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奥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奧工法(英語:The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NATM),全稱新奧地利隧道施工法,又稱序列開挖法(SEM)或噴射混凝土襯砌法(SCL),是一種現代隧道設計與施工技術[1]。該方法利用精密監測,根據施工中遇到的岩石類型,優化支撐結構的加固方式。[2]

此技術於1960年代首次受到關注,源自Ladislaus von Rabcewicz英语Ladislaus von RabcewiczLeopold Müller英语Leopold MüllerFranz Pacher英语Franz Pacher於1957年至1965年間在奧地利薩爾茲堡的研究。名稱的確立旨在區別於早期方法,強調其經濟優勢,即利用周圍岩體的天然地質強度穩定隧道,而非全面加固整體結構。

新奧工法被廣泛認為促進了現代隧道工程的革新,並已成為許多現代隧道的主要挖掘技術。新奧工法在喀斯特地形條件下亦具備高度成本效益。

原理

[编辑]

新奧工法運用岩體受載行為的基本原則,結合施工過程中的監測技術。此方法常被形容為「邊設計邊施工」,但更準確的說法是「邊監測邊設計」。設計基於對襯砌變形及岩體狀況的實時觀察進行優化,而非一套固定的開挖與支撐技術。

新奧工法包含六項主要要素:

  • 利用岩體固有強度:依賴周圍岩體的自然強度作為主要支撐結構。初期支撐的作用是促使岩體自我支撐。
  • 噴射混凝土英语Shotcrete保護:最小化岩體鬆動與變形,在開挖後立即噴射薄層混凝土以穩定岩
  • 測量與監測:對潛在變形進行精確監測。要求安裝嵌入襯砌、地層鑿孔英语Borehole的精密儀器。如出現位移,僅在必要時增加支撐,以降低總體工程成本。
  • 靈活支撐:初期襯砌薄且根據當前地層狀況調整。採用主動支撐方式,通過岩栓英语Rock bolt、鋼絲網和鋼肋的靈活組合加固隧道,而非加厚混凝土襯砌。
  • 迅速完成仰拱面英语Invert level封閉:在軟弱地層中,迅速封閉仰拱面形成承載環,有效發揮周圍岩體的結構強度。
  • 岩體分類英语Rock mass classification:根據岩體硬度與穩定性評估最小支撐需求,避免支撐過強導致的資源浪費。針對不同岩體類型的支撐設計可作為施工指導原則。

通過計算最佳隧道橫截面,只需在開挖後立即噴射薄層混凝土,形成自然承載環,減少岩體變形。岩土工程儀器可測量開挖後的變形及岩體內的應力分佈。

此監測方法靈活,即便遇到岩體結構變化(如裂縫英语Fracture (geology)礦井水英语Pit water),仍能迅速調整施工方案。加固材料為鋼筋混凝土,可結合鋼肋或錨栓使用,而非依賴更厚的噴射混凝土。

根據測得的岩體特性,選擇適當的加固工具。支撐需求通常依據RMR或Q系統進行評估[3]。21世紀以來,新奧工法廣泛應用於軟土層隧道及多孔沉積層。此方法允許即時調整施工細節,並需配合靈活的合同機制以支援變更。

學理與術語演變

[编辑]

新奧工法最初為阿爾卑斯山地區設計,適用於深層及高地應力條件下的隧道施工。此方法已成為現代隧道工程的基礎,針對特定地層條件進行設計。大部分城市隧道位於淺層,與原版新奧工法相比更重視減少沉降,採用的支撐方式因此有所不同,術語使用也出現混淆。

在美國,特別是淺層軟土地層隧道,新奧工法的應用促使多種替代名稱出現,如「序列開挖法」(SEM)或「噴射混凝土襯砌法」(SCL)。日本則使用「中央分隔牆法」(CDM)及「上半部垂直分隔法」(UHVS)等術語。[4]

奧地利工程師與建築師協會將新奧工法定義為:「一種將隧道周圍岩層或土層整合為整體環狀支撐結構的方法,使支撐結構本身成為支撐系統的一部分。」部分工程師將新奧工法廣義指代開挖隧道時的初期支撐噴射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新奧工法既是設計理念,也是施工方法[5]

核心特色

[编辑]

作為設計理念的新奧工法,其核心特徵包括:

  • 最大程度利用隧道周圍地層的固有強度。
  • 允許地層受控變形以調動其結構強度
  • 根據地層變形特性,安裝適合的初期支撐,並調整施工時序。
  • 透過儀器監測支撐系統的變形,作為調整設計與施工順序的依據。

作為施工方法的新奧工法,其核心特徵包括:

  • 隧道逐段開挖並支撐,隨地層狀況調整施工順序。
  • 初期支撐採用噴射混凝土,輔以纖維或鋼筋網加固,搭配鋼拱架(如格子樑)及地層加固技術(如土釘英语Soil nailing排釘英语Spiling)。
  • 最終支撐通常使用鑄造混凝土襯砌,設於防水層之上。
  • 迅速完成仰拱面封閉,形成結構環,充分發揮隧道上部拱形結構的自然承載力。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Alun Thomas. Sprayed Concrete Lined Tunnels – 2nd ed. Abingdon, UK: Taylor & Francis. 2019: 288. ISBN 9780367209759. 
  2. ^ Özdemir, Levent. North American Tunnelling 2006. 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s. 2006: 246. ISBN 0-415-40128-3. 
  3. ^ Arild Palmström. Combining the RMR, Q, and RMI Classification Systems. RockMass. 2009. 
  4. ^ Alan Muir Wood. Tunneling: Management by Design. Abingdon, UK: Taylor & Francis. 2002: 328. ISBN 978-0-419-23200-1. 
  5. ^ Victor Romero. NATM In Soft-ground: A Contradiction Of Terms?. Jacobs & Associates. 2002. 

延伸閱讀

[编辑]
  • Johann Golser, The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NATM), Theoretical Background & Practical Experiences. 2nd Shotcrete conference, Easton (USA), 4-8 Oct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