定情況下)加上「關係」二字?【其中三種情況見Wikipedia:命名常规 (国际关系)所列出的A、B、C版本;實際回應不限該三個版本】
加“關係”二字 | Ericliu1912、人人生來平等、Tp0910、痛心疾首 |
---|---|
不加“關係”二字 | Comrade John、YFdyh000(傾向,不絕對)、Sanmosa(傾向,不絕對) |
- 以下是對問題3、4的回答情況的總結:
- 問題3:較多用戶同意國家與多國集合/國際組織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條目名的最後應該加上「關係」二字(無論任何情況)。因此,建議如無後續其他進一步的意見,應就國家與多國集合/國際組織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應用方案B。
- 問題4:較多用戶同意兩個多國集合/國際組織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中,條目名的最後應該加上「關係」二字(無論任何情況)。因此,建議如無後續其他進一步的意見,應就兩個多國集合/國際組織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應用方案B。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7日 (三) 04:25 (UTC)
- 不赞成对此讨论结果表以“较多用户”。不反对依此选定方案,但结论也应是“社群倾向”而非“共识”。--YFdyh000(留言) 2021年1月28日 (四) 06:19 (UTC)
- (?)疑問不加“关系”一词真的符合中文语境吗?——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岁生日快乐! 2021年1月29日 (五) 00:29 (UTC)
- +1,我认为不加关系两个字很难符合中文语境。--14,5,2! 2021年2月7日 (日) 03:44 (UTC)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我觉得还好啊。用简称肯定要加,如“中美关系”。如果条目只写外交关系不写文化、经济等经贸关系,则加“关系”。如果这样加剧了条目格式的不统一,我没办法,我倾向“国际关系”条目兼容并包、较大时分拆。--YFdyh000(留言) 2021年2月7日 (日) 03:52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國際關係條目命名常規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承先前的社羣諮詢,現根據在其中所得到的所有合理意見擬定新版國際關係條目命名常規,並擬作方針通過。SANMOSA SPQR 2021年2月8日 (一) 07:41 (UTC)
- (!)抗议+(-)反对:這不是共識,這是某用戶製造出來的所謂「共識」。社群諮詢中,明明提議用「—」多於「與」;提議用英文國家名字母順序多於其他順序方式,然而該用戶一概無視。強烈建議暫緩通過,重新開設投票。--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2月8日 (一) 11:13 (UTC)
- 意見大致同上。不建議強行推動修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2月8日 (一) 15:34 (UTC)
- @Comrade John、Ericliu1912:前者是我看漏,已更正。後者而言,根據先前的社羣諮詢的結果,在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時,兩個主權國家/有限承認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排序中,在常用語排序優先以及中文使用慣性的前提下,「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先行。另外,有用戶指出直接明文寫明「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先行會違反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因此兩個主權國家/有限承認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的條目的命名排序難以區分為涉及與不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的兩種情況處理。考量到在條文實際效果中,如果條目命名上不做到「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先行,會引來更大規模的社群反對聲音,因此我只能作出如此取捨。另一方面,擬議條文是“同等級雙邊關係中,命名先後順序按照中文常用語序確定,如無特定中文常用語序則以英文國名字母順序確定”,考量到在不涉及「中國」與代表「中國」的(歷史)政權的情況下,中文一般並無特定常用排列順序,因此最終的結果也是以英文國名字母順序確定。綜以上,就後者而言,由於實際應用效果相同,我不認為我有錯誤總結共識。SANMOSA SPQR 2021年2月9日 (二) 00:06 (UTC)
- 大体上(+)支持,虽然我仍然反对使用不符合中文用语习惯的连接符号,但社群意向如此我也不多说什么。另外,能否对简称的重定向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规定?如果我没理解错,简称应该重定向至“<国名甲>—<国名乙>关系”为宜。——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岁生日快乐! 2021年2月14日 (日) 13:16 (UTC)
- 另,“英文字母顺序”容易引发歧义,比如说美国到底应该用“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U”,还是“America”的“A”?或许应该使用ISO 3166-2的规定。——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岁生日快乐! 2021年2月14日 (日) 13:24 (UTC)
- 根據英維做法,美國用「U」。--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2月14日 (日) 13:50 (UTC)
- 所以说应该用ISO 3166-2中的规定的代码的顺序,其中美国的代码为“US”。——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岁生日快乐! 2021年2月14日 (日) 14:57 (UTC)
- @Comrade John、BlackShadowG:(1)簡稱通常應該重新導向至「<國名甲>-<國名乙>關係」,但:如條目中國家甲僅涉及一個政權,則重新導向至「<國號甲>-<國名乙>關係」,惟如條目中國家乙也僅涉及一個政權,則重新導向至「<國號甲>-<國號乙>關係」;如果產生歧義,則作消歧義頁面處理。(2)我建議在應用英文字母順序時參照世界政區索引的排序,有些國家ISO沒有收。這好像也是enwiki的辦法(?)。(3)另外也請Comrade John回應一下對現案的最新意見,我在2月9日早已進行回應,而且也有ping。SANMOSA SPQR 2021年2月16日 (二) 00:09 (UTC)
- 如果現行建議,在連接和排序方面,實際上是維持現狀,我沒有意見。--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2月16日 (二) 08:10 (UTC)
- @Comrade John、BlackShadowG:(1)簡稱通常應該重新導向至「<國名甲>-<國名乙>關係」,但:如條目中國家甲僅涉及一個政權,則重新導向至「<國號甲>-<國名乙>關係」,惟如條目中國家乙也僅涉及一個政權,則重新導向至「<國號甲>-<國號乙>關係」;如果產生歧義,則作消歧義頁面處理。(2)我建議在應用英文字母順序時參照世界政區索引的排序,有些國家ISO沒有收。這好像也是enwiki的辦法(?)。(3)另外也請Comrade John回應一下對現案的最新意見,我在2月9日早已進行回應,而且也有ping。SANMOSA SPQR 2021年2月16日 (二) 00:09 (UTC)
- 所以说应该用ISO 3166-2中的规定的代码的顺序,其中美国的代码为“US”。——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岁生日快乐! 2021年2月14日 (日) 14:57 (UTC)
- 根據英維做法,美國用「U」。--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2月14日 (日) 13:50 (UTC)
- (離題)話說日本跟北韓沒有建交,但條目仍然叫做日本-朝鲜关系,可見現行「-」跟「與」的原創研究區別方法甚至都沒能完全實踐。——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2月16日 (二) 06:10 (UTC)
- 英文字母順序還是不要硬性規定,太多例外,如梵蒂岡,根據聖座「在國際關係中,各國大使不是獲梵蒂岡城國而是獲聖座所接受;聖座向各國和國際組織派出的外交代表機構或使節,是代表聖座而非所謂梵蒂岡城國。」,所以是用「H」而非「V」。英維大部份通用命名情況是怎樣,跟隨就是了。--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2月16日 (二) 08:51 (UTC)
- @Comrade John:就Holy See那點,我再修改一下。其他情況我認為“其他情況根據編輯者創建的情況‘先到先得’或經包括創建者在內的編輯者討論達成共識後移動”一條已經包含,就不用再改了。SANMOSA SPQR 2021年2月18日 (四) 01:41 (UTC)
- 現已無反對意見,依WP:7DAYS公示7日。SANMOSA 誓山海而長在,似日月而無休 2021年2月25日 (四) 02:18 (UTC)
- @Comrade John、Ericliu1912:邀请明确意见。个人对“实体名不得使用单字简称”且方针性质倾向反对,中日关系应当改成中国-日本关系吗。其他条款未研究,怀疑是否已有足够共识。--YFdyh000(留言) 2021年2月25日 (四) 03:12 (UTC)
- @YFdyh000:要移動,移動後原名稱要改為消歧義,否則會產生歧義。另外此命名常規意在統一所有兩個實體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命名,以避免原創研究問題(一些用「-」,一些用「與」,一些用簡稱,完全沒有使用準則,即使有,也是原創研究,而且也沒有完全落實執行)。SANMOSA 誓山海而長在,似日月而無休 2021年2月25日 (四) 09:04 (UTC)
