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維基百科標誌/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的logo是怎麼來的

很想知道維基的logo是怎麼來的 --Dersonlwd Talk 16:36 2004年2月23日 (UTC)

Wikipedia:維基百科標誌#維基百科標誌歷史--Wiki637留言 抗議SOPA 2012年2月7日 (二) 14:01 (UTC)

過往曾擺放在首頁的特別Logo有幾多個?能否列出它們?--Jason WongJW 14:13 2007年3月11日 (UTC)

Wikipedia:維基百科標誌#中文維基百科歷年特別標誌--Wiki637留言 抗議SOPA 2012年2月7日 (二) 14:00 (UTC)

貌似快要用新logo了?wikimedia:Wikimedia official marks/About the official Marks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13日 (四) 02:41 (UTC)

這個中文字體真不好看。 —NewSpeaks友愛部真理部 2010年5月13日 (四) 05:52 (UTC)
  1. 加「的」字
  2. 改字體
  3. 做簡中版。
--達師147228 2010年5月13日 (四) 13:13 (UTC)

結論: 改了又吵,不改又吵。為的是什麼呢? 不明白。-- (留言) 2010年5月14日 (五) 03:54 (UTC)

在globe內的「維」字所有語言都用繁體字,那麼這裡會弄繁簡轉換嗎?還是又要吵?—〖Tlrmq^太辣·勿昆新意見RTC0152010年5月14日 (五) 07:34 (UTC)
肯定又要吵!--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5月15日 (六) 11:13 (UTC)
必然的,擔心像開奧運會那樣,logo最終讓繁簡兩個維字一起出來。--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15日 (六) 11:26 (UTC)

我做了一個新版,並排放在上面,敬請各位提出改進意見。維基媒體基金會可能是希望用free font,才選了這個AR PL UMing。但這個字型的筆劃太細了,而且偏旁「系」的三個點不夠典雅。我的電腦上,能夠調整筆劃粗細的明體或宋體字型,只有Adobe的「小塚明朝」,因此用了這款字型。其中「維基百科」標題為21pt, weight B, 字間距+150;「自由的百科全書」副題為12pt, weight M, 字間距+75;兩行間距5pt。不知大家有誰知道哪款free font,效果可跟英文原版並列?謝謝!—roc (talk) 2010年5月15日 (六) 20:55 (UTC)

僅代表個人希望中文維基百科不要更換LOGO,現在的LOGO已經很美了,沒有更換的必要。大家不是說中文維基百科是中文社群自己的百科嗎?那麼我們沒有必要沿著他們的那條路走啊,我們沒有必要更換。--思源如寧 2010年5月16日 (日) 03:31 (UTC)
不能再改了嗎?應該用一個沒有繁簡區別的傳承字代替這個「維」。--Gilgalad 2010年5月16日 (日) 04:42 (UTC)
感覺用「祖」就挺好,或者「百」,BTW感覺用百的話有點怪。—Mys 721tx(留言)-U18協會 2010年5月16日 (日) 04:45 (UTC)
那個字是「袓」。第三個logo很好,但最好是選擇一種包含有繁簡中文的字體,以免繁簡版logo字體不統一,而小塚明朝體是曰本字體似乎不含簡體字。
免費的中文字體極少,而且多數是用作正文的字體,所以筆劃都很細。--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16日 (日) 07:08 (UTC)
就幾個字而已,從隨便哪個碑帖里集幾個字不久行了麼。--Gilgalad 2010年5月17日 (一) 13:22 (UTC)
我一直不認為logo需要繁簡轉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17日 (一) 03:17 (UTC)

我也不認為logo需要弄繁簡兩個版本。「小塚明朝」是日文字型,不過我電腦上實在沒有能調整線條粗細的中文字型(我不是專業人士,手頭沒有太多字型,這款小塚明朝是Adobe CS3/CS5附送)。好在小塚明朝的漢字看起來還算合乎中文規範。有誰知道更好的中文字型來替代,特別是free font?中文logo的字型,必須跟英文的看上去搭配。多謝!—roc (talk) 2010年5月17日 (一) 23:14 (UTC)

