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章节大小
賀錦麗 各章节大小(計27个章节)
章节標題
字节大小
章节合计
_序言章节_
16,998
16,998
早年生活
3,705
3,705
投身工作
362
362
早期從政经历
23
13,355
旧金山地方检察官(2004-2011)
3,665
3,665
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2011-2017)
8,000
8,000
参议员(2017-2021)
1,667
1,667
当选副总统:2020年美国大选
79
5,593
党内初选
4,429
4,429
全国大选
1,085
1,085
第49任副总统任期(2021-2025)
659
6,068
参议院议长
1,865
1,865
代行总统职权
600
600
外交政策
2,944
2,944
竞选总统:2024年美国大选
7,711
7,711
卸任副總統(2025年至今)
670
670
政治立场
19
1,986
经济
776
776
外交
15
1,175
对华政策
1,160
1,160
社会
16
16
選舉紀錄
1,835
1,835
著作
591
591
家庭
2,298
2,298
漢名
7,952
7,952
參考文獻
35
35
外部連結
3,977
3,977
总计
73,136
73,136
新闻动态 賀錦麗 曾於 登上维基百科首页 的“新闻动态 ”栏位。维基百科
新闻动态 賀錦麗 曾於 登上维基百科首页 的“新闻动态 ”栏位。维基百科
新闻动态 賀錦麗 曾於 登上维基百科首页 的“新闻动态 ”栏位。维基百科
本条目曾有5 次成为中文维基百科单日浏览量最高 的条目。单日浏览量最高的日期是:
浏览量图表
2024/07/06 - 2024/08/09
由于已知的技术原因,图表暂时不可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這篇條目在一年內的累積瀏覽量足以收錄在中文維基百科年度50大瀏覽量 條目報告。本條目在2024年 有收錄,其瀏覽量達到1,219,332次
「贺锦丽」→「賀錦麗」:經查已在2019年1月18日建立繁體名稱重定向[1] ,但條目在2019年2月11日移動至簡體名稱[2] 。考量繁體條目建立,除非在繁體不常用,否則先到先得應以繁體名稱為宜。--Justice305 (留言 ) 2020年8月15日 (六) 02:33 (UTC) [ 回复 ]
“賀錦麗 ” → “卡瑪拉·哈里斯 ”:一:根據google,此人的英文本名明顯地更為人所知;二:中國官方、BBC亦是使用其英文本名。google「卡瑪拉·哈里斯 」約有 9,650,000 項結果,而「賀錦麗 」約有 1,940,000 項結果,前者為後者的5倍,顯然「卡瑪拉·哈里斯」之名更為人所知。另外,中國外交部[3] 及中國官媒[4] [5] 亦使用「卡瑪拉·哈里斯」稱呼此人,BBC的報導[6] 也用「卡瑪拉·哈里斯」。故根據Wikipedia:命名常規 ,應以「卡瑪拉·哈里斯」為標題。--el caballero de los Leones (Ajouter un message ) 2020年12月3日 (四) 11:12 (UTC) [ 回复 ]
UTC)
她本名Kamala Harris在中文裏的對譯就是賀錦麗,搜索相關報道,2003年後的新聞基本統一使用賀錦麗,中共的報道也一樣使用過
http://www.chinaconsulatesf.org/chn/xw/t94268.htm
Tilerfy (留言 ) 2020年12月10日 (四) 16:58 (UTC) [ 回复 ]
這麽説,賀錦麗不僅僅是她起的一個名字,而是其在中文裏的官譯姓名,Kamala Harris即對譯為賀錦麗,卡瑪拉·哈里斯反而不是。我是覺得,Kamala Harris那是其在英文世界裏的名字,既然專門起了中國姓名,我們幹什麽那麽在乎其在英文世界叫什麽。Tilerfy (留言 ) 2020年12月10日 (四) 17:02 (UTC) [ 回复 ]
(&)建議 :{{NoteTA }}转换就好。--Easter lies 2020年12月14日 (一) 02:40 (UTC) [ 回复 ]
(&)建議 :{{NoteTA }}同意转换,除中国大陆外均使用贺锦丽,中国使用官方译名哈里斯。
附议,中文维基在译名上虽有“义务 ”但并无优先权。-Chih-See Hsie 2021年1月22日 (五) 15:14 (UTC) [ 回复 ]
我不建議使用{{NoteTA }},理由詳見下面一節討論 。使用{{NoteTA}}進行强制轉換還不如暫時維持現狀。--el caballero de los Leones (Ajouter un message ) 2021年1月22日 (五) 15:53 (UTC) [ 回复 ]