- (-)傾向反對公示。儘管我個人是贊成移動之後消歧義的,但本地社群的共識似乎並不普遍贊同所謂「實體名不得使用單字簡稱」的規定,強硬推動並無好處。亦即,多數朋友並不會同意將中日关系移動至中國-日本關係。考慮到常用名稱原則,較好的方法應是在中日關係條目直接做消歧義。中日關係悠久,各政權時期皆有其重要性,相信是足以做平等消歧義的。此處順道提出一個方案,1971年以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其「中某關係」或「中國-某國關係」雙邊關係條目採用平等消歧義,1971年以後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其「中某關係」或「中國-某國關係」雙邊關係條目則採用主從消歧義,按慣例主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從為中華民國,兼顧兩岸勢力消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2月28日 (日) 15:22 (UTC)
- @Ericliu1912:我的具體想法是:使用「<國名甲>-<國名乙>關係」的格式命名具體兩個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條目內容以兩國各個時期的關係歷史為主;使用「<國號甲>-<國名乙>關係」的格式命名一個國家特定政權甲與另一個國家乙的多個政權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作為甲對外關係史條目的拓展條目。「中某關係」類條目在此規則下通常會演變成三個並立的條目。另一方面,不以簡稱命名條目的規定也適用於非「中某關係」類條目,如「英美關係」也會更名為「英國-美國關係」。不以簡稱命名條目的規定意在確立條目命名一致性,使條目命名格式變成只有一種,易於讓新用戶適從。假設我是一個有志於國際關係條目的新用戶,現時的暫行做法很明顯會讓我不清楚要怎樣命名國際關係條目:有些國際關係條目不能用簡稱,有些國際關係條目能用簡稱但又不用,有些國際關係條目能用簡稱而且也用了,我根本不能掌握使用和不使用簡稱的時機。這和之前Ericliu1912你表示國際關係條目一些用「-」,一些用「與」的使用準則不但是原創研究,而且也沒有完全落實執行的情況是完全一致的,我可以斷言這兩件事是同一個問題。另一方面,不以簡稱命名條目的規定也意在減少條目命名的地域中心傾向,例如「中朝關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關係」是完全等同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僅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邦交),但只有中國大陸的人才會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為「朝」,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的人只會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為「北韓」,但條目名稱在如此情況下也難以設定轉換,結果導致條目命名偏向中國大陸,對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人造成(行文理解上)不友善的情況。擬議版國際關係條目命名常規的大原則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地域中心,而且避免地域中心也是中文維基百科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針,我個人留意到不贊同「實體名不得使用單字簡稱」的規定的留言都對避免地域中心方針有不同程度的忽視,而且也並非多數意見,根據共識方針,我認為相關意見不應該納入共識考量。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日 (一) 06:08 (UTC)
- @Ericliu1912:不好意思,想問一下有沒有後續回應。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4日 (四) 09:49 (UTC)
- 粗略地看了一下社群意见征询,感觉大多数参与者都不太支持将“中美关系”一类的十分常用的简称移动至目前提议的名称(虽然这样可以易于辨识且防止歧义),个人认为应该(仅)允许将一些十分常用的简称代替“<國名甲>-<國名乙>關係”的名称,毕竟如果简称过于常用,完全禁用还是有违WP:COMMONNAME的。——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岁生日快乐! 2021年3月4日 (四) 12:05 (UTC)
- @BlackShadowG:(1)你自己也說了:有歧義。另一個問題是要避免地域中心和默認海峽兩岸主權。(2)我自己是看不出「蒙俄關係」有多常用。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4日 (四) 14:26 (UTC)
- 1. 刻意使用不常用的全称可能反而不中立。2. 所以它不是十分常用的简称。--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4日 (四) 14:44 (UTC)
- @YFdyh000:然而條目的命名一致性仍然是需要確保的。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5日 (五) 05:45 (UTC)
- 1. 刻意使用不常用的全称可能反而不中立。2. 所以它不是十分常用的简称。--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4日 (四) 14:44 (UTC)
- @BlackShadowG:(1)你自己也說了:有歧義。另一個問題是要避免地域中心和默認海峽兩岸主權。(2)我自己是看不出「蒙俄關係」有多常用。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4日 (四) 14:26 (UTC)
- 粗略地看了一下社群意见征询,感觉大多数参与者都不太支持将“中美关系”一类的十分常用的简称移动至目前提议的名称(虽然这样可以易于辨识且防止歧义),个人认为应该(仅)允许将一些十分常用的简称代替“<國名甲>-<國名乙>關係”的名称,毕竟如果简称过于常用,完全禁用还是有违WP:COMMONNAME的。——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岁生日快乐! 2021年3月4日 (四) 12:05 (UTC)
- @Ericliu1912:不好意思,想問一下有沒有後續回應。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4日 (四) 09:49 (UTC)
- @Ericliu1912:我的具體想法是:使用「<國名甲>-<國名乙>關係」的格式命名具體兩個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條目內容以兩國各個時期的關係歷史為主;使用「<國號甲>-<國名乙>關係」的格式命名一個國家特定政權甲與另一個國家乙的多個政權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作為甲對外關係史條目的拓展條目。「中某關係」類條目在此規則下通常會演變成三個並立的條目。另一方面,不以簡稱命名條目的規定也適用於非「中某關係」類條目,如「英美關係」也會更名為「英國-美國關係」。不以簡稱命名條目的規定意在確立條目命名一致性,使條目命名格式變成只有一種,易於讓新用戶適從。假設我是一個有志於國際關係條目的新用戶,現時的暫行做法很明顯會讓我不清楚要怎樣命名國際關係條目:有些國際關係條目不能用簡稱,有些國際關係條目能用簡稱但又不用,有些國際關係條目能用簡稱而且也用了,我根本不能掌握使用和不使用簡稱的時機。這和之前Ericliu1912你表示國際關係條目一些用「-」,一些用「與」的使用準則不但是原創研究,而且也沒有完全落實執行的情況是完全一致的,我可以斷言這兩件事是同一個問題。另一方面,不以簡稱命名條目的規定也意在減少條目命名的地域中心傾向,例如「中朝關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關係」是完全等同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僅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邦交),但只有中國大陸的人才會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為「朝」,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的人只會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為「北韓」,但條目名稱在如此情況下也難以設定轉換,結果導致條目命名偏向中國大陸,對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人造成(行文理解上)不友善的情況。擬議版國際關係條目命名常規的大原則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地域中心,而且避免地域中心也是中文維基百科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針,我個人留意到不贊同「實體名不得使用單字簡稱」的規定的留言都對避免地域中心方針有不同程度的忽視,而且也並非多數意見,根據共識方針,我認為相關意見不應該納入共識考量。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日 (一) 06:08 (UTC)
- @Sanmosa:没有看到清晰的理由、缺乏共识,产生歧义是常用词本身的问题或者鸡蛋挑骨头,用顶注和序言就可解决,如中国条目。使用全称对读者和编写有更大的影响,比如中日关系可能要改成一个消歧义,将若干条目并列表述,这倒不一定是不好的(更“中立”),但可能是反习惯的,并可能引来更多问题和争议编辑。如果是重定向+主题目消歧义,条目名改不改甚至不重要,字词转换的T参数也可完成——如果共识允许。--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5日 (五) 06:19 (UTC)
- @YFdyh000:我和你對讀者觀感的理解有很大程度的偏差,但我非常肯定我說的事情在現實上發生。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5日 (五) 06:32 (UTC)
- @Comrade John、Ericliu1912:邀请明确意见。个人对“实体名不得使用单字简称”且方针性质倾向反对,中日关系应当改成中国-日本关系吗。其他条款未研究,怀疑是否已有足够共识。--YFdyh000(留言) 2021年2月25日 (四) 03:12 (UTC)