因為維字繁簡不同,必然引起爭議,這是不可避免的。適合的中文字體,標宋很適合,而免費中文字體多數用作正文顯示,筆劃都較細。logo下方的文字肯定是需要弄兩個版本的,否則也會引起爭議。--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18日 (二) 13:18 (UTC)
logo肯定要換的了。而且肯定要用這個繁體的「維」字的了。作為維基百科的形象標識,不可能每個社群不一樣。(除非有意為之。)討論這個新logo已經有很長時間了:m:Wikipedia/Logo,這關涉到的是所有維基百科社群,討論的時候不去關心,等到結果出來了又不同意....如果要不同意,應該去meta發起新的討論,推翻這個新logo--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18日 (二) 03:11 (UTC)
沒有可能換一個字嗎?彌合繁簡分歧一直是中文社群努力的目標,維基百科標誌最好能用沒有繁簡分別的傳承字。我在那個討論頁建議用「未」,因為
  1. 「未」屬於兩岸都在使用的傳承字。
  2. 「未」的讀音比「維」更接近「wi-」。
  3. 「未」的筆畫少,在標誌里比較好看。
  4. 另外我覺得「未」還有wikipedia永遠是改進中的beta版的含義。
建議同樣希望換字的人也去發表一下看法。--Gilgalad 2010年5月18日 (二) 06:44 (UTC)
logo圖案部份的用字原則, 是使用「Wikipedia」在本地語言的首字. 除非「Wikipedia」的中文譯名變更, 否則「維」是唯一的選擇. 維基百科的中文名, 可以考慮使用未被簡化的漢字 (即簡體中文所稱「傳承字」), 但這個考慮不應優先於其他諸如字義, 及目前已廣泛使用版本的考慮. 「未」的字義在我看來, 不優於「維」, 恐怕很難說服大家同意變更「Wikipedia」中文譯名.
我的小塚明朝字型是Adobe CS3/CS5附送. 關於中文字型 (明體或宋體, 並提供不同的筆劃粗細), 有誰能夠提供合法獲取渠道? 多謝. —roc (talk) 2010年5月19日 (三) 17:50 (UTC)
目前只有文泉驛這個選擇了。--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08:44 (UTC)
wp globe上代表文言文維基的是「典」字,這說明「使用「Wikipedia」在本地語言的首字」並不是一個強制性原則,而且對於中文這種非表音的文字來說是可以例外的。用「維」這個字繁體字對維基百科在大陸的推廣絕對有害無益。--Gilgalad 2010年5月23日 (日) 14:13 (UTC)
雖然新Logo在m:Wikipedia/Logo討論了一段長時間,但是中文維基百科這邊卻沒有通知,然後就這樣決定了,實在有點那個……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10年5月21日 (五) 17:02 (UTC)
我也做了份,供參考。上面是用的宋體,下面黑體是文泉驛的開源字體。和上面的宋體對比一下,看了一下其它語言版本,有些也並沒有按英文logo的那種襯線字體,也有用黑體甚至其它的類型。--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3日 (日) 13:30 (UTC)

使用MSJH.ttf就好了—Windows 支援(快速解決問題) 2010年5月28日 (五) 08:50 (UTC)

如果能用正黑這麼有版權的字體話,那可以選擇的範圍就非常大了,可以採用和其他語言版字體比較統一的標宋類。--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10日 (四) 00:55 (UTC)

反對「維」字

中文維基百科繁簡併存,在wp globe上也應該用沒有繁簡之分的傳承字作為中文維基的代表。文言文維基就選擇了「典」字,可見wp logo上並不強制要求使用「維基百科」的首字。我建議中文社群明確一下意見,是否贊成使用「傳承字」作為中文維基在logo上的代表。如果社群贊成使用傳承字,可以再具體討論使用哪個字。--Gilgalad 2010年5月23日 (日) 14:13 (UTC)

(+)支持典字好,真好!--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3日 (日) 14:26 (UTC)
用傳承字為好,具體哪個我沒有意見。--Gilgalad 2010年5月23日 (日) 14:51 (UTC)
題外話:文言維基使用「典」字作代表其實背後有段小故事:話說文言維基的標誌中由右至左寫上「維基大典」四字,由左至右讀起即為「典大基維」,負責收集各語言「Wikipedia」首個字的人看到文言維基的標誌,便以為「Wikipedia」在文言文的首個字是「典」字,所以「典」字就成了文言維基的代表了。 -- Kevinhksouth (Talk) 2010年5月23日 (日) 14:42 (UTC)
囧rz……!但是右起書寫的語言還有很多,這難道是真的?如果進zh先看到的是簡字版,大概就用「維」當代表了?中文情況特殊,本身不是表音的文字,應該可以選擇更適當的文字。--Gilgalad 2010年5月23日 (日) 14:51 (UTC)
我倒不覺得用繁體的「維」有什麼不好,即便是大陸的很多網站,如網易中新網等,logo用繁體的也不少。何況就算要改的話在這裡討論也沒用,要去元維基才行。--Stevenliuyi (留言) 2010年5月23日 (日) 15:09 (UTC)
中文社群得先整合一下自己的意見。--Gilgalad 2010年5月23日 (日) 15:32 (UTC)

對維字的修改意見

(&)建議我認為維字可以改用行書字體(現在用的是楷體),這樣就沒有繁簡不同的問題了。怎樣?還能表現書法之美。--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3日 (日) 15:07 (UTC)

好建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4日 (一) 01:49 (UTC)
在維基globe上不好用,其他都是印刷體,維字用行書風格差異太大(現在用的不是楷體,是宋體/明體)。倒是中文logo的「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幾個字可以用行書,而且可以從古代書法碑帖里集字,這樣還沒有版權的問題。--Gilgalad 2010年5月24日 (一) 03:30 (UTC)

現在用的是楷體,。風格方面,logo的文字本就風格各異,筆劃有方正也有曲折的。下面的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我認為屬於說明性文字,宜用正規點的字體。--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4日 (一) 13:56 (UTC)
能不能貼個行書的「維」字看看效果?--Gilgalad 2010年5月24日 (一) 14:12 (UTC)
怎樣放上來?放共享裡面?--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4日 (一) 14:31 (UTC)
傳到zh如何?我還是傾向於用個傳承字,而且最好筆畫簡單,比如「百」。--Gilgalad 2010年5月24日 (一) 14:34 (UTC)
用傳承字的話,百字除了是維基百科中的一字和筆劃簡單外,含義方面不好解釋。我倒是認為那典字甚好,含義有百科全書的意思。--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4日 (一) 15:04 (UTC)
行草的風格不太協調,行楷那一個幾乎就是簡體字了。「典」字從意義上說是很合適。--Gilgalad 2010年5月26日 (三) 11:51 (UTC)

關於維基新logo中文用字的調查

Meta答覆:現在的logo是最終版本。調查終止。2010年6月8日 (二) 15:28 (UTC)

新版wikipedia globe把原來的「袓」換成了繁體的「維」字,這樣帶來了logo不能同時代表繁簡中文社群的問題。綜合前面的討論,對新logo的中文用字一共有這麼幾種意見:

  1. 如果必須用「維」字,則用正楷繁體「維」字(即現在的新logo方案)
  2. 如果必須用「維」字,則用行書「維/維」字,繁簡一致
  3. 如果可以用其他漢字,則選用一個傳承字,例如「典」

請大家發表意見。也請熟悉meta運作的管理員和logo設計的負責人聯繫一下,告訴他們中文維基社群對新globe的看法。--Gilgalad 2010年5月26日 (三) 12:04 (UTC)

  • 一、二、三都可以。首選典,這個字可以表意,三次之。還有一個事情,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幾個字用什麼字體,要保證繁簡字體統一,怎麼近幾天沒有人發表意見?--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3:20 (UTC)
(:)回應,那句話沒有人討論繁簡問題應該是因為那句「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現在已經是會隨著繁簡選擇而轉換吧。話又說回來,我也是支持使用「典」字,因為單獨使用時這個字的字義比較接近百科全書的意思。--祥龍 (留言) 2010年5月27日 (四) 00:53 (UTC)
是繁簡字體問題,我前面說過了。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這幾個字宜用同一種字體,那小塚明朝裡面不含簡體字,怕是會造成繁簡文字風格不統一。--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7日 (四) 14:12 (UTC)
是不是說找個包括繁簡中文的自由字體就行了?這幾個字的字形可以在zh里慢慢討論,倒不是太迫切。而wp globe一旦定下來,再改就麻煩了。--Gilgalad 2010年5月27日 (四) 22:51 (UTC)
自由字體就文泉驛一個選擇,因文泉驛做的宋體只包含有像素字模且只能用於linux上,所以只有黑體可以用。只為維基是不盈利的網站,我認為不需要局限於選擇自由字體,就拿現在的logo來說,自由的百科全書就是用的隸書。--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8日 (五) 08:23 (UTC)
提醒注意roc前面說的「logo圖案部份的用字原則, 是使用「Wikipedia」在本地語言的首字. 除非「Wikipedia」的中文譯名變更, 否則「維」是唯一的選擇.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7日 (四) 01:26 (UTC)
不太可能因為中文版的特殊要求,而破壞整個logo的設計方案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7日 (四) 01:28 (UTC)
那個用字原則的原文在哪裡?中文是不是可以例外,因為中文是唯一的非表音文字,而且首字給繁簡社群帶來了困擾。另外文言文用的是「典」(雖然很有可能是設計的人不知道文言那裡是右起寫的 囧rz……),似乎使用漢字的維基計劃應該用同一個字來代表。shizhao能不能去和meta那邊溝通一下?如果必須用維字的話,我支持行楷。--Gilgalad 2010年5月27日 (四) 02:00 (UTC)
m:Wikipedia/Logo。用「維」字的偏旁如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7日 (四) 07:26 (UTC)
那裡我發過討論,沒人搭理。維字的偏旁不好,「糹」不像漢字,「隹」太生僻,而且不讀wei讀作zhui。如果必須用「維」字,就用行楷吧。但還是「典」最合適。--Gilgalad 2010年5月27日 (四) 22:51 (UTC)
我很早考慮用這個,隹也可發wei2音,音意皆佳。卻因是從維字分出來的,暗含分裂之意,寓意不好。最重要的是隹和有人反對「袓」的理由一樣——是個生僻字。--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8日 (五) 08:23 (UTC)
shizhao可否和meta做globe設計的負責人聯繫一下,看看中文維基能否使用「維」以外的漢字?--Gilgalad 2010年5月29日 (六) 02:58 (UTC)
圖上的「維」字做簡繁轉換?這在中文維基百科或許可以,其他語言維基百科的logo上使用簡體還是繁體呢?--藍色☆楓葉有事您吱聲 2010年5月29日 (六) 02:10 (UTC)

論點有矛盾還不准別人挑動,限制別人的自由並謾罵別人惡劣還請先反省自己。114.38.14.230 (留言) 2010年6月3日 (四) 17:09 (UTC)

