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以巴衝突
以巴衝突曾於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新聞動態」欄位。 |
以巴衝突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本條目曾有1次成為中文維基百科單日瀏覽量最高的條目。單日瀏覽量最高的日期是: |
瀏覽量圖表 2023/10/01 - 2023/10/31
|
衝突原因
[編輯]"以巴衝突的禍首是沙龍,他猛烈地打巴勒斯坦,引致巴勒斯坦攻擊以色列,連以色列人民也反對沙龍。他不斷地在以巴邊境上修建隔離牆,其結果是導致巴勒斯坦更大的襲擊。" 我認為這段話完全是處於單一輿論下的帶有偏見的議論. 首先"以巴衝突的禍首是沙龍,他猛烈地打巴勒斯坦",此話與歷史事實不符.原因可追述到千年以前的猶太人國家.以巴衝突五十年前已有,以色列是以自衛為起點的. "猛烈地打巴勒斯坦,引致巴勒斯坦攻擊以色列",巴勒斯坦攻擊以色列並非因為以色列猛烈地打巴勒斯坦.戰爭最初是巴勒斯坦發動的,獨裁領導人在以後的過程中不斷撈取個人好處.而說"連以色列人民也反對沙龍",在民主的以色列,反對的人總是有的.在伊拉克,100%"投票""選舉"薩達姆呢!反對的人呢?幾十萬在墳墓里呢. "他不斷地在以巴邊境上修建隔離牆,其結果是導致巴勒斯坦更大的襲擊。"此話更是離譜.巴勒斯坦的襲擊,是少數人針對平民的行動,是在獨裁統治下的一種怪異現象.不是人民的態度,不能代表國家.--—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20.190.10.214(對話|貢獻)於2004年6月21日 (一) 10:36加入。
衝突原因應該是以色列搶了別人的地。雖然幾千年前他們住那裡,但不等於現在就有資格把別人趕走然後自己建國。 如果當初建立一個兩族共存的國家就沒事。而且英美國家完全忽視阿拉伯國家的反對,就強行進行種族分離式的建國。 這也是猶太人排他性最明顯的例子,他們不要跟別人共用一個國家,他們要自己的國家。然後把原來居民趕到別處去。 阿拉伯人一定會反抗的,猶太人真的有它自私的地方。--—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19.131.13.156(對話|貢獻)於2004年7月1日 (四) 09:50加入。
以巴衝突源於歷史問題宗教問題經濟問題
[編輯]以巴衝突存在不是一天兩天了,也不是一兩個人能改變的了的,盲目追究某個人的錯顯然是不明智的。
以巴衝突是有很深層的歷史背景的。從巴比倫文明到阿拉伯帝國,甚至到奧斯曼土爾其,一直都是阿拉伯人統治(起碼在政治上)猶太人,但目前卻正好相反,猶太人憑藉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殘酷打壓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的猶太人信仰猶太教,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這兩種宗教都具有排他性和侵略性,這就決定了他們中大多數人都不能友好地看待對方,甚至帶著一種敵視的目光。
我認為目前自殺性襲擊日益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經濟問題。以色列人生活普遍較富裕(尤其是猶太人),而巴勒斯坦人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很多人願意充當人彈的理由除了民族仇恨以外更多的是他們的家庭根本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而極端組織所提供的撫恤金無疑是他們所需要的。
巴以衝突
[編輯]from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
我想問下中國內地是叫「巴以衝突」嗎?因為我在香港是以以字開頭,另外察看鍵入頁面,也是以「以巴衝突」為多數。--✉Hello World! 17:42 2006年7月2日 (UTC)
- 加個以巴衝突重定向就夠了--Onsf 17:22 2006年7月9日 (UTC)
- 似乎和政府當局的立場有關,中國早期是比較偏向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中國和以色列很晚才建交!所以採用"巴以衝突",香港和台灣因為通常會採用英美當局的新聞,無形中也採用了西方歐美社會的立場,所以採用"以巴衝突"Encolpius (留言) 2009年1月6日 (二) 04:56 (UTC)ENCOLPIUS
很難想像!
[編輯]- 一個曾遭遇人類重大苦難的民族,竟然用類似得手法對待另一各民族
- 以色列隔離牆V.s德國集中營
- 以色列先發制人以保障安全V.S德國擴大民族"生存空間"
- 歷史上基督教文化反而比較多宗教戰爭吧?看西班牙16世紀的歷史,看猶太人被誰逼走!
Encolpius (留言) 2009年1月6日 (二) 04:53 (UTC)ENCOLPIUS
前三條正確,最後一條不對。 朗哥(留言) 2016年8月5日 (五) 01:06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以巴衝突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gov.il/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106173112/http://www.gov.il/
- 向 http://www.gush-shalom.org/media/barak_eng.swf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205005351/http://www.gush-shalom.org/media/barak_eng.swf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9月10日 (日) 22:58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以巴衝突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search.looksmart.com/p/browse/us1/us317836/us317916/us147927/us269889/us290317/us290303/us290378/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3165400/http://search.looksmart.com/p/browse/us1/us317836/us317916/us147927/us269889/us290317/us290303/us290378/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8月30日 (四) 11:21 (UTC)
可怕的以色列
[編輯]以色列空襲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平民和傳媒,真是令人感到震驚 世界上空的紅色幽靈(留言) 2021年5月16日 (日) 15:22 (UTC)
修改標題
[編輯]是否應當將標題改為「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
類比維基百科將俄烏衝突稱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YpawS(留言) 2022年8月14日 (日) 03:55 (UTC)
- 「那又怎麼說」不是合理理據,維基百科的命名參考主流和可靠來源,因此當前標題沒有移動必要。順帶一提,請你停止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相關條目進行破壞,你已經遭到多名用戶回退和警告,如再堅持將會面臨封禁據報。--同舟(論 · 歷) 2022年8月21日 (日) 03:43 (UTC)
首段簡介的敘述方式有待改良
[編輯]我是一個完全不了解世界政治/歷史/地理的人,我點進來是為了了解這段衝突,可是現時開頭一句話是「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是持續中的衝突,為阿以衝突及中東戰爭的一部分。以巴衝突不能夠簡單地概括為所有以色列猶太人與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間的雙邊衝突。」這對於我來說是很本末倒置的。在我的視角看,我在不知道衝突的具體內容之前,又怎麼會以為「~是所有以色列猶太人與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間的雙邊衝突」呢?應當先說「~主要是~與~之間由於何事而起的衝突」,再說「但不能簡單地認為是~」。--Wang Nianyi(留言) 2023年10月8日 (日) 14:34 (UTC)