- (!)抗议:有些人看到“中国”哪怕是“中国江苏”就“有默認兩岸四地主權歸屬的問題”,和“一看到白胳膊,就想到全裸体,一想到全裸体,就会想到生殖器,一想到生殖器,就想到性交,一想到性交,就想到杂交”有什么区别?实在搞不懂这是啥逻辑。之前W:CS4D就是这么带病通过的,现在还想再搞一次么?中立,中立,多少罪恶假汝之名。—2A04:6F00:1:0:0:0:0:10A9(留言) 2021年3月4日 (四) 14:37 (UTC)
- 請問你是以何憑據認定「中國」僅指代某特定政權,以及其他政權對相關地方的主權主張非法?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5日 (五) 05:45 (UTC)
- 我觉得他在讲维基中的,中国某地要改成中国大陆某地,以及台湾某某改成中华民国某某,等另有深意的编辑吧。--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5日 (五) 06:02 (UTC)
- 前者(甚至由「中國??」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合理的,因為表述中國大陸相關政區時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劃系統,而中華民國的行政區劃系統的表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劃系統的表述對應不上,因此使用「中國??」必然會產生默認「中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問題。後者通常而言是不合理的,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主張的臺灣行政區劃系統和現時中華民國的臺灣行政區劃系統完全一樣,基本上就是照搬,所以不存在默認臺灣主權的問題(但如果說的是金門、馬祖以及東沙群島、南沙群島等相關島嶼的相關條目的話,後者是合理的,因為相關地方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臺灣」)。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5日 (五) 06:16 (UTC)
- 波卡的爱好者吧,毕竟在他们眼里,露了胳膊就相当于说可以公开全裸多人运动,写了“中国上海”就等于在说“台湾是中国的”。所谓强盗逻辑不过如此吧。—147.78.177.12(留言) 2021年3月6日 (六) 09:53 (UTC)
- 请先阅读《WP:避免地域中心》方针并避免宣扬地域偏见、降低讨论质量且无助于形成共识的发言。——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岁生日快乐! 2021年3月6日 (六) 15:41 (UTC)
上面就是这种“另有深意”编辑的爱好者。我觉得上面的所谓逻辑完美地成为了鲁迅先生批判的靶子,某人一定是
- 我觉得他在讲维基中的,中国某地要改成中国大陆某地,以及台湾某某改成中华民国某某,等另有深意的编辑吧。--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5日 (五) 06:02 (UTC)
- 請問你是以何憑據認定「中國」僅指代某特定政權,以及其他政權對相關地方的主權主張非法?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5日 (五) 05:45 (UTC)
- 上面两个IP的贡献似乎很可疑。——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岁生日快乐! 2021年3月6日 (六) 15:45 (UTC)
- 由於上方的討論被可疑的有心人士擾亂,因此相關意見不應該納入共識考量,而考慮到對此提案的其他未解決的反對意見均有違反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情況存在,我估計相關意見可能也受相關可疑的有心人士所影響,故亦應排除於共識考量之外。為排除相關可疑的有心人士的影響,原有公示作廢,並基於共識不強求一致同意的規定,自即日起重新公示此案7日(討論已滿月)。如相關可疑的有心人士疑似再度出現,我會直接作提報處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7日 (日) 00:45 (UTC)
- @YFdyh000:對不起,我插句話,如果有以下類似的情況,算不算破壞條目?A國稱B國只能用政權稱呼自己,並且稱某政權是白痴國。B國該政權官方曾經對這名詞反駁並且認為是不好的,寫外交文書給A國抗議,並且說明一下。但是A國說我怎麼叫是我的事,還不只自己使用還推薦給其他國也叫B國白痴國。B國此政權相關的百科條目有人把B國該政權詞條都改叫白痴國,理由是A國都這麼用,還把詞條中政權名稱或國家都改成白痴國,這樣算不算是惡搞😑--浪子魚(留言) 2021年3月7日 (日) 07:07 (UTC)
- 看起来很难懂。名从主人、常用度,以及地区词转换(基于讨论共识,比如COVID-19的地区名)。--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7日 (日) 07:13 (UTC)
- @YFdyh000:謝謝你的回應,我提到的意思有人說加拿大與英國首相說伊斯蘭是達伊沙,把伊斯蘭改成達伊沙國,要大家這樣說等等的理由就改掉名字,或改掉事件名稱,其他還有像@SAN提到的情況,比如清朝官方曾向日本抗議稱自己清國(見:日本外務省-外交文書-大藏省へ移管ニ關スル件37號第4卷226-245頁。)也有清朝士大夫抗議:“今日本稱我國曰清國,清字實朝名,而非國名也”可是日本不甩他們,然後到了中華民國時又說是支那共和國,被官方抗議了也不理會。然後現在有人就說日本這樣寫,就把原有統統改掉,大概就是類似情況的惡搞——浪子魚(留言) 2021年3月9日 (二) 06:57 (UTC)
- 我大概理解你的意思,但結論和YFdyh000一樣。你說的情況在現實上有兩個例子:(1)「南韓/北韓」之於「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但「南韓/北韓」本身不具備「『白痴』國」所具備的侮辱性,而且在(中國大陸以外)民間已極為常用,強行全文替換為「韓國/朝鮮」反而會衍生(中國大陸以外)讀者的理解問題,因此全文本身使用「南韓/北韓」不能視為「惡搞」(但如果本來使用的是「韓國/朝鮮」,然後全文替換為「南韓/北韓」,就屬於地區詞破壞;反之亦然)。(2)「達伊沙」之於「伊斯蘭國」(但嚴格上不能算國家)。「達伊沙」本身確然具備「『白痴』國」所具備的侮辱性,而且不具備全局常用性,因此全文本身使用/替換為「達伊沙」應當視為「惡搞」(在維基百科,更精確的用詞是「破壞」)。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8日 (一) 06:03 (UTC)
- @浪子魚:上面我說的是國家通稱的情況。一般上,我們會依照國家對其正式完整國號的表達偏好表達該國家的正式完整國號,因此如果你說的是國家正式完整國號(而非國家通稱)的情況的話,那就毫無疑問必定是「惡搞」(在維基百科,更精確的用詞是「破壞」)。一個非常現實的歷史例子是:中華民國剛建立時,中華民國的通稱是「中國」,完整國號是「中華民國」,然而當時日本將中華民國的國號(不是國家通稱)寫為「支那共和國」,中華民國曾就此表示抗議,但未獲理會。因此全文本身使用/將全文中的「中華民國」替換為「支那共和國」應當視為「惡搞」(在維基百科,更精確的用詞是「破壞」)。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8日 (一) 06:13 (UTC)
- 哦哦,對對,我舉例就是類似這個意思,編輯摘要A國都這麼用,所以他也要這樣寫😑—浪子魚(留言) 2021年3月9日 (二) 06:08 (UTC)
- 看起来很难懂。名从主人、常用度,以及地区词转换(基于讨论共识,比如COVID-19的地区名)。--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7日 (日) 07:13 (UTC)
- @YFdyh000:對不起,我插句話,如果有以下類似的情況,算不算破壞條目?A國稱B國只能用政權稱呼自己,並且稱某政權是白痴國。B國該政權官方曾經對這名詞反駁並且認為是不好的,寫外交文書給A國抗議,並且說明一下。但是A國說我怎麼叫是我的事,還不只自己使用還推薦給其他國也叫B國白痴國。B國此政權相關的百科條目有人把B國該政權詞條都改叫白痴國,理由是A國都這麼用,還把詞條中政權名稱或國家都改成白痴國,這樣算不算是惡搞😑--浪子魚(留言) 2021年3月7日 (日) 07:07 (UTC)
- 不好意思,过年基本没上维基,现在才有时间。但过完年一看,原来这个毫无共识的议题居然趁我不在继续强行在推进,而且新的方案不单单没有考虑到反对方(包括我)的不同意见,反而完全排除反对方的意见,居然已经在公示了。所以我不得不表示(!)抗议及(-)強烈反对。至于反对理由,我在之前的讨论中已经明确说明了,在此不再赘述。若推进方继续无视反对方意见并欲强行通过,我不排除请求管理层介入。其他话就不多说了,耗子尾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3月8日 (一) 08:09 (UTC)
- 基本上現行提案能遷就的都遷就了,但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真的不能違反,所以我只能排除違反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意見了。這話我也不是第一次說了,之前也說過了,你無視是你的事,排除違反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意見是依共識方針的規定(共識應當考慮到所有正當合理的意見;共識不強求一致同意)而行,我不相信管理員會無視共識方針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規定。共識不代表完全如自己所願(於我而言,有不少的規定也如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提案也不是這個,我都是考量過所有正當合理的意見以後才提這案。如果每個人都像你這樣的思維,那中文維基百科豈不是一條規矩也不能定下來?如果你繼續堅持無視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規定的主張,並意圖請求管理員為你的不正當的主張護航,那如我上方所言,我會直接作提報處理。如果有需要,我會附上先前取得的行政員意見供大家作參考。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8日 (一) 10:05 (UTC)