  • (+)支持正體「維」。人民日報也是用正體「報」字,為什麼維基圖標用正體「維」字就有問題?用任何其他漢字都會違反新圖標設計的本意:"Characters were generally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relevance, most notably by discovering the range of characters used at the beginning of translated versions of 'Wikipedia.'"就算圖標上有幾個字母不是譯首音節wi,如阿拉伯文ya,希臘文pi,斯拉夫字母d,ya,法文é等,這些語文譯wi的字母都已在拼圖其他地方。換言之,凡在圖標中出現的語文,譯wi的字母都出現了,中文自然也不例外。反對做正簡兩個版本,新的維基圖標是要準備造立體版,以便日後製成紀念品等。搞兩個版本出來,難道維基紀念品都要因此做兩套,平白的給人添亂?--Stomatapoll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04:30 (UTC)
    • 正是因為要求用「維基百科」的首字,而「維」有繁簡兩個寫法,這才出現了用繁體維字無法代表簡體中文的問題。如果要用一個字代表整個中文社區,又不可能做兩個globe,那麼除了用行書或者換一個傳承字,還有其他辦法嗎?--Gilgalad 2010年6月2日 (三) 16:31 (UTC)
      • 為什麼非得要弄個簡化字在圖標上不可?正體字就不能代表大陸的現代漢語嗎?中國社科院編的《現代漢語詞典》,封面題字雖然是行書,但現字的「見」旁、語詞兩字的「言」旁都沒有用「簡化偏旁」。這本詞典還是在簡化字推行有年後出版的。難道因這幾個字,就損害這本詞典的代表性嗎?--Stomatapoll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20:09 (UTC)
        • 現代漢語詞典並沒有說封面的字有什麼代表性的意味。而假如維基百科globe嚴格要求(實際上也沒有嚴格要求)「characters used at the beginning of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e Wikipedia」,那麼很明顯繁體「維」字不是「维基百科」的簡體首字。另一方面,如果並沒有這樣一個強制性的要求,那麼中文維基完全可以選擇一個傳承字同時代表繁簡中文。現在調查的問題就是:
          1. 如果必須使用「維」字,那麼用繁體還是可以同時代表繁簡的行楷?
          2. 如果「維」字不是必須的,那麼用哪個字為好?--Gilgalad 2010年6月2日 (三) 21:38 (UTC)
          • 上次已經說明「維」字必用。另外就算行楷也不一定就要用所謂「簡化偏旁」,上面的例子不是很清楚了嗎?為什麼非得要假行楷之名擠掉正體字不可?--Stomatapoll (留言) 2010年6月4日 (五) 14:44 (UTC)
  • 用維比較好,至於行書還是楷書無所謂。(-)反對用典,感覺還是用本地語言首字比較好--教父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13:33 (UTC)
  • 繁體即可,簡繁體不都是中文麼?即便是大陸相關法律也規定書法字可以使用繁體,沒必要那麼神經過敏。—Chief.Wei 2010年6月2日 (三) 14:12 (UTC)
  • 一定要一個完整的漢字嗎?取兩個維/維字的相同部分如何,去掉「維」下面的四個點,「維「下面的一提。--Peak (留言) 2010年6月3日 (四) 14:49 (UTC)
  • 中文版維基百科與其他語言維基百科同是維基百科。雖然在不是所有版本都跟上了,但若總部發新的logo圖示出來則採用新式樣較好。114.38.14.230 2010年6月3日 (四) 17:09 (UTC)
  • 以上討論者對繁簡爭議這麼大,從中就能看出選擇一個無繁簡分歧的字有多重要了,像老版logo所有的袓字,雖常被人誤認為祖,卻也沒有繁簡問題。文言版以典字代表維基百科,現代中文用典又有什麼問題呢?且不說典本就有百科全書的意思,單從翻譯來看,pedia在文言版譯成大典,而現代中文是百科,那用典字做「維基百科」的百科簡稱有什麼問題呢?
  • 有些用戶還說用行書是想排擠繁體,行書有近二千年的歷史了啊,簡體才是近幾十年的東西。--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5日 (六) 00:12 (UTC)
  • 首先,新標誌必須使用「Wikipedia」的翻譯首音節,故非「維」字不可。其次,「典」字乃是選擇者不懂中文,看到「典大基維」便以為是「典」字當先,故「典」字本身不當,不可做為改字的依據(外加「典」字已經上去了,不可再用)。之後,如上方「人民日報」的例子,顯然在簡體環境下標誌上的繁體可以存在。加上繁體環境下沒有用簡體的,所以唯一符合要求和使用者習慣的只有繁體「維」字。往常遇繁簡不公,都是用簡體時繁體字方面強烈反彈,用繁體時沒人管,沒想到此次簡體字方面反彈竟如此之大。另外中文社群在元維基上幾乎沒人的情況也導致了「典」的使用無人問津的情況。--達師147228 2010年6月6日 (日) 12:52 (UTC)

meta的答覆以及其他

The character on the globe itself will not be changing. There was a very long period (see Wikipedia/Logo) of character selection in which much input was asked from all communities. The character choices have been finalized. Bastique ☎ call me! 21:05, 7 June 2010 (UTC)

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wikipedia globe不會再改了。我在meta的討論里看到,關於修改logo的討論在2008年就已經開始,zhwp的兩位管理員也提出了一些意見。但是,我不清楚在這麼長時間內,有沒有人在客棧發布有關討論的消息?我覺得,作為meta和zhwp的雙料管理員,在這樣一個直接關係到zhwp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沒有盡力提醒中文社群參與討論,這多少有些失職不妥。zhwp的多數用戶即不會去主動關心meta上的討論,也不了解在哪裡發言可以讓自己的意見得到重視,比如,2009年1月尖尖的鹿角表示反對繁體的logo,但是沒有任何人理會他的意見。

從這次的logo事件來看,需要有人來做zhwp和meta社群之間的溝通工作。以前zhwp沒有明確是否應當有管理員及時發布meta上有關zhwp的討論和政策,現在請大家討論一下是否有這個必要。--Gilgalad 2010年6月8日 (二) 15:21 (UTC)