用本人取的中文名,還是用中國官方正式的翻譯名字?🤔️--葉又嘉 (留言 ) 2021年1月20日 (三) 18:34 (UTC) [ 回复 ]
我认为保持现有备注就行了,例如陆克文 。我赞成NoteTA不是合适做法,虽然她的英文译名也有使用的,但不是很常用,并且名从主人。美国国务院:[10] 可以继续观察各方使用情况,如有大变化再改。--Sakuav (留言 ) 2021年1月21日 (四) 17:31 (UTC) [ 回复 ]
雖然其人有“賀錦麗”的中文名,但是中國大陸官方通稱哈里斯。 另外舉一個事實(不作判斷 ),中國大陸地區的主流搜索引擎是百度而非 Google(悲夫),所以利用 Google 搜索統計出來的結果未必能反應大陸的情況,而百度上搜索“卡玛拉·哈里斯”(简体)的結果數量是“贺锦丽”(简体)的兩倍多。 Google 上似乎也是“卡瑪拉·哈里斯”多,雖然要考慮數量龐大的大陸網頁對港臺網頁的沖淡就是了。還有,我利用 Google 作了一個簡單的統計,時間為 2021-01-21 晚 22 時 30 分(UTC+8)後不久,搜索用語言為繁體中文和英文,或許能輔助討論:
在 Google 上的搜索統計【語言設置為 English、中文(繁體)】
賀錦麗
卡瑪拉·哈里斯
簡體
2,980,000
10,100,000
繁體
2,640,000
9,380,000
由此有一個想法,即大陸地區和港臺地區對此詞彙的使用有明顯的習慣差異。維基百科的編者在事實上以港臺地區爲多,但不能因爲港臺地區用“賀錦麗”就認爲這是整個中文圈的習慣。NoteTA 或許會是一個解決辦法。-Chih-See Hsie 2021年1月21日 (四) 14:59 (UTC) [ 回复 ]
反对上面的说法,中国外交部和贺电官方均为哈里斯,外交部:向拜登先生和哈里斯女士表示祝贺 而不是什么贺锦丽,之前美国翻译特朗普为川普,后也与中国官方一样改为特朗普,而且环球时报属于不入流的民族主义小报,在中国是专门给愤青看的,和主要官媒人民日报,新华社立场大相径庭,一切中国翻译以外交部官方为准--以上未簽名 的留言由Бмхүн (對話 |貢獻 )於2021年1月22日 (五) 15:42加入。
一個最新發現: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官方網站將其譯作「哈里斯」,而不是使用中文名「賀錦麗」,見总统约瑟夫·拜登就职演说 (提到「副总统哈里斯(Harris)」),以及副总统哈里斯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话纪要 。這與現今中國官方的譯名是一致的。美國白宮只有英文和西班牙文頁面,無中文頁面,所以無法得知美國白宮傾向於使用何種名字稱呼他,但美國駐中國使館的網站可以從側面體現出美國官方的態度。--el caballero de los Leones (Ajouter un message ) 2021年1月27日 (三) 16:19 (UTC) [ 回复 ]
(&)建議 :驻北京大使馆为简体中文,当然和香港领事馆不同翻译,香港领事馆是国务院直属的,又不归北京大使馆,中国大陆的翻译应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卡马拉哈里斯为准 [19] ──以上未簽名 的留言由Бмхүн (討論 |貢獻 )於2021年2月5日 (五) 10:06 (UTC) 加入。 [ 回复 ]
(?)疑問 :条目内正文说王岐山祝贺哈里斯当选,此后中国大陆媒体开始采用哈里斯称呼她,前后有确切来源证明其因果关系吗?--Fradon Star |DC22 2024年7月23日 (二) 11:24 (UTC) [ 回复 ]
可能原创总结,或者叙述歧义(既“此后的中国大陆媒体也”。此前的,缺乏资料)。已重写叙述。--YF dyh000 (留言 ) 2024年7月23日 (二) 19:55 (UTC) [ 回复 ]
文中有一句“此后只要贺锦丽到华人社区竞选拉票,均以“I'm He Jinli (我是贺锦丽)”介绍自己”,然而列出的两个参考文献中并无这句英文。
联合新闻网的原文是“此後只要賀錦麗到華人社區競選拉票,必定以她的中文名字「賀錦麗」介紹自己:「我是賀錦麗。」”。
根据苹果新闻的说法:“她說,舊金山到現在還是一個以廣東話為主的城市,「所以我很驚訝她(賀錦麗)能用粵語介绍自己的名字」,如果在唐人街有人用粵語喊賀錦麗的中文名,對方也能立即回應。”Harris自我介绍应该用的是粤语,请问条目中以何为依据使用普通话拼音转写“贺锦丽”?--源義信 (留言 ) 2024年7月23日 (二) 05:45 (UTC) [ 回复 ]
贊成,已修改。--— Gohan 2024年8月1日 (四) 11:04 (UTC) [ 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