- 有點長,簡化一下好了:新立的方針不能違反避免地域中心方針,所以違反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意見不是「正當合理的意見」,不能納入共識考量。這是大原則,不能變更。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8日 (一) 10:23 (UTC)
- 那我也简化一下好了:所有违反“命名常规”方针的“共识”不是真正的共识。这是大原则,不能变更。如果你继续坚持无视命名常规方针规定的主张,我也会直接作提报处理,你可以试试,看管理层是支持你的主张还是支持我的。你以为你是谁?行了,话不投机,多说无益。等所谓的“公示”结束以后,再见真招吧。你应该祈求这次不会像上次那样无视共识强行移动被回退的事情再次发生。——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3月8日 (一) 12:44 (UTC)
- 我究竟說了多少次了,子命名常規的適用優先性高於母命名常規,這和關注度指引同出一轍。你的立論本身早已被社羣否定。我已經將你提報到ANM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8日 (一) 23:40 (UTC)
- 你能代表社群吗?那我等着管理层的处理呵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3月9日 (二) 04:13 (UTC)
- 我只知道共識並不要求一致意見。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9日 (二) 05:56 (UTC)
- 你能代表社群吗?那我等着管理层的处理呵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3月9日 (二) 04:13 (UTC)
- 我究竟說了多少次了,子命名常規的適用優先性高於母命名常規,這和關注度指引同出一轍。你的立論本身早已被社羣否定。我已經將你提報到ANM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8日 (一) 23:40 (UTC)
- 那我也简化一下好了:所有违反“命名常规”方针的“共识”不是真正的共识。这是大原则,不能变更。如果你继续坚持无视命名常规方针规定的主张,我也会直接作提报处理,你可以试试,看管理层是支持你的主张还是支持我的。你以为你是谁?行了,话不投机,多说无益。等所谓的“公示”结束以后,再见真招吧。你应该祈求这次不会像上次那样无视共识强行移动被回退的事情再次发生。——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3月8日 (一) 12:44 (UTC)
- 我希望提案人不要無視其他維基人關於簡稱標題的意見。社群共識理當重於一切,而共識並不要求一致意見,並不代表可以為此任意忽視某些意見。即使我個人的立場是支持不使用簡稱為標題的,但若提案人繼續強行推動修訂,我將堅決(-)反对提案。明明知道其他政治議題爭議很大,先單純處理連字元的問題不行嗎?——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3月9日 (二) 13:22 (UTC)
- 另外,若有空的話,希望提案人列出需要更動的頁面清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3月9日 (二) 13:29 (UTC)
- @Ericliu1912:(1)我已經多次指出在此類標題應用簡稱有違防止歧義的要求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難道中文維基百科的社羣可以制定一個有悖於現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新方針?即使真的有人這樣做,那個方針即使獲得多少的社羣成員支持,也會自動歸於無效,因為它有悖於現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因此,我並不可能制定一個有悖於現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新方針(即使這樣做可能會獲得許多社羣成員的支持)。共識要求接納、聽取的是正當合理的意見,如果我明知在方針中容許某種做法(於此例而言,是明文允許簡稱式標題)有悖於現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但仍然為之,我實際上是在違反共識方針的規定,所以我並不認同我是在「任意」忽視意見。(2)退一步來說,即使我不在擬議方針條文處理簡稱式標題的事情,由於現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仍有制限,條文實際上仍會產生不允許使用簡稱式標題的效果,因此我技術上不可能「單純處理連字元的問題」。公示停多久我沒關係,但擬議方針條文絕不可有悖於現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這是中文維基百科五大支柱留給我的底綫,希望各位明白。(3)我會盡快列出使用簡稱式標題的國際關係條目(考慮使用隱藏分類的方式處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9日 (二) 23:41 (UTC)
- @Ericliu1912:我有點累了,我覺得現在這擬議條文就只剩下簡稱式標題那件事情有一些爭論點了。我想請你能不能先替我歸納一些贊同與不贊同使用簡稱式標題的理由,這樣可能討論的走向會比較好一些,我考慮在看過各方理由以後再做一次社群調查。3的那件事情我會照樣處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0日 (三) 10:49 (UTC)
- 分類我暫時開在Category:使用簡稱式標題的國際關係條目這裏,接下來會繼續補。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2日 (五) 14:57 (UTC)
- 很高兴看到目前的争议仅剩下“是否允许使用简称”的问题了,而这个问题似乎很具有争议性,但标题中“—”和“与”的滥用问题却是需要尽快解决,因此我觉得可以参考之前WP:CC19命名争议的处理方式,先公示其余条文,简称问题先押后讨论(甚至有可能需要开启投票)。——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岁生日快乐! 2021年3月13日 (六) 09:18 (UTC)
- 但我仍然認為應明確不允許簡稱式標題。(1)首先,簡稱式標題有悖於現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這裏先不說「中」的問題)簡稱式標題的用字選取對部分地區的用戶不友善(中文維基百科一大堆「朝X關係」、「X朝關係」條目,但自始至終就只有中國大陸用戶使用,中國大陸以外的用戶的用詞習慣完全沒被尊重,簡稱式標題的轉換亦不便利;其他對部分地區的用戶不友善的例子有「老X關係」、「X老關係」等,恕不一一列舉)。(2)其次,簡稱式標題並不「易於識別」:大部分應用簡稱式標題的國際關係條目均牽涉至少一個不會常常以單字簡稱稱呼的國家,讀者看到以後往往要多用幾秒的時間消化標題的含義(「古」是甚麼?「白」是甚麼?「不」是甚麼?「岡」是甚麼?「牙」又是甚麼?你能一看到就立即有答案嗎?),有違命名常規的要求。(3)部分用戶聲稱簡稱式標題是依據命名常規的「使用常用名稱」要求而行,然而有好一些使用簡稱式標題並不會構成歧義的國際關係條目並未有應用簡稱式標題,在我看來應用簡稱式標題其實就是愛用不用的情況,和命名常規的「使用常用名稱」要求根本完全無關。我大可以再重來公示程序,我的底綫就是五大支柱。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1:37 (UTC)
- 不反对那些“老/白/不/…”改重定向。所以“
中日美台”等相对无争议的简称呢。“简称式标题”应该不涉及美国、日本等非全称吧。@Sanmosa:所以中日关系的序言和章节您打算怎么改?--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14日 (日) 01:56 (UTC)- (1)如果改一半不改一半,仍然回到我上面說到的3(愛用不用的情況)。這和統一連接符/詞的事情的本質完全一樣。(2)「簡稱式標題」不涉及「美國」、「日本」等詞,「簡稱式標題」的「簡稱」指單字簡稱。(3)(這例子有夠具體)中日关系和中華民國與日本關係、中日關係史需要重組,以切合「使用『<國名甲>-<國名乙>關係』的格式命名具體兩個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條目內容以兩國各個時期的關係歷史為主」的定義。做法很可能是:將關係歷史集中在關係史條目,關係史條目改稱「中國-日本關係」;原「中日关系」條目現時主要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的外交關係(有些人說甚麼中國歷史不能割裂,這條目反而自己割裂了起來),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關係」;原「中華民國與日本關係」條目現時主要敍述中華民國和日本的外交關係,改稱「中華民國-日本關係」;後二者的條目內容改以兩特定政權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關係為主。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2:15 (UTC)
- 个人反对用方针将“用与不用”一刀切强制解决,这与连接词的情况不太相同(或者说连接词更容易统一),个人预期按各条目现状和编排难度使用适合的名称。如果有人能将条目拆分好、没获反对,再谈分写。--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14日 (日) 02:26 (UTC)
- (1)沒辦法不一刀切。無法界定何謂「常用」的單字簡稱,一個單字簡稱是否「常用」在不同地方可能都會完全不同(我不敢斷言哪些是所有地方都「常用」的),最終還是回到愛用不用的情況。(2)那條目本來就已經三分了,而它三分的狀態並不是我先前的操作。我的提議操作就是把內容放到適合的位置而已。(3)就我看來,使用簡稱式標題的主張(無論基於任何理由)某程度上本來就是一種地域性偏見,對其他地區的用戶非常不友善(至少從「易於識別」和簡稱式標題的用字選取而言),是對其他地區的用戶的不尊重。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3:58 (UTC)
- 强制更名势必影响部分条目中的时间线,可能引发割裂感、无谓工作量和原创研究。比如中美关系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关系,开头怎么写大清与美国关系(可能要单列条目,小作品)、中华民国与美国关系,可能要总结写在“背景”章节。以及大概需要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与美国关系之类的。--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14日 (日) 04:39 (UTC)
