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陵大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陵岛连陆大堤
海陵大堤
坐标21°40′34″N 111°54′58″E / 21.676089°N 111.916109°E / 21.676089; 111.916109
承載  兴阳线
國家/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
地點起於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平冈镇,終於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海陵岛
设计参数
全长4.625公里(2.874英里)
宽度22.5米(74英尺)
高度14米(46英尺)
车道双向四车道
車速限制80km/h
历史
开通日1966年7月1日
重建日2009年4月28日
统计
通行费免费
地圖
地图

海陵大堤,全称海陵岛连陆大堤,是一条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的海堤,连接阳江市海陵岛,于1958年动工建设,1966年建成通车,2008年受台风黑格比影响几乎摧毁,并于次年加固重建,而后于2012年加宽至双向四车道,2014年竣工并并入兴阳线,是当地政府为改善岛内淡水资源匮乏、岛上居民出行和岛民经济状况而建,同时也是首条连接海陵岛与大陆的陆路通道,海堤的建成,促进资源、人才和文化进出岛交流[1],亦结束海陵岛与大陆以摆渡交通的历史,自建成直至2022年海陵島特大橋建成通車的50余年时间里,一直是進出海陵島的唯一陸上通道[2]

海堤情况

[编辑]

海堤全线位于阳江市江城区境内,北起阳江市平冈镇与938乡道路口,跨越南海大洲湾,南至海陵岛北部红眼公山旁太傅大道与兴阳线路口环岛处结束,全长4.625公里(2.874英里),是广东省目前境内最长的连陆海堤[3]

海陵大堤农用淤泥地

历史事件

[编辑]

初期建设

[编辑]

海陵岛上淡水资源贫乏,历来旱患频仍,陆路交通为海阻隔,孤悬海上,闭塞落后,居民出行全靠船渡,无法发展生产[4],极不方便。为漠陽江水灌溉岛上农田,发展渔业生产,中共阳江市人民政府(原阳江县人民政府)在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的支持下,决定修筑海陵大堤[2][4],使大陆与海陵岛通过陆路直接沟通,1958年12月8日,海陵大堤正式动工建设[1]

当时该工程几乎完全由人力进行建设, 从阳江各地抽调过来的青壮年劳力分别在大洲、暗龟、平冈三个工地修筑海堤,工地上每天都有数千人参加劳动[5]。建设工程面临技术落后与潮汐侵袭的挑战。工人凭人力搬运土石,日均筑堤不足3米,且潮水常将前日建成的堤坝摧毁过半[6]。为此,建筑者采用分層加固工法:先向海底抛投石块、沉船形成基床,再用装泥陶瓮填补石缝增强抗冲刷性,最后分层填土夯实,以期减缓海水侵蚀进度[5]。历经两年攻坚,于1960年6月完成两条石质堤体构筑[2]

直至1962年,海陵大堤迎来接口合龙[5],合龙成功之际,强台风温黛与其它风暴接连席卷阳江,初步筑成合龙的大堤被台风冲开一个900米长的缺口,有的地方被海浪冲击成潭,初步筑成的大堤第一次被冲毁[2]

三年困难时期修复大堤工程被迫暂停,至1964年8月才再组织安排修复海陵大堤工作,又经过10个月的修复,在大堤即将全面完工,并着手灌区工程配套时,又遇上1965年8号风暴吉达和特大海潮在7月15日的夹击,水位相较于历史上最高水位竟还高出1米,整条海堤漫顶,巨浪滔天,大堤堤面连1米长完整路段都没有,遭受到极大破坏[5]

灾后,时任广东省主要领导带领省水利厅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到堤检查视察,并与阳江县县委研究,制定第二次抢修计划,于同年(1965年)11月又开始动工修复海堤[2]。据建设者回忆,当时为了修复大堤,海陵岛上多座山头被挖平,以此向海堤投进将近50万立方米的石块和高达118万立方米的土方,又经过8个月施工[5],大堤于1966年7月1日竣工通车[4][5],结束了海陵岛与大陆多年的摆渡往来交通历史[2][1]

2008风灾重建

[编辑]

2008年9月24日,时值夏季与太平洋台风季节,台风黑格比席卷广东南部地区,当时唯一一条通往广东阳江海陵岛公路——海陵大堤旁的输电铁塔被毁。当日早晨6时,受台风影响,大堤两边海水直接冲击公路路基边坡,造成该堤多处路基被冲毁。在台风与洪潮的影响下,该堤被打开14处缺口,大堤亦断成8截[7],1137米被全毁,300余米半幅受毁,两侧护坡被毁6000余米,路面损毁约27000平方米,波型梁钢护栏及钢索护栏全部被毁[8]。海陵岛与阳江陆地间的唯一陆路交通被完全中断[9],通往海陵岛的电力、自来水管、通讯等设施全部中断,当地政府紧急重开闸坡至阳江渡轮,每日安排3艘供岛民往来交通,海陵岛时隔42年,再次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孤岛”[10],岛内十万居民被困[11][7][12][13][2]