這個不是管理員的職責吧?與跨wiki有關的內容本來就應該到meta討論--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6月9日 (三) 03:21 (UTC)
現在就是討論有沒有這個需要麼。跨wiki的內容應該到meta討論,這個討論如果和zhwp有關,是不是應該在這裡發一個通知呢?--Gilgalad 2010年6月9日 (三) 03:29 (UTC)
同上,在新版皮膚還沒在英文維基正式啟用之前,曾有人說袓會改成維字,本人就在下面認為維會造成繁簡分歧,當時還不知道採用的是維,只是擔心會弄出兩版logo來。「與跨wiki有關的內容本來就應該到meta討論」,做為知情者,給中文維基社區一點提示又如何?就mebell所說的,多數中文維基人根本不知道改logo的事,那又怎樣到「meta討論」。如果相關人士能與各版維基溝通,也不會弄出將文言版維基大典看成典大基維這種事情。--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9日 (三) 14:07 (UTC)
的確中文管理員並沒有責任通知中文WP的群體,但我在意的反而是為什麼meta提倡修改logo的人一開始不接觸「會特別關注」logo用字的各個語言WP群體,許多人不單是不知道meta有改革logo一事,更什的是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meta或聽過但不知其功能。不得不說我是非常擔心這次logo更新所做成的中文WP繁簡用戶群的分化。--同舟 (留言) 2010年6月10日 (四) 03:29 (UTC)
中文管理員沒有這個責任,不過meta和zhwp的雙料管理員應該是溝通zhwp和meta的自然人選。--Gilgalad 2010年6月10日 (四) 04:37 (UTC)
贊同同舟,這也是我所擔心的。--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10日 (四) 14:06 (UTC)
該來的總會來,擔心也沒有用。--Gilgalad 2010年6月11日 (五) 00:33 (UTC)
Wikipedia globe logo的修改是有通告至本站的,本頁的正上方全域通告(英文)點進去,有一處就是Wikipedia globe logo。不過這正好說明了全域通告(英文)其傳遞訊息的功能有明顯的問題存在。--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6月11日 (五) 08:38 (UTC)

話說回來

因應全域修訂維基球,贊成盡快換新標誌。--Gakmo (留言) 2010年6月15日 (二) 04:10 (UTC)

中文維基將於數星期內更換,和Vector一同換。-HW (討論 - 貢獻) DC8 2010年6月15日 (二) 09:46 (UTC)

僅關於logo字體的意見與想法

1.不知為何,維基百科拼圖logo上的中文"維"字體是GungSeo,老實說這並不是中文寫法。從上文看來已經定形不能改了。

2.目前下排文字使用的字體似乎是非開放的Kazura Mincho日文字體(其一);通過觀察英文維基下排文字字體Linux Libertine,爲了風格一致,中文也應該用類似的襯線字體,特別是"維基百科"四字,黑體與隸書都不宜使用(其二)。這兩點決定了如果必須選擇開放字體,只能選擇宋體風格的字體。

如果實在沒有合適字體,我認為可以索性在AR PL UMing(文鼎公眾授權明體)的基礎上自行繪製字體,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在當前尺寸下,"維基百科"四字中右側的豎普遍較左邊的虛,似乎是繪製時沒有考慮實際尺寸……?

請將英文logo與此圖對照 效果預計類似這樣,但字體我會重新繪製(竪向筆劃寬度在兩者之間)。用扁字體主要是模仿隸書,同時也爲了保證長寬不至於與對應英文logo相差太大。

(另,不知此圖應當以何種協議上傳至維基…)--林卯 (留言) 2010年7月3日 (六) 10:38 (UTC)

依我看,自思源宋體釋出以來,用這個字體取代 Kazura Mincho 無疑是適宜之選。-- 2017年4月14日 (五) 15:06 (UTC)

能不能把logo字換一換

建議:將新版logo里的И換成Й--124.117.71.196留言2013年10月2日 (三) 09:15 (UTC)

新版的logo上有個bug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logo左上角上高棉文的「វិ」是旋轉90度的?——Thyj通知我2015年9月10日 (四) 11:04 (UTC)

提議將簡體維基百科的 logotype 換成思源宋體

註:已將本節所有圖庫中 logos 的大小改為無縮放的原生的 135 px × 155 px——劉梟揚留言2020年5月20日 (三) 06:12 (UTC)

簡體中文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按這裡指定版本來討論。——劉梟揚留言2020年5月22日 (五) 08:42 (UTC)

簡體和繁體 logo 的字體不是很相似,而且顯得重心不穩、粗細不均。改成思源宋體可能是個好的解決方法。
幾次特別版本的 logos 中,簡繁也都被統一成了思源宋體。

繁體的沒有遵循國字標準,簡體的也不一定要按照「通用規範漢字」來,反正在大陸被牆了也追查不到;舊字形是個好東西。(不過「维」可能要手動畫。)

——劉梟揚留言2020年4月11日 (六) 15:18 (UTC)