- @YFdyh000:(1)「中國-XX關係」(未指明特定政權)和「中X關係」是完全的同義詞,假設單純將「中X關係」移動至「中國-XX關係」(注意:後者是擬議條文所允許的),是不會產生「影響條目中的時間線」、「引發割裂感」、「原創研究」的問題的,而我不認為對其他地區的用戶的尊重屬於「無謂工作量」。(2)上面我已經指出中日关系屬於非常具體的一個例子,它本來已經是三分,所以才有進行三分式重整的基礎。其他條目如果本來已經是三分,自然可以比照進行三分式重整,但如果本來並非三分,就要視乎其自身情況考量要怎樣分、分多少。舉個例:中朝关系完全不用分,北韓和PRC的關係並非承繼自北韓和ROC的關係,無任何歷史交集,直接移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關係」即可(擬議方針:「如條目中國家乙僅涉及一個政權,應移動至『<國號甲>-<國號乙>關係』命名」),也不可能產生「影響條目中的時間線」、「引發割裂感」、「原創研究」。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5:01 (UTC)
- 这种同义的移动、名称格式统一,我觉得意义不大,只是将歧义不明显但常用的名称改成固定格式的无歧义/较完整名称。华语人士会有人将中/美/日等常用国家名缩写理解成其他含义吗(如中东/美洲/尼日利亚?),恐怕完全不需要避免,蹩脚的统一感觉不是很习惯。方针留例外也没什么的,方针不是死规定。中朝关系如果内容与南朝鲜(韩国)没多大关系,更名明确不反对。--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14日 (日) 05:23 (UTC)
- @YFdyh000:「中西關係」,「西」是甚麼?你說的情況確實是會發生的。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6:54 (UTC)
- 1.如上所述,我不希望一律全改,而是希望对个案有讨论和豁免。2.中西关系我赞成改,因不是特别常见的简称,不排除其他领域的歧义(比如中西方[3][4]),不过从许多可靠来源(“中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来说,简称“中西关系”在重要场合是有使用率的。--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14日 (日) 07:07 (UTC)
- @YFdyh000:(1)社羣中每個人的期望都不同,我已經嘗試取得最大的平衡,我也要考慮完全不同意使用簡稱式標題的用戶的意見,他們也不在少數。他們有些還要求不強制「中」置首,現行擬議條文以常用排序的理由確立「中」置首的辦法,迴避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影響,對他們而言已是很大的讓步,我不認為他們會同意在對方完全不讓步的情況下一讓再讓,畢竟妥協本身還是要雙方都讓步的。我一向是看實務提案的,這已經是我能達致的最大平衡了。(2)這使用率恐怕僅限中國大陸,中文維基百科不是只有中國大陸的用戶。我自己看下去還是會先疑惑「西」說的是「西班牙」抑或「西方」,最後還是要靠上文下理推斷,我甚至認為這重新導向(不是我改重新導向的)應該改成消歧義。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8:07 (UTC)
- 单纯的平衡,不一定解决问题。没看到充分讨论和意见,订方针过于严格没好处,共识不足就不要强求。中西关系做重定向(主题目消歧义)或消歧义我都没意见,只要有人诚心改进条目,而不是单纯按偏好修改格式。--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14日 (日) 08:41 (UTC)
- @YFdyh000:我是看過先前討論後才這樣說的。我覺得至少也要給不同意使用簡稱式標題的用戶一些尊重,不然我認為他們以後會覺得「共識」的決策過程根本不會尊重他們的意見,而只會偏向(或一味遷就)特定用戶。之前他們的反應已經很激烈,我不認為有必要令他們產生更激烈的反應,這對社群和諧毫無幫助,也不是顧全大局的表現,畢竟現擬議條文也不是打算做全盤推倒。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8:51 (UTC)
- 单纯的平衡,不一定解决问题。没看到充分讨论和意见,订方针过于严格没好处,共识不足就不要强求。中西关系做重定向(主题目消歧义)或消歧义我都没意见,只要有人诚心改进条目,而不是单纯按偏好修改格式。--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14日 (日) 08:41 (UTC)
- @YFdyh000:(1)社羣中每個人的期望都不同,我已經嘗試取得最大的平衡,我也要考慮完全不同意使用簡稱式標題的用戶的意見,他們也不在少數。他們有些還要求不強制「中」置首,現行擬議條文以常用排序的理由確立「中」置首的辦法,迴避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影響,對他們而言已是很大的讓步,我不認為他們會同意在對方完全不讓步的情況下一讓再讓,畢竟妥協本身還是要雙方都讓步的。我一向是看實務提案的,這已經是我能達致的最大平衡了。(2)這使用率恐怕僅限中國大陸,中文維基百科不是只有中國大陸的用戶。我自己看下去還是會先疑惑「西」說的是「西班牙」抑或「西方」,最後還是要靠上文下理推斷,我甚至認為這重新導向(不是我改重新導向的)應該改成消歧義。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8:07 (UTC)
- 1.如上所述,我不希望一律全改,而是希望对个案有讨论和豁免。2.中西关系我赞成改,因不是特别常见的简称,不排除其他领域的歧义(比如中西方[3][4]),不过从许多可靠来源(“中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来说,简称“中西关系”在重要场合是有使用率的。--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14日 (日) 07:07 (UTC)
- @YFdyh000:(1)「中國-XX關係」(未指明特定政權)和「中X關係」是完全的同義詞,假設單純將「中X關係」移動至「中國-XX關係」(注意:後者是擬議條文所允許的),是不會產生「影響條目中的時間線」、「引發割裂感」、「原創研究」的問題的,而我不認為對其他地區的用戶的尊重屬於「無謂工作量」。(2)上面我已經指出中日关系屬於非常具體的一個例子,它本來已經是三分,所以才有進行三分式重整的基礎。其他條目如果本來已經是三分,自然可以比照進行三分式重整,但如果本來並非三分,就要視乎其自身情況考量要怎樣分、分多少。舉個例:中朝关系完全不用分,北韓和PRC的關係並非承繼自北韓和ROC的關係,無任何歷史交集,直接移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關係」即可(擬議方針:「如條目中國家乙僅涉及一個政權,應移動至『<國號甲>-<國號乙>關係』命名」),也不可能產生「影響條目中的時間線」、「引發割裂感」、「原創研究」。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5:01 (UTC)
- 强制更名势必影响部分条目中的时间线,可能引发割裂感、无谓工作量和原创研究。比如中美关系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关系,开头怎么写大清与美国关系(可能要单列条目,小作品)、中华民国与美国关系,可能要总结写在“背景”章节。以及大概需要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与美国关系之类的。--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14日 (日) 04:39 (UTC)
- (1)沒辦法不一刀切。無法界定何謂「常用」的單字簡稱,一個單字簡稱是否「常用」在不同地方可能都會完全不同(我不敢斷言哪些是所有地方都「常用」的),最終還是回到愛用不用的情況。(2)那條目本來就已經三分了,而它三分的狀態並不是我先前的操作。我的提議操作就是把內容放到適合的位置而已。(3)就我看來,使用簡稱式標題的主張(無論基於任何理由)某程度上本來就是一種地域性偏見,對其他地區的用戶非常不友善(至少從「易於識別」和簡稱式標題的用字選取而言),是對其他地區的用戶的不尊重。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3:58 (UTC)
- 个人反对用方针将“用与不用”一刀切强制解决,这与连接词的情况不太相同(或者说连接词更容易统一),个人预期按各条目现状和编排难度使用适合的名称。如果有人能将条目拆分好、没获反对,再谈分写。--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14日 (日) 02:26 (UTC)
- (1)如果改一半不改一半,仍然回到我上面說到的3(愛用不用的情況)。這和統一連接符/詞的事情的本質完全一樣。(2)「簡稱式標題」不涉及「美國」、「日本」等詞,「簡稱式標題」的「簡稱」指單字簡稱。(3)(這例子有夠具體)中日关系和中華民國與日本關係、中日關係史需要重組,以切合「使用『<國名甲>-<國名乙>關係』的格式命名具體兩個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條目,條目內容以兩國各個時期的關係歷史為主」的定義。做法很可能是:將關係歷史集中在關係史條目,關係史條目改稱「中國-日本關係」;原「中日关系」條目現時主要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的外交關係(有些人說甚麼中國歷史不能割裂,這條目反而自己割裂了起來),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關係」;原「中華民國與日本關係」條目現時主要敍述中華民國和日本的外交關係,改稱「中華民國-日本關係」;後二者的條目內容改以兩特定政權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關係為主。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2:15 (UTC)
- 不反对那些“老/白/不/…”改重定向。所以“