与此同时,大堤抢修工作紧急进行中:截止10月2日,海陵大堤抢修工程共投入大型推土机3台,挖掘机10台,大型运输车辆71台。累计完成土石方53171立方米,完成抢通目标1137米。据了解,考虑大堤被冲毁地段刚修复的路基不稳固,路况复杂,3至4日大堤仍在继续施工,并敷设简易车道让施工车辆和进出岛内特殊车辆通行,大堤道路的路标设置仍紧张施工中。5日,因台风摧毁的大堤缺口修复完成,限制恢复通车,开放时段为早7时至晚7时[8]

自此灾难发生后,该堤原堤建筑工艺落后,抗风性能羸弱问题逐步凸显,当地相关部门提出原堤修复与“路改桥”方案,考虑到建桥耗资巨大,且大堤边淤积的淤泥会流向附近的阳江港,破坏航道和影响港口的发展,故在两方案间,选择原堤修复方案,并按照“恢复功能、有所区别、适当加固”的方针,于2008年11月11日起正式进行加固工程[14],并报请省政府,将海陵大堤由二级公路升级为一级公路,但当时并未如愿[11]。至2009年4月28日,历时五个半月时间,海陵大堤全面竣工,实现政府提出的“确保2009年‘五一’黄金周前竣工”的目标[13],共耗资7300万元,恢复原二级公路标准[14],路肩比原大堤拓宽,路面也较原来抬高了40厘米左右[15]

路面扩宽

[编辑]

当地政府决定推进海陵大堤段改建工程,以期提升海陵大堤抗风与抗海潮能力。改造完成后,大堤由原二级公路升级为现在的一级公路,并由双向两车道扩展至双向四车道[4],解决两头宽中间窄的问题,同步拓宽路基与路面,以提高海陵大堤的通行能力[16],并于2012年12月正式动工。期间,阳江市公路局耗时16个月先后完成了左幅新堤建造和右幅原堤改造两项任务,于2014“五一”假期前夕全部完工通车[17]

拆除计划

[编辑]

2017年,广东省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印发指示,为保护漠阳江等重要流域生态,维护阳江港等海湾水体环境及海陵岛等岸段沙滩环境的稳定,计划拆除海陵岛连陆大堤[18];阳江市政府为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亦推进阳江海陵岛连岛大堤拆除可行性前期研究方案工作[19],并在次年组织工作会与自然资源部进行交换意见[20]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费先霞; 陈思捷. 大地为琴路作弦 高歌奋进新征程——从一道堤、一个港、一座桥看阳江交通巨变. 阳江新闻网. 202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阳江市人民政府.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渔歌唱晚,海陵岛踏浪归来∣阳江历史文化行. 南方+. 2023-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3. ^ 海陵岛大桥通车在即 群众翘首以盼. 海陵区广播电视中心. 202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中国海陵岛阳江市经济开发试验区政务网. 
  4. ^ 4.0 4.1 4.2 4.3 海陵大堤的前世今生. 阳江新闻网. 2018-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阳江日报 (中文(中国大陆)). 
  5. ^ 5.0 5.1 5.2 5.3 5.4 5.5 一道长堤接翠微——海陵大堤建设史话(下). 阳江市广播电视台. 2019-08-08 –通过百度百家号 (中文(中国大陆)). 
  6. ^ 从摇摇晃晃的渡船到跨海大桥,阳江人有多努力?. 腾讯新闻. 阳江日报. 202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7. ^ 7.0 7.1 [视频]被台风摧毁的广东海陵大堤预计5天内通车. 央视网. 200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中文(中国大陆)). 
  8. ^ 8.0 8.1 被台风“吹断”的阳江海陵大堤5日全线开放通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08-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中文(中国大陆)). 
  9. ^ 台风“黑格比”造成广东海陵岛断路断电. 新华社. 2008-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10. ^ “黑格比”使美丽海岛海陵岛成为孤岛. 中国新闻网. 2008-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2) –通过新浪网. 
  11. ^ 11.0 11.1 广东阳江海陵大堤将原堤修复 曾被强台风摧垮. 中国新闻网. 200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新浪网. 
  12. ^ 广东海陵岛受台风黑格比影响暂停接待游客. 新华社. 2008-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新浪网 (中文(中国大陆)). 
  13. ^ 13.0 13.1 许广企. 海陵大堤昨通柏油路. 南方日报. 200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14. ^ 14.0 14.1 广东阳江海陵大堤修复工程竣工全线通车. 央视网. 200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15. ^ 广东阳江海陵大堤“五一”前全线修复. 中国新闻网. 200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中文(中国大陆)). 
  16. ^ 省道S277线海陵大堤南至闸坡段扩建工程勘察设计(第二次). 广州勘察设计网. 201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17. ^ 海陵大堤拓宽 实现双向通车. 南方报网. 2014-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今日头条 (中文(中国大陆)). 
  18. ^ 广东省人民政府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 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 2017-12-12 (中文(中国大陆)). 
  19. ^ 梁宗具; 何国帅. 为阳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阳江市人民政府网. 2018-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20. ^ 我所「海陵岛连岛大堤潮汐通道大同工程」环境可行性研究方案汇报会在阳江市召开.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8-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外部連結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海陵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