  • 雖然這樣說有一些冒犯,但其實是不建議直接使用思源宋體的簡體部分的。思源系列的簡體由華文代工[L註 1],品質不甚優。簡體「维」的絞絲旁灰度要黑很多,筆畫粘連嚴重。另外可以適當微調一下粗細,讓「維基百科」四個字跟下面的小字的橫看起來一樣粗。——劉梟揚留言2020年5月12日 (二) 07:05 (UTC)
  1. ^ 參見:參與思源黑體項目的常州華文(Changzhou SinoType)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華文一封封的郵件回復引經據典地說明這些字體是根據中國人使用習慣而存在的」說是這樣說,但是華文做的明体或黑體品質一向非常糟糕。可以參見如何評價思源宋體(Source Han Serif)字族?等的討論。
還真是的,要是思源宋體是可變字體該多好啊。-- 2020年5月27日 (三) 12:44 (UTC)
忒有錢請説明「字形難以辨認」的地方。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5月18日 (一) 04:17 (UTC)
Jimmyshjj請説明「與簡體書寫習慣不相符」的地方。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5月18日 (一) 04:17 (UTC)
小學生從小被教育要書寫規範字。規範字不僅規範,更重要的是流傳廣、字形通用,書寫規範字不僅是因為老師要求,更是出於習慣。你說用書法作品,連筆、不規範就算了,如果是古代大家的書法作品裡提取出來的,沒有簡體也都算了,憑什麼有規範的字體不用,偏偏去改成不規範字形?好看?「更加美觀,字腔放大也更現代感」?抱歉,我不覺得。「相當於英文版的「W」大寫」英語本身就是大小寫都在用,但中文沒有規範字形和不規範字形混在一起用,如果有只能說明不規範,再者,英文版怎麼操作和我們無關,真要按英文版,不如「維」繁體,「基百科」簡體,或者维簡體,「基百科」繁體,多好,是吧?「繁體的沒有遵循國字標準,簡體的也不一定要按照『通用規範漢字』」繁體怎麼樣繁體用戶開心就好。「反正在大陸被牆了也追查不到」又是什麼鬼?(-)強烈反對此類明顯不符合規範的字形,請尊重簡體的書寫習慣,謝謝。--阿卡林阿卡林了· Email 2020年5月18日 (一) 09:49 (UTC)
  • 我並沒有任何「參照英文維基百科來製作」的意圖;「更加美觀,字腔放大也更現代感」指思源宋體作品本身相較於方正宋三,而非我修改的「维」一字。希望您不要因為我個人行為而對思源宋體本身發出過多厭惡——思源宋體簡體中文版本嚴格遵循《通用規範漢字表》。「基百科」三個字一直都是傳承字,不存在簡繁之分。「繁體怎麼樣繁體用戶開心就好」,您可以為「將中文維基百科按照地區和文化拆分」作出貢獻。如果認為作為標識用的自行一定要完全 100% 貼合上表才稱為 “規範” 的話,這裡有幾個反例。
  1. 專門為國家大劇院設計的導視系統用字「方正俊黑」許多字型並沒有按照《表》中規定,例如「字」的上點看起來像一豎、「系」的「撇—提」之間有微小的斷開。
  2. 用於多家報紙標題的「方正韻動黑」除了包括「方正俊黑」的改動,「隹」的第三筆也未完全按照《表》中規定,而改作短撇。其中「维」字同我所改「國標版」一模一樣。
  3. 方正最近出的「方正FW筑紫A老明朝」寫法亦同「國標版」。
  4. 漢儀滇黑」「漢儀碑刻黑」中「纟」第一筆作「撇—點」。
恕不貼上圖片,請您點擊連結輸入預覽文字來查看樣張。
將印刷和書寫混為一談是極其不明智的行為,且自印刷體出現,印刷體的字形與書寫體的「書寫習慣」就沒有過多關聯了。書寫體與印刷體的美學理念不相同,有些筆畫在前者中看起來很優雅,但強行放在後者則不倫不類。例如「心」字中的「臥勾」在印刷字形中鮮少出現,「辶」旁在大陸印刷字中也不是曲曲折折的。如果您去查閱資料,會發現大陸政府強制印刷字形要效仿指定的手寫字形以掃盲前,即便是簡化字,也是我所改的字形流傳廣、字形通用;至於為什麼要使用這樣的字形,大抵也是為了美學考慮。況且「傳承版」的寫法在諸多楷書和行書(請自行查閱一些歐體、柳體、行楷等的帖子)和我上述列的幾條反例中都能被找到。另外即便閣下不贊成公示的「傳承版」,也可以參見「國標版」或由 User:Great_Brightstar 製作的版本,以避免方正宋三版權糾紛和糟糕的曲線。建議以辯證的觀點看待事物,不要與所作所為相衝突。——劉梟揚留言2020年5月18日 (一) 16:12 (UTC)
您沒有搞清楚某些問題。一,我反對的是您改字形的傳統版,不反對用思源宋體,您只拿傳統版公式,我也只是反對傳統版;二,「我並沒有任何『參照英文維基百科來製作』的意圖;」,因為那句回應的並不是您;三,你拿的那些案例除了最後一個說明不了什麼,可能沒有明說,我反對傳統版,而且特指「維」的「糹」,至於您說的「也是我所改的字形流傳廣、字形通用;」,在下無法認同,「糹」的字形無論是手寫體還是印刷形式,都是現在的圖案或是「國標版」的更為通用;四,「『傳承版』的寫法在諸多楷書和行書(請自行查閱一些歐體、柳體、行楷等的帖子)和我上述列的幾條反例中都能被找到」並不能證明哪個更為常用,只能說明有這種用法,而我並沒有否定存在這種用法,我只是說這種用法不符合習慣。最後,之所以我前段話非常生氣,主要是因為某S君,某S君在某些討論上的作為我實在無法忍受,故而言語有些粗魯,而並非針對您的提案,還是希望能和您多做討論解決圖標問題。--阿卡林阿卡林了· Email 2020年5月18日 (一) 16:52 (UTC)
我請Jimmyshjj不要隨意腦補我的留言的含義,這樣已經違反了假定善意方針。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5月19日 (二) 09:35 (UTC)
同Jimmyshjj,(-)反對所謂的「傳承版」,支持zh-cn圖標使用國家規定的規範字,直接使用思源宋體CN版。--dqwyy (talk) 落憶歸海楓音鄉 2020年5月22日 (五) 02:42 (UTC)