- 但我仍然認為應明確不允許簡稱式標題。(1)首先,簡稱式標題有悖於現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這裏先不說「中」的問題)簡稱式標題的用字選取對部分地區的用戶不友善(中文維基百科一大堆「朝X關係」、「X朝關係」條目,但自始至終就只有中國大陸用戶使用,中國大陸以外的用戶的用詞習慣完全沒被尊重,簡稱式標題的轉換亦不便利;其他對部分地區的用戶不友善的例子有「老X關係」、「X老關係」等,恕不一一列舉)。(2)其次,簡稱式標題並不「易於識別」:大部分應用簡稱式標題的國際關係條目均牽涉至少一個不會常常以單字簡稱稱呼的國家,讀者看到以後往往要多用幾秒的時間消化標題的含義(「古」是甚麼?「白」是甚麼?「不」是甚麼?「岡」是甚麼?「牙」又是甚麼?你能一看到就立即有答案嗎?),有違命名常規的要求。(3)部分用戶聲稱簡稱式標題是依據命名常規的「使用常用名稱」要求而行,然而有好一些使用簡稱式標題並不會構成歧義的國際關係條目並未有應用簡稱式標題,在我看來應用簡稱式標題其實就是愛用不用的情況,和命名常規的「使用常用名稱」要求根本完全無關。我大可以再重來公示程序,我的底綫就是五大支柱。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1:37 (UTC)
- 重行公示7日。此方案已經是當時討論雙方之間能達到的最大的平衡,希望各位能以大局為重,不要再要求訂立違反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條文,不然我就只能向全體社群求助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08:28 (UTC)
- (-)反对 无法接受强制性条文。请勿公示共识不足的条文来强求共识。应先完成相关条目的更名讨论(或清晰列举于讨论),而不是以方针共识为名推行更名。--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21日 (日) 09:58 (UTC)
- 那我轉向全體社群求助好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0:10 (UTC)
- (-)反对 无法接受强制性条文。请勿公示共识不足的条文来强求共识。应先完成相关条目的更名讨论(或清晰列举于讨论),而不是以方针共识为名推行更名。--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21日 (日) 09:58 (UTC)
幾個問題想問大家
以上,請大家解答。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0:10 (UTC)
- @YFdyh000、BlackShadowG、Ericliu1912:已取消所有(先前進行中的)公示。我認為先搞清楚這幾個問題比較重要,不然的話根本甚麽事情也做不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0:14 (UTC)
- 甚麼事情也做不了,有時反而是一件好事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3月21日 (日) 10:28 (UTC)
- 為什麼堅持要在提案中綁定簡稱問題?為什麼不考慮分段通過,而是要逼迫社群一次接受所有修訂?顯然目前的提案並不能取得廣泛共識,無論換多少種角度詢問,都只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3月21日 (日) 10:35 (UTC)
- @Ericliu1912:因為不處理可能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我不可能制定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新方針條文,否則整個方針都會歸於無效。確保提案不會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以及確保討論不會走向出現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新方針條文的情況都是我認為我作為提案人應該具備的責任。現在我竟然還能讓主張訂立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新方針條文的意見影響討論,已經算是我失職了。後面兩個問題的答案相信我不用問,大家都知道答案吧,所以還是回到上面第一個問題:單字簡稱式標題(即「XY關係」格式的標題)符合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嗎?你能把單字簡稱式標題解釋到符合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嗎?如果能的話,我當成我的疑惑得到澄清,我可以不處理單字簡稱式標題。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0:48 (UTC)
- 五大支柱裏頭就有一條叫做「維基百科不墨守成規」。您堅持按方針辦事,無視社群意見,在我看來是有些過於「墨守成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3月21日 (日) 10:52 (UTC)
- 然而WP:5P2也是五大支柱的其中一條。請問五大支柱可以有例外嗎?WP:5P5説的是“請您大膽但不要輕率地去編輯、移動或修改條目”,在我看來在明知有相關方針的情形下無視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可能性是輕率的表現。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0:56 (UTC)
- WP:IAR:“如果你打算忽略某些規則,請做好被質疑或感到需要質疑時的解釋”。上面你應該是在叫我IAR,但是我做不到IAR所需要給予的合理解釋。如果你認為這是可以IAR的事情的話,你應該想到合理解釋,那請你進行解釋工作好了,我好有個下台階。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1:03 (UTC)
- 五大支柱裏頭就有一條叫做「維基百科不墨守成規」。您堅持按方針辦事,無視社群意見,在我看來是有些過於「墨守成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3月21日 (日) 10:52 (UTC)
- @Ericliu1912:因為不處理可能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我不可能制定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新方針條文,否則整個方針都會歸於無效。確保提案不會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以及確保討論不會走向出現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新方針條文的情況都是我認為我作為提案人應該具備的責任。現在我竟然還能讓主張訂立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新方針條文的意見影響討論,已經算是我失職了。後面兩個問題的答案相信我不用問,大家都知道答案吧,所以還是回到上面第一個問題:單字簡稱式標題(即「XY關係」格式的標題)符合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嗎?你能把單字簡稱式標題解釋到符合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嗎?如果能的話,我當成我的疑惑得到澄清,我可以不處理單字簡稱式標題。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0:48 (UTC)
- 如果符合常用原则,我认为符合,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不将中日关系解读作中东与日本关系;“中”的定义和处理是另一议题,且可“主题目”处理,不能以此代表所有简称标题。先问是不是,再议“违反”程度。如果严格要求,相信所有非全名公司简称、品牌名、简称重定向、主题目消歧义等,均是“地域中心”的简称标题。--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21日 (日) 10:37 (UTC)
- @YFdyh000:既然這裏是社群調查,相信你不介意我追問吧。“‘中’的定義和處理是另一議題,且可‘主題目’處理”,那就“中”字國際關係條目標題進行“主題目”處理符合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嗎?如果不符合的話,那我制定一個容許單字簡稱式標題的方針其實還是無異於引導用戶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制定方針時要排除引導用戶違反其他方針的可能性。我真希望有人能把單字簡稱式標題解釋到符合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這樣我就不用煩那麽久了,我真的心很累。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0:48 (UTC)
- @Sanmosa:如怀疑不符合,请各案议,至少不是所有简称都会不符合。地域中心也不只是其中的“常见的地域中心例子”,不是万能的理由,不使用的地区(不论大小)也要尊重多数地区的常用度。--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21日 (日) 11:11 (UTC)
- “至少不是所有簡稱都會不符合”?現時PRC和ROC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的條目都全部建立了,容我反問:真的有符合的情形嗎?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1:14 (UTC)
- 我看了一下分类: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就当前情况,建议您在条目探讨开题,列明各项要怎么更名(及是否保留重定向),然后公示。没有反对的可移动,有反对的另议。还有简称分类的情况。如果普遍通过并移动,再考虑是否立方针,方针先行可能太早,执行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反对。中日关系是否要消歧义或者主题目消歧义,暂时也犹豫了,竟然还有中非共和国,可能要涉及到消歧义页用法的议题。--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21日 (日) 11:26 (UTC)
- @YFdyh000:現在的討論情況不太適合轉介,自己的心力也不足,這事情可能要勞煩其他人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1:30 (UTC)
