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Hexexie/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又稱「三六大案」,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間,由康生指示,各地紅衛兵組織和中央專案組參與調查的一起政治案件。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在內的多名中共領導人曾參與1936年北平中共人員出獄事件,因此被指控有叛徒嫌疑。這起案件最終導致大量中共領導人被迫害,1967年3月,中共中央對該案正式定性。1968年,劉少奇被開除黨籍。

文革結束後,該案被徹底平反,大量涉案人員也被重新任為中共高官。

背景

[編輯]

北平中共人員出獄

[編輯]

九一八事變後,薄一波安子文等幾十名在華北活動的中共人員陸續在北平被捕,被關押在位於草嵐子胡同的北平軍人反省分院。1936年,劉少奇前往平津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同年6月,劉少奇密信指示在獄中的中共人員可以通過與國民黨合作登報發表「反共啟事」的方式出獄。8月31日起,薄一波在內的61名中共人員在分九批在《華北日報》發表反共啟事後陸續出獄。涉及該事件的中共人員中許多在出獄後得到重用,在文革開始時,包括薄一波(國務院副總理)、安子文(組織部部長)等人均擔任省部級以上高官[期刊 1]

劉少奇與文革

[編輯]

文革開始時,劉少奇曾 劉少奇、工作組、炮打司令部 南開大學紅衛兵 西安紅衛兵

經過

[編輯]

1966年8月初,「1936專案組」在康生的指示下成立,對六十一人案開始重新調查。1966年9月16日,康生給毛澤東寫信:「我長期懷疑少奇同志要安子文、薄一波等人『自首出獄』的決定...最近我找人翻閱了1936年8、9月的北京報紙,從他們所登報的《反共啟事》來看,證明這一決定是完全錯誤的,是一個反共的決定。」並隨信附上1936年有關報紙的影印件,指控1936年在北平登報發表反共啟事的61人有叛徒嫌疑。

同時,根據康生透露的線索,南開大學紅衛兵組織「八一八」調查了涉入此案的高仰雲(曾任天津南開大學黨委書記),隨後在中央文革小組和劉格平(1936年沒有聽從劉少奇指令,在獄中發表反共啟事的被捕者,1944年才出獄)、王效禹等中共幹部的支持下,前往中國各地調查了楊獻珍劉瀾濤張聞天等多名「六十一人集團」。

1967年1月9日,紅衛兵寫就《關於搞劉少奇大叛徒集團的請示報告》,送交中央文革小組[書籍 1]

196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發布了《關於薄一波、劉瀾濤、安子文、楊獻珍等人自首叛變問題的初步調查》文件,從此「六十餘人的叛徒集團」被正式定性,直到文革結束後才平反。

劉少奇被開除黨籍。

影響與後續

[編輯]

影響

[編輯]

「揪叛徒」


文革後平反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書籍

[編輯]
  1. ^ Lubell, P.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ase of the Sixty-One Renegades 1st 2002.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UK. ISBN 9781349424030. 
  • 草嵐春秋
  • 在草嵐子監獄裡- 劉昭
  • 薄一波 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

期刊

[編輯]
  1. ^ 胡學常. 南开大学红卫兵与“六十一人案”. 《百年潮》. 2008年, (第02期). 
  • 王貞勤:「尋找草嵐子監獄的秘密功臣」,《黨史博採》2013年第9期,第53-56頁。

{{Reflist|refs= <ref name="Lubell">{{cite book |last1=Lubell |first1=P. |title=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ase of the Sixty-One Renegades |publisher=Palgrave Macmillan UK |location=London |isbn=9781349424030 |edition=1st 2002}}</ref> <ref name="胡学常">{{cite journal |author1=胡学常 |title=南开大学红卫兵与“六十一人案” |journal=《百年潮》 |date=2008年 |issue=第02期}}</r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