傳承版 A

說明見上文。

陸標過渡版 B

說明見上文。

陸標版 C

筆畫不粘滯的國標版本。

陸標版 D

筆畫有粘滯的國標版本。

當前版本 E

現行簡體 logo,無修改。

  • (+)支持使用A方案的思源宋體舊字形。E方案部分筆畫位圖化後有衝突,如「基」的土字底和右側的撇;宣傳語與基線距離較參差,如「的」、「百」較高,「全」較低。筆畫粘滯的D、E方案灰度不均,「維」的左側以及「科」較深。此外,標誌文字的設計是近乎圖案化的,無需像條目的正文一般遵守規範或選擇常用、慣用的形式。考慮到維基媒體基金會要求Wikipedia標誌需使用「W」的替換字形,我認為中文的「維」字同樣使用舊字形作為替換在設計上是巧妙的呼應,視覺形象上更統一。另外,我在還留意到FHD屏幕上英文維基百科的球形拼圖標誌比中文維基百科的更加清晰,Retina屏幕上卻沒有區別,似乎有進行銳化?--WindowPain留言 | 貢獻 2020年5月30日 (六) 18:35 (UTC)
    • @WindowPain:查閱 MediaWiki:common.css 發現這個問題只存在於簡體中文的 1.5 倍解析度下,原因在於對應的 CSS 把 background-size 寫錯了。原文為:
@media (-webkit-min-device-pixel-ratio: 1.5), (min-resolution: 1.5dppx) {
    #p-logo a:lang(zh-hans),
    #p-logo a:lang(zh-cn),
    #p-logo a:lang(zh-my),
    #p-logo a:lang(zh-sg) {
        background-image: url(/static/images/project-logos/zhwiki-hans-1.5x.png) !important;
        background-size: 136px auto;
    }
}
但其中的 136px 應當為 135px。我確信這是筆誤,因為簡體和繁體的圖片的尺寸沒有區別,而繁體在 1.5 倍下依然是 135px。可能需要聯繫管理員來修正這個錯誤。——劉梟揚留言2020年6月4日 (四) 13:04 (UTC)
@刘枭扬:我指的是圖像本身不同,英維的標誌中維的標誌更銳利,不知道其他人感覺如何。--WindowPain留言 | 貢獻 2020年6月5日 (五) 11:43 (UTC)
(-)反對傳承版,除此之外其餘不發表意見。--阿卡林阿卡林了· Email 2020年6月4日 (四) 06:17 (UTC)
我建議先直接排除選項E,原因是版權問題。D也要排除,原因是品質問題。A、B、C三個其實我無所謂,不過B和C看上去比較像是簡體字就是了。還有,提醒大家一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有人在用簡體字,不要説得像簡體字只有China在用才行。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6月5日 (五) 15:10 (UTC)
如果你認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簡體字字形與大陸的有所區別,那麼應當將簡體圖標再細分為「大陸簡體」「大馬簡體」「新加坡簡體」幾個版本。--阿卡林阿卡林了· Email 2020年6月5日 (五) 15:18 (UTC)
太麻煩了吧... 囧rz...-- Sunny00217 2020年6月6日 (六) 03:30 (UTC)
Jimmyshjj我覺得各地的簡體字在字形上應該差別不大,但我還是認為這方面先問一下星馬用戶比較適合(順道讓他們發表一下對各個新標志的提議的意見)。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6月6日 (六) 10:58 (UTC)
@刘枭扬:我想知道B和C細節上的分別,因為視覺上效果差不多。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6月7日 (日) 04:09 (UTC)
Sanmosa在於「隹」的第三筆,B 為撇狀點(跟繁體和維基球上一致),C 是右點。——劉梟揚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05:52 (UTC)
  • 就視覺效果來看,本人更青睞陸標版C或D,尤其是C,更符合陸標。就個人閱讀的書籍來看,B的撇狀點,不太符合中國大陸書籍正文的印刷習慣——考慮到一般的書正文大概率是書宋體。至於C的左邊絞絲旁不粘滯,這是個歷史傳承問題,因為當年的字模就是這麼設計這麼造的。--痛心疾首 2020年6月7日 (日) 06:41 (UTC)
(*)提醒:思源原本作 D 形——劉梟揚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07:03 (UTC)
看了一看現在的討論,我個人也傾向C。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6月9日 (二) 12:14 (UTC)
根據現時討論狀況,我暫時認定共識傾向方案C。如果大家對結論無異議的話,我會將方案C公示七日。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公示期結束。 Stang 2020年6月29日 (一) 23:02 (UTC)
@Liuxinyu970226:麻煩幫忙在P站提案,我不懂。ꓢꓯꓠꓟꓳꓢꓮ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2020年6月29日 (一) 23:31 (UTC)
@Liuxinyu970226:@Sanmosa:我先製作一下位圖化的版本,然後來提案。——揚梟劉言留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繁體中文

更改繁體中文版標誌提議通過。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6月4日 (四) 05:45 (UTC)

(6月6日更新)繁體中文版標誌已經正式被更改。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6月6日 (六) 11:03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在此提議採用劉梟揚製作的繁體版思源宋體logo,以代替現行繁體版logo。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5月18日 (一) 04:14 (UTC)
「思源宋體」跟「小塚明朝」在這兩者的設計中的差異也比較少,只是粗細度有些少的差別。 Shinjiman 2020年5月20日 (三) 04:14 (UTC)
明顯的差別有『基』字的兩直線跟『科』字的點,以及副題的『的』字,「白」字的基線以及『科』字和『全』字。 Shinjiman 2020年5月20日 (三) 04:20 (UTC)
日語漢字和中文(簡繁都算)還是有差異的,不過我覺得其實只有大典特別適合舊字形(畢竟文言文),其他地方還是以標準字形為重(甚至希望用sans-serif,惟除韓文在logo中為「自由的百科全書」使用無襯線字體外並未發現先例)。--忒有錢留言2020年5月27日 (三) 13:57 (UTC)
參見下方討論,現公示以下結論7日:「將中文維基百科繁體版本的logo換成File:Wikipedia-logo-v2-zh.svg」。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5月26日 (二) 04:19 (UTC)
(+)支持劉梟揚製作,使用「思源宋體」的傳承字形版,傳承字形是漢字印版字形的長期習慣,對不同地域地區來說都適合。--Cangjie6留言2020年6月1日 (一) 08:04 (UTC)
@Sanmosa:公示期好像已滿了;要採取進一步的行動嗎?——劉梟揚留言2020年6月4日 (四) 04:26 (UTC)