- 我看了一下分类: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就当前情况,建议您在条目探讨开题,列明各项要怎么更名(及是否保留重定向),然后公示。没有反对的可移动,有反对的另议。还有简称分类的情况。如果普遍通过并移动,再考虑是否立方针,方针先行可能太早,执行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反对。中日关系是否要消歧义或者主题目消歧义,暂时也犹豫了,竟然还有中非共和国,可能要涉及到消歧义页用法的议题。--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21日 (日) 11:26 (UTC)
- “至少不是所有簡稱都會不符合”?現時PRC和ROC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的條目都全部建立了,容我反問:真的有符合的情形嗎?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1:14 (UTC)
- @Sanmosa:如怀疑不符合,请各案议,至少不是所有简称都会不符合。地域中心也不只是其中的“常见的地域中心例子”,不是万能的理由,不使用的地区(不论大小)也要尊重多数地区的常用度。--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21日 (日) 11:11 (UTC)
- @YFdyh000:既然這裏是社群調查,相信你不介意我追問吧。“‘中’的定義和處理是另一議題,且可‘主題目’處理”,那就“中”字國際關係條目標題進行“主題目”處理符合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嗎?如果不符合的話,那我制定一個容許單字簡稱式標題的方針其實還是無異於引導用戶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制定方針時要排除引導用戶違反其他方針的可能性。我真希望有人能把單字簡稱式標題解釋到符合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這樣我就不用煩那麽久了,我真的心很累。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0:48 (UTC)
- Sanmosa,不是次次方針修訂都會成功通過,明明此方針修訂很快會被存檔,閣下又將其浮上水面,是否不想其不了了之 ?-- 約翰同志-條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3月21日 (日) 10:55 (UTC)
- @Comrade John:難道我連想得到一個解答的權利也沒有嗎?我知道這案子依原樣通過的可能性很低,但我至少也要知道社群為何寧可冒著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風險,也要求訂立一個違反五大支柱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的方針,我實在是完全想不明白。我最後可能真的會另提一案,但是我還是很好奇這幾個問題的答案,還有社群的取態。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1日 (日) 11:03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更新版)國際關係條目命名常規
現擬將更新版國際關係條目命名常規作方針通過,草案內容會盡快更新。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3:52 (UTC)
- 草案內容已在2021年3月25日 (四) 04:01 (UTC)更新,並增補特殊情況。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4:01 (UTC)
- 草案已在2021年3月26日 (五) 09:21 (UTC)進一步更新。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6日 (五) 09:22 (UTC)
- @YFdyh000:麻煩你過來發表一下意見了,不然我到時公示又會被其他有心人士中傷。這版的草案大體上鼓勵採用原草案所規範的格式(通過限制「特殊情況」的適用情形),但以「特殊情況」(暫時)容許已採用單字簡稱式條目名的條目繼續採用單字簡稱式條目名,避免對現狀進行太大的更動。至於一些具體條目是不是要移動,「特殊情況」指明可以發起移動請求,或在互助客棧討論。之前我曾經做過幾次被回退的移動,如果這版草案通過的話,這幾個移動我仍不考慮重新來(但其中一個我會考慮提出移動請求)。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6日 (五) 09:21 (UTC)
- @Sanmosa:抱歉,我目前无意研究和推进该草案。虽然您可公示并拟作方针通过,但如果后续执行发生异议,我认为就需对细节重新讨论/表态,WP:7DAYS公示不能代表共识,讨论才可以。--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27日 (六) 00:04 (UTC)
- 沒人來討論,通過了又說要重來,這是甚麼討論循環?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7日 (六) 04:57 (UTC)
- 方针设立要基于共识,而如果没人讨论、只有提案人/少数意见,应当是“无共识”或者部分共识,不是任何内容公示多少日就产生“共识”了,希望能提案时明白这点以及7DAYS的本意。您得考虑是否有人关心这份议案、理解其内容,以及不关心客栈但精通相关内容的编者是否已了解到相关变更和实际影响。--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27日 (六) 05:07 (UTC)
- 我認為7DAYS的本意已被曲解,否則我上面也不會提對7DAYS的修正案。我清楚7DAYS(和客棧討論)的本意是甚麼,不然我直接等7日然後公示就好了,用不著ping人來討論。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7日 (六) 05:19 (UTC)
- 方针设立要基于共识,而如果没人讨论、只有提案人/少数意见,应当是“无共识”或者部分共识,不是任何内容公示多少日就产生“共识”了,希望能提案时明白这点以及7DAYS的本意。您得考虑是否有人关心这份议案、理解其内容,以及不关心客栈但精通相关内容的编者是否已了解到相关变更和实际影响。--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27日 (六) 05:07 (UTC)
- 沒人來討論,通過了又說要重來,這是甚麼討論循環?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7日 (六) 04:57 (UTC)
- @Sanmosa:抱歉,我目前无意研究和推进该草案。虽然您可公示并拟作方针通过,但如果后续执行发生异议,我认为就需对细节重新讨论/表态,WP:7DAYS公示不能代表共识,讨论才可以。--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27日 (六) 00:04 (UTC)
- 我請另外一個人過來好了。@Ericliu1912。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7日 (六) 04:57 (UTC)
- (+)支持。——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岁生日快乐! 2021年3月28日 (日) 17:57 (UTC)
- 現行版本草案可以接受。——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3月29日 (一) 13:40 (UTC)
- (-)反对,现行版本草案无法接受,内容错综复杂,应该保持目前现状。Walter Grassroot(留言) 2021年4月1日 (四) 01:27 (UTC)
- 「內容錯綜複雜」?現在的命名辦法才「錯綜複雜」吧。而且方針條文「錯綜複雜」本是常事,主命名常規也是一個例子。另一方面,此版草案已經盡可能讓單字簡稱式條目名的兩國關係條目不用更名了。雖然今天是愚人節,但我真的沒心思和你開玩笑。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日 (四) 01:29 (UTC)
- 另如上,這版的草案大體上鼓勵採用原草案所規範的格式(通過限制「特殊情況」的適用情形),但以「特殊情況」(暫時)容許已採用單字簡稱式條目名的條目繼續採用單字簡稱式條目名,避免對現狀進行太大的更動。這已經是很大的讓步操作,而且某程度上而言已經算是「保持現狀」了,我希望你再詳細解釋理由。不然,如果你3日內無回應,我假定你接受我的解釋。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日 (四) 01:39 (UTC)
- 我再多請一個人來好了:@Koala0090。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日 (四) 03:18 (UTC)
- @Sanmosa: 「國名」的部分可能需要定義。國名和國號這兩個字應該沒有區隔,在本文是新設定義,所以需要說明。---Koala0090(留言) 2021年4月1日 (四) 04:49 (UTC)
- @Koala0090:已新增定義。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日 (四) 05:48 (UTC)
- @Sanmosa: 「國名」的部分可能需要定義。國名和國號這兩個字應該沒有區隔,在本文是新設定義,所以需要說明。---Koala0090(留言) 2021年4月1日 (四) 04:49 (UTC)
建议在两岸四地用语格式手册中添加一段内容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原标题为:建议在两岸四地用于格式手册中添加一段内容
问题背景 | 基于外交方面的规则,目前各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的大使馆都叫“驻华大使馆”,因此根据名从主人等原则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也都以此为标题。 |
---|---|
我的解决方法 | 为避免有人在不了解相关背景的情况下将条目标题或正文内容等改为“X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大使馆”,建议在两岸四地用于格式手册中关于“华”用法的章节里添加关于外国驻华大使馆名称相关的内容,例文如下:
经过修订之后的版本如下: |
PS:基于现在的版本,我还希望能做一些不涉及社群共识的改动(主要是改进表述方式、添加实例等,但会维持原文的本意不变),也欢迎各位阅读后发表意见,谢谢!
