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編輯次數症候群
本專案頁面因幽默而保留,請不要當真。 |
這是一篇幽默的論述。 它包含一個或多個維基百科貢獻者的意見。這不是維基百科的方針與指引,但它可能包含一些建議。透過查閱歷史和討論頁,以及檢查鏈入頁面可以知悉社羣如何看待本論述的潛在衡量標準。 |
編輯次數症候群是一種嚴重的網癮,表現為時刻察看自己在維基百科貢獻的次數。謝天謝地,至今還未出現死亡病例或重傷病例,且及早發現可恢復正常生活。
症狀
[編輯]典型症狀:
- 看編輯數量的頻率比看監視列表還高。
- 從不使用「預覽」按鈕,這樣的話,自己修復自己的一次小錯誤就可以增加一次編輯次數。
- 在持續編輯一個頁面時,每改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句話就「保存編輯」一次,或者只是增加或刪除一個不影響顯示頁面的space或其它字符又「保存編輯」一次。
- 把頁面Wikipedia:最近編輯次數最多的用戶當作為一個比賽。
- 某些極端情況下,故意做出破壞性編輯然後回退。
- 在某些極端情況下,不斷更新自己的用戶頁面。
- 更新用戶頁上的編輯數時,習慣性地忘掉這一次編輯,然後再編輯一次,或者再再編輯一次。
- 在管理員投票裡,以用戶的編輯次數決定(+)支持或(-)反對,而並非其貢獻。
- 經常編輯沙盒或自己個人的沙盒。
- 經常使用「隨機頁面」功能。
若您發覺自己有以上症狀,您可能要考慮尋求專業協助。(※)注意:
- 除非你想當管理員,否則沒人真正在乎你的編輯次數——就算有人在乎也是在乎編輯質量。
- 五百次編輯之後,不會有任何獎勵,管你編輯了2,000次、3,000次、10,000次、216(65,536)次、217(131,072)次,甚至是218(262,144)次。(不過,還有一些權限和榮譽需要一定的編輯次數,但一般不超過1,000次)
- 不管你在維基狂列表中排名多靠前,你也永遠追不上自己和大家的!
治療
[編輯]以下是一些比較簡單的自助治療方法。
- 看到維基百科頁面右上角的「×」了嗎?輕輕點一下。
- 同樣道理,電腦關機,或者用榔頭砸爛主機和顯示器。
- 如果仍然忍不住,可以把身邊的每一句話都
寫 進條目裡,醫生 會熱情地幫你治病。 - 如果
醫生 也幫不了你,可以去中國大陸定居,自然有人幫你搞定 一切。
然而,更嚴肅的看待……
[編輯]編輯次數這個功能帶來了一個滑稽的看法:可以僅憑編輯次數就來判定一個維基人的貢獻級別。很明顯這個指標過於單一,對於申請管理權限等過程甚至對於維基社區本身是有害的。
僅僅根據編輯次數來判定編輯經驗會出現兩類偏差:
- 低估用戶水平:用戶可能在註冊帳戶之前就積累了編輯經驗,然而這些「積累經驗值」的編輯無論多麼有益也不可能計入用戶的編輯次數中。
- 高估用戶水平:進行具有深度的討論、實施破壞、裝飾自己用戶頁都會同等地被系統認為是「增加一次編輯次數」,所以我們無法單純通過次數來判斷編者對維基百科是正面貢獻、負面損害還是無關痛癢。
儘管如此,藉助編輯次數仍然能夠幫助我們粗略地了解一個用戶在維基百科的活動與經驗。
所有好的編輯都是受到歡迎的,包括一次修正筆誤的小編輯。但是,每一次編輯都會在系統裡面產生一條記錄,而刷屏的記錄會對檢查頁面歷史等站務工作造成不便,所以請不要刻意刷編輯次數,也請避免過於頻繁地提交編輯,例如從來不使用「預覽」功能。請記住我們在這裡的目的是為了建造一部百科全書,而不是競爭誰編輯得最多。
被迫製造大量編輯
[編輯]反過來,不是每一個擁有很高的編輯次數的人都真的是一個「瘋狂刷屏」的編輯者,有時他們會編輯一個段落,保存,再編輯一個段落,保存……他們也許試圖讓他們的編輯次數低於40,000,不過,有的維護人員平常就「被迫」做許多小編輯,例如他們必須回退惡意編輯甚至破壞。許多主要的條目被「半保護」來防止他們被匿名用戶破壞。然而,大多數條目沒有被半保護,這就造成了一些破壞。理想中是某天,維基百科會有一個消除「hacked revisions」的政策,那樣,所有編輯都不需要了, just back-out the hacked revision and log the incident somewhere. 同時,即使是具有威望的用戶也必須因為取消壞編輯或修正分類而增加編輯次數,以此來作為他們的日常工作。那些人則不應該被譴責擁有高編輯數。
參見
[編輯]- Wikipedia:減少對同一條目連續多次提交編輯
- Wikipedia:Edits Per Day (The truth! Not these lies! Signed:The Editcount Fairy.)
- Wikipedia:編輯統計工具 - 可以查看自己和他人的編輯次數
外部連結
[編輯]- Edit counting(Meta-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