@刘枭扬:不熟悉程序,請代為後續上報Phabricator。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6月4日 (四) 05:45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其他語言專案

沒有討論就暫時摺疊好了——劉梟揚留言2020年5月15日 (五) 02:28 (UTC)
展開好了——劉梟揚留言2020年5月20日 (三) 06:49 (UTC)

由上述討論引發,嘗試統一漢語下帶漢字的維基百科 logos。見下:

  1. ^ 使用了思源宋體的延伸作品源流明體來「復古」

這是當前的

「使用不同字體來增加辨識度」這種說法可能並不成立,相反,當前的 logos 顯得有些雜亂。但是我的語言水平不允許我去對應的 VP 得體地討論,只能在中文維基提出了。 ——劉梟揚留言2020年5月12日 (二) 12:41 (UTC)

劉梟揚我看了一下,我其實也支持把本站繁體版logo換成思源宋體(也就是你在摺疊部分中的提議版本)。另外四種語言的logo替換就需要自己到它們的站點提案,你直接説抱歉要用規範漢語就好了,不過粵語站點方面我可以代為提案。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5月18日 (一) 02:39 (UTC)
可以的話,感謝幫忙在粵語站點提案!其他幾個相關專案看起來比較冷清,我稍後嘗試用普通話去發出討論。——劉梟揚留言2020年5月18日 (一) 16:12 (UTC)
劉梟揚已提案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5月19日 (二) 09:32 (UTC)
上次提議更換logo字體的討論無疾而終。當時的方案只應用到了吳語維基百科。美中不足的是,矢量圖柵格化到png格式時字體筆畫發虛,見File:Wikipedia-logo-wuu (1).png,其中「百」字的第二橫最為明顯,不知提案者可有改進之方法?--27.122.58.238留言2020年5月19日 (二) 16:30 (UTC)
記得在三年多前也有人討論過這個問題的。 Shinjiman 2020年5月20日 (三) 01:21 (UTC)
使用特定的渲染方式即可讓筆畫清晰。即便是調整曲線,讓像素在低解析度更銳利,我認為也都在可接受的渲染方式內。我可以代為位圖化。——劉梟揚留言2020年5月20日 (三) 02:38 (UTC)
@27.122.58.238:為我製作吳語版本的 logo 嘗試橫向點對點處理一倍解析度版本。——劉梟揚留言2020年5月20日 (三) 05:08 (UTC)
;縮小一倍供 Retina 螢幕查看;縮小兩倍供三倍 DPI 螢幕查看
多謝製作png圖。與舊版相比,大字部分更好,但小字看起來更糊了。能否通過微調矢量圖中的小字位置改善?或者直接把舊版的小字移過來亦可,其由User:Buernia自行繪製,無版權問題。PS:剛剛才發現還存在高解析度版本……當初更換logo時不知道。--27.122.58.238留言2020年5月20日 (三) 10:06 (UTC)
@27.122.58.238:已上傳 File:Wikipedia-logo-v2-wuu-expected@1x.png 渲染更新的版本,可能要 WP:PURGEWP:REFRESH 才能看到更變。——劉梟揚留言2020年5月22日 (五) 07:27 (UTC)
已經提案。那裡討論下來若無問題,還要麻煩您在Phabricator:建立任務,那時可能還需要提供各種解析度的png圖。--27.122.58.238留言2020年5月22日 (五) 17:07 (UTC)
我已經在贛語維基百科提案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いろはにほへとちりぬるを 2020年6月7日 (日) 05:05 (UTC)

新春標誌?

十五啦,讓我們雪球關掉吧(--在下荷花請多指教歡迎簽到2022年2月15日 (二) 04:17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就是說,馬上過年了,好像沒人提新春標誌的事情…… ——魔琴 [ 留言 貢獻 ] 2022年1月30日 (日) 10:11 (UTC)

要不要找@Buernia:?2020、2021新春標誌都是他設計的但不知道今年會不會咕咕咕。-- 2022年1月30日 (日) 13:46 (UTC)
抱歉,因為個人原因,鄙人無暇再參與特別標誌繪製。順祝新春快樂。-- 奈白不 留言  2022年1月31日 (一) 15:54 (UTC)
明天就是除夕了,這怕是來不及了吧?--Txkk留言2022年1月30日 (日) 15:15 (UTC)
就算標誌現在能出來,肯定也要一段時間收集意見,社群一致同意才能正式使用,趕不上是毫無疑問的事情。這次就算了吧,反正又不是年年都有。--🔨留言2022年1月31日 (一) 05:56 (UTC)
趕不上拉,可惜 (゚Д゚)--南冥大鵬👈把我批判一番出偏差要負責👊微小的工作歷史的進程2022年1月31日 (一) 06:14 (UTC)
未免太晚了點? Have a good day! -- doge241902022年1月31日 (一) 06:18 (UTC)
現在整確實太晚了,今年事太多,大家都把這個忘了。。。--在下荷花請多指教歡迎簽到2022年1月31日 (一) 06:33 (UTC)
完全忘了這件事 囧rz……--Yining Chen留言|簽名頁2022年1月31日 (一) 09:47 (UTC)
新春標誌是否地域中心?[開玩笑的] --桐生ここ[討論] 2022年1月31日 (一) 10:25 (UTC)
連節日換logo都這麼畏手畏腳的,怪不得——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2月6日 (日) 06:13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