--侧耳倾听 2021年9月18日 (六) 15:47 (UTC)
- 我覺得可以。--Temp3600(留言) 2021年9月19日 (日) 07:52 (UTC)
- 敝人覺得可以。--Matt Smith(留言) 2021年9月19日 (日) 13:16 (UTC)
- 是否同時容許「X國駐中國大使館/大使/參贊」等用法?見[5]。另不認同否定使用「駐中華人民共和國」或「駐中華民國」等表述方式,見[6]。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20日 (一) 05:23 (UTC)
- 对哦,这个也是可以的。--侧耳倾听 2021年9月20日 (一) 17:38 (UTC)
- 此論述有社群支持「兩個中國」的態度,是否違反「不預設任何政治立場」的原則?個人認為「名從主人」已經是一個很好的解釋。Jasonloi1997(留言) 2021年9月20日 (一) 18:17 (UTC)
- 此句:「在条目正文中可以称为“X国驻华/驻中国大使馆/大使/参赞等”」中的「/」若解作「或」,即中華民國可以代表目前的中國?Jasonloi1997(留言) 2021年9月20日 (一) 18:31 (UTC)
- 确实,名从主人已经足够解释了,其他解释有些画蛇添足。--侧耳倾听 2021年9月21日 (二) 07:50 (UTC)
- (-)反对「在條目標題中應當稱為」部分,條目命名不是格式手冊的管制範圍,應就此另立子命名常規或建立命名一致性決議。我認為應明確表明在條目正文中,「駐華」、「駐中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駐中華民國」在語境適合的情況下均可使用。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20日 (一) 23:42 (UTC)
- 那就先不讨论条目标题的事情,毕竟目前而言标题也确实都是“驻华”,没什么争议,但是实际上这类名称问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命名常规里地内容,反之亦然,不可能完全隔离开的。如果真的要避免歧义,可以标明该大使馆是在北京还是台北。--侧耳倾听 2021年9月21日 (二) 07:52 (UTC)
- (-)反对所謂「基於現在的版本,我還希望能做一些不涉及社群共識的改動」一句。知會上方參與們@Temp3600、Matt Smith、Jasonloi1997、Sanmosa:,Whisper of the heart將你們對於「基於現在的版本,我還希望能做一些不涉及社群共識的改動」一句視為無異議,因此逕自改動指引五次,也堅稱不需經過公示。--寒吉 2021年9月29日 (三) 03:01 (UTC)
- 你就不用ping我了,當初是我要他轉交來VPP的,當然還是得感謝你的操作。我的意思是只要不要在格式手冊處理應該是命名常規處理的東西,還有不禁止「駐中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駐中華民國」的使用,那我不反對新加的條文,但原有部分的表述方式的修改我還是有疑慮。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29日 (三) 05:41 (UTC)
- 我的疑慮是其人開啟「駐華」討論,後頭只使用小篇幅提及「個人反映社群共識」的編輯版本,且提及個人「反映社群共識」的編輯版本是使用「歷史修訂連結」,而不是使用「編輯差異」或{{比較條文}}供人參閱,完全把審視指引被更動的地方的義務丟在參與討論者身上,另外要嘛兩者一起談、一起修訂,否則就該分開提案,從沒見過如此瑕疵的提案與後續行為,還自認不需經過公示。--寒吉 2021年9月29日 (三) 06:13 (UTC)
- 对于格式修改,本来就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也没有任何规定要求必须放出差异链接,想看差异的人多点一下鼠标就可以了,并不麻烦,所以我不觉得我的提案有瑕疵,相应的参与者也没有处于被动的位置。--侧耳倾听 2021年9月29日 (三) 06:42 (UTC)
- 願意使用Template:Editnotices/Group/Wikipedia:互助客栈上半部將「駐華」以「問題背景」和「我的解決方案」列出,卻不願意把「個人反映社群共識」的編輯版本使用Template:Editnotices/Group/Wikipedia:互助客栈上半部或下半部的{{比較條文}},又把查閱編輯差異的責任丟給參與討論者,想看編輯差異就多點一下滑鼠?以一位第三方的觀點來看,這個提案存在瑕疵、使參與者處於被動的位置。--寒吉 2021年9月29日 (三) 07:13 (UTC)
- 因为第二个议题用一句话外带一个链接就可以讲明白了,互助客栈方针板块里没有使用{{比较条文}}的讨论还是不少的,但他们依旧能把问题说清楚,就挺好。--侧耳倾听 2021年9月29日 (三) 14:20 (UTC)
- 這就表示你完全沒有重視第二個提案。--寒吉 2021年9月30日 (四) 00:12 (UTC)
- 因为第二个议题用一句话外带一个链接就可以讲明白了,互助客栈方针板块里没有使用{{比较条文}}的讨论还是不少的,但他们依旧能把问题说清楚,就挺好。--侧耳倾听 2021年9月29日 (三) 14:20 (UTC)
- 願意使用Template:Editnotices/Group/Wikipedia:互助客栈上半部將「駐華」以「問題背景」和「我的解決方案」列出,卻不願意把「個人反映社群共識」的編輯版本使用Template:Editnotices/Group/Wikipedia:互助客栈上半部或下半部的{{比較條文}},又把查閱編輯差異的責任丟給參與討論者,想看編輯差異就多點一下滑鼠?以一位第三方的觀點來看,這個提案存在瑕疵、使參與者處於被動的位置。--寒吉 2021年9月29日 (三) 07:13 (UTC)
- 对于格式修改,本来就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也没有任何规定要求必须放出差异链接,想看差异的人多点一下鼠标就可以了,并不麻烦,所以我不觉得我的提案有瑕疵,相应的参与者也没有处于被动的位置。--侧耳倾听 2021年9月29日 (三) 06:42 (UTC)
- 我的疑慮是其人開啟「駐華」討論,後頭只使用小篇幅提及「個人反映社群共識」的編輯版本,且提及個人「反映社群共識」的編輯版本是使用「歷史修訂連結」,而不是使用「編輯差異」或{{比較條文}}供人參閱,完全把審視指引被更動的地方的義務丟在參與討論者身上,另外要嘛兩者一起談、一起修訂,否則就該分開提案,從沒見過如此瑕疵的提案與後續行為,還自認不需經過公示。--寒吉 2021年9月29日 (三) 06:13 (UTC)
- 你就不用ping我了,當初是我要他轉交來VPP的,當然還是得感謝你的操作。我的意思是只要不要在格式手冊處理應該是命名常規處理的東西,還有不禁止「駐中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駐中華民國」的使用,那我不反對新加的條文,但原有部分的表述方式的修改我還是有疑慮。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29日 (三) 05:41 (UTC)
- 痾我沒想參於這個議題但是我對於沒有公示,我覺得這很誇張。WP:共識明明寫道「為了確保所有使用者有充足的時間發表意見以及得悉改動,如果在互助客棧中被提出的提案出現以下情形之一:
1.在7日內沒有新留言;或
2.至少討論達30日,
該提案只要取得共識便可公示,為期至少7日。公示期間若無異議,則提案算作通過;如果有新意見,請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存檔後如果要重新提出公示的話,應同時補回相關討論連結,以便社群查閱。」公示可以更多人可以注意到這項提案,如果有人有更好的方案或示原有參於者沒發現的問題就可以提出來再做討論。~~Sid~~ 2021年9月30日 (四) 15:08 (UTC)
- (?)疑問-這樣會不會違反維基百科 對兩岸主權立場中立 的原則?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10月2日 (六) 02:26 (UTC)
- @Wetrace:可以視為專有名詞的case處理(例如“中國共產黨”是專有名詞),所以我的看法是應該沒有這個問題。Sanmosa WÖRK 2021年10月4日 (一) 10:54 (UTC)
- (?)疑問-這樣會不會違反維基百科 對兩岸主權立場中立 的原則?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10月2日 (六) 02:26 (UTC)
Sanmosa版
- 我還是另提一案好了:
|
|
以上。就條目命名規範的部分,新寫了Wikipedia:命名常规 (国际关系)#外交代表機構命名,建議作為章節方針通過。@Temp3600、Matt Smith、Jasonloi1997、寒吉、Ericliu1912。Sanmosa WÖRK 2021年10月4日 (一) 11:42 (UTC)
- 沒人有異議的話,我就送去公示7日了,反正我這提案不調整版面格式(寒吉反對調整版面格式),然後就只剩我一個人反對原案了,我沒理由自己反對自己的提案吧。Sanmosa WÖRK 2021年10月12日 (二) 14:56 (UTC)
- 我也觉得这样挺好,格式修订的问题先搁置一段时间吧。--侧耳倾听 2021年10月16日 (六) 04:12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